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吻性花开

4 第十八章 寺庙遇险

    那天中午后,杨天篪喝了一些酒,秋的阳光很温和,他躺在后花厅书屋里的躺椅上打了个盹,忽然就听到下人来叫他。 他醒来一看,下人已经把一个穿长衫戴礼帽墨镜的客人引到了穿堂过道里,在那棵辛夷树下站着。

    天篪爬起来迎出书房,看到客人的打扮不是很熟,又像在哪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

    那客人把礼帽檐子向上推了推,取下墨镜,露出完整的一张脸来。天篪看到他额上那燕尾式的伤疤,突然心一激灵,想起来了,正是一年前第一次来找他买消炎药的八路地下党联络员。

    自从这伤疤脸联络员离开新安镇后,天篪就再没有见过他,他每次送药到北惠庄后面北山上引羊寺,是又另一个八路的联络员,接收和付账的,现在又见到了这位客人,像是老朋友了,又有点来者不善的预感。

    天篪分咐下人,把过道的后门关上,不让其他人进来,便把客人引到书房落座。

    来人说,我去了延安半年,学习之余亲眼见到陕北解放区的大好形势,我党领袖,正在指挥全国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敌后游击队,在不同的战场上,与日寇进行殊死的斗争,已经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八月九日,在延安为响应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形势,发出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我们有上百万的战士,在不同战场上与日寇展开最后的战斗,日本鬼子的末日将至。不过越是在这黎明到来之前,日寇越是要殊死的反抗,因此,我们的伤亡也是惨重的……

    说到这里伤疤脸停下来看一看杨天篪的反应。

    天篪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呀!

    伤疤脸说,杨先生说得好,你能为我们八路军提供药品,就是支持了抗战,抗战胜利也有您的一份功劳!我代表新四军驻盐阜对外联络处向杨先生致谢。说着伤疤脸双手抱拳给杨天篪施了一礼。

    杨天篪说,言重了,言重了!我又没有打过一个鬼子,惭愧呀!

    两人坐下,伤疤脸说,您能为我们提供药品,挽救多少伤员的生命,和打鬼子一样。

    两人用了茶,伤疤脸说,近来敌人对药品封锁得很严,您以后千万要小心,在引羊寺北山上,我们专门设了联络点,如果我不在,您可以直接找安福主持,他会把货收下的。

    九月二十四日,天篪把分批送出去的货,统一送向北山。

    那一天,引羊寺上香的人络绎不绝,在男男女女的人群中,天篪看到有许多可疑的人,他们不像是上香的,像登山的游客,又像是些懒散的好事者,走着走着,他看到寺庙的后大殿外,有几个保安队的人在巡防,好像马队长也在。这也是正常的行为。

    引羊寺离新安镇只有十多里,引羊寺北山的山脚下,有一条南北通道,就是那条向北通往新浦板浦折向除州,向南通往高沟清江扬州镇江的那条道,通道在山脚下有个哨卡,马一兴常带人到下面的哨卡上视察巡逻,这很正常。

    杨天篪虽然和马一兴熟悉,但他毕竟是做的危险买卖,他不愿让马一兴认出来。他便从侧门进去,到大雄宝殿去找安福大师。

    安福大师正在闭目诵经,下面蒲团上跪着信男信女,个个口中喃喃地念着模糊的经文。天篪便在一个蒲团上跪下来,低着头等待着诵经完毕。

    上午九点多,诵经完毕,众信徒陆续走散,天篪见安福大师歇下来,便走上前去,说了一句暗语:自古逢秋悲寂寥……

    安福大师闻言,抬目看了看杨天篪,捋了一下长髯,看着外面的秋色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安福大师转过身来,又说了一句:松竹梅与禾;

    杨天篪赶忙答一句,笑谈染指处。

    安福大师连忙伸过手,握住杨天篪的手说,同志,你是来找组织的?忙把天篪引到一个偏殿去。

    杨天篪说,对不起大师,我不是,我只是个生意人,来送药的,我要找那个脸上有伤疤的人。

    大师说,我知道你是谁,不是同志,也是同胞,你为八路军提供了大量的药品,我们组织很感谢你。

    杨天篪问,那位联络员什么时候能到?

