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生命*成功*奥秘探索卷 重新认识生命和命运定律(4)

    极速唤醒右脑训练——如何操纵我们脖子上的这台“超级计算机”

    上篇: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通常左脑被称为“语言脑”,它的工作性质是理性的、逻辑的;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它的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左脑的工作方式是直线式的,可以说是从局部到整体的累积式;右脑的工作方式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并列式。左脑追求记忆和理解,它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一个个的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右脑不追求记忆和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的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

    右脑具有左脑所没有的快速大量记忆机能和快速自动处理机能,后一种机能使右脑能够超快速的处理所获得的信息。

    左脑和右脑的记忆能力是1:100万,然而一般人却只会用左脑记忆!

    人类大脑的一部分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增强记忆的方法并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对大脑使用的方法也改变。大脑能够变得更灵活,原先运转比较缓慢的机能开始加快运转速度。这样,学习能力低下的孩子可以提高记忆力,成人则降低了患痴呆症的危险,并能够长久保持灵敏的头脑。

    是哪些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力呢?人类的大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部分由表层意识(意识)控制,下面一部分由深层意识(潜意识)控制。这两种意识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人们通常使用外部的表层意识,不大使用深层意识,但是出色的记忆力其实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意识中,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表层意识位于左半球,深层意识位于右半球。

    通常我们都认为通过理解达到背诵的目的是很重要的,然而理解行为只动用了我们的表层大脑。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内由表层脑到深层脑的记忆回路,记忆的素质因而得以改善

    浅层记忆发生在表层大脑中,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通过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我们就能够打开深层记忆回路,大脑的素质会发生改变。深层记忆回路是和右脑连接在一起的,一旦打开了这个回路,它就会和右脑的记忆回路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优质”的记忆回路。

    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素质完全不同。左脑记忆是一种“劣质记忆”,不管记住什么很快就忘记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两种记忆力简直就是1:100万,左脑记忆实在没法和右脑相比。

    但是,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这么神奇的右脑,一般人却只使用靠“劣质记忆”来工作的左脑,他们的右脑一直在睡觉。所以说人们一直在错误地使用大脑也不算过分。

    大脑的三层记忆回路:侧头页记忆回路、海马记忆回路以及超记忆回路

    记忆分为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大脑生理学中这样讲:浅层记忆发生在表层脑侧头叶中的语言区,深层记忆发生在大脑的深层部分——旧皮层中的海马。海马还被特别称为“记忆信息的管理塔”。它是记忆的中枢,负责收收集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取舍选择。海马不是记忆的最终贮藏所,因为记忆能够到达所有脑细胞的领域。但是确定无疑的是,从侧头叶到海马的这一段神经是记忆最重要的回路。

    一般地,外界信息进入侧头叶,在这里进行判断、分类、记忆和再生,然后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到海马里。海马具有记忆、保持和再生的能力。它与侧头叶中的浅层记忆不同,是一种深层记忆,能够长期保持。如果信息反复、持续地进入大脑,那么这些信息就会越过侧头叶的记忆回路,传递到海马记忆回路中去。

    除了我们常用的侧头叶记忆回路和海马记忆回路,其实还有一种记忆回路存在。如果能够打开这个回路,我们就能够记住只看过或听过一次的事物,无论何时都能通过想象在脑子里再现。这种回路叫做超记忆回路。

    右脑中存在心灵感应通道和想像通道

    大脑分为三层。人类大脑首先是由脑干部分(也叫“爬虫类的脑”)开始进化的。这一部分具有“心灵感应通道(telepathychannel)”,所以这部分的语言被称为“心灵感应语言(心灵互通的波动语言)”。爬虫类是指蛇和蜥蜴等动物。它们不具有像人类一样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们有别的通信手段,能够知道同类的意思。这就是“心灵感应”,也就是波动语言。

    在爬虫类的脑发展的基础上,哺乳类动物的脑发展起来。这类动物的脑中也有通信手段,能够记忆和思考,这个通信手段就是想象。想象荷尔蒙能够产生分子语言,分子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狗和猫等哺乳类动物虽然没有语言,但是他们能够明白同类的意思,就是因为能够使用心灵感应语言和想象语言。爬虫类的大脑和灵长类的之间有一条很宽的通道,所以哺乳类动物能够自由灵活的运用心灵感应和想象。

    最外面的脑叫做灵长类的脑,这部分脑具有下位层脑的机能,从这一表层脑中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产生。当下位层脑打开通往右脑的通路,右脑开始工作起来时,就能够自由的运用心灵感应和想象了。

    在右脑出现以前发挥作用的是下位层脑,它具有传递回路,也就是具有心灵感应通道和想象通道。这是因为在脑干(爬虫类的脑)的右半球中存在着一条粗传递回路,可以和旧皮层进行通信;而旧皮层(哺乳类的脑)的右半球中存在着一条细传递回路,可以和新皮层(灵长类的脑)进行通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具有特异功能、透视能力和预知能力的原因,他们的这两条回路已经打开,因而可以自由运用心灵感应通道和想象通道!只不过一般人的右脑睡着了,这两条回路没有开启,所以无法领悟到右脑的神奇能力!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此外,还要知道,右脑和左脑的本质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右脑还具有一种想象机能,能够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转换。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脑半球,所以在听到语言后能够将它变成图像,或者能够把图像变成语言。但还不只如此,右脑还具有如下功能:它能够把图像变成数字,或把数字变成图像;能够瞬间把点的集合(点集)变成数字,或把数字变成点的集合;能够把声音变成图像或乐谱;能够把声音变成颜色,把气味变成图像。

    我在这里不想就右脑的这些能力讲得太多。我主要来讲一讲和语言有关的右脑的能力。我们平常不能发挥出这样的能力,因为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渐渐不再使用右脑,左脑占据了优势地位。左脑的长期使用会对右脑的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一直没有使用右脑。但是右脑那么有本领,它能够大量记忆快速进入大脑的信息,同时能够快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处理。人们之所以能够学习语言,就是因为有右脑的快速大量记忆机能和快速自动处理机能的存在。儿童虽然不学习语法,却能够在听到的语言中发现规律,从而自由的说出话来,这也需要归功于右脑的记忆机能和自动处理机能。成人难以学好外语就是因为右脑没有处于优势地位,而左脑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极速唤醒右脑训练——如何操纵我们脖子上的这台“超级计算机”

    下篇:开启右脑的方法——听觉刺激

    耳朵和体内振动音是能力开发最重要的工具

    我们的大脑的构造是:声音通过听觉区到达大脑的深层部分,神经回路打开。耳朵的能力和振动音一直为们所忽视,但事实是它们是能力开发最重要的工具。

    人们相信声音疗法能够恢复听力、治愈自闭症和癫痫。这种疗法其实正是强调了听的适重要性。最近有很多研究都在进行,比如听声音治疗疾病和弱听,用声音疗法提高记忆力等等。

    朗读时声音的振动能够转化为大脑的运动。生物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向外发送的,但是朗读和背诵时,它所产生的振动音能够与大脑深层部分发生共鸣,从而在大脑深处引起变化。

    间脑(丘脑和下丘脑)处于大脑的深层部分,这里集中了所有的神经,它还控制着所有内分泌腺。当我们朗读时,间脑就集中能量变得很宽大,产生新的突触并打开新的回路。这时也就打开了最深层的间脑记忆回路。

    引发“无意识的力量”——音乐、朗读和背诵

    无意识存在于大脑的深处。一般的时候只有大脑的表层意识来工作,处于深层大脑的无意识受到了压抑,所以无意识的力量不能够自由地发挥出来。

    但是,无意识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过目不忘或是能够创造出充满感性的优秀作品都是无意识的功劳。引发无意识的力量有很多方法,听觉刺激是其中比较容易的一种。古典音乐刺激又是听觉刺激里的一种方法。虽然音乐分为很多种,但是古典音乐更适合进行听觉刺激。

    不光是音乐,朗读和背诵也都能够引发无意识。大量反复的朗读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我状态,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达到统一,无意识的回路打开。这就是大脑的秘密。

    下面来介绍一些跟大脑的使用方法有关的大脑生理学知识——抑制理论:

    当大脑的回路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时,其他刺激便不能传达到大脑皮层里。因为感觉神经回路中的突触(神经之间的连接点)阻止了信息的传递。从大脑皮层到脑干的毛状体之间的神经回路负责完成这种传递抑制。

    大脑里有一种神经回路,具有传达意识的辨别性感觉。当我们一直朗读或默读时,剩下的只是一些只传递声音的回路,其他的视觉、触觉、嗅觉、时间或空间等所有的感觉都被掩盖了,这就是抑制的工作。

    打开无意识深处的神经回路是大脑的一个秘密工作,这时通过大脑的浅层测头叶,传达到海马(大脑旧皮层)中与记忆有关的部分中去,听觉刺激就是这样打开大脑回路的。

    当你背诵文章时,你的大脑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不考虑意思、单纯大量背诵是重要的一件事。当你思考所背诵内容的意义时你就开始使用你的左脑了。如果你只是背,这时你的精神非常集中,听觉区开始兴奋,而语言区等其他区域的兴奋被抑制住了。当精神集中于一点时,以前到闹中各自兴奋的不同区域现在就都集中到了这个点上,这时听觉区出现最大的脑电波,在它的周围又有类型相似的波出现。最终所有相似类型的兴奋扩散开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一个中心。

