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D

    达来诺尔构造熔岩堰塞湖。位于内蒙古高原中南部,克什克腾旗西北。湖面面积约238平方公里,水面海拔1228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最深处达13米,由西向东逐渐变浅至2~4米。蓄水量16亿多立方米,水质弱碱性。湖水除由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公格尔河补给外,沿湖区有断裂带涌泉补给并淡化水质,可供鱼类繁殖,主要有雅罗鱼、鲫鱼及少量鲤鱼等。沿断裂带该湖的东西各有一个小湖,西部小湖名达更诺尔(碱湖);东部小湖名岗更诺尔,有石岭河与大湖相通,为水质优良的淡水湖,面积3平方公里,水深1~3米,鱼产较丰。达来诺尔四周水草繁茂,夏半年有大量飞禽栖息繁衍。主要有野鸭、大雁、海鸥,珍贵禽鸟有天鹅、白枕鹤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等。

    (林儒耕)

    达县市四川省新兴工业城市,达县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渠江上游支流州河河畔。面积266.89平方公里,人口29.58万。达县始建于东汉,初名宣汉,后有石城、通洲等名,以水运通达而得名。1976年设市。1984年将达县部分地区划归本市管辖。市境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四川和陕、鄂边境的交通要道与物资集散地。有襄渝铁路相通,达(县)成(都)铁路在建设中。公路四通八达。与成都、南充等地又有定期民航班机往来。市境附近丘陵起伏,山脉连绵,除有煤、铁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农产品以粮食、棉花、蚕桑、芒麻等为主。其中苎麻产量冠于全省,黄牛头数在省内也占重要地位。工业以纺织、食品、机械为主,次为化工、钢铁、煤炭等。

    达县是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根据地三军部、党部均驻于此。附近有真佛山古庙建筑群等名胜古迹。市郊山区有溶洞群。

    (郑霖)

    达则错西藏自治区黑阿公路以北较大的深咸水湖。曾称达格济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北纬31°55′,东经87°30′,在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海拔4461米。呈北东—南西向,最长22公里,最宽16公里,平均宽11公里。面积25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1.7米,周长66公里,ph值9.85,矿化度高达33.749克/升,属重硫酸盐型咸水湖。达则错系发育在班戈-东巧-怒江大断裂带中的构造断陷湖。全流域呈东西方向延伸达200公里,流域面积1.113万平方公里。东西两侧开阔,湖滨平原发育,南北两岸较窄,古湖岸线明显,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约50~60米。波仓藏布发源于巴林岗日雪山,长257公里,从西向东流,注入达则错,

    (温景春)

    大巴山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狭义大巴山仅指川、陕、鄂3省接壤地带的米仓山和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广义大巴山为川、甘、陕、鄂4省边境山地的总称,包括米仓山西延的摩天岭,大巴山东伸的神农架山在内。大巴山介于北部的秦岭地槽和南部的四川台向斜之间,由于南北两大构造线的控制,山体呈一系列规则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的平行褶皱带,但东、西两部略偏北,中部稍偏南,故或称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地层古老,以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为主,局部有花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著名者有广元龙洞、旺苍黄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坚硬的结晶灰岩组成,经上升剥蚀后浑厚雄伟,海拔约2000米,巫溪太平山2797米,最高的湖北神农架3105.4米(见神农架林区)。

    大巴山多古老的特有植物,加连香树、水青树、珙桐、香果树、银杏、领春木等,为中国亚热带、温带多种古老植物发源地之一及中国腊梅的原产地。大巴山南坡的南江县焦家河是中国常绿阔叶林中水青冈原始林保存最好的地区。珍稀动物有金丝猴、云豹、苏门羚、猕猴等。现于湖北的神农架和陕西的南郑、镇巴3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南江县境内辟有森林公园,面积达2.26万余公顷。大巴山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阻滞或削弱了冬半年北方冷空气的南侵,对四川冬暖春早气候的形成影响重大。大巴山南面的四川盆地为中亚热带,而北面的汉中盆地则属于北亚热带。大巴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之一。

    (郑霖)

    大别山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位于豫、鄂、皖3省边境。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山地地质构造基础是古生代华力西中期的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麻城以东部分受燕山运动影响更为显著。山地经褶皱后,曾一度准平原化。现今山地轮廓为此后的断层运动所形成。断层运动至今仍在进行,1923年霍山大地震即为明显一例。

    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是主要农耕地区。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多在25°~50°。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育,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注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涢水、澴水、大悟河、滠水、潜水等;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浉河、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

    大别山垂直自然带大致以海拔900米为界,900米以下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潮湿,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密,种类复杂,有南方植物种类,如马尾松、杉木、油桐、乌桕、油茶、茶、毛竹等,亦有北方植物如油松、槲栎、毛白杨等。代表性植被为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尤以马尾松林、马尾松—栎类混交林和栎类林分布最为广泛。马尾松多分布在500~800米,杉木多分布在600~700米以下背风山坡和山谷中。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多分布在300~800米的阳坡和半阳坡。海拔900米以上直至山顶,气候较凉湿,多云雾,蒸发弱、相对湿度大。随高度增加,亚热带植物种类逐渐减少。代表性植被是针叶阔叶与落叶混交林,但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针叶树种为次。大别山区可发展亚热带用材林和经济林,还有数十种矿产资源可供开采。位于大别山北麓的河南省罗山县董寨,建有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中国—类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为主。

    (李润田)

    大布苏泡东北地区著名天然碱湖。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城西南45公里,通让铁路东侧。面积60平方公里,呈规则六边形。平均水深1.5米,是深4米。以盛产盐、碱和硝闻名。年产碱2.5万吨,产盐500吨。碱产量占吉林省1/5,有“天然碱乡”之称,销往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湖泡成因有二说:1构造湖;2河流残留湖。据考察,每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带入湖盆总盐量为2.4万余吨。湖水和湖底的含盐量有增长趋势。

    (王兆明)

    大柴旦镇青海省新兴工业城镇。柴旦即柴达木之另一音译,蒙古语意为盐湖,大柴旦即大盐湖,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依克柴达木湖畔。面积4.0727万平方公里,人口2.1793万,汉族占94%以上。1956年初建,1960年设市,1964年改镇。海拔3170米。年均温0.8c,年降水量82.9毫米。附近有富含硼锂的伊克柴达木(即大柴旦湖)与巴戛柴达木(即小柴旦湖)2个盐湖,硼矿储量丰富,后者有塔塔棱河流入。工业有电力、冶金、汽车修配、制氧和化学等。有公路通敦煌、茫崖、德令哈、格尔木等地。

    (魏晋贤)

    大渡河中国水力资源集中河流之一,著名峡谷河流。长江上游水系岷江的最大支流,又名铜河,沫水。发源于川、青交界的果洛山,自北向南纵贯于四川省境内阿坝、甘孜、雅安、凉山、乐山5地州市。全长1155公里,流域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上源为杜柯河、阿柯河、梭磨河,汇合于可尔因后称大金川,在丹巴纳入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近河口处有大支流青衣江汇入,于乐山城南注入岷江。以泸定、铜街子为界,可将大渡河划分为上、中、下游段。下游铜街子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540立方米/秒。大渡河的峡谷河段占全河70%以上,水流湍急。全河落差3600米,水力资源3132万千瓦(包括支流青衣江为3556万千瓦),在四川省仅次于雅砻江。已建有龚咀大型水电站。大渡河流域是四川重要林区和石棉、云母的最大产地,森林蓄积量约占四川19%。大渡河也是四川木材水运的主要河道,承担了四川木材水运总量的一半以上。

    (郑霖)

    大丰县江苏省盐城市属县,中国著名棉花生产县。位于省境东部,黄海之滨。棉田面积和棉花产量均居江苏省首列。面积2367平方公里,人口74.75万。县府驻大中镇。1942年析东台、兴化两县地置,初名台北县,因与台湾省台北县同名,1951年改名大丰县。县境除西南部为里下河平原外,皆属苏北滨海平原,地面高程3~5米,由东南向西北渐倾。中部为斗龙港槽型洼地。土沙水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唐宋为淮南盐主要产地。黄河夺淮入海后,随滨海平原向海伸展,渐不宜盐,清末始废盐兴垦植棉。东部有112公里海岸线,7.7万公顷滩涂,海滩地带盛长芦苇、茅草,除为主要养牛业基地外,还发展了海产养殖;西部里下河平原为粮食主要产地;中部滨海平原修建条田,河网纵横成格,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和淋洗土壤盐分,保证粮棉轮作一年二熟。主要工业部门有轧花和纺织。

    (单树模)

    大港区天津市辖区,华北石油及石油化工基地,华北第2大油田。位于天津市东南部,距市区约45公里。东临渤海,独流减河横贯本区入渤海。面积935.35平方公里,人口30.96万。有李港铁路和津港、津淄、津岐公路与天津市区及河北省相连,交通方便。大港油田勘察范围包括天津市及河北省沧州、唐山地区濒临渤海地带的陆地、海滩和极浅海(0~0.5米)。油田北宽南窄,呈北东—南西走向。油田中部地区大部分在大港区。探明地质储量:油4.85亿吨,气352.39亿立方米。目前年产原油约300万吨。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本区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提供了原料和动力。天津石化公司所属的炼油厂、化纤厂已有250万吨的炼油能力和8万吨聚酯的生产规模。大港电厂目前装机容量64万千瓦。

    (陈树生王钟印)

    大黑河黄河上游支流。因大量行洪漫地而形成特殊的季节性河流。古称敕勒川、黑水。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蛮汗山东北坡骆驼脖子和双鹦鹉一带。由东向西至旗下营出山,接纳源于大青山的五贝滩河、水磨沟、哈拉沁沟及枪盘河等河流,并共同冲积成呼和浩特三角洲平原,流至托克托县城北部汇入黄河。全长仅236公里,包括干流和大青山诸支流等在内的流域面积为1.7673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58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水量2190立方米/秒,最小年接近干枯;多年平均径流量1.96亿立方米,大青山各支流共为2.33亿立方米,总计4.29亿立方米。美岱召站年均输沙量600万吨。径流主要受东南季风降水补给,变率很大。7~8月降水约占河流水量的50%,地表径流多将山区的腐殖层冲刷而下,美岱召站年均含沙量45.5千克/立方米,致使河水浑浊而色黑,故称大黑河。流域自古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渠道纵横。呼和浩特市就座落在大黑河的二级阶地及山麓洪积扇的复合地带。背依大青山可抵挡寒流,沃野阡陌,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和城镇密集地区。

    (林儒耕)

    大洪山湖北省名山,主要林区之一。位于省境北部,汉江和涢水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于随州市、钟祥县、京山县交界处,长约120公里。主峰海拔1055米,在随州市西南部。岩层以古老沉积岩为主,北侧主要由前震旦纪千枚岩、石英片岩和志留纪页岩构成,南侧主要为寒武奥陶纪石灰岩,部分为志留纪页岩。为褶皱断块山,断裂作用普遍,因长期受侵蚀切割,除主峰一带较陡峻为中、低山外,多已成海拔500米以下的和缓而分散的丘陵,其间沟谷纵横,地面破碎。水系呈放射状。汉江支流涢水、大富水、溾水、天门河等均发源于此。森林覆盖率约60%,原生林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多为马尾松和松栎混交林。特产有油桐、乌桕、橡子、白果、香菇、木耳等,盛产天麻、贝母、苍术、桔梗等药材及蜈蚣和金钱龟等药用动物。矿产有磷、铁、钒、铜等。大洪山是西汉末年绿林军农民起义的基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有宝珠峰、娥皇洞、白龙池、珍珠泉、灵峰寺遗址等名胜古迹。

    (陈联寿)

    大伙房水库辽宁省最大水库。以防洪、灌溉和城市工业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和养殖。位于抚顺市东郊浑河中游,1958年建成,因库区原有大伙房村得名。水库狭长,面积110平方公里,总库容2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437平方公里。坝长1695米,最大坝高49米。最大泄洪量500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8.6万公顷,装机容量3.2万千瓦,年均发电5600万度。鱼类养殖规模较大。库区南北,林木繁茂。沈吉铁路横穿北岸。山麓库滨建疗养所多处,铁背山附近有元帅林(张作霖墓),库中有小青岛,山色湖光,交碧融翠,为游览胜地。

    (熊树梅)

    大甲溪台湾省本岛西北部重要河流。长140.2公里(或作142公里),流域面积1235.7平方公里。源出中央山脉南湖大山,源地海拔2720米。河口洪水量为8780立方米/秒。大甲溪上游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雪山山脉和中央山脉间,集水区虽面积不大但年降水却接近3000毫米,水源丰富,峡谷地形以从谷关上溯至佳阳的25公里最为优越,地层主要为硬砂岩,有利于筑坝和水库建设。全溪水力资源估计可达148万千瓦,居台湾岛各水系之首。已建成的水电站有天轮、谷关、德基等处。以梨山(旧名撒拉矛社)附近的德基水库最为重要。水库上游七家湾溪、南湖溪等大甲溪上源,特产一种鲑鳟科鱼类,曾被称“撒拉矛鳟”,原为寒地冷水鱼类,只宜生活于水温10c左右水中。可能为北太平洋南移的冰期残留生物,已成为现今世界上此种鱼类最南的分布区。大甲溪河谷为台湾中部东西横贯公路所经,自台中县东势镇起,至梨山,过合欢垭口,东下立雾溪河谷,出太平洋岸,与北回公路相接,可抵花莲市;为台湾最重要的横贯山地公路。在大甲溪沿线有谷关温泉、德基水库、佳阳、梨山、环山等重要游览区。大甲溪上游南北山地皆有台湾重要林区分布,南为八仙山林区,北为大雪山林区。自大雪山至雪山迤东北一带,为北台湾海拔3000米以上高峰聚结区,冬季群峰映雪,自然景色至为壮观。

    (吴壮达)

