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生命之谜系列丛书-心灵魂奥秘探索卷 奥修:身体对灵魂的邀请

    让思考适应事实

    怎样培养直觉能力

    基础条件

    做准备的练习

    对思考和情感的控制

    对精神完全的认识

    获得认识的后果

    直觉与幻想

    六个练习

    作者:rudolfsteiner

    2003年直接从德文翻译

    让思考适应事实

    如果要培养一种既能治病又能创造的思考,就需要只思考一件事情,而思考这件事情多样性的转变过程,就像大自然一样。为了让思考得到活力,我们需要思考自然的形成和转变过程。也可以思考一些制图学的变动过程(不是思考它的规律)。当获得了一种健康的思考方式之后,我们也就有了做高级感觉练习的基础条件。

    扩大我们对精神灵心范围的感觉(直觉)不能随便,没有根据是有危险的。因为我们普通的思考不够稳定,不够具有事实。物质的生活中我们的思考从物质得到修正,可是在灵心的范围中没有物质修正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有高级感觉(直觉)就非常容易迷路或者依赖某种力量,就像睡觉时梦里的那种思考一样。这是要避免的。所以在培训我们自己的感觉能力之前一定要做一些逻辑思考练习。

    为了避免任何依赖,我们在接受精神灵心的感觉之前必须让物质上的感觉获得独立性。那么,感觉的独立包括什么呢?那就是,很多本来感到自己属于什么的感觉都需要失去,然后我们真正需要的是:1、需要自己独立思考;2、做事不要依靠任何条件;3、需要脱离对社会和环境的追求;4、需要感觉和意识到自己对环境的作用。在物质方面达到之后,还要在情感灵心和精神方面达到,才可以进入精神的直觉,同时不受伤害。

    下面的练习让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适应事实。比较适合做逻辑思考练习的,是精神科学研究出来的内容。可是为了达到思考练习的目的、为了不要迷路,一定不要相信这些内容,而只要靠逻辑来思考它。

    还有另一种手段让思考适应事实,就是通过有意识地感觉和观察得到的思考。我们心理灵心(思考、情感和意志)的感觉能力从物质生活得到限制,从精神得到扩大。

    如果认为我们思考的内容是自己的头脑造出来的,就很难发挥有活力又实际的思考。我们需要感觉到所有事物(包括大自然)已经包含了能形成这些事物的思考,只因为它包含了思考(规律),才能形成根据这个思考的形态、功能等现象,就像机器也包含发明家的思考一样。如果没有发明家的思考,产品也不可能形成。同样,如果植物的结构没有包含思考,它也不可能形成。不这样思考的话,有的人在做实验来说明宇宙形成的过程时往往会忘记:还需要一个有主意的人来进行这个实验才行。那么,宇宙的形成又是根据谁的主意呢?

    只因为世界的事物包含思考,我们才能通过观察这些事物得到想法、才能去学习。宇宙中所有的过程都是根据思考而发生,只是这些思考不是在头脑才造成的,而是被头脑所反射。所以我们就可以说,思考是精神的象征。为了让思考在习惯之外(思考模式之外)的范围变得实际,为了避免幻想,我在这里就想介绍一些让思考适应事实的培训手段:

    第一个练习:感觉、观察和记住一种现象,比如太阳下山时的天气。隔天再感觉和观察同样的现象。每次感觉和观察到的都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可是它的状态都会变,而且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关键的。在观察过程中不要结论或者判断。结论只会让思考脱离事实。最好是去感觉和观察自己还不理解的事情。这样能学到的是对真理内在联系的信赖,使心理动力能联系到宇宙无形思考的最根源的道理(平常我们的心理动力受自我意识去幻想的影响)。

    第二个练习:我们可以用已经了解的事情做这样的思考练习:比如感觉、观察和记住邻居今天做的一些事情,然后就想像他明天会做一些什么事情(他做今天的事应该想得到准备明天的事)。不过不要问他。明天再看他是不是做我们前一天想像的那件事情,并把自己的思考根据事实改正。这样学到的是给我们思考一种适应事实的根据。反过来也可以观察一个人今天做的事来想象他昨天做了一些什么,后再问这个人,并把自己的思考根据事实改正。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思考联系到本来引起了做法的思考,让自己的思考和事情中的思考达到统一,使我们自己对环境的态度也慢慢地跟随着转变。

    第三个练习:这个练习比较适合一些在合适的时候却没有合适主意的人。他们经常被自动或被动发生的思考过程(乱想)控制。在半个小时的休息中,他们可以学习专门思考一种事情,不允许任何跟这个事情无关的想法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平常不思考的事情最适合成为这种练习的题目。

    第四个练习:尝试回忆昨天碰见的一个人。不仅要回忆他的姓名,还要回忆碰见地点、周围环境、他的穿着等等。问题是我们往往感觉和观察得不准。准确的感觉和观察是记忆力的基础条件,也可以说,只要训练观察,记忆力就会提高。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先想像那些记不清楚的因素,使人在下次很自然地就会观察得准一些。这样就有利于记忆力。

    第五个练习:这个练习比较适合一些因为着急地想得到结果就容易失败的人。如果有一件要办好的事情,先要思考多种实现的手段。把不同可用的手段都思考到底之后,先不要做出选择,也不要做出决定,反而还要脱离这方面的思考。下一天就会发现事情转变了,这是因为事情包含的发展规律在睡觉时和我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做了一些工作。

    如果不去思考多种可能,人们容易把原因和结果搞混了。如果想不到事情或者事物必须包含思考才能发展成思考的那样的结果,那么人也不会想得到为什么猴子发展成了人,而没有发展成一种爬树更厉害的动物。

    所以做思考练习不要靠人造的关系,而要靠不会是假造的自然过程。只有我们的思考不依赖情感、意志和任何模式,而只依靠观察和逻辑,它才会实际和自由、才会面对灵心精神范围的感觉带来的无肯定。

    培养灵心精神范围的感觉需要逻辑思考才能的基础,用逻辑来理解精神科学研究的内容。这样,一方面会引起直觉才能,另一方面能避免迷路、进入情感和盲目地相信幻想。所以,在这里还要提供一个精神科学研究出来的、可以当成思考练习题的内容:

    我们物质世界的材料和灵心范围、也和精神范围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范围的材料在不同的状态下存在。物质的材料可以说是变浓或者增强的,所以就这样出现。灵心和精神范围的“材料”或者力量还没有那么固定和具体,所以还不这样出现。

    “材料”还没有变浓、还没有形成物质状态(精神)时,它就是将能形成物质特点的规律(思考)。如果我们说“这个想法在物质上还没有实现”,这实际上是说:思考还没有达到物质那么浓的程度,也没那么固定和具体。

    比如说,一个发明家得到了一种机器的想法,有可能他的想法会进入物质上的具体现象(实现)。而且这个发明家反射出来的想法也是在宇宙中本来已经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化学等自然规律都是将能形成物质的、有可能被人发现的精神思考。其实,不仅由人创造的是这样的,自然的生长过程也都是这样的。比如一个种子中也存在着对整个植物的思考。构造生命的力量在植物中变成了物质上出现的,本能欲望等心理动力在动物中变成了物质上出现的,而且各个的力量造成的物质形象又能表达造成这个物质现象的精神思考和特点。连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宇宙中的一种无形的“思考”变浓而形成的。

    都是灵心的力量根据无形的精神原道(思考)才变浓,所以在物质范围出现。如果真正能思考这种东西,思考的能力就会得到力量来做一些平常没有能力做的事。物质主义带来的欲望只会让我们的心弱起来。

    怎样培养直觉能力

    在下面总结和翻译:《theosophie》。

    每个人都能学会在灵心精神范围中的感觉,而且每个不想学的人也能靠逻辑思考的才能来理解精神科学研究出来的东西。灵心精神范围的感觉像物质范围的一样,只是一种感觉。如果人把在灵心精神范围感觉到的东西都联系到自己,比如把它看成一种自己喜欢或者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就非常容易误会。如果要避免迷路,就需要进行在灵心精神范围科学的研究,就是说以不管自己的一种方式来看和比较。

    第一个方面:所有的接受都不能包括判断,不能对感觉到的东西作出判断。只要注意这一点,就可以在任何(包括最不重要的)一件发生的事情中看出精神范围的事实。不过,要避免把感觉到的东西联系到自己(比如同感、反感、有用等等)。最适合做感觉练习的东西是自己讨厌的一个人,因为这样避免判断的难度比较大。感觉到这个人的时候,只要感受他的样子、做法等,不要从自己来进行思考或者结论,只要根据他的做法来进行思考。

    如果感觉到任何情感,这实际上只是感觉到自己(自己和环境的关系)。这会排除和掩盖对环境事实的感觉。自己的情感(同感、反感等等)也要从外面来感觉,就像感觉外界的东西一样。另外要避免任何反应。这样就能让自己独立,再也不用依赖各种各样的被感觉引起的反应,不用让自己的兴趣和情欲来控制自己。反而还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兴趣和情欲来研究它们,观察它们是怎样起作用的,使自己对灵心范围的感觉能力也提高了。

