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兵器武林 苗弩苗刀,西南利器

    在宋代,弩是当时最高级的远射武器,南宋以后开始有火枪火炮使用于战争。在元代,蒙古军从西亚获得更先进的火器,但是并未扩散到其它军队(如汉军),大多掌握在蒙古军手中,因此,内地汉军仍然主要使用宋代遗留下来的冷兵器。明代,火器得到发展,其中有些是仿制国外。

    宋代文献中开始记载到苗族使用武器情况,洪迈《容斋笔记》卷16《渠阳蛮俗》说:“偏架弩侔中土神臂弓。”关于偏架弩,在明清志书中仍然作为一种高级的武器加以记述,如《贵州通志·土民志》:“强弓名曰偏架,长六七尺,三人共张,矢无不贯。”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璋《黔记》中记述苗族男子“负lan抱弩”,“出入执枪”,这个“枪”当然只是梭镖之类,因为当时称火器为“铳”。《舆地记胜》卷12:“蛮皆盘瓠之余种……其兵器有甲胄,标、牌、刀及偏架弩,其利与中国神臂等。”清代付鼐《复总督百龄书》说:“苗枪较营枪长至尺余,最能击远。”陆次云《峒溪纤志》:“苗人火器有过山鸟者,能打越重山。”《贵州通志·土民志》:“牛尾枪几与内地子母炮(捋)。”乾隆《贵州通志》:“九股苗性尤骠悍,头戴铁盔,……身披铁铠,……尚能左执木牌,右持标枪,口衔利刃,捷走如飞……前明播州之乱,为杨应龙羽翼,虽调兵十数万诛杨应龙而九股苗未剿灭。”关于铠盔,同书说“头顶铁盔,后无遮肩,前有护面两块,即铸于盔,极重。身披铁铠,上如背塔,止及乳,下用铁链固身,形如圈,笼缀于上。坐则缩,约重三十斤。以下铁片缠身。”关于“利刃”,同书还说“九股苗所用之利刃,名曰双环刀……造刃之法,子初生时,各亲家送铁一块,匠人造成粗样,埋入泥沟,每年取出冶炼一次,至十六岁方成刃口……磨而不灭,宰牛杀过而不滞。”成书于清嘉庆的《续黔书·苗刀》中再一次提及之中刀,对试刀刃之法说“苗人制刀必经数十煅,故銑锐无比,其试刀尝于路旁,伺水牛过,一挥牛首落地,其牛尚行十许步才仆,盖犀利之极,牛猝未觉也。”道光《清平县志》说:“清平黑苗……火抢环刀二械,各寨苗人俱有,自雍正十三年叛逆,动七省官兵征剿,军械无许私藏。”陆次云《峒溪纤志》:“苗人年十六无不带刀,其铁自始生时炼至成童,故最为銑利,以黑漆皮为鞘,貌虽不利,锋不可当,能者掷刀空中,接之以手,曰'跳鸡摸'。”清人梁履绳曾写有《苗刀歌》对苗刀作过描述,其中还提到“刀首镂错装金环,生漆涂柄缠麻管”,“苗人爱刀不去身,腰间展跃如有神”。

    附:咸同年间苗族义军使用的武器鸟枪:说这些鸟枪是买来铁块自己打制的。提到有时边走边吹或,边放枪;提到雨天火绳点不燃,提到将子弹在血里滚过再填装;提到铁弹、铅弹,看来这些鸟枪不仅仅是放射铁沙。

    梭镖:又称“杆子”,有时称“长矛”。传说中铁弹放枪来不及就“杀杆子”,提到梭镖有的有一两丈长。(《咸同贵州军事史》苗族兵器“杆长二丈”,《苗蛮图册》中所见到的梭镖常常有两个人高)。

    砍刀:有时称谓“大刀”。其中一则传说提到包大肚有一柄扁担形的佩刀,重八斤,闪闪发光,砍铜剁铁,刃口不卷。

    钗:传说中常常说是“猫叉”。

    弩:有的传说提到隔里把路能射死人。同时提及箭头用毒药煮过,一射中就医不好。

    铛:传说中用“挡耙”一词。贵州汉语“耙”读pa,“铛耙”就是兵书中的“铛钯”。铛钯是一种多刃兵器,兼作矛盾两用,写作“挡耙”一方面可能是辑录者不知道这种兵器形状,二是理解为用来“挡”敌的“耙”也未尝不可。

    木炮:传说中说这种木炮四人使用一门,其中两人抬炮,两人抬弹药。一般对这种用棕树扣制的炮又称为“九斤炮”,是因为能装九斤火药和铁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