    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国白族主要聚居地。云南省水果重要产地。位于省境西部,辖大理市,祥云、宾川、弥渡、永平、云龙、洱源、剑川、鹤庆8县和巍山彝族回族、南涧彝族、漾濞彝族3自治县。面积2.9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94.6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3.8万,白族约占总人口的31.6%,次为彝、回、傈僳、纳西等。州府驻大理市。自治州历史悠久,战国时楚将庄入滇,建立滇国,大理属滇国地。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此后曾一度为南诏大理政权中心。开发较早,自然条件优越,有金沙江、澜沧江、元江等河流流经州境,多系上游地段,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洱海为省内第二大湖,其他有剑湖等,兼备航运、供水、养殖之利。矿产有铁、锰、铜、铝、大理石、岩盐等。盛产粮食、烤烟、茶叶、甘蔗、核桃、水果等,尤以水果产量居各地州首之。轻工业产值为重工业的4倍。有食品、纺织、化工、造纸、建材、木料加工等,多分布在大理市。剑川石钟山石窟、大理市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永森王霞斐)

    大理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风景名胜区,云南省西部轻、化工业城市和公路交通枢纽,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州辖市。位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面积1468平方公里,人口42.32万。少数民族有白、回、彝和藏等。大理在汉代为叶榆县地,唐南诏政权时为南诏都城,名羊苴咩,当时在南、北建筑关口,北为龙口城(龙首关,即上关),南为龙尾城(龙尾关,即下关)。宋时仍为国都地。元以后均属太和县。1950年以大理县、风仪县部分地区组成下关市,余为大理县。1983年大理县和下关市合并为大理市。

    大理历史上是中国与南亚各国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唐南诏和宋大理国五百余年都邑所在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太和城遗址及南诏德化碑和崇圣寺三塔,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平云南碑”为省重点保护文物;蝴蝶泉位于市西北山脚下,已建有蝴蝶泉公园;20世纪所建杨家门楼,具有独特的白族建筑风格。“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为大理市四景。市境山川秀丽,四季如春,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

    工业有纺织、化工、造纸、制药、建材、机械及木材综合加工等。修建中的25.5万千瓦的西洱河梯级水电站,除供本地外,将向昆明等地输电。外销产品有大理石制品、沱茶、砖茶、手工艺品等。农业以粮食为主,“大理雪梨”全省著名。本市为滇西交通枢纽,滇缅公路必经之地,滇藏公路的。北上西藏,西通缅甸,东南到昆明,年货运量高达60万吨,客运量达300万人次。洱海水运已有千年历史,现仍有一定地位。广(通)大(理)铁路在建设中。

    (陈永森王霞斐)

    大连市辽宁省辖市,中国北方著名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辖6区和新金、庄河、长海3县。面积1.2574万平方公里,人口517.80万;其中市区2415平方公里,人口239.64万。

    大连得名于大连湾。原为渔村,汉称三山浦,唐名青泥浦,清初称青泥洼。现今大连市秦汉时属辽东郡,清属奉天府,1902年置大连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置关东公署,后改称旅大行政公署。1950年改称旅大市,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属辽宁省。1981年改称大连市。市境三面临海,北靠千山余脉,战略地位重要,是东北地区海上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都曾为战场。大连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10.2c,1月均温-4.9c,7月23.9c,年降水量658毫米,无霜期202天,适宜苹果生长,为东北麦粮复种适宜区。

    大连工业基础雄厚,骨干企业多,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产值将近占辽宁省1/6。也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市区工业产值占全市3/4,重工业比重大。原为殖民地性城市,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成以机械、石油、纺织、化工、食品、冶金、电子等部门为主、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中机械、石油、化工、轻纺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80年代以来电子和塑料工业发展较快。船舶、机车制造、化工均为全国生产基地之一。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干线货运主型机车,大连化工厂生产的纯碱约占全国40%,大连造船厂可造10万吨级船只。炼油工业近年增长很快。轻工以纺织、服装、罐头食品为主,工艺美术品以贝雕画和玻璃制品闻名。市境还发现储量丰富的地下“盐海”。

    大连港水深港阔,不淤不冻,腹地深远,吸引范围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是中国主要外贸口岸,与世界各地60多个港口通航,同150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港内已形成原油、成品油、煤炭、木材和干杂货等7个装卸区。共有泊位4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3个。主要客货码头在大港区,油类专业码头在寺儿沟,木材专业码头在香炉礁,煤炭专业码头在甘井子。鲇鱼湾有大型现代化栈桥原油码头,可停靠10万和5万吨级油轮,1989年又建成现今中国最大的油运码头。从大连港有班轮达上海、广州、青岛、天津、威海、烟台、龙口。哈大铁路直通大连港码头,与大连湾西南部4港区的专用线相接,海陆联运方便。公路向北辐射。全长375公里的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已通车。大连国际机场(周水子)有班机飞往东京、香港、北京、上海、青岛、沈阳、成都等地。

    大连是重要的渔业基地,水产资源丰富,盛产多种鱼、贝类及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199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4万吨,居中国各省辖市榜首。郊区盛产蔬菜、苹果、梨、樱桃,建有奶牛场、养鸡场、畜牧场。1984年兴办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金州区东南大孤山乡马桥子村一带,南临大连湾,北靠大黑山,交通便利。距大连市中心33公里、大连港7海里。

    大连市行政机构和商业集中在中山区、西岗区,大专院校多在市区西部。甘井子、沙河口区工业密集,工矿企业分布大连湾周围。文教发达,有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及大连理工大学、海运学院、铁道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并有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蛇类博物馆等。文物古迹有旅顺营城子汉墓、中苏友谊塔等。市境地处海滨,是著名旅游和疗养胜地,有老虎滩、傅家庄、星海公园、棒棰岛、夏家河子等海水浴场。老虎滩公园有全长600米的中国第1条跨海游览客运索道。街道多以广场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金州区有被誉为“海上石林”的滩涂海蚀礁林。市辖长海县海王九岛是理想的旅游胜地。市境普兰店镇建有森林公园,园中辟有二龙山狩猎场。

    (张耀光)

    大凉山见凉山。

    大凌河辽宁省西部最大河流。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北源凌源县打鹿沟,南源建昌县黑山(古白狼山),到大城子附近会合,东北流经努鲁儿虎山和松岭间纵谷,接纳老虎山河、牤中河、西河等支流,到义县转向循医巫闾山西侧南流,在锦县东南注入辽东湾,河口三角洲规模大,汊流发育。大凌河全长397公里,流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径流量16.67亿立方米,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含沙量达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严重。大凌河沿岸有凌源、建平、朝阳、义县、锦县等县市。

    (熊树梅)

    大娄山又称娄山。赤水河与乌江水系的分水岭,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主体位于贵州北部,北端延伸至四川南缘。山脉走向东北—西南,长约300公里,海拔一般1500~2000米,相对高度常达500米以上,山势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风吹顶海拔2251米,位于四川省境。金顶山为贵州省境著名山峰,高1608米。大娄山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碳酸盐岩层组成,后经燕山运动,形成一列凸向南东的弧形褶皱带山脉,一般背斜宽缓,向斜狭窄,地形上岭谷相间。由于经受长期剥蚀和多次构造抬升,除在背斜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育了宽谷盆地外,还存在明显的三级夷平面。又因碳酸盐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溶洞、暗河普遍,地表以喀斯特山地、溶丘洼地、溶丘谷地景观最为典型。大娄山属中亚热带润湿季风气候,作物可一年二熟,是贵州稻、麦、油菜产区。乌桕、茶、杜仲、楠竹、油桐、木耳等林特产丰富。川、黔边境有水杉、银杉等活化石。河谷低热,产柑橘等亚热带水果。大娄山也是贵州的天然屏障,其中娄山关隘口是出川入黔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

    (杨明德)

    大明山广西弧形山脉的组成部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红水河和右江之间,上林、武鸣、马山3县交界处。西北—东南走向,长约60公里,宽约25公里,与东面的大瑶山等合成广西弧形山脉。北回归线通过大明山区。山体海拔千米左右,主峰龙头山1760米,是桂中壮族地区最高峰。由寒武系奥陶系轻变质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千枚岩及少量燕山期花岗斑岩组成山地的背斜核心部位,两旁为泥盆纪的坚硬砂页岩,往外则为石炭纪石灰宕。山体断层发育,西侧的武鸣至马山间公路即沿断层谷地伸延。山体内部多断层所成的陡崖、深谷,山势峭拔险峻。海拔900米左右。有5个古夷平面保存完整,地势起伏较小。壮丽磅礴的山巅云海,引人入胜的“大明仙境”,精采出奇的龙泉飞瀑,盛夏无暑的宜人气候,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吸引了游人。大明山又为广西多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其水源补给37条河流使3万公顷农田获得灌溉。

    (秦权人)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1988年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沙地中间地带,由两条“人”字形谷峪组成。较大者为大青沟,长约20公里,深60~100米,沟宽平均350米;较小者为小青沟,长约10公里,深50~70米,沟均宽350~400米。由于二者深嵌于沙地中,谷深面窄,周围虽沙丘滚滚,风沙弥漫,昼夜温差、年温差都较大,但沟内冬暖夏凉,气温变化缓和,适宜植物生长。大青沟有长白区系、内蒙古和华北区系的木本植物106种,草本植物422种。适应由沟底至沟上气温条件的变化,三层植物群落排列有序:1沟底为水曲柳群落,以水曲柳、椿树居多,黄菠萝、朝鲜柳相杂,山葡萄、南蛇藤杂生缠绕。2沟坡为蒙古栎群落,蒙古栎、栎桑成荫,山杏、紫椴穿插,山丁子、花盖梨伴生。3沟沿为大果榆群落,大果榆为主,色木槭点缀,每到深秋,槭叶尽红,榆叶转黄,红黄相间,景色艳丽。如将三层植物群落按乔、灌、草划分,由下而上又可清晰地辨别出乔五、灌四、草三等12层植物带。1982年在大青沟修建了旅游设施,开始接待中外旅游者。

    (杜绥环)

    大青山阴山山脉的主体。西至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元古代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和古生代、中生代的砂页岩、砾岩所组成。山峰高度相若,是古准平面的遗迹。大青山南北坡明显不对称,北坡平缓,剥蚀残余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逐渐与内蒙古高原连在一起;南坡陡峭,为明显的构造断块地形,断层崖被侵蚀切割,形成一系列断裂三角面,形势险峻。山麓分布有侵蚀残余的低山和众多的山沟,雨后洪流破山而出,造成复式带状洪积扇裙。山沟为流水侵蚀成为宽谷后,往往形成前山与后山的交通孔道。山上和山后气温较低,年均温0~4c,山峰与山麓相差4c左右,无霜期较短,山上和山后约为100天,比山前生长季约短1个月。以呼和浩特和武川相比,两地直线距离仅40公里,年降水量相差76毫米。山脉的屏障作用甚为明显。大青山森林覆盖率为11.5%。阴坡海拔1100米左右为干草原;1200米以上出现灌丛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侧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云杉、白桦、山杨混交林及油松和云杉纯林。阳坡1500米以下为干草原,1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草原。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间盆地和滩川地的水土条件较好,耕地扩展很快,上限已达海拔1850米。山前丘陵和洪积扇地带为半农半牧区,但陡坡开垦已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

    (孙金铸)

    大清河海河五大支流之一,海河水系西支。上游出自太行山东麓,至天津第六堡会子牙河入海河。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2%。上游支流繁多,下游则多洼淀。一般将南、北拒马河及其支流称为北支;把注入白洋淀的瀑河、漕河、唐河、潴龙河等称为南支。南支出淀后在新镇和北支相会后始名大清河。流域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山区多,平原少。上游太行山迎风坡漫水河、富岗、阜平一带为多雨中心,降水量多在750毫米以上。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集中。年径流44.3亿余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比最小年径流量大10~16倍。汛期水量可占年径流量70%左右,暴雨径流常形成较大洪水,虽有白洋淀、东淀调蓄,但仍常威胁天津和京沪铁路安全。现已于上游兴建了王快、西大洋、横山岭、安各庄等水库,从独流镇挖独流减河,分泄大清河洪水直接入海。并给团泊洼、北大港带来淡水,发展了水产业。大清河流域富石油和建筑材料。古郡、县众多,文物古迹璀璨。

    (邓绶林唐学曾)

    大庆市中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介于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市之间。辖5区。面积5500平方公里,人口94.12万。市府驻萨尔图区。原为草原荒甸,1959年发现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因在安达县内,1960年设安达市,后改为安达特区,1979年改大庆市。地处松辽拗陷带中心部位,油气资源丰富,近年在油田外围又发现新的油气资源。自1976年以来,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都超过5000万吨,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一半。在采油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油化学工业已具相当规模。石油化工总厂、乙烯联合化工厂等均为具全国意义的大型骨干企业。电力、建材、金属制品工业亦具相当规模。全市工业产值仅次于哈尔滨,居全省第2位。交通方便,滨洲铁路横贯东西,通让铁路纵贯南北;输油管道直达大连、秦皇岛和北京,所产原油大部分由管道向外输送。

    市内5区中,萨尔图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游泳馆、体育馆、公园和商场等公共设施;东部的尤凤区是化工和动力基地;西部的让湖路区是科学研究和教育中心,也是铁路枢纽;中部的红岗区是主要产油区之一;南部的大同区是农业基地。本市草原辽阔,湖沼较多。有苇草、碱草、天然碱和药材等资源,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良好条件。科学文教事业发展迅速,有石油勘探、钻井、采油、测井、化工、天然气、油气集输及农业等方面的科研机构,并有石油学院、师专等高等院校及4所中等专业学校。

    (曾庆云)

