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地理环境 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

    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林区。近百年来,就以盛产红松和硬阔叶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等优良木材而闻名国内外,曾一度成为沙俄、日本帝国主义和其它帝国主义者掠夺的对象。建国以来,本林区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木材年产量占全国年产木材的1/2。

    本地区的森林,不仅发挥着为国计民生提供木材的生产基地的作用,同样重要的是作为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如蓄水、保土、调节小气候等等,都发挥着效益,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天然屏障。

    东北林业地区的地理范围是,北起黑龙江,南抵辽东半岛,纵跨纬度14°,南北长1500余公里;东至乌苏里江,西接蒙古国,横跨经度19°40’,东西宽约1400公里。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全部,辽宁省的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以及昭乌达盟的大部。总面积近12000万公顷,全地区共有7个林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区,呼伦贝尔草原护牧林区,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小兴安岭用材林区,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大兴安岭南部防护、用材林区,长白山水源、用材林区。其中有一个以牧业为主、两个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林区。所以,本地区农业、牧业均有相当基础,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肉类、毛皮生产基地。

    本地区的植物组成以长白植物区系为主,另有西伯利亚、蒙古和华北植物区系成分。植被类型有森林、草原和沼泽植被。按水平地带分布情况,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从东到西为森林、草甸草原和草原。

    东北林业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有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樟子松、美人松、红皮云杉、胡桃楸、水曲柳、紫椴、黄波罗、桦木、山杨、榆类、栎类、色木等。其中以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两个林区的红松最为著名。红松林在世界上仅分布在亚洲东北部一带,在中国境内仅限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分布范围南北长约900公里,东西宽约500公里。本地区的小兴安岭被称为“红松故乡”。

    本地区森林总面积为3333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5%,森林蓄积量为31.9亿立方米。尚有大量宜于发展林业的荒山、荒地和沼泽地。本地区全面绿化后,则是中国最大的和森林资源最雄厚的林业基地,必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40多年来,这一林业地区已经建成了以伊春、牙克石、加格达奇、敦化等城镇为中心的木材生产、加工和综合利用基地,已为国家生产木材8亿多立方米。建成了80多个林业企业局,林业职工近百万人,林区总人口超过400万,形成一个以林业生产为中心的林区社会。林区内铁路、公路交通发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都有很大发展。林业生产机械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居全国首位。

    在本地区的7个林区中,以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区、小兴安岭用材林区和长白山水源、用材林区最为主要。

    1.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区

    这个林区范围包括黑龙江以南,洮儿河以北,呼伦贝尔草原和额尔古纳河以东,小兴安岭和嫩江平原以西的广大区域。由省区一级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用材、防护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北部山地用材、水源林区组成。全区总面积为2733万多公顷。

    本地区林业用地面积为2266万多公顷,占本区总面积的82%。有林地面积为1466万多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5.3%,森林覆盖率为53.6%,森林蓄积量为13.7亿立方米,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本区有林地中,用材林为1325万公顷,蓄积量为113541万立方米;防护林64万公顷,蓄积量为5114万立方米;经济林近5万公顷;薪炭林30万公顷,蓄积量为1494万立方米;特用林27万多公顷,蓄积量为5314万立方米。另有疏林220万公顷,未郁闭造林地100多万亩,灌木林地13万多公顷。

    本林区的森林树种比较单纯,主要是兴安落叶松,在森林蓄积量中,兴安落叶松占总蓄积量的70%,其次为白桦、樟子松、栎类、杨、柳等。

    本林区成过熟林面积占50%以上;蓄积量占67%。这些成过熟林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林相稀疏,长势微弱。如果从合理采伐利用来考虑,这个林区内的大部分成过熟林,都应该尽早采伐利用,再进行天然和人工更新,培育第二代森林。但是,这个林区开发较慢,林业局、场还未全面铺开,国家今后将大力加快本林区的开发建设,以生产更多的木材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本区西部从1951年起、东部从1959年起进行开发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牙克石和加格达奇为中心的木材生产基地。全区现已建成25个林业局、8个经营局和25个综合利用、机械、电力、建筑材料等工厂。已为国家生产了上亿立方米的经济用材,并以各种方式更新和人工造林120万公顷;抚育幼林、中龄林46万多公顷,生产了大量栲胶、纤维板;培育樟子松种子林基地30万亩。林业企业已由开始时的单纯生产原木,向全面经营、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

