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生命之谜系列丛书-心灵魂奥秘探索卷 生命大飞跃预言中的2012年

    一.划时代的新学科nde研究

    有很多人,在一生中,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神秘的体验:见到奇异景象,遇见已故亲

    人,甚至死而复生,等等。当人们对此现象讳莫如深,不当一回事的时候,一些严肃而有创

    新意识的科学家,悄然开始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为艰难却又最有意义的研究,那就是nde

    (neardeathexperience)——濒死经验的研究。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瑞士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albertheim)从自己的一次

    亲身经历开始了nde研究,那时还没有这个名词。海蒙爱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尔卑斯

    山时,被一阵大风吹落悬崖。在那一瞬间,奇迹发生了——

    仿佛在一个离我有些距离的舞台上,我见到了及各种形象出现的我的整个过去。我看到

    自己是这出席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没有悲伤和焦急,一切都那样绚

    丽。我曾遭受的悲惨经历的回忆十分清晰,但并不令人悲哀。没有冲突和矛盾,冲突已转化

    为爱意。高尚与和谐的思想主宰并统一着单独的印象。一种神圣的宁静干如同奇妙的音乐一

    般涤荡着我的灵魂。

    这次经历促使海蒙对众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战争中受伤的战士,

    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建筑工人,差点被淹死的渔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论文中提到:在

    他所调查的30名坠落幸存者中,95%的人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平静和快乐。他还发现他们

    的体验过程极为相似:众多飞快的意识活动,预知结果的超凡能力,时间的弥散意识,飞速

    地回顾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丽景象,耳聆天上仙乐缭绕——没有一丝悲哀,也没有在轻微

    危险中可能出现的大恐惧……没有紧张绝望和痛苦;只有严肃、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

    高速活动。

    海蒙的研究仿佛强大的催化剂,使众多研究者循着他的脚步前行。

    1903年,英国作家f.w.h.麦尔斯完成两卷本的《人性及其在肉体死亡时的存留》;

    1907年,詹姆斯.h.海斯洛波在美国发表论文《垂死者的幻觉》,影响很大。

    1926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姆.巴雷特出版了《临终幻觉》。

    这个时期,濒死研究得到了广泛支持。而所有这些研究也都证实了海蒙最初的见识:

    “旁观者比垂死者更惧怕死亡。”

    主题:re:近代心理学对频死体验课题的研究[添加中]网页:代孕女讲述难以启齿经历

    886653758565[sorryduck@sohu]发表于2006-04-2017:50:41[回复][发留言][送礼物][投诉此帖][]

    1959年,美国精神研究会的卡里斯.奥西斯(karlisosis)通过分析详细记录病人死亡

    过程体验的几百份调查表,开始继续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还在冰岛心理学家厄兰德.哈

    拉德桑(e.haraldsson)的帮助下,跨越种族和文化界限,把研究扩展到印度。他们合作出

    版了一本书《死亡时刻》(atthehourofdeath,1972)奥西斯总结道:

    “尽管很多病人进入一种健忘、无意识的状态,但仍然存在着坚持到最后的意识清醒

    者。他们说‘见到了’来世并能在临终前报告他们的经历。比如:他们见到了已故的亲属和

    朋友的幽灵,见到了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见到了灵光、美丽的强烈色彩等非尘世环境。这

    些体验很有影响力,带给他们祥和、宁静、安逸和宗教情感。病人奇特地经历了‘美好的死

    亡’,这与临终前通常想到的黑暗和悲惨正好相反。”

    20世纪70年代,依阿华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拉赛尔.诺依斯.jr和同事罗伊.克莱蒂一起,

    研究了大量濒死者的描述,对个别人的自传性陈述也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学

    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karlg.yong)。1944年,由于心脏病,荣格产生了濒死感觉,

    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他写道:“死后发生的事情极其辉煌灿烂,难以形容,我

    们的情感和想象力无力描述其大概。”

