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现代生命科学真知探索卷 数学家推断宇宙是个大小有限的12面体

    广义全息论

    (generalizedholygraphism)

    陈琦元(陈华)

    allrightreserved

    内容提要:广义全息论是从中国传统哲学升华出来的一种揭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奥秘的新思维方式。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全息系统。全息系统含有不同的全息单位。全息系统和全息单位都是由相同数目和种类的全息元素构成,因此,全息系统与全息系统之间、全息系统与全息单位之间、全息单位与全息单位之间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各自都是对方的缩影。探讨事物间普遍存在的全息关系的理论体系称为广义全息论。广义全息论是在“生物全息律”和各种全息理论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讨论广义全息论,必须从生物全息律说起。

    一、生物全息律及其应用的概述

    张颖清1981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生物全息律》一文,提出了“生物全息律”的概念,用于解释动植物和人体结构的全息相关现象。1985年,张氏进一步提出建立“全息生物学”,将生物全息律原理推广应用于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遗传学和胚胎学等方面。

    最初,张氏发现,第二掌骨从远端到近端,分布着代表人体从头部到足部的穴位,第二掌骨如同人体的一个缩影。这些穴位与人体的对应部位有着相关关系,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率分别为99%和96.7%。张氏进而发现人体的其他部位也存在这种规律。后来,张氏在动植物的结构上也发现这种生物体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对应性,于是就总结出“生物全息律”的概念。

    在一个生物体,功能或结构与其周围的部分有相对明显的边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被称为全息元。生物全息律认为,一个全息元上的各个部位,都分别在整体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各自的对应部位。一个全息元上的某个部位,相对于该全息元上的其他部位,总是和整体或其他全息元上其所对应的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各部位在一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与各对应部位在整体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相同。因此,生物学特性不完全相同的各部位的分布结果使全息元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整体的缩影,并且各全息元之间也在不同的程度上是相似的。

    生物全息律在生物体和人体的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病理等方面有大量的证据。

    在植物体结构方面,植株的叶、小枝、果实、根都是全息元。这些全息元都是整个植株的缩影。

    倒卵形、倒披针形和匙形叶的特点是叶的尖端较宽,叶的基部较窄。根据生物全息律,每个叶片是整个植株的缩小。叶的尖端对应着植株的上部,叶的基部对应着植株的下部,因此,上述三种叶形的植物,其植株整体的上部叶较繁茂,向周围张开的范围较大;植株整体的下部叶相对较稀疏,向周围张开的范围较小。这种类型的植株有海桐科的菱叶海桐(pittosporumtruncatum)木兰科的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山榄科的海南紫荆木(madhucahainanensis)等等。

    卵形、披针形、心形叶的特点是叶的基部较宽。这三种叶形的植物,其植株整体的上部叶较稀疏,向周围张开的范围较小;植株整体的下部叶较繁茂,向周围张开的范围较大。这种类型的植株有甘青虎耳草(saxifragatangutica),彩叶草(coleusblumei),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等等。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的植株整体向周围张开的范围较大,如光叶珙桐(davidia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线形叶植物的植株整体较高耸苗条,如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叶片开裂的植物,其主干上有与叶片开裂数相同的分叉。例如,法国梧桐(platanusacerifolis)从主干顶有三对等分枝,因而叶也有三主裂。

    叶柄与植株无叶的主干相对应。当植株有主干时,则叶柄较长;当植株无主干时,则叶柄较短,或叶抱茎或成莲花座状。

    植物可有多级分枝。植物每一级的分枝都是一个全息元,都是植株整体的缩影。例如夹竹桃主茎对等三分枝,每枝又各三分枝,其花序也是三分枝的。

    植株的果实也是一个全息元,是植株整体的缩影。鸭梨形的果实,端部果物质较多,基部果物质较少。果实的端部对应于植株上部,果实的基部对应于植株的下部。因此,鸭梨形的果实主要结于植株的上部。与此相似,桃形的果实主要结于植株的中、下部;圆球形的果实则均匀地结于整个植株。此外,植物的根也与整体相对应,是整体的缩影。

