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金鳞岂为池中物

修改版 第一集 鬼林奇遇 第一章 青甲血蟒

    彤云密布,挲风阵阵。

    “风……事已至此,回头还来得及!”一个周身蓝晕腾腾,凯革披肩的青年男子冷冷说道。

    “回头?……云,你我本情同手足,生死与共……可是你对我做了什麽!……现在你唤我回头……哼哼……命运就是如此捉弄,既然我选择这条路,就未曾思想要回头——从来没有!”

    风,挺直胸膛,负手而立,宛若一座巍峨泰山……但是,他的盔甲已经残缺不全,他的长法蓬乱不堪,他的鲜血淌流不息……

    云一怔,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你认为还有能力反抗下去?”——他的身后,站立着成千上万披坚执锐的兵将。

    “只有战死的弑神,没有投降的弑神……云,你记住对我所做的一切……”风的样子,狰狞可怖,那一双慑人魂魄的眼眸,凸若钢针。“天魔解体……逆转乾坤……日月听我……祁天轮转……”

    ……飓风大作,雷声隆隆,风的披风猎猎鼓舞,迎风飘扬。他的脸上,信念坚定。

    相反,云确实溘然剧惊,茫而身遽:“快……快阻止他!。”

    原本列序整齐的兵将,登时慌作热锅的蚂蚁,一时间彩光大盛,兵刃漫天……各种法宝纷沓迩来。

    但是,仍然晚了一步,只见绚光烁烁,风带着长笑,身形掠动……然后忽闻一连串爆鸣,轰然爆碎。一褛金蓝神光,破体而出,朝着无边天际,倏然飞逝…………

    未雨山高,如擎天一柱,直入云霄。似破空长剑,冰傲凌厉,不乏一丝锋芒。势中大有傲视天下的意味,透出一股王者霸气。

    其间树青水秀,花鸟齐聚。伴有淡淡的白雾,隐隐若现。当真仙琼幻阁般,万物神往,颇有清虚灵境的风采。

    此山不但以高拔势,更以地形和形势取胜,兼有山和水的佳趣。背后是深谷,绵延的山脉。磅礴宏壮。

    前面极目无垠,原野如秀,而两面临水。脚底下滔滔东去的大江,激流荡石声不绝耳,传延千里之外。

    隔岸相望,两江交汇处是其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春山。山顶一座房屋已经破残不堪,从那漏空的断壁,洞穿的飞檐,朱痕犹在的雕栏画栋之间,到处嵌进了山,望得见水。

    屋后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那耀眼的艳红,真当得起如火如荼的形容,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有它。

    山顶之上,一个少年迎着春风,任和煦的阳光洒在脸上。遥望着对面的未雨山,眼中竟是悲愤,似与它有千仇万恨。

    站在山顶,居高临下,看着那幽深雄奇的江面奔腾呼啸,目光转而一变,成了凄然失落的深邃。面容呆滞,紧紧盯着江心一处。

    回忆前几日,他和母亲同到江边,准备乘一渔船渡江过去。泊岸一渔舟之主欣然答应他们渡江,但,是在母亲付给他一两纹银的前提下。

    对于船主,他并没有觉得他的做法有何不妥。换做是他,也同样会索取渡船的船费的。毕竟此江有好几里宽度,要从这一头顺利划到那头,得煞费人力。

    而江水急湍,稍个不留神便会连舟带人一齐翻过来。渔舟主人也是冒着生命危险送他二人渡江,若要他们就此过去,不付一文辛劳费,他们自己倒心有不安。

    浆动舟行。入水的半片浆叶,随船夫运驶驾驭,溅起玉白色水花,“哗哗”声应运而生,涛涛江流如狼似虎的咆哮竟无法掩埋没它。

    船舟上,少年一只手抓住母亲的袖襟,侧着头靠在她身边,两眼望着奔流不息的川河之水,吓得直哆嗦:“娘亲,我们为什麽要到这里来?”