    同期进行此项研究的伊丽莎白.库伯乐-罗斯(elizabethkuplerross)把濒死过程化

    分为五个阶段:反抗、愤怒、祈求、消沉和接受。诺伊斯和克莱蒂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死亡

    经历的三个过程:一,反抗,个体最初意识到危险、对自己生命的恐惧、努力拯救性命,但

    很快接受死亡。二,回顾一生,见到一生中重要事件迅速重演。三,超脱,一种神秘或宗教

    的精神状态,感到自身是一个更大实体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恐惧瞬间完全消失。诺伊斯引用

    一位妇女讲述的故事来说明其观点,这位妇女的汽车在潮湿的高速公路上失控,她在这次车

    祸中幸免于难——

    在汽车摆动的几秒钟内,我感觉跨越了几个世纪。我很快从极度惊骇和对生命将逝的恐

    惧中出来,深切地意识到死亡即将到来。奇怪的是,随着这种认识而来的是极端的平静和安

    详,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似乎我从自身存在(容纳我的肉体)的边缘移到了中心,一

    个冷静安宁的休憩场所。当我观看着生活中的连续事件在眼前如电影般迅速而详细地放映

    时,时间似乎消失了。在到达死亡的一瞬,我似乎正面对着某种不透明的幕布。一股力量带

    我安静地通过这层幕布,我意识到这一瞬间不是终结,而是超脱。我只能这样描述继之而来

    的感觉:无论在那一刻我是什么,我的每个部分都毫无疑问地感觉到广泛围绕四周的连续统

    一体,远不是我以前以为的死亡的感觉。那股将我带向死亡的力量不断地维持着我,并通过

    死亡维持着弥散的景象。

    随后,我的汽车以强大的冲击力撞上了一辆卡车。我环顾四周,发现我奇迹般地活着。

    接着,奇特的事情发生了:我坐在乱七八糟的金属片中间,感到自身的边界开始消融,我开

    始与周围的每件东西结合——警察、带撬棒来救我的工人、附近树篱中的花朵以及电视台的

    摄影师。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伤口,它们似乎与我无关,仅仅是一个包括我肉体、比肉

    体大得多、并不断扩散的网络系统中的一小部分。阳光异常明亮金黄,整个世界都闪耀着美

    丽的光辉。深处事故之中,我仍感到极其快乐、精力充沛。这种状态在医院里持续了好几

    天。

    这起事故及与之相伴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和我对生存的理解。以前我对精神领域

    没多大兴趣,生命的概念在我仅是生与死之间那一段。想到死亡总让我害怕。我以前相信

    “在人生舞台上,我们只能走过一次,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结果我被这种恐惧所驾驭,

    没有机会完成我一生中想成就的事情。现在,世界和我在其中的位置完全不同了。我觉得我

    对自己的定义超出了存在于一个有限的时间框架中的有限的肉体这个概念。我知道自己是一

    个更大的、无限的、有创造力的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网络可以称之为神。

    主题:re:近代心理学对频死体验课题的研究

    :美军越战中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75年,雷蒙.穆迪博士的《生命之后的生命》(lifafteerlife)出版,濒死体验

    研究进入新阶段。濒死体验——nde这一名词就是穆迪最先提出的。1965年,穆迪在佛吉尼

    亚大学读哲学,该校住院精神病医生乔治.里奇(geerichie)给他讲了自己的一次濒

    死体验。他说在短短的9分钟内,他离开了自己的身体,经历了戏剧性的一生,回顾历史,

    见到了天国之光,最后出于“了解人类,为上帝服务而作一名医生”的目的勉强返回身体。

    穆迪被里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埋下了日后研究nde的种子。

    1972-1974年间,穆迪收集了150例濒死体验的实例,从中归纳出nde最一般的要素:飘

    离身体;通过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与朋友亲戚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情愿返回身

