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身心健康参考资料卷 ★★感冒发烧的最佳简单快速治疗法★★

    -    吴俊善-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文化

    为了阐述传统的中国的科学性,作者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论是人类哲学的顶峰,在这种哲学理论指导下的天体宇宙学,生命科学,医学是一种永恒的不变的科学,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科学。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客观地叙述了宇宙规律;宇宙的规模;构成生命的基本成分;生命形成、发展、成长、壮大、衰老和死亡的规律,这是其它任何文化都远不能及的。如果人类社会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模式去认识改造世界,整个人类社会将是美好的,它将使人类向生命的更高层次升华。

    我所说的传统文化的最高层次是指真正的传统文化思想,而不是被篡改了的中国文化思想。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应当是民主的,而不应当是君主专制制度。君主式的专制制度是禹之子帝启对中国民主制度的破坏。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科学是人类生命科学的最高成就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体宇宙科学紧密联系的就是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科学的最高成就是就是长生不老和任意变化、与天地同寿。这是现代科学所有的成就永远不可及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生不老术比印度瑜珈术还要高出许多层次。无论是传统的中国的长生不老术和印度的瑜珈术,都有相当的科学道理在其中贯穿。应当知道,没有道理的事永远是不能够成功的。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没有从本质上搞清其中的原理,对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不予承认,他们说他们没有见过,因此,他们把道家长生不老的学术统统戴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另一方面对可见的,并能够任意考察的现象感到茫然。如对印度瑜珈术,对一些特异功能科学界就无法理解。但是这是事实,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是事实。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肯放下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臭架子,它们认为:我现解释不了的,不见得以后就解释不了。

    我敢预言,按照现代科学界的思维模式,将永远不能够解释印度的瑜珈术,更不能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生不老术和任意变化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生命。

    印度瑜珈术者可以被活埋一个星期,被沉到水底三个月不死。现代科学界就不了解他们用的是一种定术。所谓定术,就是使身体不起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经过长期地修持和训练,通过精神对物质地调节作用,使身体达到一种不变的状态。所谓不变就是连化学反映都不起的状态。如果不在高度的定态,心脏一个星期或者三个月不跳动,血液不流动,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尸体发臭!

    有些练习气功的人可以使自己的元神出窍,可以使自己的心脏跳动和呼吸停止,但是他们没有达到使自己所有的细胞,乃至比细胞更深层的生命都处于定态。如果他们的德不够,细胞没有经过长期训练就轻易入定,这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有些练习气功的人入定一个星期以后,身体变坏而死亡的缘故。

    冷冻就是一种定术,但是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定术,是在外界条件下强迫进行的定术,因为冷冻条件下还要起化学反映。

    三、敢于向现代科学界不正确的认识挑战

    现代科学界的一些人由于所奉行的哲学思想是错误的,他们总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考察一切事物,他们的这种思维模式就象是一个圈,对一切事物他们都要用这个圈去套一套,凡是不能过这个圈的,或者凡是小于这个圈的,都要遭到排斥。现代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面前,它们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够!但是科学界的一些人总是把自己打扮什么都懂的样子,打扮成一付了不起、盛气凌人的样子。

    科学是研究宇宙规律的学术,科学本身是讲道理的。但是,现代科学和科学界却是不讲道理的,他们就象欧洲中世纪时的教会,不允许任何新的思维模式出现,从而限制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阻碍了人类社会在认识上的进步!他们不允许平等竞争!这正是全世界人类的一种悲哀!是人思想史和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悲剧!

    我撰写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希望现代科学和科学界重新正视自己,使现代科学的长处和传统的文化理论结合起来,或者说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指导人类的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我虽然是一个工人,但是我从不迷信什么权威,也不迷信什么人是科学与真理的化身!如果你对什么事物处于迷信心态,就一定会受到它的愚弄。如果你对某种事物都是亦步亦趋,连一点脑子都不动,统统点头称是,人类历史还有什么进步可言了。如果人们对现有的认识都是无条件的服从,人类社会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钻木取火的时代呢!

    但是我也不是对前人提出的理论都统统的持反对态度,我的态度是对什么事情都要问它一个为什么?符合道理的就顺应,不符合道理的就反对,并提出自己反对的理由,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四、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要求衡量别人

    有些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去衡量要求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凡是不符合自己的思维方式的理论及学术论文一概简单的否定,可悲的是,他们往往连自己学的东西都不能说个所以然来,还要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这样难免就要出偏差了。

    生命过程是个数学变化过程,有人希望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数理化模型来揭示、解释生命的奥秘,这是不可能的。生命科学不是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数理化模型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宇宙、生命是个全方位发展变化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周天变化。除了周易八卦的表达方式,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一个真正能全方位表达宇宙和生命所有的学术理论,更没有一个什么合理的表达宇宙和生命的所有公式。什么这个统一论,那个的统一论,都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由于以上原因,我不主张唯数理化是举,因为生命不是完全的数理化能解决问题的。我的主张是,用数理化,不唯数理化。当然,如果有人能把数理化模型在更大的范围内,或者在局部范围内运用于生命科学中,我也不是不反对的。

    我撰写的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改革世界范围内的生命理论就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现代科学界在理论上存在着的一些重大的错误。特别是人体生命气血运行概说,就比较具体的对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中的生理学中的血液循环理论进行挑战。并用大量的、明了的事实详细的论证了现代生理学中的血液循环的模式理论的错误所在。

    血液循环的模式是现代医学多年来已经确定的模式,现代医学界是不允许任何人对这种血液运行模式提出异义的。但是由于一种机会,由于我的性格,就决定了我一定会向现代生理学的血液循环模式进行挑战的!

    现代生理学和医学对血液循环规律了解的太少,他们所认识的血液循环模式漏洞百出,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因为他们所认识的血液循环模式缺少了生命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络这一大系统。由于他们不了解经络,它们对血液循环模式的理解,就相当于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的人解四则运算。

    现代科学界即便不承认我的人体生命气血运行的理论,这是没有关系的,我相信在许多年之后,人们会认识到我提出的气血运行的理论是正确的!实践会证实谁是谁非!历史会证实谁是谁非!

    (五)期待实践的验证

    因为本人不是医务工作者,更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不能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的方向进行研究实验,只能根据书本上(现在还增加一个网上功能,如论坛上病人的自述症状)具体的案例,公共的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我的观点、研究方法、结论都是与众不同,如果相同了,我的文章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由于以上原因,本文大都在理论推测的阶段,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人类负责科学工作者、医学工作者有理有据的指出其谬误,如果能做到这点,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作者绝不固执己见,很可能会修正以至完全抛弃自己原有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反对学术霸道的作风,对那些不问清红皂白,抱着非我同类一棍子打死的态度,或者抱着嫉妒的心理来看待一种新的理论观点和成果,在我这里都是不受欢迎的。

    我既然从事这个方面的研究,就认为我的观点是成立的。但是,本文只是人体生命生理过程的梗概,如果要写全,恐怕我这一生都无法完成。希望有眼光的科学工作者在我原有基础上有所补充有所发展,使这个理论体系更加完善起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鉴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才是整个世界人类未来的希望,也是医学发展播的前途所在。

    注:本文是新生命学的组成部分,已经写出很长时间了,可是总是得不到承认,不能出世,所以只好压箱子底了。96年国家出版局允许写作稿件注册,本人就到出版局花了一百元钱,为自己的稿件注册。后来这些内容在《清华学术沙龙·生命论坛》,甘肃飞天网景上的交流驿站科学论坛,海南热线,中国研究,哲学论坛,医学论坛,科学论坛等诸多论坛上发表过,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却招来一片的漫骂声。以后我要把这些漫骂的帖子也贴上几个,让人们看一看,或者研究一下,我写的东西为什得不到承认,反而招来漫骂?这些骂人的人是出于什么心理?无用质疑,对这些骂人的人我也是极不客气的,在道理上我从不输理,骂人的话从来不让他们占便宜,这也算是对中国学术界的败类最好的回击。虽然这些懦夫们没有敢薯名,但他的道德中也将永远的抹上重重的一笔罪恶的记录。

    用传统的中国文化重新认识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血液循环模式

    概述

    现代科学界和传统的中国文化在生命的认识上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无论是从生命的本质上,还是从生命的构造以及生命的运行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关于生命的本质,我在《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改造世界范围内的生命科学》的一文里已经做了简单的论述,在这里我主要从血液循环方面去辩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在血液循环规律认识上的错误,重申传统的中国文化对血液循环认识的真理性,用以说明中国文化的伟大和正确。本文基本上有三大部分构成,即由人体生命概说现代生理学的血液循环模式的疑点;根据中医原理揭开高血压之迷等文字稿构成。

    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并不连贯,有些地方还存在着重复的内容,但是它们之间都新生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人体生命运动概说

    一、生命的组织系统

    (一)生命运动的组织者——心——元神

    元神是生命的组织者,元神是什么?是精神的真正的我,元神就是心,他是人体宇宙中的上帝,是宇宙间最大的精神形式,也是宇宙间最小的物质形式。所谓最大的精神形式,就是说它和宇宙的精神是一样大的,也就是说它和宇宙间所有的精神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和宇宙、和上帝、和佛祖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上帝那样高尚的道德,没有佛那样的觉悟,我们尚在生死轮回之中,还在愚昧中排徊,还有很多不正当的欲望。说它是最小的物质形式,是因为它小得已经不能再分了,小到再分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了。元神的物质形式,用现在的科学手段可能还找不到它的踪迹,因它可能已经小到比基本粒子都要小得多的程度。可能以后还是能够找它的,也只是可能,不能完全确定。但能找到它并意味着就能控制它。元神的本质是精神的,形式一定是物质的,但它又可以成为零态,也就是无态。我们的生命就是由象我这样的一个个真正的我构成的生命体系,不过我在这个生命的元首部位,就象是国家总统的位置。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精神的,我的位置在统帅地位,所以就称我为元神。

    (二)生命的本质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精神到物质之间的阴阳交换,也是时间到空间的交换。换句话说,生命就是个宇宙。国家也是个生命存在的形式,我们也可以把它做为一般的生命去理解之。所以,我的文章经常喜欢把国家与人体生命混合起来去认识。但需要说明的是,人体生命是个完美的生命形式,而现在的国家则还没有人体生命的构造这样完美,但它的本质和基本原理有很多共同与共通之处。如果没有共同与共通之处,彼此之间就没有借鉴之处了,更不能混合起来去认识之了。

    (三)心支配下的生物电构成的信息系统是整个生命的组织系统。

    心就是精神的心与物质的心相结合的产物。精神的心是依靠物质形式来反映的,物质形式的心是依靠精神的心支配其运动的。这种精神的心存在于中枢神经中心,也就是中脑或延脑某个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分子,它主要管人的意识活动,主管对外界的认识,它在阳性生物电的中枢,依靠神经和神经生物电的传导,完成意识活动,支配随意肌的运动。物质的心则是心脏,它是阴性生物电的中枢,主要依靠经络系统中的生物电传导信息,以支配整个生命组织的平滑肌运动。所谓平滑肌运动,其实应是细胞意识支配下的总体运动,也可称植物神经运动,在中医上称阴神运动。在生理运动中,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管理呼吸运动,植物神经系统主要支配心跳,它之间的关系是一阴一阳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一推一拉,一唱一和,周而复始的推动着整个人体生命运动,进些各种层次的能量交换运动。

    (四)生物电

    生物电就是能量,就是力量,元神也是依靠信息系统和生物电组织构造生命运动的。换句话说,整个人体生命运动由元神发布命令,由经络神经进行传导信息,由生物电推动的。生物电是能量,其它任何形式的能量都是可用能量的转化过程,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可用能量,或者说其它能量形式只是基础能量,如各种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糖类、淀粉都不是直接可用能量。无用质疑,如果没有这种基础能量,是不能产生出生物电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心支配下的生物电对整个生命运动的驱动,各种能量也是不会转化分解的。人的力量大小,主要看生物电的强弱,生物电强,人的力量就大;生物电弱,人的力量就小。当然,生物电作功,是需要其它条件辅助的,如能量转换的物质基础,传导线路是否通畅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但需要说明的是,生物电是力的本源,其它条件是力表达的基础与必要条件。