    渔舟每每有点点的摇晃,少年总是心惊胆战,愣是以为船马上就要被江水冲翻,而他们立刻会被卷入滚滚流水之中。不禁大汗淋漓,腿脚发麻。

    母亲瞧见,安慰他道:“小峰,不要害怕。你不是要找父亲吗?父亲就在对面那座山里面,马上你就可以看见他了。来,抱紧妈妈,你就不会感到害怕了,男子汉要坚强。”

    想到可以看到父亲,小峰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仿佛战胜了大江,成了凯旋的英雄:“恩,妈妈,小峰会很坚强的,小峰现在不怕了。”

    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江南滨海之滨,万里迢迢,她母子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串西未雨山。只要渡江去后,便可见到丈夫,重修旧好,一家人安安乐乐,幸福美满。

    而心念及此,未婚先孕被家门赶出的不幸,一路饥苦难言的艰辛,顿时如云如雾,霎时间烟消云散。紧接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兴奋。

    上船付给渔夫的一两纹银,本是他用附手多年的一对手镯到当铺换来的。经过老板再三贬低坑挖,原来家传无价之宝,却被迫以一两纹银贱卖。

    他想,等到与丈夫相逢之后,他们可以再回来赎买手镯,等几年以后,儿子成家立业之时,就把他赠给儿媳妇。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忽然,她看见对岸驶过来一条大船。疾如行云流水,似鱼行水间轻快自如。一张青布大帆挂在榄杆之上,被风吹起,呈现半月形牙状,别有一番风趣。

    船行过处,弄出两道水波。水波虽无翻雨覆云之势,却有着惊涛叠浪的雄浑。并逐渐向外延伸,直到纹丝淹没于江水浪涛中才告以段落。

    小峰望着大船,羡慕十分。他想等长大了,定要买条如此大船,叫双亲同乘大船穿梭于两岸之间。一家人享受着风情水趣,好不快乐……

    而令他有此想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坐小船不安全,稍微遇到一点风浪,船身便摇摇晃晃,完全不比那艘大船行得平平稳稳,且速度更是无法攀比。

    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忽然见到希望的曙光。母亲一只手抚着胸脯,另一只手抱紧小峰,怀着激动的神色,目不转睛直视大船到来,一丝笑意横生。

    让她激动的原因,竟是渐渐靠近的大船之上,几个青衣道袍加身打扮的人影逐渐在眼帘内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而那身身扮,正和当年的丈夫同出一辙。

    见到了那几个和丈夫一样打扮的人之后,她更加确定他就在未雨山内。虽然具体在什麽位置还不清楚,但记得丈夫告诉他,他出身玄门宫。而玄门宫,正在未雨山里面。

    只要到了未雨山,向人一打听,应该就能找到那个玄门宫。母亲眼角竟滑落几滴泪水,整个人凫趋雀跃,只差没有笑出声。十二年了,终于要苦尽甘来。

    忽然一滴水落在小峰的嫩脸上,以为是水花溅的,但一瞬间,他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那水滴有种热热的感觉,渗透皮肤,让他心里十分温暖舒服。

    小峰抬头向母亲望去,只见她憔悴的脸上,两行泪水流过的痕迹,在日光照耀下泛着淡淡闪亮的光华:“娘亲,你为什麽要哭啊?是峰儿惹你不高兴了吗?”

    母亲听到小峰的声音,赶紧擦拭眼泪,并抚着他长长的发髻道:“不……小峰,是妈妈太高兴了。要不了多久,咱们就可以和父亲团聚了,再也不用受别人欺负了……”

    目光落在了小峰鸠形鹄面的脸上,心中怀着千万歉疚。这迢迢千山万水,她母子俩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本该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谁想却让他受了这麽多疾苦。作为母亲,她不禁万分痛心。眼泪忍不住又流了下来,带着丝丝冰凉。

    任泪水洒在脸上,完全没有抹去的意思,虽然现在脸上传来的感觉有些冰凉,但让小峰心里很安静。只是两手将他的手抱得更紧……

    渔夫似乎看出些什麽,摇浆的手使力更加卖劲儿。仿佛再慢一刻,就会加剧他们母子一刻的痛苦。而这正不是他所愿看到的,同时苦命人,他对他们的心思有一点揣测明白了……

    “船家,把船向那艘大船靠近行麽?”母亲转过头对着渔夫说道。

    “夫人,你认识上面那些先人们?”渔夫怔怔地打量起她,先是惊讶,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不……我不认……我认识,麻烦你靠过去,我找他们有些事情。”她言语吞吞吐吐,倒有些喘不过气来,用一双乞求的眼神望向渔夫。