    这是大脑的单纯化,也是意识的单纯化。集中谨慎可以使大脑的一部分神经兴奋起来,抑制周围神经细胞活动。这是大脑生理学中的一个原理。

    大脑的单纯化状态是指左脑和右脑的脑电波统一为一个半球槽(hemi-sink),进入一种叫做“变性意识”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图像能够鲜明的浮现在脑海里。这种状态对学习语言非常有帮助。这时,我们收集信息时甚至可以只看一眼。看一眼就能够记住50个单词,看一眼记住100个单词也会变得一样容易,记住1500个单词甚至不需要一个星期,而且你已经记住的单词不只能够储存在语言脑——左脑的海马(记忆中枢)中,还可以存储在图像脑——右脑的海马里。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右脑学习器的听觉刺激促进右脑活性化

    现在有一种叫做“右脑学习器”的学习器,使用这种学习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记忆力,它利用的就是人的听觉。有一本介绍右脑学习器的书叫《只要两个月,成绩提高10%》。书的前言写道:“一次性促进右脑活性化的秘密指挥部其实隐藏在耳朵里。”听觉刺激促进有闹活性化的原理如下:耳朵除了具有“听”这种集音功能以外,还能够将大脑必须的能量转化并生成为声音的振动能量。内耳中有一个旋涡状的部分,叫耳蜗,上述能量的生成和增幅都要在耳蜗部分完成。声音在耳蜗中呈螺旋状传送时会转变成活化大脑的能量,就象发动机旋转时会产生磁场发电一样。

    听古典音乐为什么会使脑子变聪明呢?因为在耳朵中的高频率区有声音响起时,脑内神经会边的更加发达,从而你就会变得“头脑清晰”,并且对音阶、和声的分析统筹能力以及判断力都会变得更好。振动音的作用是:发挥耳朵的全部能力,让大脑内充满能量,打开一直封闭着的右脑大门。

    使用右脑学习器能够充分发挥大脑内的力量,将信息直接传送到右脑潜意识中,形成图像记忆。因此它能够帮助我们用右脑学习,取得的成绩也与平常不用右脑时大不相同。

    进入右脑意识状态的公式:冥想、呼吸、想象

    另外还有一点要明白:是否运用想象来学习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不同的。发挥想象力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要进入右脑的意识状态,想象是很必要的。有一个公式可以教我们如何进入右脑意识状态和使用右脑,它就是1、冥想;2、呼吸;3、想象。也就是说,进入右脑意识之前首先要闭上眼睛,平静心情,然后深呼吸三次,再进行必要的想象。

    右脑中想象过和事物能够栩栩如生地记忆在脑海里,这是右脑的一种机能。把这种机能全部运用到学习中去吧!这对你很有帮助。

    此时你是在自己的头脑里进行着想象的,但是如果你能够一边听着磁带一边想象,会更有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只是自己想象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在冥想时用语言告诉自己“放松、进入深层意识”等等,这样就动用了大脑的语言区,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跟着暗示的诱导集中精神来听就可以了。这时语言区全部休息,听觉区开启,通往海马记忆的回路也被打通,这样就能够一直深入深层记忆。

    想象学习法的做法如下:

    1、学习前闭上眼睛,平静心情,然后深呼吸三次。开始用8秒钟时间缓缓呼气,在呼气有同时将心中的不愉快也一起呼出去。

    2、然后用8秒钟吸气。这时边吸气边放松,想象自己心情平静,宇宙间清爽的能量充满全身。

    3、接下来的8秒钟屏住呼吸,想象自己有外语已经说得很好,能够自由地用外语交谈了。

    这个学习的原理是:认真地去想象能够让你的想象变成现实。

    此时,你在大脑中想象着,但是与其严格地按照这个公式的步骤走,不如听着磁带来做,效果会更好:把注意力集中到磁带或cd里面的内容,随着暗示加深想象。

    这是与大脑的结构有关的一个问题。左脑的语言区负责处理与语言相关的内容,在我们听到语言、考虑语言的内容时,语言区就开始式工作,它把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这时发挥作用的是人类的表层脑中的语言区,记忆会暂时储存在这里。这个区域的记忆力很差,记忆很快就会消失。我们要让收到的信息到达潜在脑,因此尽量不要使用语言区,而只让听觉区来工作。

    右脑英语学习方法:说不好英语是因为耳朵被堵住了;运用右脑学习法,练习速视、速听、速读,普通人每天花30分钟可记住250个单词,4天记住1000个单词;创造奇迹的关建在听觉区;引发“无意识的力量”是音乐、朗读和背诵;极速唤醒右脑训练,让你数百倍的提高学习效率……

    nlp概述

    什么是nlp?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英文缩写。n(neuro)指的是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l(linguistic)是指语言,更准确点说,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p(programming)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放在一起,这三个词的意思是指人们为使他们的思维、讲话和活动达到具体的后果所采取的具体行为。

    nlp的研究对象

    nlp相信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它的研究对象在于成功者是如何获致他们所想的成果的。即研究“成功的过程与方法”。

    nlp的目的

    nlp的目的在于复制成功。即将成功者获致成果的“秘密”总结出来,精炼成一套明白可行的技术,让一般人可依之而行与获致同样卓越的成就。

    何为“成功者”,何为“成功”?

    成功者:一般指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就或影响力的人。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科学家富兰克林,美国总统林肯,唐皇李世民,红顶商人胡雪岩,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音乐家贝多芬,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他们都是将皆知的成功人物。

    同时,也有人将个人的“幸福”作为成功的标准。即不论在名利权势场中你有何得失,不论你能从一个苹果中看到万有引力,只要你过上你喜欢的日子——即使只是经营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如果你过得充实愉快,你就算成功了。

    总的来说,前者重在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后者重在个人价值的圆满。nlp关心平衡,即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均衡发展。如果你在外人眼中是个光芒四射的明星,但家离子散或长期对自己做的事甚感厌倦,只想把话简丢到大西洋然后去过点平凡的日子,那你并不算成功。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苏克拉底与妻子不和而说他是个彻底失败的人。我们不苛求完美,只要任何人在某一方面有其卓越之处,都值得我们学习。nlp并不他们排除在研究的范围之外。即使你对面前暴君般的朋友深感痛恨,但如果你对他把一堆泥土变成有强烈震撼力的艺术品的双手倍感羡慕,那他的“秘诀”你还是要学的。

    nlp创始人简介理查-班德勒(richardbandler)与约翰-葛瑞德(johngrinder),前者为遍览心理丛书,但正修为计算机科学之嬉皮;而后者原为语言学家,并在加州大学实习。两人因缘凑合而相处,这也难怪这门新兴的实用心理学,取名为(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因两人将所学背景都加进入了。实际上,它是包含了传统的神经学、生理学、心理学及语言学及人脑控制学。

    nlp起源

    nlp首创于1970年代早期。由创始人理察-班德勒(richardbandler)和约翰-葛瑞德(johngrinder)理二人,私淑了美国当时四位顶尖的心理治疗师与沟通大师:催眠治疗大师也是艾瑞克森摧眠学派创始人米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h.erickson),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尔(virginiasatir),完形治疗创始人弗列兹-皮耳氏,沟通大师格利葛利-贝特森(gregorybateson)。当时,他们一方面亲自向四位大师学习,另一方面也将四位大师的心法,适当的修正与发展,扩充坚实了当时初生的nlp内涵。

    他们发现自己拥有一组非常强力且有效的沟通模式,刚开始发展这些模式做为心理治疗之用。很快的,显示出这些模式也很容易可以运用到其它人类沟通的领域上,特别是在商业(行销、谈判)、法律、及教育上。运用这些工具,已能确保许多结果─在心理治疗方面,对恐惧症可以在五分钟内保证治愈;在商业上,对于完全停滞的谈判及协商,可以让其争端得到快速、合适、且满意的解决;另外也可以用这些令人无法相信的技巧在数分钟内成功地教导「学习障碍」的小孩们─这些结果,让这些领域的专家们目瞪口呆。

    这些工具已经被认识且证明它的力量,它可以创造一种有效的模式,且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人们内在或彼此间的争执及问题,而且还可以是一种进化的模式─这个模式不仅可运用在治疗上,而且它明确地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步骤,让人们可以用它来发展他们自己所选择的任何有效的行为方式。

    nlp的思考特色

    nlp有不同于传统心理学家的思考方式,nlp注重个人的学习,而不是群体的差异性,举个例来说,一名nlp学者在面对恐惧症患者时,不会收集各个恐惧症患者的情况,然后归纳出通则,而他们会思考的问题则是:「他是如何学会恐惧的?」因此nlp学者可能会找一名正常人来比对精神患者的策略,找出相关的问题并且修正它。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利用此特色来复制卓越的行为模式,譬如说一名小说作家,可以这么想:「某某如何写出卓越的小说。」学习卓越者的策略,能大幅有效地改进自己的行事成效。

    nlp心略

    「心略」又是nlp中所使用的术语之一,用来表示一个人行为的决策过程,表象系统则是其组成的原素,举例来说,一个简单的动作如倒水,就是一套策略的运作过程,首先这个人可能看目前水的高度跟心中理想的高度比对,如果水量不够,这个人会继续让水流入杯中,直到与自己的内在影像符合为止,这时就存在一个由视觉表象构成的策略,可以用符号表示如下:

    (ps.e为外来刺激,i为内在表象)

    当然策略是不限于单一表象的使用,譬如刚刚的例子,这个人可能使用的策略,是用听水杯发出的声音来控制水的高度,如果水不够多,他会感觉怪怪的,如果达到了理想值,他可能产生舒适的感觉,然后他知道要把水关起来了,可表示如下:

    行为的适当与否,就来自于策略与表像的使用是否符合所做的任务,像以两人倒水的策略而言,显然第一个人的使用的比较优越,因为杯子的材料、和空气的温度等都可能影响声音的传达,因此第二个人可能往往无法倒适量的水,但如果这些策略用在接暗器的话,第二个就比较适当,因为快速移动的物体常常是很难用视觉补抓的,nlp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选择适当的表像及策略。