    在动物和人体的结构方面,也存在大量全息现象。人和动物的指和趾,动物的冠、角、卵、体表斑纹等都是全息元。这些全息元都是整体的缩影。

    四足动物多为五指和五趾。人的两个手共有十指。这与全世界通用的十进制相对应。人和各种高等动物主要有五分枝:两个前肢(或翅膀),两个后肢,一个头。肢体末端的指和趾,每侧各为五,与整体的分枝相对应,是整体的缩影。鸡冠和鹿角的裂数和分枝数为5或5的倍数。

    爬行类和鸟类的卵的形状与母体整体的形状全息相对应。鹅、鸭的身体比鸡长,因此,鹅蛋和鸭蛋比鸡蛋长。鸵鸟体较园,它的蛋也较圆

    对应体表有斑纹的动物来说,其相对独立的系统,如肢体和尾,都是全息元,它们都是主体的缩影,因此,其斑纹数与主体的斑纹数相同。例如,斑马(eauuszebra),如果其躯干有12条斑纹,那么,其下颌、颈、前肢和后肢也有12条斑纹。

    在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全息元的某一部位,相对于这一全息元上的其他部位,与整体上其他全息元上的对应部位,在生理和病理特征上相似程度较大。第二掌骨侧诊疗法、足部区域反射疗法、耳针疗法、面部色诊、舌诊、虹膜诊法等等诊断和治疗方法都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全息现象的体现。在植物生理方面也存在许多全息现象。例如,棉花落蕾率在全株是从上部向下部递减。在一个整枝这样的全息元上也是从上部向下部递减的。因此,在生理学上,整枝是全株的缩影。

    在生物化学方面,全息元的某一部位相对于这一全息元上的其他部位,与整体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对应部位在生化组成上相似程度较大。例如,高粱(shumvulgare)氰酸的含量,在全株上部的叶含量较高,下部的叶含量较低。在一片叶上,氰酸的分布形式与整体相似,在叶的端部含量较高,叶基部的鞘含量较低。在茶叶(camellissinensis),全株上部的嫩茎的咖啡碱含量比下部的老茎高,而在一个完整枝上,也是上部叶的咖啡碱含量比下部叶的高。

    在遗传学方面,全息元的某一部分相对于这一全息元的其他部位,与整体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对应部位在遗传上相似程度较大。例如,金边虎尾兰(sansevieriatrifasciatalaurentii)叶的中部绿色,两边缘金黄色。将叶切成15cm叶段,经扦插可以在下部切口处出芽长成新的个体。由叶段边缘金黄色部分出芽长成的新植株,整个叶片为金黄色,而由叶段中部绿色部分出芽长成的新植株,整个叶片为全绿色。

    如上所述,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符合生物全息律的全息现象。生物全息律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生物全息律可应用于医学、药学、农学、古生物学等领域。在医学方面,第二掌骨侧疗法,耳针疗法、足部区域反射疗法等诊断治疗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传统中医体系中有大量关于全息现象的论述,对这些全息现象进行整理和验证,对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在药学方面,根据药用植物叶形与生物活性成份分布的全息相关性来选择药用部位,能有效地提高生物活性成份的提取率。一般来说,叶的基部较宽者,植株的地下部分生物活性成份含量较高;叶的端部较宽者,则植株的地上部分生物活性成份含量较高。在农学方面,根据全息律进行定域选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例如,高粱的果穗生于植株顶部。果穗是一个全息元,它是全株的缩影。果穗上部的籽粒早熟而饱满,对结实形状有较强的遗传势。因此,用果穗上部的籽粒作种子,比中部和基部的籽粒作种子,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古生物方面,根据古植物的叶、茎、根、果和种子与植株的全息相关关系,可以复原植株整体的形态。总而言之,生物全息律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东西方文化中的全息思维方式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化都有丰富的思维方式的内容。对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中全息思维方式的整理、提高、验证和阐明,是广义全息论得以构建的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是一种全息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然界万物、人体结构和功能、人类社会的结构和运动等等,希望从整体上来把握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阴阳、五行和八卦分别形成不同的全息系统。