    小峰不清楚母亲想要干什麽,只是想既然母亲要这麽做,那就一定有她的道理。正巧可以近睹大船庐山面目,给小小心灵吃颗安心丸。

    渔夫看出他眼神中蕴含迫切的双眸,怀有不忍。若是在平静的水面行舟,事情倒好办。凭着多年风浪无阻的经验,渔舟在他驾驶下划近大船本是轻松惬意的事。

    然而此时舟身置处,乃是惊涛叠浪连绵不绝,激流涌荡波澜不息的金沙江。且不说这沧海一粟的小舟上已搭上了两个渡客,纵是轻舟空腹,横渡两岸尚且吃力。

    纵然行舟经验丰富,能够送他们渡得江去。然欲推波跨澜,平稳地划近大船,却是他万分没有把握的事。一丝不慎,可导致舟翻人覆,后果何其严重。

    大船行处,推水泛波的叠浪,哪里是这小渔舟轻易承受得了的。换作别人,早该避道而行,以免波浪颠簸,使船上下摆动,难以平复掌控。

    “我且试试吧……你们在中间蹲紧罗,免得被船晃得晕。”渔夫终于不忍妇人失望,一咬牙,决定冒一次险。渔舟能否经住水浪的考验,如同他几十年纵横江河的控舟经验在经受考验一样。在这点上,他拥有绝对的信心。

    况且即使微有不慎,舟翻没江。大船中仙人们瞧见了,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仙人的本事虽没亲眼见过,但这里的人都传言说他们有“开山断水,毁天灭地”的能耐。

    渔夫对此深信不疑,仙人的本事岂是他这寻常百姓所能相象的。挥动右浆,船头即改变了方向,微微左摆,朝大船主动迎上去,速度较之前缓慢了许多。

    在他精湛的船技控制下,渔舟行进得十分平稳。似乎其下并无那强劲的冲击流,而是平静如西湖的水面。轻舟泛处,万点白华飞溅。

    小峰在船中央静静依偎在母亲怀里,没有一点恐惧的样子。从船内传来一股淡而浓烈的鱼腥味,异常扑鼻。小峰捂住鼻孔,改用嘴巴呼吸……

    大船上的一青衣道人看见徐徐而近的渔舟,想是渔家有难,找他们求助来了。当下命令收帆,减缓船速。待渔舟临近,即刻抛锚,以免江水受阻荡起的波浪打翻了渔舟。

    风帆片刻之后落卷于地,船身缓缓慢了下来。几位青衣道者纷纷走至护栏边,望向江心迎来的渔舟。船首位两柄铁锚,已随时准备抛入江流中去。

    渔夫但见大船落帆,喜上眉梢,更加大胆地摆动双浆,加快了前行的速度。而原本紧皱的眉头也在一瞬间舒展。以大船现下的速度推出的波浪,渔舟肯定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两船相近不到十米之时,大船两头铁锚“扑通”没入水中。船身立时停了下来,只微微向下倾出少许,随即平稳浮在江面上,任江水万般冲击,丝毫不动。

    从船首主动探出一个头来,正是下令落帆停船的青衣道者。但见他白面和容,全身透着淡淡的灵气。一身仙风道骨的装束,真有股“神仙”般的风采。

    “渔家,我们是玄门宫修真道人,见你不顾危险朝我们这边划来,可是有甚事需得相助?”青衣道者声音十分和悦,入耳极其顺听,让人心生好感。

    渔夫受宠若惊,连连道:“这位仙人,要找你们的人并非我,而是船中这位夫人。小人不是有意阻挡仙架,还望仙人恕罪……恩……求仙人恕罪。”说着,便要跪了下来。

    “渔家千万不要下跪。你若跪下,这舟就无人掌撑,只怕片刻工夫就会被江水冲出好远。既然这位夫人有事,不妨道出,看我们何以助之?”青衣道者客客气气说道。

    小峰不知何时竟躺在母亲怀里兀自睡着了,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显然正坐着一个美梦。母亲听到青衣道者的说话,忙叫醒了他,准备起身答话。