    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

    穆迪列出的这些要素在后来的濒死体验报告中都有类似描述,从而证实了海蒙、奥西

    斯、诺伊斯和克莱蒂的研究。综合各种濒死体验,穆迪提出了“理论上的理想体验或完整体

    验”,他是这样描述的——

    一个正在死去的人,当达到肉体痛苦的极点时,他听到医生宣告自己死亡。他开始听见噪

    音,响铃声或嗡嗡声,同时感到自己很快通过了一条黑暗的隧道。然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离

    开了肉体,不过仍在直接的物质环境中。他在远处看自己的身体,如同一个旁观者。他居高

    临下地观看着复活,情绪动荡。

    过了一会,他镇定下来,渐渐习惯这种奇怪的状况。他注意到自己仍有一个“身体”,

    但是性质迥然不同,是随着来自肉体的力量而被他遗留下来的东西。很快又发生了一些别的

    事情。有人来看望并且帮助他,他见到了已故亲友的幽灵,他从未见到的亲切热情的神灵—

    —一种闪光的生命——在他面前出现。这个生命用非言语的方式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评价

    自己的一生,瞬息为他展示一生的主要事件。一时间,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某种障碍或边

    界,这显然代表着今生和来世的界限。然而他发觉自己必须回到人间,因为死亡的时刻尚未

    到来。由于迄今为止他已对死后的经历发生了兴趣,他不想返回尘世,于是他开始反抗。他

    已被快乐、友爱、和平的强烈情感征服了。但不管他本身态度如何,最终与肉体重新结合而

    复活了。

    后来他想将这段经历告诉别人,却遇上些麻烦。首先,没有适当的人类的词语可用来描

    述非人世间的事件。同时也遇到他人的嘲弄,所以他不再对旁人讲了。但这经历深深地影响

    着他的生活,尤其是对死亡和生死关系的看法。

    穆迪谨慎地强调:他遇见的人中没有一个体验到所有要素,每例濒死体验的过程都不是

    完完全全按上述方式发展的。但是,他被那些经历的“惊人相似”所深深吸引。穆迪的研究

    启发了新一代濒死体验研究者,其中最杰出的有:肯尼斯.宁(kennethring)博士,麦克

    尔.b.萨鲍(michaelsabom)博士,麦尔文.莫尔斯(melvinmorse)博士等,他们的研

    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1.虽然有濒死体验的人是否真的是从死亡里返回这一点几乎不可能被证实,但濒死体

    验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这一事实不容置疑。

    2.大多数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不惧怕死亡,这种恐惧几乎永久不再。但是,濒死体验者

    很少说他们摆脱了死亡过程中的所有恐惧——他们不怕的仅仅是死亡。

    3.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都说他们感受到和平与快乐,而非痛苦与折磨。

    4.麦尔文.莫尔斯博士在《接近光界》(closertothelight)一书中证明濒死体验

    不仅限于成年人,也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许多人相当年轻。

    5.大约35%接近死亡的人都会有濒死体验。

    6.表面上看,濒死体验是与死相关的自然心理过程,然而对其成因的解释却千差万

    别,迄今为止尚无一种理论经得起严格考察,可以说还不知道濒死体验的真正原因。

    7.濒死体验受文化制约。例如,印度人在体验中可能遇见毗湿奴(vishnu)或湿婆

    (shiva),基督徒将见到耶稣,无神论者遇到一束光或一个可爱而神奇的精灵。

    8.濒死体验对当事人影响很大,多数人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转变,心灵更加丰富

    了。

    9.濒死体验存在共同要素,但没有两例完全相同。

    主题:re:近代心理学对频死体验课题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濒死体验实例,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成果,使那些乐于怀疑的人,更难把濒死

    体验的事实一笔抹煞了。如果我们相信这些,濒死体验者的经历就不再是故事。他们描绘的

    这个旅途是如此悠长和神奇,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更不要说去解释它了。

    然而这一切却是事实。濒死体验研究为我们揭示的不应只是现象,更重要的是现象所昭

    示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路径;它为我们打开的不仅是死后世界之门,更是意识、生活、生命之

    门。

    对追求真理的人来说,在这科学尚未涉足的地方,信仰和勇气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皮埃