    最后,请注意,nlp着重形式胜于内容,因为如果以内容切入,通常得到的结论只能套用在特定的目标,如果是形式的话,则内容可任意变更,包罗万像,这就是nlp强大的地方,因为它所得的结论可以适用在各个人类行为,甚至用于组织的运作上,如果使用的当的话。

    心序

    心略包括内心感受的方式(感元),有关的次感元和正确的顺序(心序)。

    构成心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感觉。它又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

    有时我们对说话者的口气感受较强;有时对其内容感受较强,对于前者,我们称之为听觉用话;对于后者,称之为听觉用字。

    要想了解他人的心略,你就必须有一套知道何时该做何事的机能,以便能描绘出心略来。现在让我们用几个缩写字母来代表我们认知的过程。v代表视觉,a代表听觉,k代表触觉,i代表内心的,e代表外界的,t代表口气的,d代表用字的(内容的)。假如某人看到某样东西心动是先看见(ve),然后告诉自己(aid),激起驱使内心的感觉(ki),这一心理行为的策略就要表示如下:ve-aid-ki。虽然你整天劝这人做某件事,但不大可能会奏效的,不过你若能抓住他的心略,让他“看”到拥有后的感觉,同时让他把这种感觉在内心细诉,那么这人就极可能会采取拥有它的行动了。

    解读线索

    何谓解读线索?之前我们有谈过各种不同的表像系统,我们了解到人们会利用不同的表象来构成策略,但我们如何知道他使用何种表像系统呢?这时就需要解读线索的帮忙。

    解读线索,是指人们在使用该表象的时候,透过言语及非言语表达出来的征兆(请注意当我们说使用某表象系统的时候,其实是指在当然该种表象的被重视度最高,而不是说其它表象停止运作),我们只要先明白两条概念就可以了,接下来的细节则是要靠平时观察揣摩而得,以下为两条原则:

    1.一部份神经的运作会影响其它部份的神经

    2.各处神经以其特有的方式沟通

    为了让起步更快一点,这也将介绍一些一般被普遍观察的规则,这并不是什么诫律,只是以前所累积的经验罢了,理查?班德勒曾说:「你问我怎么知道?当你在一场大型研讨会描述一幅景象的时候,每个人的眼睛都往又上看,这时你就会知道。」

    首先,我们从一般语言的表现开始讲起,我们所讲的通常是我们所做的,反之亦然,因此当有人说:「我"觉得"这杯咖啡很好喝。」这时他正在使用的触觉表现,如果他说:「那件衣服"看起来"很漂亮。」他在使用什么表象呢?答对了他正在使用他的视觉表象,如果他所使用的语言比较中立,没什么特别的区分,譬如有人说:「我认为这部电影很好看。」这时我们很难去判断他是"看"了认为,还是怎么认为,这时我们可以问他:「你为什么认为这部电影不错。」或这我们也可以用非语言的解读线索来判断,你看,这很容易了解吧。(你又对了,我正在使用我的视觉表象。)

    再来,我们要介绍一些非语言的解读线所,最有名而且也最明显的就是眼珠的位置了,眼珠的位置可分为六种─左上、右上、左中、右中、左下、右下,我们现在就这六个位置做个说明吧(这里的说明以惯用边为右边为主,如果惯用边是左边,怎刚好左右的情况会倒置):

    左上(以当事人左右为准)─代表此人在正在回忆以往的视觉经验

    右上─代表此人在正在构成一幅新的视觉经验

    左中─代表此人在正在回忆以往的听觉经验

    右中─代表此人在正在输一些的听觉经验

    左下─代表此人正在作自我对话(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讲话)

    右下─代表此人正在处理感觉或情感经验

    好,就先介绍到这边,在来就去找一些人来观察吧,印证一下这些说法,顺便观察当时身体还有什么其它的特色,如果有什么心得,别忘了与我分享喔

    bvr

    bvr代表信念、价值观、规条,是beliefs,values&rules的缩写。它是我们思考、决策、行动的基本决定因素。

    信念:指事物是什么?怎么样?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即主观的法则。

    价值:指事物的意义和给一个人的好处:其中什么是重要的?可以给我些什么?可以为我做些什么?它是推动一个人行动的重要因素。

    规条:做法,为实现信念或取得价值所采取的一些观念。

    例如:“我一定会成功,我喜欢工作时充实有力的感觉,我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信念:“我一定会成功”是关于自己的一个信念,有绝对性。

    价值:“充实有力的感觉”

    规条:“我要加倍工作”,这个行动,是为了获得那些价值,并实现“我一定会成功”的信念。

    信念形成的途径:

    1.亲身经验。

    2.观察他人的经验。

    3.信任的人的贯输。

    4.自我思考的总结。

    1有部分信念本身是有益的,只是我们接收时没有适当消化,或缺乏与其它信念的契合,故有时会有冲突的存在,我们称这些信念为“局限性的信念”。

    2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信念的改变,亦需要来自价值的改变。

    3没有任何信念在所有情况下都绝对有效。

    4信念可以改变,但也不一定要更换。因为它可以修正、扩阔(兼容)、甚至暂时挪开,以另一信念暂代,直至在效果上有了突破,才再捧出原来的信念奉行。

    价值改变的途径:1.创造;2.增大;3.转移。

    适当界定规条

    规条是“已知的获得价值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它被不被重复。使用它时要注意。

    1.我们不要将自己的规条强加在别人身上;

    2.有时老规条已和新环境脱勾,须加以修正。我们要定期反思自己对重要信念与价值的规条,要坚持价值,而非坚持规条。

    3.太多规条或规条过严会使人失去活力;规条太松又会缺乏节制。我们要选择适当的规条。

    我们要不断寻求,扩大与他人的共同信念与价值,不要执着于规条的一致。

    nlp的答案就在问题里

    每个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成就,原因就在于所提出的问题不同。只有能提出好的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人能马上改变自己的情绪,只要改变意焦即可。如何改变意焦呢?很简单,只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一个人之所以很容易泄气,那是因为你经常提出一个令自己泄气的问题,如“这有什么用?即然没什么效果,为什么要去试?为什么我这么倒楣?”记住求什么得什么。

    当一个人因飞机失事瘫痪在床,三分之二皮肤灼伤后,一般人一定自问“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什么如此对我?……”但米契尔却在自问“我要如何重新站起来,像我这样子能怎样来服务社会呢?”在住院期间他结识了安妮的迷人女护士,他不顾脸上伤残和行动不便,竟大胆的想出此举“我怎样才能跟安妮约会呢?”谁都认为他会碰壁的,如今安妮已成为他的太太。

    在多家银行纷纷倒闭时,一般的地产商会问“如果纽约这个都市没落,我如何住现有的一切?”特朗普却有不同的想法“当大家都为目前情况忧心忡忡时,我要怎么做才能致富。”一旦他相信其中具的经济上重大利益时便会提问“如果投资不顺的话该怎么办?如果发生最恶劣的状况,我是否能控制得了?”

    特朗普的失败是因为你改变了你的提问“我要如何享受所拥有的一切?”“什么是最能获利的生意?”停止了提出“情况恶劣时”的问题,自认为所向无敌。

    提出问题的功效

    1、问题能够立即扭转一个人的意焦,进而影响其内心的感受。

    如果你一直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么沮丧?”“为什么别人不喜欢我”结果你一直不会改变那种无奈状态,相反你改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沮丧,让自己快乐且受人欢迎?”

    肯定语气或疑问语气对行为改变会的有很大的不同:

    当你肯定的说“我很快乐”就算你一连说三声,同时摆出一副的确如此的样子,你难道真会感得快乐吗?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当你改用疑问句“我现在快乐吗?如果我希望快乐的话得怎么做呢?”就像这样一直问下去,可使你不断调整意焦,最后必能找到使你快乐的方法。

    我们应多加注意平日习惯用的问句,尽可能使用具有建设性、促使奋发的、造成积极性的问句。

    2、问题能使我们注意所忽略的事情。

    有人问“你生活中最糟糕的是什么事”与有人问“什么是你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求则得。

    “为什么我的运气就这么差?”——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你在命令你的大脑找出你是个倒霉蛋的结果

    3、问题能发掘我们可用的资源。

    当处于不利的地位时问一下

    “我怎样才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普通

    “怎样我才能不但挽救这个危局,同时还使之更上一层楼而比以前做得更好呢?”——精典

    我们持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怎么样我才能改变这种局面?”——这是许多人从来不提出的问题

    困难解决之问:

    1、“这件事有什么好的一面?”

    2、“还有什么不圆满的吗?”

    3、“我得怎么做才能得到所想要的结果?”

    4、“如果要得到所想要的结果,有哪些错误我不能再犯?”

    5、“我要如何以愉快的心情去处理这整件事”

    清晨能力之问

    对于每人问题你要认真且仔细地想二至三人答案,如实在很难想出来,不妨把问题改为带有“可能”的意味,如“此刻人生中有什么可能让我觉得快乐?”

    1、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让我觉得快乐?让我快乐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2、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让我觉得振奋?让我振奋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3、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让我觉得骄傲?让我骄傲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4、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让我值得感谢?让我感谢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5、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让我觉得欣喜?让我欣喜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6、此刻人生中有什么值得我努力的?让我努力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7、我喜欢什么人?什么人喜欢我?让我喜欢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

    夜晚能力之问

    到了晚上,时我会只问下面三个问题,有时我会再加上清晨能力之问

    1、“今天我有什么样的付出?我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付出?”

    2、“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

    3、“今天我给自己的人生提高了什么样的品质?对于未来,我把今天作了什么样的投资?”