    睁开蒙胧的睡眼,脸上对无端被人扰乱了美梦闪过一丝不满,但片刻之后,这丝不满随着眼前渐渐清晰的景象烟消雾散,而换过来的却是满面惊诧。

    两三丈高的船头,五丈有余的甲板,连串住铁锚的钢索直径也有拇指大小。仰望这个庞然大物,再与足下这条小舟相比,小峰终于明白什麽叫做小巫见大巫。

    母亲拉着他的小手,缓步走上了船头木板之上,平衡了身姿,抬头凝望着大船上的青衣道人。却是一个三十出头的修真者。“请问你们是未雨山中修道的仙人麽?”

    青衣道人轻轻笑道:“我们确是未雨山来的,却绝非什麽仙人,只是普通的修真者罢了。这位夫人,请问你遇到了什麽麻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母亲心头一震,喜色传开,道:“那请问玄门宫是否在这山里面?”

    青衣道人点点头:“不错,我们正是在玄门宫修道的。你是要到玄门宫麽?江水势极,乘小舟十分危险,不如上我们的船,我们带你过去。”

    “你们是玄门宫的道人?!……”她忽然激动了起来,紧接着问道:“那你们认识一个叫李云风的修道之人麽?他也是你们玄门宫的人……”

    妇人满是兴奋的神色,言语十分激动。青衣道人当然不明白她为何如此激动,只是努力回想了一下脑中所知道的玄门修真者的名字,对于这个叫“李云风”的人却是一无所获。

    大概看出这个李云风对她极其重要,又询问了其他师弟,结果仍是众口一词“闻所未闻”。青衣道人抱歉地说道:“对不起,你所说的这个人我们都不认识。”

    好象脚下的木板凭空消失了一般,踩上去是两足空空的失落感。他原本放光的眼芒顿时黯淡下来。怎麽会这样?难道他当时是在骗我麽?!

    流水声,鸟鸣声,钟磬声……

    一下子不见了。万籁此都寂,余下的是一片片的空白。一个个画面一幅接一幅地在脑海闪现。从幼时到现在,从快乐到悲伤,从梦幻到现实……

    然而到最后,却活在了别人的欺骗中。

    在这场欺骗里,她付出了少女的贞洁,怀着未婚先孕的“荡妇”骂名被赶出了家门。十月怀胎后在树林里忍受分娩的痛苦,踏遍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寻到这里……

    “啊!!!”……

    她终于将满腔的愤怒化为大声的宣泄。

    悔恨……

    凄凉……

    传遍四周。如湖面长年不散的雾气,在清水空蓝间久久缭绕,回声不绝于耳。

    小峰吓得怔住了,他发现娘亲愤怒起来好可怕,平日里的温柔全都不见了。看到她可怖的样子,他急得哭了:“娘亲,娘亲!你怎麽了?小峰好怕……”

    无论是青衣道者,还是渔夫,都跟着她那声凌厉悲痛的呼喊宣泄,而神色黯然。“夫人不要这样,或许只是我们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人,可能其他师弟会知道。”

    青衣道者显然言不由衷,他本是玄门真人座前首席大弟子,对玄门门人出生姓名了如指掌。对于李云风这个人,既然他不清楚,其他师弟就更是闻所未闻了。

    而小峰的母亲自知他是在骗他,记得丈夫当年说过,只要是玄门门人,是没有人不认识他的。而如今,问了这麽多玄门道人,竟没有一人听说过“李云风”几字,才自知一切是个骗局。

    “轰”,一声巨大的破水声响起,从渔舟旁边突然窜出一个青色的柱状物体,溅起仡点水花。水花溅处,浪涛滚滚,眨眼间便将渔舟淹没覆盖。

    李小峰只觉前半秒自己还在为母亲的样子哭泣,后半秒却发生了惊天巨变。一个青色柔韧的物体一下子卷住了他和母亲,并极力向江水中沉去。

    而紧随着惊涛覆舟,顿时将渔舟打了个空翻,渔夫的身影早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概是被浪水打入江底中去了罢。因为纵是船技再精湛,面对这个空翻,他的船技显然毫无用处。

