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神秘事物探索卷 界的解释(三)

    七、宇宙构成与大爆炸模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宇宙遵守简单、对称、统一的法则,不符合这些法则的宇宙模型是不完美的。著名的摪驴诽甑对頂:对于给定现象的最好解释通常是最简单、假设最少的那个。

    伏羲的八卦阴阳鱼是公认的宇宙二维简化模型的典型代表,阴阳对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对称而又统一。曾有外国学者购买许多带回国送给朋友,并说阳阴分隔的那条缝便是横贯宇宙的时光隧道,还断言穿越隧道的时间就是1秒钟,隧道口最后一个走来的将是上帝,当上帝出现的时候宇宙中的一切迷团也就迎刃而解了。

    多么形象的比喻,看上去也很完美,但细想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谁知道走来的人是上帝?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站岗的人,他的权力居然大到可以检查上帝的身份证。也只有这样,才显得合理。所以在这里,我引入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撉渴品ㄔ驍,并将它作为一条宇宙通行的、重要的法则。

    时光隧道的存在证明,宇宙是有限大的完美球体,有固定大小和其中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穿越的边界,并在无限循环中永恒存在的。对于这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永恒,追究它的始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种认为宇宙诞生于虚无又归结于虚无的说法,产生于虚无主义哲学的不可知论,它使我们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及存在的意义。

    既然宇宙是有固定边界的,并且是由能量张力极限决定边界大小的,那它就必须要有一个框架。是什么构成了这个框架,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本节想要解释的问题。现在先回到阴阳鱼,我们把它立体化成为一个球体,它是三维空间的实体,由黑白两个半球组成,这样我们就有了宇宙的雏形。当然,这只是一个抽象,我们还要让它活起来。

    我们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不管是能量物质还是恒量物质,又都是由粒子组成的。电子及其以上的所有元素,都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占位空间——粒子基本占位。这点我在解释生命传递时曾提到过。现在,我必须引入另一个重要概念——基本占位粒子,它的概念是这样的:既然宇宙整个空间被均匀分隔成极多的大小一致的粒子基本占位,那么物质粒子和信息也应该可以均分成同样的份数,赋予每个基本占位空间一份,其中的质量或能量信息是完全相同的,而角动量等场信息却完全相反,分为正、反两种。这就是基本占位粒子的定义。

    从时光隧道的构成特征我们知道了它必须是带电粒子;从通古斯和都溪两案中,我们知道了时光隧道有由正、负电子构成的最低能量载体。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正、负电子就是这种基本占位粒子。前面说过,宇宙应该符合简单、对称、统一的法则,我们现在将正、负电子分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那么总数一定是偶数。

    如果我们将两类电子充分搅混成一对一间隔后,再填充回巨大球体空间去,一个有趣的现象立刻发生了。被众多科学家描述过的所谓混沌现象出现了,正负电子处于永恒的湮灭再生循环,而且是在极快极小的范围内,湮灭时逃逸的质能信息几乎是立即被重新俘获,生成新的电子又加入湮灭,真的就象一锅开了的粥。这时如果每个电子的能量绝对均衡,则它们应该是平静的,可事实上轻微不平衡造成的扰动使它们传递能量和发生湮灭,这些振荡的能量就是我们观察到的3k微波背景辐射。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了一颗多余出的电子,它当然也可以加入湮灭,但没有谁真正需要它,它始终是一颗多余的粒子,只好在宇宙中不停的游荡。最令人惊奇的是!它可以变换极性瞬间出现在宇宙中任何地方,比如一个电子在宇宙的这一端刚消失,另一个电子立即出现在宇宙的那一端,它们携带着一模一样的信息,你说它不是同一个电子有什么意义吗。当然它也会以正电子形式在另一端出现,只是极性改变了。这就是所谓的摽昭u莶剐в,也是符合量子力学描述的。

    因为前面我们说过,粒子基本占位空间是没有弹性的,它挤不下那颗多余的电子。同时你也不可能使它出现空缺,因为这种湮灭是可以在任意方向上以光速进行的,一旦触动它立即有相反方向的湮灭释放电子补充空缺,所以以光速作相对运动的这种粒子是不可能出现空缺的。能量不断循环且无处逃遁,宏观上这种混沌下的湮灭不断进行,就形成了振荡,我们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其实是由此而生的,我们也不可能指望它会冷却下去,理由很简单,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嘛!