    (五)生物电运行工具

    生物电运行于经络与神经之间,元神就是依靠神经与经络组织驱动生命的阴阳五行运动的。(关于生命的阴阳五行运动,我将另立章节论述)可以这样说,凡是有神经与经络存在的地方,都是元神的势力范围。出了这个范围,元神就无法支配它了。下面我们从细胞开始说起。

    人体生命运动是由阴阳对立互补的五大体系(心肝肺脾肾,在中国文化上称金木水火土)的组织器官以及这些体系下的无数个细胞的开合、扩张、收缩的机械运动构成的,这种机械运动是推动生命运行的基本动力,其主要作用就是推动人体生命的能量运行和能量交换。主宰细胞运动的是细胞自身的需要,在另一种意义也是元神统一组织下的生命运动。生物电是推动整个生命运动的能量和动力,经络则是它的传导工具。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在参与推动能量运行和能量交换。凡是这个生命组织中的细胞都要参与能量交换,凡是参与能量交换的都是这个生命组织中的细胞。

    (六)人体能量运行的两大动力系统

    人体生命的动力基本上由两大动力系统构成,这就是心脏和动脉血管推动的动脉血液的运行;呼吸系统和静脉血管推动的静脉血液的运行,其中包括以及呼吸系统为动力的混合气的运行。这些能量的运行都是以器官、机体、细胞的开合运动构成的。每一个细胞和器官都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生命运动,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人体生命是由无数个对立统一的生命运动构成的。

    (七)、血液和混合气交换运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体生命中的气血运行就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血没有气的推动是无法运行的。气离开血液地携带也是无法运行的,特别是静脉血液,基本上就是由气(指呼吸运动支配下的生物电传导)在推动其运行的;而消耗过的真气变成二氧化碳之后,必须和血液溶解在一起,由血液中的红血球地携带,才能向总静脉和右心房回流。如果没有血液的携带,就会产生气拴,马上危及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血液对消耗过的废气的携带,排出经络的废物就马上会将静脉毛细血管堵塞起来,使人体的血管发生堵塞,产生梗死。

    但是,在这里我不是来分析生命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的,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把人体生命中的很多对立统一的规律具体的予以归纳。

    二、能量交换与循环

    (一)能量交换中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人体能量运行和能量交换基本上是由体循环和心肺循环构成的,心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所谓对立统一,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心肺循环和体循环,构成了人体生命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形式。

    体循环和心肺循环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心肺循环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经络、静脉和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血管的有序的开合运动构成的;体循环是呼吸系统、体静脉与经络系统,右心房、左心室、动脉系统有序地开合收缩运动构成的。而整个人体能量的循环又是体循环和肺循环构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肺循环与体循环是个整体运动,是不能分割的,分开说本来只是便于理解,但这样做有可能搞得画蛇添足了,把本来容易描述的循环过程表述的不易理解了。

    (二)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异同

    肺循环和体循环运动原理相同,动脉血液依靠心脏和动脉血管地搏动运行。静脉毛细血依靠扩张纳入动脉血液,然后依靠静脉毛细血管地收缩推动静脉血液的运行。所不同的是,肺循环和体循环的作用不同,肺循环是小循环,它的作用主要是进行能量交换,但是小循环主要是加工提取能量和排泄废物,而体循环则是消耗能量并产生废物。

    体循环也是进行能量交换的,但是它主要是把各种能量输送给人体各种细胞,使各种细胞得到能量,获得生命的动力;同时大循环还要将细胞消耗过的废物运输到排泄废物的器官中,依靠这些器官将废物排泄到体外。

    1、小循环

    小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肺中进行的能量交换换循环。小循环中,肺毛细血管通过扩张,接收右心室输送过来的携带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静脉血液,然后通过呼气的机械运动,使肺毛细血管产生收缩和压力,排出二氧化碳;肺毛细血管收缩挤压排出二氧化碳的同时,也将血液挤压出了肺静脉毛细血管,输送到左心房,这就完成了小循环的使命。

    2、大循环

    体循环是大循环,血液出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分支动脉、毛细动脉、携带了消化系统消化后的能量,经过各种器官处理的血液,各种细胞在经络中消耗过的废物的结合成分进入毛细静脉、分支静脉、总静脉、右心房。这样,就完成了体循环。

    3、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形态上的区别

    肺循环过程中的起伏运动的幅度是很明显的,而体循环过程中的起伏运动幅度却是不明显的,或者是很微弱的,因为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血液运输量是相等的,呼吸的量也是相等的。因为它每次都要将吸入体内、经过消耗的气体全部都要经过肺呼出体外。

    以一个肺的肺泡地扩张量和整个人体的毛细血管的扩张量划等号,那么肺的扩张度肯定是很明显的,因此,也是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

    血液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相等的,但是,体细胞数量要远远的大于肺细胞的数量的,所以,体呼吸地扩张幅度肯定是很微小的,也是不易观察到的。因为呼吸系统在体循环中的作用和运动形式不易被观察到,所以,呼吸系统在体循环中的作用就被现代医学完全忽略了,这正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失误!

    (三)血液是基础能量,而不是直接可用能量

    血液是基础能量,其中包括各种营养和各种细胞的排泄物。血液是运输工具,它负责把各种营养和废物运输到一定的器官分解和排泄。关于这一点,中国传统医学应当早就有过解释,只是没有用现代语言解释的没有那么详细罢了。可是现代医学却把血液做为人体细胞直接消耗的能量来认识,这是极其错误的。如果血液是直接可用能量,胎儿在母体中的用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被人体消耗过的静脉血如何可以给胎儿发育提供能量呢?

    关于现代医学对血液的错误认识,在这里我就暂时不做剖析了,在《新生命学概论》另有交待。

    三、经络浅说

    

    (一)经络的解剖属性

    经络是生物电在细胞、系统的膜上的特定的汇聚循行路线,因此,它应是实质性器官,它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认识的结缔组织和各种器官、细胞的内外膜,如肌肉外膜,肌肉内膜,肌束内膜,腱和皮肤等。经络是个生物电循行的能量网络,是个给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提供动力的系统。人体的元神(指精神的心,包括心脏)就是依靠经络和神经传导信息,组织生命运动的。

    (二)经络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凡是有血液循环的地方,就有经络在其中伴随,或者更应该说,凡是有经络存在的地方,就有血管和血液伴随,因为经络是能量交换系统,而血液则是清理细胞交换后的废物的。经络系统的广泛程度最少与血液循环系统相等,或者应当说比血液循环系统更广大,更复杂。没有经络系统,能量交换后就不能产生生物电,没有生物电的支持,整个人体的运动也就停止了。

    可燃能量在细胞中交换后变成电能,汇集(细胞纳税活动)到穴位向经络运行。交换后的废物随着毛细血管地扩张,和动脉血液一齐进入静脉毛细血管,然后向微静脉、分支静脉、总静脉、心脏方向运动。红细胞具有携带废物和营养的能力,血红蛋白具有和二氧化碳结合的能力,当经络中消耗过废物进入静脉毛细血管后,很快和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结合起来,经过静脉毛细血管的收缩,把静脉血和经络中消耗过的能量挤压入分支静脉毛细血管,然后再进入总静脉,入右心房、入肺进行能量交换。

    (三)传统中医对经络在解剖属性上的认识

    关于经络的解剖属性,传统的中国医学早就有过解释,只是后人没有理解到罢了。传统的中国医学对经络的解释是比较全面的,如有经络、经脉、经穴、经筋、经隧、浮络、孙络等多种称谓。以上不同称谓,在解剖上的位置都是不同的,都是有区别的。如经络就泛指上面所说的所有现象,而经脉、经隧却指的是能量通道,经穴是指经络上的穴位。经筋不入内脏,却联络体表和四肢百骸,浮络可能指体表的能量通道,孙络是指所有人体的细胞膜。

    以上只是粗略的分类,是不准确的,望大方之家不要见凉。

    

    四、三焦

    (一)三焦是肌体组织的膜

    说经络不能不提到三焦,三焦在解剖上是各种组织系统、组织器官、细胞的包膜。三焦是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勾通的能量通道。三焦的解剖属性,是指胸腹和小腹三腔的包膜,其中也包括个个脏腑层次之间的包膜系膜。中医把三焦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焦为心肺,中焦为脾胃,下焦为肝肾,又按五脏分为五个层次,按十二经分为十二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是按系膜及其构成的能量通道区分的。三焦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从皮肤到肌肉、细胞、骨骼也都是按这种层次格式表达的。三焦在胸腹腔是三个大的层次,在四肢百骸上也是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为皮肤,第二层为肌肉,第三层为骨骼。细分起来,四肢百骸也是十二个层次,它和胸腹腔是对应的关系。

    在解剖上,三焦是可以看出来的,凡是白的和膜大体上都是三焦,其中多有气体存在。凡是肌肉组织,血管,骨骼都是与三焦对等存在的肌体组织,三焦主要是和这些肌体组织进行能量交换的。

    (二)三焦的功能

    三焦的功能主要是行生物电、行气、行水,与血液进行能量转换。对三焦进的研究可以知道人体能量运行的方向,掌握能量运行的规律。三焦中的气不是普通的气,而是经过肌体加工带有能量或废物的气体,有宗气、卫气、浊气、病气之分。如肺包膜中的气为肺气,脾包膜中的为脾气,肝为肝气,肾为肾气,心为心气,经络中行的则是真气(生物电)。除了五脏有气之外,六腑也是有气和水气,如大肠膜中就有很多臭气(浊气),这都是细胞的排泄物循经排到大肠中,最后从直肠和肛门中排出的。屁的生成过程很复杂,它涉及生命整个能量交换过程的全部,明白了屁的生成和排泄过程,就明白了整个生命过程的许多机理。三焦其膜之间行气行水,膜本身行生物电,通过神经与经络,传导植物神经中枢发布的信息,促进器官执行生理功能。三焦是各种器官的膜,穴位是一个系统的膜上生物电的聚散之地。通过调整刺激穴位,可以改变生物电的流量,促进生理功能的改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与目的。弄清三焦和经络解剖上的属性及生理功能,对于揭示生命现象,解释疾病形成的机理,确定中医的科学地位,驳斥扼杀中医的谬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三焦是能量通道

    三焦、经络是肺和人体各种细胞直接相连的通道。吸气时大量的氧气通过肺部,将血液中的营养过虑提取出来,并与氧气混合成可燃气体。这种气体经冲脉、肾经(腰骶骨下的尾骨上的8个小孔上的膜)的过滤混合雾化,再被吸入丹田二次加压,入三焦到细胞的外围,给各种细胞提供能量。能量入细胞燃烧后产生生物电,先入穴位变压,进行能量转换,再向经络运行。能量燃烧后产生的废物,排入静脉毛细血管,由静脉血液运输到排废系统,由排废细胞分解后沿排废器官排到体外。氧气通过肺部时,被血液中的红细胞俘获,使血液中各种细胞获得一部分氧气?