    第二个方面:头脑根据自然具有的、无根据的思考过程不能成为高级感觉的基础。在物质世界中思考过程避免不了通过事实受到修改,也可以说被物质的事实而引导。可是在精神范围中没有这个物质,所以思考不受什么引导、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如果不要让自己的思考在精神范围中变得混乱,就必须自愿地给思考方式一种规律,给它一种精神范围的根据。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人必须控制和避免所有从自动出现的思考,只让那些从规律本身发展出来的思考发生。比如数学比较适合当这种练习的手段。然后,还要给自己所有的做法一种根据、一种规律。不要做为了自己的事。只要让自己做到根据“好”和“真理”的规律能做的事情,只要让自己做已经认识到有必要做的事情,不管做这些能不能成功,也不管这些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一种满意的感觉。

    这样就能解放自己的做法,不让做法依赖个人情感,而让它依靠认识到的真理,使我们以自己的做法实现精神发展的需要和参与精神范围的建设工作。

    在寻找感觉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这样的练习就能得到为了观察和研究工作需要的安静和自信。痛苦、情欲等情感就变成了直觉手段,就变成了我们灵心范围的直觉器官。像物质的眼睛和耳朵不能感觉到自己、只能感觉到外界一样,痛苦和情欲等情感也不要联系到自己,而要让我们从外面来研究它们(自己的情感)。

    如果我们不在情感中生活,而是像看外界一样看它们,通过研究这些我们的情感就能直觉到灵心范围的力量、本质和规律。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就在所有环境的过程中都能“看”到。所有的事情会失去与个人的关系,得到与永远精神规律的关系。如果想从这些规律做出事情,我们就需要很强烈地追求自由的意志。联系到自己个人的意志则会引起依赖和破坏。

    下面就介绍更具体的培养高级直觉的做法:

    基础条件

    在下面5个题目中总结和翻译:《wieerlangtmanerkenntnissederhoeherenwelten》。

    只要培养自己尚未发挥出来的直觉才能,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物质上只能见到结果的力量。这样的培训不提出任何物质方面的条件。可是从这样的直觉出来的知识是真正愿意寻找的人才能理解和认识到的。不这样的话,一个没有心里准备的人在理解到只能直觉的东西时就会发疯。这种心里准备可以分成两个基础条件:

    第一个基础条件:要获得认识的人需要尊敬所有他还不知道的事物。如果他觉得已经知道,这种心理状态就会排除这些事物,使他无法接受和了解到。判断也有这样的排除作用。要尊敬的不是人(危险),而是我们还不认识的真理。培养这种尊敬在我们思考的心中就会发挥和解放力量,使我们的灵心(思考、情感和意志)打开自己、能接受新范围的东西。看不起和反感则让灵心封闭起来。

    第二个基础条件:要获得认识的人不能追求接受太多的印象,也不能追求太多的机会。他需要在心里把自己的情感灵心只和一件事情联系起来。这样做的话,就能在周围环境所有的事物中都发现形成这些事物的力量。需要的是安静的、在内心中的思想,不过需要思考的不是自己,而是环境中的事物。这也不要是享受,而要是为了世界的理想和认识,从而使灵心的力量得到解放。思考自己的话,我们又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并让灵心的力量死去。

    高级直觉器官的培养不要影响个人独立自由的意志,而且做这方面培训的人不要做任何不能保证后果或者不能保持意识状态的事情。

    那么,怎样做才合适呢?第一:让内心安静(如果有难以控制的情感,就不要反应),分清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每天用几分钟来观察自己的情感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就像观察外界与自己无关的东西,或者好像看一本书一样。因为这样看是想不到自己的;脱离并观察自己的人就会完全保持安静。这样就能分得清楚重要和不重要的,并能以另一种眼光来看自己的生活和感觉。

    做这种练习的人还会发现,在有仇恨等情感产生时其实并不需要有任何反应,可以完全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做法。别人也很难伤害他的心,因为受伤的人冷静地知道“一种接受伤害而去反应的做法是没有用的”。结果,人的心中会诞生第二个“自己”,是一个完全能控制自己的第二个人。

    第二:然后,不再观察自己、而要观察整个人类,不管自己的情况。想培养直觉的人要超过自己,进入人类的精神。“让外界的热闹在自己的心里消灭”应该变成很自然的一种生活需要;“靠思考接受精神的道理”应该变成一种喜欢的事。如果思考和情感接受精神科学研究出来的规律,它们能做到的比策划工作能达到的多得多。

    结果,人使用他的生活比本来实用(实际)得多,并把自己的身体看成了一种宇宙的精神能使用的工具或者乐器。面子再也不是什么实际的东西。对世界规律的认识会给人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如果一个精神老师想让人依赖某些不能清楚的因素,这个老师就不是真正的老师。

    这些是基础条件,完成了准备练习之后,会有一天,直觉的才能就自己出现。如果以后还能获得对精神的完全认识,就不仅能感觉(直觉)到灵心精神范围的力量,还能和这些力量进行交流。

    做准备的练习

    第一个练习:为了让情感和思考得到接受高级直觉的才能,需要用它们来感觉和观察植物的生长和萎缩过程。观察必须是有意识的,不要马上就想到下一件事情。如果真正地观察生长或者萎缩的过程,也观察在感觉中产生的情感和思考(由感觉的过程而引起),就可以发现两种我们本来不知道的、有一定特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具有这两种特点的情感和思考的,就是灵心范围的一种心理动力“材料”。

    在练习中不要故意思考什么事情的意义,而只要感觉植物的生长或萎缩过程,再观察在心里的感受。有艺术感和内向的人做这个练习比较容易。

    第二个练习:为了避免在高级的直觉(或范围)中迷路,我们需要做这样的练习:需要想、意识和感觉到——所有的思考和情感都是事实,都是在属于它们的范围(精神和灵心范围)实际存在和出现的。在那些范围中它们也互相起作用。而为了避免不好的作用,我们需要只发挥合适的思考和情感。

    这比较难,因为精神和灵心的范围不像物质范围那样逼着人接受属于范围的规律(在物质范围中不能一下子杀一个人,一下子又让他活过来,可是在精神的范围中思考就可以做到这样的事)。因为思考和情感在属于它们的范围中也是事实,所以需要控制它们、不能幻想、不能发挥无根据的情感。如果做到这样,人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为世界作出贡献。

    第三个练习:听见动物发出的声音(包括人)时,可以从他的声音听出他的内心状态(痛苦、情欲等)。需要做的练习是,把自己的心和这个自己的心之外存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让自己的感受完全涌入到(接受)这个别人心中的状态,并不管什么舒服或者不舒服。

    这样做的话,本来只是声音的东西就会变成我们心在环境中能“看见”的灵心生活。培养出来的才能,就是让灵心联系到耳朵,也是听见属于灵心的东西。

    第四个练习:听见别人说话的时候,让自己心里能产生的情感安静,不让自己在心里发生反应。也不要发挥任何同感、反感等情感。这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不要让自己的心作出判断,也不要觉得自己知道得更好。

    最适合做这种练习的对象是小孩。练习中需要把自己个人的因素完全消失。这样做的话,就可以跟着“听别人”(接受)的方式进入他们的灵心(心)、进入他们的精神。

    经过这四个练习,我们能把自己的心打开,让我们自己心之外的灵心和精神的力量进入,使我们能感觉到这些力量。可是如果保持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就会让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使环境中的灵心和精神的力量就无法进入、也不愿意吐露自己。如果在做这些练习之前看一些精神科学研究出来的内容(比如《孩子的教育与改革》、《全面的人类学》、《通过教育去治疗》等等文章),这会帮助寻找到练习方向。

    对思考情感的控制

    为了让直觉才能出现,我们需要把具有不同才能的东西互相比较,比如石头和动物,或植物和动物。观察比较的时候,需要感受到(不是结论)这些东西根据哪一些力量(本能、欲望等)形成了自己的形象。如果用这种感受和有关的思考,我们就能唤醒对于灵心和精神范围的直觉器官。

    如果唤醒了这样的直觉才能,人不仅能直觉到那些能变浓而在物质范围中出现的灵心和精神力量,同样也能直觉到一些永远不会变浓、不会在物质范围中出现的灵心和精神力量。

    不过,需要小心的是:做直觉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和世界、道德、同感、欣赏美等因素联系得越来越紧,否则的话,这种练习会让人麻木起来。这样对心理的发展很危险。为了避免不好的发展,不要只为了练习着急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反而这些练习要在每天平常的生活中发生。

    因为灵心精神范围中的直觉不同于我们物质思想对于这种直觉的想像,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不到任何进步。如果以为灵心精神的力量是在物质世界中出现,这就是迷信。扩大感觉范围也不是新拿到什么东西,而是发挥和唤醒本来已经以睡眠状态存在的才能。所以不能缺少勇气和自信。不要以为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把什么东西转给人。培养高级直觉的手段,其实只是每一个人具有的(参与灵心范围的)情感和(参与精神范围的)思考。只要让意识不仅存在在身体内,也让它进入属于自己的灵心和精神,就可以直觉(意识)到属于它们范围的环境。

    我们可以这样让意识进入:感觉和观察一粒种子(一定要是真正有活力的种子),同时靠思考来想像和感受它是怎样发展成整株植物的。然后就想:泥土和光的力量以后真的会让这粒种子做到这样。可是如果用一粒种子的假象,泥土和光的力量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假象中没有可发挥的力量。