    在阴阳全息系统中,整体由阴、阳两种全息元素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是阴阳全息系统中的全息单位或全息元。例如,人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息单位,人体的上部、背部与阳全息对应;人体的下部、胸部与阴全息对应。人体这个全息单位是阴阳全息系统整体的缩影。

    在五行全息系统中,系统整体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全息元素构成。这五种全息元素分别代表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在五行全息系统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可看作是一个全息单位。例如,人体整体是一个全息单位。就人体的脏腑而言,肺和大肠与金星相对应,与金的特征的相似程度较大;肝和胆与木相对应,与木的特征的相似程度较大;肾和膀胱与水相对应,与水的特征的相似程度较大;心和小肠与火相对应,与火的特征的相似程度较大;脾和胃与土相对应,土的特征的相似程度较大。因此,人体脏腑是五行全息系统整体的缩影,脏腑的功能和运动规律分别与五大行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相似。

    在八卦全息系统中,系统整体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全息元素构成,这八种全息元素分别代表自然界的八种事物,它们分别具有这八种事物的特征,乾代表天,兑代表泽,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坤代表地。在八卦全息系统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是全息单位。全息单位中的不同部位分别与这八种全息元素相对应,因而是八卦全息系统的一个缩影。例如,就人群这个全息单位来说,父与乾相对应,母与坤相对应,长男与震相对应,长女与巽相对应,中男与坎相对应,中女与离相对应,少男与艮相对应,少女与兑相对应。因此,人群这个全息单位是八卦全息系统整体的一个缩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医、命、相、卜”五术也是以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作为指导思想的全息思维方式。例如,面相术就是将一个人脸部的不同区域与人生的吉凶祸福相对应,或者将脸部的不同区域与人生的年龄的年龄相对应,根据该部位的丰满程度和气色来判断该人一生的命运,或该人一生某个年龄的运气。因此,每个人脸部的形态是其一生命运的缩影。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身。这表明人与地、天和道受同一宇宙法则支配,是相互全息的。中国的“天人感应”思想和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的星占术也是一种全息思维方式。星占术的目的在于找出天象与气候、国家和社会事物之间的全息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天象的变化预测气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中,与全息思维有关的内容非常丰富。

    在西方文化中,也出现过许多与全息思维方式有关的哲学思想。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米利都派的创始人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547年)提出了水为万物的始基,一切东西都是由水构成,又复归于水,或者说一滴水可以看到整个“宇宙”。米利都派的另一位代表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公元前611-546年)观察到了生物重演现象。他认为人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这种动物就是鱼,因为人在最初的时候很像鱼。这些都是全息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pythagoras,前5世纪)提出了人与宇宙全息的思想。他认为,人和整个宇宙是在同一设计上建立起来的,人是整个宏观世界的微观缩影。古希腊最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发现了动物体表的被毛、斑纹在各节肢和躯干的全息关系。他指出:“尾巴上的被毛的厚薄或希密与躯体上被毛的情况相符,”“在世界上至今未发现过具有两角的奇蹄动物。”“动物在微小器官上的一些改变会引起其它全身生理的重大改变”。他指出了生物器官的相关变异现象,这是关于生物器官之间全息相关的初步论述。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将亚里士多德关于生物相关变异的观点移植于人体上。他指出:“如果有人即使在身体很小部分引起损害,全身都感到痛苦,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身体的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样存在于最小部分中,这个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而这些部分是相关联系着的,能把一些变化传播给所有的部分。”他还指出:“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身体。”希氏的这些论述已隐约指出了人体局部是整体的缩影的规律。

    法国比较解剖学家若尔施.居维叶(geescuvier,1769-1832年)对他所观察到的全息现象进行理论概括,提出了器官相关律。他还根据不完全的动植物的残骸成功地复原了若干已灭绝的生物的全貌,并推断出其生活方式。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einrichhaeckel,1834-1919年)提出了“生物重演律”和“意识重演律”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发生就是种系发生的短暂而迅速的重演。”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在《物种起源》和《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两本专著中论述了器官的用进废退和相关变异现象。他指出:“相关变异是说,生物的全部结构,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彼此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如果有任何部分发生了些微的变异,而为自然选择所积累,则其他部分也要发生变异。”“当一部分变异了,某些其他部分永远或几乎同时发生变异,这时它们便受相关变异的法则所支配。”例如,绵羊的绒毛越卷曲,角就越螺旋。这种相关变异也是一种全息现象。