    经络是行气的(应当说明行的是真气即生物电,它是很高层次的真气),中国传统医学早就有过解释。人体各种细胞通过三焦、经络与肺相联系,毛细血管扩张时,大量的氧气通过肺的过滤,并将能量提取出来,经过冲脉、肾的加工,入丹田,入三焦,到达系统和器官和细胞外围,准备给细胞提供能量,能量交换后被排入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但是我们要明白,人体中的真气,是通过毛细血管产生负压吸入的,有些真气却是依靠丹田产生的压力送入细胞外围的。一般来说,在细胞的外围时受的是丹田的压力,而细胞本身又会产生吸力,能量交换就是这样一推一拉构成的。阴路线是依靠吸气时直接到达毛细血管的,而阳路却是依靠丹田的压力到达微循环系统,然后通过第二次吸气冲程才到达静脉毛细血管的。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混合气都是通过阳路线的输送,第二个冲程才能到处人体的阴经的。

    在广义上说,人体的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能与外界勾通的。如果细胞不通过三焦经络和外界勾通,就不能获得能量,进行能量交换;毛细血管也不能够扩张,产生负压,将消耗过的能量和动脉血液吸收到静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不能够扩张,也就不能够收缩,当然也就不能够将静脉血液向分支静脉、总静脉和右心运行。如果出现静脉毛细血管不能够扩张的情况,人体血液循环就被破坏了。

    (四)观察病态的三焦

    生命出现病态,在解剖上观察三焦就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资料(是我自己的一种推理,不一定正确,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留意观察)。哪个脏腑有疾病,它的三焦膜系就会反映出来,一般都会有滞气的现象,这个膜系统中的气可能非常饱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导致气滞血淤。同时,在身体的相应部位也会反映出来。如肺有疾病,在皮肤上会反映出来,肾有病,在骨上反映出来。人脏器有了疾病,从颜色上也能观察出来。

    吃东西不当出现腹涨,它的反映就在三焦上,更应当说在三焦内。有很多的腹胸涨满(不是积液)都是反应在三焦上。如果检测的手段好,就可以看出是在那个脏腑的膜中积气了,也就可以断定什么系统出现疾病了。

    (五)正确区分真气、宗气与个种混合气

    还需要说明的是,真气行,宗气、各脏腑气则行,气行则血行,真气,混合气,血液的运行是三位一体的。当真气不能行时,宗气与各种混合气也就不能运行了,这时就会出现憋气,肿涨、疼痛的感觉。如果真气不行,血液也就淤滞了,很可是梗死态。一般说心肌梗死,就是生物电不运行了,气血交换停止了,当然血液也就不运行了。在解剖上,我们一般只能看到血液淤积,如果他有我的生理学的知识,也可能会发现气滞,但解剖时必须仔细才行,不仔细就会把淤积的气放掉。要想在解剖上发现经络中的生物电,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以后能否利用科学的手段发现生物电的存在,找到它的踪迹就很难说了。

    五、气血循环

    (一)体循环

    体动脉血液是由心脏和所有的动脉血管共同搏动时产生的压力的推动、向静脉毛细血管运行的;体静脉血液是依靠体呼吸时,静脉毛细血管产生的扩张和收缩力的推动向右心房回流的。体静脉毛细血管与肺部相通,(它的通道是三焦,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可以获得可燃气,可以扩张,可以收缩。吸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并产生负压,将动脉毛细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液吸入,如果毛细血管不产生负压,就无法接受动脉毛细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液,或者说,微动脉无法将血液挤压入静脉毛细血管。

    呼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收缩,将血液挤入分支静脉,分支静脉由于毛细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液注入,压力增大,并向总静脉和右心房运行。静脉血向右心回流,还有赖于静脉血管瓣膜防止逆流的作用。

    

    (二)、心肺循环总说

    

    心肺循环和体循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它的全部运动过程如下:

    第一次运动是心房的扩张,它将总静脉输送过来的血液纳入;与此同时,动脉瓣和肺动脉扩张,在接收右心室输送过来的血液的同时,依靠扩张时产生的负压,使血液向肺静脉毛细血管方向运行;与心房、动脉瓣、动脉扩张同时运动的是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肺动脉,与此同时,肺微动脉的末端收缩关闭,造成真空态,以便使动脉血管扩张时产生负压,使肺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前移动。

    心肺循环中动脉血液的第二个运动是:三尖瓣开启,右心室扩张,右心房内的血液射入右心室;与此同时,肺动脉瓣关闭,血液不能够逆流到右心室,动脉血管收缩,动脉毛细血管的末端扩张,在动脉血管的压力下,因为血液不能逆流,所以就冲出动脉毛细血管,射向静脉毛细血管。

    1、与心房扩张同时产生的各种运动

    (1)心房扩张时,三尖瓣关闭,心室收缩,动脉瓣和肺动脉开启,心室将血液射入动脉。

    (2)心房扩张时,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在动脉血管产生负压的情况下,向动脉毛细血管方向运动,出主动脉瓣膜的血管的空余部分由心室射出的血液予以补充。

    (3)心房扩张,将人体总静脉中的血液吸入。

    (4)心房扩张时,动脉也在同时扩张。

    (5)心房扩张时,动脉毛细血管末端的瓣膜关闭,使整个动脉毛细血管产生负压,以利于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动脉毛细血管的末端运行。

    1、与心房收缩同时产生的各种运动

    (1)心房收缩,三尖瓣开启,心房射血运动开始。

    (2)心室扩张,产生负压,吸入接受心房射入的血液。

    (3)主动脉瓣关闭,以防止动脉血的回流。

    (4)、心房收缩时,肺动脉血管收缩,产生压力,使动脉血管中的血液产生压力并产生血流运动,向微动脉方向运行,以补充射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造成的不足。

    (5)、心房收缩时,微动脉毛细血管末端的瓣膜(括约肌)开启,由于主动脉瓣膜和肺动脉瓣膜此时在关闭状态,血液不能够逆流,于是血液就射入了静脉毛细血管。

    (6)在心室收缩,血液通过肺动脉瓣进入动脉的同时,整个动脉血管扩张,截面积增大,并产生负压,动脉血管中的血液通过分支静脉向毛细血管方向运动,血液向毛细血管方向压缩,体积和容量增大。

    3、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运动

    (1)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动脉毛细血管方向运动,好象是爬着的虫子一样,一节一节的向静脉毛细血管运动。先头部队最终在动脉收缩产生的压力下,四散射入静脉毛细血管中去了。后面的空余部分由心室输送过来的血液予以补充。

    (2)为什么动脉中的血液会向动脉毛细血管中的末端运行呢?这是因为动脉血管在扩张时,动脉毛细血管的末端是在关闭状态,而心室却在收缩、射血,主动脉瓣的一端却是开启的,并且有心室为之输送血液,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动脉毛细血管扩张时产生负压,截面积变大,使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毛细血管方向做收缩性运行。

    (3)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运行,是依靠两种力量作为动力的。一是心室的射血产生的压力,二是肺动脉血管扩张产生的负压的吸引力。

    上述情况,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如果做一个能够扩张的管道,里面乘上液体,把一端密封起来,不使进空气。如果能够使整个管道均匀扩张,后面再供以液体,液体就会向密封一端运行,截面积变大。

    4、心脏和动脉血管的运动协调

    心脏和动脉血管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的,整体的协调运动,它们之间配合的紧凑密切,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如果你不仔细去体会,就会被这种天衣无缝的运动所迷惑,从而忽略了心脏和动脉血管之间的关系。

    (1)动脉血管同心房的搏动同步

    动脉血管和心房的运动是同步的,当心房扩张时,整个动脉血管就会扩张,当心房收缩时,动脉血管也就随之收缩。

    (2)和心室的运动相反

    动脉血管同心室的运动是相反的,这就是说: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管扩张;当心室扩张时,动脉血管就会收缩。

    (3)心房通过经络反射动脉血管传导搏动的信息

    动脉血管的扩张运动是由心房发出的信息主导的,心房将搏动的信息通过经络传导给整个动脉血管。要知道动脉血管是心主腑,属少阳经。

    动脉血管的搏动的信息,也可能是由心室发出的信息主导的,当心室收缩时,就向动脉血管扩张的信息,当心室扩张时,就将血管收缩的信息传导给所有的动脉血管。

    六、静脉血液的运行原理

    (一)概述

    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的运动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从左心室,经过体的能量交换到右心房的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没有静脉主动的配合,动脉血液也就无法运行了,因为动脉血管是一个死胡同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推一拉的关系,亦即中医上说的一阴一阳的关系。那么静脉血管又是如何推动血液向总静脉运行的呢?下面我就做一个简单的叙述。

    (二)呼吸运动产生的运输血液的动力

    微动脉血管不停地向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供应血液,静脉毛细血管通过吸气和经络电传导的作用进行扩张,使容量增大,将动脉毛细血管输送来的血液容纳接收,同时将细胞消耗过的废物(毛细血管壁上)吸收到毛细血管内。然后又通呼气,使静脉及毛细血管收缩,产生压力,将血液挤压到分支静脉,总静脉,到达右心房。

    呼吸是一种接力式的运动形式,它和心脏、动脉血管有节奏地运输血液的道理是相同的。当呼气时,毛细血管和微静脉血管、分支静脉收缩,整个静脉血管容量减小,血液向总静脉和右心房运动,对右心房呈射血状。吸气时,毛细血管、微静脉血管、分支静脉扩张,容积增大,产生负压,这时微动脉后段的括约肌打开,动脉血涌入毛细血管,借着静脉血管的负压力,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顺势推入微静脉,促成静脉血向仍向总静脉和右心房方向运行。由于右心房对于总静脉总保持负压,静脉血管扩张时,微动脉又是在供血阶段,即推动静脉血向前运行,所以,静脉血只会向总静脉右心房的方向移动。由上述可知,静脉血的运行,也是一推一拉的关系,即动脉推,静脉拉,这样就促成了由动脉血液到静脉血液的循环。呼气时,毛细血管是有压力,这种压力恰好促成微动脉末端的括约肌关闭,所以,在微静脉及毛细血管收缩的情况下,血液是不会逆流回微动脉的。

    在这段最后要说明的是,除了静脉毛细血管具有扩张、收缩产生压力,推动血液向左心房运行的功能之外,体血管的分支静脉,总静脉有都有一定的扩张和收缩能力,这也是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房运行的一种动力。但是分支静脉和总静脉的扩张、收缩幅度是较小的,所以,它们的扩张收缩是不易观察出来的,也是不易感觉到的。

    (三)供气路线与产生新的生物电机制

    吸气时,由于静脉毛细血管扩张,产生负压,在负压力的情况下,混合气沿冲脉入肾到丹田、由此进入三焦,最后在细胞外围(细胞间隙)为能量交换做好了最后的准备。能量交换是在静脉毛细血管产生负压的情况下,可燃气快速地通过细胞壁,也就是通过细胞膜时产生压力的情况下燃烧的。也可能是由于由心和肺经传导过来的生物电点燃才燃烧的,这也是产生新的生物电机制。生物电就是能量,就是力量,也是信息系统和组织系统。

    可燃气是一种能量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所以稍微给一些压力或依靠生物电的点燃就能够燃烧。人体混合气地燃烧过程和汽车混合气地燃烧、做功过程很相似,都要经过过滤能量,混合、雾化、进气、加压、点火、做功、排泄等一系列程序。

    (四)通过细胞外围的能量交换后排入静脉毛细血管

    能量在毛细血管壁上交换后,被吸入毛细血管内和微静脉,因为真气燃烧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所以当二氧化碳排入血液后,原来鲜红的血液就变得发黑了。因为可燃气是营养和氧气的结合物,所以它燃烧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液。当二氧化碳排入静脉血液后,可以很快的被血液溶解,被红血球携带,随血液的运行到肺、肾、肝、脾等器官进行排废处理。

    由于吸气时静脉和毛细血管是在扩张状态,容量大幅度地增加,所以就产生了一定的负压。因此,在静脉毛细血管吸入了燃烧过的能量之后,又能够接纳动脉毛细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液。

    (五)静脉瓣膜的作用

    由于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膜,在吸气时,它具有关闭静脉血管的功能,所以就有效地防止了静脉毛细血管扩张时,分支静脉和总静脉血管中的血液逆流。当第二次呼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收缩,产生压力,将血液第二次压缩到分支静脉,使分支静脉中的血液向右心房前进了一个呼吸行程。除了分支静脉有瓣膜之外,静脉毛细血管的顶端和末端也是应当有瓣膜或括约肌的?总静脉是否有瓣膜呢?这还是我所不了解的。如果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没有瓣膜与括约肌,它的防逆回机制就是毛细血管壁关闭实现的。

    (六)静脉血液膨胀力的作用

    静脉血管中的血液由于排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这种血液是带有压力的血液,具有扩张和膨胀能力。由于这种带有压力的血液的膨胀力的作用,它具有向宽阔地区运动的自然动力。这也是静脉血液向右心室运行的一个重要动力。

    (七)体静脉毛细血管是如何扩张的

    

    1、混合气的通道是多层次构成的通道

    体静脉血管之所以能够扩张,首先是它接受肺脏沿经络传导过来的生物电信息;其次是因为它有与外界相通的气道,这种气道就是经络(三焦经)。能够得到气的补充,毛细血管自然就能够扩张,因为气有来源。我们要明白,体静脉得到的气绝对不是普通的气,而是经过多次加工、过滤提成出来的可燃的混合气体,细胞绝对不是从血液中直接获得这种气体的。

    2、混合气的运行路线

    体细胞的气体是从那里来得来的呢?它是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呼吸系统的动力支配下,整个呼吸系统,包括整个人体细胞和毛细血管扩张,这是大量的气体通过气管,经过肺细胞和血液地过滤,将能量提成出来,过气道、冲脉、经过肾的过滤,入三焦、胆经传输到达体细胞的。如果没有三焦这个能量通道,细胞是无法得到真气的。得不到能量的供应,无法扩张和收缩,当然也就不能吸收动脉毛细血管输送来的血液,挤压血液向分支静脉、总静脉运行了。

    3、静脉随呼吸运动扩张收缩是整个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呼吸扩张收缩是静脉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为什么体静脉会随着呼吸运动开合呢?

