当前位置:首页 > 肉文辣文 > 金瓶梅人物画廊

正文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贿 设圈套浪子私挑

    在西门庆的再三恳求之下,王婆为西门庆定下了一条“挨光计”,她先是提出了偷情所要具有的五个条件:

    第一、要有潘安的貌。

    第二、要有健壮身体

    第三、要有邓通的钱

    第四、要有忍耐功力

    第五、要有空闲时间

    西门庆认为自己这五条都具备。第一、他虽然没有潘安的绝世容颜,可也算是风流潇洒。第二、他一直努力锻炼身体,在体力方面也能拿得出手。第三、邓通是《史记》中《佞幸列传》的一个人物,是汉文帝的宠臣,曾经被授予铸造钱币的权力,“邓氏钱”曾经遍布天下。可是他奉承太甚,甘心情愿为汉文帝吮吸脓疮,得罪了文帝之子汉景帝,因为汉景帝在被迫之下也做了这事,可是明显不情愿,这在文帝心中就产生了对比,似乎是亲生儿子都没有邓通孝顺。景帝即位后,通过税务局查帐的方式弄得邓通一文不名(名,指占有。这个成语就是他创造的。),彻底破产,最后活活被饿死(当时有人给他算命,说他就是这种结局,汉文帝当时还不信,认为能让他得到荣华富贵的是自己。汉文帝没有考虑到自己终究要死的。),但是他作为财富的代名词已经在历史上出名了。这时的西门庆虽然还不是很有钱,但也算家资充盈。第四、这个“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如今还不算完全得志,没有后来的飞扬跋扈,况且如今还没有得手,肯定要做低伏小,忍耐一些还是可以做到的。第五、他整天就是游手好闲的,时间肯定充裕,而且他在追逐女人上是不惜投入主要精力的。也就是所说的“潘驴邓小闲”五条标准都具备。

    接着,王婆抖搂出她那个自称是“孙武子练女兵”(这个故事也是《史记》上记载的,所以张竹坡称《金瓶梅》是一部《史记》很有道理,两书在刻画人物上异曲同工,都有力透千古的功力。只不过一个是描写普罗大众,一个是记录帝王将相而已。)的妙计,总共分十个步骤:

    第一、先要给她买好布料(这个老太婆总是巧妙地占便宜。),她会在借日历的时候,大吐苦水,什么年老多病保不准何时有个山高水低,而裁缝又太忙兼顾不了她的活,趁机请潘金莲帮忙做衣服。如果她答应了,事情就有一分把握。

    第二、再借口说自己的茶馆没人照顾,如果潘金莲能上王婆家来做,事情就有二分把握。

    第三、如果潘金莲在中午时接受她的款待,而没有坚决推迟并且起身回家的举动,事情就有三分把握。

    第四、等三日后,西门庆假装无心前来喝茶,王婆邀请他进内室来坐。如果潘金莲没有恪守男女大防的古训,起身离开,事情就有四分把握。

    第五、王婆借机夸赞西门庆的“泼天富贵”和“乐善好施”,如果潘金莲也在旁边搭话,事情就有五分把握。

    第六、王婆借口款待“一个出钱,一个出力”的两位施主,在她起身买菜之时,如果潘金莲还是不走,事情就有了六分把握。

    第七、王婆继续得寸进尺,央求潘金莲代为招待西门庆,如果她仍旧默许,事情就有了七分把握。

    第八、王婆买完东西,邀请潘金莲同桌饮酒,如果她还是欣然而受的话,事情就有八分把握了。

    第九、等到喝酒喝得兴起之时,王婆推托没酒了,西门庆便拿银子让她出去买酒,如果潘金莲仍然稳如泰山,事情就有九分把握了。

    第十、这是最关键的阶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看西门庆的综合素质以及临机应变的功夫了。要求西门庆沉得住气,不可毛手毛脚坏了好事,如何见机行事,把筷子弄掉,而且要恰到好处,要掉在潘金莲的脚边,借捡拾筷子之机,捏弄她的小脚。如果她大呼小叫地反对,由王婆出面解围,如果她还是不做声,事情就是十分圆满了。剩下的问题,只能他们两个来办了,老王婆帮不上忙。

    针对王婆这条计策,我们再看看文龙先生有什么精彩评论。

    文龙先生评论道:天下事,有看起来很艰难,但做起来很容易的情况;也有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苦的情况。世界上原本没有刻板之事,有满肚子话要说,可是到时候竟然难以启齿,本来是无心之言,反而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反正不管做事说话,如果早就被人料定,就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了。对于王婆子定“挨光计”这一回,被张竹坡夸赞为绝妙文章,我倒是哑然失笑,不以为然。写文章最忌讳平铺直叙,让人一碗水看到底,必须用曲笔、用活笔,才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让人兴致盎然、爱不释手。而这一回,大力渲染的“挨光计”,早就被王婆子一语道破天机,后文已无悬念。第三回只不过是就题敷衍,把简略的部分详细道来,把虚写的情节充实起来而已。

    在《三国演义》当中,每当设定一条计策时,总是附耳低言,如此这般,使人急于要看下文,方知如此这般、原来如此,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如果事前和盘托出,而下文仍旧是如此这般,那不是循环反复吗?这样怎么能称之为绝妙文章呢?我十分不喜欢这第三回,认为味同嚼蜡,没有给人留下太大的思考空间。喜欢看第三回的读者,必定是淫心荡漾,想要照猫画虎。调情难道还能循规蹈矩吗?按照步骤,依照模式,顺着次序,前去偷人,如果他要是不挨个大耳刮子,算是他祖宗显灵。