    大通河湟水支流。一称浩门河,宋代在河畔筑大通城后出现今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以长度与流量论,大通河实为湟水正源。发源于青海疏勒南山东端,向东穿流于走廊南山—冷龙岭和大通山—达坂山两大山岭之间,长达561公里的纵谷内。上中下游各有一段构造沉降带而形成宽谷。上游宽谷海拔高,有大面积高位沼泽。中游浩门川(门源县城附近)与下游八宝川(连城、窑街间)两宽谷为重要农耕区。在享堂附近入湟水,流域面积1.5126万平方公里,年均流量88.7立方米/秒。流域内植被良好,故享堂站所记录的最大洪峰量(1160立方米/秒)不及湟水民和站(1300立方米/秒),年均含沙量与最大含沙量(分别为1.12千克/立方米与322千克/立方米)也远小于湟水民和站(分别为10.9千克/立方米与775千克/立方米)。

    (魏晋贤)

    大同火山群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1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宕组成,无火山口。2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包括大峪口、西窑等5座,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依山而呈半圆形。3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黑山、马蹄山、阁老山等15座属之。黑山规模最大,呈扁平穹窿状;狼窝山范围最广,火山口直径500米,西北有缺口;马蹄山和阁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组成,为平顶圆锥形,亦有缺口,状似马蹄。4北区以大同市北的孤山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处于侵蚀初期,下伏三趾马红土或离石黄土(见离石县),上覆马兰黄土,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开始时的产物。其形成以北区最早,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迟。

    (萧树文)

    大同盆地山西省最大盆地,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位于省境北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约200公里,面积5100平方公里。盆地海拔大都1000~1100米。盆地轮廓明显地受构造控制,以断层与采凉山、六棱山、恒山、洪涛山相接。东部被六棱山分隔,为桑干河谷地和浑河谷地。盆地边缘为冲沟分割的黄土台地和缓坡黄土丘陵,多为结构疏松的沙质黄土,厚度不大。由盆地边缘向中心依次为:冲沟分割的洪积台地、洪积倾斜平原、湖积冲积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局部低洼地带有盐碱化现象。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唯朔县以东是奥陶纪灰岩。基底地形起伏,在地表有明显反映,如黄花梁隆起,将盆地分为南(山阴)北(大同)两部分。盆地内松散层以上新统最早,可见盆地形成在老第三纪以后。第四系地层最大沉积厚度约700米,北部有间歇性火山喷发活动及玄武岩流形成的台地和垅岗,当河流切过玄武岩盖时,形成罕见的平原峡谷地貌,盆地表面已受流水切割,桑干河及其支流恢河、浑河、黄水河、御河等流于其间。盆地处于东南季风的尾闾,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年均温7c左右,属温带半干旱地区干草原栗钙土地带,生长最盛的是长芒草。盆地内大同市为著名“煤海”,京包和同蒲铁路的枢纽,建材工业也居全省首位。朔县为新兴工矿区。

    (萧树文)

    大同市中国“煤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第2大工业城市,省辖市,晋北门户和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位于大同盆地西北边缘,当山西、内蒙古、河北3省区交通要冲,古来即为战略要地。面积2080平方公里,人口111.15万。大同是“塞上古城”,古称“平城”,北魏曾定都于此,明设大同府,1949年改为大同市。市境三面环山,御河纵贯南北,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大同盆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千米以上。主要山地分布在西南部,可分为3段:北段由雷公山、孤山等组成;中段为马武山;南段为七峰山,为大同煤矿主要矿区分布地。水源主要靠御河和地下水,在御河及其支流淤泥河上建有册田赵家窑、石家寨等水库。气候冬寒夏凉,年均温6.4c,1月-11.8c,7月21.9c。温差较大,冬春多风沙。年降水量410毫米,无霜期129天。矿藏资源丰富,著名的大同煤田面积广,储量丰,有可采煤层14层,总厚度达40米以上。此外有石灰石、瓷土、耐火土、磷状石墨和铝土等。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同仅有几座小煤窑和几个小厂,人口仅11万。50年代以来改建、扩建和新建了许多煤矿和选煤厂,1991年产煤5600万吨,占山西煤炭总产量的1/4,在中国各煤矿城市中居首位,所产优质动力煤供应中国20多省、市、自治区,并远销国外。利用煤炭优势,还建设了大型坑口电站(容量为120万千瓦的大同二电厂)和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除煤电外,机车、柴油机和水泥生产亦具全国意义。主要煤矿区在大同西南口泉一带。其他大企业也多在西郊。大同旧城区为商业区,在西门外已建起整齐的新市区。大同为京包和同蒲铁路的交点,1991年又建成全长895公里的大秦(大同—秦皇岛)铁路。此外,有贯通省境南北、全长737公里的大同—运城公路。

    名胜古迹众多,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在大同城西15公里处。市内有结构精巧、中国仅存的辽代木结构建筑“上下华严寺”,原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重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另有始建于唐的宏伟庄严的善化寺、明建九龙壁、观音堂、兴国寺、古楼及“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文化古迹。(张维邦刘桂林)

    大屯江苏省20世纪70年代新建煤炭工业基地。统管矿区生产建设和运输的大屯煤田公司设此。位于省境沛县东北部微山湖西岸,滨临京杭运河西线,徐沛铁路终点,徐州——鱼台公路经此。人口近万人。

    80年代初,已在其附近建成姚桥、孔庄、徐庄、龙东、张双楼和三河尖等矿。其北2公里处的小屯,是大屯电厂所在地。

    (单树模)

    大屯火山群中国重要火山群之一。位于台湾岛北部,南起台北盆地北缘,北至富贵角海岸,东至基隆市西,西抵淡水河口南岸观音山一带,约有20座由集块岩与安山岩为主构成的火山体。最高的七星山,海拔1120米(或作1190米),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北部,为较标准锥形火山,火口旧迹甚小,形成较新,富于硫气孔和地裂线。在七星山西有大屯山(1090米),西南有纱帽山(643米),东南有五指山(768米),东有磺咀山(911米),北有竹子山(1103米)。大屯山在七星山西约3公里余,四壁有小山环绕火口湿地,旧有“向天池”之称。大屯山西邻面天山(977米)有两旧火口,一呈完整漏斗形,直径约200米,深45.5米,雨时积水,称面天池,山以此名面天。七星与大屯两山之间有小观音山,海拔1072米,火口称大凹崁,直径达1200米,深约300米。大屯火山群的活动可能始于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期,火山喷出的熔岩流曾远抵富贵角与麟山鼻;七星山的熔岩流则南下至台北市士林区的芝山岩,并曾与大屯山熔岩流在西南侧竹子湖一带形成堰塞湖;东侧流至五指山附近。大屯火山群分布范围甚广,最东至玛鍊溪下游北岸丁火朽木(万里村西南,471米),最西至淡水河口南岸观音山(612米)。昔时大屯火山与观音山两者的熔岩流曾会合于淡水河关渡地方。大屯火山区中的活动硫气孔及温泉甚多,分别构成本区天然硫产地和旅游点。为熔岩流凝结有关的地形景观以集中见于北部海岸为主,如:石门、富贵角、麟山鼻等。南侧的芝山岩亦其著者。又因本区所成放射状水网的各溪谷中,由于近期地盘周期性上升所成的河床急迁点,产生不少瀑布、急滩;台北市北投、士林两区的旅游业勃兴,亦与此等自然景物分布有关。本区地热资源甚富,可供利用。有较高品位的铝土矿。

    (吴壮达)

    大汶河山东省境内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省境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上游称牟汶河,流经新泰、莱芜至泰安大汶口纳柴汶河后称大汶河。大汶口至东平湖河道长84公里(戴村坝以下又叫大清河),为平原型河道,大部分河段两岸都有堤防。北岸有漕浊河、汇河加入,南岸大堤就是流域界,堤南是著名的沈阳平原。大清河于马口入东平湖,通过湖区出陈山口后入黄河。干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大汶口以上流域面积5669平方公里,是大汶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有泰山,东靠鲁山、蒙山,西、南为丘陵和平原。流域内东起莱芜、新泰、新汶,西到肥城、宁阳都有煤矿分布,储量较丰。莱芜还有品位较高的磁铁矿。流域气候温和,雨量较丰。年均温12~14c,年均降水量640~760毫米。据戴村坝站记载,年均径流量18.2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82万吨。

    历史上旱涝灾害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治理开发效果显著,加培堤防,防止了重大决溢灾害;建成雪野、黄前、东周、光明等大中型水库22座,小水库百余座,挖制山区面积的50%以上。发展灌溉面积19万多公顷,耕地灌溉率达54%,为1949年的4倍多。90%的涝洼地得到初步治理,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流域内工矿、交通建设发展很快,泰安、莱芜、新泰及肥城等县市已建立起冶金、采煤、炼焦、电力、化肥、机械、建材等一批骨干企业。铁路有京沪线纵贯南北,有肥辛线与胶济线接轨,还有磁莱线环绕流域东南部各县。

    (李树德)

    大夏河甘肃省中部较大河流,属黄河水系。古名漓水,源于甘南高原甘、青交界的大不勒赫卡山南北麓。南源桑曲却卡,北源大纳昂,汇流后始称大夏河。经夏河县城东北流,出土门关进入临夏盆地,过临夏市后至康家湾注入刘家峡水库。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7152平方公里。冯家台多年平均流量38.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5~10月占75%左右。主要支流有咯河、铁龙沟、老鸦关河、大滩河及牛津河等。土门关以南为上游,石质山原,海拔2500米以上,气候湿冷,除太子山有少量林木外,余均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场。土门关以北为下游,流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植被较差,暴雨、泥石流、滑坡严重,但大夏河川台宽谷区农业发达,北塬、永乐等渠道灌田各在万亩以上。另有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一座。回、汉、东乡等民族多从事农耕与商业,生活富裕。

    (杨锡金)

    大相岭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分水岭,四川省南北部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又称相公岭和泥巴山。山体蜿蜒于省境西部雅安、荥经和汉源之间,西靠二郎山,东接峨眉山,走向近北西。南北自然景观迥然不同,历史上即有“清风、雅雨、干富林”之说。山南少雨干燥,植被稀疏,山北多雨湿润,林高草密,是四川突出的多雨区,年降水量可达2400毫米。山体由古生代变质岩、花岗岩和中生代红色砂页岩组成,富煤、铁、磷、菱镁矿及铜、铅、锌、锰、钴。山脊海拔约3000米,最高轿子顶达3552米。川滇西线公路通过的垭口为2552米。大相岭东坡也有大熊猫分布。山南的汉源是四川省花椒主产地,花椒品质历来居全国之冠。

    (郑霖)

    大兴安岭中国东北地区重要山脉。黑龙江南源额尔古纳河和主要支流嫩江发源地。北起黑龙江畔,呈北东及北北东走向,南止于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介于北纬43°~53°30′,东经117°20′~126°。全长约1200公里,宽200~300公里,面积8.4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1100~1400米。山地呈不对称状,西北高东南低,西缓东陡,西侧缓缓过渡到蒙古高原,东侧逐级陡降到东北平原,山幅北宽南窄。与小兴安岭一般以嫩江河谷为界,但也有以北安—爱辉一线分野的。高峰有黄岗梁(2029米)等。

    地质与地貌大兴安岭属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于华力西运动褶皱隆起。燕山运动有大量花岗岩侵入及斑岩、安山岩、粗面岩与玄武岩的喷出。中生代大兴安岭褶皱带被束窄和改造,并向南延伸。第三纪渐新世初期被夷成准平原,喜马拉雅运动产生新的构造断裂,并有大量玄武岩流沿断裂带喷出。由于多次间隙性抬升及挠曲翘起的结果,山体上升到海拔1000米,并形成了东坡多级的地形。更新世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继承性的微弱振荡运动。冰期中发育了冰川冰缘地貌。冰后期有风成黄土及风成砂粒堆积,新构造运动促进了河流阶地发育;大兴安岭南段有40余座火山,呈北北东向排列,形态多样。

    大兴安岭以伊勒呼里山和洮儿河为界分为3段:1北段为中等切割、具有多年冻层的台原,山脊浑缓,平均海拔不到900米,河流呈放射状,山顶部遗留有准平原面遗迹。2中段平均宽200~300公里,海拔1200~1500米,大黑沟摩天岭1725米,主要分水岭破碎而不连贯。3南段分为罕山与黄岗梁两支,宽度更窄,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最高峰分布于此段,山脉顶部多为平坦熔岩台地。

    气候与水文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由北而南年均温为-5.7~4c,1月均温约-32~-14c,7月多在15~20c,10c以上活动积温约1400~2500c。年降水量北部为400~500毫米,南部及部分西坡小于400毫米,干燥度北段小于1.0,南段大于1.25。北部属寒温带湿润气候,日最低温在0c以下的寒冷期长达8个多月。极端最低温可达-45c以下,1969年2月13日漠河曾出现-52.3c的日极端最低温。全年最大积雪厚度在50厘米以上。南段春季多大风。

    大兴安岭东侧比西侧降水多,气温高,气候垂直变化也较明显。

    源自大兴安岭的河流或注入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或流失在平原湿地中。北部河流春汛显著,春、夏、秋汛相连,南部春夏汛间有明显枯水期;最大流量和最大水月北部多出现在8、9月份,南部在7、8月份;北部河流最大流量为年均流量的5~10倍,南部超过10倍,且夏秋汛流量变化很大,由南而北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深从50毫米以下到250毫米以上,江河封冻期4~6个月,最大冰层厚度1.4~1.8米左右。区内沼泽发育。

    动植物、土壤大兴安岭林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之一,北段是中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兴安落叶松为建群种,常与兴安白桦、山杨、黑桦、丛桦混生。植被垂直分布规律为:高峰顶为亚高山矮曲林带和山地寒温针叶疏林带,兴安落叶松在这两带内或生长低矮或为疏林,两带中均有偃松生长;往下为山地寒温针叶林带,自上而下有藓类—(云杉)兴安落叶松林、杜鹃—(樟子松)兴安落叶松林、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等亚带。