    在最近一、二百年来,由于对相关变异认识的不断深入,在世界医学领域中涌现出通过人体某些局部区域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虹膜诊断法、足发射疗法、耳穴诊疗法、头皮针、手象针、鼻针、口针等等。这些全息思维方式的实践成果,为生物全息律及广义全息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广义全息论(续1)

    陈琦元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全息系统。全息系统含有不同的全息单位。全息系统和全息单位都是由相同数目和种类的全息元素构成,因此,全息系统与全息系统之间、全息系统与全息单位之间、全息单位与全息单位之间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各自都是对方的缩影。探讨事物间普遍存在的全息关系的理论体系称为广义全息论。广义全息论是在“生物全息律”和各种全息理论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广义全息论

    生物全息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全息对应规律。这种规律在方法论方面有重要意义。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许多全息思维方式的思想结晶。大量事实表明,全息律不只是存在于生物界,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的普遍法则。我们将探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全息规律的理论体系称为广义全息论。

    1、广义全息论的基本概念

    为了解释广义全息论,我们提出几个基本概念。

    (1)、全息系统

    任何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全息系统。例如,我们可以将人体和国家看成是两个不同的全息系统。

    (2)、全息单位

    在一个全息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称为全息单位。例如,我们可以将人体的面部、耳、足等看成是不同的全息单位,我们也可以将国家的省或州看成是不同的全息单位。

    (3)、全息元素

    构成全息系统或全息单位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信息的成份,称为全息元素。例如,我们可以将构成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看成是人体这个全息系统中的全息元素。在五行全息系统中,金、木、水、火、土便是这个全息系统中的全息元素。

    (4)、全息事件

    在全息系统与全息系统之间、全息系统与全息单位之间、全息单位与全息单位之间,不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对应的事件,称为全息事件。

    2、广义全息论的定律

    我们对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全息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几条带有普遍意义的定律。

    (1)、广义全息律

    在由若干个全息元素构成的全息系统中,存在许多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的全息单位。构成全息单位的全息元素的数目和种类与构成全息系统的全息元素的数目和种类相同,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全息单位是全息系统的一个缩影。由于构成每个全息单位的全息元素的数目和种类也是相同的,因此,各个全息单位之间也是相互全息的。

    由相同数目和种类的全息元素构成的两个或多个全息系统之间,其相同种类的全息元素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各全息系统之间互相全息。每个全息系统都可以看作是其他全息系统的缩影。

    (2)、结构全息律

    一个全息系统含有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全息单位。全息系统和全息单位均由相同数目和种类的全息元素构成,这些全息元素在全息系统和全息单位中,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分布。在同一个全息系统的不同全息单位中,全息元素也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分布。

    在由相同数目和种类的全息元素构成的不同的全息系统中,这些全息元素同样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分布。

    (3)、功能全息律

    在全息系统与全息系统之间,全息系统与全息单位之间,全息单位与全息单位之间,相对应的全息元素发挥着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4)、过程全息律

    在全息系统与全息系统之间,全息系统与全息单位之间,全息单位与全息单位之间,不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全息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顺序出现。

    (5)、周期全息律

    在全息系统与全息系统之间,全息系统与全息单位之间,全息单位与全息单位之间,许多不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全息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周期出现。

    广义全息论的基本概念和五条定律是生物全息律的发展和提高。在广义全息论中,全息系统是生物全息律中生物体整体的延伸,全息单位是生物全息律中全息元的延伸。全息元素和全息事件则是广义全息论中引入的两个新概念。

    生物全息律主要论述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全息对应关系。广义全息论除了论述以上两种对应关系外,还论述系统(或整体)与系统(或整体)之间的全息对应关系。

    四、广义全息论的论证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方面以及在这三者之间,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或整体与整体之间,广泛存在着结构、功能、过程和周期等形式的全息相关关系。下面我们分别对此给予论证。