    尔.泰哈德.查汀所说的:也许在宇宙中存在着某种事物,诸如目的、希望和仁慈一类的东

    西,濒死体验也许是神给予人类的礼物或线索。

    二.国际濒死研究学会(iands)

    1977年,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濒死体验的学术机构在美国成立,标志着濒死体验的研究

    进入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新阶段。学会第一任主席是约翰.奥戴特(johnr.audette),

    早期成员还有肯尼斯.宁(kennethring)、瑞.穆迪(raymoody)、布鲁斯.格雷森

    (brucegreyson)、麦克尔.萨伯姆(michaelsabom)等。

    奥戴特在回顾学会20多年的历程时说:“众多研究者通过对濒死体验实例的研究,得出

    了各自的结论和推断,跨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提出了普遍的洞见,在以下几点达成了共

    识:

    1。我们同属一个整体。

    2。死后有意识/精神存在。

    3。互爱互助最为重要。

    4。有一个全知的上帝,一个神,不受审判,象征无条件的慈恩[注1]。

    5。没有理由惧怕死亡。每个人都应当重新估价自己的价值,以及他在地球上的地

    位。”

    他还说:“我始终认为,这一领域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把科学和宗教联系起

    来,使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我很高兴iands能发展起来,希望有

    一天他发展成为一股力量,使全世界变得美好,我想这正是他存在的目的。”

    1980年末,肯尼斯.宁接任主席,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为学会的维持和发展作了许多

    实际工作,除了继续发行学会会员间流传的新闻信函,还把学术期刊《复苏》

    (anabiosis)更名为《濒死研究》(journalofnear-dearthstudies),扩大了发行

    量。

    担任刊物主编长达18年的布鲁斯.格雷森回忆说:“20年前,我们办杂志之初,心中怀

    有无限梦想和忧虑:梦想濒死研究会改变科学、医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渴望濒死研究者有

    冲天的精力与热情。今天,我的思想趋于谨慎却更为深刻:我们所作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文

    明,而是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使他们精神觉悟,或产生要觉悟的愿

    望……我工作的首要成果就是心智开阔。我希望国际濒死研究学会在新世纪里不仅动摇西方

    文明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将继续帮助濒死体验着和研究者开阔心胸,广亲博爱,因为

    这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1984年,约翰.亚历山大(johnalexander)担任学会主席,濒死研究开始引起公众关

    注,描写濒死体验的电视剧上演。在谈到濒死研究将会给21世纪带来什么影响时,亚历山大

    说:“濒死体验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和宇宙关系的本质之中,它早已存在。它是每个

    人循循诱导出的精神领悟,不是被社会大群体所接受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对大多数人来说,

    日常生活中太多因素竞相涌现,促使人思忖生存的意义。当然,现代社会过于强调物质价值

    而轻视精神价值。我个人认为,一个知识机构不大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当个人或群体亲

    身体验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时,他们才会有此领悟。”

    1989年,第一届国际濒死研究会年会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学者大约

    200人参加了会议。此后,每年一次的国际会议吸引了众多有兴趣的科学家。从1988年起,

    法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继成立了国际濒死研究学会分会。nde研究逐渐

    成为世界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它融现代医学、药理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与灵学

    为一体,直指人类自身研究的神秘之地。曾任研究会主席的伊丽莎白.帕特.凡丝克

    (elizabeth“pat”fenske)说:“我们希望看到所有人都理解濒死研究的深刻内涵:

    不仅要了解死亡的深意,更要了解生活的精神空间,因为生与死,死与生紧密相连。”

    濒死研究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兴趣。websmostlinked.com

    调查显示,1998年11月18日到2001年2月17日期间,访问国际濒死研究学会网站

    (.iands)的人数为842,428,成为全球网站中来访人数最多的前5%之一。学会现

    任主席南希.依文思.布什(nancyevansbush)充满信心地说:“通过分享濒死研究方面的

    知识,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帮助改变和深化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生命奥秘,使生活更有意义,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爱因斯坦说:“我

