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寿县

    陈怀荃安徽的寿县,从战国时代起,就称为寿春,是一座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

    寿春位于江淮之间,处在古代中原通往扬越之域的关键地位上。它北临淮北平原,有颖、涡诸水与古代的河、济相通;南凭江淮丘陵,溯肥、诸水,越过江淮分水岭,横渡大江,可达江东与闽越各地。

    早在春秋前期,楚国北出仅东,顺淮东下,沿淮和江淮之间成为它的“东国”,经营“东国”的中心就在州来(今安徽凤台)。不久,吴国兴起,与楚相争于江淮,州来多次为吴所攻占。到公元前493年,为了求得吴国的庇护,蔡国由新蔡东迁州来,称为下蔡。州来、下蔡,就是寿春城邑的前身。

    州来在硖石口外的淮水西岸,由此北上焦(毫县)、夷(毫县城父集),东出淮泗之间,是比较近便的。然而,楚、吴舟师上下于江淮之间,主要是通过肥、施二水和巢湖。肥水入淮之口在州来南约十五公里处,中间隔着淮流,正有峡谷和崎岖山路的险阻。楚吴战争激烈时,吴师就常扼守肥口或附近的险要之地,沉重地打击楚师。到春秋战国之际,下蔡的活动己有由州来东渡南移的趋势。战国前期,江淮下游和江东的吴越故地,尽为楚国所有,并不断向江南发展。在这新的发展形势下,寿春城邑便在肥口开始发展起来。

    战国中期,魏国迁都大梁,南有鸿沟至陈(河南淮阳)入颍,直下寿春,便成了由中原南通江淮最近便的通道。同时,楚在大江中下游的江上交通也已逐渐发达起来,由枞阳一带沿江北上,通过巢湖沿岸,到达下蔡,再溯淮西主,回到纪郢,这一水陆相继的交通路线也有较大的发展。到了战国后期,楚国逐渐趋于衰弱。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纪郢,楚顷襄王被迫东迁到陈。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又迁钜阳(阜阳市北);到公元前241年,再迁寿春。这就是《史记·货殖列传》所说:“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寿春不仅是楚在东国的政治中心,而且是中原与扬越的经济交流要地。楚迁寿春虽然只有十八年就亡国了,但对促进东南地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楚国称都城为郢,除纪郢、鄢郢、陈郢之外,这一称号也带到寿春。现在寿县、合肥一带的一些村庄正称为郢子,就是由此流传下来的。

    秦朝统一全国后,以寿春为首邑,设置九江郡,辖境自寿春而南,包括江淮之间和彭蠡(鄱阳湖)、鄱阳(赣东北)以南的江南地区,约为今安徽中部和江西全省。在郡内,由彭蠡到枞阳一带的大江,江面宽阔,江中大小洲渚罗列,江岸港汊曲折,形成比较复杂的分枝岔流,因而有九江之称,郡即由此得名。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山东郡县,曾路过寿春。后来,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南巡,也途经寿春。当时,在新的统一形势下,以寿春为,以九江两岸为渡口,经过鄱阳地区,东出于越,南下闽中,正是加强对东越各部的联系,开发东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方面。秦设九江郡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西汉初年,分九江郡的江南部分新设豫章郡,与邻近同东越杂处的地区通称为“边郡”。刘邦封少子刘长为淮南王,王都在寿春,封地除江淮之间,还拥有江南辽阔的“边郡”,并从淮南派遣很多人前往充当“边吏”。刘长死后,长子刘安继续被封为淮南王,王都仍在寿春,领地大为缩小,只有淮南东北部。汉武帝废黜了淮南王国,改建为九江郡,郡治寿春邑,辖寿春、合肥以东十五县地。

    寿春城为两代淮南王都,前后六十多年。据方志载,寿春故城的外郭,南起东陡涧,东北两面顺肥水,西尽大香河入肥处,倚山傍水,绵延曲折“三十余里”。内有中城,约在今城的东南,包括今城一部分,魏晋以来称为金城。

    西汉九江郡有陂官、湖官,说明陂塘湖泊之利是比较发达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秋中期楚相孙叔敖所开的芍陂。东汉初年的水利专家王景,在此基础上扩大垦辟了这一带农田。

    两汉时期,东南地区的地方经济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东汉末年,当中原地区陷于军阀混战之际,东南地区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基础与之抗衡,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样的局势中,寿春城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三国鼎立的时候,江淮之间成为魏吴相争的战场。曹魏据有沿淮,设扬州刺史于寿春,作为对抗东吴的军事重镇。公元209年,曹操进军合肥时,以寿春为重点,增设扬州所属郡县官吏,以扩大淮南的占领地区;又开芍陂屯田,充实前线的军事力量。公元224年,曹丕亲领强大的水军,循蔡(开封以下的鸿沟旧道)、颍,浮淮,到达寿春,然后顺淮东下,南到广陵。这两次进军,都把寿春作为前进基地。到魏晋之际,魏将王凌、毋丘俭、诸葛诞都是在寿春拥有重兵,先后起兵反对司马氏的。

