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肉文辣文 > 西窗烛话

六六大顺 1.两次北京

    北京,我去过两次,一次是串连去的,一次是旅游去的。

    第一次是在一九六六年的深秋。那时,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正在向全国燃烧,那时,也已经有了革命大串联。我们班开始了自由组合,不知为什么,我就和同班的双才,永堂等人一起,满心欢喜的在学校领了大红的串连证,先是乘船到武汉,再乘火车到了北京,兴奋的,充满希望的。

    那是一个北方寒冷的秋夜,就在火车站,就在潮水般的人群中,我居然与我的同伴其走散了,又被人群卷到了工人体育场,坐在冰冷的水泥看台上,满目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我才真正傻了眼,我这才相信我已经和同学走失了。直到今天,我依然感谢北京红卫兵接待站的工作细心,用高音喇叭把象我这样掉队的学生集合在一起,把我们这些分别来自天南海北、当时肯定一脸鼻涕一脸泪的小家伙们一股脑的全都带到当时已经停课的北京崇文门小学。

    前面一个院子,中间一排两层楼的房子,后面又是一个院子,又是一排两层楼的房子。院子里树立着一些高大的槐树。我住在后面一排楼房的一层,煤炉,干稻草,地铺,一日三餐。崇文门接待站很宽容,来去自由,白天还可以满世界的乱逛。我记得我到过聂元梓的北大,蒯大富的清华,瞪着稚嫩的眼睛看大字报,还去过军事博物馆,也许还有北海。

    我还记得有一间靠近铁路边的小饭馆,那是我们免费吃饭的地方,馒头,糖包子,热气腾腾的白菜汤。没过多久,负责接待的解放军就将我们集中在一起,排队,做操,读毛主席语录,宣布纪律。我们都很兴奋,知道要接受伟大领袖的检阅了,结果在长安街上呆呆的站了一天,都听得见天安门广场的“万岁”声,就是没有挪到那里去。

    但我们还是见到了毛主席。那是一九六六年十月十一日的下午,我们还是在东长安街呆呆的等待。记得那是一个晴天,有点太阳,长安街上人山人海,随着街旁高音喇叭里响起庄严的《东方红》乐曲,我们一起向空旷的街心拥去,而两边是解放军用粗壮的胳膊组成的警戒线。

    一长溜吉普车鱼贯驶来,我在阳光里看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魁梧的站在吉普车上,一身戎装,满面红光,挺神气的向浪潮似的人群招手致意,车行的很快,就在那一瞬间,我还是看见了最高统帅的嘴角露出笑意,眼神有些疲惫。我在一个新买的日记本上的第一页写道;“1966年10月11日下午,我在北京东长安街上见到了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

    当天晚上,我们这些外地的学生就从崇文门接待站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我是被一帮南方的学生鼓吹着,糊里糊涂的在北京站登上一辆南下的红卫兵专列的。当车在天津站暂时停靠时,主席接见的仍然在激荡着我们。我们还得意的向另一列进京的红卫兵专列上挤的满满的学生大喊大叫;“主席不再接见了”。

    史料记载,“1966年10月10日上午,6000辆满载红卫兵的汽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在天安门上;10月11日下午2点30分,毛主席乘车检阅。是为第七次接见红卫兵。毛主席发表‘你们要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和群众在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的最新指示。”

    时隔二十多年的一年夏天,假借出差的名义,携妻儿又一次来到了北京。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季,儿子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妻子也还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那时的竹器厂已经由我主管销售和采购,所以我就有了不小的权利,也可以用公款游山玩水了,当然不能说是带着妻儿,也不能说是到北京。

    又一次从北京站出来,一辆如今载着老外逛胡同的那种人力三轮车把我们拖到珠市口。一条僻静的胡同,一个僻静的小院,一个凉爽的单间,旅社里有一个公用浴室,抽的是井水,沁凉的,劳累一天回来,冲个凉水澡,再惬意不过了,买来一堆水果,用井水一浸,好吃的滋味如今仍历历在目。

    我们在北京尽情的玩耍,参加一日游,登上八达岭长城,大声朗读“不到长城非好汉”;和人流一起钻到地下宫殿,看十三陵中的定陵的地宫;天还没亮就起床,一溜小跑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晨光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万众齐唱“前进,前进,前进进”;妻子领着儿子登上天安门城楼,我带着儿子步入人民大会堂,一家三口在毛主席纪念堂里向这位人民大救星致以崇高的敬意……

    还记得,故宫那雄伟壮丽的宫殿楼阁之中曾留下我们游览的身影,北海公园的白塔边曾记录过妻子的笑脸,颐和园万寿山的佛香阁上曾摇动过儿子细嫩的胳膊,香山长长的下山甬道上曾响起过我们全家人爽朗的笑声;还记得,天坛那天圆地方的祈年殿,利用声学原理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当时轰动一时的所谓根据《红楼梦》的描绘而新建的北京大观院里的幽幽庭院;中山公园里那苍劲的古柏,铺有五色土的社稷坛;悠闲的在北京动物园里看熊猫,还有河马,犀牛;好奇的望着有着巨大弥勒佛立像的大佛楼,由此知道了雍和宫后来成了一座喇嘛庙;在军事博物馆那些抗美援朝的战机面前,在珍宝岛缴获的俄制坦克面前,我们流连忘返……

    我们成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穿行,乘着地铁,公汽四处奔波,用眼睛观看,用嘴巴品尝,用照相机记录。从东四到西四,从东单到西单,从大栅栏到王府井,逛了不少街景,吃了不少北京土产,果脯,烤鸭,啤酒,最感兴趣的是煎饼果子,一个鸡蛋向平底锅里一敲,手中拿一铁铲一旋,裹上一根油条,挺有味道的;还有北京的水蜜桃,个大,水多,甜的舒服,去的时候,也许是大上市的当头,又便宜又甜,我们也就大吃特吃了……

    按照我的计划,我们还应该去避暑山庄和北戴河,妻子却说假期不够了,只得作罢,恐怕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最为灿烂的就是儿子倚在长城边的笑脸,一副墨镜,身后是万里关堑,有些兴奋,无忧无虑,天真浪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