    人类的应变意识,经常会在一瞬间被激发出来。而潜在的能力,也随着意识顿开发挥到极至。李小峰被卷入江水那一刹那,猛然明白了危险的降临。

    对于毫无征兆的灾难濒临,李小峰不用想也知道任人拖入水后的后果。他以将灾难的源头与一只巨大的水怪联系在了一起,如不反抗,等待他的只是一张血盆大口。

    不知是哪里来的力气,李小峰居然挣脱了被卷缚的双手。不做一刻停留,在怀里乱摸一气,试图摸出什麽锋利的武器来,往水怪身上扎去。水怪知道疼痛,必然松开他们。

    但摸遍周身,他竟找不出一样有用的利器来。屏住呼吸的肺部传来阵阵憋闷的胀痛,再呼吸不到空气,李小峰无疑将窒息而死。然在流水翻涌的江底,根本就无空气可言。

    李小峰试着用双手按在水怪身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让身体向上挪动,挣脱怪物的卷缚。无奈怪物缠得他太紧,才一会儿,他便放弃了这毫无作用的方法。

    缺氧的肺部像被充气的气球一般,本已经饱满,但气体还在不断涌入。只待到一个极限,气球便会被他胀破。李小峰全身以开始僵化……

    忽然,他想起了母亲头上有一根金钗,她说那是十几年前父亲送给她的,母亲一直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插在头上,从未取下来过。

    就像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说什麽也不能放过。李小峰忙举起双手,往毫无挣扎迹象的母亲头上探去。同时口中吐出一连串的气泡,似河鲤吐珠般妙极。

    或许是天意助他,李小峰刚伸出手,恰好摸到了母亲头戴的那根金钗,紧紧攥在手中,运足气力,使金钗尖端猛地插了下去。

    二十几公分的钗体,竟在他手中掌握下,一寸不留插进了怪物身体里面。李小峰不遗余力,急忙拔出金钗,又连补了两下,顿时周围白华的水泡被鲜血染成了赤红……

    怪物被连刺三下,终于忍不住疼痛,松开了卷住李小峰母子的身体。李小峰把握住这瞬间的机会,拉紧母亲的左手,两脚猛蹭怪物,往水面冲出去。

    而在此过程中,李小峰回头朝水怪望了一眼,却是一条巨大的青甲血蟒。血蟒愤怒非常,又挥动长长的蟒尾朝他们扫了过来。

    水下波光粼粼,不同颜色的藻类随波逐流,其间还有彩鱼嬉戏,完全一副欣欣之景。然而蟒尾扫来,巨大的波动水流,夹杂着血色拂过,扰乱了波光,袭断了藻类,赶跑了彩鱼,余下一副支离破碎的残景。

    青甲血蟒,已成为“恶魔”的代名词。

    母亲在这一刻猛然清醒过来,青甲血蟒的凶悍可想而知,让李小峰这样拖着自己往水上浮,没等到水面,蟒尾已经结束了他们的性命。

    她本已无心活下去,李云风的欺骗已彻底使她心灰意冷,青甲血蟒的出现只是给她的一种解脱,她反而十分感激它。

    但强烈的母爱在看到奋不顾身拖着自己浮往水面的儿子李小峰之后开始泛滥。“不,小峰是无辜的,他一定要活下去……”