    它的信息传导来自于哪里呢?原来,体静脉与毛细血管的扩张与收缩接收的是肺发布的信息。肺首先接受由中枢神经传导(间脑、脑桥、延髓、脊髓神经)过来的信息,整个肺细胞扩张,与此同时,肺细胞产生生物电,沿手太阴肺经传导给体呼吸系统和静脉及毛细血管,这种传导绝对是准确无误的。可以说,肺的活动加强,它向体呼吸系统和静脉及毛细血管也就加强,它的活动减弱,向体呼吸系统和静脉及毛细血管传导的信息也减弱,也就是说,肺运动与体细胞运动是绝对相等的(除过病态)。

    心血管系统推动的动脉血与呼吸系统推动的静脉血是一阴一阳的关系,心血管系统主导在心脏,它主导动脉在内为阴,呼吸系统主导在脑,它主导的静脉血在外为阳。心为阴脑为阳,中医说脑为六阳之首,心为五阴之首的道理就在于此。心脑主导的器官与自身的性质是对等的,这说明中医的理论是正确的。

    呼吸系统主导下的静脉血与心血管有节奏的博动构成了整个生命体血液运行机制。如果人体细胞不能够随呼吸扩张收缩,静脉毛细血也就不能接纳由动脉输送过来的血液的,心血管输送来的血液没有接纳的机制,整个生命体的血液循环当然也就停止了。因为扩张和收缩是静脉毛细血管纳血排血的基本功能,是静脉毛细血管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八)小结

    静脉毛细血管就是一次次地周而复始的随着吸气、呼气,不断地扩张收缩,产生吸收血液,挤压血液的运动,并一次次、一步步地推动静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向分支静脉、总静脉、右心房运行着。

    分支静脉和总静脉推动血液向右心室运行的道理,和动脉血管推动血液向静脉毛细血管运行的道理是同样的。当吸气时,分支静脉和总静脉扩张,静脉血管的瓣膜却是关闭的,并产生负压。由于静脉血液有较强的膨胀力,使静脉血管保持一定的压力,因此,静脉血液不至倒流。当呼气时,静脉毛细血管产生压力,(可能分支静脉、总静脉也产生一定的压力)将血液通过分支静脉和总静脉输送到心房。至此,静脉血管就完成了它运输血液的任务。

    六、肺静脉血液的运行原理

    

    (一)动脉血液的运行必须依靠静脉血液的配合

    肺静脉和肺动脉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从右心室,经过肺的能量交换机制交换后到左心房完整的肺血液循环过程。没有肺静脉的配合,肺动脉血液也就无法运行了,因为肺动脉血管是一个死胡同了。那么静脉血管又是如何推动血液向总静脉运行的呢?下面我就做一个简单的叙述。

    肺动脉随着心跳的搏动,不停地向肺毛细血管供应血液,毛细血管在经络神经的支配下,通过吸气进行扩张,使容量增大,将微动脉血管输送来的血液、脾胃系统输送过来的能量。由脾胃直接吸收的精化的能量,依靠三焦系统的传输并通过2型细胞直接进入肺泡,通过吸气入冲脉下丹田进行能量转化,成为可燃的混合气。然后又通呼气,使毛细血管收缩、挤压,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量及水分到挤压到肺泡。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支气管、气管、鼻腔出体外。肺泡中的能量和水分在吸气时,与能量和水分混合初步雾化,通过1型细胞入冲脉(过程另有交代),入肾、丹田、三焦,最后到细胞外围,即细胞间隙,为细胞的能量交换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当毛细血管收缩到一定的程度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分、能量都被有效的提成出来了,再继续加大收缩的压力,血液就被挤压到到了极点,就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效应,吸气开始,毛细血管、微静脉、分支静脉,总静脉扩张产生负压,微动脉中的血液又一次进入毛细血管,推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向微静脉运行。而这是的静脉也正在扩张产生负压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很容易就被送入到微静脉,并向分支静脉、总静脉运行,最后到达左心房。这就是一个能量交换周期的完结。

    肺毛细血管扩张时,它的壁上的与外界(与肺泡)的通道是关闭的,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不能吸入氧气的,这就是说,肺毛细血管壁具有防逆的作用。它只能向肺泡输送二氧化碳、水分既能量,而不能从肺泡中得到什么,当然也就不能从肺泡中获得氧气了。与此同时,从肺微动脉输送过来的带有压力和大量二氧化碳静脉血就涌进了毛细血管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肺毛细血管与肺泡的相通的,由于毛细血管压力的作用,氧也不能进入毛细血管。再者,如果此时的肺毛细血管是开放的,它扩张时就不能对肺动脉产生负压,这样,肺微动脉末端的括约肌就不能打开,因为它的一推一拉的合作关系遭到了破坏。通过以上论述,读者应当看出,笔者不主张肺中的血液是携氧的理论。我认为氧不是由肺血液获得的,而是由肺泡上的1型细胞为通道入冲脉的。这是我与现代医学观点的一个根本的不同点。

    (二)体毛细血管的能量交换

    体毛细血管中的能量交换也是这种格式进行的,但体毛细血管一般由3-4-5组毛细血管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开放是轮番开放和关闭的,一般是毛细血管壁上代谢物完全堵塞,它才在负压的情况下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血液涌进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更家扩张,将毛细血管壁上堵塞的代谢物吸入到毛细血管内,并向微静脉方向运行。毛细血管壁上堵塞的代谢物被清除了,毛细血管的能量交换又开始了,它又获得了产生生物电的功能,继续为整个人体生命系统提供能能量。毛细血管的作功过程,就象汽车或柴油的几个缸体一样,是轮流作功,也就是按程序轮流进压暴排作功的。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微动脉括约肌的状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不同的阶段的状态是多式多样的,有的在全开状态,有的则是在全闭状态,有的则在半开状态,有的还可能在四分之一状态等等。

    (三)为什么动脉血的氧含量不静脉的含氧量高?

    有人说:如果通过肺部的血液不接收氧气,为什么动脉血为什颜色鲜红,静脉血显得发黑?静脉血发黑是因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没有排出,动脉血发红是因为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去了。

    再问:如果通过肺部的血液不接收氧气,为什么动脉血的含氧量高?

    回答:其实,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动脉血只是比静脉血中的含氧量相对高一些,而不是高出很多。这是因为经过肺毛细血管排出二氧化碳,提出水分和营养,动脉血相对减少,但氧没有减少,这可能就是动脉血中的含氧量相对高的原因。

    (四)从左心衰竭的症状看呼吸对血液运行的作用

    如果左心衰竭,不能接纳肺静脉输送过来的血液,肺部血液的压力肯定就会增大,在压力的情况下,血液就会渗出肺组织,到肺泡与支气管中。所以,左心衰竭的人,一般都有咳粉红液体的症状。其实,这是肺部血液压力过大,左心室不能有效接纳的缘故,其中包括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两种压力。

    (五)呼吸产生的扩张和收缩压力就是静脉血液运行的动力

    呼吸是一种接力式的运动形式,它和心脏、动脉血管有节奏地运输血液的道理是相同的。吸气时,由于静脉毛细血管扩张,产生负压,在负压力的情况下,混合气通过肺、冲脉、肾(混合气的过滤机制)、丹田、三焦入细胞外围,进行能量交换,给各种细胞提供能量。能量交换后,(可燃气压摩擦造成的燃烧)被吸入静脉毛细血管。因为真气是营养和氧气的结合物,所以它燃烧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排入静脉血液后,可以很快的被血液溶解,被红血球携带,随血液的运行到脾、肾、肝等器官进行排废处理。

    由于吸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是在扩张状态,容量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就产生了一定的负压。因此,在静脉毛细血管吸入了燃烧过的能量之后,又能够接纳动脉毛细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液。

    由于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膜,在吸气时,它具有关闭静脉血管的功能,所以就有效的防止了吸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扩张时静脉血管中的血液逆流。当第气二次呼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收缩,产生压力,将血液第二次压缩到分支静脉,使分支静脉中的血液向右心房前进了一个呼吸行程。肺静脉毛细血管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周而复始的随着吸气、呼气,不断的扩张收缩,产生吸收血液,挤压血液的运动,并一次次、一步步地推动肺静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向分支静脉、总静脉、左心房运行着。

    

    (六)肺静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道的

    肺静脉血管之所以能够扩张,是因为它有与外界相通的气道,这种气道除了经络,就是由右心室输送过来的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的血液中的气体,因为这中血液中有大量的带有膨胀力的二氧化碳。能够得到这样气体地补充,毛细血管自然就能够扩张。

    肺细胞还能够得到一种气体,这就是由人体能量生化系统产生出来的混合气。肺细胞得到的气体是从那里来的呢?它是肺泡扩张,大量的气体通过气管,经过肺细胞的过滤,将能量提成出来,过冲脉、经过肾地过滤,入三焦和任督二脉,通过任脉才到达肺泡的。如果肺细胞没有经络这个能量通道,肺泡是无法得到混合气的,得不到能量的供应,肺细胞就无法工作,就不能够有效的过滤混合气,甚至失去过滤混合气和排泄废物的能力。

    同时,我们要明白,如果没有冲脉、肾、三焦这个真气通道,肺细胞是不能够扩张的,当然也不能够收缩。不能够扩张收缩,肺静脉也就不能接纳由肺动脉输送过来的血液,如果肺细胞失去了上述功能,当然也就失去了推动血液循环的能力。因为扩张和收缩是静脉毛细血管纳血排血的基本功能,是静脉毛细血管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八、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运动的方式

    

    动脉血液地运行是由心房和动脉血管,心室两种相反的不同运动形式构成的。这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相辅相成,配合得天衣无缝,有节奏的相互交替运动,共同构成了动脉血液的运行。下面,我就对动脉血液的运行做一个剖析。

    (一)动脉血管扩张时的血液运动

    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运动形式,是由两个运动过程组成的,这两个运动过程是心室地收缩,射血,主动脉瓣地开启,动脉血管扩张,产生负压,血液向毛细血管方向运动。

    当心室收缩射血时,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开启,动脉与肺动脉血管扩张,并产生负压,动脉血管的截面积增大,容量扩大,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动脉毛细血管方向运行。由于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动脉毛细血管方向运行,在整个动脉血管产生负压的一刹那间,血液的最后段也随着血液的运行而向前方运行,这就使动脉血管的最初段(即主动脉瓣膜以后)产生一个空间,这空间在一刹那间由心室射出的血液予以补充。这种现象,在做心脏手术的体外辅助循环就可以明显地观察到。

    动脉血管扩张时,血液向前,向毛细血管方向运行,很象一个虫子爬行,当动脉血管扩张时,整个血管中的血液由后部向前方均匀地收缩、变粗,最后面向前移动时产生的空间、即缺少部分,由心室供应的血予以补充。这样,整个动脉血管的容积增大,液的容量就增多。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动脉血管中的血液不是仅仅依靠心脏推动的,而是由动脉血管的扩张力产生的负压做为前进的动力的。心脏相当一个能量运输的枢纽,相当一个列车的编组站,除了给血液增加动力之外,还要给动脉血管发布搏动的信息,以便和心脏共同构成一个有节奏的动脉血液循环运动。