    这颗可怜的、多余的电子,它什么也干不成,除了整日游手好闲,既没有谁需要它,也没有谁肯给它多一点点的东西,更不要说构成宇宙物质世界了。这显然不合理。我们只好重新再来分配电子。我们都知道偶数的一半可以是奇数,所以这一次我们先假定正、负电子都是奇数。这时我们将正电子一分为二,最后有一边会多出一个正电子,负电子那边的情形也会一模一样。

    现在、我们有了四份电子,再象开始一样,将多出一个正电子的那份和少一个负电子的那份混匀填充回壳中,我们会看到奇迹发生了,一个永恒振荡、不生不灭的宇宙框架构成了。这一回这些电子刚刚好把全部空间填满,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正中心是一个正电子。如果你不服气,硬要从中拿走一个电子,那么请你先告诉我,你准备它放在哪里。如果说你就这么一直拿在手里,宇宙框架将毫不犹豫的从你身上夺走另一个电子,它什么也不会失去。

    写到这里,恐怕谁都不难看出,这种框架结构和经典物理学设想的“以太”结构是何等相似,只是由于当时尚未发现反物质,不能合理的解释它,以至于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同时都把它抛弃了,真可惜!既然现在它可以成立,我们也应给它恢复部分名誉,为了和原先的“以太”有所区别,同时也为了纪念中国人的发现,我们不妨给它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叫“太乙”。下面相关引用时我们就将这种构成框架的物质称呼为“太乙”。

    而此时,我们手中还有另一半电子。它还可以构成另一个框架,除了中心是一个负电子,它和前一个框架一模一样。将两个框架重叠,我们不难发现湮灭反应照样可以进行,只是更剧烈了。从前面章节我们知道,许多许多的粒子可以融入一个粒子基本占位空间,也就是说,两个以上的负电子可以在一个占位上,而随时拿出一个来和相邻正电子湮灭,正电子亦是如此。这样,平衡就打破了,电子间的能量出现微小的差异时,物质开始形成了。

    把两个框架重合,开始形成物质的这个极端放一放,先去看一看另一个极端,也就是作为大爆炸原点的那个奇点,也许更有助于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再理解它。前面说过,两个不同极性的粒子相遇时,只有正、反物质的所有信息完全相等,即可以完全相抵消时湮灭才会发生。由于质能信息是相同的、没有极性的,只有场信息相反,所以当场信息完全抵消后,没有了约束的质能信息便高速逃逸,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去。这是因为,同时由正反电子组成的原子,由于内部电子磁极互相排斥,正反电子是在90度角垂直相交的、相靠极近的内外两条的轨道上高速旋转。强势电子角动量等信息最强,占领外侧轨道。当正反电子总信息量相等时,内外轨道必然处于同一高度上,电子高速相撞交换轨道改变方向分别离去,释放能量和信息。

    现在,我们假设宇宙真的有大爆炸,而且是从正中心向外的。那么在下一个循环开始前,“太乙”以外的所有质能及携带它们的场信息都应该重新回到原点。这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繁复的过程,我们可以先不去过细的探究。只要知道它是一个生成大质量的物质,然后再将它们分散成单个的所谓重粒子的大致过程即可。时光隧道本身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这个过程会在不同大小的局部范围内反复,但最终,作为恒量物质的星系会全部被分解,成为各种能级的、低速到超光速运动的、单个粒子形态的能量物质。

    这些单个的粒子依然按照其原有角动量运动的方式运动,即有的在零速和极速之间振荡;也有的一直慢悠悠的走,并都会在撞击到宇宙边界时折返。当有些粒子撞击边界的角度过小时,多次撞击后会变为沿边界旋转,而且会在球体的两极加快旋转频率进入极点又复出,奔向另一个极点并往复做这种循环动作。因为每个粒子的角度各不相同,宇宙外壳的表面上将布满无穷多这样的极点。这时宇宙中和外壳上到处都是散乱的粒子,它们总会以各种速度相遇,当然也包括近乎相对零速。所以这些粒子在接近零速时相遇的时候,这时强势法则起作用了,强势粒子吞噬弱势粒子,这一切都发生在它们交换信息的一瞬间。强势的粒子吞噬了大量的弱势粒子后,散落在外的弱势粒子越来越少,这期间如有均势正反粒子相遇、或由于吞噬了某类粒子后正反信息相抵湮灭,释放的电子立即经由“太乙”的空穴递补被遇到的强势粒子吸收。