    (自行决定是不是要再加上清晨之问)

    两个重要之问:

    1、“这件事有什么好的一面?”

    2、“我要如何来利用?”

    感元和次感元

    感元,即“表象系统”,是nlp的术语之一,分别是人类运作的六种感元(一般分为五种),是人们行为运作的幕后操手,也是nlp用以解读个人行为策略及引导技术的基本原素,表象系统分列如下:

    视觉表象(virtual;常用v表):总合外在视觉刺激及内在图像式想象,皆归类于视觉表象之中,当一个人在使用视觉表象的时候,常会用一些话表达,譬如说:「这计划看起来很不错。」,这时这个人就在运用他的视觉表象系统。

    听觉表象(auditory;常用a表):包含外在听觉刺激,或本身声音的回忆和自我对话,当有人说:「这派对听起来很棒。」,这时候他可能正在使用他的听觉表象系统。

    触觉表象(kinesthetic;常用k表):凡是触摸一物的质感,或是内在情感的发生,都属于触觉表象的范围。

    嗅觉/味觉表像(olfactory/gustatory;常用o表):这是一个少被提及的表像系统,因为在nlp的发生地─美国,这种表象是当地文化少用的表象,所以对人类行为也属于次级的影响,当然这得视情形而定。以上为表象系统的简介,各系统皆有其更深刻的内涵,举听觉表象为例,就可在分为数字化的言语与高低起浮的音质,视觉也有区分大小、光暗、及形状等,对于表象系统描述的精细度,则端看使用当时的任务目标而定,举例而言,要描述一个人对于外在的听觉刺激反应,则可能不用特别说明细节,而如果要强调他使用了自我对话,则可以标记其使用了数字语言(ad)以说明。

    次感元

    我们想要改变事情的看法时,就得改变下列二者,第一是感觉的方式,第二是行为的方式。也即改变生理状态或内心储忆。

    如何改变内心储忆呢?有两种方式:一是改变储忆的内容:例如我们以乐观的心情去看悲观的故事,感受就有不同。其二是改变储忆的方式:我们在内心里都有某些特殊倾向,引导脑子用某方式回应。例如,有些人觉得图画对他们会有较大诱力,另外一些人觉得声音的影响力较大。由此观之,每一个人都具有某种感觉倾向,若我们能找出这种特殊感觉,便可控制自己的心智,用鼓舞取代束缚的方式,助你储忆。

    如果我们想要模仿别人的成就,不仅需要知道他心中当时的图画,以及对自己的心语,同时更要知道当时他内心的状况。要想测知这种状况,就得借助次感元之力了。次感元是把感元做更微细的划分,这是构成任何人经验的最小且更精确的单位。以下就列出可能的次感元。

    视觉:

    听觉:

    触觉:

    疼痛

    01动画或是定格

    02彩色或黑白

    03亮度

    04画面大小(是否真人大小)

    05主体大小

    06是否身在其中

    07与画面之距离

    08与主体之距离

    09立体画面

    10彩色之浓度或黑白之深浅

    11明暗之对比

    12移动之节奏

    13是主角或配角

    14观看角度

    15画面数目

    16观察位置

    17其他

    01音量

    02声调(间断或连续)

    03节奏(正常或不正常)

    04是否变调?为何变调

    05速度

    06有否暂时休止

    07口气

    08音质

    09声音是否独特

    10是否有回音

    11发声位置

    12其他

    01温度

    02材质

    03是否振动

    04是否移动

    05压力

    06存在时间长短

    07是否静止?或间歇跳动

    08强度

    09重量

    10密度

    11所在位置

    12其他

    01是否刺痛

    02冻痛或灼痛

    03肌肉张力

    04急痛或缓痛

    05压力

    06持续时间

    07是否间歇性

    08疼痛位置

    09其他

    上述是从感元来划分,另外还有一种划分,就是这个画面到底是切身的还是无关的。切身的画面就是你身历其境,是当时你本人就在场看、听、摸周遭的一切。无关的画面就是你冷眼旁观,像是在看电影一似的,观看自己在画面里的一切活动。

    引喻的力量

    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些别具意义且更能挑起情绪的话语,那就是引喻。要想了解引喻的意思,我们就不能不先谈谈“符号”,请问当你见到基督教的“十字架”时会有什么样立即的反应?如果你对基督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十字架定然会给你立即而正面的印象,架只不过是两根交叉且垂直的线条,然而它却指引全球数亿人一种生活的方式及规范。

    引喻乃是借着某一种事物来阐述另外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可能是天南地北之差,可是由于我们熟悉前者,因为它们的相似性便能很快地了解后者。既然引喻也是一种符号,自然也能激起人们的情绪,甚至比一般用的字眼更有效且更快。

    发怒火的乔治说道:“那是因为我觉得好像被那些家伙硬是用枪顶住脑袋,走进一个大箱子里头。”当时我虽然对引喻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最起码已经晓得如何透过字眼的更换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及行为,随之我便问乔治这样的话:“那是把什么颜色的水枪?”“你说什么?”他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所听见的而回问,于是我又说了一遍:“那是把什么颜色的水枪?”这一问立刻打破了他先前的思考模式,为了回答我的问题,他的心思会注意到我所问的怪异之处,这会立即改变他内心的储忆。当他在脑海里思索这把水枪的图形时,请问他的情绪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呢?当然变了,他不觉得大笑起来。你瞧,当任何一个问题多问个几遍,除非他不想找出答案,否则就必然会改变他先前意焦,这就好像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你:“别去想蓝的颜色。”除了让这位乔治朝向水枪去想之外,我还引导他朝另外一个方向去想,企图打破他这种负面的情绪反应。他所想像的那个箱子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便问道:“我不知道你所想的是个什么样的箱子,不过我可知道要想弄出一个能把我装进去的箱子可不容易。”经我这么一说,各位可以想像得到,一下子便摧毁了他所想像的箱子。

    若是你对于什么事觉得不痛快时,这时就得赶快看看所使用的引喻对不对,何以会让你有那样的反应,何以你无法有所进展。我们经常所用的引喻多是那些会加强负面反应的,因而我们不时会听到有人在遇到不顺时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身上好像压有千斤重担。”当你有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其实你所用的这个引喻并不是真的如你所说,可是在你的心中却真会产生那样的作用,不过只要你能改变一下,就能很快地消除那些消极的情绪。因此如果有人告诉我,他觉得身上仿佛压有千斤重担时,我就会告诉他:“那么就把那个重担卸下来继续往前走吧!”这时他很可能给我一个苦笑,不过也多半因为了解我话中的意思,从而转移先前意焦,很快地情绪也就改变了。

    我们必须好好注意所使用的弓喻,千万别用到会造成问题的,而得采用那些能使我们振奋的。一旦当你养成很快使能察觉出自己和别人所用的引喻时,那么要想改变便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了,你只要自问:“这个引喻真是表示出我的心情吗?还是它引用得不大正确。”别忘了,当任何时候你用到了这样的字眼——“我觉得好像”或“这有点像”——那就意味着你可能要使用引喻了,这时你要自问能振奋自己的问题:“什么是比较好的引喻?有没有能使自己积极的引喻?”譬如说,如果我问你人生好比什么?或者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引喻比较好?

    还有些人会把人生引喻成一场游戏,请问你认为游戏得是什么样的颜色?它是不是很有趣味呢?人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有多好,其中虽然有些竞争,不过你可以去主动参与,也可以成为一个旁观者而享受更大的乐趣。或许有人会说:“既然那是游戏,那就必然有人会输。”也或许有人会说:“那岂不是得有些技巧才行?”不管你把人生是游戏给套上什么样的信念,总之,只要有这样的一个引喻,它便会影响到你的想法、感受和做法。

    随着我对于引喻的更加认识,我越发相信一个人若是只相信一种引喻的话他的人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要我们把普及性的引喻一改,人生就会全然改变,就好像当你把“人生有如一场竞技”改换为“人生有如一场游戏”,那么立时对于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如果你把人生看成是舞会,那你将如何来处理人际关系呢?它会对你经营事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相信当你对人生用了不同的引喻,就会给你带来不同的认知感受,这种引喻的转变就有如杠杆原理中的支点,很轻易地便可扭转你旧有的想法和做法。至于我,则无意去指明什么样才是好的引喻,不过各位可要知道,当改变了这种普及性的引喻,你对整个人生的看法便会全然改变。

    “没有什么东西比引喻更能够影响人了。”事实上有很多引喻对我们人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却很少去留意怎样选择这些引喻。

    多年前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吉姆?罗恩曾经说过,我应该换个新的人生引喻,把人生看成是四季的变迁。人生中经常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可是许多人在碰上时就以为这下子完了,然而吉姆教导我却这么想:“人生有如四季的变迁,而此刻我只不过是处在人生的冬季而已。”这实在是一个极佳的引喻,当你这么想时,可知道冬季过后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太阳再次露出它的笑脸,大地不再冻得要死,你又可以在土壤中重新洒下希望的种子,新的生命将会蓬勃发展,大自然将再现它的美丽;随之夏天到了,你得好好照顾那些幼苗,免得被炙热的阳光烤焦;再接下来便是你要收获的秋季,其间你可能会碰上狂风骤雨,一切心血化为泡影,可是如果你相信人生有如四季的循环变迁,那么就该知道下次仍有机会。

    引喻能够使我们改变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改变快乐或痛苦在我们心中的意义,让人生朝着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因此你要像一位“引喻侦探”,小心且聪明地选择该用什么样的引喻,使自己的人生能不断往前拓展而变得更丰富。日后当你听到任何人说出会使人消极或自我设限的引喻时,你就要特别留意,别按照他所说的引喻去想,而要想出一个新的且积极的引喻,这不仅是为自己好也为其他的人好