    中段高处与北部植被相似,但桦、杨比重较大,樟子松甚少。自山顶向下,东斜面为森林草原,草本中杂生各种灌木,阴坡常有小片蒙古栎、兴安白桦和兴安落叶松林。山前基本属草原类型。西坡由森林草原过渡到典型草原。

    南段东坡森林草原分布于海拔约1500~1800米,森林呈块状分布。树种有兴安落叶松、兴安白桦、山杨、蒙古柳、油松等,地处相邻各区系交错地域,植物种类多。草原较茂盛。

    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下发育山地棕色针叶林土,柞、桦林下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山麓平缓地区多为草甸暗棕色森林土。大兴安岭西部及南部山地,阴坡杨、桦林下自北而南为灰色森林土及暗灰色森林土;在阳坡草原植被下以山地淋溶黑钙土为主。大兴安岭东南部山前台地上为沙壤质暗栗钙土及暗栗钙土型沙土。区内普遍分布有季节冻土。西北部则有连续多年冻土、岛状多年冻土。

    动物资源较丰富,有栖息于北极圈及西伯利亚寒带类型的狼獾、驼鹿等。在阴湿谷地中多鹿科动物,针叶林中有种类繁多的啮齿动物,阔叶林或灌丛中雉科鸟类较多。

    矿产资源有铁、铜、铅、锌、金、钨、锡、铋、镍、汞、萤石、煤、油页岩、云母等。

    大兴安岭素为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牧、猎地区。有呼中、汉玛、诺敏等自然保护区。

    (张文芬)

    大兴安岭地区中国最北以林业为主的地区、最大林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东部和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邻内蒙古自治区。辖漠河、塔河、呼玛3县和呼中、新林、松岭、加格达奇4区。面积6.48万平方公里(不含松岭和加格达奇区),人口约41.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占89%以上)。地委和行署驻加格达奇镇。本区位于寒温带,夏季短暂,冬季严寒,是中国最寒冷地区,局部地区有永冻层。降水较多,蒸发较弱,湿度较大,利于林木生长,故有“森林宝库”和“落叶松故乡”之称。全区森林面积5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75%,木材蓄积量5亿立方米,生长大量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桦、杨、柞等林木。自1964年开发以来,已建立松岭、新林、呼中、塔河、十八站、阿木尔、图强和西林吉等林业局、60多个林场和30多处贮木场,为中国重要木材生产基地。林区建有中国最大的机械化造林林场。1987年春曾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在森林采伐基础上,加格达奇、新林、呼中和塔河等地发展了木材综合加工工业,并发展了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和栲胶等大型林产工业。大兴安岭地区蕴藏有丰富黄金、煤炭和各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沿黑龙江一带黄金储量丰富,为黑龙江省黄金重点产区。嫩(江)林(区)铁路纵贯全区,直达大兴安岭北部的古莲,并有支线经伊图里河、呼中和塔河。

    (曾庆云)

    大兴县北京市以农业为主的郊区县。位于市境南部。面积1030平方公里,人口51.7万。县府驻黄村镇。自秦汉至隋唐为蓟县地。辽初改蓟县为蓟北,后改析津。金改大兴,取“疆域广阔、兴旺发达”之义。1958年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县境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5~50米。古河道较多,地下水有一定储量。西北部有沙丘。年均温11.5c,降水量560毫米,夏多暴雨、烈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耕地4万公顷,已实现农田林网化。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王米、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庞各庄、榆垡等地是北京市西瓜生产基地,“北京填鸭”远销国外。工业有市属化纤厂、玻璃六厂、塑料厂等大型企业。京沈铁路由西北而东南穿过,京封(北京—开封)公路纵贯南北。县境西部旧为宛平县地。北部系南苑一部分,有元晾鹰台、清团河行宫等古迹。南部张华村相传是西晋名人张华故里。黄村镇是首都南郊以安排外迁企业和发展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卫星城,北距市中心20公里。原系一自然村,1975年后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现常住人口5.5万。

    (尹钧科)

    大雪山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四川省西部重要地理界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介于大渡河和雅砻江之间,呈南北走向,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其余脉牦牛山向南伸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脉的主要山脉之一。山体主要由砂板岩、花岗岩组成,多5000米以上高峰。其中,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5000米以上高山有现代冰川分布,多古冰斗、u型谷、角峰、冰碛垅、冰碛湖等古冰川地貌。大雪山东陡西缓,西高东低。西坡多宽缓的高原面及断陷山间盆地,气候高寒,以牧业为主;东坡为深切割的高山峡谷,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为农、林、牧交错区。大雪山是四川重要林区。有冷杉、鳞皮冷杉、黄果冷杉、长苞冷杉、川西云杉、丽江云杉及云南松、高山松、落叶松等针叶树种。矿产种类繁多,如铁、铜、金、铅、锌、锡、钨、镍、铍、锂、铌及云母、石棉等。大雪山西部为藏族分布区,东部属汉、藏杂居区。川藏公路通过的折多山垭口,海拔4290米。

    (郑霖)

    大亚湾见惠阳县。

    大瑶山桂江、柳江分水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延伸到象州、蒙山、平南等8县境内。北起荔浦修仁—三江断裂带,南至桂平县石龙附近,长约130公里,宽50~60公里。东北—西南走向,西与大明山合成广西弧形山脉。主要由古生界寒武系和泥盆系下统的浅变质砂页岩和含砾砂岩组成。由砾岩、砂岩所形成的丹霞式地形,风景奇丽。大瑶山一般海拔1200米左右,主峰圣堂山海拔1979米,是广西中东部最高峰,山顶周围有数千公顷全国少有的红岩杜鹃林。大瑶山东南坡是广西多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加之植被郁闭,成为众河之源,所补给的25条河流年均水量达23.47亿立方米,灌溉5.6万多公顷农田,并为600处水电站提供水能。天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2300多种,居广西群山之首。灵香草是广西特产。陆栖脊椎动物有370多种,有世界独有种鳄蜥。大瑶山又为侯鸟冬季栖息地,被称为“雪鸟”的数十种鸟类常以万计在此越冬。

    (秦权人)

    大余县江西省赣州地区辖县,江西钨矿最集中地区,有“钨都”之称。位于赣江西源章水上游。面积1368平方公里,人口25.64万。县府驻南安镇。隋开皇十年(590)建县,十六年废县为镇。唐神龙元年(705)复称大庾,因处大庾岭北麓得名。宋以后历为南安军、路、府治所。1957年改称大余县。县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边境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甘蔗、花生、油菜、茶叶次之。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林产有杉、马尾松、樟、毛竹、油茶、玉兰片、香菇等。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铅、锌和稀土等,尤以钨矿著称,境内的西华山、漂塘、荡坪和下垅为江西十大钨矿之四。工业有电力、冶金、机械、建材、竹编、食品等。南安板鸭和竹筒席等远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范祖仁)

    大庾岭南岭山脉中五岭之一,赣江和北江分水岭,中国南方地区重要气候分界线。又名梅岭。山岭绵延于赣粤两省边境,多由花岗岩及变质岩组成,海拔一般约千米,东北—西南走向,山势陡峻。大量花岗岩侵入体中,富钨、钼、锡、铋等矿,尤以钨矿闻名中外。大庾岭位置偏南,气候湿润,山区植物繁茂,沟谷地带具有中亚热带雨林特征,主要为常绿阔叶树,上层以壳斗科和山茶科为主,优势树种为华南栲、南岭栲、小叶槠、青冈栎、苦槠等。沟谷地带因湿度较大,附生植物发达,又多藤本植物,树枝、树干附生的苔藓植物亦丰。大庾岭古道崎岖险峻,唐曾辟新道,设驿站。宋嘉祐年间重修,并置梅关。近代自小梅关修通赣粤公路后,旧道遂废。梅岭山口海拔430米,梅关向为南岭南北交通咽喉。梅关附近每逢寒冬腊月,遍地盛开梅花,但由于岭南岭北气候差异显著,故有“梅岭多梅,南枝花落,北枝始花,一样春风,两般景色”的记载。

    (范祖仁)

    岱海内蒙古自治区内陆构造湖。位于凉城县中部,坐落蛮汗山与马头山之间的断陷盆地内。肾形湖面长约20公里,宽约10公里,水面约16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米左右,最大深度18米。湖水主要来自周围21条河沟的径流补给,其中较大的有:弓坝河、五号河、目花河、天成沟、步量沟等。因含沙量大,在入湖处多形成小三角洲。湖水封闭不能外流,蒸发强盛,故含盐量较高,矿化度约2.6克/升。湖内盛产鲫、鲤、鲢等鱼类。引进放养的团头鲂(武昌鱼)、河蟹生长良好。

    (林儒耕)

    岱庙见泰安市。

    丹东市辽宁省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边境城市,省辖市。位于省境东南部鸭绿江下游北岸,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辖3区、东沟县及宽甸、凤城和岫岩3个满族自治县。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81.58万;其中市区536.6平方公里,人口64.69万。战国时丹东在燕国“障塞之内”,秦、汉属辽东郡,设置都尉,驻军固边。唐置安东都护府。明为边墙东端,设立边防城堡。清光绪二年(1876)设安东县,1937年始设安东市,1965年改丹东市。市境依山临河,距海近,气候受海洋影响。年均温8.5c,1月均温-8.2c,8月23.2c,无霜期161天。年降水量1019毫米,迎风山坡降水量高达1200毫米,是辽宁省湿润地区,也是暴雨频率高、强度大、冰雹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轻纺工业发达,以柞蚕丝为主要原料的丝绸畅销国内外。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5强。其他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电子、化工、造纸等。市区沿鸭绿江西岸伸展,街道整洁。丹东是沈丹铁路终点,经中朝友谊桥(鸭绿江大桥)通朝鲜。公路以丹霍、鹤大、丹普等线为主,通沈阳、大连、新金等地。沿江有丹东、浪头2港,可上溯长甸河口,下通辽宁沿海及国内各港口。市内有锦江山公园,城北有五龙背温泉,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温泉游泳池。杜鹃花和银杏为丹东市花和市树。1989年开办了“香港—广州—丹东—朝鲜”的跨国旅游业务。

    (熊树梅)

    丹江汉江最长支流。源于陕西省商县凤凰山,向东南流经荆紫关入河南境。长390多公里,河宽约2000米。重要支流有淇河和淅川等。沿岸峡谷与平地相间,从丹江口而上依次为江口峡谷、李官桥盆地、关防滩峡谷、荆紫关盆地等。20世纪50年代前因长期失修,夏季水灾频仍。为根治水患,1973年在丹江河口兴建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是中国大型水利枢纽之一,已发挥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见丹江口水利枢纽)。

    (李润田)

    丹江口市湖北省郧阳地区辖市,新兴水电工业城市,汉江重要港口。位于省境西北部汉江上游。面积3111平方公里,人口44.99万。原为均县,1983年撤县设市。市境北有横山,南有武当山,中部汉江已形成丹江口水库主要库区。低山丘陵占总面积98%。城区旧称“沙陀营”,在市境东部丹江入汉江处,原为农村集镇,丹江口水利枢纽兴建后发展为工业城。街区沿汉江北岸分布,呈网格状,丹江大道为主要商业街。本市为汉丹铁路终点,襄渝铁路横贯市境南部。丹江口水库库区千吨级船可终年通航。已建有电力、纺织、机械、建材、化肥等工业。柞蚕丝产量居全省前列,均州晒烟以质优著称,丹江口水库库区沿岸盛产蜜柑。游览区以市境西南的武当山风景区最为著名,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也引人入胜。

    (陈联寿)

    丹江口水利枢纽整治和开发汉江的关键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区北面丹江入汉江处。初期工程于1973年建成。主坝长1141米,高97米,顶宽26米。大坝上游库区,向西沿汉江河谷上溯至湖北郧县西岭,向北沿丹江延伸至河南淅川,形成巨大v形人工湖,库容209.8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8亿立方米。大坝下游左侧为水电站,装机6台,总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37.4亿度,是鄂、豫两省电力系统的骨干电源。大坝右岸装有升船机,可升降150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82万吨。大坝蓄水后,配合下游杜家台分洪等工程,可防止汉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大坝东北方建有引水灌溉渠首两座;陶岔进水闸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清泉沟进水闸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设计年引水总量40亿立方米,前者通过引汉总干渠,可自流灌溉河南省南阳地区;后者可灌溉湖北省“三北”(襄阳北部、枣阳北部、老河口北部)地区,合计灌溉农田74万公顷,远景引汉总干渠可继续向北伸延,即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至陕西白河之汉江河段,原有滩险48处,只能行驶50吨级木船,建坝后库区滩险大部被淹没,150吨级船舶可驶抵白河。库区有可养鱼面积6.2万公顷,鲜鱼产量有较大增长。沿岸还盛产蜜柑。

    (陈联寿)

    丹霞山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齐名。位于仁化县城南8公里,海拔408.7米,相对高度333米。由水平状厚层红色砾岩所构成。地理学上丹霞地貌的代表。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多易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方山群状起伏的崎岖地形。丹霞山“色渥如丹,灿若明霞”,风景优美,到处可见赤紫色的悬崖峭壁、岩洞、峰林、石柱等自然奇观,并有多处游览胜景。山下滇水依山而过,水清见底,河中多五彩斑澜的锦石。近山顶的缓坡保存有大面积较原始的次生林,树木直径达0.5~1.0米,树高20~25米。主峰四周有玉女拦江、蜡烛峰、望夫石等奇观。丹霞山已辟为旅游风景区,韶关市与丹霞山之间有班车来往。

    (魏清泉)