    我们靠思考的才能去想像将要发挥出来的力量。不仅要思考,也需要在心里感受,这种力量(构造生命的力量)才能在心里变成有意识的。如果不变成有意识的,它就是幻想,就像吸毒者只感觉到自己身体内的东西一样。

    然后可以继续这种意识练习:感觉和观察一株正在开花的植物,并靠思考来想像它怎样萎缩、现在看到的怎样消失和新种子的出现。这样的过程需要在心里感受,还要感受这些现在要停止起作用的力量继续存在于新种子中。这个力量又会在自己的灵心(情感)中变成有意识的。

    可是如果一个人以为要见到像物理学中的那种力量,他就会失望。如果使用实际上没有活力的假象,这种练习还会让人迷路。

    在感觉和观察人之前需要弄清楚:感觉到的事实不能是为了自己去利用,否则我们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感觉人时,首先可以靠记忆力来观察一个人发生过的情况,比如他要求(有欲望)得到一个东西,又很怕得不到它。要观察的,只是在他心中发挥出来的欲望的力量。并且,我们还要在自己的心(灵心)中去感受他的这个力量(不要结论和判断)。尝试过几百次之后,我们可能会成功让自己的灵心得到这个在别人的心里观察到的欲望状态。

    这样,这个欲望在自己的情感(灵心)范围中就会变成感受有意识的力量,使我们能直觉到别人心理动力的状态。不过,不要尝试用物质生活的语言来表达直觉到的,否则就会误会。然后还可以观察并在自己的心里感受别人其它的心理状态,比如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在观察和感受过程中,不要在思考中判断被观察的人。感觉到他们内心东西时,一定要看得起和爱他们。否则的话,这种练习就会把自己变成人类的敌人。

    另外还需要这样的思想:害怕是没有用的,只要冷静地看需要做什么就行。这种思想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练习,手段是:不要尝试避免任何苦难,什么都要接受和面对,信任真理。

    我们物质身体的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很多事实,是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情感、可以给我们假装安全来避免很多害怕的情况。培养了高级直觉器官后,我们免不了看到危险、看到到处都起作用的破坏和建设的力量。所以想培养这种直觉的人需要有勇气,才能受得了自己以前做事的理由(面子、贪心等)都没有价值的情况。他们需要学的是,把属于个人的情感看成像不存在的一样,才能找到面对而需要的力量。

    对精神完全的认识

    获得对灵心精神完全的认识(包括在这个范围中的交流)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自动会发生的,只是还要再等几千年才到来,而且获得的状态跟现在经过练习获得的也有一点点区别。如果要在现在的生活中就获得,就必须做练习,否则具有我们现代意识状态的人会利用这些认识来造成很可怕的后果。

    为了保证获得高级认识的人的意识已经够成熟,在获得认识之前必须碰到考验他的力量。

    第一个考验:可以说第一种考验有点像一种精神方面的“燃烧过程”。人要承受得了灵心的生活已经没有被物质隐藏的状态。这种才能我们也可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学到,就是经过接受困难、失败等。其实,获得认识的过程就像这个考验一样,只是一种发挥信任和勇气的手段。

    获得认识的时候,寻找的人能认识到他以前已经感觉过的灵心和精神力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什么规律和互相的作用,就像一个人不仅感觉到笔画,也认得出笔画成为的、有意义和有规律的字一样。认识到这些宇宙中的规律之后,寻找的人就会从这些规律中找到和安排自己的做法(实现规律)。

    也有一些人虽然还没有灵心精神范围中的意识(直觉),可是他们无意识地从这些规律找到自己的做法。这种人做的事就是人类发展所需要的。

    第二个考验:我们平常的生活都会带来一些外界条件要求我们完成的任务。这些肯定要认真地坚持。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在精神范围的规律中认得出一些其它需要完成的任务。要考验的是,虽然外界没有让我们完成这些任务、外界的条件也不引导我们,可我们还是需要从自己来完成根据认识需要做的事。

    面对这种考验时,我们不能靠在精神范围只会让人迷路的个人喜好。这里要学会的才能我们也可能在平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学到,就是经过做一些并不管自己情感的事情。这种做法培养的意志在精神范围中不需要身体行动,意志自己就直接起作用。

    可是在获得有意识的认识之前还需要满足一些基础条件,就是根据真理去思考的才能。如果根据逻辑发现自己的一种想法是错误的,必须马上能放弃这个想法。相信迷信的人被他们的想法所装饰(眩惑),所以他们无法去认识。

    第三个考验:需要做到的是,在没有任何能引导人的原因的情况下“抓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高级的“自己”)。这需要是自己自由做的,没有任何根据,也没有任何环境作用。这里需要的才能我们也可能在平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学到,就是经过只靠自己的意志(没有别人的支持,也没有能考虑的时间)来主动做事,比如快速反应救人。

    如果成功地经过了这三个考验,以后世界发展的需要就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没有任何个人因素在起作用。

    获得认识的后果

    我们在现代生活很难意识到精神的范围,是因为人类在未来才会慢慢发展出这个范围,也就是我们靠灵心范围的自我意识来改造和解放现在还属于物质的范围,得到新的永恒(精神)。也可以说,比如“精神自己”就是指脱离了对心理动力的依赖的精神。下面右边表示的,是根据人的天性发展在不同范围获得自由的年龄。

    1、这些范围在物质的身体上出现(感觉外界的事实):

    物质的身体(矿物也包括的范围)出生

    构造生命的力量(植物也包括的范围)6/7

    心理动力(动物也包括的范围)13/14

    2、灵心的范围把精神和身体联系(个人心里的、思考/情感/意志、所有印象联系到自己):

    心理的灵心(也是心理动力)

    智力的灵心(也是自我意识)20/21

    意识的灵心(也是精神自己)

    3、精神的范围在生活中只发挥萌芽(与个人无关的无形的真理、认识、独立发展、永恒):

    进入自我的精神(被改造的心理动力)练后

    构造精神的力量(被改造的构造生命的力量)练后

    精神中的人(被改造的人体)练后

    属于精神的三个范围是人类在未来才能有意识地发挥出来的,所以靠我们现代的理解,我们就不可能明白了它们。其实,它们在人类早期发展时已经属于无意识能直觉到的范围。不过因为是无意识的,这种直觉就让人害怕(迷信),并造成了人类的依赖。为了能脱离依赖、把这些精神的范围发展成有意识状态并真正存在的,我们必须先失去以前无意识的直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得到的(新状态的)灵心才有意识、自己改造得到的(新状态的)精神才有控制能力。

    人以他的情感造出来的力量(心理动力)很难被人的思考控制,所以,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先用那些没有个人情感的事物(矿物和植物)来进行。它们的力量比较容易被人有意识的思考改变。

    完成练习之后,如果我们能直觉到自己追求外界而发挥的情感等力量,直觉到的,就好像是从外面向我们自己的一种力量。我们自己情感造就的力量(欲望等),就像动物的特点一样向我们自己发动袭击和冲击。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这样见到自己的情感就会让我们很害怕。不过,感觉到这些的人很难发现,这些袭击和冲击他的力量其实是自己的情感造成的。在精神的范围中我们会发现,所有事情实际上跟我们本来想像的正好相反。

    我们还会发现:在做事过程中,我们会把自己的情感(我们做法的基础是情感)转给物质的环境,从使我们非物质的情感影响到物质的环境。同样的,一个老师的思想在教育工作过程中也会转到成长着的学生中,从而改变和影响到他们物质的身体结构。老师的思想在学生的身上就形成物质的结构。同样,一个人的思考或者动作习惯也会坚硬并形成他身体的物质结构。

    通过见到形成物质的精神,我们就能学会直觉到精神。

    灵心和精神的范围获得意识和认识之后,本来自动发生的精神引导和无意识的反应(做法)就会结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注意:不要把所有的规律搞混。比如说思考、情感和意志之间的自然反应再也不会自动地发生。获得意识和认识的人,需要自由地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主动引起这些反应。所以,我们在获得意识、认识和自由之前必须完善我们思考、情感和意志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必须调整它们之间的比例。

    想过获得认识的“门槛”的人,会知道自己怎样造成了自己的命运和特点,也知道:只有活在物质世界上,才能改变和完善自己、改变环境的事实、用会消失的物质来发展出永恒的才能。

    获得意识和认识的过程也可能是这样进行的:人的生活包括三种变换的状态:有意识的、做梦的和睡眠(睡觉很深、不做梦)的状态。其实,每个人以意识状态参与物质中的生活、以做梦状态参与灵心中的生活和以睡眠状态参与精神中的生活。这样,每个人都每天在三种范围之间变换,只是,我们在灵心和精神的范围中不能保持意识状态。

    我们平常做的梦是自己无意识的、属于物质生活的想像(不睡觉时,我们的想像也会影响到普通的感觉)。那么,如果我们做前边说过的练习,就可以让自己的意识扩大,使它慢慢地也包括了灵心范围的做梦时间和精神范围的睡眠时间。这样的话,不仅能不断(包括睡觉时)保持意识状态,也能在不睡觉时随时以自己的意识转到灵心或精神范围中去。这时,做梦的内容再也不是自己的想像。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否则思想会混乱起来。另外,还需要让精神科学研究出来的事情充满自己的感受(靠逻辑去理解后才感受),让新的意识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有规律)出现。如果扩大意识范围的人不能和灵心精神范围的规律合作,他只能失去生活的方向。