    你要从现在便开始重新思考至少四到五个新的人生引喻,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人生有如礼物、人生有如游戏、人生有如舞会、人生有如野餐或人生是场考验、人生是场战争等。不管你所想出的人生引喻为何,总要它能激起你正面的情绪反应才好。

    一、人生到底是什么?试着写下你已经晓得的引喻。

    二、写下一切跟你的婚姻和人际关系有关的引喻。

    三、尽可能在各方面找出会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引喻。

    神经链调正术(上)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逃避痛苦和得到快乐,借着这股力量可使我们旧有的行为改变,也可以帮助新行为定型。在此我要向各位介绍一套方法,能有效的帮助各位得到所希望的改变,这套方法我称之为“神经链调正术”(neuro-associativeconditioning),或可以简称为nac,它乃是借着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的自然反映来调正我我们的神经系统,而不必用意志,去迫求我们所期望的人生。

    当我们能够控制住神经链,也就能够掌握住自己的人生,下面我就要告诉各位如何来调正它,使你一改过去因循度日的消极习性,振奋而起并拿出诛求美梦的行动。人生中每个人所希望的改变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的认知,一种是我们的行为。而改变要能成功,就必须把旧有行为和痛苦连在一起,把新行为和快乐连在一起。

    改变不能单凭意志,因为那个效果不可能维持长久。神经链调正术nac是我用来教人改变的一门学问,它提供人们一套特定的步骤以进行持久的改变。如果你希望能够很快并且持久的改变,那么你首先必须具备两个信念:

    第一个信念是,改变是可以马上做到的。很多人误认为改变不可能很快做到,如果可以那就意味着原本就没有问题。——别忘了,既然我们能很快的制造出问题,那也就能很快的找到答案。

    第二个信念是,要对改变自我负责,若是没做好可别怪罪别人,这个责任又可分为三部分:

    1、我们必须确信“有些事必须得改变”——记住,是“必须”而不是“应当”改变。

    2、我们还必须相信“我必须推动改变”——要想有持久的改变,必须做改变的主角。

    3、我们还必须相信“我有能力来改变”——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必然不会全力去做。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神经链的形成过程。当我们经历了重大的痛苦或快乐时,我们的脑子就会很快地按照下述三个标准去寻找各种的原因:

    1、脑子会去寻找与当时不相配合的不寻常现象。

    2、脑子会去寻找同时发生于当时的现象。

    3、脑子会去注意这种不寻常现象是否经常出现。

    当你觉得痛苦或快乐时,脑子便会立即扫描同时发生于周围的不寻常现象,如果正好有个现象符合的话,脑子便会再注意这种现象是不是每次都必然出现,如果是的话,脑子就认定这个现象就是每次让他痛苦或快乐的原因所在。但这三个形成神经链的标准并不十分精确,没有量化的数据,完全是脑子的主观判断,因此很可能会使我们错认现象的原因。结果变错失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我们下定论之前,应当好好审视一番。

    神经链调正术的六大步骤: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有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的旧行为和痛苦连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为和快乐连在一起。如果我们想有所改变,不管是用何种方法,都得经过下述六个简单步骤。这六个步骤是神经链调正术的基础,能直接有效得使我们改变,帮我们消除痛苦而得到快乐,且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副作用。

    第一步:确定什么是你所要的,而又是什么妨碍了你

    人生中我们越是注意的就越容易得到,同理,你越是惦记着你不想要的,你就越甩不掉它。明确什么是你真正要的,这样才能引导你的去向;你要的越明确、越具体就越能发挥力量,快速地达成目标。

    另外,我们也必须知道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所要得到的,不用说,阻碍我们改变的原因就是我们把改变和痛苦连在一起,因而宁可不改变。因为我们对改变后的结果不知道而心怀恐惧。

    第二步:找出改变的杠杆——认定不变会有很大的痛苦,而现在就变会有很大的快乐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改变,可是就是不肯拿出行动。改变通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我们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所持的态度,经常是“应该”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唯一的方法就是得在心里抱持迫切感,而这种迫切感跟人生的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有关。

    人生中任何成功的改变,必然是改变神经链中对痛苦与快乐的诠释的结果。通常我们很难改变,就是因为这种痛苦与快乐交织而成的矛盾使我们不愿意改变,然而如何消除这样的矛盾而使自己的愿意主动去改变呢?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痛苦的临界点,当你觉得旧有行为带给你的痛苦大于所能得到的快乐而不愿忍受时,你终于拿出了改变的行动,这就是临界点了。

    在物理学上有一种名叫杠杆的装置,可以放大力量,帮我们移动极重的物体。同样地,若是我们想做出重大的改变,也就需要找到可以使力的“杠杆”,把旧有行为所带给我们的痛苦、以及改变所带给我们的快乐放大,当痛苦超过快乐时,改变就发生了。这可以使我们抛掉抽烟、喝酒、好吃、吸毒等坏毛病,以及改掉沮丧、消极、烦恼、恐惧等不中用的负面情绪。

    促成改变最有力的杠杆,是发自于内而非来自于外的痛苦。当我们发现无法按照自己的原则去生活乃是最大的痛苦。如果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行动、如果我们的行为和设定的标准不一致,这内我和外我之间的差距便会形成一种压力,有效地逼着我们改变。在人身上有一股很强的力量,那就是维持“我”的完整性。许多人之所以会想的是一回事,做的却是另一回事,其中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外不一致。如果你想找到使人改变的杠杆,就必须找到使自己内外不一致的问题根源。

    如果这还不足以产生改变的杠杆的话,那就把目标转移到心爱的人身上,例如你的孩子、父母、恋人或爱人。大多数的人宁愿为心爱的人付出得比在自己身上更多,所以,好好想一想,如果自己不改变的话,会对心爱的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紧接着便可以问自己一些能引起快乐的问题,这将可以使你对改变产生一些具有正面效果的感觉。你可以这么问:“如果我改变了,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重新判断?如果我改变了,会有什么样的冲劲?如果我今天就改变,会做出什么样的成就呢?我的家人和朋友会怎样看我呢?我会多么快乐呢?”

    这些问题要想能产生效果,就得尽可能找出一大堆为什么一定要马上改变的,而不是未来某一天才改变的理由,若是有更强有力的理由就更好些。如果你不觉得有马上改变的必要,那表示你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改变杠杆。

    第三步:终止你旧有的行为模式

    如果我们一直沿用旧有的行为模式,最后所得到的结果必然回跟以前一样。只有终止我们的消极行为及情绪,找出扭转痛苦与快乐的杠杆,那么整个人才会改变。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旧习惯所带来的痛苦而想改变,可是又舍不得这个旧习惯所能带给他们的“快乐”,这就好象有的人因为受伤而受到旁人的关注,为了继续引起关注,他就不大愿意自己的伤过早康复。此时,产生了“第二种好处”,使他不愿意改变先前的行为。任何情形当有“第二种好处”介入时,我们就得加强改变杠杆的力量,才能终止旧有行为。

    有一次,我在芝加哥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有一名学员公开告诉大家想戒掉好吃巧克力的习惯。他的好吃程度简直吓人,因而赢得“巧克力贪吃鬼”的称号;他甚至穿着一件特别的t恤,印着一行字:我爱大家,但我更爱巧克力。我相信他是想改掉好吃巧克力的习惯的,可是却内心矛盾,因为这个习惯还给他带来第二种快乐:吸引旁人的注意。因此我觉得施加较大的压力,好让他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于是我在课堂上对他说到:“为了调整你的体质,在随后的九天里你除了巧克力之外什么都不可以吃,并且每天只能喝四杯水。”他十分得意的答应了。

    随后的时间里,其他学员纷纷把随身携带的巧克力棒或巧克力糖全数塞在他手上。到了午餐时间,他把巧克力当饭猛吃,并微笑着对我说:“谢谢你,安东尼,这些巧克力滋味真不错!”随之又撕开一包巧克力塞进嘴里,似乎要证明他不会被我“打败”。各位可知道吃多了巧克力会口渴吗?结果他喉咙干得不得了。当其他学员继续把巧克力递给他是,他已不像先前那样高兴地接受了。到了第二天,从他脸上似乎可以看出他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兴致,可是态度还是硬得很。第三天早上当他走进会场时,面无表情,我微笑着问到:“早餐吃得怎样?”他懦懦的说:“吃得不太舒服”此时背后一名学员递给他一块巧克力,他不仅接得十分勉强,而且没有撕开,甚至都没有正眼瞧一眼。见状我便问到:“怎么了,不想吃了?你不是吃巧克力大王吗?再来一些,巧克力的滋味好得很呢!”我越这么说他的脸色越难看,我继续怂恿到:“再多吃一些!”突然从他口中爆出了一句:“你少再逼我了!”于是,我若无其事的说道:“那就把巧克力丢了,好好上课吧!”