    儋县海南省最大橡胶产区,中国热带作物教学和科研主要基地。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北门江流域。面积3185平方公里,人口69.64万,除汉族之外,有黎、苗等民族,操多种方言。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置儋耳郡,郡治儋耳县,后时有废置、合并、易名等变迁。明清为儋州,1912年改称儋县,原治在海滨新州,后移治那大镇。县境绝大部分为玄武岩台地、海成阶地和海滨平原所据,仅南部为山地丘陵,原五指山余脉。地势高峻,从东南倾向西北。台地平坦完整,间有火山锥,地下水位低,需提水灌溉。气候干热,雨量远较岛东南为逊。旱季长,呈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是海南岛开发最早地区之一,现仍有大片荒山、滩涂可供开拓,为农垦主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修建的海南最大松涛水库、电站和排灌系统,极利于农业发展。本县具备热带作物生长优越条件,主产水稻和甘薯等杂粮,盛产椰子、甘蔗、花生、瓜子和豆类,但耕作粗放而产量低。50年代后建立起一批以种植橡胶为主,包括胡椒、香茅、油棕等多种热带作物在内的农林场。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首位。沿海盛产鱼盐,有白马井、新英、干冲等著名运输港兼渔港,其中白马井为海南省最大的现代化渔港,是南海水产公司所在地。洋浦港已初步建成为现代化深水港,附近地区正在进行成片开发建设。县境矿产有锡、煤、铁、水晶、硫磺、油页岩等,以那大锡矿最著名。工业主要有水电、冶炼、制糖、橡胶和水产品加工、造纸、纺织及晒盐等。

    本县设有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和华南热带作物科学院。那大镇为海南西路重镇,西线公路运输中心。县西北新英镇面临北部湾,以渔业为主,附近有大盐场。县西白马井镇兼营渔、农和手工业,设有船厂、盐场。县境多文物古迹,西北中和圩历为儋州旧治,有苏东坡旧居、东坡书院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于本县富克地区的中国赤道区域的探空火箭发射场,已于1988年底成功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织女”一号。

    (徐俊鸣司徒尚纪)

    淡水河台湾省唯一曾可通航河道。长158.7公里(旧或作144公里),流域面积2725.8平方公里,次于浊水、高屏二溪,居第3位。上源大嵙崁溪(近被改名“大汉溪”),源出大坝尖山(3505米),东北流经台北盆地,会新店溪、基隆河等支流后,转西北入海。源地海拔2530米,平均比降为1/50。惟自石门以下,海拔已降至140米。石门下游古河道,原西向经桃园冲积扇入海,后因袭夺作用,切开砂岩地层转向北行,进入台北盆地。流域年降水量,上游可达3000~4000毫米,河口地区亦近2000毫米,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台北市流量洪水期超过1万立方米/秒,河口计划洪水量为2万立方米/秒。台北开发初期,自下游大溪以下,通帆船。板桥、新店及台北市在艋舺时代的兴起,皆赖淡水河水运之助。其后下游日淤,河运已为铁路和公路所代。自1963年上游石门大坝建成,石门水库已成为台湾北部最大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枢纽,扩大桃园台地农业灌溉效益尤为显著。现时石门水库及其近邻地区已成为台湾北部重要游览区;北部横贯公路沿水库上游,经角板山(现改名“复兴”)、巴稜一线高山族分布区,入宜兰平原。

    (吴壮达)

    淡水镇台湾省台北县属镇。人口7万(1983)。位于台湾岛北部淡水河口北岸,曾与河口南岸临海的八里坌,先后为闽台间对渡口岸之一。清初台湾北部经济活动中心在今台北市地方形成时,淡水为台湾北部主要港口,往来船舶可上通今台北市龙山区江岸(旧艋舺)。1862年台湾首先在沪尾(淡水)设海关。嗣后,基隆开放;1891年纵贯铁路基隆至台北段筑成,淡水的地位因河道淤浅,已日形衰落。淡水河口一带本是台湾岛与大陆沿海人民接触较旱地区,明嘉靖年间郑舜功所著《日本一鉴》中的“鸡笼淡水”、《明史·外国传》的《鸡笼传》“淡水洋”,皆指此处附近海域及沿岸。17世纪时,西班牙及荷兰殖民主义者曾先后侵据淡水河口之地,至今淡水镇上犹有1629年西班牙人所筑堡圣多明各残址。镇市街距台北市约20公里,有铁路、公路联接。市街西临海峡北口,附近有著名海水浴场,北有沿海公路绕行大屯火山群北麓,转东南通基隆市。

    (吴壮达)

    当惹雍错西藏自治区第4大咸水湖,亦称唐古拉攸木错。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00′,东经86°30′,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系发育在近南北向断裂湖盆内的构造湖,呈北东方向延伸,长70公里,宽15~20公里,湖面海拔4535米,面积816平方公里。西岸和东岸为近南北向高达5500~6000米的山地,现代冰川发育。历史时期当惹雍错北与当穷错,南与许如错相连,长可达190公里。后由于气候变干,湖水退缩,当穷错、许如错与当惹雍错分离。当惹雍错湖东南岸和北岸湖积平原广布,湖相阶地发育,多达20级以上。阶地面平缓,宽几十米到几百米,最宽达几公里。当惹雍错地处藏北羌塘高原,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湖水ph值9.12,矿化度9.862克/升,属硫酸盐型咸水湖。

    (温景春)

    当阳市湖北省宜昌地区辖市,湖北主要稻米产区之一,以三国遗迹为主的风景旅游区。位于省境西部,面积2159平方公里,人口46.71万。原为当阳县,县府驻玉阳镇。1988年改为县级市。市境西部岗丘起伏,属荆山山地;东部沮漳河平原河渠纵横,属江汉平原。焦枝铁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农业盛产水稻、小麦和棉花,是全省主要稻米产区之一。大堰水牛、大鸪鸡、双莲荸荠、糜城藕为地方特产。玉泉仙人掌茶为传统名茶之一。市境西南河溶所产蚕丝久负盛名,誉为“溶丝”。山地富茶叶、黑木耳等林特产。工业有机械、轻纺、化肥、食品等部门。玉阳镇是历史古城和旅游地,城西南长坂坡是三国古战场,蜀将赵子龙曾与曹兵大战于此,现辟为长坂公园,有“长坂雄风”石碑及子龙亭、忠烈堂等建筑。城北锦屏山是曹操擂鼓促战处,城东北坝陵桥有“张翼德横矛处”碑亭,城西关陵有关羽陵墓。市境西部的玉泉山有“三楚名山”之称。山东麓玉泉寺初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历经兴废,现存古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寺前的“棱金铁塔”建于北宋嘉祐年间,高17.9米,八角十三层。寺旁的珍珠泉清碧如玉,玉泉山因此得名。已建成玉泉山风景名胜区。境内还有古麦城、古糜城、季家湖楚城等遗址。

    (陈联寿)

    砀山县安徽省宿县地区辖县,著名水果产地和重点产棉县。位于省境最北端,与河南、山东、江苏3省相邻。陇海铁路横贯县境。面积1193平方公里,人口77.9万。县府驻城关镇。秦置砀郡及砀县,东汉改砀县为砀山县。黄河故道横穿县境北部,形成地势中高南北低的故道分水岭,其最高点54.8米。地表组成物质以黄河冲积物为主,多沙土和沙壤土。属旱作农业区,种植业以小麦、棉花、水果为主。80年代初期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居全省第2位,水果产量占全省第1位。果园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沿岸,已成果树林带,以梨、苹果和葡萄为多。“砀山酥梨”果大皮薄,甘甜多汁,畅销国内外。砀山亦为全国泡桐重点出口县之一,建有泡桐研究中心。

    (朱孟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自治州,云南省稻谷、甘蔗产地。位于省境西部,西、西北和南面与缅甸毗邻。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和畹町市,面积1.1526万平方公里,人口86.7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在全省20余个民族中,除怒族外均有分布。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1%。景颇族的绝大部分和阿昌族、德昂族的大部分均居于州内。州府驻芒市。

    自治州位于高黎贡山以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一向西倾斜的切割山原,多山地间的宽谷。泸水—腾冲—畹町断裂带经区境东部,常发生大地震。1976年潞西一带连续发生6级以上强震8次,最大震级7.6级。河流短小,大盈江、瑞丽江、龙江、槟榔江、南畹河、芒市河等均沿高黎贡山西部支脉向西南流入缅甸伊洛瓦底江。河流洪枯流量变化大,其中大盈江流域泥石流严重。州境大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20c,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水热条件好,大部分地区可一年三熟或二熟,但复种指数仅126%。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多优良品种,“芒市谷子遮放米”历史上曾为贡米,以粒大质佳闻名全省。甘蔗总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4。其他有花生、油菜、咖啡、芒果、菠萝、砂仁、萝芙木等。

    新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位于自治州盈江、陇川、瑞丽3县境内,呈南北狭长状分布,面积约550平方公里,为中国纬度较高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印缅型季雨林植被及亚洲象、白眉长臂猿、懒猴、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陈永森王霞斐)

    德令哈市青海省新兴工业城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巴音郭勒河畔。面积2.7613万平方公里,人口4.55万。德令哈蒙古语意为“广阔的金色原野”。又有“绿城”之称。1956年始建,1958年设县,后撤销。1966年自治州首府由大柴旦镇迁此。1973年设城关区,由州政府直接管辖,1988年改为县级市。市境海拔2996米,处于山间盆地内,北有宗务隆山,南为自托素湖分向东西延伸之丘陵,由第三系地层组成。年均温2.8c,年降水量119毫米,温带荒漠气候。巴音郭勒河和巴勒根郭勒河分由东西向南流入盆地。巴音郭勒河平均流量9立方米/秒,流经范围大,沿河建有泽令沟、尕海、德令哈、戈壁等灌区,绝大部分耕地属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以种植春小麦、青稞、油菜籽为主,次为豌豆、马铃薯等,为柴达木盆地粮、油产区和主要垦区之一。巴音郭勒河流入可鲁克湖(库尔雷克湖)前形成大片沼泽,芦苇丛生,为灰雁、斑头雁、黑颈鹤、天鹅等候鸟栖居地,湖为淡水湖,已试验投放、孵化鱼苗成功,开创了高原淡水养鱼业。巴勒根郭勒河上建有怀头他拉水库,灌溉农场扣乡村部分耕地,农牧业均得到迅速发展。全市以巴音郭勒河分为东、西两部分,街宇整齐,有煤炭、电力、炼铁、机械、建材、食品等企业,市区南北有青藏铁路与茶(卡)茫(崖)公路通过。

    (魏晋贤)

    德兴市江西省上饶地区辖市,中国最大铜矿基地,亚洲最大的铜产地。位于省境东北部乐安江上、中游。面积2082平方公里,人口28.29万。原为德兴县,县府驻银城镇。1990年撤县设市。市境地处怀玉山北麓,多山地丘陵。最高峰大茅山,海拔1392米。衣产以水稻为主,1990年产粮1.35万吨。肉类产量6018吨,又为全省种猪基地。森林覆盖率达48%,林地16.46万公顷,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区。境南三清山为国家级一级风景区,北坡多珍稀木竹。矿产资源以铜矿最著名,属世界特大型斑岩铜矿之一,储量达16亿吨。矿石含铜900多万吨,钼近30万吨,银近3000吨,金超过200吨,硫近3000万吨,还有伴生元素铼、钛、钴等十余种。此外,有总储量达1.4亿立方米的大理石矿。现已兴建乐平至德兴铜矿的铁路专线,联接皖赣铁路。德兴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市之一,已建成小水电站113座,装机容量2.75万千瓦,境内乡镇场和居民区都通电。

    (马巨贤)

    德阳市四川省新兴工业城市,省辖市。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及电工制造基地之一。位于成都平原北部边缘,沱江支流绵远河、石亭江,涪江支流凯江流经市区。辖1区及中江、绵竹、什邡3县。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57.59万;市区面积4962平方公里,人口76.05万,古治旌阳。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始置德阳。1983年置德阳市,1984年将德阳县并入。市境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体,人口稠密。耕地连片,农业发达,为四川粮、油、烟、猪、棉基地之一。西隅有龙门山斜贯,蕴藏着煤、铁、天然气、磷矿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其中,磷矿储量达2亿吨,为四川五大磷矿之一和主要磷化工基地。磷矿石产量达130余万吨,约占四川的93%,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10。全市工业以机械和食品为重要。机械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4以上,拥有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大型企业。前者为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制造厂。部分产品远销美、澳及西欧各国。食品工业以剑南春、天府花生和酱油、雪茄烟、缠丝兔等著名。德阳北邻工业重镇绵阳,南连成都,宝成铁路及德阳—汉旺、广汉—木瓜坪两支线通过市区,交通发达。德阳孔庙博物馆已建成开放。

    (郑霖)

    德州市山东省西北部水陆交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德州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西北边缘,邻接河北省,京杭运河流贯,京沪与石德(石家庄—德州)两铁路交汇于此,公路四通八达。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31.37万;其中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3.8万。德州城镇已有2000余年历史。夏封鬲氏国于此。秦置鬲县。隋更名绎幕县。唐称长河县。宋为将陵县。元改称陵州。明、清为德州。辛亥革命后改德县。1948年设市。市境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一般22~24米。陈公堤与卫运河堤之间,形成槽状地形,因洪水淤垫不均,又将槽状低地分割成许多洼地。市中区为行政商业中心;工厂多分布在市西区和南、北区;仓库则集中运河和京沪铁路的两侧。工业以纺织、食品、机械、建材、化工为主,尤以纺织为最重要。农产以粮食和棉花、芝麻为大宗。特产德州扒鸡和西瓜。古迹有苏禄王墓。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东王一行访问中国,沿京杭运河南返,于德州染病薨逝,葬于今市北郊北营村。

    (陈龙飞)