    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一切艺术和科学的源泉。还记得电流和不可见光

    遭人嘲笑的事吗?人类的知识还处在婴儿期。”

    荷兰科学家贝利.考文博士研究过50多个濒死实例,他深信:人体在死亡的那一刹那,

    的确有某种半物质的成分溢出。他希望有一天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证实这一见解是正确、科学

    的: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精神和物质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和格格不入,也许

    它们在某种情况下是一体。

    三.辩证认识死后生命

    什么是死?死真的意味着“没有”或“不存在”吗?即使是身体器官完好无损的一个

    人,为什么会在那一瞬间再也不能支配自己的身体了呢?

    现代法律和医学对死亡的定义是:大脑死亡或心脏完全不可逆的停止跳动,比传统的标

    准——心脏功能停止又进了一步。其实,以呼吸停止,心脏不动、脉搏消失、瞳孔扩散为标

    准判断死亡的方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50年代出版的《布莱克法律辞典》承用这一标

    准,中国1987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亦然。按传统死亡标准,濒死现象

    更为普遍。按现代标准,“死”而复生不可能存在,死后生命的描绘只能是活着的人们的幻

    想。但问题远非这么简单,它远远超出了物质世界的范畴。

    《高级汉语大辞典》对死的解释不同凡响,这一条写道:“会意。右边是人,左边是‘’

    (‘上’去掉下面一横,下加一个‘夕’,读e,四声。),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

    离。”中国古文化传统看待死亡的标准的确和现代西方不同,古人承认灵魂存在,灵魂脱离

    身体即为死亡。按照这一标准,可以假设灵魂在某一特定时间离开形体,后又回来,这种

    “死去活来”的现象并不难理解。

    精神病学家欧罗福也认为:“在濒死的最后阶段,灵魂将离开躯体,变成以无尚完美的

    慈爱为象征的精神实体。”越来越多的濒死报告告诉人们,可能有一个非物质世界,是人死

    后灵魂的寄居之所。

    1992年,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130万美国人曾有过濒死体验。今天医学技

    术更先进的条件下,大约45%(1997年的统计)在医院急救下醒来的病人有濒死体验,这将

    大大增加1992年的调查数字。

    有的信奉科学的医学界人士最初不相信,但在作了大量的调查之后,开始相信濒死体验

    既非偶然,也非想象。例如伊丽莎白.罗斯(elizabethross)医生,70年代与几位同事一

    起访问了2000多例,年龄从2岁到99岁不等的濒死体验者,方才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

    加拿大多伦多的约尼.卡松在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后说:“这次经历使我更关心灵魂与

    精神,因为我现在知道了我生命的核心是灵魂,它会在生命结束后继续存在。”无疑,濒死

    体验对当事人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从前认为重要的东西,例如物

    质财富等,不再重要,而把精神的价值、慈爱的付出视为生命要义。

    灵魂不灭,请珍重生命,用“真”、“善”、“忍”对待我们周围的一切

    西方医学界对轮回转世的研究

    西方医学界对轮回转世的研究(上)

    引言

    轮回转世是东方信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中国有如此深入的文化底蕴,以至屡屡被文人写入诗词歌赋,和春风秋雨、暮鼓晨钟一起吟咏梦幻人生。与此同时,它还常常被老百姓挂在嘴上调侃以至变得有几分粗俗。但不管是俗是雅,中国人,尤其是现代的中国人,对轮回转世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至多作为一种心灵寄托。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在科学昌明且文化中并无转世概念的北美,一些医学界人士对转世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转世的可能性,而且发掘了很多深层的知识。