    1、广义全息律

    广义全息律是广泛存在于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一种普遍法则。

    在物质世界方面,存在许多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或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例如,如果我们将太阳系看成是一个全息系统的整体,而将构成太阳系的原子看作是局部,则原子与太阳系相互全息,两者之间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原子核质量较大,位于原子的中央;电子质量较小,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电子自己也有自旋。太阳的质量较大,位于太阳系的中央;九大行星质量较小,围绕着太阳公转,它们自己也自转。这是物质世界方面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现象。在一块钻石的不同部位,碳原子都以一个原子为中心与另外四个原子构成三棱体,它们的排列方式都是相同的。这是物质世界方面局部与局部的全息现象。如果我们将太阳系看作一个全息系统,在银河系中存在着许多与太阳相似的恒星,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些恒星一定有多个行星围绕着它们旋转,而这些行星也各自自转,它们形成与太阳系相似的恒星系。这就是物质世界方面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现象。

    在自然界方面,也存在许多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在有关生物全息律的段落中,我们已论证了生物体结构中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全息关系。此外,在生物界中还存在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关系。例如,白蚁、蜜蜂、猿猴等动物都有社会组织,其特点是每个组织中都有一个“王”,即“白蚁王”、“蜂王”、“猴王”等。这些“王”维系着整个组织。因此,这些不同的动物的社会组织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是互相全息的。这就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整体与整体相互全息的例子。

    在人类社会文化方面,同样存在许多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或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例如,如果我们将一个国家看作是全息系统,那么,家庭便可看作是全息单位。在此,家庭与国家是全息的。从结构来说,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家长,而国家则有一个元首。从功能上说,家庭的运作机制与国家的运作机制相似。例如,在美国,政府的管理较讲究民主,而在美国家庭,家长对子女的管理也是较为民主,许多事情都由孩子自己作决定。而在东方国家,政府的民主气氛较淡,而在这些国家的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管教也较为专制。有人发现,美国女士的裙子的平均长度与美国经济状况有全息相关关系。当经济繁荣时,女士裙子的平均长度缩短,而当经济衰退时,女士裙子的长度增长。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文化方面局部与整体全息的现象。

    文化体系是由价值观、民族性、文化、艺术、社会组织等许多亚体系构成的。一个国家文化体系中的亚体系之间是互相全息的。例如,在日本人的价值观中,集体主义精神较强。这种集体主义在儿童的游戏,公司的管理和国家的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来。例如,日本儿童经常进行一种由多人排成一列,双手互相搭在两侧同伴的肩膀上,双脚分别与邻近同伴的一只脚用绳绑在一起,然后集体跑步的游戏。通过这种游戏,日本人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同舟共济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成年人的行为有深刻的影响。文艺作品可分为不同的形式,在某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都表现相似的主题。例如,在中国的“文革”期间,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都表现“忠于领袖”和“造反”的主题。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文化方面,在文化全息系统中亚系统与亚系统之间的相互全息的现象。

    我们可以将国家看作是一个全息系统。不同的国家构成的不同的全息系统整体。现代国家虽然在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是,不同国家的权力机构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似的。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元首,虽然其名称可以是总统、主席、首相和国王等。每个国家都有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虽然其名称也有不同。每个国家都依靠军队和警察来维持国家的权力。因此,不同的国家之间是互相全息的。这就是在人类社会文化方面,整体与整体相互全息的现象。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之间,也存在许多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全息相关现象。例如,天体运行和太阳黑子的变化与气候、农作物的收成、社会的变动有全息相关关系。我们在稍后再作论述。

    由此可见,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方面以及在这三者之间,广泛存在着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关系。

    2、结构全息律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全息元素在结构排列方面存在着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

    在物质世界中,所有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因此,不同层次的物质系统的结构存在着相似性。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银河系、星系、太阳系、原子等不同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全息系统结构的共同特点是:核心质量较大,结构较致密;周围的成份沿着轨道绕核公转;周围的成份也各自自转;各成份之间的距离越大,它们之间的引力越小,各成份之间的距离越小,它们之间的引力越大。磁铁有n极和s极。如果将磁铁一分为二,这两块磁铁仍然有n极和s极,而且其n极和s极的排列方向与原来的磁铁一致。如果将这些磁铁不断分割成越来越小的磁铁。这些小磁铁仍然有n极和s极,而且其n极和s极的排列方向与原来的磁铁一致。这些都是在物质世界中全息系统在结构方面的全息相关性。