    着急、紧张、烦恼、判断、生气、害怕、虚荣、迷信、雄心、好奇、贪心、爱说话、追求地位等等,都会影响高级范围的直觉。如果一个人的做法只是为了得到成功,他具有的心理状态就会排除精神上的成功。

    如果利用其它无意识的被动的手段来扩大感觉范围,这就会危害身体、灵心(心理)和精神(思考)的健康。为了健康,一定只能靠有意识的、主动的手段。只有让逻辑的思考成为练习的基础,获得新直觉的人才能把直觉到的东西联系到他平常在物质上的生活。否则他就会变成一个被动、被控制的幻想者。

    为了避免受到不清楚力量的控制,一定先需要让自己的思考适应真理和事实,给自己思考、情感和意志的过程一定的、不受个人喜好影响的规律。能起帮助作用的,是道德、理智和逻辑。不要只为了练习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练习的人,能保留任何一种工作,甚至通过感觉的变换还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重要的是,寻找者要追求身体、灵心和精神上的健康和清楚的认识。如果不是这样,他找到的只是自己身体造成的幻想。

    直觉与幻想

    直觉是有意识地去感受和控制普通的生活中无意识地起作用的力量。艺术创造的想象、灵感和直觉就等于先断开物质的感受和个人心理的动力,后有意识地进入并控制创造的过程、我们在睡觉时做的梦和睡眠范围中的发生,不是什么无意识、搞不清楚、被动的与平常生活无关的现象。

    为了搞清楚这一点,在这里总结和翻译:《die12sinnedesmenschen》。

    我们能发挥的高级直觉器官是:悟感(悟觉)、灵感和直觉(先有悟感,后有灵感,最后才有直觉)。如果我们超出物质身体的感觉能力(直觉),这也是经过身体的感觉器官发生的,就是经过对外界的6个感觉器官(请看《人的12种感觉器官》)。

    如果我们经过并超出眼睛感,就是说靠灵心的才能脱离眼睛,我们就进入了“悟感”感觉到的范围(发挥精神方面的悟觉)。但如果我们经过味觉进入悟感的范围,这也是脱离身体的器官,不过因为味觉是对于自己身体的感觉,所以会留下物质的一些因素。结果,我们感觉到的是鬼之类的现象。如果我们经过温度感进入悟感的范围,我们感觉到的就会受个人情感(同感和反感)的影响。

    如果我们经过并超出听觉感,就是说靠灵心的才能脱离听觉感,我们就进入了“灵感”感觉到的范围。灵感的感觉比悟觉进入灵心精神更深。但如果我们经过语言感进入灵感的范围,我们感觉到的就会受个人情感(感到自己和环境溶在一起)的影响。

    如果我们经过并超出“理解意思感”,就是说靠灵心的才能脱离理解意思感,我们就进入了“直觉”感觉到的范围。但如果我们经过自我意识感进入直觉的范围,我们感觉到的就会受个人情感(精神范围的本质)的影响。

    我们物质身体对外界的6种感觉器官感觉到的,是从悟感、灵感和直觉范围留下来的精神道理的“脚印”。只有我们超出物质身体和它的感觉器官,我们才能悟感、灵感和直觉到物质“脚印”在精神范围的根源(物质之外的范围)。在精神根源的力量进入我们身体(对身体起作用)的时候,这些力量就造成了物质的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物质现象(身体6种对外界的感觉器官感觉到物质上留下来的“脚印”)。

    但如果我们经过并超出对于自己身体的6种感觉器官(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的),这不是超出并脱离物质身体,而是进入了自己物质身体的本质。对于自己身体的感觉器官平常是无意识的。有意识地感觉到的现象,一般只是它们在心理引起的反应。

    比如说生命感。生命感不会有意识地感觉到生命的过程,有意识的只是对于生命的一种感觉,比如舒服感。对于自己身体的动作感引起的能意识到的作用,是一种心理自由的感觉。平衡感也是无意识的,它对心理留下的作用让我们感觉到一种自己心中的稳定、安静和不依赖时间的感觉。我们的触摸感感觉到的,是自己的身体被其它东西压的情形。这种被压也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是受压的原因(压身体的东西)。触摸感对灵心的作用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自己和真理融合在一起的感觉(只有我们利用触摸感,我们才能敢肯定一种东西存不存在)。

    嗅觉感感觉到的本来也是自己身体受到的影响。可是我们有意识感觉到的,也只是造成影响的原因。嗅觉对灵心的作用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神秘地跟真理统一起来的感觉。

    如果想了解吸毒引起的现象,就可以根据这里所说的去了解。吸食的毒品首先经过嗅觉和味觉进入身体。吸毒之后的感受也是神秘地跟真理统一起来,也是感觉到上面所说的鬼之类的现象。这种神秘的心理感受,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嗅觉和味觉对灵心起作用而留下的感受。给灵心留下来感受的,不是影响嗅觉和味觉的东西,而是对受影响(身体受的影响)和受作用的感觉。

    通过吸毒得到的,因为没有经过自己的努力练习,所以就会造成依赖的现象。而通过有意识地练习得到的直觉能力则不一样,它会使人比平常更能控制自己。

    对外界的感觉进入非物质的(认识):

    自我意识感受本质特点影响的直觉

    理解意思感直觉

    语言感受内心感受影响的灵感

    听觉感灵感

    温度感受心理反应影响的悟感

    眼睛感悟感

    对自己身体的感觉进入物质的本质(感觉):

    味觉受物质影响的悟感

    嗅觉神秘地跟真理统一起来

    触摸感和真理融合在一起

    平衡感稳定、安静

    对自己身体的动作感心理自由

    生命感舒服的感觉

    把两种方向的感觉作比较,就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经过感觉到外界的器官超出身体,进入的是客观的精神范围的事实。如果我们经过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器官“超出”身体,进入的是物质身体的本质,就是很低级的、假象的范围(它们比物质的范围更假)。这些假象的范围比如是吸毒者进入的范围。

    很喜欢描写内心感受的神秘主义者,经过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器官就进入了自己身体的低级本质。他们不靠毒品也达到了跟吸毒一样的效果(见到假象)。也可以说,他嗅觉和味觉到了自己身体内的。如果靠神秘主义进入物质,我们就得到假象的感受。如果靠物质上的现象进入精神的道理,我们就得到认识。

    如果突然得到一些超出普通范围的直觉,最好只要观察它,不要去感动,也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控制,因为任何心理激动都会让直觉变得不清楚,会消失身体的力量。为了享受的精神范围的直觉一点也不科学。为了做精神科学的研究,我们需要根据直觉到的系统和道理去观察。

    对于自己身体的感觉器官在现代人类的身上还没有发展完。因为它们在睡觉时同样工作,所以他们现在还不能是有意识的。不过在未来中,它们会变得有意识的,在睡觉时也同样有意识,使得我们通过它们能直觉到精神的事实。

    在下面再次总结和翻译:《wieerlangtmanerkenntnissederhoeherenwelten》。

    为了避免由于直觉而引起的幻想,在这里再次提供六个让灵心发挥热情(成长)和冷漠(萎缩)的练习:

    第一个练习:要观察自己思路的调整,也就是去控制自己的思考过程。乱跳来跳去的、思考连接没有逻辑和根据的思考、还有偶然的联系在一起的思考,这都会使得我们的直觉畸形(变得不真实)。只有一个思考内容从上一个思考内容来发挥、只有我们不理会没有逻辑的思考,我们的直觉才能是真实的。在听到没有逻辑的思考时,我们马上要用正确(有根据)的思考去认识。这不是说,我们要看不起并逃跑没有逻辑的环境,也不是说要发挥一种马上修正一切无逻辑东西的愿望。要做的是,把从外界来攻击我们的思考在自己的内心中整理成有逻辑方向的思考并在自己发挥的思考中保持这个方向。

    第二个练习:在上面所说的思考中有逻辑的方向,在做法上也要保持这样的方向。这也就是对于自己做法的控制(故意的引导)。所有做法上的不坚持方向的做法和矛盾会使得我们的直觉能力萎缩。做了一件事之后,下一件做出的事要是有逻辑地从前边的发展出来。如果今天引导我们做法的动机不同于昨天的,我们就无法发挥正确的直觉能力。

    第三个练习:另外需要的,是坚持的能力。在认识到某一个目标是正确的时候,不要允许任何的因素影响到自己的追求。所有的阻碍对我们来说只要是一种克服阻碍的机会。只有认识到目标是错误的时候,我们才要放弃它。

    第四个练习:可是同时要做到的是宽容。我们要承认别人和出现的某些事情与自己是不一样的。不要允许自己在心里做出批判,不管别人或事情是多么地不完善或坏。要做的是,去了解所有在自己的面前出现的事物和事情。像阳光也在坏的现场存在一样,我们也要去理解坏的事物。在碰到坏又无利的事情时要做到的,不是看不起和批判它,而是承受要承受的,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好的方式去改变它。别人的看法是我们从别人的角度要去理解的。