    在张竹坡眼里被视为“绝妙文章”的段落,在文龙先生看来却是古板僵化、味同嚼蜡。这种思想观点的针锋相对,不仅仅能让我深刻地理解《金瓶梅》,更让我得到重来没有过的思想解放。说实话,我在没看文龙评语之前,也拥有和张竹坡相同的观点,但是文龙的观点让我深为折服。这不是我朝三暮四,而是见贤思齐。同时,我的思维又产生了连锁反应,让我思考辩证法的妙用。至少听正反两种意见,思维才会趋于理性,在比较当中才能找到最佳的的答案。

    《金瓶梅》与《水浒传》在这一回当中,没有本质性的不同。怕读者忘却,我只是简要地做几点说明。第一天,潘金莲来到王婆家里帮忙做针线,接受了王婆的吃请。晚上武大回来后,看见她像喝酒的模样,就问缘由,她就说去帮王婆做寿衣,王婆过意不去,非得留自己吃饭。武大好心提醒她不要这样,远亲不如近邻,彼此互相帮忙,让她明天再去时带些钱,买些回礼。其实武大倒是深通礼尚往来之道,这件事做得不错,可是他遇到了处心积虑的阴谋家。《金瓶梅》也选用了基本与《水浒传》上相同的那首诗:阿母牢笼设计深,大郎愚鲁不知音。带钱买酒酬奸诈,却把婆娘自送人。

    第二天,潘金莲如约而至,到了吃饭点儿,她一再坚持今天由她请客,王婆怕自己太过殷勤引起对方警觉,打草惊蛇,就收了钱,自己再添些钱,招待得很周到。《金瓶梅》也保留了《水浒传》上的“看官听说”:世上的女人,不管平时如何精细,只要是被小便宜笼络住,十个有九个要遭人算计。这种理念符合《金瓶梅》的创作原则。尽管兰陵笑笑生在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描写,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其实字里行间总是流露出对世人的劝谏。包括在对《水浒传》遗产继承时,也基本选用和截取具有一定警世作用的材料。

    第三天,就遇到了西门庆有预谋的“意外造访”。《金瓶梅》中选取《水浒传》中这一节,相似之处都是先借王婆之口突出西门庆有钱,什么“家有万贯钱财,在县门前开生药铺。家中钱过北斗,米烂成仓,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放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大象口中牙”云云。但是在介绍西门庆家庭情况时,两书有很大不同,因为在《水浒传》中西门庆是个小配角,只是改变武松命运的道具而已,到了《金瓶梅》当中,他走了狗屎运,成了不折不扣的主角,所以在情景对话时,围绕《金瓶梅》的主题,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细化。

    在谈话中,王婆提到西门庆现在的正妻吴月娘是由她保的媒,西门庆为了显示自己神通广大,特意提到自己现在和陈洪结了亲,而陈洪又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杨戬提督的亲家。古往今来,男人在女人面前都喜欢自吹自擂,好让女人崇拜自己。这时又提到一个人,就是他女儿西门大姐未来的丈夫,刚刚十七岁的陈敬济,当时潘金莲可能还没把这人放在心上,可是日后二人互相成为对方的小心肝儿了。

    在和王婆一唱一和当中,西门庆主要提到,自己前妻,也就是西门大姐的妈,虽然出身低微,可是百伶百俐、持家有道,自己倒放心得下,可惜死得早。现在这个吴月娘人倒可以,可是身体多病,兼顾不了家事,家里七颠八倒,自己心中烦闷,这才出来闲逛散心(这是说给潘金莲听,暗示自己缺少贤内助。)。他还提到,卓丢儿前些时候死了(暗示现在出现空缺,需要替补。),还提到把妓院当中的李娇儿娶回家册了正(这是显示自己魅力惊人和财大气粗,能让阅人无数的女人折服也不易。)。王婆一个劲儿地对西门庆夸奖潘金莲“你先头娘子(陈氏)并如今娘子(吴氏),也没这大娘子这手针线,这一表人物”,西门庆的嘴也像抹了蜜一样,说自己的老婆们“也没这大娘子(指潘金莲)一般儿风流”,又夸奖她“这等好针指,神仙一般的手段”,反正是为了讨好她,甜言蜜语说尽,这是男人骗取女人时常用的手段,而女人又偏偏喜欢被这样的假话包围。一定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可是男人与女人有先天性的差异。

    后来的话更富有挑逗性,王婆说什么“要是有达到潘金莲这样标准的女人,给他保媒,不碍事吧”,西门庆当场就表态说“自己父母全都过世,自己说了算,谁敢反对(这也是西门庆之所以能够胡来的原因,有父母者,如能保持基本的孝道,都会有所顾忌,毕竟人言可畏。这就是我所说的不会有人模仿西门庆的原因之一。)”。王婆还不忘说,她是开玩笑,急切之间哪能找到像潘金莲这样的女人,西门庆也要假惺惺地感慨,自己没有福分,总是遇不到中意的女人。总之,这些话的目的十分明显了,如果潘金莲要是心无邪念,早就警觉了,可是她如今已被彻底俘虏了。

    这回故事的结尾是王婆假托没酒,西门庆拿出银两支使她去买酒,也就是到了上文提到的“挨光计”第九条。潘金莲三钟酒下肚,春心荡漾,而且两个言来语去,都有意了,她只低了头不起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