    为了加强平定东吴的军事力量,司马懿继续以寿春为重点,从淮南的芍陂,到淮北的颍水两岸,大规模开展军民屯田。由寿春到洛阳,积谷的仓禀相望。“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实有储。”这对西晋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

    东晋偏安江左,在军事上着重防江守淮,淮右的寿春成为保卫晋都建康的左翼大门。为了争夺这个重镇,常在此展开激战,比较有名的是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的谢玄、谢石等以少胜多,在此大败前秦的苻坚,从而保住了东晋的半壁天下。

    刘裕在代晋之前,就曾镇守寿春。城中有相国城,是刘裕所建的殿宇宫城。

    南北朝时,寿春为沿淮重镇之一,南北争夺极为激烈。北魏占有此城后,梁武帝在浮山峡口(嘉山与泗洪间)筑起高堰,壅塞淮水,企图水灌寿春城。魏军在硖石架设浮桥加强守卫,又在八公山东南筑魏昌城,准备疏散城中居民。结果是暴涨的水势冲毁了堰坝,下游的城戍村落尽遭漂没,造成了一场严重的灾难。

    隋朝出兵攻陈,先在寿春设置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杨广由寿春出兵六合,进攻建康。隋朝统一全国后,在寿春设置寿州,一度置总管府。唐宋都沿用寿州的建制。

    隋唐以来,江南经济发展,位于江海之交而又正对江南渡口的扬州,成了淮南地区的首府。寿州偏在淮南内地,己不当南北主要交通干线的要冲,政治和经济地位就相应地有所降落。但它北近汴、洛,西连光(河南潢川)、申(信阳),南控庐(合肥)、和,仍不失为南来北往的地区中心。唐宋时代,寿州还是一个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唐代寿州的茶叶,是全国的名产之一,远销到西南的藏人地区,被视为珍品。江淮茶税为唐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宋代就茶山设置茶场,由官府垄断茶利。唐代寿州的黄瓷也很著名,陆羽《茶经》提到用寿州的黄瓷碗沏上寿州的紫色茶,就是用当地的名瓷配上当地的名茶,以显示其特色。

    唐代后期,由于藩镇割据势力的干扰,汴渠航运有时受阻,官漕商货也曾取道寿州北上。

    唐末五代之际,杨行密割据工淮,扼守寿州。五代末年,周世宗进攻南唐,南唐将领刘仁瞻坚守寿州一年有余,周军久攻不下。最后,刘仁瞻重病不省人事,被部将抬出城外投降,后周才占有寿州。

    周世宗占领寿州后,寿春古城被毁殆尽,州治迁往下蔡。宋神宗熙宁年间才重修新城,迁回州治。1116年,宋徽宗升寿州为寿春府,为淮南西路首府。元朝设安丰路总管府,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初修中都城,新建凤阳府,寿春县并入寿州,寿州降为凤阳府属的散州,辛亥革命后取消州制,从1912年起改为寿县。现在,八公山以东的沿淮矿区为淮南市;1964年又划瓦埠湖以东以及定远、肥东、肥西各县的边缘地新设长丰县,属合肥市。寿县为六安行署的辖县之一。

    寿州地处南北水流的汇积处,地势低洼,无论是淮河上游水势暴涨,还是黄河溃决从颍沙而下,都首当其冲。当地人民因而屡受水灾之苦,相率离乡背井向外地逃亡,这是这一带日益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寿州人民具有革命传统。五代末年,寿州人民聚众组成有名的“白甲军”金人渡淮南侵,沿淮人民是打击金军的主力之一。1259年,抗击蒙古军的寿春军民发明“突火枪”,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元末农民战争中,刘福通、韩林儿领导红巾军在安丰坚持斗争到底。辛亥革命时,寿州是安徽全省最先光复的城市。到了现代,寿县人民积极参加皖西地区的革命斗争活动,对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建国以来,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建设,这座古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淮南的百里煤城,与淮北煤矿大有连成一片煤海之势,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淮南铁路起自寿县城东的八公山外,南抵芜湖,东到蚌埠与京沪铁路相接,北过淮河通往阜阳,成为新的江淮交通干线。

    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寿县人民积极参加治淮工作。现在,除了在淠、史诸河上游修筑水库拦蓄洪水之外,在寿县境内的沿淮和其他支流,共修堤岸约二百七十公里,防护了全县的安全。淠、肥诸水都经疏凌,正阳关的港口建设发展很快,肥河口还建有节制闸和升船机,水运航程和年运量都有显著的增长。淠史杭灌溉工程使全县二百万亩农田基本上都可以自流灌溉。

    寿县还出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历史文物,例如朱家集楚王墓的“楚器”,两处蔡侯墓的“蔡器”,“鄂君启节”以及“炉金”等各式金币。这些珍品都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