    (二)心室扩张,心房和动脉血管收缩

    1、动脉血管收缩时的血液运动

    当心室舒张时,三尖瓣和二尖瓣开启,心房收缩,大量的血液进入心室,主动脉瓣和肺动瓣关闭。与此同时,动脉血管收缩,动脉血管的截面积缩小,容积变小,这样,动脉就产生了压力。而由于肺动脉瓣膜和主动脉瓣膜是关闭不通的,因此,动脉血管中的血液不能够逆流,所以只好射向静脉毛细血管。

    2、动脉血管是有限的收缩

    动脉血管收缩推动血液向毛细血管运动时,它并没有收缩到底,而只是使动脉血管的截面积变小,容积减少。因此,动脉血管的收缩只是有限度的收缩。所谓动脉血管有限度的收缩,是指血管的管径只是相应地缩小了一些,在下一个动脉血管扩张周期,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只要均匀地向前运动一个行程,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静脉毛细血管方向缩短一个搏动行程即可。血管有限度的收缩,就可以给下一个收缩周期打下基础,从而源源不断的给静脉毛细血管提供血液,使血液构成一个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动脉血管有限度的收缩是生命运动中一种完美精巧的设计,如果动脉血管全部收缩到底,把血管中的血液完全挤压到静脉血管中去了,那么下一次从心脏射出的血液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到达静脉毛细血管,这样,就会给人体生命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如果动脉血管完全收缩到底,心脏运行的节奏就要改变,心脏的搏动就要从现在每分钟七十余次,减少到五次以下。同时心脏和动脉血管的体积,容血量都要增大数十倍才能满足这种慢节奏的血液运行的需要。即便是那样,它绝对不是一个完善的生命结构。

    3、概括

    我们对动脉血液的运行原理再做一个比较简单的概括,动脉血液的运行是一种交替的机械运动构成的。心室收缩时,心房和动脉以及肺动脉血管扩张;当心室扩张时,心房和动脉血管以及肺动脉血管收缩。

    

    (三)由动脉搏动转变成呼吸收缩型的运动

    动脉不是连续不断的供血,而是有节律的,间歇性的给静脉血管供血的,因此,仅靠动脉血的压力是不会使静脉血产生压力的。

    如果深吸一口气,闭住呼吸,静脉毛细血管中就会有大量的血液汇聚。但是,这些注入动脉的血液和不会向总静脉运行的,因为动脉血管的动力在此处已经消失,必须进行动力转化,才能推动血液向总静脉运行。所谓动力的转化,就是由动脉血管搏动推动的血液运行,转变成由呼吸系统扩张和收缩推动的静脉血液的运行方式。

    深吸一口气,血液不能够向分支静脉回流的原因还在于,静脉毛细血管地扩张和收缩是受呼吸调节的。当吸气时,静脉血管扩张,从右心室方向产生的是负压,所以吸气时静脉血是不会回流的;再者,吸气时,动脉是为毛细血管供血的,是给正压力的,这又是静脉血不能回流的一个因素。第三,静脉血管上的瓣膜的形状(倒鳞状和漏斗状)有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却利于血液向总静脉和右心房方向运行,这也是静脉血在呼气产生压力时不能回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呼气时,静脉毛细血管的顶端就要关闭,而静脉毛细血管的末端的瓣膜却是张开的。在呼气时静脉毛细血管收缩压力的情况下,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受到挤压,它却不能流向分支静脉、总静脉,因为此时分支静脉不是在负压状态,而是在收缩的拒收态。虽然毛细血管对微静脉是有压力的,但却不能进入微静脉。与此同时,毛细血管对微动脉端也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恰好促使微动脉后的括约肌关闭,这样动脉血就不能向毛细血管方向移动。当毛细血管收缩到极限时,扩张就开始了,这时毛细血管,微静脉,分支静脉都在扩张态,容量变大,整个静脉到右心房都在负压态,这时,微动脉的括约肌受到毛细血管压力消失了,而且产生了负压力,而微动脉内部本身就有压力,在微动脉正压力,毛细血管负压力的作用下,微动脉后的括约肌被打开了,微动脉内的血液射入了毛细血管。并推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向微静脉方向运动。如果这时微静脉、分支静脉方向是正压力,即在拒收状态,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是无法进入微静脉的。然而,在微动脉给毛细血管供血时,微静脉,分支静脉,总静脉到右心房都在负压状态,也就是吸收状态,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就在一推一拉的作用下,进入了微静脉血管,向分支静脉,总静脉,右心房方向运行。

    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长呼出一口气,然后闭住不吸气,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够长时间地闭气。原因是静脉毛细血管的顶端没有张开,无法接受动脉毛细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液,这样势必造成动脉毛细血管的压力增大,造成肺动脉无法承受右心室与肺动脉射血的压力,所以呼气后就不能够长时间地憋气。

    (四)吸气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并纳入动脉血液

    静脉是如何容纳动脉血液,又是如何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室回流的呢?我在上面已经说过,静脉毛细血管与肺毛细血管相通,沟通肺和毛细血管的通道是冲脉、肾、三焦。当吸气时,人体的所有的毛细血管扩张,大量的气体通过肺部,提取出能量,通过能量通道,到达毛细血管,给人体的所有的细胞提供能量。(关于是如何提供能量的,我在其它章节里另外有交待)毛细血管扩张的同时,动脉血液大量地注入静脉毛细血管,与燃烧消耗过的真气混合,使静脉血液变得发黑,血液发黑是由燃烧过的真气碳化后排入血液造成的。

    (五)中央心肺与边缘心肺

    生命是由多层次意上的五行系统构成的,当然也是由多层次的心肺系统构成的。我把心肺系统分成中央心肺,体心肺与微心肺,微心肺又称边缘心肺。中央心肺我们都知道,就是平常所说的肺脏与心脏,体心肺指的是整个心血管系统与三焦系统构成的能量交换体系;边缘心肺就是由微动脉血管(相当于右心)、毛细血管(相当于肺)、微静脉血管(相当于左心)构成的,它与中央心肺所不同的是其顺序是倒置的,因为它的功能与中央心肺恰好相反,一个是摄入能量,一个是消耗能量;一个是产生废物,一则是排除废物。由于以上原因,它们的设置也是相反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毛细血管是一个由开合、舒张、吸入、射出等运动过程构成的动力装置。毛细血管和心脏、肺脏有节奏的开合运动,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可燃气运行、能量交换总运动。由于以上原因,我有理由说,人体的每一个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毛细血管都是一个心脏、肺脏,都是一个血泵和气泵,都是一个心肺装置。

    九、心脏和动脉是依靠什么因素支配其运动的

    心脏和动脉两个系统有节奏地搏动推动了动脉血液的运行。但是心脏和动脉有节奏地交替搏动是由那一些系统去支配的呢?

    (一)自律性

    运动是每个心脏特殊细胞的固有属性,只要心脏细胞还活着,它就要不停的运动。但是心脏的结构就决定了心脏特殊细胞的运动是先后有秩序的,这种运动的规律性就是心脏的自律性。

    何为自律性?细胞、组织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律性,也称为自动节律性。心脏在离体的情况下还能跳动,这是最典型的自律性。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组织或细胞,称为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组织或细胞在单位时间内(以分钟为单位)能够发生的兴奋频率,是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还需要说明的是,交感神经只能影响心脏的运动频率,却不能改变心脏的自律性。

    (二)身体内部条件的制约

    心脏运动还受身体内各种条件地制约。如心情紧张、恐惧惊慌时,人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肾上腺素,通过人体机能的转换,传导至交感神经,促使心脏搏动加快,增大气血的运行量,用于身体中的各种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血液的流量就会增加,血管的收缩力加强,同时也促进了呼吸加快,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和收缩力加强,使呼吸系统运输血液的能力加强,以达到和心脏、动脉运输的血液的平衡。我认为,肾上腺素对每个人体细胞都具有作用,而不是仅仅对心脏起作用(但教科书上一般称肾上腺素只对心脏产生影响)。它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相同的作用。

    肾上腺素是由肾髓质分泌出来的,它是通过什么途径成为交感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的呢?这就是细胞、穴位、经络、脑、中枢神经的转换作用实现的。

    (三)心脏的搏动频率和运动有关系

    心脏的搏动频率和人体的运动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人体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加快运动的频率,心脏和呼吸系统的运动的频率就会加快,血液的循环也就会加快,以满足人体各种细胞对能量的需要。

    (四)和其它因素的关系

    心脏的搏动频率和气血运行,能量供应也有直接的关系,当能量供应不足时,或者气血运行失常时,心脏的搏动就会出现异常,即可能出现心跳过快,也可能出现心跳过慢的症状,还可能出现振颤等症状。

    (五)心脏搏动并通过经络反射支配下的动脉血管搏动

    支配心脏跳动是由心脏的自律性和上面所说的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支配动脉血管扩张和收缩运动的是心脏主宰下的动脉血管运动,这个运动过程是通过经络——心经的传导实现的,这是现代医学所不能证实的。

    心房扩张时,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血管,信息通过经络传导给整个动脉血管,使动脉血管扩张,吸纳左心室射入的血液。心房收缩时,心室扩张,心血管收缩的信息通过经络的传导实现收缩,使动脉中的血液向毛细血管端运行。这样,心脏和血管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动脉血液运动过程。

    十、传导环节构成的动脉血管收缩扩张

    

    (一)心室收缩时的命令

    动脉血管的搏动由如下环节构成:首先心房扩张,心室收缩,将血液输出的信息通过经络(手少阴心经)向全身动脉血管系统发出扩张的命令。动脉血管接收到经络传达来的信息后,马上随之扩张,产生负压,除了接收心脏供给的血液之外,还使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向毛细血管方向运动。

    (二)心室扩张时的命令

    心房完成了舒张,心室完成了收缩运动后,心房又要进行收缩,心室也要进行扩张。这时心脏又通过经络把心房收缩、心室扩张的信息传导给动脉血管,动脉血管即进行收缩,将血液挤压入静脉毛细血管,这样,动脉血管就完成了一个扩张和收缩的周期。

    我们通过以上叙述可知,动脉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是受心脏运动制约的,但是心脏对它的制约是通过经络传导来完成的,其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完成动脉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运动的。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的扩张是由心脏射血产生的压力作用造的,其收缩是由血管的自然回缩所致,因为他们找不到血管与心脏之间的神经联系。换句话说,他们观察不到的事的是可以认为这是个不存在的事。要知道,人的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其展开长度约有10——15万千米,一个心脏产生的压强,不要说依靠它的压强使这些血管充盈起来,仅摩擦力它都无法克服,在这种情况下,它怎么能推动血液运行呢?

    现代医学这也讲科学,那也讲科学,在这个事情上为什么就不讲科学了呢?这也要细,那也要细,在这个事上为什么就不要细了呢?这也要数据,那也要数据,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就不要数据了呢?兰州中医学院有个教生理学的教授在和我争论时说一个心脏的压强就能克服所有的血管的摩擦力,并使血管充盈,这是人类长期进化所致,其中并没有什物理的因素可循、可找。一个人类长期进化所致就可以掩盖现代生理学的无知吗?就可以不要任何道理随意给一个事情下结论吗?

    (三)动脉血管搏动的命令为什么要由心脏来发布?