    这时,空间充斥着大量的所谓超重(其实仍是与元素表上某种重金属原子相似。不过其内容物是多到可以亿万计,类似已经发现的奇异物质。)粒子了。在亿万次偶然巧合中,超重粒子中总会有两个原子属性几乎一模一样的、远小于光速以下的、经宇宙原点直线两面的粒子最终在原点上相遇,角动量中前进的那部分信息完全消失并停留在原点上,旋转角动量等场信息及质能信息叠加,并且都是偶数。这样,它就成了一个异常稳定的异常超重粒子,理论上居于一个各向均匀的场的正中心,宇宙中已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把它从这个位置上移走,它成了一个真正的奇点。剩下的,只有等待,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它都有足够的耐心,就象一只织好了网后蛰伏在中央的蜘蛛,静静的等待吞噬送上门来的猎物。奇点现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黑洞,静悄悄的吸收潮水般涌入的能量物质。宇宙任何一个角落湮灭释放的能量入立刻就进入它内部,想要再形成新的物质实体是不可能的了。

    天啊!多么简单!多么可怕的简单。历尽千辛万苦,耗时数百亿甚至数千亿年,衍生出亿万变化,甚至创造了生命,只是为了再造这个奇点黑洞。只是为了结束本次循环,为下一次大爆炸作最后的准备。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由于多出了一颗电子而已!仅仅如此而已!

    还有,我们不要忘记奇点实际上是占据了中心点上那个正电子的位置,这个正电子早已随其它正电子涌入了奇点。因为奇点是不动的,弱势的电子以零速出现在它相邻位置时立即就被吞噬了。但框架、即“太乙”不允许出现空缺的原则,仍然和其它地方一样要遵守,也就是说当奇点消失或离开时,必须交出一个电子。这里现在提起这个正电子,是因为它有碍于下面的直叙,所以暂时隐去,只要记着它已在其中就行了。

    在外游荡的最后一个粒子被俘获了,不用管它是什么粒子,是钙、是铜、是氯都可以说明问题,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宇宙中所有可以收集起来的粒子都挤入奇点了。其实,这正是原来我们手中剩下的那些占宇宙总物质一半电子,只是千万别忘了它是多出一个负电子的。正是这一个多出的负电子,构成了最后的屏障,因为所有相反的场信息抵消后就只剩这一个电子了。作为奇点中的那个强势粒子应该比所有元素的稳定性都好,它在吞噬弱势粒子时已经复制它们的信息,其中当然是正反粒子都有,所有进入奇点的粒子都恢复成了基本占位电子的形式,同时把粒子的质能保存在核心,而质能信息又千篇一律地相同,只须保存一个可以无限复制的原版就行。作为本次强势的负电子在最外侧旋转,正电子紧贴着它在内侧旋转,它们分别复制了正反角动量场信息,这些信息也只有千篇一律的两种。这时的奇点内部信息种类出奇的少,只有正、反角动场信息,质能信息几种。无用的、演化中产生的信息统统被抛弃了,全部压缩成了最原始的一点点信息。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全世界所有计算机中的信息最终不就是0和1嘛。

    这个奇点其实也不重,处于各向均匀的引力场中心,失去了作用力参照物,使它可以象无重力状态一样的悬浮。它的温度其实也不高,它本来就是平静的吸纳了所有能量,根本不存在什么熵压缩产生的高热,否则如此脆弱的边界早就冲破了。那种认为奇点形成于恒星演化末期的引力坍缩模式,使人误以为它内部是高温高压,其实恒星存在只是生成奇点强势粒子的必要过程而已。看上去,它更类似科学界已经发现的奇异物质,只是更强势,更稳定罢了。此时的宇宙空间,各向均匀的充满各种原子粒子,重力早已失去了作为参照物的星球实体。就连原子本身是能量粒子还是恒量粒子,也只取决于在和另一个原子相遇时的相对速度,因为对方是它们之间的唯一参照物。

    一切都只是为了循环,瞬间把能量物质匀散出去,历尽周折又把恒量物质收集起来,然后又瞬间散布出去。现在一切条件都具备了,所谓的大爆炸立刻就会开始,把收集到的全部物质以能量的形式用量子波动的速度匀散到宇宙中。但是,它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暴烈。