    第五个练习:对生活和一切的事物不要有带偏见的看法。这也就是一种对所发生事情的信任。在面对任何一个人或本质时和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有这样的信任。在听到什么的时候不要想:“我不相信,因为这与我自己的理解有矛盾”。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愿意去调查新的信息并根据它去修正自己的理解。我们需要一种开放地接受能力并要信任:自己所做的是有作用的。不要允许任何地怀疑存在。不管失败了多少次,只要有一个目标,就要信任这个目标所带来的力量。这也就是那种“能把山移过去的信任”。

    第六个练习:最后要达到的,是生活中的平衡和平静。我们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情和生活气氛,不管我们碰到的是灾难还是快乐(成功)。不要在高兴心情的激动(表现)和悲惨心情的激动(表现)之间动来动去。不管遇到破坏和危险还是好运气和成功,我们心里都要稳定

    永恒的祝福整个宇宙的演进

    2005-09-2521:57

    举报帖子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玄晟

    头衔:玄灵晟源

    等级:版主

    文章:7189

    积分:14096

    注册:2002-10-11第2楼

    直觉作为研究手段

    身体、灵心与精神

    歌德说:很自然的一种看周围事物的方式,是把它们联系到自己,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就受到自己喜不喜欢,或对自己有没有用等的影响。一个想认识真理的人就难了,因为他不能把事物联系到自己,而是观察事物本身,使它们很快就失去了与自己的情感有关的判断标准。不过,没有判断的观察才是能发现真理的。一个真正的植物学家不要想他喜不喜欢一株植物,也不要考虑它的用途,而仅仅要观察它是如何生长和依赖环境因素的。这是客观,不是主观的方法。

    歌德说的这些话就包含了三个方面:1.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能见到的事物,2.我们在个人的情感上得到的印象,3.我们能认识到的真理。人就以这三种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1.能看见的事实2.对自己个人有意义3.追求中的。

    为什么世界以这三种方式出现呢?在我们走过一片开花的草地时,眼睛能看到花(能看到的是事实),然后我喜欢(把事情变成与个人的情感有关的)并感受到花与我自己生命同样的状态。过了一年再来到这个地方时,过去的花已经过去了,它只留在我的心里。可是现在出现的新的花生长的规律与过去是一样的,使我们联想:过去的花只留在我个人的情感中,可是我在过去,同样也在现在的花中能发现的生命的规律会永远存在,而这种规律的存在不像情感那样依赖我的个人。我情感上的回忆留在了我自己的内心,但是植物本质的规律留在了不依赖个人的宇宙里。

    这样,人就以三种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人自己也就具有了这三种范围,就是身体,灵心(灵魂)和精神。谁对这三个范围有了具体的看法(偏见)或理论,谁就免不了误会我在下面要介绍的事情。在这里说的身体就是能通过感觉器官与物质的环境接触的这个范围。在这里说的灵心就是把事物联系到自己的情感,比如是感到喜欢,讨厌等等。在这里说的精神就是歌德说的那种,超出个人因素的认识。这样,人就具有了身体,灵心和精神,这三种范围。

    人通过身体与环境有接触,通过灵心(更具体说是情感)把印象保存在心里,通过精神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我们这样才可能了解到具有三种范围的人和人与世界的三种联系。

    通过身体,人与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所感觉到的世界有联系。外界物质的材料和力量也组成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像观察外界的物质一样,也能观察自己的身体。可是自己的灵心是不能这样被观察到的,我心里的感受是别人的感觉器官无法见到的。所以灵心的世界是跟物质外界不一样的,是每个人在个人的心里隐藏着的一种存在。通过精神,我们才能认识到外界中的规律,道理和真理。以精神,我们超出个人的范围并进入事物的本质本身。我们对晚上的天空(星星)的感受是属于自己个人内心的,可是我们认识到的宇宙规律是属于宇宙的。这样,人就参与了三种世界(范围)。以身体参与的是感觉器官能所感觉到的世界,以灵心参与的是个人内心中建立的世界,以精神能认识到的是超出这两个世界的规律和真理。因为三种世界的不同,我们也只能以三种不同的观察方式去认识和理解它们和它们与人的关系。

    人的身体:

    我们以感觉器官了解到我们的身体,就像我们也了解外界中的东西一样。像看矿物,植物和动物那样,我们也能看人,是因为人与这些是有关系的。人像矿物一样也构成他物质的身体,像植物一样去生长,像动物一样感觉到周围的事情并在内心中去感受。矿物,植物和动物就等于人存在的三种方式(范围),而只有矿物的身体是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不过,人还是跟动物有区别的。

    carus说:“我们虽然还没有研究完人的神经系统,可是人的神经系统比动物的高级这个事实能证明,人具有动物没有的一种精神。神经系统没有人那么完善的动物就不可能在物质上表现出人能表现的那种精神。虽然不能说:只要有很好的物质的神经系统,就会有精神,不过,如果没有这个物质的神经系统,精神也无法被表现出来。”可见,我们还有人特有的一种,能造成自己世界的范围(自我意识)。

    人的灵心:

    人的灵心(灵魂)与身体不一样的,是它具有内心世界的特点。我们感觉到的东西所引起的印象在每个人的内心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眼睛无法区分某些颜色。从这一点我们能知道,仅仅感觉所引起的印象已经是属于人的内心。我的眼睛虽然能像别人一样感觉到桌子的红色,可是我无法感觉到别人对于红色的感受。所以可以说,从感觉到的东西得到的印象是属于个人灵心的,不仅是神经中的一种物质反应。我们根据印象来发挥好感等的情感。我们以这种灵心的情感来造自己的内心世界。灵心除了(带来思考的)印象和情感这两种因素之外,还有第三种因素,就是意志。我们以意志的力量又影响到外界,让外界接受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些因素。人做的事情与自然中发生的事情就这样不同:人的灵心以意志的方式影响到环境。个人的灵心面对了外界。我们从外界得到印象(思考的启发)并造出个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再从我们的内心世界去影响外界(意志)。

    人的精神:

    人的灵心不仅从物质的身体得到引导,人不是毫无方向地从一个印象来到下一个印象,也不会在每一个感觉器官得到的印象下行动起来(反应)。人会思考,会认识到事物,也会把不同事情联系在一起。人知道,只有他从正确的思考中得到引导,认识和行动才会是具有道理的。

    灵心从两个方向得到引导,一是身体参与的这个有自然规律的物质世界,二是它自愿接受的真理。人以新陈代谢必须接受自然规律,人以思考自愿地接受真理并参与到比身体更高级的一种道理,而这个道理或真理就是精神。

    身体与灵心不同,灵心与精神也不同。在观察身体里的化学过程时,我们就无法观察到灵心。灵心是对于所感觉到的事物的感受。同样,在观察内心感受时,我们也就无法观察到精神。身体仅仅是发挥灵心感受所需要的载体(带来印象),而灵心仅仅是接受精神所需要的载体。自然科学家研究的是身体,心理学家研究的是灵心(灵魂),而精神科学家研究的是精神。如果要以思考的方式去了解人,我们首先要区分自己(人)存在的这3个范围。

    主要的三个范围还可以分为更细节的九个范围,在这里只要简简单单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

    1、这些范围在物质的身体上出现(感觉外界的事实):

    物质的身体(矿物也包括的范围)

    构造生命的力量(植物也包括的范围)

    心理动力(动物也包括的范围)

    2、灵心的范围把精神和身体联系(个人心里的、思考/情感/意志、所有印象联系到自己):

    心理的灵心(也是心理动力)

    智力的灵心(也是自我意识)

    意识的灵心(也是进入自我的精神)

    3、精神的范围在生活中只发挥萌芽(与个人无关的无形的真理、认识、独立发展、永恒):

    进入自我的精神(被改造的心理动力)

    构造精神的力量(被改造的构造生命的力量)

    精神中的人(被改造的人体)

    以精神科学去研究教育的基础

    与精神合作

    这里要介绍的教育的基础,是精神科学带来的认识。我自己把这种认识的发挥当成了我的生活任务。本来,我只是为了认识而去发挥和研究,可是后来有一些朋友想利用它来完善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比如emilmolt想利用这些精神科学的认识来完善教育,于是他就办了第一个适合人类的学校。在这所学校,我们是根据精神科学的认识,来看我们的时代和人类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些什么。我们在这里发挥的教育所靠的基础是对人类的认识,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包括在人的生活中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对现代人思想状态起作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根据传统传下来的宗教(或者价值观),另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给我们带来了对于物质身体的认识,包括物质身体的一些功能和变化过程。可是,只靠测量的自然科学并不能观察到人体里发挥的一些心理和精神过程的原因。这里不是说自然科学不好。我们也有必要从物质的观点来看我们的世界,不管物质中发挥出来的精神道理。