    还应当指出的是,动脉血管的运动必须和心脏运动配合,才能准确无误的完成血液地运输任务。动脉血管运动的信息必须由心脏主导,因为只有心脏才能最准确地发布动脉血管的运作命令。所以,心脏发出的动脉血管搏动的命令什么时候都是准确无误的。心脏甚至可以根据搏血量的多少,向动脉血管发布动脉搏动程度的命令。这也就是说,心脏泵血量大时,它发出的动脉血管搏动的信息也是相应的强,也是最准确的。如果心脏泵血量少时,它向动脉血管发出的搏动的信息也就相应的弱。如果心脏出现不规则的跳动,动脉血管也就会随之出现不规则运动,如心脏出现室性早搏,所有的动脉血管都随之出现早搏,它的传导速度与生物电的传导速度是相同的,与心脏搏动相比,动脉血管与心脏的搏动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恰好等于生由心脏到传导到动脉血管过程的时间差。

    十一、理论推测

    

    以下的论述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人们并不能真正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因为人类不知道如何才能阻断心脏与动脉血管之间的联系。如果将来人类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一定会验证我的预言是正确的。虽说不能进行这方面的实验,但病理上却是有据可循的,有些心脏病人在心经穴位上出现疼痛,这就是经络生物电传导不通畅的表现,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在心经的神门、通里、少府;心包经上的郗门、间使、内关、大陵、穴位上产生疼痛,且指端青紫,这样的病人,一般都易产生猝死。中医说这样的病人,朝发夕死,夕发朝死而不易治。指端青紫,说明由呼吸系统输送到静脉的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积累较多。

    (一)切断心脏和动脉血管之间的经络联系产生的后果

    1、血压下降或没有血压

    为了说明动脉血液的运行是心脏和全身动脉血管共同的运动完成的,我们可以用动物做一个实验。如果切断动物的心脏和动脉血管之间的经络联系,使心脏发布出的动脉血管搏动的信息不能够传导给动脉血管,动脉血管就不会搏动,当然也就不能够推动血液运行了。在这种情况下,生命体的血压马上就会下降,或者马上就会没有血压。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使心脏产生破裂。

    2、心脏和主动脉血管的一段压力增大

    切断心脏和经络的联系,生命体没有血压了,然而左心室的压力,主动脉的一段血液的压力却会骤然增高,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主动脉破裂。这是因为全身的动脉血管已经不参与血液的运行工作了,或者关闭了,整个动脉血管中的血液都不运动了,只剩下心脏单独输送血液的运动了。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主动脉破裂。

    (二)比喻

    上述情况就象数十辆机车车头连接在一起,所有的机车都加足马力,由甲地向乙地运行。但是由于某种原因,除了最后的一辆机车头继续加足马力向乙地运行外,其余所有的机车都停止了功率输出,甚至刹车。这样,即便是最后的一辆机车尽管加足马力,也是无法推动整个机车群体向乙地运行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辆机车与第二辆机车之间的压力肯定会增大,这与动脉血管不能够搏动了,而心脏继续给动脉血管供应血液的道理是一样的。

    十二、心为君主之官是全身生命的主宰

    所谓心为君主之官,是指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心主宰的。这里的心是指阴心与阳心两个部分。阴心是心脏本身,阳心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无a就无b;无b亦无a;无阳心就无阴心,无阴心就无阳心;无心血管运动就无呼吸运动,反之亦然。心为君主之官意思是说,生命运动是由这两个内容构成的心为主宰的。心为君主之官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从物质到精神,从生理到心理无不都是由心主宰的。如果心出现了故障,人体生命马上就会处于危险的状态。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心和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把心和心脏区别开来,注意精神和物质之间的辨证关系。

    为了说明心是全身的主宰,我们不妨作个实验,割断心脏和脑的经络联系。

    (一)切断心脏血管系统生物电向脑传导经络出现的后果

    如果有朝一日,可以人为地切断经络向脑的传导,或切断脑神经和呼吸系统的联系,我相信它的结果一定是人的心脏还在搏动,可是人体生命却会很快的死亡。原因是全身的动脉血管都不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了,呼吸系统也就无法推动血液运行了,人体能量交换也就停止了。

    (二)疾病与意外事故

    导致心脏神经传导中断的原因一般是由疾病或者外伤引起的,如脑溢血就会导致和呼吸神经遭到破坏而神经使传导中断,从而引起人体生命迅速的死亡。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只要割断颈部的中枢神经与呼吸系统的联系,人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心脏发出的动脉血管搏动的信息也无法传导给动脉血管了,这样,动脉无法推动动脉血液运行了。它的结果是和上面所说的是一样的。

    (三))除却大脑生命为什么还不死亡?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如果割去大脑,人体生命不见得马上就会死亡。因为它没有阻断中枢神经与呼吸系统之间的联系,只是除去了人体反映外界,与外界联系的器官,支配运动的器官。上述器官都是阳性器官,是受脑支配的。但是割断桥脑、中脑、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的联系,人就会马上死亡的。

    (四)脑细胞不是思维单位

    在这里我还要说明一点,大脑和脑细胞只是个能量储存单位,而不是思维的器官。但是如果没有大脑也是不能思维的,因为思维也是需要能量支持的,当然也需要脑细胞中的能量的支持。

    以上论述都是一种推测,这个论点不见得准确。同时论述的证据也不全面,论证的也不充分。我有意与这方面的爱好者共同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希望同仁们多多地提出不同的论点,以达到辨清真伪,共同促进的目的。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血液循环模式的疑点

    

    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模式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疑点,具体如下:一、从心脏本身的功率去考察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血液循环憗

    心脏只有三千克的压力,而人体的血管长度竟有十万千米,只依靠三公斤产生的压力,是无法克服十万千米血管产地摩擦所产生的阻力的。

    我们知道,摩擦力是接触面积乘以摩擦系数和重量,如果用公式去表示则为;g=a.b.c;我们设a为物体质量,b为接触面积,设c为摩擦系数,三千克的力量能够克服十万千米血管的剖面与液体的摩擦力产生的阻力吗?

    人体组织对血管有一定的压力的,仅靠心脏产生的三公斤的压力是无法克服周围组织对血管产生的压力的。如果心脏要单独推动血液的运行,必须要克服周围组织对血管的压力,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

    如果血管的长度为十万千米,那么周围组织对血管的压力也就应当是g1=h.c,其中h为血管的压力面积,c为周围组织对血管的压力系数。如果我们能够求出血管的压力系数,就能够求证出血液通过血管时所需要的压力。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三千克的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克服十万千米血管的周围组织产生的压力的。

    二、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要克服血液运行的合成阻力

    如果仅依靠心脏的搏动给静脉毛细血管供血,首先要使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强,并有足够的力量,克服血液运行产生的合成阻力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合成阻力是非常复杂的,它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a、血液通过血管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摩擦力。

    b、血管周围的组织器官对血管产生的压力。

    c、血液自身的重量运行时所需要的动力。

    如果我们设定血液运行的合成阻力为g,那么构成合成阻力的就是a、b、c。如果例一个简单的公式就为:g=a+b+c,动脉血管中的压强也等于g,只有心脏射血的压力大于g时,心脏才能推动血液运行。

    如果g等于50帕,那么只有心脏产生的压强大于50帕,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我们设定推动血液运行的压强为g1,那么只有当g1>g时,血液才能够运行。这也就说:当心脏射血产生的压强大于g时,心脏才能将血液挤压入动脉血管内,并推动血液的运行。

    如果仅仅依靠心脏的力量推动血液的循环,心脏射血产生的压强必须大于g时才能使动脉血管中血液进行循环,如果心脏产生的射血压力不能大于g,血管内的血液就不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心脏当然也就无法负担起血液的循环任务。但是,我们知道,一个心脏产生的压强仅有16帕,换算成力仅三千千克(不能直接换算),仅仅依靠心脏搏动的力量,能够满足以上血液运行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吗?

    三、依靠心脏压力推动血液运行动脉血管是不应搏动的

    

    我在上面说过,当血管内血液的压强大于g时,血管中的血液就会冲出动脉毛细血管,射向静脉毛细血管。我们称>g的压力为压力差,血液的运行是依靠心脏向动脉血管射血时产生的压力差的结果。压力差越大数值越大,就需要心脏输出的射血的功率越大,心脏输出的射血功率越大,血液冲出动脉毛细血管时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大。

    按照现代生理学和医学对血液循环的认识,血液的循环是依靠心脏产生的压力推动的全身血液循环,是依靠心脏给动脉血管射血,使动脉血管内的血液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推动的血液运行,它绝对不是心脏和动脉血管共同搏动推动下的血液运行。

    我们必须注意到,依靠心脏推动的血液运行,是不允许动脉血管地扩张和收缩的,因为它是依靠血管内的血液产生的压力差推动的。如果动脉血管做扩张和收缩运动,在动脉血管每个扩张和收缩的运动周期内,都会造成动脉血管内血液的压力g的削弱,甚至会使动脉血管中的压力下降到零。因为在动脉血管收缩后,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大量地输出,此时,血管中需要很多血液积累才能达到大于>g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经过心脏不断给动脉血管射血,使动脉血管内积累到大于g的压力,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才能够运行。

    由上所述可知,动脉血管每搏动一次,动脉血管内的血液g的压力就要下降一次,心脏就要重新给动脉血管输送血液,经过多数次的射血运动,使动脉血管的血液重新积累到大于>g的压力时,才能使血液产生循环运动。如果动脉血管进行搏动,血液正常的循环就会遭到破坏。动脉血管的每次的搏动,都会使正常的血液循环遭到破坏。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心脏地搏动推动血液的运行,是绝对不允许动脉血管扩张和收缩的。

    然而,我们所了解的事实却是,动脉血管是不停的扩张和收缩,不停的搏动,这和我们所了解的一般流体力学的原理解是不相符的。这说明,血液循环不是由心脏单独推动的完成的。

    四、从射血的时间差看心脏和动脉血管的关系

    如果仅仅依靠心脏的压力推动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运行,而动脉血管不断地扩张收缩,这也就说明动血管内压力是不断的变化着,g压力不断的遭到削弱。当动脉血管收缩时,动脉血管内的血液的压力增大,血液射出,这时的心室在扩张状态。当动脉血管扩张时,血管内血液的压力马上部就降了下来,此时心室是向动脉血管射血的。如果动脉血管内的血液的压力下降以后,依靠心室的射出的血液,马上就能够将动脉血管充满,并产生足够的压力,从动脉毛细血管中射进静脉毛细血管?这简直是不可思义的!

    如果心室每收缩一次,就给动脉血管射一次血液,并以此来推动血液的运行,我们必须注意到,从心脏射出血液,是不会马上就能够到达动脉毛细血管的。因为从心脏射出的血液,除了满足血管所需要的g压力条件外,还必需满足从主动脉瓣、主动脉、分支动脉到动脉毛细血管这个运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特别是从心脏到手足部的动脉毛细血管,其路程最少有1米之多。由心脏射出血血液传导到动脉毛细血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完成:

    首先要将血液充满整个动脉血管,并产生一定的压强,才能使血液通过动脉毛细血管射入静脉毛细血管。因此,从心脏射血开始,到手足部动脉毛细血管,从整个动脉血管在收缩状态过渡到整个动脉血管在扩张状态,从动脉血管中没有血液,或者血液不足,到动脉血管中充满血液并有足够的压力,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将血液输送给动脉毛细血管,使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达到大于g的压力。

    其次,如果心脏要把血液从心脏输送给动脉毛细血管,除了满足g的压力条件之外,还必须满足从心脏到手足部的毛细动脉血管这个路程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因此,血液从主动脉开始射出,不是在0点几秒钟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数秒中的时间才能完成。然而,从心室的搏动到足部动脉毛细血管的搏动,其时间差也不过0.1──0.2秒钟的时间,基本上是不停的向静脉毛细血管供血。而且是心脏每搏动一次,动脉毛细血管就会向静脉毛细血管供一次血液。如果仅仅依靠心脏搏动产生的压力,去推动血液的运行,就不能保证心脏和动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的射血频率基本相同,也不能保证心脏和动脉毛细血管射血运动和射血频率基本保持同步。

    以上也都可以说明血液的运行不是单独地依靠心脏的射血压力推动的。

    五、没有足够的压强动脉血管就不能给静脉连续供血

    如果动脉血管不断的搏动,血管就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强,就不能依靠心脏一次搏动产的压力,使血液从心脏通过动脉血管直接传导给动脉毛细血管的。它必须通过心脏多次连续不断地给动脉供血,使动脉血管内的血液产生足够的压力,才能使血液有足够的力量射出动脉毛细血管。

    如果要使血管内的血液产生大于血液运行阻力所需要的压力,这就需要心脏不断的给动脉血管内射血,只有通过心脏射血产生的压力在动脉血管内不断积累,并使血管内的血液的压力积累到大于血液运行阻力所需要的g压力时,心脏才能推动整个人体血液运行,心脏射出的血才能由后方推动前方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射入静脉毛细血管内。心室每次射出的血液才能和动脉毛细血管的射血频率保持同步,否则,血管内的血液的压力就需要进一步的积累。

    心脏多次射血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就不能保证心脏每次射血都能够通过动脉血管同步地将血液注入静脉毛细血管,就不能保证心脏的射血频率,和动脉毛细血管的射血频率相同。