    在生物体内,遗传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段。遗传基因的表达首先是dna的遗传密码转录为mrna,然后由mrna翻译为蛋白质。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特定的功能,从而使遗传基因得以表达。在此,确定某种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的dna和mrna含有相同的信息结构。因此,dna,mrna和蛋白质在信息结构方面是全息的。在自然界中有不同的生态系统,但是,每个生态系统都由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因此,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在结构上是相互全息的。在非洲东海岸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树称为“指南树”。这种树高达7.5米,树干上长着一排排细小的针叶。它不论长在什么地段,什么高度,它的细小针叶总是象罗盘针一样指向南极。这种树的叶子在结构上是相互全息的,而且其排列方向与南极全息。这些都是在然界中,全息系统在结构方面的全息相关现象。

    在人类社会文化方面,文化体系由政府运作模式、社会结构、建筑风格、人际关系等等亚体系构成。文化体系与各亚体系之间,各亚体系相互之间都是互相全息的。例如,传统中国乡村的房屋,同村的房屋多连在一起,而美国乡村的房屋则以单家独户居多,这分别以中国的家族观念及美国的个人主义观念相对应。在近代,中国的经济落后于西方国家,主要在于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作为土壤。这些社会制度包括:a.用法律保证合同的实施和财产的认可;b.汇票和银行;c.保险;d.以赋税取代征收以及承认财产权;e.没有血缘关系的经济组织;复式簿记;f.与商业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与道德体系;g.重商主义的合作伙伴关系;h.区域自主权。因此,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制度是全息相关的。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文化中,全息系统在结构方面的全息相关现象。

    由此可见,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中,广泛存在着结构方面的全息相关性。

    3、功能全息律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全息元素在功能方面存在着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

    在物质世界中,从宏观到微观的银河系、太阳系和原子都有核,即银核、太阳和原子核。这些核都有相同的功能,就是将其周围的星体或电子吸引住,以维持其相对稳定的结构。这就是物质世界中全息系统在功能方面的全息相关现象。

    在自然界中,多细胞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从功能上说,每个细胞都有新陈代谢、接受信息、物质交换、生长发育、繁殖等功能,这些功能与生物整体的功能是全息的。因为每个细胞都含有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近年来,克隆高等动物的成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各种动物通过声音、动作、气味和颜色改变等方式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传达有关食物、防御、领土界限、求爱、交配等方面的信息。例如,不同的鸟类的鸣叫声形成自己的语言,在不同区域生活的同种鸟类会形成不同的方言;蜜蜂通过特别的舞蹈将有关方向、距离、食物来源等方面的信息告诉同伴。因此,动物界这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与人类的语言在功能上是全息对应的。仿生学就是利用机器与生物体或人体在功能上的全息相关性来制造机器人或其他机器的。这些都是在自然界中全息系统在功能方面的全息相关现象。

    在人类社会文化中,一个国家的国运,政府的行为方式与国旗、国徽是相互全息的。国旗和国徽通过颜色和图案传达了有关这个国家的国运和国家行为的信息。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与白、青、黑、红、黄五色相对应。笔者认为,蓝色也与水相对应,为海水。根据五行学说,战国时期的邹衍提出过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应同》篇写道:黄帝时出现了大蚯蚓,蚯蚓土中所生,黄色,这是土德兴旺的象征,故黄帝朝是土德,尚黄,文物制度依照土的德性制定。夏禹将君临天下时,天降的瑞应是草木秋冬不死,这是木气盛的表现,草木色青,故夏禹尚青,文物制度依照木的德性制定。商汤取夏桀而代之,天先见金刃生于水,这是金气旺的表现,金色白,故商朝尚白,文物制度依照金的特征制定。商周更替之际,天先现火,赤鸟衔着丹书飞集于周人的社稷,这是火气胜的征兆,故周文王尚赤,文物制度按火的德性制定。