    这类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伊安.施蒂文森(iansteveson)博士为代表的通过收集、验证具有前世记忆的儿童的案例来研究转世的可能性及有关现象。施蒂文森是弗吉尼亚大学(virginiauniv.)的一位讲席教授,他用了40年的时间收集了2600个2至7岁孩子的案例,这些孩子尽管很年幼,但他们知道远在千百里之外的村镇的具体情况和发生在十几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事情的细节。很多孩子甚至可以说出其它种族的语言。这些案例的很多细节都被施蒂文森教授的研究小组仔细地核实。其中的一些案例收集在他的著作《具有前世记忆的儿童:关于转生的问题》一书中。施蒂文森教授还收集了200个有关胎记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那些孩子说自己在前世死于被子弹或利器刺穿与胎记相应的部位。在17个这样的案例中,施蒂文森教授获得了相关的尸体解剖报告等医学记录,证实相关人员的死亡过程确如孩子叙述的那样。这些案例记录在施蒂文森教授的另外一本书《转世和生物学的交点》中。

    另外一种类型的研究基于受试者在精神医生的指导下在催眠状态中进行的前世回溯。“催眠”一词其实并不是准确的翻译,因为在这个状态下,人并没有入睡,脑电波也和入睡时不同。而且,从脑电波来看,有的精神医生可以使受试者达到和传统的催眠不同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更类似于佛家或道家的打坐入定。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下,受试者可以接触到自己更深层的意识,经历久远的过去,同时其现实的意识仍然在起作用,甚至可以对公元前发生的事情以公元计年。

    (一)

    在入定回溯的研究者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布雷恩.韦斯(brainweiss)博士,他的第一本著作《多次前世,多位大师》已发行了二百万册,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中译本名为《前世今生》也曾在台湾畅销。韦斯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比兹堡大学和迈阿密大学。在这之后的11年里,他任迈阿密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精神科主任。在80年代初就任西奈山精神科主任时,韦斯博士已经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他对一些超心理现象不屑一顾,对于前世和轮回的问题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可是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叫凯瑟琳的病人。凯瑟琳年近30岁,患有多种恐惧症和忧郁症,在当时她的症状变得非常严重。韦斯医生对她进行了一年的传统心理治疗,可是她病情依旧。凯瑟琳非常恐惧窒息,拒绝服用任何药物。最后,凯瑟琳同意尝试一下催眠治疗。韦斯医生觉得凯瑟琳的心理疾病可能来源于被抑制的童年记忆,如果在入定状态下,病人回想起这些被压制的记忆并释放当时的负面情感,其心理疾病就会痊愈。凯瑟琳的确在入定状态中回忆起了童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令韦斯惊讶的是她的症状并无好转。于是韦斯决定将凯瑟琳推回更早的童年记忆。在下一次治疗中,韦斯对入定中的凯瑟琳说:“回到你的症状产生的时间。”下面发生的事情是韦斯始料不及的:

    “我看到一些白色的台阶通往一所建筑,一个有柱子的白色大型建筑物。前面空旷,没有门廊。我穿着一件长裙,一种用粗布做的袍子。我梳着辫子,长长的金色头发。”韦斯很不解,就问她那是哪一年,她当时叫什么名字。“阿朗达,18岁。我看到那座建筑物前面有一个市场。有篮子,把篮子扛在肩上。我们住在一个山谷里没有水。那年是公元前1863年,那里土地贫瘠、炙热、到处是沙子。有一口井,没有河。水从山上流入山谷。”

    凯瑟琳回到了大约四千年前位于中东的一个古老时代,她有着和现在不同的面容、服饰、身体、头发和名字。她记得有关地形、服饰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直至她死于洪水,而她的孩子则被大水从她的怀中冲走。当她死后,她的神识飘到她身体的上面。在这一次治疗中,凯瑟琳还回忆起她的另外两个前世,一个是18世纪的西班牙妓女,一个是公元前的希腊妇女。