    六、如果单纯的依靠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动脉血管应当是稳压装置

    如果单独的依靠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心脏实际上就成为一个泵,而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实际上就成为一个输送液体的管道。如果上述条件成立,心脏是一个泵,血管除了被动地输送血液之外,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起稳压作用。当心脏给血管注入血液,并达到了>g压力时,血液不是随着心脏的搏动向静脉毛细血管射血,而是连续不断地从动脉血管中流到静脉毛细血管的。

    上述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柱塞泵就是这种原理,如喷雾器、粉刷房子时用的柱塞泵都是这种道理。柱塞泵和喷雾器的液体不是随着柱塞的每次运动间断地喷射出液体,而是连续不断地喷射出液体。但是,喷头喷出液体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只有当射管和稳压装置达到大于g的压力时,液体才会不断地连续的将液体射出。

    现代医学实际已经把血管作为一种被动地输送血液的管道了,既然把血管作为一个单纯地输送液体的管道,它和喷雾器、柱塞泵的稳压器,以及它们的管道的作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们既然把血管作为一种单纯输送液体的管道,那么血管当然就是起稳压作用的管道和器官了,心脏自然也就是一个泵体了。在上述条件下,血液的运行就必须遵循流体力学的一般原理,那就是心脏射血是间断的,而动脉毛细血管射血却是连续不断的,这是由动脉血管稳压作用所致。然而,血液运行却不遵循流体力学的一般原理,而是从心脏的搏动到动脉血管地搏动都是同步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心脏也不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唯一的动力。

    七、用加压方法给刚处死的动物的动脉血管注血实验的预测

    用人工的方法给死动物的心脏增加十倍的压力,借以推动它的血液的运行,血液仍然是不会运行的,不相信可以做实验。

    如果血液循环是由心脏单独推动的,把刚将脑和心脏以及肺脏都摘除的处死的动物的主动脉的血管接上一个注射管,并施以大于心室收缩的压力注入血液,那么就应当能够使血液循环起来。它的结果就应当从主动脉注入血液,而从总静脉流出血液。

    我敢肯定,如果从主动脉射入血液,是不会从总静脉流出的。如果人们不相信,尽管可以去实验。

    我可以预言,如果从主动脉给血管注射血液,并使之有大于心脏射血的压力,血液是不会循环的,是不会有血压的,充其量不过是动脉血管的某段有一定的压力,而整个尸体的是不会有血压的。

    八、死活动物的细胞能否推动血液循环的辩论

    有人可能会说:死动物的细胞和活着的动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比较。

    那么我在这里就要问了,活着的动物和死动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推动人体血液和能量的运行!活着的动物的细胞就具有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能力,而死了的细胞就不具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

    如果活着的细胞不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为什么心脏以三公斤的力量就能够推动整个人体血液的运行呢?如果活着的细胞不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为什么死尸施以心脏许多倍的压力不能够推动血液的循环呢?

    如果有人说:活着的细胞不发挥作用,因为它是活着的细胞,所以即便它们不发挥作用也是有利于血液循环的。

    如果活着的细胞不能够发挥作用,它们还是象死细胞是一样的。就象活着的人,什么工作都不做,只知道消耗,他们还有什么作用呢?他们还会给社会产生什么推动的作用呢?

    现在医学的血液循环理论是把人体的血管当做一个物质属性的运输管道去对待的。他们认为,血管都是被动的承受心脏射血产生的压力的!那么既然是那样,血管当然就不会起什么主动地运输血液的作用了。

    九、人体能量运行中的多种对立统一规律

    心室和动脉血管的搏动不是同步的,而是相反的,这也就是说: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管却是扩张的;而当心室扩张时,动脉血管却是收缩的。

    心室和动脉血管不同步的搏动是推动动脉血液运行的两条杠杆,这两条杠杆就相当于两条腿,如果没有它们之间的交替运动,动脉血液根本是无法运行的,因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才能构成,才能推动。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由许多对立统一的交替运动构成的能量交换,每个对立统一的运动都必须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生命运动就要遭到破坏。所谓平衡就是偏重,不能彼多此少。那么血液循环大体上由那些对立统一规律构成的呢?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人体血液循环大体上由如下对立统一体构成的:

    (一)心脏和动脉血管+呼吸系统和静脉血管的交替运动是推动人体血液崐运行的两条杠杆。

    (二)心脏和动脉血管是推动动脉血液运行的两条杠杆。

    二)左心室和体动脉血管是推动体动脉血液运行的两条杠杆。

    (四)右心室和肺动脉是推动肺动脉血液运行的两条杠杆。

    (五)肺静脉和左心房是推动肺静脉血液运行的两条杠杆。

    (六)右心室和体静脉血管是推动体静脉血液运行的两条杠杆。

    (七)肺循环和体循环构成了人体血液的总循环。

    (八)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也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两条杠杆。

    (九)心房和心室的对立统一。

    (十)左心和右心的对立统一。

    (十一)经络与血管的对立统一。

    (十二)真气与血液的平衡。

    (十三)营养与水分的平衡。

    (十四)各种器官功能的平衡。

    生命中还有很多对立统一的关系,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十、从颈椎型冠心病看动脉血管和血液运行的关系

    现代医学有一种名为颈椎型冠心病,这种冠心病和颈椎病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现代医学承认,这种性质的冠心病与颈椎病之间,是什么因果关系目前还不清楚。

    那么颈椎病和这种类型的冠心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作者认为:所谓颈椎型冠心病,就是颈椎出现了疾病,是呼吸中枢神经遭到了破坏,无法传导呼吸中枢神经的反射功能,当呼吸神经不能够传导呼吸命令时,就会发生呼吸障碍,那么人体的血液循环当然也就遭到了破坏。因为呼吸运动主管着静脉血液的运行,如果静脉血液不能正常运动,心脏和动脉血管的运动也会出现问题的。

    在空负荷情况下,心脏一般是不会骤停的。我所说的心脏在空负荷是指将心脏摘除到体外,心脏依然能够自己跳动一个阶段。

    但是心脏在带有负荷的情况下,在负担血液循环的情况下,如果整个动脉血管停止搏动,心脏搏动马上就会骤停。只要心脏不在体外,很多疾病都能够使心脏骤停。因此,很多心脏骤停性的疾病,不应当单纯地从心脏本身去找原因,还要从与其它疾病地联系上去寻找原因。

    十一、身体强健的人猝死时心脏不见得马上失去搏动功能

    (一)健康人猝死不见得是心脏疾病造成的

    健康的人突然发生死亡,他们的心脏不应当马上就停止跳动,特别是以往身体状态良好的运动员,当他们发生猝死时心脏不应当马上停止跳动。他们发生猝死一般都不是心脏本身的原因,如果是心脏本身的原因,他们早就不能够正常的运动了。然而,运动员却经常发生猝死,特别是运动程度激烈的运动项目,如足球、橄榄球、兰球、田径运动都经常有运动员发生猝死。

    运动员发生猝死,如果说他们的心脏是有疾病的,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运动员的心脏既往都是健康的,就是在发生猝死之前数分钟,也不能够说他们的心脏不健康,因为不健康的心脏根本就无法负担剧烈的体育运动。然而事实是,他们却发生了猝死,他们的心脏却突然停止了跳动。一个健康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难道就可以理解为心脏本身出现了故障和疾病吗?冠心病的形成原因就是那么迅速吗?这难道不违背冠心病形成的一般规律吗?这难道不违背一般疾病形成的规律吗?因此,我不能承认运动员猝死是由于冠心病造成的。

    (二)一些和心脏病不相关的猝死者

    那么心脏本身没有疾病,为什心脏就会突然停止跳动呢?我认为:心脏停止跳动可以不因为心脏本身的问题,其它原因也可以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如一个本来很健康的人,只是一些和心脏病风马牛不相及的小疾病去看医生,医生给它作针灸治疗。然而,当医生给他的某个穴位上刺一个针,这个人马上就昏迷并死亡了。这种死亡不能说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而是由于其它疾病或者能量运行紊乱导致的心脏停止跳动。

    青霉素过敏本身就不是心脏出现了疾病,然而青霉素过敏者的心脏马上就停止了跳动,这能说是由于心脏出现了疾病导致的心脏停止跳动吗?当然不能!然而事实是,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那么为什么一个没有心脏病的人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了呢?如果把这些人的心脏取出,可能他们的心脏还会跳动呢?这明显不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疾病导致的心脏停跳。然而他们的心脏为什么会停止跳动呢?作者认为,人体血液和真气运行、能量交换是一个人体所有细胞都参与的运动,是一环扣一环的运动。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都要参与到这个运动中去,因为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运动的整体。可以这要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存具存,一损俱损!如果其它系统都不能运动了,作为一个单独的器官就无法运动了,它也就只有停止运动了。因为心脏是人体能量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其它系统停止了运动,心脏不可能带动所有的器官运动,也就是说心脏不可能继续推动血液循环了。

    (三)没有心脏病的人猝死为什么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憗我在上面说过,心脏和其它器官是一个运动的整体,如果其它器官停止了跳动,心脏也只能跟着停止跳动了,因为它不可能以一个心脏的力量推动整个人体能量和血液运行。因为心脏是这个整个生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可能脱离这生命整体而独立存在,独立运动。如果心脏能够和整体生命运动能够象汽车的离合器一样脱离开,当其它系统都停止了运动,心脏仍然能够运动一个阶段。因为心脏即便被取出体外,脱离了生命体,心脏依然能够单独的运动一个阶段。那么理所当然,如果心脏没有和其它器官连锁,而是一个可以和整体脱离,能够单独运动的器官,即便是其它器官停止了运动,心脏仍然能够进出跳动一个阶。然而,事实却是,当其它器官停止了运动之后,心脏马上就停止了跳动,因为心脏是带着血液的负荷。血液循环也不是由心脏单独推动循环的,所以,当其它器官停止了推动血液循环的运动,心脏就无法单独推动血液循环了,在带负荷的情况下,它只能停止运动了。

    我以上说的意思是,猝死不一定都是由于心脏疾病造成的,心脏疾病不见得都会造成猝死。所以,我们不能把猝死都归咎于心脏病。同时,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又说明,血液运行不是由心脏单独推动循环的,而是由生命中的许多系统共同相互配合推动循环的。

    心脏既然没有病,人猝死时,(如由于脑溢血导致的死亡)为什么心脏很快就停止了跳动?即便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了生命死亡,心脏没有病,心脏还应当推动血液循环,直到心脏本身变质,本身的能量耗尽才会停止跳动,血液循环才能停止。因为现代认为:血液循环是由心脏单独推动循环的,与其它生命组成部分是没有关系的。

    总之,否定血液循环是由心脏单独搏动推动的理由很多,我还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但是,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第三部分

    

    病理分析

    

    

    

    一、根据中医的基本原理,揭开高血压之迷

    

    经过燃烧的废气是有压力的,静脉血就是由它推动向右心房回流的,同时血液的回流也依靠静脉血管随呼吸的开合推动回流的,因此,静脉血的回流运动和呼吸是同步的。呼气时由阴经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房回流,吸气时由阳经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房回流。

    我们在上面说了,心脏主管动脉血液的供应,静脉血由呼吸系统推动前进,他们共同构成了人体血液的循环。如果没呼吸系统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回流,动脉血就是一条死胡同,这样就会导致人体的血压升高,以至产生肌肉梗死。

    可以做一个实验,把经过麻醉的动物的气管塞死,使气不能够推动静脉血回流,血压马上就会骤然升高,甚至将血管憋破。这就是因为气体不能够推动静脉血液回流造成的。打鼾(呼吸暂停综合症)时血压升高就是呼吸不畅造成的。气不行,血就不能行,因为气是血之帅。

    任何导致经络堵塞、不畅、透隙性不好的疾病都能使静脉血回流不畅,从而使血压升高。如多食甘甜肥厚和盐、贪吃多食,肥胖,肝、脾、肾功能疾病,妊娠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和废物含量超标。因为血是气之母,真气是从血液中提取出来的,血液质量不好,真气中的废物含量必然超标。人体器官和细胞使用了不合格的能量后,造成了废物在肌体中大量淤积,但是排废机能无法及时将废物排泄到体外,就会造成人体有限空间废物充斥,这就是经络堵塞,血管变细、硬化。以上原因是造成血压升高的原因,也是造成生命衰老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废物在微经络淤积,是生命衰老的根本原因。