    第二松花江吉林省第一大河。有二源:一为漫江;二为白头山天池。西北流经抚松、靖宇、桦甸、蛟河、永吉、吉林等14县、市,长约790公里,在扶余县西北三岔河口与嫩江会合,下称松花江。流域面积7.8万平方公里。抚松两江口以上为河源区,由头道江和二道江诸水组成,流经长白熔岩高原区(海拔千米以上)。河床以窄深、坡降大为特征。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植被覆盖好;年均流量为81.9立方米/秒。两江口一丰满为上游区,长200多公里,流经龙岗山和吉林哈达岭等低山丘陵,河道弯曲,多窄谷陡壁,又因汇入辉发河,水量丰富,丰满、白山等大型电站皆建于此。江宽一般约300米,辉发河口以上水深2~5米,最大洪峰流量1.44万立方米/秒。丰满—松花江站为中游区,长192公里。西北流经吉林丘陵、台地;有五里河、鳌龙河和牤牛河等汇入;一般地势开阔,河谷平原占优势,为吉林地区主要“谷仓”和蔬菜基地。该段水量受丰满水库控制,流经吉林市区,水质受污染。最大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丰满至九站冬季不封。松花江站—三岔河口为下游区,长165公里。流经松嫩平原,有饮马河汇入,河道宽深(一般宽630~1000米,深4~4.5米),多汊流、沙滩和牛轭湖;封冻期(11月中下旬~翌年4月上中旬)130天左右。航运上至吉林,下达三岔河口等地。第二松花江流域广,上游水力资源丰富,适宜梯级开发;中下游航运发达,沿江为主要工农业区;下游是重要渔业基地。

    1988年2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第二松花江的名称,恢复松花江原称。

    (王兆明)

    滇池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大湖,有“高原明珠”之誉。古名滇南泽,俗称昆阳海或昆明湖。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城区西南方,南北最长处36.5公里,东西最宽处12.8公里,面积294.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4米,最大深度约10.2米。滇池为构造断陷湖盆,约当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之际,古盘龙江已开始发育,并强烈侵蚀,使昆明附近产生断裂,西山—大青山与南部刺桐关上升,古盘龙江南流通路被阻,经长期演变即形成积水洼地——滇池。估计其时湖面约1000平方公里,第四纪后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面抬升,海口河不断深切开阔,元、明两代对海口河不断疏浚,水位渐降,加之入湖河流带入泥沙淤积,湖面不断缩小。从1938年至今,湖面每年几乎缩小1平方公里,北部草海已缩为原来的一半,存留部分亦呈明显沼泽化。

    汇入滇池的河流约20余条,主要为盘龙江、东白沙河、西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梁王河、柴河等,构成滇池水系,流域面积约2755.05平方公里。海口河是滇池的唯一出口河(流出海口后称螳螂川,下游称普渡河),流经西山区及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在禄劝县与东川市交界处注入金沙江。

    滇池为天然蓄水池,库容量约15亿立方米,不仅有供水、防洪、航运、养鱼之利,对调节昆明的气候亦有良好作用。此外,滇池湖周有风景名胜区多处,是昆明市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永森王霞斐)

    淀山湖上海市郊最大淡水湖泊和淡水渔业基地。位于青浦县西部与江苏省昆山县交界处。湖呈葫芦形,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7.5公里,面积60余平方公里,3/4在青浦县境。本为古太湖的一部分,原称薛淀湖。因湖东南有淀山,相传宋时山在湖中,故名。湖周沿岸有进出口75处,西纳太湖来水,主要进水口为位于湖西的急水港。湖东拦路港则为主要出水口,连通黄浦江;东北经淀浦河可由东大盈港、赵屯浦,沟通吴淞江,并与附近众多小型湖荡相连。水深约2米,最深处达3米。西南较浅,北部近江苏省昆山县部分较深。湖底平坦,底质为褐色或灰褐色冲积性粘土。湖水水位稳定,年水位变幅一般仅约1米。湖水温差小。除为上海与苏、浙航运要道,并为湖周1.33万余公顷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外,又盛产鲤、鲫、鲈、鳗、红鳍鲌、鳜、银鱼等数十种淡水鱼类。1959年湖中曾出土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文陶片等。湖边多小湾,风景秀丽,并有曲水园、青龙镇、上海最古老拱形石桥普济桥及崧泽村古文化遗址等园林、古迹。1980年开始建设淀山湖风景区,占地百余公顷。

    (陆心贤)

    吊水楼瀑布见镜泊湖。

    钓鱼岛列岛中国台湾省宜兰县辖列岛。位于台湾岛东北约200公里内外东海中,包括钓鱼岛、黄尾屿、冲北岩、冲南岩、北小礁(岛)、南小礁(岛)、赤尾屿。皆在北纬25°30′~26°,东经123°~125°30′。以钓鱼岛最大,约5平方公里。诸岛皆分布于东海大陆架上,其东有深逾2000米的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均属火山岩体丘陵,由海底火山活动形成。明代以来,钓鱼岛(即钓鱼台,见明嘉靖间陈侃《使琉球录》)向属中国海防管区。明、清两代,凡自闽境出使至冲绳岛琉球王国的那霸港,均经钓鱼岛(钓鱼台)。岛上向无定居人户,惟闽、台等省渔民常到此处海域捕鱼,或作短时寄泊。岛上多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自然植物,亦有其他药用植物。附近海底有丰富石油蕴藏。

    (吴壮达)

    迭溪湖中国著名地震湖。当地俗称海子,故又名大小海子。座落岷江上游茂汶迭溪境内。系1933年8月25日迭溪地震时,由岷江两岸山体崩落物堵塞岷江河道而成。海子长10余公里,宽200~600米,最宽处1000米,总湖面3.4平方公里,水深一般45~55米,最深处81米。大海子总库容量7300万立方米。

    (郑霖)

    丁村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南5公里的汾河东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于此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1954年进行调查,并作重点发掘,发现了28种动物化石和2005件旧石器。特别是3枚人类牙齿化石,经鉴定其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命名为“丁村人”。发掘出的石器,原料为角页岩,属石片石器系统。石器较粗糙,以直接打击法打制,六棱大尖状器最典型。由于石器有显著特点,故名为“丁村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代表。

    (萧树文)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中国著名自然保护区。1956年设立。1980年1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网。位于广东省肇庆地区境内的鼎湖山中,东距广州市86公里,西距肇庆市19公里,面积1133余公顷。

    保护区属低山丘陵区,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鸡笼山海拔988米,南部鼎湖山(三宝峰)491米,山体密集,相对高差大。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天然植物宝库,保存有较完整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中国季风亚热带典型的季雨林植被类型。与世界上同纬度许多地区普遍出现的荒漠和稀树草原迥然不同。保护区植物种类2400多种,群落层次多,结构复杂,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丰富,寄生于树上枯枝及林下的真菌众多,其中如格木、野荔枝、乌檀等为中国特有珍贵树种。鱼尾葵、黑桫椤和桫椤群系不但在全国,而且在全世界同纬度地区也是保存较好的植被。密林深处有170余种鸟类,40多种兽类和30多种爬行动物,是动物的王国。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已绝迹)、穿山甲、苏门羚、小灵猫。重要经济兽类有赤麂、野猪、果子狸、豹猫、豪猪等。保护区的建立,对研究季风亚热带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都有重要意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又为著名风景区。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山上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为纪念日本僧人荣睿所建碑亭,是中日人民友好的见证。鼎湖山终年云雾缭绕,古木葱笼,飞湍瀑流,潭清见底。

    (徐俊鸣司徒尚纪)

    定海区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驻地、舟山群岛水陆交通枢纽。位于省境东北,由丹山岛中、西部及金塘、册子、长白等117座岛屿组成。陆域面积53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43%。人口31万余。夏商为越东南境,周时属越周的句东,又称甬东。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翁山县,北宋改称昌国县(当时船只靠山而泊,故别名舟山)。元升昌国州,明初复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始称定海县。1987年撤县设区。岛上地势起伏,滨海平原狭小,农作以水稻、甘薯为主。附近海域盛产大、小黄鱼、带鱼和墨鱼。近年来大、小黄鱼产量大减。定海城关镇人口近5万。商业繁荣,工业有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等部门。港口宽阔,有千吨级码头,班轮直达上海、宁波及舟山市的主要岛屿。杭州—沈家门公路上的海上汽车轮渡已建成。名胜古迹有晋“祖印寺”、明“同归域”、清“三忠祠”及舟山革命烈士陵园。

    (臧威霆)

    定州市河北省保定地区辖市,历史古城。位于省境中部京广铁路沿线。面积1274平方公里,人口103.42万。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山国地,曾为中山国都。汉置卢奴县,北魏改为定州,1913年废州为定县。1986年改为定州市。市境位于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光热充足,灌溉发达,自古即为河北粮棉重要产地之一。古代松柏遍布,桑竹成林。隋、唐时已发展为中国北方大商业城市和丝织品中心,所产罗绫有6种产品成为“贡品”。现有农机、造纸、建材、制药、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部门。古迹有中国现存最高的砖质古塔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八角十一层,高84.2米。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历时55年建成。静仁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发掘出大量定瓷,并有中国北宋最优的壁画。多古墓,已发掘的有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东汉中山穆王刘锡墓和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大量宝贵文物,如刘修墓中的金缕玉衣、马蹄金、竹简等,从刘焉墓中发掘的大量石刻,已建石刻馆保存。尚有元大道观中殿、明文庙、清贡院和清风店烈士纪念塔。

    (邓绶林唐学曾)

    东北平原中国最大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介于北纬40°25′~48°40′,东经118°40′~128°。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300~400公里,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平原东西两侧为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南端濒辽东湾。(参见彩图插页第21、22、27页)

    地质以开原—辉南线(相当于北纬43°)为界,北部属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南部属中朝准地台下辽河断陷。中生代燕山运动伴随两侧华夏向山地隆起,形成了华夏向沉降带,奠定了现今地形的基本轮廓。第三纪后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间歇性的地壳升降运动,将南北的构造体系连结起来,成为同一演化体系,平原继续下沉,沉积了深厚的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地貌与水文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目前,北部台地形状保存较明显,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砂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平原东北端循松花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相通。

    辽河与松花江水系流经平原南北,两大水系之间为松辽分水岭。在地形上东北平原分为3部分:北部为松花江和嫩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南部为辽河水系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是松辽分水岭。

    1松嫩平原。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的山麓平原和台地,南为松辽分水岭,大体呈菱形。海拔200米左右,以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汇合处附近,即齐齐哈尔—白城—哈尔滨三角地带为最低,排水不畅。在嫩江下游、乌裕尔河、讷谟尔河、雅鲁河下游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湿地上河曲发达,河漫滩宽广,泡沼成群,还有沼泽湿地型的无尾河,如乌裕尔河和霍林河,为一特殊的闭流区。

    2辽河平原。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铁岭—彰武之南,直至辽东湾,为—长期沉降区。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沈阳以北较高,辽河三角洲近海部分仅2~10米。有辽河、太子河、浑河、大小凌河、沙河等,各河中下游比降小,水流缓慢,多河曲和沙洲,港汊纵横,堆积旺盛,河床不断抬高,汛期常导致排水不畅或河堤决溃,酿成洪涝灾害。辽河携带丰富沉积物,使平原不断向辽东湾延伸。近海部分和古河道内涝积水多成沼泽,繁育大片天然和人工芦苇。

    3松辽分水岭。由冲积、洪积物组成,上覆黄土。分水岭是更新世时沿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分水岭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左右,海拔200~250米,高出松嫩平原50~100米。分水岭外貌似波状起伏的平原,与南北平原浑为一体。分水岭位置,最初在法库—铁岭—带,由于辽河下游平原长期下沉,河流溯源侵蚀,逐渐向北推移,直至目前的通榆—公主岭一带。

    东北平原西南部以西辽河为中心,呈沙丘与洼地相间、微波起伏的风沙地貌景观。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250米。沙丘从西向东、从西南向东北,以流动沙丘为主逐渐过渡为半固定、固定沙丘;沙漠化程度循同方向减轻。沙丘主要由就地起沙形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沙丘和沙地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除甸子地垦为农田外,仍多为草原,科尔沁草原即分布于此。地势低洼积水的沼泽湿地则生长有芦苇、蒲草、乌拉草等。

    为防止风沙,从1950年开始营造西部防护林带。它是中国三北防护林的组成部分。南起新民县,北到甘南县,东自长春市,西至翁牛特旗,长达800公里,宽约500公里,防护农田面积达300多万公顷。

    气候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c,1月-24~-9c。10c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c,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个月。年降水变率不大,为20%左右。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较好生长,辽河平原南部还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麦,仅松嫩平原北部高梁生长困难。春季低温和秋季霜冻现象频繁。江河两岸和洼地,汛期常有洪涝灾害。

    土壤松嫩平原中、东部,主要为黑土,分布于山前台地和平原阶地上,从北向南呈弧形分布;松嫩平原西部主要是黑钙土、草甸土。在辽河平原主要分布有草甸土-潮土。砂土的分布以平原西部最广。滨海有盐土、沼泽土。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郝凌云)

    东川市云南省辖市,中国著名铜矿石产地。由新村、汤丹、落雪、因民、烂泥坪等矿区组成。面积1952平方公里,人口28.17万。东川汉为犍为郡地,唐置唐兴县,南诏政权时改称那札那夷,置东川郡;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东川路。明、清均设东川府;1913年改为东川县;1954年由昭通专区的会泽,巧家的汤丹、落雪等地改设东川矿区;1958年撤东川矿区设东川市。1985年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部分地区划归东川市管辖。市境位于滇东高原边缘,因有小江及其支流以礼河的深切,形成东西对峙的牯牛山与拱王山,山地高耸,最高峰海拔约4247米,谷底海拔约1200米,山坡陡落,泥石流危害极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由河谷到山顶温差可达13c。变质岩系分布普遍,铜及其他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东川铜采冶已有2000年历史,元代曾为全国唯一铜锞产地,已有铜都之称。现今铜矿开采已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导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5。此外,铁、煤等矿产的开采亦具规模。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皮革、造纸等部门发展亦较迅速。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烤烟、油菜籽等。市区有贵昆铁路支线与昆明相连;公路有羊街至因民,新村至功山、会泽、汤丹等线路。