    维斯的惊异可想而知。他知道凯瑟琳没有臆想症,也没有多重人格,没有吸过毒。他当时想,凯瑟琳也许是处在幻想或做梦的状态。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凯瑟琳的病症开始得到神奇的好转,而幻想或做梦不会达到这种效果。在以后的治疗中,凯瑟琳回忆出了十几个前世,重新经历了造成她今生的各种恐惧的久远的原因,这种高层次的理解使得她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凯瑟琳在入定中,常常发现她今生所熟识的人出现在她的前世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韦斯博士曾经是她的老师,而她的已婚男友曾经在久远前的部落战争中杀死过她(当时她是个男孩子),他们今世的关系也不很和谐。

    每次离开人世时,她的元神都飘离到身体的上方,被慈祥的光吸引回性灵世界,她还会遇到性灵导师,这些高级生命甚至可以通过凯瑟琳的口向韦斯传达一些精神信息。在这种状态下,凯瑟琳的精神觉悟远远超出她平时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韦斯的怀疑也逐渐消退。尤其是在一次治疗中,凯瑟琳在入定中经历了一个古老年代的去世之后,飘离了自己的身体,并被引向她已经熟悉了的精神之光。她对韦斯说:

    “你的父亲也在这里,还有你的儿子,是个很小的孩子。你的父亲说你应该知道他,他的名字是阿维荣(avrom),你的女儿的名字就是随他起的。他死于心脏病。你的儿子的心脏也很重要,因为它是倒过来的,象鸡心。他因为爱你,为你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的灵魂是非常高级的,他的死还了他父母的债。他也想让你知道医学只能做那么多,它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维斯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凯瑟琳对他并不熟识,对他的家人也一无所知。维斯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第一个儿子的夭折,这个孩子出生10天后被诊断有心脏疾病,心脏就如同是倒过来的,这种病的发病率是千万分之一。这个孩子出生23天后离开了人世。维斯的父亲死于心肌梗塞,他的犹太名字是阿维荣(avrom)。维斯的女儿在维斯的父亲去世四个月后出生,被取名为艾米(amy),纪念维斯的父亲。这些都是凯瑟琳无法知道的。

    惊异的维斯问凯瑟琳:“谁在那里?谁告诉你这些事情的?”

    “是那些师父,”她柔声道,“那些精神大师告诉我的。他们还告诉我,我已经在这个世上活了86次。”

    治愈凯瑟琳后,维斯医生对心理治疗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我们今生很多的恐惧和病痛都源于古老的过去,让病人进入其宿缘世界,重新经历当时的创痛,是一种直接的释放痛苦的方法。这件事情过去四年之后,维斯终于鼓起勇气,冒着学术地位的风险,写出了他的第一本关于轮回转世的书,告诉人们生命的不朽和意义。他后来用这种方法治疗了数百名病人,这些病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无神论),这些案例被记录在他的另一本书《追昔抚今》中。

    比如一个叫艾兰(elaine)的病人是一位心理学家,她患有颈部、肩部和上背部的阵发性的剧痛,她还患有恐高症。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看到黑暗,我意识到我的眼睛被蒙上了。然后,我在外部看到我自己。我站在一个塔的顶部,是一个用石头建筑的作为堡垒的塔。我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我二十出头,我是一个在战争中被击败的一方的战士。然后我感到我后背的剧痛。我能觉得我牙关咬紧,我的胳膊僵直,我的拳头紧握。我被刺穿,我可以感到我从后背被刺穿,但是我拒不屈服,我没有叫出声。然后我感到自己坠落下去,我感到我被水淹没。

    “我一直害怕高度和水淹。当我出定时,我仍然在抖动,以后的几天我非常痛苦。我都无法触摸我的面部的骨头,疼痛非常强烈。但是第二天的早晨当我醒来时,我想:“有一些变化,非常大的变化。”

    这变化就是艾兰(elaine)的背部的疼痛和她对高度的恐惧消失了。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艾兰生动地经历了中世纪法国的一世,她是一个贫穷的二十几岁的男子,无辜的他被误判死刑,并被当众施以绞刑。对这一世的回忆之后,她长期的颈部的疼痛消失了。