    根据本林区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森林资源的特点,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应是,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在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大搞采伐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加强科学育林,最大限度地扩大森林面积,将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53.6%提高到70%以上。并且要不断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林木生长量,把本林区建设成为更理想的林业基地,并在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绿色的大兴安岭永远成为中国北疆的明珠。

    2.小兴安岭用材林区

    本林区是东北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南抵松花江,东至三江平原,西北接大兴安岭,西濒嫩江和大兴安岭隔江相望,西南以松嫩平原为邻,包括爱辉、孙吴、逊克、嘉荫、伊春等县市的全部及嫩江、德都、北安、萝北、鹤岗、汤源、依兰(松花江以北)、绥棱、海伦、庆安、铁力、巴彦、木兰、通河等县市的林区部分,总面积为1200万公顷,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3%。

    本区有林地面积为6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9.6%。其中,天然林为568万多公顷,占95.6%。在天然林中,用材林面积为544万公顷,成过熟林267万多公顷。已成林的人工林为27万多公顷,占4%。经济林30万公顷,灌木林近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5.7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52474万立方米,占92%,天然用材林蓄积量为49589万立方米,成过熟林蓄积量为37078万立方米。人工成林蓄积量为524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量为2860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为1000多万立方米。

    小兴安岭用材林区,是东北林业地区中森林资源最集中、开发建设较早的林区之一。这里的森林资源,历史上以红松占优势,并有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等珍贵的阔叶树种,因而以盛产珍贵用材闻名全国。但因开发的时间不同,区内各处的资源情况已经很不一样。如本区西部的森林历史上破坏较早,以红松为主的原始森林已砍伐殆尽,而代之以阔叶树种为主的次生林。树种单纯,蓄积量低,森林质量差。天然林面积占全区的32.8%,蓄积量只占全区的15.7%。本区东部的森林资源比较集中,尚有较多的珍贵红松林和一些以保护红松天然林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如凉水自然保护区、丰林红松母树林自然保护区等。这一带的森林生长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较高,森林面积占全区的35%,蓄积量占全区的46.7%。本区西南部红松林也已少见,现以珍贵的三大硬阔叶树——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为主,针叶树次之,单位面积蓄积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本区森林各林龄组面积分布不均,成熟林面积占全区的一半,蓄积量却占74.7%。针叶树占总蓄积量的36%,阔叶树占总蓄积量的64%。由于长期过量采伐,珍贵的三大硬阔叶树蓄积量已大为减少,总计只占成过熟林总蓄积量的2.1%,而且生长不良。出材率低的蒙古栎林却占了16.5%。由于幼、中龄林的面积小,后备资源不足,难以维持森林的永续利用。全区森林综合生长率为2.31%,低于全国的2.88%,用材林年生长量为1146万立方米。

    本区有林地面积只占全国的4.4%,蓄积量占全国的6%,而每年生产的原木却占全国的1/7或1/8,建国后一直是中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本区从建国初期即大力进行开发建设,早已建成以伊春为中心的现代化林业基地。先后建立了24个林业局、两个实验林场和88个独立的国营林场。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成立了伊春林业科学院、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整个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臀郎仁乱刀急冉戏4铮且桓龇比俚牧智缁帷?/font>

    40年来,本区向国家提供计划内商品木材近3亿立方米。到1978年,全区原木生产能力达到年产量六七百万立方米。其中,伊春林区每年原木产量五六百万立方米。在大搞木材生产的同时,还大力进行了森林更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不少林业局人工更新的红松、落叶松,已郁闭成林。

    在进行原木生产的同时,相继建立了木材加工、综合利用、林产化学、机修、林业机械、电力等工业。伊春是本区的森林工业中心,其次尚有南岔、友好、铁力等重点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工等工业。全林区已由单一的原木生产,逐步向木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随着木材综合利用工业的发展,已为国家生产了大量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多种林产品,提高了木材综合利用率。如南岔水解厂综合利用率为92%,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为90%。