    可是,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不能直接地帮助我们安排实际的生活。传下来的宗教(或者价值观)也不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认识。如果一个人真正地想认识到死后的状态或者永恒的精神力量,宗教也无法给他肯定。如果一个只对自己身体敢肯定的人问:“物质世界的存在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只能想象自己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后的,并把它说成一种规律。如果相信这些想象,我们也能得到安慰,可是这都只是一种“信”。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成的理论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只是一种“信”。这都不能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更合适的做法。我们虽然知道宗教和自然科学的道理,可是我们已经失去了根据它们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最需要跟精神力量合作的专业是教育。老师需要培养的,是包括身体、灵心(心理)和精神的人。所以老师也需要与精神合作。

    现在,人类以自然科学的手段对物质有了特别深的了解(物质主义),所以现在我们更需要与精神的力量合作。怎样才能保证未来建立的机构和制度没有现在的那么糟糕?未来社会的问题主要是教育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精神道理培养出来的人。作为教育基础的精神,要是那种在生活和做法中发挥出来的。如果以精神科学的手段来观察一个小孩,我们就会看到物质被精神力量塑造的过程:刚出生小孩头脑的物质,就像雕塑者准备用来雕塑的材料。如果观察一个7岁小孩的头脑,我们就会发现它变成了一个“艺术品”,一个还要继续“雕塑”的“艺术品”。在“雕塑”的,正是精神的一些力量,而老师们需要与这些力量合作。为了能够合作,我们不能只看物质的材料,也需要有意识地看到无意识的精神力量“雕塑”物质的过程。为了做好教育,老师们不仅需要认识到精神的道理,也需要与这些道理或力量统一发挥意志、统一去做。为了做到这些,我在下面就想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

    人的不同发展时期

    我们需要在观察中感觉到小孩在每个时期中不同的发展。我们需要问:刚出生的小孩每天差不多睡眠22个小时,他精神和身体之间的联系会是怎么样的呢?现代社会的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只会告诉我们:小孩的灵心是无法看到的。可是,精神科学不会说我们的感觉才能和认识是有限的。精神科学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发挥直觉能力,就像我们发挥了感觉器官一样,使我们能观察到整个人,包括他的身体、灵心(心理)和精神。所以,我在这里首先需要介绍发挥这种直觉能力的手段。

    其实,只要无偏见地观察小孩,就已经能发挥这样的能力。

    从外表来判断,小孩的发展是均匀的。可是对一个能看到灵心和精神的人来说,0至6岁的小孩、7至13岁已经换牙的小孩和14至20岁已经性成熟的小孩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去观察精神灵心的力量怎样作用于不同时期的小孩中,我们就会解开很多秘密。比如,小孩在0至6岁的时期中发挥的是语言。很多人在研究小孩学习语言的本能、接受环境的声音或者其它让他学习的欲望。其实,这时期的小孩学习语言和所有其它学习都是在模仿环境,模仿他无意识地在环境中所看到的。7岁之前的小孩不断地在模仿和仿造他的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只要见到任何声音或者动作,他就有一种在模仿、仿造过程中去(心理)感受的渴望。

    只有把整个小孩看成一个感觉器官,我们才能理解0至6岁的小孩。小孩的血在身体的流动比大人的活跃得多。由于小孩的血比他的神经更起作用,他的感觉器官(比如眼睛)才能形成。不过在发展过程中,感觉器官中的神经会慢慢地超过血的作用。因为小孩像感觉器官一样接受并模仿所有的印象,他就受不了太多的印象,需要长时间的睡眠。在不睡觉时,他要观察和在心里仿造所有的印象,而他的语言就是从这种心里仿造产生的。

    根据精神科学观察到的这样的情况,是现代自然科学也完全能证明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学习靠的是左脑,而左脑的结构是随着语言的学习形成的。人的右手做的表达动作,加上血、神经和头脑的蛇形起的作用在模仿、仿造的过程中就能形成小孩的语言。喜欢用左手的小孩的语言发展不同于喜欢用右手的。这就能证明手的动作对语言的形成是有作用的。

    其实,小孩像感觉器官一样的特点不是被动,而是全面行动的。小孩就像眼睛一样生活在环境中。眼睛在头部骨头中的位置也是外面,因为这样才更能参与外界。小孩也一样,他完全参与外界、生活在外界的印象中,还不会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大人现代智力的认识完全是在内心中发挥的。我们以为以这种方式能认识到外界。可是,这些只承认逻辑思考的认识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中。这样,我们永远理解不到像感觉器官一样融入外界的小孩。只有脱离自己并融入到外界中的认识才能了解到小孩,而这种认识具有直觉的特点,它完全不同于自己内心中的逻辑思考。我们的精神以直觉能融入到生命的根源。只有学会这样的直觉,我们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与这些生命的道理(力量)合作。

    在小孩换牙、自己的牙齿代替他本来遗传得到的牙齿时,小孩的特点就已经不像感觉器官一样去接受外界,而更具有了灵心的特点。他接受的也更是环境过程中包含的情感。这时,小孩需要依靠权威。7至13岁的小孩也还不能听出我们话中的判断。如果强制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听出我们句子中的判断,我们就过早地发挥了他以后才要发挥的。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以他的特点要求的是:他要能相信我们,要能感到:“老师告诉我的事,是他根据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能说的。对我来说,他是我与宇宙之间的调解人和介绍人。”只有感到自己要成为小孩能尊敬的权威,我们才能成为7至13岁小孩的老师。

    所以,我们在适合人类的学校里认为,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个什么人才能当“老师”的问题:具有怎样特点的老师,才能帮助小孩联系到宇宙的规律?

    本来爱行动并爱接受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变成了什么呢?到了7岁的小孩变成了有灵心特点的。14岁之前还不是具有精神特点的,他还不重视逻辑的思考和智力;如果在14岁之前重视精神的逻辑思考特点,他的灵心就会过早地固定下来。7至13岁的小孩根据他的特点要重视的更是灵心范围(特点)的情感和有爱心的老师,不是逻辑和证据。如果他学的东西能包含性情和心灵的特点,那就很好。这个年龄中,老师这个人本身比什么逻辑都重要。所以,适合人类的学校的老师要以具有爱心的艺术表演和具有艺术的爱心让小孩接触到一切。知道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属于它的需要,是教育最基本的基础。

    7岁之前的小孩有模仿、仿造的特点,7至13岁的小孩则有遵循的特点:他根据在心里能感受到的去发挥自己灵心的才能。他的感觉器官已经独立,内心世界就有了出现的机会。

    这里还要提到一种变化:在8、9岁左右,孩子来到了一个老师们不能不注意到的、难过的“门槛”。这时在小孩的心里出现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走进世界?”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这样表达的,而是小孩有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情感,想靠近一个成年人,因为他突然会感到孤独。同时他会想:“我的权威为什么是个权威?”如果我们此时找不到合适的答案,这对小孩的整个生活都会有后果。

    这时,我们不能给小孩的想象力、感受和意志太固定死板的概念。我们给8或10岁起孩子的应该是“活的”、有发展变化可能的东西。不要给他太固定状态的东西,否则的话,在30年后他还是有着跟小孩一样的思想。所有我们给小孩带来的想象必须有发展变化的可能。我们的教育只能当作“学前教育”来准备“生活”这个学习过程。在学校学的只能是接受生活考验而需要的才能。让小孩接受的东西有时在灵心中会引起开始时看不出的变化,可是在他老的时候就出现。可以举这样的一个比喻:有的成年人不需要说任何话,只要他在,他就会给身边人带来心里的安定。这些人在小时候受到过怎样的教育呢?那就是,他们的老师或者家长让他们崇拜、尊敬和祈祷。如果一个小孩能尊敬,大的时候他就会愿意放下架子,从而自己就变成了自然的权威。

    这里说的,不仅要是一些老师能思考的道理,而且都需要进入老师的四肢,也就是老师的做法,使他的做法才能是与精神力量合作的。

    到了14岁性成熟的时候,孩子会脱离对权威的信赖并获得一种全新的与环境的关系。这时,孩子的精神就出现了。这时,他就会寻找逻辑和判断,使我们可以直接去教育他的智力。7至13岁的小孩还不要靠智力去学习。他们不会听、也不会根据逻辑去分析从老师那里听到的话。他无意识地接受的,是在他的灵心中对身体的形成能起作用的,就像灵感一样。只有了解小孩无意识的灵感并与它合作,我们才能教育7至13岁的小孩。所以,老师们除了直觉的认识能力以外,还需要灵感的认识。

    孩子到了14岁时,我们就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用逻辑去说明这个时期的孩子在逻辑上要理解的,他就会感到无聊。他只是听,而且在根据老师的说明去思考时,他就变得很困。其实,教育14岁起的孩子,除了逻辑之外,老师还需要另一种才能。比如说一个很投入的研究家,他对自己的研究非常有兴趣,可是学生在接受他的知识时却很难发挥同样的兴趣。所以,老师需要一种追求逻辑的孩子还没有的才能,就是象征、被艺术创造引导的想象的才能。如果能让教育的内容进入一种象征,像艺术中的、反映世界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象征,接受这些象征的学生在听到的时候就能自己用逻辑来思考这些,使他们就会有兴趣。

    我在下面要介绍的,是老师们能得到悟感、灵感和直觉才能的手段,使我们不仅能思考精神的东西,也能与精神合作。

    精神和灵心是什么?