    精神紧张、情绪暴怒、恐惧都会导致经络和穴位关闭,引起气流不畅。因为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肝功能,使血液解毒不好,引起真气含毒量超标。真气含毒量超标,全身细胞就会关闭能量通道,拒绝使用不合格的能量(这是肌体和细胞的自我保护功能),造成气流不畅,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同时肝又主管经络(筋),属木,主输泄就是指经络的输送营养和水液的功能而言的;肝主情志,人生气时经络就会关闭;人生气时面红耳赤,血往上涌,就是经络关闭,动脉继续供血所致;肝开窍于目,人生气时流泪,眼睛发红。

    

    二、血管变细的原因

    

    我们应当注意到,人体的血管变细,不是血管管腔里有什么东西附着在血管腔内壁上,而是从血管壁组织内部变厚,硬化,将血管的管腔挤压细了。

    什么原因使血管壁组织内部变厚,硬化呢?原来是血管经络在过滤能量时,将不合格的废物阻挡在人体血管保护膜和肌体之中。如果血液中的废物的含量超标,真气中的废物的含量也就相应超标,这样排废机能不能及时的将废物排泄到体外,造成了严重的废物淤积,占据了人体血管的壁组织内部的大量的空间,从而导致血管硬化,(血管组织中有大量的杂质,肯定就会硬化,失去弹性和韧性,这样的血管很容易破裂)将血管腔挤压变细。血管变细一般都是废物淤积造成的,或者是由于炎症,气血阻滞造成的。

    人体血液中的废物含量长期超标,肯定会造成经络组滞,血管变细硬化,这样血压升高是自不待说了。

    脑溢血、青光眼、白内障(能量交换后排废不好)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炎症、头痛等许许多多疾病都可以从经络堵塞的意义上去解释。

    第四部分:杂论与备忘录

    一、自我体验

    为了说明静脉血液的运行是呼吸系统推动的,我们不妨做一个自我体验。我们都知道,人是不能够长时间地憋气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右心室不断的给肺动脉供应血液,肺部承受不了心脏输送过来的血液压力缘故。因为右心室是一个血泵,当右心室给肺动脉供血时,肺动脉瓣是开启的,当右心室舒张,吸入右心房输送过来的血液时,肺动脉瓣却是关闭的。当右心室再次给肺动脉供血时,三尖瓣关闭,肺动脉瓣却是开启的。右心室就是这样一次次,一下下的给肺动脉供应血液的。但是,在不呼气的情况下,动脉毛细血管的末端却是关闭的。

    如果长时间地憋气,右心室不断的给肺动脉挤压入血液,肺动脉的血压不断的增大,憋气的人由于承受不了肺部逐渐增大的压力,最终只好放弃憋气,做一个长呼气的运动,将肺静脉中的血液挤压到分支静脉,使肺动脉的血压得以减轻,使肺动脉中的压力和能量得到释放。

    自觉地憋气过程就象是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内的压力不断的增大。当轮胎内有了较大的压力时,我们打气的力量也一定要随着轮胎的压力增大而增大,只有这样才能将气打进轮胎内。这种常识一般人都是有的。

    长时间地憋气,和给轮胎打气的道理是一样的,它肯定会造成肺部动脉的血液压力不断的增大。不但如此,经常的,长时间地憋气,还会使左右心室的压力增大,特别会使右心室的压力突出地增大,这样,右心室就要不断增加挤压力量,才能将血液挤压入肺动脉。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一定会造成右心室肥厚,或者造成右心室内径扩大。

    如果我们深吸一口气,然后长时间地憋气,时间长了,就会感到肺部动脉的搏动。这主要是肺部动脉压力不断增高的原因。

    

    二、为什么呼吸不畅血压就会升高

    

    呼吸系统是推动静脉血液回流的动力系统,它和心脏、动脉互相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上述理论是我根据中国医学的气血理论,根据现代科解剖学,根据现代电视教课内容的动物解剖的生理实验,(现代医学和生理学在动物解剖当中却忽略了这些事实)根据我多年的体会整理出来的一种新的血液和能量运行理论。

    如果医学界的人不相信呼吸系统和静脉毛细血管,是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室运行的动力,他们完全可以做一个实验,将麻醉的动物的气管卡死,动物的血压马上就会升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静脉血液不能够回流,动脉血液是一个死胡同,而心脏和动脉却不断向毛细血管供血造成的。

    有些经常打呼噜的人,(在医学上被称为呼吸暂停综合症)他们的血压在打鼾时都会升高。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也就是呼吸不畅,静脉毛细血管不能够有效的扩张,或者不能够扩张到生理需要容量,不能够使静脉毛细血管产生足够收缩力,以达到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房回流的缘故。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动脉血液就不能够将动脉血管中的血液顺利地输送到静脉血管中去,或者动脉血管需要产生一定的压力才能将动脉血液挤压到静脉血管中去,它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动脉血管压力增高,使左心室的压力增高。

    

    三、专家的评论

    

    我曾把自己对血液循环的认识送给一个专家,这个专家说:血液运行和呼吸系统没有任何关系的。他认为:心脏是血液运行的唯一的动力系统,什么人体所有的动脉和和呼吸系统都参与血液的运行是丝毫没有道理的。

    我说:如果血液运行和呼吸系统没有关系,为什么将动物的气管卡死,这个动物的血压马上就会增高了呢?

    他说:如果将脑神经的反射弧卡死,人体马上就没有血压,就是把气管完全卡断,就是卡上一个小时,这个动物的血压也是不会升高的。

    我说:动物的血液的运行是心脏和动脉血管共同的搏动构成的,如果把神经反射弧卡死,动脉血管就不会搏动了,它当然就不能够运输血液了。不能够输送血液当然血压也就不会升高了。

    他说:你知道什么叫反射弧?是怎么反射的?反射起个什么作用?你怎么知道神经反射和动脉血管地收缩有关系?你的实验数据呢?

    我说:什么叫反射可以回答,但是我没有实验数据。

    他说:你的水平连一个高中生都不如,这些都是高中生物课的内容,如果你连这个内容都不知道,你搞的东西下一辈子都不能成功!

    他还说:我都有实验数据,我有临床经验和实践,你能够拿出什么来?你怎么能够随便就提出推翻现代医学的循环理论呢?

    我说:一个心脏只有16p的压强,而人的毛细血管展开就有十万千米,依靠一个心脏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完成人体血液循环的任务的。因为世界上最大的泵的扬程也不过1000米。要知道,血液经过毛细血管,骨骼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时,需要很大的压力才能穿透。当血液穿透这些组织时,它们的从心脏获得的那点动力早就没有了,更不要说向右心室回流了。

    他说:血液运行根本不需要很大的动力,因为这是人类数百万年进化最优化的结果。

    我说:人体的血液有有6公斤左右,一个心脏才有16p的压强,这些血液它产生的摩擦力都无法克服,它怎么能够带动人体血液运行呢?

    他说:心脏不需要很大的力量就能够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就象一个u形管,从这边倒进水,就会从另外一端流出来,不相信自己实验去!他还给我例了一个公式,证明心脏不需要很大的力量就能够带动全身的血压循环。

    但是他是无法说服我的。我认为那些所谓的实验数据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他们的实验的立足点是不对的。他们的实验很象是连1+1=2都没有解释清楚,就忙于解释其它高等数学公式去了。或者说他们连四则运算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解三元一次方程去了。所以他们搞得实验都是似是而非的!

    

    四、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一)心脏如何克服人体周围组织的对血管地压力

    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对血管都是有压力的,心脏在推动血液运行的时候,必须克服这些肌肉和皮肤组织的压力,克服血液通过这些血管的摩擦力。那么肌肉和皮对血管的压力有多么大呢?数万千米的血管,以及致密结缔组织、骨骼产生的阻力有多么大呢?仅仅依靠一个心脏产生的3千克的压力能够推动整个人体血液的运行吗?这简直是不可思义的!

    (二)做个小实验

    不管专家们怎么说,我仍然坚持认为,一个心脏绝对不能推动整个人体血液的循环。要知道,人的血压每平方厘米就有80──120毫米汞柱,那么我们浑身的血液的压力会有多少呢?如果我们给身上缠上20──30公斤的压力,也就是说,穿一个紧身衣就行达到20──30公斤的压力了,这不会影响人体血液的运行的。这种实验是比较简单的,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实验。

    一个心脏的压强只有16p,那么它怎么能够克服这么大的压力呢?根据动量守衡的原理,这是无法解释的。

    (三)心脏衰竭出现的现象解释

    有人认为:左心和右心互相配合,左心向动脉供血,右心依靠负压从静脉中吸取血液,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

    可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右心房已经衰竭,血液仍然向右心室运行?并大量的聚集在肝脏、门静脉、颈静脉和总动脉血管中。这说明给右心室供血绝对不是简单的依靠右心房的产生负压使血液运行的,而是依靠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和收缩构成的血液运行。

    因为右心不能够将静脉输送来的血液及时的输送到肺动脉中去,而静脉毛细血还在不断的给这些静脉血管供血,所以就造成了血液在腹部、门静脉、肝脏中、总静脉中大量的积压,造成了颈静脉怒张。

    如果左心室已经衰竭,不能接收肺静脉输送过来的血液,而右心却是正常的,肺部的压力肯定会增大,由于肺部的压力过大,血液没有出路,就会从肺泡中渗出到支气管内。所以左心衰竭的人,经常咳出粉红色的液体。

    (四)静脉血液并不是随着心脏搏动的节奏运动的

    如果血液完全是依靠心脏推动的,为什么静脉血液不是随心脏的搏动而运动的,却是随呼吸节奏而运动的?这说明血液并不是完全依靠心脏的动力推动的。

    (五)从血液运行的传导看心脏单独推动血液运行的错误认识

    血液如果是由心脏单独推动的,从心脏到动脉毛细血管的路程是一个比较长的路程,如果心脏搏动一次就推动血液向右心房运动一个行程,从心脏到右心室的距离我是不可算的,但是我想,从左心室到右心房的距离最少也应当有两米之遥。如果从左心室射出的血液,最起码要经过数秒钟才能传导到右心房。就是从左心室到足部的动脉毛细血管,这个传导过程也是需要许多秒钟才能够完成,因为人体的血管是有弹性的,在血管收缩的情况下,从主动脉出发的血液是不会可能以一个搏动冲程,将血液传导到动脉毛细血管的。然而,心脏和动脉毛细血管却几乎是同时搏动的。以上都可以说明,动脉血液的运行绝对不是单纯依靠一个心脏的搏动完成的。

    (六)主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和心脏射出的血液有一段距离

    从心脏主动脉射出的血液和总动脉之间有一段空间地带,这说明在心脏还没有给动脉血管射血加压之前,血液已经向前运行了。这也充分说明,动脉血液的运行不仅仅是依靠心脏推动的。

    关于从心脏射出来的血液和主动脉中的血液之间是否有一定的空间,我观察体会得还不太准确,希望医学界的专家们注意验证。

    (七)现代医学对血液循环压力的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是否可靠?

    有人给我了一个计算公式,证明心脏不需要很大的力就可以将血液从左心输送到右心。为人工体的血液就象是一个u形管,从左边倒进去,不需要加什么力气就会从右边就会自然地流出来,心脏只要稍微辅助一点力气就可以实现这种血液运行的过程。

    我认为他的这种认识,或者说医学界的这种认识还是有问题的。要知道,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是远远超过动脉血管中的血液的。这也就是说,动脉血管中的血液的自然压强是没有静脉血管中的血液的自然压强大的。如果依靠动脉血液的自然压力把静脉血挤压到总静脉是不容易的。即便是心脏给助一些力,把静脉血液挤压到总静脉也是不容易的。希望专家们再重新考虑这种公式的可靠性。因为这种理论,把血液运行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没有考虑进去。

    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个完全模仿心脏、动脉血管的运动形式,我相信我的观点会很快的得到证实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