    这套方法就是在他身上产生了改变的杠杆。如果你能让一个人肉体上觉得痛苦,那么就能使他拿出改变决心,想要脱离而去追逐快乐。因为在他晚上睡觉时,脑神经系统会记录下吃巧克力的痛苦经验,一下子把他先前对痛苦和快乐的认知击得粉碎。

    下面我们再来谈“如何打破负面情绪反应以及使你受限的做法”。

    通常我们若能不断的干扰旧有行为,最终它就会改变,在此向各位介绍一种记忆来搅混感受的方法。

    我们之所以会情绪恶劣,乃是因为一直想着那件让你挂心的事所致,譬如被上司责骂了,那一整天你脑海里会一直萦绕着他对你怒吼的表情,结果你的心情越来越坏。下面我就要告诉大家一种消除这种负面的事情所造成的心情不畅快的方法,以便日后可以解决情绪恶劣的状况。

    1、在脑海里重新描绘令你十分捆扰的那件事。你要仿佛看电影似的详细描绘其中每个细节,可不要心情激动。

    2、把脑海中的这一幕转化成漫画形式。假想自己坐在一个高高的椅子上看漫画书,让整件事快速的倒放回去,想象上司把他所说的话吞了回去;随之再以更快的速度正放一遍。然后再通过改变颜色和形状来丑化里面人物,这样反复快速的做十来遍,不断改变里面人物的样子及颜色,同时加上音乐,相信必能改变你先前的感受。

    3、现在看看自己对先前那件事的感受如何?如果第二步做的不错的话,情绪必然会有所改变,不会再象先前那样恶劣或低落。

    神经链调正术(下)

    第四步:另外找出一个新的且好的行为模式

    这一步是建立长久改变最重要的一步。纵使我们中断了旧有行为,若没有可以取代的新行为,结果改变必然会功败垂成。因此,找到一个好的新行为是改变成功的关键。同时,这个新行为必须要让你得到与先前旧行为同样甚至更多的的快乐。譬如说如果你想戒烟,那就必须想出新的方法来取代过去从抽烟中所得到的快乐,如果你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那就去向那些改变成功的人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南西-曼恩曾作的一个调查,用以了解吸毒者戒毒的成效,结果发现“取代行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组人被迫以外力(法律)强制戒毒,可是他们被释放后没多久便又开始吸毒。这便是——外力的施加无法造成持久的改变。

    第二组人真心想戒毒,并且凭着毅力压制想再吸毒的冲动,结果比第一组要乐观,但维持得也不是太久,平均起来大概只有两年时间。

    第三组人则因为有很好的取代行为而戒毒成功,他们从家庭中、事业上、社会活动上得到的感受比吸毒更好,结果绝大部分人从此再没有犯过毒瘾,即使少数人未能成功,但平均起来至少也能维持八年不再犯。

    第五步:不断调正新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改变要能维持长久,调正工夫是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调正方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那个新的行为,使它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粗壮的神经链。如果你找到了能取代旧行为的新行为,那就在脑海里不断往积极方面想,不断的重复练习这个新行为,直到让你觉得它真能使你脱离痛苦而得到快乐为止,这时它便能在你的脑子里建立起神经渠道,使你的新行为能够维持长久。调正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我们能够自动地显现出新行为,使之成为我们的新的习惯。

    要想加速调正工夫的有效性,我们还得加上一个“强化”新行为的过程。给自己订定几个近期目标,每当你达成一个就马上给自己来点鼓励。当你一停止抽烟就赶快给自己一个奖励;千万别指望体重下降8公斤后才给自己奖励。当你给了自己一些鼓励或奖励,你的神经系统便会把改变跟快乐连在一起。所以只要你拿出了改变的行动,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请你立刻给自己一点奖励,一句赞美、一份礼物或更大的自由都可以。记住,任何行为或情绪若能不断强化,最终它便会成为一种自动而调正的习惯;相反,若不给予强化,最后他们会慢慢消逝。当然,除了正面强化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反面强化的方式,即当我们见到不希望的行为时就惩罚一番,皱个眉、骂一下、甚至打一顿。注意强化不同于奖励或惩罚,强化是行为发生时的立即反应,而奖励或惩罚是事后措施。

    另外,如果你想使新的行为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强化的方式也十分重要。或许你可以使用固定强化的方式。如果每次出现某种行为,就给予同样的奖励,那么长此以往,便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种必然的习惯,因而失去了奖励的意义了。譬如一般企业是每月发薪水一次,由于这种工资是固定且可以预期的,所以他们不会特别卖力,只要达到公司规定即可。然而如果偶尔有些不定期的奖励,譬如口头嘉奖、颁发奖金或职位升迁等,这就能使他们愿意付出更多,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得到一些额外的奖励。第三种激励方式就是给“大奖”,通常如果公司给予员工超过他们预期多得多的奖励,这会给他们极大的激励,为了日后能再得到同样或更大的奖励,他们会更加卖力的工作。

    总之,调正是使我们能够持续做出某种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任何行为模式若一直给予正面的强化或鼓励,那它便会被调正成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否则它就会慢慢地消逝。我们要学会使用一切可能的“无法预期的强化方式”和“固定强化方式”,以使新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第六步:测试效果

    最后,我们所要做的,便上检验一下上述步骤的效果。你可以臆想自己正处于先前令你困扰的旧习惯中,然后以新的行为取代之,看看那个旧习惯是否仍然对你有吸引力,如果答案为是的话,那你就得好好审视一番前面所做的五个步骤,很可能你需要重新做一次;如果答案为否的话,那就看看新的行为是否让你觉得快乐,只要你能不断调整新的行为而使之成为习惯,那么最终你的改变就必然成功。

    此外,你还必须检查一下改变后的效果,看看这些改变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更促进了你的事业或人际关系?看看这个新习惯是否能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心则想匹配,否则那个新习惯就无法持久。以下是一个确认检查表:

    改变后之结果检查表

    一、确定自己对旧习惯感到痛苦:

    当你回忆起旧的习惯,这时的感受是否不象以前那样让你觉得快乐,而是痛苦呢?

    二、确定自己对新的行为感到快乐:

    当你想起新建立的行为时,感觉是否不象以前那样让你觉得痛苦,而是快乐呢?

    三、让你的新行为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心则相合:

    你的新行为是否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心则相匹配呢?

    四、确定旧习惯带给你的快乐依然存在于新行为中:

    是否你的新行为中仍然保留有旧习惯所能得到的快乐呢?

    五、臆想未来你以新的行为生活并成为习惯:

    臆想以前使你沉溺于旧习惯的原因,让它成为使你乐于以新行为生活的诱因。

    如果检查后发现新行为和这个表所列有相违之处,那就必须重新来过,从第一步开始逐步检查,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行调整,直至达到最后的改变目标为止。

    nac的六个步骤可以用在任何需要改变的地方,不管是人际关系上、事业上或对孩子的教育上。如果你能掌握nac,哪怕是前三个步骤,相信必然会有很大的改变。不过如果你不知道所要追求的是什么,那就必定不会时常运用这六个步骤,所以下面我将告诉大家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方法——形气、意焦、优秀的提问、引喻……本站将作进一步的探讨:

    1.“静心”究竟是甚么?

    静心就是改变自己存在的意识,进入内心的世界。原来我们人与其他动物不同,除了生理的存在之外,还兼有精神(或叫做灵性)的存在(也许有些动物亦有,至今我们无法肯定)。人吃饱了生理需要都满足了,未必因而就会满足快乐,只有精神上的满足,才真正满足快乐。

    我们平日做人,采用的是普通的理性意识层次(打个比喻说是开车用一档),但是其实还有另外的层次(等于二档三档倒后档),那些另类的意识状态更刺激好玩,更舒服、更令人满足快乐。

    进入那些意识状态之后,我们集中注意力,探索,并享受内心世界的“生动立体存在”,到时发觉人生果然是多采多姿的。

    以上的形容对于未曾尝试过的人来说,可能玄妙深奥,高不可攀,其实谁都可以简简单单静下来,集中精神,很容易马上感受得到摒除杂念,回复“正常”意识状态的舒服境界(今天我们的生活处处违反自然,平日大多数时间那种“理性意识”其实才是反常。)

    正如下文详细介绍,静心不是催眠、不是入睡、不是逃避到神秘的地方不问世事、不是特异功能、疯狂恍惚脱离现实,而是透过练习让心神集中、感官触觉敏锐、头脑清醒,醒觉性更高。

    静心是……

    §把内心世界由荒原变成乐园

    §感受纯存在的奇妙状态

    §没有行动、没有思想、没有情绪,只让喜悦无敌涌上心头

    §恢复爱自己,意识到人间有情

    §重新发现内心那个永恒不变的静所

    §登上最高的意识感觉

    §再搭通天地,让上天在澄明之中启示

    §精神内敛,接收并储藏能量(气、生命力)

    §清洗身心灵长年积毒的最佳办法

    §爆发、失控、觉悟(不是追寻)

    §内展:天下间最剌激的探险

    §在忙碌生涯中,保持冷静、平和、专注

    §消融自我与宇宙的界限,让世界停下来,尽情活在当下

    §活在沉醉之中,变成了一首诗、一只舞、一场梦、一首歌

    2.静心有甚么好处?

    静心的好处实在多得讲不完,个中滋味之妙实在难以形容。频频做了之后,你会精力充沛、消除身心疲劳、心平气和、思想敏捷、灵感如泉涌、加强免疫机能、促进血液循环。

    频频做静心的人,会变得举止安详、声音清脆、皮肤滋润、气质提升、减少执着、容光焕发。各种慢性疾病先前屡医无效的,也往往逐步或突然消除。

    静心的时候,呼吸会改变:平常人男士每分钟呼吸十六至十八次,女士十九次左右,静坐之后,可能减至七八次,甚至三四次,气息微细。这个时候身体端坐,放下万缘,无思无虑,肌肉松弛,肺量扩大,一意贯注全身,于是心静到极点,气血随而畅通,百病可除,道理就在这里。

    我们可以为了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式做静心,看看日后收效如何:

    1.生理——止痛、治病、令血压下降、减少失眠。

    2.心理——除紧张压力、解决内心烦扰及情意结、消除恐惧焦虑、戒除不良习惯(例如戒烟)、减轻忧郁症、令心情开朗心境平和、提高自我形象、恢复自信、消除内疚。

    3.社交——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加深团体气氛(例如家庭、团契小组的感情)、消除敌意、增加欢乐。

    4.事业——解决难题、增强记忆力、增加创意、增加精神集中、增强感受敏锐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5.精神——与上天力量沟通、获取启示、人生更积极有意义。

    3.静心如何能医好顽疾?