    在蟒尾即将扫到他们那一刹那,母亲双手使出积聚已久的力量,猛而将李小峰推了出去,而她的身体,同时受到相同的反冲力,迅速沉入水底……

    母亲突然推他那一刻,李小峰已知发生了什麽事情。他想回身去拉住母亲的双手,但巨大的冲击力不受控制的使身体急剧向水面浮去。

    李小峰慌忙回头去看母亲,因为这很可能是他见母亲的最后一面。他居然发现在母亲脸上不是恐惧,不是绝望,而是一副满足的微笑。

    “哗”蟒尾从身后一扫而逝。

    “娘亲……不要离开我……娘亲!”小峰再也忍不住,张口喊了出来。声音在水底居然传出了很远很远。而他的呼喊一直保持到浮出水面那一刻。

    “大师兄你看,那边好像有东西浮出来。”一个玄门弟子突然大喊道。

    “驭剑术”。青衣道人立刻拔出腰间佩剑,直指斜空。飞剑金芒一闪,青衣道人即倚剑身形电射而起,腾空飞跃。

    衣衫瞥屑,金华涌动。当真仙人下凡,神采奕奕。

    青衣道人直指一处,飞身过来。却见一个少年正在涛浪中奋力挣扎,但已经后继无力。再待片刻,定将为滚滚江涛骇浪淹没。当下不敢耽搁,落身下去。

    “咳……咳……”李小峰咳嗽两声,吐出腹中淤水,缓缓醒来。头脑出现阵阵眩晕,神经似被千针万线勾勒住,微微牵动,便传来疼痛难耐的刺痛感。

    青衣道人双眉颦蹙,俨然而立。

    自三千年前月牙子祖师创立玄门宫以来,一向斩妖除魔,辟邪卫正。玄门过处,无不一太升平,百姓安乐。

    两千年前,天下曾出现过一个“妖魔宫”。

    妖魔宫人,惧为厉妖恶魔所化。无恶不做,危害苍生。所行之处,尸横遍野,一片森萧。其魔尊每日修炼,竟要吸去千人精血。

    魔宫一现,顿时满城风雨,天下大乱。日日都有数千人被吸去精血,死于非命。许多村庄一夜消芜,许多城镇转头成空。而换做的是骷髅满地,冤魂丛生。

    时月牙子祖师已得道仙成。新任宫主义云上人担起除魔卫道,拯救苍生的重任。手执月牙子亲授神兵“降魔剑”,率领玄门上下倾巢而出,直奔魔宫。

    双方很快进行了一场激战。玄门宫人不惧生死,拼着你死我亡的豪迈,斩杀了无数的妖魔。并以玄门收魂术,收服了他们的七魂六魄,使其再不能出世为恶。

    妖魔宫措手不及,惨遭大败。魔尊十分愤怒,带着余众与义云上人于“幽谷”相对。一番山崩地裂,风云变色的交锋中,凭借“降魔剑”的无匹神力,义云上人最终战胜魔尊,并将他的元神以“玄门镇妖塔”禁锢,日夜派人监守。

    邪不压正,妖魔宫自此消声匿迹。

    有幸逃脱的妖魔亦躲在深山,从此不敢再出世为害。而自此,天下才又恢复太平。而玄门宫更是威名远扬,成为正义的象征。

    两千年来,玄门门人所至之处,一般看不到妖魔踪迹。

    偶而出现了,也会被斩杀。

    “玄门”二字,已成为震慑妖魔的一把无形利器。被妖门中称为“魔中之魔。”

    由于玄门宫的丰功伟绩不朽于世,其宫址落基处未雨山,素来被方圆百姓称之为仙山,其中修道之人则被称之为“仙人”。

    今日,青衣道人乃是奉师命赶赴镇妖塔,开始长达十年的守塔重任。刚出山来,却发生了如今这一幕。

    青甲血蟒,乃魔门四大凶兽之一,暴厉凶残,嗜血成性。魔门四凶兽,厉害至极。四兽齐出,所向披靡,修真界几乎无人能挡。

    任谁也料想不及,近在咫尺的玄门宫外,竟有魔门凶兽出现。

    青甲血蟒出水突然,速度之快,令他骇然。入水之后,又急速沉下江底,让他无以奈何。

    看那粗如牛腹的蟒身,必是一条万年魔兽。只要再吸一点人类精血,即可褪鳞脱壳,度化成龙。到时再想对付,可谓难上加难。

    青衣道人始知事态严重,魔门重现,势必又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本来青衣道人准备使用玄门“开山断水”之术,入水彻底斩杀妖物,以绝后患。然害怕因此而伤了被青甲血蟒卷走的母子二人,才迟迟没有下手。

    待李小峰突然浮出水面之后,他忙驭剑救他出来。

    再开启“幻神眼”望穿江水,却早不见了青甲血蟒身影,只得失望而归,细心照料起出水少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