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华夏民族 略谈客家民系与客家方言的形成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特色的移民运动的产物。由于战乱或灾荒等种种原因,客家先民和客家人在历史上曾先后经历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运动。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有过"秦开五岭"和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

    秦灭六国以后,为进一步扩张,秦始皇派屠睢、任嚣等统率50万大军,越过五岭,平定百越,建立了桂林、象、南海三郡。在平定南越之前,负责秦军"转饷"的御史临史禄,开凿了沟通湘江与漓江,全长达30公里的"灵渠",从而开通了岭南的水路,使军粮能自北源源南运,为平越立下大功。史禄后裔史定,曾侨南越揭阳令,家于揭阳。他?quot;武帝元鼎六年闻汉兵至降,封为安道侯"。梅县秦汉时无独立县名,属南海郡揭阳县,故《光绪嘉应州志》把史定列为梅县历史上最早的县官。由此可以推知,史禄等一批秦戍卒移民有的并末北返,他们的后裔在秦亡后滞留岭南(包括粤东地区),在"与越杂处"过程中,多数成为广府民系,但有少数则可演变为客家先民。

    中原汉人第一次南迁是由西晋末的五胡之乱至唐初,为避战乱而大举南下,有的迁到湖北、河南南部及安徽、江西一带;有的沿长江南北岸,迁入赣江上下游。

    第二次南迁是唐末受黄巢事变影响,客家先民由第一次南迁旧居,再迁至安微南部、江西东南、福建西南以及广东东北边界。

    上述的"秦开五岭"及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运动,进入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客家先民毕竟不多,较少先民居其地的各系人群(如畲、瑶等族)尚处于劣势,故无法保持自身的特性而成为一种新兴的民系。

    根据梅州各性氏的族谱、家谱考查,其定居于本地的开基祖,多在宋末至明初迁来。一些志书也有所记载。如《光绪嘉应州志》说:"今之土著(即客家人),多来自元末明初。"《五华县志》说:"客家系在北宋末年始迁入长乐,明初渐多"。《石窟一征》说:"吾乡巨姓大族,皆元、明时始迁者多"。上述记载,反映出中原汉人因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等影响,作了第三次大规模南迁运动,大批人由第二次南迁的旧居涌入广东的东部和北部。至此,闽粤赣三角地区便汇集了大量的中原汉人(或说客家先民),他们凭籍人多势众和先进的文化以及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挤走或融化了原居此地的畲、瑶等族,最后占有整个闽粤赣三角区,在此区域内有30多个纯客住县,使之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在这里,他们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证,又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从而形成具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文化特?quot;的新的独特群体——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是与客家民系同步形成的,也即是说,客家方言亦形成于宋末至明初这一时期。其形成的时间,可从宋、元、明的音韵学著作,如《广韵》、《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等上得到佐证。其形成的空间,则离不开闽粤赣三角区的范围,因这个区域在地理上具有相对封闭性,客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外来语言的渗透影响。虽在客居地吸收了些畲、瑶等族的语言成份,但仍保持了中原汉语的主体性。而客家先民原迁出地的中原地区,由于屡遭外族入侵,各族间频繁交融,致使中原汉语受到巨大的混化,它与客家先民南迁时带来的古汉语的差异愈来愈大,因此,在唐宋以后,当汉民族共同语从古代汉语演变为近代汉语时,客家语言仍基本保存了古代汉语系统,而最终成为有别于汉民族共同语的独立的客家方言。

    晚清著名改革家、诗人黄遵宪对客家方言亦曾作过有趣的考证,他说:"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而守其语言不少变。有《方言》、《尔雅》之字,训诂家失其意义,而客人犹识古义者,有沈约、刘渊之韵,词章家识其音,而客人犹存古音者。乃至市井诟谇之声,儿女噢咻之语,考其由来,无不可笔之于书。余闻之陈兰甫先生,谓客人语言,证之周德清《中原音韵》,无不合"。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作于元代,其声母系统和发音方法与客家方言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中原音韵》里的"武、无、务、维、末、晚、万、望"等字的声母为[v],与客家方言相同。"将、尖"等字的声母为[ts];"齐、钱"等字的声母为[ts'];"须、先"等字的声母为[s];"姜、坚"等字的声母为[k];"奇、牵"等字的声母为[k']"我、傲、仰、业"等字的声母为[η]或[η],以上这些都与客家方言相同。至于韵母方面,《中原音韵》的"江、阳、唐"与"东、冬、钟"都是三韵合而为一,与客家方言相同。再以宋代的《广韵》来看,有[-p-t-k]入声韵尾和[-m-n-η]鼻音韵尾,上述这些都与客家方言无异。

    明代年初官修《洪武正韵》,其入声系统亦与客家方言非常接近,例如:

    1、屋部,"东、董、送"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uk]。

    2、质部,是"真、轸、震"韵的入声,客家方言齐齿呼读为[it];合口呼读[ut]。

    3、曷部,是"寒、旱、翰"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ot]。

    4、辖部,是"册、产、谏"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at]。

    5、屑部,是"先、铣、霰"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lel]。

    6、药部,是"阳、养、漾"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iok]。

    7、陌部,是"庚、梗、敬"韵的入声,客家方言一般读[ak],但在文读时,开口呼字多读[et],齐齿呼字多读[it]。

    8、缉部,是"侵、寝、沁"韵的入声,客家方言开口呼读为[ap],齐齿呼读为[ip]。

    9、合部,是"覃、感、勘"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ap]。

    10、叶部,是"盐、琰、艳"韵的入声,客家方言读为[iap]。

    从以上《洪武正韵》入声系统来看,若与梅县方言比较,大致亦相同,只是梅县方言的入声韵要多出[ok]、[iak]、[ink]等韵而已。

    《洪武正韵》记录的是南宋至明初江南一带的语音,但其入声韵与客家方言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从历史学、谱牒学、语言学等角度来考察,不难推知客家方言是形成于宋末至明初这一时期。

    人的出生,有具体的年、月、日、时,但客家民系的形成期,或说诞生期却不可能有具体日期。客家民系的形成,需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要有一个较大的时间跨度,即如前述大致是由宋末至明初这一时期。严格地说,这一时期还只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初级阶段。客家民系的成熟和稳定期当是在明末至清中叶这一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从嘉应州迁往广西、四川、湖南、江西、台湾及南亚等地的客家人特别多,且都能保持原居地(即嘉应州)的语言和习俗,历数百年而不变(或少变)。由此可知客家的成熟和稳定期很大程度上是在梅州地区完成的。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和明、清以来客家人走向全国、全球的重要集散地,又是传播客家文化的重要地区。加之梅县客家方言被学术界公认和国家确定为标准的客家方言,因而梅州对世界客家乡亲有着很大的凝聚力,特别是许多海外客家乡亲将梅州誉为"客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