    自古以来,在各地社会里,静心都被广泛应用作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段,长期不断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几乎没有甚么生理心理的病患,是静心不可能协助康复的。

    现代医学逐渐证实:人类绝大部分的病都是或多或少心因性的,就是与内心的情况大有关连,想医“身”的病必须由“心”入手,而静心正是医心的理想方法。

    目前社会上最普遍的病患,由伤风感冒发烧到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调、哮喘、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呕吐、偏头痛、腰背痛、糖尿病、湿麻疹、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癌肿、痛经、月经失调等等,都会因“七情”的极端变化而发病或加剧,静心改变心神的“情”,所以疗效显著,防止复发的作用更大。

    甚至各式各样的传染病、中毒、风寒、环境性疾病等,都是外因通过内因(人体免疫机能减弱)所导致的,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要“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平稳,我们自然“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静心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培育正气,使人体功能保持协调,于是有病医病,无病防身。

    据最近的医学研究证实,人在静心的入定状态之时,身体普遍出现多种生理变化,包括:

    1.心跳,一般每分钟慢三下。

    2.呼吸变得又轻又缓慢。

    3.新陈代谢变得缓慢,身体消耗的氧气减少(往往达两成)。人在沉睡之时、动物冬眠之际都有类似情况,但静心时还有其他身心的变化(见下文)。

    4.血液里的乳酸盐含量下降,乳酸盐是肌肉新陈代谢所产生的,通常紧张焦虑就会使血液乳酸盐含量大增。

    5.本来血压高的人血压恢复正常。

    6.脑部发出α脑波,甚至发出θ脑波,其模式与分布跟熟睡或催眠状态下都大异其趣。人的大脑活跃时发出β脑波,松弛静下来时发出α脑波,速度低得多;θ脑波速度更低。

    7.手腕温热,往往温度提高一两度。

    8.副交感神经机能活跃,内分泌增加,消化及其他系统活动加强,身心趋向安定、镇静,头脑处于最清晰、感觉最敏锐的状态。

    9.在这种状态之下,静心者主观上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全身非常舒适、心胸非常开阔,整个身心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美好感受之中。客观上,前述那些生理变化会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静心带来的“心理—生理—形态”变化,病者得以康复的道理就在其中。

    释畅怀法师在《静坐讲义》一书中自述经历说:在商业社会中,一般人生活极度紧张,不少人神经衰弱,饮食睡眠精神欠妥,他自己早年也患上了此症,相当严重,“终日惊惶失措,动既怕烦,静又觉闷,度日如年,虽求治于中西医师,却久未见效。”

    终于,法师向上海名医周某求诊,诊断结果是“起因乃由于牙齿生菌所致,若要痊愈,需将全部牙齿拔除”。但是法师向他解释说:“当辛劳时,牙齿表面便生白物,然静坐半小时,白物便会消失的。”那位医师不信有此事,还说:“如果你讲经,我就听你说,现在你看病,就要听我说。”

    法师从此不再去看医生,天天由早到晚在寺内拜佛和静心,拜佛是动,打坐是静,一动一静,调养身心,所谓“养身之道在于动,养心之道在于静”,过了半年,病好了一半,再过一年,已告痊愈。法师每天早晚静心两次,以前经常患感冒,近十年未曾再有。

    4.静心是怎么样的境界?

    许多人自己未试过,道听途说,以为静心那种“进入另类意识状态”的情况神秘莫测,其实是误解。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许多时候也会不由自主,改变了意识状态,自己也不知道。我们心神完全投入某些事情里,例如发白日梦、百~万\小!说、跳舞、甚至看电视,都会不知不觉溜进了那种非理性的状态,所谓“神游四方”、“忘我”、“天人合一”,正是这个意思。在这个期间,我们全身非常松弛,也同时心神非常集中,整个人处于平衡的状态,完全不留意到周围发生的事。许多艺术家、演奏家、诗人、作家,都懂得自我引导,令自己随时进入这种境界。

    我们改变了意识状态,正如前文的比喻,等于驾车转入另一个档,而其中一个可以转的档就是“无意识状态”。

    平日我们生活那一个“档”,是理性的意识状态,用普通的、硬蹦蹦的、四平八稳的方式来推理思考。在无意识状态之中,我们往往不论碰到甚么意念,都接受承认它们为“事实”,虽然我们也是思考推理,却是采用完全不同形式进行,按照另一套规则“发生”。更妙的是,我们往往还可以记忆起有些事情的各种细节,巨细无遗,连理性意识里完全忘掉了的细节,平常无法想起来的事情,也一样记起来。而且由于可以摆脱日常理性的束缚,一方面得以天马行空地组合意念,另一方面让久经压抑的情绪与意念充份发泄表现,后果往往奇妙无穷。

    我们就是这样,进入另一个世界:更真实更可爱的天地,更美妙的境界。

    5.一定要“做”静心才可以心静吗?

    静心的目的是心静,如果长期心静,早已达到“天人合一”状态,来令心静下来。其实在日常生活之中,根本无须再去“做”甚么活动,我们许多时候内心相对来说也相当静,例如:

    §丈夫晚饭后偕家人去散步,丢开了一天的牵挂烦恼,此时已经达到心静的某些层次。

    §妻子早起忙了两小时弄早餐准备子女上学,等到送走了丈夫子女,舒一口气,躺进沙发上呷杯茶听听音乐,万念消退那一刻即是静心的状态;

    §我们早上醒来,意识还未完全清醒,一切还是恍惚蒙眬,左脑仍待启动,那就是静心的状态;

    §大家最常体验到的相信是晚上上床就寝前,关上浴室的门在泡澡(尤其是在冷水暖水泡泡浴),全身放松,内心云游太虚,忧虑尽散,这就是静心状态。

    这些状态的共通特征是感到自在、满足、安全、喜悦,忘记了自己是谁正在做甚么。

    6.静心时脑部活动有甚么特别?

    我们的大脑像个电台的发射塔,一天24小时不停发出电波。这些电波的波长每一秒钟震动一次称为一赫(hz),而人脑的电波通常有几种情况:

    §兴奋、紧张、不安时、发出的频率是30赫以上,称为Υ(伽玛)波。

    §平常的活动、思考,例如开会、购物、写报告、讲电话,脑电波频是14-30赫,称为β(贝塔)波。

    §安静满足喜悦时,脑电波是8-13赫兹,称为α(阿尔法波)。

    §昏昏欲睡时,脑电波是4-7赫兹,称为(汐塔)波。

    §熟睡时,脑电波是0.4-0.5赫兹,称为δ波。

    据近年科学研究发现,僧人“入定”、瑜伽师做瑜伽、艺术家沉醉于创作之中、我们欣赏画、球赛、戏剧、音乐时,脑中都是发出α波。

    在此状态之中,因思想方面头脑最清晰、感觉最敏锐,灵感最丰富。

    在此状态之中,生理方面血液运作特别理想,带氧充足,胃肠运作加速荷尔蒙分泌增增,同时心跳脉搏减慢两三成,氧气消耗量减约两成,即是说身体以最小的能量及运动获得最大的效果。

    习惯静心的人,平时(非静坐时)心跳脉搏及氧气消耗,亦会长期减低一成左右(视乎功力及际遇、性格等而定),所以身体“保养”得特别好,免疫力高,少病长寿身心灵状态至佳。

    7.为甚么静心令人大休息?

    正如前述,在静心时进入了α波状态,身体氧气消耗减少,这是因为所有细胞需要氧气减少,全身处于深度休息的状态,但同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却以理想的水平运作(比平常更佳),所以我们得到比一般睡眠更好的休息。从某些方面衡量,做半小时静心,休养生息、恢复精神的效果,可以三四小时睡眠更佳。

    8.静心要做甚么准备?

    理论上,静心随时随地可做,但是有些条件和准备工夫会令其“质素”提高,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利。

    (1)环境

    静心的地点最好是比较宁静,没有人打扰,没有太多杂声(例如电话铃声、电视、车声),比较幽暗(可以垂下窗帘遮光隔音,太亮难以集中精神、太暗容易昏昏欲睡),不太冷不太热,空气流通的、面积不太大的房间。

    如果可能的话,在家里特别布置一个小房间,专门做静心之用,年年月月进去只做这件事,不作其他用途;每次使用时坐在同一地点朝同一方向。房内不妨刻意布置,例如铺地毯、贴海报或图像、摆放植物、燃芳香油或蜡烛、播特备的音乐等。

    即使办不到这样,也是最好在家里找最合适的一个角落作一点布置安排,次次在那里做,至少准备一张特别的坐垫、地毯等,只在静心时使用。

    每次做静心之前,挂起电话,关掉呼叫器,最好让家人明白你的习惯,暂时不打扰。

    (2)时间

    静心最好是在身心状态不太差时进行:不太饱不太饿,不太累的时候。

    一日之中,最理想的时间是早上太阳刚升出来及下午日落之时。中午和半夜都不太好。

    初学者最好每日抽时间做两次,一早一晚每次各十分钟,日后才增加廿分钟、卅分钟,喜欢、向往、享受静心时逐渐加长,勿勉强。

    早上那一次最好在大便之后进行,因为此时气血加强,静心可以大补元气;下午那一次最好在洗澡之后,因为此时气血畅通,静心可加速血液运行。

    (3)衣服

    静心时最好穿着宽松舒服的衣服,不穿人造纤维,不配戴手饰,凡是紧身的牛仔裤、窄裙等都会妨碍精神集中。松开腰带,除下眼镜(否则意识往往过份集中在头额)。

    注意衣服要配合房间的温度,否则静心半途太热太冷,既妨碍精神集中,又可能生病。

    有些人喜欢每次静心之前换上特别的衣服,或是披上同一条披肩,这样可提高质素。如果真的有效,或是觉得喜欢这样做,不怕麻烦,就值得实行。

    (4)饮食

    浓茶咖啡和酒都会干扰精神,静心之前不宜。肉食会使心境焦躁不定,素食令人镇静。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静心前最好多吃热水烫过的青菜和豆腐。如想较深层的入定,要戒吃菇类和五辛(葱蒜等)。