    较为远古时期中国各朝代所用国旗的图案和颜色很难考证。但是,有研究表明,隋朝末年曾流传一首童谣:“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太原留守李渊举起红白相间条纹的旗帜起义,经过几年的奋战,削平群雄,建立了唐王朝。唐王朝经济繁荣,法律健全,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之一。

    由此可见,白与红代表金运和火运。金运的特征是经济繁荣,火运的特征是积极向上。虽然中国古代有五德终始说,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几千年来主要以土运和火运为主旋律,因此,中国文化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和唐朝最为繁荣,汉朝的皇帝姓刘金气较盛,唐朝由于使用白红相间的旗帜因而金气也较旺盛。中国在近代由于国运五行缺金,所以落后于西方。因为现代工业文明是以金属和能量的开发利用为特征的。

    表1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国家分类国旗含白色的国家国旗不含白色的国家

    国家数8943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平均值6336·522511·40

    中位数2150600

    标准误差964·46899·58

    在现代国家中,凡是国旗或国徽以白色为主体的国家或地区,经济都较发达,国民的人均收入都较高。国旗的中部或左上部代表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代表国民。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的旗帜均以白色为主体,或者白色在旗帜中占据中部或左上角位置。为了验证这一假说,笔者将全世界132个国家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照其国旗是否含有白色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1所示。

    对两平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0.05>p>0.01,表明两组数据的平均值有显著差异。这证明笔者关于国旗含有白色的国家,尤其是国旗的主体含有白色的国家,国民收入普遍较高的观点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中,广泛存在着功能方面的全息相关性。

    4、过程全息律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全息元素在过程方面存在着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即不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全息事件以相同或相似的顺序出现。

    在物质世界和自然界中,宇宙物质的进化过程和生命的进化过程具有全息相关性。根据大爆炸理论,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在约150亿年前由一个奇点通过大爆炸形成的。在宇宙形成初期,温度非常高,达100亿c以上,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当整个体系膨胀,温度下降到10亿c左右时,中子发生衰变,或者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开始形成。随后,氦核与氦核结合形成铍核,铍核与氦核结合形成碳核,碳核与氦核结合形成氧核,重元素逐步形成。当温度到达几千c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根据进化理论,在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氨基酸等生命有机物质;在大约32亿年前,出现了细菌等原始生命形态;在大约13亿年前,出现了真核细胞生物;然后,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级到高级演化,形成今天众多的生物形态。由此可见,宇宙物质的演化和生命的演化都经历着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功能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这两种进化过程是全息相关的。

    德国学者恩斯特.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了“生物重演律”(或称为“生物发生律”)。他认为,生物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例如人类的早期胚胎有鳃裂和尾,与鱼很相似。因此,人类的胚胎发育重演了人类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因而,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类的进化过程是相互全息的。

    儿童的学习过程重演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儿童的学习是从“日、月、水、火”等最简单的字以及“1、2、3”等最简单的数开始的,然后再学造句、四则运算等等,一步一步深入,到了大学阶段,才初步掌握了某个学科前人所创造的基本知识,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人类个体的认识过程重演了人类整体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全息的。

    将中国近五千年来年平均气温的波动与中国的朝代变更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在商周之交,西汉与东汉之交,北宋与南宋之交,南宋与元之交,元与明之交,明与清之交,清与现代之交,气温都出现过较激烈的变化。在改朝换代之际,气温主要呈下降趋势。在中国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平均气温较高。由此可见,中国的年平均气温波动的事件与朝代的变更及文明的兴衰等事件是全息相关的。

    星占术通过寻找星体排列和天象与气候、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势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来预测未来。栾巨庆对中国历史上天象与气候及地震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了与洪涝、干旱、地震相关的星体排列规律,并作了验证,为长期天气预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971年9月13日,王红旗等人中午在北方看见了“白虹贯日”现象,即看见一道白气直指太阳。根据中国传统星占术,“白虹贯日”预兆国家最高领导人有危险。在当天,中国发生了“林彪事件”。因此,特定星体排列和天象与气候、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等事件存在全息相关性。

