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肉文辣文 > 丰田生产方式

第一部分 第21节:“看板”的灵活性

    ●“看板”的灵活性

    为了理解“看板”的真正含义,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传动轴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制造这种零部件是相当麻烦的。

    为了防止在回转的时候产生回转不平衡,在精度调试阶段,操作者要用手把小铁片那样的平衡块贴在传动轴上。

    这种小小的铁平衡块共有五种。要根据旋转轴旋转的不均匀情况,从五种平衡块中选出一种安装上。如果没旋转不均匀的现象,就不要安装。根据不同情况,有时需要安装上几片平衡块。这五种平衡铁片的用量很不规律,不像其他零件那样知道生产计划就能知道需求量。因此,如果不妥善管理这种零件,就会发生缺货不够的现象,或者过剩积压的现象。

    我们决不能有这种想法:“这是一个小铁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为了搞好这种部件的供应,需要专门配备一些额外的间接性作业人员。

    “看板”必须作为生产管理的一种手段而有效发挥作用,以便工厂能够“非常及时”地运转。为了使工厂“非常及时”地运转,让“看板”发挥有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实现“生产的稳定化和均衡化”。有人认为,“看板”只适用于管理每天需求量稳定的零部件。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相反,如果轻率地认为,领取的不是需求量稳定的零部件,就不能使用“看板”,也是不对的。

    就这样,我们在汽车生产现场最难于管理的工序之一——传动轴动平衡工序上,开始试行了“看板”。

    再比如,为了对需求量不稳定的配重环节的生产、运运和使用的全过程做更妥善的管理,各工序必须经常准确把握五类零部件的库存量,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经常对零部件的库存情况动态跟踪,以此组织生产与运送,避免缺货或过剩。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采用“看板”是很自然的。

    结果怎样呢?由于在生产现场的实物上挂上“看板”,人们就能够正确把握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的状态。通过“看板”在各工序间流通,做到总是按需要的顺序进行贮备和运输。其结果可以让五类零部件的库存量保持恒定不变,这样就能库存量合理化。

    我想强调一下,“看板方式”决不是僵硬的东西。对需求量不稳定、乍看起来不能适用“看板方式”的特殊专用部件生产的管理,“看板”也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关于这一点,在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内部已经得到证实,上述平衡块就是一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