    大师说,他本该到了,怕一路上要过盘查,能耽搁一会功夫,你先等着,不急,我去让人上茶来。

    安福大师刚出门,天篪便听到后山上传来枪声,他猛然一激灵,打了个寒战。正在这时,安福大师又慌慌张张地走回来说,不好,日本宪兵来收山了,怕是走漏了风声。

    天篪着急地说,那怎么办,我的货已经到北山了,敌人一 定是冲着这批药物来的,敌人怎么会知道的呢?

    原来杨天篪给八路军供药,隐藏在八路军联络处的奸细早就知道了。他向敌人提供了线索,却不明确新安镇上倒是谁给八路送货。自从那伤疤脸从联络站出来,这边的鬼子就得到了消息,今天先派出保安队作为幌子,日本宪兵配合行动小组,黄雀在后,包围了北山。

    药品落到了日军手中,联络员也在北山被捕,只是没有抓到供药的人。

    正在这时,保安队长马一兴带着一批保安队人员包围了寺庙,一阵枪响,庙里上百名香客乱成一团。保安队包围了后大殿,杨天篪刚出来,迎头看见了马一兴出现在门口。马一兴向杨天篪看了一眼,说,杨先生,您今天来上香?真不是时候,还不快快离开……说着马一兴带人冲进了大殿。

    杨天篪快速地下了山,坐上一辆黄包车,匆匆地赶回新安镇。

    天篪一回到中兴药房,过了半天整,脸都没有变过色来。白菡把他扶到后室躺下,给他倒了杯水。天篪说,出事了,出事了,那批药给日本人发现了。

    白菡没有报怨,说,只要你能安全回来就好,药不要了,我们以后再也不做这杀头的买卖了。

    天篪说,这还不知过没过去呢。幸好遇上了马一兴,放了我,要不一定是坏事了。

    白菡说,你看到我义哥了?

    天篪说,是呀,正是他带人去搜查大雄宝殿,那么多的香客一个也没有出来,他只放了我,我吓死了,这钱我们再也不能挣了。

    白菡便抱着天篪颤抖的身体,吻着他说,不怕,不怕,你回来了就好,我们再不做这玩命的生意了。妈妈也从后室出来了,问天篪发生了什么事。

    白菡说,您老去吧,什么事也没有,不会发生什么事的。妈妈七十多岁了,她终究不明白,便念了一句:耶稣救我,耶稣保佑我全家平安,快快乐乐……便挪着小脚回了后室暖堂。

    这一夜,天篪一直在做梦,梦中说些胡话,又常常在梦中惊醒,白菡便一直把他搂在怀中,温暖着他,慰藉着他。

    发生这样的事情,白菡心里很内疚,白菡又不知道天篪是在一直做着这危险的生意。她作为他的妻子,早该劝阻他收手了。生意上又有不尽的,她过去掌着仁和珠宝行的时候,也巴望着把生意一天天做大,生意人没有赚钱赚够的,总是不满足的,但那也要干合法的安全的买卖。她明白,她不是完全不能说服天篪收手不干,而是她也有一点纵容他,才导致今天的结果。

    白菡突然想起前年下乡到杨家桥去出席杨家的喜事,秦婧媛问她的话。

    当时秦婧媛还没有出后来的事,秦婧媛像是随便地问了她,说,天篪还在和八路做那生意?

    白菡点点头,算是承认知道,也承认天篪还在做。

    秦婧媛又说,你能说服得了他,你说说,让他收手吧,那事总让人担心……

    当时白菡还有点觉得秦婧媛是杞人忧天,关心别人的男人,现在想来是她白做天篪的女人了,她为什么就没有极力阻止天篪干这事呢?

    过去她在那边珠宝行,管着娘家的生意,也算不容易了,还有借口推托,现在她是近一年了,生活在天篪的身边,不离左右,她怎么还不如休了的秦婧媛呢?

    想到这,白菡便觉得自己愧对秦婧媛,也愧对秦婧媛让给她的好男人!

    但愿这次能平安无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