    由此可见,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中,广泛存在着过程方面的全息相关性。

    5、周期全息律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全息元素在周期方面存在着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全息相关关系。

    在宇宙中,每个天体都以一定的形式作周期运动。太阳系中的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的运动,使地球上的许多事物以周期的形式出现。

    地球自转一周导致了一昼夜的周期变化。气温、湿度、动植物生理和人体生理的许多参数都有日节律的变化。呈现日节律变化的气候和生理参数与地球的自转在周期方面全息相关。

    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导致了一个朔望月的变化。潮水的涨落、牡蛎贝壳的张合、人类女性的生理周期都有月节律的变化。呈现月节律变化的自然事件与月球绕地球运行在周期方面全息相关。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导致了一年的周期变化。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休眠和迁徙、人体的生理参数变化等都有年节律的变化。呈现年节律变化的自然事件与地球绕太阳运行在周期方面全息相关。

    太阳黑子的活动存在平均11.12年的短周期,60~89年的弱周期,107~137年的强周期。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等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全息相关。例如,英国伦敦的气温和闪电指数都存在11年的周期,在太阳黑子数极大值的年份,温度较高,闪电指数也较高;在太阳黑子数极小值的年份,温度较低,闪电指数也较低。农作物产量、树木的生长速度也与太阳黑子数全息相关,在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年份,蔬菜、小麦、稻谷产量较高,价格较低,树木的生长速度较快。粮食歉收的饥荒年多落在太阳黑子极小年附近。例如,日本在1782年左右发生的天明朝大饥荒和1833年左右发生的天保朝大饥荒都落在太阳黑子极小年附近。中国在1962年前后发生的饥荒也落在太阳黑子最小值年份的附近。

    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也呈现周期性。总的来说,古代文明是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的,从古代到现在经历了三次大转移:

    第一次从太平洋西岸转向地中海,第二次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第三次从大西洋重返太平洋。这是人类文明中心转移的总趋势。

    人类文明的发展还呈现不同时间长度的周期性运动。最短的周期为“太阳周期”,可视为“超微周期”,以12年为一个周期。这与中国纪年的12地支相对应,与太阳黑子活动约11年为一个周期相全息。

    人类文明发展的“中视周期”为“河川周期”,长度为60~80年。这与中国民间流传的“30年河东,40河西”的说法近似,与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在1982年提出的“汤浅现象”大致吻合。汤浅光朝通过对科学成果数目及其分布统计,揭示了近代世界科学中心五次转移的周期现象,其路径为:意大利(公元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汤浅认为,每个科学中心保持科学兴盛平均周期为60~80年。按“汤浅现象”推测,在2000年前后,美国将逐步淡出世界科学中心,科学中心将会由东向西转移到东方的日本或中国。

    人类文明发展还有一个长周期,也称为基督周期,即每1000年为一个周期。文明长周期的走向为:

    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东方大河文明——古希腊;

    公元前11世纪~5世纪:古希腊——古代中国;

    公元前5世纪~5世纪:中国古代——古希腊罗马;

    公元5世纪~16世纪:中国——阿拉伯;

    公元16世纪~21世纪:意、英、法、德——美国;

    公元21世纪~25世纪:中国、日本——欧美

    人类文明除了时间周期外,还有文明经纬周期,也称为文明场周期。文明场周期是一种场态的、螺旋模型的周期形式。它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由东向西,东西波动,由南上北,南北跳跃,以赤道为中心线、启动线,逐渐由南北回归线开始螺旋上升,直到北纬50°线,形成鲜明的环状波动。人类原始文明诞生于南北回归线内,以赤道即0°纬线为中心,在中非和中国形成了人类的初始文明,也可以称为原始“回归文明”。经过漫长的发展,文明转移到0°至北纬23°的中心区域,在北非、南亚、华南出现了“环北纬文明”中心圈。到了公元前11世纪前后,世界文明出现了第一次高氵朝,形成了东方大河文明时代,即环北纬30°文化圈,也称为新月形东方文明带。此时,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印度也同时出现了文明。(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