    本林区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区基本相同,应是在保护好现有森林和基本维持目前木材生产水平的基础上,限期完成全区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任务,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1%,做到全面的科学营林,促进林木迅速生长,增加森林蓄积量。按照本区的自然条件,全面恢复森林植被后,在科学营林的条件下,平均每亩蓄积量可达到10立方米,全区森林蓄积量可由现在的近5亿立方米提高到10亿立方米以上。到那时,本区作为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将为国计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3.长白山水源、用材林区

    本林区位于东北林业地区的东部,西与小兴安岭、松辽平原交界,东南与俄罗斯、朝鲜为邻,东北伸入三江平原,西南接连辽东半岛。是一个呈东北—西南方向、贯通黑、吉、辽三省东部的长形地带。由黑龙江省的长白山北部用材、防护林区,吉林省东部长白山用材、防护林区和辽宁省辽东山地水源、用材林区3个省级林区组成。总土地面积为2466万多公顷。

    长白山林区同小兴安岭林区一样,也是东北林业地区中森林资源相当丰富的重要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为1733万多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68.1%。有林地面积为1335万公顷,占本区林业用地面积的75.7%,森林覆盖率为55.8%,森林蓄积量为12.7亿多立方米。另有相当数量的疏林、灌木林和新造人工林。

    本区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7.7%,蓄积量只占总蓄积量的2%。天然林中以用材林为主,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89.5%,蓄积量占94%。在用材林蓄积量中成过熟林蓄积量占61.9%。本区在东北各林区中自然条件最好,历史上也是以盛产红松材和珍贵的三大硬阔树——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名闻全国。但因近100多年来的大量采伐,这些优良用材树种资源已大大减少,红松等针叶树总蓄积量仅占成过熟林蓄积量的23.9%;各种阔叶树占76.1%。而在阔叶树蓄积量中,珍贵的三大硬阔叶树分别只占4.1%、2.3%和1.0%。

    在本区范围内,有一大片被称为北国奇观的“地下森林”,是本区森林资源的一大特色。它位于黑龙江省的长白山北部宁安县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内的群山之中,海拔高约1000多米。据地质考察资料,在大约1万年以前,这里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事后,形成7个巨大的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火山口,直径700多米,深200多米。这些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生长起大片森林。在整个火山口范围内(长20公里、宽4公里),有原始森林6万多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000多万立方米。森林中针叶树种有红松、鱼鳞松、黄花松、冷杉等;阔叶树种有紫椴、黄波罗、水曲柳、白桦等。由于火山口地势陡陷,构成封闭的深谷,形成了远较其周围地方优越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湿润,蒸发量少,生长期长,树木生长旺盛。加上谷底受光面积小,在趋光作用的影响下,树木高生长尤为突出,一般树高在50米以上,最高的达100米以上,远远超过本地区地面上的森林,堪称北国奇观。这片“地下森林”,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它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的白头山天池一样,吸引着国内外科学家和游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本林区内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湿润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在长白山主峰,自下而上形成的森林植被带较齐全,有针阔叶混交林带、寒湿性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灌丛和高山冻土带等垂直自然景观带。这些垂直分布的自然带,对于探索本地区生物的发生、发展及其自然演变规律,进行地理、气候、土壤、动物、植物、地质和生态等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区内约有1300多种植物,其中红松、长白落叶松、云杉、冷杉、水曲柳、黄波罗、椴木等经济用材树种有80余种。植物中的中药材人参、党参、贝母、黄芪、瑞香、北五味子等药材约600余种。

    新中国成立后,本林区开发建设发展较快,已先后建立起33个林业局(尚待开发的林区只有两个局),另有4个以经营为主的局和一批木材加工、综合利用企业。

    本林区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与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前述两个林区基本相同。本区天然降水量大,水系多而影响范围广,因而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也最为明显。今后,在大力发展用材林的同时,要扩大水源林面积;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