    因为昨天有一些人不理解我前面说的“精神”和“灵心”,所以我先需要帮你们弄清楚。这就是说,我先要介绍一些比较难思考的想法和概念。往后我会再给你们介绍实际的事实,只是首先需要一点理论。

    一般人在说“精神”时想到的意思没有精神科学要说的那么深。德文的“智力”、英文的“mind”、中文的“(雷锋)精神”等意思都比不上它。我想说的“精神”也不是一些神秘主义者或迷信者说的那种。如果能真正地认识到在7岁之前小孩中起构造作用的力量,那些不能直接看到、可是可以从小孩本质的反应观察到的,就是精神和灵心。在观察自然环境或者大人时,都不能那么容易观察到精神和灵心的作用。可是在观察刚出生小孩发挥了什么时,我们就可以比如在头脑的形成过程和在所有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观察到在起作用的精神和灵心力量。能直接看到的虽然只是小孩生命的发挥,可是在看到这些时,我们会感受到被物质掩盖的、却在起作用的力量。

    如果要用比喻,就可以说:我们语言中的辅音把词的声音变得“软”、“硬”、振动等等,都是靠嘴唇、牙齿和舌头造出来的。元音的形成却不一样,它是以不同的方式转气造成的。元音就像语言的“材料”,辅音则在“雕塑”这些“材料”。精神就像做“雕塑”的辅音,灵心就像元音“材料”。在小孩学会说“a”时,他对“a”的感受就是惊异、灵心的一种内容。“e”包含的感受是灵心中小小的反感。在小孩说“妈妈”时,里面的“a”是小孩对妈妈的情感,而“m”这个辅音则是对于妈妈的请求,就是说他希望妈妈干什么。不过,平常我们一般都注意不到语言包含的精神和灵心因素。其实不仅语言,我们整个人都包含这些因素。

    “智力”或者“mind”完全不同于“精神”,就像我也完全不同于镜子里的我一样。虽然镜中我做的一切动作都跟我自己完全一样,可它就不是我自己,它只是一个像,而我才是真的。精神是隐藏着起作用的,而智力像镜子一样反映出精神的像,它也就是精神的像。智力能反映精神的活动,可智力本身是被动的,而精神是主动行动的。精神力就是创造的力量。智力则完全相反,它是精神的象征、是对于精神的认识、是完全被动的。假如智力是主动行动的,我们就无法认识到世界。只有不动的才能做反映工作。所以,如果要知道精神是什么,我们就不要看它的像(智力),而要看起创造作用的力量本身。

    我们平常能见到精神的只是精神的像,就是智力和理智。平常见到灵心的只是灵心的发挥和心里的反应,也不是灵心本身。我们感受到的反感、同感、愿望、情绪等都是灵心造成的反应,不是灵心本身。为了搞清楚灵心是什么,我们要区分感受和带来感受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看到我们的脚留下的脚印,他可能说:地球里有某些力量,使地面有了这样的变化。实际上,没有人会说那么笨的话。物质主义的心理研究说:我们在头脑中会发现表面上的皱纹(“脚印”),使头脑得到感情上的印象。物质主义的心理研究还会说:头脑中有某些力量造成了这些皱纹。不对。实际上,是灵心造成了头脑中的皱纹(“脚印”),而且因为灵心造成了对头脑的“脚印”,我们就会产生感受。灵心是隐藏的,可是灵心能在我们的身体里造成反应。如果灵心给我们的身体留下的“脚印”很深,我就会感到痛。我们不能感觉到影响到身体物质并造成感受的力量,可是我们能感受到它所造成的情绪、同感等等。

    我们能见的,是精神的像和灵心造成的反应。

    寻找精神的手段

    为了更清楚地去理解,我想在这里介绍历史上对精神的一些寻找手段。有的人经常误会我这一点:我做这个介绍不是说我们要用古代的手段,只是这样做就更容易介绍清楚适合现代的另一种手段。我们现代人不能用古代的手段,可是通过比较,我们就更容易弄清楚什么手段才适合已经发挥了智力的现代人。如果我们现代人想弄清楚某一件事,我们就靠智力去思考;如果要搞清楚大自然中的情况,我们就做实验并靠智力。古代人想获得认识所用的手段则不一样,他们用的比如是练瑜珈。现代人知道的可以练的功,是那种已经融入了人的私心、为了得到某种权利或目的而练的功。更原始的练功是对精神认识的一种寻找。

    古代练瑜珈的人对自己说:“通过思考我们不能找到精神行动的力量,寻找需要的是一种行动的手段。我们不能通过被动的反映引起变化。”古代练瑜珈的人没有依靠头脑的反映工作,而是靠更实际、更能感受到的一种过程,就是呼吸。从出生到死亡,我们不断地要呼吸,而且我们吸的过程通过脊髓的骨头继续到头脑中去,使头脑不断跟着呼吸而动。这个自然过程是无意识发生的,可是练功的人就要有意识地去感受它。为了感受,他就故意改变自己的呼吸方式。他感觉到的,就是呼吸与思考所引起的物质过程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呼吸传播思考的过程、最后是精神在整个身体里起作用的过程。这样,精神和思考就不是一种逻辑抽象的东西,而是一种身体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的力量。

    现代有智力才能的人具有的精神只是精神的被动的像,所以我们无法练功。古代人在感受中得到认识。他没有把思考从人体的过程分开去看。现代人的进步是:通过把思考从身体的感受中分出去,我们达到了一种新的、独立的象征意识。只有有了这种智力和独立的意识,我们才能做出自然科学的发明,才能发展现代社会。人类需要这样的发展,我们不能回到古代状态中去。我们现代人寻找精神而需要的手段不一样,是更精神的。当然,适合现代的手段不那么舒服,因为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智力假象的样子。现代人首先需要痛苦地意识到:我们以逻辑的思考(智力)不能直接参与到观察到的过程,而只能在它的像中存在。

    我在这里说的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可实际上这是很大的一种感受。如果能感受到所有智力的思考(想象)都是不存在的、都只是像,这是一种软弱无能、对于事实的软弱无能。这种感受是认识的开始。练瑜珈者在呼吸中寻找自己身体内的感觉,而我们现代人需要在软弱无能的感受中失去自己,然后在环境(生物)中寻找对精神的认识。这样去接受事实,使我们又从软弱无能醒起,能感受到精神力量在自己之内创造的作用。具体的做法,写在我的《wieerlangtmanerkennntnissehoehererwelten》(《教师的精神与直觉》)一书中。这个手段,就是以自己的感受进入外界中的过程,使我们得到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活力的、被艺术创造引导的想象。如果世界不是由抽象思考组成的,而是一种“艺术品”,那么我们只能用艺术的手段去理解它。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对7岁之前小孩起“雕塑”作用的力量。

    你们肯定会说:“可是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老师都得到这种直觉能力!”这也没有必要。有几个人直觉到就够了。其他人能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理解这几个人研究出来的事实,就可以了。其实有很多能使用精神科学研究成果的方式,在这就举一个例子:给8至9岁的小孩介绍人死之后灵心并不死的状态。如果用哲学方式去说明,小孩就无法理解和接受。可如果说“你看到蝴蝶从茧蜕变而”,这就能当比喻。在我们死的时候,没有了物质的灵心就像蝴蝶一样从物质(茧)分离出来。

    一些用这个比喻的老师对学生的灵心起不了任何作用,而另一些用同样比喻的老师却能给学生的灵心带来很深的感受。为什么呢?因为第一种老师智力方面太聪明,他就对自己说:“我自己当然不需要相信这个比喻,因为我很聪明,我只是讲给学生听的,因为他们还小、还笨”。“笨”的小孩不能接受“聪明”的手段。第二种老师对自己说:“为了帮我们理解灵心不死的状态,精神自己就在自然中给我们创造了这个比喻。这不是聪明人为了‘笨’小孩才造的。”这个老师就是自己相信给学生说的比喻。因为他知道“孩子有聪明的精神,只是他的精神还没有醒过来”。这样,小孩就能接受。如果不能唤醒小孩的精神,那就是因为老师太笨。

    如果一个老师想:“小孩的聪明是隐藏的,我的笨是看出来的,我从跟小孩一起的学习才能聪明起来”,小孩就能接受得很多。第一种老师能代表智力不参与环境而造成的作用,第二种老师能代表自己虽然没有直觉能力,可是同样能接受到精神力量而造成的作用。第二种老师是与精神合作的。靠智力故意为小孩创造比喻的老师造出的只是事实的像,可是像是被动的,它不能起作用。精神本身是一种创造的力量。为了接受精神的、能起作用的力量,我们需要找到创造的(艺术的)手段。

    超出物质的手段

    现在我还想介绍另一种古代人寻找精神的手段,就是以脱离物质的方式去寻找。现代人用这种手段比练瑜珈更不适合,因为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不同于当时。这个手段主要是通过一些短期把身体的作用跟自己的感受断开出去的练习,不让身体起作用,这样就允许了精神的作用进入自己的感受。具体的手段,是让身体受苦、受痛、部分死去、学会承受,却并不引起心理的激动,就是通过在物质上承受去锻炼灵心,不让它参与到自己身体的苦。身体对自己灵心的作用越小,精神对自己灵心的作用就越大,使人能感觉到它的作用。