    (陈永森王霞斐)

    东洞庭山太湖中的半岛,太湖十三景区之一。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境,亦称洞庭东山,简称东山。原为太湖中岛屿,西与西洞庭山对峙,与东岸陆地—衣带水。清雍正年间在人工围垦下渐淤而与陆地相连成半岛。以渡村为界,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相传隋将莫釐屯此,又名莫釐山。另据《越绝书》,伍子胥尝迎母居此,古称胥母山。山体为泥盆系砂岩构成的单面山,东南陡峭、西北平缓,主峰莫釐峰(一名大尖顶)海拔293米。与西洞庭山和马迹山同为太湖名胜和亚热带经济林木栽培基地,产柑橘、枇杷、杨梅等果品和名茶“碧螺春”。有环山公路通半岛各村镇。名胜古迹有紫金庵、轩辕宫和陆巷明建筑群等。东山镇为经济中心,有公路经木渎镇达苏州市。

    (单树模)

    东莞市广东省辖市,新兴工业城市。广东粮食、甘蔗、香蕉重点产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广九铁路斜贯境内。面积2465平方公里,人口131.85万。东莞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因居民多以制作莞席为业因以县名。1985年改县为市。原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改为地级市。市境东南多山,属莲花山系。最高点为银瓶嘴,海拔898米。中部多丘陵台地,北为东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河网密集,东江至虎门入海。

    本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大部分耕地旱涝保收,盛产水稻、甘蔗、香蕉,并产有荔枝、菠萝、黄麻、花生等。近年积极开发林果业,6万多公顷宜林荒山已有41.1%左右被开发利用,土地实行多层次立体开发和经营。80年代以来工业发展很快,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纺织、电子、电器、制糖、水泥等部门。传统产品烟花、爆竹、油鸭、排粉、草席等远销东南亚和西欧各国。

    东莞交通方便,地近广州,毗邻港澳,商业贸易兴旺。市府驻地莞城跨东莞运河两岸,为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九线上石龙镇为次于莞城的广东著名大镇。由于居水陆交通要冲,又为增城、博罗、东莞3县市物资集散中心,轻工、食品业尤为发达,以生产出口铁木家具、粉丝闻名。市西南太平镇为对外贸易口岸。桥头镇是向香港供水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源头。市境南部珠江口要塞虎门是林则徐销毁鸦片之地。东南大岭山抗日时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东莞又有“游泳之乡”、“举重之乡”之称。莞城可园为广东省著名园林建筑。

    (徐俊鸣司徒尚纪)

    东海见中国的近海。

    东江见珠江。

    东荆河汉江下游分支河流。

    汛期汉江部分洪水经此分流入长江。古称潜江、芦洑河、冲河,俗称南襄河。在湖北省潜江县龙头拐由汉江分出,自北向南将潜江县分成东、西两部分;至老新口成直角折向东流,成为潜江、监利,仙桃、洪湖4市、县界河;至仙桃市杨林尾西4公里处分成南北2支,在汉阳县渡泗湖汇合;一由渡泗湖出水口注入长江;一北合通顺河至炖口入长江。全长173公里,河槽宽150~450米,沙质河床,白庙站最高水位34.06米,最低水位23.64米。特大旱年局部河段可断流,汛期全线通航。历史上淤渍频繁,常酿成灾,“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的民谚中,沙湖镇、仙桃市皆在东荆河以北约5公里处。50年代以来经整治已减轻水患,两岸修筑大堤316.7公里,龙头拐修建了节制闸。

    (刘盛佳)

    东南沿海丘陵中国东南部具有亚热带山地丘陵景观和滨海景观特色的自然地理单元。本区包括钱塘江至广东惠东、河源一线以东的中国东南沿海。东南濒东海与南海,西北以九连山、云开大山与皖南丘陵、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为界,包括福建省全部和浙、粤两省的部分地区。区内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岛屿棋布,四季常青。

    地质与地貌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主属东南沿海褶皱系,属华力西褶皱带,以上升剥蚀为主,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貌基本格局。有大规模断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山脉;白垩纪晚期断裂活动形成许多山间断陷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在本区表现为大面积隆起的同时,伴有强烈的差异性断块活动,从而形成各级夷平面和阶地的不均匀分布。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山地面积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5%。较大平原有潮汕平原、漳州平原、泉州平原等。山脉受构造控制,多呈北北东向平行排列,如会稽山—仙霞岭—武夷山与天台山—括苍山—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在横剖面上构成马鞍状。山岭海拔多为1000~1500米,少数山峰可达2000米,以崇安西北黄岗山为最高(2158米)。组成山地丘陵的岩石70%以上是花岗岩和火山岩,其上发育了红色风化壳。本区北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交切成x型,控制了山岭走向、河流流向及盆地和港湾的形成。河流多依地势倾斜方向,由西北流向东南,数度横切北北东走向山脉形成峡谷,但某些河段及主要支流仍受北北东构造控制,因而构成格状水系,如瓯江、闽江和九龙江等。

    分布在山地中的小型山间盆地为河流所串连,峡谷与盆谷相同排列,盆谷地段的沿河两岸发育有冲积平原和数级阶地。每一山间盆地基本为一独立自然单元,较大盆地有金衢盆地、新嵊盆地、永安盆地、梅县—五华盆地等。盆地中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镇集中。

    本区岸线漫长曲折,岬湾相间,且多岛屿,多天然良港、如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沙埕港、三都澳港、罗源湾、福州港(见福州市)、湄州湾、厦门港(见厦门市)、大亚湾等。沿海岛屿原均与大陆相连,经断裂下降而与大陆分离,故岛屿岩性与邻近陆地一致。较大者有定海岛、海坛岛、东山岛(见东山县)和东海岛、南澳岛等。台湾海峡是中国著名的海峡。本区至今地壳仍有活动,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是中国强震区之一。本区沿海滩涂广阔,部分已经利用。

    气候与河流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5~24c;1月均温3~18c,7月均温24~29c。10c以上活动积温为4700~8000c,持续期在170天以上,南部达300天,作物可一年二熟至三熟,大部分地区可种植双季稻。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雨多、背风坡雨少。

    寒潮和台风暴雨为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正常年份,霜雪仅见于本区北部,但遇强劲寒潮,可出现零度以下的低温。本区是受台风影响最经常、最强烈的地区。台风来临时,大风暴雨相继。暴雨强度大,广东普宁日降水曾达619毫米(1960年10月17日)福建福清高山日降水更高,达737毫米(1974年6月22日)。

    河流源短流急,多独流入海,构成多元水系。水网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可达0.1公里;径流丰富,年径流总量达629.66亿立方米,远大于黄河。

    生物与土壤本区植被可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共同特点为:林相结构复杂,植物种类多,有分层现象,林木常绿。亚热带季雨林林冠凹凸不平,树木挺直高大,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层间植物——藤本植物特别繁茂,附生、寄生植物遍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季雨林主要成分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英科等属种。沿海地区有红树林分布。本区保存有较多古老植物。动物种类繁多,珍稀动物有猕猴、黑长臂猿、毛冠鹿、麝、梅花鹿、海南坡鹿、华南虎、长尾雉、红嘴相思鸟、鸳鸯、角雉等。

    土壤有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等3大类,其共同特点是成土过程中有强烈的富铝化作用,土层厚,剖面呈红色,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

    经济概况东南沿海丘陵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经济开发虽较晚,但发展较快。进一步开发的优势在大农业。区内水力资源丰富,全区水能可达2000多万千瓦,日前利用汉为5%左右,潜力较大。面临海洋,又多良港,对本区经济开发有利。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厦门即位于区内。

    (赵昭昞)

    东平湖黄河下游老年性浅水湖泊,山东省第2大淡水湖和渔业基地。位于鲁西南,地处梁山、东平和平阴3县间。系古梁山泊残留部分,由黄河泛滥潴水而成。湖东山地丘陵区的水经大清河入湖,为湖水的主要来源;湖西有石洼、十里堡等进湖闸,可直接提闸引黄河水入湖;南有流畅河接京杭运河直通南四湖;北有陈山口等出湖闸可将湖水泄入黄河。流域面积9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6.28亿立方米,湖区可控制拦蓄量为1.68亿立方米。湖水需经常向外排泄,以8~10月排水量最大。湖区占地210平方公里,实际水面约130平方公里,最大库容2.7亿立方米,常年水深1.5~2米,总积水量约为1亿立方米。为保障黄河汛期行洪安全,1958年将湖区向南扩展,修建了东平湖水库(又称二级湖),主要承担黄河的滞洪任务。新老湖区共占地600平方公里,本着“有洪蓄洪,无洪生产”的原则,除黄河特大洪峰时放水蓄洪外,平时二级湖广植小麦、大豆、玉米及红麻等作物,成为鲁西南重要的粮、麻产区。东平湖水源充足,水量较大,污染较轻,淤泥深厚,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浮游植物7门35科67属,浮游动物68种;据采样定量分析,平均每平方米有底栖动物558个,182克,尤以软体动物最多;全湖有水生植物40种,蕴藏量达30万吨以上,主要有轮叶黑藻、苦江草、菱、芡、苇、蒲等;鱼类达55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长春鳊、乌鳢、鳜、翘嘴鲌和红鳍鲌等;此外,湖内还有蟹、虾、甲鱼及鸟类等。渔湖业产品可直接供应济南及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湖南有梁山,相传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主峰虎头峰有“宋江寨”等遗址。东平湖连同以南的时令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和马场湖一起总称为“北五湖”,与“南四湖”相对应。

    (李树德)

    东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和最小的群岛。位于汕头布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由东沙岛、东沙礁和南、北卫滩等组成。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潮汕渔民又称为月牙岛,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仅6米,由珊瑚为主生物碎屑堆积而成。东沙礁为环礁,两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南水道深广,北水道浅窄。东沙群岛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东沙岛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树。东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湿热多风,又为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路径所经,对气象预报有重要意义。岛上气象台和灯塔、台风观测站等建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曾在岛上填土筑机场。东沙群岛地处东亚至印度洋和亚、非、澳洲国际航线要冲,广州、香港至马尼拉或台湾高雄的航线由附近海域通过,具有重大航运意义。海产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盛产海龟、墨鱼、海参、鲨鱼和贝类,特产海人草,为驱蛔虫特效药。东沙历为闽、粤、台渔民,尤其是漳、潮、惠州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所和船舶停靠点。东沙岛上栖息大量海鸥,含磷很高的鸟粪堆积达数米之厚,为肥料和制药原料。东沙群岛古称“落漈”,清初名为“南澳气”,属陆丰县碣石镇管辖。东沙群岛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现归广东省管辖。

    (徐俊鸣司徒尚纪)

    东山岛见东山县。

    东山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福建重要渔业基地。位于省境东南部海上、诏安湾东侧。面积194平方公里,人口18.24万,旅居海外侨胞3万余人。明代,东山县以大水沟为界,分属诏安、漳浦县管辖,1916年成立东山县,县治铜山,1953年移西埔。东山县由32座大小岛屿组成。其中东山岛最大,面积188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2大岛。东山岛形状似蝶,故又称蝶岛,以八尺门海堤与大陆相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沿海有风沙地貌分布。过去风沙危害严重,自1958年后营造防风固沙林以来,制止了风沙灾害,促进了农业生产。海岸曲折,多港湾。东山港水深港阔,避风条件好,是福建省优良港口之一,已对外开放。新围的西埔湾是理想的鱼虾养殖场。气候属南亚热带、暖热少雨,常年风大,台风频繁。粮食生产以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甘蔗等。渔业发达,盛产鳀、鳁鱼、马鲛鱼、鱿鱼、对虾和紫菜、海带、牡蛎、泥蚶等贝藻类。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又以水产加工最为重要,产品有紫菜、鱼翅、虾肉等。盐业生产也颇重要。东山盛产硅砂,品质优良,为工业理想用砂,储量达2亿吨,与上海合作共同开发,年产30万吨的东山硅砂生产线已投产。自八尺门海堤建成后,公路直通漳州。海运以东山港为中心,可达厦门、汕头、香港等地。铜山是明末理学家黄道周故里,附近海滨有中国典型的风动石,上有黄道周题刻。铜山古城有优美古岩画,为研究人类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赵昭昞)

    东胜市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辖市和盟府所在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扼蒙陕、蒙宁通路交汇点。包头经东胜到陕西神木的包神铁路已建成。市区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4.23万。自古战略位置重要。汉置西河郡,唐为胜州,明修筑东胜城,始有东胜之名。1912年置东胜县,1983年撤县设布。市境煤藏丰富。现建成纺织、煤炭、电力、皮革、化工、机械、食品等企业,出产羊绒、绒衫、毛毯等。

    (林儒耕)

    东阳市浙江省县级市,“金华火腿”主要产地。位于省境中部,钱塘江支流金华江上游。面积1739平方公里,人口75.75万。东汉置汉宁县,三国吴改吴宁县,唐改东阳县。原为金华市属县,1988年改市,并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位于浙东丘陵西缘、金衢盆地东侧,地势东高西低,除西部金华江上游东阳江两岸有狭长平原外,多为丘陵山地。东部群山盘结,是曹娥江发源地。特产金华火腿,尤以“雪舫蒋腿”为上品,曾获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金质奖。茶叶、糖蔗、席草、白术等产量亦丰。东阳素称“百工之乡”,以建筑工人居多,散布全国各地。民间手工艺历史悠久,传统手工艺品有木雕、竹编等。东阳木雕闻名于宋,被誉为“木雕之乡”,从雕刻佛像到建筑装饰形成完整体系,产品远销许多国家和地区。境内拥有金、银、铜等有色金属矿藏,藏量丰、品位高、埋藏浅,已开采。城东卢宅系明代古建筑群,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俞康宰)