    (5)精神准备

    静心最好在心境平和的时候进行,如果内心紧张、恐惧、耽忧,或是情绪暴躁低落,都难以做得理想。

    这不等于说心境不平静就不必做、无法做,我们在这种社会生活,始终难免有七情六欲,反而在烦躁、怨恨、忙碌、动肝火时,更需要努力静心,尽量恢复平衡安宁的内心状态。

    开始之前先摒除功名利禄、血腥暴力、恐怖场面、报复等意念,集中想一些美丽甜蜜的事情。

    (6)生理准备

    在开始之前上厕所一次,以免便急妨碍集中精神。

    先做一点简单的柔软体操,使全身血液流通,然后用双手按摩全身,从腿部开始,由下而上至头顶,最后以手掌“浴脸”,犹如洗脸一样(“浴脸”有醒脑、降血压、宁神、减皱纹等功效)。

    沐浴之后做静心,效果往往更好。

    9.静心可用甚么姿势?

    “静心”一词可以泛指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身体的姿势多姿多采:

    (1)坐——

    这是最常用的姿势,大多数是盘腿(又分多种方法)、跪坐(跪下来坐在自己脚上)、坐在椅子上双脚触地等。

    (2)卧——

    通常重病者不能坐直,就采用卧式。有些静心法也采用卧式。

    (3)站——

    有些静心法是站在地上做的,配合双手或其他身体移动的动作。

    (4)走动——

    也有些边做,或像打拳跳舞那样做,或一边做家务等劳动一边做。

    静心初学时最佳的姿势是伸直腰、盘腿而坐在稍硬而不太硬的地上或座椅上,例如找个薄坐垫放在地板上。沙发之类的软椅并不适合。

    两腿最好盘起来,是因为这样血液流通的旅程减短,身体收敛,令心神容易入定。

    如果坐的时间较长,发觉自己身体向前后左右倾斜或卷曲,就要随时矫正。

    坐姿和双手的摆放方法,各师各法,各有不同的传统、有不同的信念与习惯。按照有些传统,人坐在椅上,双腿触地(脱鞋更为理想)。

    静心时一般都双手平放大腿部位之上,各种传统有不同的手势,最流行的是双掌摊开向天摆放,食指触及拇指。初学者可以选择简单舒服的姿势。

    如果觉得寒冷,应加衣加被裹身。如果觉得太热,用干毛巾抹汗。(勿用湿毛巾,以免着凉。)

    10.静心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大多数教授静心的师傅都主张做静心时要合上双眼,但也有少数例外,认为张开眼睛较为理想。

    做静心时追求的是心神专注、全身自然放松。想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创造合适的条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条件,是尽量减少外来的感觉刺激。

    人有五官,但是其实平时生活中相当大的外来感觉是来自视觉。在静心的环境之中,没有饮食来刺激味觉、没有强烈的气味来刺激嗅觉(故意燃点香油例外)、没有强烈的声音来刺激听觉(故意播音乐或有特别的环境噪音例外)、没有甚么接触刺激触觉(微风或有人同时替自己按摩例外),剩下来的主要感官刺激就是光线与景象由双眼进入。

    因此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合上双眼的话,与外在世界的接触几乎完全切断,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集中精神,不受干扰,特别容易进入状态。但闭眼静心也有坏处:第一是容易睡着(尤其是疲倦之时、初学者未习惯),第二是杂念特别多特别“凶”,若处理不得其法,反而更难提高静心的效果。睁开眼睛静心往往杂念较少,心境平和得多。

    如果是坐着或躺下不动的静心(“静功”),可以选择睁开眼或闭上眼做,但是做一要行走或移动身体的静心,可能非睁眼不可。

    总之,不妨视乎情况、静心的性质、需要而定,也要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当时的灵感和喜好来决定。

    不过即使合上双眼,也无需用力紧闭,只要眼睑轻轻闭合就可以,即使睁开眼,也不过是张开一部分(甚至只是轻轻打开一条缝),已可以达到所需的效果,无需百分之百睁开。

    11.静心怎样耳鼻舌配合?

    耳尽量不理会一切杂声。如果环境嘈吵,不要讨厌噪音,或恐惧、躲避它们,否则就会分心了。总之不去注意、置之不理为上策。

    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想像这些新的空气经过全身每一个细胞,然后带同体内的污秽物质徐徐排出。口长期合上,两唇轻闭,上下两排牙齿也轻贴。呼吸缓慢顺其自然,不可深呼吸,也不可忍气。

    舌头要轻轻舐上颚;如果感到有口水,慢慢咽吞。

    12.静心有甚么成功的秘诀?

    静心有四大秘诀,想做得“高质素”,获取最大收益,就要尽量实现:

    §第一是“松”—全身放松,着意“命令”自己的头部、两肩、两眉、口角,逐一“放下”,达到每一寸肌肉组织都再没有紧张的平衡状态。

    §第二是“静”—思想平和闲适,七情六欲离开自己的心神,再没有涟漪。

    §第三是“守”—把意念安守在丹田(即小腹)部位,令内心继续聚精会神。(有些静心法不重视意守)

    §第四是“息”—调和气息,令自己呼吸均匀自然,逐渐到达又细又慢又长的状态。

    13.静心需要甚么辅助用品?

    道行高的静心者,可以随时随地用几乎任何姿势静心,无需任何辅助工具。

    不过,初学者的朋友,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用品,说不定效果较佳;一般的静心者也可以这样做,增加情趣,例如以下几种:

    §音乐—各种轻松、宁静、节奏慢的器乐演奏或歌曲、有些商店备有专门静心用的录音带发售。由于静心时心神集中专一,音乐播放很低声已经足够。

    §芳香油—各种植物精华油用特制的器皿燃点挥发,满室生香,对于提高情绪很有帮助,有些商店有售。

    §香烛—烧香(例如檀香木)或燃点洋烛都可以制造气氛,提高情绪。

    §健康球—金属或石制的圆球握在掌中滚动作按摩用,先做五分钟再开始静心,效果往往更佳。

    14.静心之前可以怎样松弛身体?

    静心是高度集中精神的活动,我们平日杂念频生,心神恍惚不定,要突然坐下来马上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确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先做一些松弛身体的动作,对于集中意念往往大有帮助。

    以下几个瑜伽的招式特别适合作静心的准备,可顺序一个一个做,若有需要、有时间、有心情不妨多做三几遍,才开始静心。

    全部都是坐在地上做。

    §招式1:头部松弛,把头前后左右来回打圈转动。

    §招式2:脚部松弛,先把一条腿向前平伸。弯曲左脚,用右手五指叉进左脚五脚趾里,让五手指五脚趾紧紧“握”着扣着,然后手指转动脚踝。接着伸直左脚,弯曲右脚,用左手照做。

    §招式3:肩部松弛,放松上身。左手绕过左肩上面向后伸到背部中央,右手绕过右腋下向后伸到背部中央,双手互握,(或两手手指互扣)停留30秒,然后换手,即右手绕过右肩向后伸,与由左腋下伸向后的左手互握(或手指互扣)。

    好了,你准备好一切,开始静心了,究竟怎样动手做呢?

    15.静心其实是怎样进行的?

    古今中外静心有各种门派,各师各法,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所谓静心的状态,其实是身体生理上静止下来,让心神同时松弛又集中。

    “松弛”和“集中”表面上是两种相反的状态,却原来大可以矛盾统一。

    在这里,“松弛”的意思并不是一般所理解的那一种把肌肉放软、全身坍倒的情况,而是指肌肉筋骨完全平衡的“绝对自然”状态。由于种种原因,今天我们人类由早到晚各种姿势都违反自然,肌肉总有一些紧张受压,若是达到整体的平衡状态,应该有一种无重量的感觉,所有的紧张消失,一举一动都特别优美轻盈,身心一致。

    平日有些时候,在心理没有压力的时刻,我们也会偶然回到那种自然平衡的状态,不过总是短暂,可遇而不可求的,静心却是自觉地这样做。正如技艺高超的钢琴家、打字员都无需自觉地指挥手指去活动,舞蹈家跳舞时得以全身肌肉平衡,天天跑步的人都知道:跑完之后不但不会疲累辛苦,反而精神爽利,这就是松弛的美妙状态。

    静心之时,人一边身心完全松弛、一边又极度集中心神,这种集中不是用脑的,不涉及智力,平日我们集中精神做事,经过一段时间会身心疲倦,但是静心时心神集中刚好相反:不去想各种事情(所谓“放下万缘”)摒除其他的刺激,好像拍照时用长镜头,只对焦在一点之上,其余事物模糊,而那一点却是单纯而静止的,在此时此刻成为生命存在的中心。

    一只猫有时集中注意看着一只麻雀,完全不动,身边甚么也不再留意。小孩子有时也会忽然被一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周围其他一切不闻不问;我们有时打球、听音乐、玩电脑,也会神游九霄之外,这些都是心神高度集中的状态。

    静心就是用训练有素的技巧,达到上述既松弛又集中的状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