    为了说得更清楚,我想做一个比较:眼睛通过什么特点能够成为人与外界的“媒介”,让人得到光的印象呢?就是通过透明的特点,也就是说,眼睛自己并不截留什么。假如眼睛为了自己要得到印象,它就会开始激动而变得不透明(不清楚),使它不能把印象转给人。我这里说的当然不是那么确定,可是基本上可以说,眼睛是透明的,因为它不自私。如果要直觉到精神,我们需要让整个身体变得像眼睛一样“透明”,使它不阻碍我们与精神环境之间的交流。

    我不会说,我们平常有身体感受的生活状况是不应该的。一般情况,人的身体必须是自私而不“透明”的,否则我们很难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可是在这种平常状态下,我们也无法直觉到精神的事实。想直觉到精神的古代人脱离了生活和自己身体的感受。可是现代人不能用这个手段,现代人只相信进入生活并能做事的人,现代社会也只需要参与生活和改变生活的人。

    我们既要保持能做事的状态,同时也能直接从精神灵心那里得到“透明度”。现代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得到了足够具体的概念和想法。自然科学培养的思考能力(智力)要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谋求寻找精神的手段。现代人非常容易发挥清楚的思考,只可惜,这往往是一种抽象、并没有包含意义的思考。空想很容易是清楚的,可是我们需要的,是清楚又包含意义的思考。

    古代人让自己的身体部分死去。我们现代人则要控制自己的灵心(心理)生活并问自己:我的习惯、特点、缺点、同感和反感是怎么样的?然后来想象:如果比如有另一种同感,又会是怎么样的?如果把我们今天的样子跟10年前作比较,就可以发现变化。是什么造成了变化?是生活。我们无意识地把自己交给了生活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有意识地(从自我意识来控制)用自己的意志故意去做平常情况生活会做的。如果想象10年后我们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脾气、做法等个人特点),然后靠意志真正地在10年内把自己变得这个样子,这样,我们就靠了内心的力量也做到了古代人靠外界力量做到的。古代人让身体弱,使他的意志和认识能超过身体的作用;而我们要让意志和认识(思考)强,使它们也能超过身体的作用。

    ……(此处省略部分内容)。

    其实,老师们不需要专门练习这里所说的,通过小孩的特点就已经能让老师在他们身上发现精神的道理。只是,现代社会又告诉人们:我们的教育要让小孩理解一切学到的东西。如果把什么都简化以便让小孩理解,看起来好像马上就得到了效果,其实这样考虑的人忘记了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想不到现在给小孩带来的感受在小孩老的时候会变成什么。他想不到的也是这样的:

    比如一个7至13岁的小孩,他需要的是权威和能相信的例子。因为我能成为小孩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人,他就相信了我教他的一件事,可是他在这个年龄段其实并不理解。假如这个小孩只能接受能理解的事,他在学校为了以后的生活能准备的确实太少了。有可能在这个孩子已经35岁时,他突然感觉到他现在理解的跟8岁时接受过(当时并不理解)的存在的某种关系。小时候,因为他的灵心尊敬权威而去接受,现在他就突然理解了。这样的感觉,就是一种生活的力量。在教育小孩的时候,我们要想得到30年后的这种力量。

    比如说昨天提过的蝴蝶从茧蜕变而出的例子,这就不是一个根据逻辑要去理解的比喻,因为根据逻辑它只能是错误的。可是,8岁的小孩不是一个哲学家,他需要的是象征、是给灵心情感带来感受的象征。我们现在要教给他的东西跟他以后从这种教育留下来的当然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的教育能与小孩根据年龄具有的特点合作,小孩得到的,就会随着他的成长过程而改变。

    思考、情感和意志

    我认为,我在58岁时才得到了领导适合人类的学校的机会算是一种好运。如果早一点得到的话,我肯定无法像现在这样接受这个任务,因为我以前不敢像这几年这样地去培养一个了解小孩天性特点的老师群体。为了培养老师们这方面的了解所需的认识,我虽然在35年前已经得到了,可是这种精神活力的认识不同于智力的理解。用智力去理解的,只要逻辑上通了,马上就是一个完成的东西。精神的认识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才能使用的。所以,35年前已经认识到的一些真理,前几年在我的书《vonseelenraetseln》才敢说出来。为什么需要这个时间呢?因为这些真理要陪一个人经过不同种发展阶段,在每个年龄从这个真理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在发表《dieerziehungdeskindesvomgeesichtspunktedergeisteswissenschaft》(《孩子的教育与改革》)的当时,我也只是一个对现代教育不满意的人。可是当时我不可能承担适合人类的学校的领导工作,因为做这项工作最需要的是一个了解人类天性发展的老师群体。这种具有精神的了解比自然科学的难得多。根据自然科学我们只知道人怎样发展成了最高级的动物,可是我们不知道他根据什么本质才有了这样的发展。自然科学很伟大,可是老师们需要的是实用的、对于人类本质、对每个小孩能起不同作用的了解。

    在这里,我只想介绍我们学校几个基础的观点。7岁时进学校的小孩主要具有灵心(感受)的特点。他们身体主要的发展在换牙时已经完成了,当然也可能没有完成,就是看家长们有没有允许7岁之前的小孩发展他的身体。现在到了7岁的小孩就需要灵心的引导,使身体也能跟着灵心强壮起来。孩子到了性成熟时,我们就不能再说“小孩”,因为他们已经能自由地使用自己的精神。这里说的就是:先要发展身体(动作),后要发展灵心(感受),再后要发展精神(智力)。

    其实,精神的才能是不能教育的,它应该是自由的,只能是在生活中得到培养。小学生要培养的主要是灵心,而灵心是从小孩的思考、情感和意志表现出来的。如果小学老师能理解思考、情感和意志存在于人中的样子,他就有了培养小学生的基础。这里我只能介绍这个基础。高级的能力是老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这个基础慢慢才能得到的。现代物质主义的心理学把灵心的思考、情感和意志都看作是一种跟神经有联系的东西。在35年前我就发现,这一点是错误的。

    实际上,只有人(这里说的是成年人)灵心的思考和想象工作才跟物质的神经有关。情感不直接跟神经有关,而是跟具有节奏的身体部分有关,就是呼吸、血液流动有关的器官和它们之间的比例。平均的节奏比例是:1次呼吸伴有4次心跳。这样的关系和它与生活节奏的关系,就成为除了头的感觉神经系统之外的节奏系统。这个节奏系统也包括睡眠和苏醒之间、应该有规律的变换。像神经成为思考的物质基础一样,节奏系统也成为了情感的物质基础。情感不会是在神经中发挥的,只有在去想象自己的情感时,我们对于情感的想象才是在神经中发挥的。如果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也无法理解小孩跟节奏系统有关的脸或红或白的现象、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灵心跟神经有关的只是思考想象工作的部分。

    我在这里说的,是根据精神科学的研究直接能观察到而说出的。虽然我们不能用普通的逻辑来证明这些,可是每一个没有偏见的人都可以把这里所说的跟自然科学的知识作比较,用健康的理智去判断。我在过去35年内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把自己根据精神科学认识到的规律跟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作比较,来看我认识到的跟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不是统一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肯定,我今天就不敢说这些。

    除了思考和情感之外,我们还有意志。这个意志跟神经也没有直接的关系,意志跟人体造就和(肌肉中)消耗营养(新陈代谢)的部分(系统)、还跟身体的动作有关。新陈代谢也与四肢的动作有关。人所有发挥出来的意志都会引起人体营养(新陈代谢)方面的过程。思考不像意志那么直接靠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去想象自己意志的样子,这种过程就会被反射到神经中去,使我们能感觉到发挥的意志。这是一种不直接的作用。可是,意志本身只跟新陈代谢的过程有直接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了解灵心和身体之间的作用。灵心的思考在物质的神经中表现出来、灵心的情感在物质有节奏的呼吸和血液流动系统中表现出来(这是直接的,不是经过神经这个弯路)、灵心的意志在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包括四肢的动作)表现出来。比较细的、在发挥意志时不断像烧毁一样发生的新陈代谢过程是老师们需要理解的。

    有了对这些基础规律的理解,我们在观察小孩的时候就能理解到所有小孩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小孩还不像我在这里介绍的大人的情况。刚出生小孩主要的特点是感觉器官、是头(小孩的头比其它部分都完整)。对精神研究来说有意思的是,小孩的味觉跟大人的不一样:大人用舌头把尝到的味道联系到想象,刚出生的小孩则用整个身体去尝试味道,包括胃等等地方。小孩在整个身体发挥的灵心中感受这种味道,大人则把这种感受减缩到了头的范围中。

    不管在小孩的身上发现什么、不管是他在接触到某种现象时脸变红或变白、不管是一个小孩容易进入某些情绪或动作、不管是他走路重还是轻,只要有了对于人体和灵心关系的基础了解,我们就能知道该注意到的是什么。从意志表现出来的新陈代谢过程、从情感表现出来的节奏系统和从思考表现出来的神经状态,都能告诉我们对于小孩的一些秘密。老师们要学会的就是观察,而我在这里介绍的就是他们要学会运用的观察工具(手段)。如果老师们能观察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他们就能发挥合适的思想和适合孩子成长的课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