    东营市中国新兴石油城。山东省辖市,石油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位于黄河河口段,渤海之滨,胶济铁路张东(张店—东营)支线终点。辖2区和广饶、垦利、利津3县。面积7824.9平方公里,人口156.93万。20世纪60年代初东营尚为盐碱荒滩,1964年石油开发后,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驻地,经过20多年建设,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新兴石油城。1983年设立东营市。市境在黄河三角洲地带,地势低平,海拔2~8米。由于黄河水受海潮顶托和河口拦门沙的阻塞,往往泄水不畅,迫使入海河道摇摆不定。黄河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新河口处不断淤淀,使三角洲年均向海延伸2~3公里,造成大片“新大陆”。这一地区土地广阔,土层深厚,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以东营市为中心的胜利油田原油产量仅次于大庆油田,1991年生产原油3355万吨,天然气14亿立方米。全市工业总产值中采油业占90%,余为纺织、机械、食品等。近年建成年产14万吨乙烯工程。市郊有广阔的盐碱草地,生长着多种牧草,利于发展牧业。有地质科学研究院、钻探工艺研究院、设计规划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华东石油学院等大专院校。市属垦利县已开发4000公顷水稻田,年产稻谷3万吨以上。

    (陈龙飞)

    东鱼河山东省西南部最大的人工河流。为调整南四湖以西地区水系及防洪排涝,于1967~1969年开挖,曾称红卫河。西起菏泽地区的东明县刘楼,东流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等县市及济宁市属金乡县,于鱼台县城东部的西姚入昭阳湖。长172.1公里,流域面积5923平方公里。河道深2.7~4.9米,口宽28~233米,堤距84~369米,比降仅0.18~0.068%,最大流量935~2335立方米/秒。河水靠降水补给,径流变差系数及年内径流量变化都很大,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90%,以7月最大,可占年径流量的2/3。东鱼河的开挖,不仅改善了鲁西南平原地区的排水出路,减轻了洪涝灾害,还可引河引湖灌溉1.8万公顷土地,对改良盐碱地、发展农业生产等也起一定作用。流域内全系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开发历史悠久,是山东重要粮棉产区,农业生产潜力较大。流域内蕴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李树德)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中国唯一的红树林保护区,是海南岛保存较完好的红树林地区,又是中国红树林树种最多地区。位于海南岛东北岸,属海南省琼山县,面积约2660公顷。属淤泥质海滩,粘质壤土,有机质丰富。红树林树种丰富,共有11科19种,约占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种的总数80%以上,比太平洋群岛多37%,比非洲马达加斯加多50%以上。东寨港红树林的主要种类以红树科为代表。如红树、海莲、木榄、红茄冬、柱果木榄、秋茄和角果木等,树高一般4~5米,高者可达9~10米。林下有多种鱼、虾、蟹和贝类,以青蟹最有名。为扩大红树林面积,保护区利用某些种试种秋茄获得成功。

    东寨港与文昌清澜港和下场港相连,1956年有红树林3300余公顷,现仅存近467公顷。

    (唐永銮)

    洞口县湖南省邵阳市辖县,“雪峰蜜橘”集中产区之一,“江口式”铁矿最早定名地。位于资水上游,跨雪峰山中段东侧和湘中丘陵接壤地带。面积2205平方公里,人口72.93万。县府驻城关镇。本县原属武冈县地,1952年析置。县境以纵向大断层为界,跨两类不同地貌单元;西部属崇山深谷,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约占全县面积的45%;东部为丘陵低岗,海拔多在300米以下,约占全县面积的55%。气候、土壤垂直变化明显。农、林业均适于发展。60年代以来为省内发展柑橘的新产区之一,共有橘林面积2200公顷,年产5000吨以上。其中“雪峰蜜橘”为湖南出口的主要水果之一。县境西北平溪上游有“江口式”铁矿,在洞口以南连续展布,贯穿湘桂两省,在湘中和湘东亦呈带状分布,是省内重要铁矿类型和潜在资源。此外有锑、钨等有色金属矿产。洞口墨晶石雕为独具一格的传统工艺产品。

    (邓美成)

    洞庭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构造湖。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气候与水文湖区年均温16.4~17c,1月3.8~4.5c,绝对最低温-18.1c(临湘1969年1月31日)。7月29c左右,绝对最高温43.6c(益阳)。无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

    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54)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1990亿立方米。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其中四口1164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达0.984亿立方米。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70年代以来,三口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延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发育过程先秦—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5)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极400余公里,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退居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经济概况洞庭湖区经1954、1964年和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隶属12目,23科,70属,以鲤科为大宗,有63种,占55.3%。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

    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陈灿荣)

    洞庭湖平原见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南省。

    都安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瑶族聚居地,河池地区辖县。位于自治区中部,红水河中游。面积4082平方公里,人口61.65万。有瑶、壮、汉、苗、仫佬、毛南等民族。县府驻安阳镇。1915年以原都阳、安定两土司辖地为基础建县,取两地首字为名,为“都得安居”之意。1955年扩大都安县,成立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境91%以上面积为喀斯特地貌分布,中部为峰林宽谷;东、西部为峰丛洼地,峰峦重叠,多闭塞槽谷,壮族称为“”。全境有2万余,故有“千山万”之称。喀斯特地区地表缺水,地下河很发育。红水河从县南部穿过,河谷深切,水力资源丰富。正在建设中的大化、岩滩两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60万千瓦和120万千瓦。地苏一带开发利用地下河很有特色。由于喀斯特地区易旱,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为主。畜牧业则以养羊为主,又多牛、猪,家禽以鸡、鸭为大宗。手工业以造纸为主,以都安沙纸驰名。县境拉仁乡有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如汉墓群”。

    (陈德高)

    都江堰世界古老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中游。又称百大堰、犍尾堰、金堤等。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公元1335年正式命名为都江堰。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首在灌县境内,包括“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和“宝瓶口”4个主要工程和数以千计的渠道与分堰。岷江水流至玉垒山下时,被“鱼嘴”工程分成两股,南侧称外江,是岷江正流,以排泄洪水为主,兼有灌溉之利;北侧为内江,又称都江堰,长约160公里,以灌溉农田为主。其下游分汊为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渠系。其中,走马河和柏条河的一部分尾水,在成都以南入府河后,再重返岷江正流。“鱼嘴”后面是由巨大的鹅卵石筑成的内外“金刚堤”,与“鱼嘴”连成一体,是分水工程的主要部分。“金刚堤”后是“飞沙堰”,以排洪排沙为主,使内江江水保持适当的水量。堰后即为离堆巨崖,崖下就是“宝瓶口”工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成都平原上河流走向与等高线相垂直的天然地形条件而建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都江堰灌区工程进行了彻底改造和扩展,使灌区面积由原来的14县市,17.3万多公顷农田,迅速扩大到30县市,57.3万多公顷农田。

    (郑霖)

    都兰县青海省以绿洲农业为特色的农业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面积4.97万平方公里,人口5.8万。以汉族为最多,藏、蒙古、回等民族次之。县府驻察汗乌苏镇。1931年设县,1954年改为都兰蒙古族自治区,1955年底复改为县。县境三面环山,布尔汗布达山和鄂拉山山峰海拔多逾5000米,有大面积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分布,亦有小片圆柏林。属典型的高原高寒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7c,年日照时数为3082.8小时,年降水量176.4毫米。发源于山地之诺木洪河、托素河、察汗乌苏河、沙柳河等均曲折归柴达木河水系。境内的察汗乌苏、香日德、诺木洪等盆地均位处河流冲积扇上,地势平坦,宜农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较充足。1949年以前,都兰县属青海纯牧区,人烟稀少,经济十分落后。50年代末期以来,相继建立了香日德、诺木洪、察察香卡等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和英德尔羊场,衣、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现有耕地(含国营农场)2.3万多公顷,其中县属耕地近0.7万公顷。香日德农场春小麦每公顷曾创15175千克的世界高产纪录。低山与湖滨牧草繁茂,牲畜以绵羊和黄牛为主,次为骆驼等。青藏公路横贯县境,各乡均有简易公路与其衔接。

    (魏晋贤)

    都庞岭见南岭。

    都匀市贵州省工业城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黔东南苗岭南麓,清水江上源剑江河畔,黔桂铁路线上。面积2274平方公里,人口41.45万。布依、苗、水、侗等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蜀汉时置并渠县。唐改置南平州。宋、元为都云安抚司。明弘治七年(1494)改置都匀府,隶贵州布政司。1911年后改府为县,1965年设市。1983年8月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剑江由北向南蜿蜒市区。东西两面为背斜山地,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河两岸。50年代前,城区为都匀县城关镇,人口万余人,仅有几家手工作坊。1956年成为自治州首府后,建有化肥、麻纺、麻袋、机床、桥梁制造、水泥、制革、电子等工厂。

    (陈永孝)

    独山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县。南邻广西。历为川、黔、桂间交通要道。面积2445平方公里,人口28.8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40万。县府驻城关镇。汉置毋敛县。唐设西牛县。元置独山烂土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九名九姓长官司,弘治五年(1492)定名“独山”,弘治七年(1494)置独山州。1914年改为独山县。盛产“盐酸”腌菜,历史久远。50年代后扩大了“盐酸”腌菜的生产和出口量,并大力发展地方轻工业和锑矿开采业。县境溶洞、暗河、深潭等喀斯特景观奇特。

    (陈永孝)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牧业基地县,齐齐哈尔市属县。位于省境松嫩平原西南部。面积6008平方公里,人口22万。县府驻泰康镇。向为蒙古族杜尔伯特部游牧活动地区,清设杜尔伯特蒙古旗。光绪三十年(1904)放荒开垦至今。县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米左右,嫩江纵贯西境。境内湖沼星罗棋布,是全省水域面积最大的县份,草原面积33万公顷,居全省各县首位,水草丰美,草质优良,宜发展畜牧业。牛、羊饲养量居全省前列。沼泽广布,为黑龙江省最大芦草基地。嫩江和各湖泡盛产白鲢、鲤、鳌花等鱼类,石人沟和连环湖是省内重要水产基地。境内的泡沼、草塘有丹顶鹤、天鹅等珍禽异鸟栖息。本县是省内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沙质土较多地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花生产地。泰康镇位于滨洲铁路上,人口4.3万。

    (曾庆云)

    敦煌石窟闻名世界的石窟艺术中心,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敦煌千佛洞、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以千佛洞建窟最早,其他两处均为千佛洞分支。千佛洞又名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大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泉沟西岸玉门砾岩的陡崖上,始凿于东晋永和九年(353),从上至下,分层开窟,最多处达4层,从南至北绵延1618米。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增修,现存550余座洞窟,其中有优美塑像和壁画的469窟,保存历代塑像两千数百身,壁画5万多平方米。千佛洞设有文物保管及研究机构。西千佛洞在千佛洞之西。位于敦煌城西南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的玉门砾岩陡崖上,石窟多已崩毁,现仅存19窟,绵长约1公里,存有从北魏、隋、唐、五代、西夏至宋代的佛像与壁画。万佛峡又名榆林窟,位于安西城南50公里的踏实河(榆林河)两岸,开凿于玉门砾岩陡崖上,东西两崖分上下两层,现存40窟,仅29窟有壁画。始建时代不明,除初唐窟外,余为西夏及宋代所建,是河西仅次于千佛洞的佛教艺术胜地。万佛峡以北的水峡口,又名下洞或小千佛洞,多已崩毁,仅存6窟,属魏、隋2代,壁画则为宋代作品。

    (冯绳武)

    敦煌市甘肃省酒泉地区辖市,河西走廊西端交通枢纽,进入新疆、西藏的门户。位于党河和疏勒河下游最大绿洲上,为古代“丝绸之路”西出玉门关和阳关主要门户。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11.48万。全市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绿洲区,城关镇人口1.46万余。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酒泉郡分置敦煌郡,为“河西四郡”之一,治敦煌县。敦煌古城在党河西岸,北魏置瓜州敦煌郡。除后周以城南10里有鸣沙山,改名鸣沙县外,西汉至唐,均名敦煌县。五代以后均称沙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复名敦煌县。1987年改为县级市。敦煌属暖温带极干旱气候,冬长于夏。年均温9.3c,1月均温-9.3c,7月24.7c,10c以上活动积温3611.3c,绿洲产优质棉花和瓜果。工业有农机制造、农具、磷肥、石棉、电力等。市境地处甘、新、青、藏的交通要道上,兰新铁路和甘新公路横贯市境以北。境内有从红柳园至青海、西藏及敦煌至安西等公路干线。城南大沙山海拔1758米,高出敦煌城620米。大沙山北麓与鸣沙山(实为海拔1240米的大沙丘)之间有月牙泉,古名渥洼地,为河西地区寿命最长而闻名全国的沙山间小湖。城东南三危山下的千佛洞(见敦煌石窟),亦称莫高窟。城西北有玉门关,西南有阳关遗址。鸣沙山下有大型古堡式风俗博物馆。

    (冯绳武)

    多雄藏布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脉攀登山西南,源头海拔5500米,和雅鲁藏布江干流平行,由西向东流,在拉孜县的彭错林注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3公里,总落差1515米,平均坡降7.4‰,流域面积1.9697万平方公里,居五大支流中的第3位。多雄藏布发育在冈底斯山脉,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平均海拔4700米左右。多雄藏布上源北支为强雄藏布,长50公里,南支洛雄藏布,长38公里,于昂仁县然嘎附近相汇。自多雄藏布江汇入口到海拔3928米的河口为宽谷河段,谷底一般宽1公里以上,桑桑附近最宽可达8公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76年8月下旬测得水面宽一般为30~50米,流速一般为1~2.5米/秒,上游断面水深为0.5米,桑桑附近1.7米,羌康沙附近3米。多雄藏布流域具灌丛草甸、高山草甸、草原景观,上游为牧区,中下游为农牧区。

    (温景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