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大热门阙,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断、东西两小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时代窟龛约占10%。

    北魏时代的代表性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魏字洞、皇甫公窟等等。

    古阳洞是龙们石窟中开凿年代最早、雕刻内容最丰富的洞窟。南北两壁各雕三层佛龛,龛内有身著袒右肩袈裟结跏跌坐的释迦像;有袒上身、下著裙、两腿交叉在狮子座前的弥勒像:有著褒衣博带袈裟的释迦和多宝玉佛并坐像。大小龛像造型秀美,龛楣及佛像背光精巧富丽,并有极富变化的装饰图案和佛传纹样,属龙门石刻中的精品。金石学家、书法家所瞩目的北魏书法代表作”龙门二十品”就有十九品在该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造的、公元500年,先在靠近山顶处凿窟,由于“斩山太高,费功难就”。于正始二年(505年)“下移就平”到现在的位置。到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完成,历时约二十四年,用工八十万零二千三百六十六个窗顶雕饰华盖地面作莲花池状,前壁两侧的‘帝后礼佛图”是当时宫廷生活、仪仗制度及佛事活动的真实写照。

    莲花洞由于窟顶刻一高浮雕大莲花而的名主佛为立姿的释迦牟尼像,两旁二弟子二菩萨胁侍,为释迦云游讲经说法像。

    龙门石窟唐代的代表性洞窟有奉先寺、万佛洞、潜溪寺、看经寺及大万伍佛洞等。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规模最大,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主佛卢舍那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丰颐秀目,嘴角略翘,稍含笑意,微微俯视的双眼恰同信徒们仰视的目光交会,形象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左侧老伯迦叶严谨持重。右侧阿难文静虔诚;文殊、普贤二菩萨身着盛装,佩带璎格宝珠;护法天王身穿甲胄,手托宝塔,足踏地鬼,身躯壮硕,严肃镇定。金刚力士刚强威猛、袒胸赤搏、咄咄逼人。二菩萨的外侧还各有一头梳双髻、身着长裙、足登云头鞋、含睇微笑的供养人像,这组群像如重星托月衬映出了卢舍那佛的崇高形象.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的至高境界。

    万佛洞内两侧壁下的伎乐神有的奏乐,有的起舞,裙带飘拂,形象生动。洞外的观世音菩萨像身材匀称,神态含蓄而微妙。

    东山万佛沟的西方净土变,相传为白居易捐刻,实中的菩萨与歌舞伎乐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看经寺内的禅宗二十九祖罗汉像基本和真人等县,表现了这些佛教史中重要人物的不同经历、性格和特征。

    龙门石窟第1074窟内地面上,排列有八角形和圆形相间的浅槽,可能是当时用来存放经卷的?在宾阳洞与敬善寺区,分布有唐高宗时期雕凿的优填王像,数量居全国石窟之首。东山擂鼓台院内廊内有来代理学家朱熹、清代刘墉的真迹字碑及五十年代以来收集的零散雕刻五十余件。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如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