    在另一个例子里,丹(dan)是一位年近40的商业主管。他有一位叫玛莉.罗(marylou)的女友。他们深爱对方,可是,玛莉.罗在饮酒之后常常与其他男性有些轻浮的举动,尽管她从未做出出格的事。可是这常常使丹怒不可遏,失去理智。在入定中,丹惊恐地观看了他与恋人的几个前世:

    “我在用一个长长的匕首刺向她,她对我不忠,我一怒之下杀了她。”这件事发生在7至8世纪,那时他是一名回教战士。丹在另外两个前世中也杀了玛莉.罗。在另外几个前世中,他在很困苦的时刻抛弃了她。他们两人也曾扮演其他的角色,比如家人、朋友和仇敌,有时他们的性别和角色正好反过来。

    在这之后,丹的愤怒被理解和爱所代替。中国人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确有道理。相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前的恶的一面,不然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发生,就如同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要反复补考一样。而在这一世里,丹在考试中得到了一些提示,想必会考得好一点。

    维斯还引述了罗伯特.贾门(robertjarmon)医生的一个例子。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商业主管,很奇怪的是,每当月圆之夜,他就变得不可理喻的焦虑和害怕。在入定中,他说:“他们要抓到我们了。我们必须特别小心。今夜是月圆之夜。”这个病人回到了一个前世,在这一世中,他是二战时在欧洲战场上的美国士兵,被德国人俘虏。他的最后的记忆就是被德军从背后枪杀,当时他面对一条河,月光从河面上反射上来——“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位病人提供了他这个前世的名字,他还提供了他在30年代大学毕业的时间、地点和分校。他的妻子后来对此做了考据,发现确有这样一个人毕业于这所分校,只是时间差了一年。在这次前世回溯之后,这位病人“抬头见月伤心色”的反应消失了。

    维斯在他的书中记录了很多这类案例。他的病人在入定中看到的命运的展开常常超乎他的想象力。维斯也曾回忆起自己的前世,在心如止水的时刻,久远的记忆偶尔象电影一样从他的眼前闪过。在一个前世中,他是一位有权势的祭司,从这个祭司的眼睛他知道那就是他,因为他能知道他的情感。他穿着一个五颜六色的长袍,站在一个很奇特的建筑外面,在观察环境时,一个词“urat”渐渐映入他的脑海,但他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位祭司年轻时是位理想主义者,可是随着权势日增,他逐渐沉浸在名利色欲之中。这位祭司在离开红尘俗世时发现他的权力、财富都带不走,他虚度一生,追悔莫及。

    那天晚上,维斯又想起urat这个词,在百科全书中他查到了这个词,那是一种庙宇的名字,恰好是他见到的那种,这种庙宇属于巴比伦时代,巴比伦时代的空中花园就是一个例子。

    在另外一次前世的闪现中,维斯是欧洲中世纪的一名囚犯。他因为宣扬前世轮回的思想,被锁在地牢里,在被连续几天的酷刑折磨后,离开了人世。很显然,维斯的今生在延续着他的前世。

    维斯的第三本书《唯爱是真》详细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案例。有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在大约同一时间找到维斯进行治疗,维斯惊异地发现他们回忆出相同的前世,在其中一世中,那位男子是个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善于制作陶器,他被罗马士兵活活拖死,在女儿的怀中停止了呼吸。而那位女士从女儿的角度回忆起同样的事件。维斯以前曾经将一些夫妇和亲人分别回溯到相同的前世,可是这一次这两个人并不相识。根据职业道德,维斯博士不能告诉这两人对方的回忆或任何情况,他只是有意安排约见的时间,使得两人在维斯的办公室有过一面之交。当这两人的疗程结束时,维斯博士仍然没有勇气突破职业规定。可是这时命运之手展现了自己的巧妙安排。这两人在同一天去机场搭乘飞机去不同的地方,可是其中一个人的飞机因故不能起飞,被转到另一个人将要乘坐的班机上,于是两人得以相识、相爱。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偶然的,这出戏的脚本早以写好,缘份未到,求也求不来,缘份到时,躲也躲不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