    早先隐去的正电子的作用现在显现出来了,其实早在最后一个粒子的被俘获时,正反场信息就抵消了,外侧的负电子和内侧的正电子旋转在同一层面上了,只要一相碰撞就发生湮灭反应,粉碎了的信息被冲破禁锢的核心质能带走并扩散了。借来配平场信息的正电子,由于是外来的,所以信息多出了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将平均分配原有的每个正电子。每份该是多少,这点我真的回答不了,牵涉到夸克、胶子、中微子等更基本的粒子时,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好在世界上有仪器的科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分析工作。我也觉得奇点上只有一个粒子是有点(只是有点)极端,这样吧!如果证明了电子可分配的最小信息单位,而这个数目又与一个球体同心多层堆积的数目相符,我们就用那个数目好了。

    好了,言归正传。约束消失了,所有的电子同时交错均匀的,在所有方向极高速扩散。这种扩散以一条明显的边界推出“太乙”,“太乙”则潮水般的向后退却,并以双粒子共享基本占位的形式,在宇宙边缘上堆积,能量瞬间扩散到整个宇宙。不难看出,能量是从中心和边缘同时向“太乙”中间带释放的,直到“太乙”全部形成双粒子占位,大爆炸结束。但是千万别忘了要向中心原点交回一个电子,这一次是个负电子,因为借来的正电子已被瓜分殆尽,只多出这一个负电子了。而上一次宇宙原点上是一个正电子,这点很重要,说明每次循环时,作为强势物质的极性是轮替的。

    正是宇宙边缘上发生的类似缓冲吸收,使爆炸能量的传递迅速却不惨烈,而且还留下了一条明显的边界。这个边界向外到宇宙边界之间的类壳状层内,正负电子是均势电子,继续着湮灭再生的振荡,由于堆积造成的双粒子占位湮灭反应要剧列得多,能量再分配时如果不平衡,正反氢、氦等气体开始逐渐生成。而从这个边界向内的正电子都是强势电子,当它吞噬一个负电子后就变成了反氢原子,如果这个反氢原子从界外那边吞噬一个均势正电子,它就成了反氢同位素。“太乙”快速向需要的地方传递着电子,剩下的不用我说了,谁都知道,一个以反物质为强势物质的宇宙诞生了。

    现在回头再去看看原先假设的,两个框架重叠的结构。将两个结构模型对比一下,谁都看得出后面这个更合理,因为它比前一个更简单。它本身就含有不平衡因素,即强势正电子,使分界线内瞬间形成全部离散的反氢原子,并在分界线上开始形成反氢同位素,而且由于分界线外侧气体形成慢得多且多为均势粒子,以后形成的物质基本是在内圈。

    这样一个宇宙模型简单吗?简单!对称吗?对称!统一吗?这点可以细看一遍。唯物辨证法认为:事物总有对立又统一的两面。构成正反物质的正反场信息是一对;构成能量张力极限边界的能量扩张和场收缩是一对;能量物质和恒量物质是一对;极快的散和极慢的聚是一对;正反物质的互相包容是一对;微观的“太乙”超光速通道和宏观的时光隧道超光速通道也是一对。真是太多太多,不能一一尽列,它们共同完成了宇宙的演化。

    科学界观测到的宇宙实物质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其它观测不到的部分大致包括:“太乙”部分被实体物质挤占了部分空间,估计还占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如果本次宇宙轮回是反物质为强势,那它应该大于百分之五较多,这可以通过长期观测太阳确定;因巨大质量产生极强的电磁引力固定“太乙”,使其视界封闭形成的摵诙磾;一百四十亿年来漫游在宇宙中的光我不知道统计进去了没有,正反星系所有的光可是不小的能量;最后没有计算进去的还有时光隧道携带的大量能量,其中有隧道本身的能量,被它裹挟走的尚漫游在太空中的物质;以及一部分奇异物质,科学界已经探测到奇异物质,一个钙原子居然吞噬了一百亿亿个弱势原子。这些都加起来估计差也不多了。

    关于所谓的“红移”推演出的“宇宙膨胀论”为什么不足采信,为什么说它积非成是而缺乏理论依据,将在下一节光与光速中叙述。最后,困难的问题是:宇宙真有边界吗?如果你仍有怀疑,为什么不把时光隧道形成机制拿来看一看,想一想,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八、光、光速及超光速是什么davies说:“当某个物理学支柱被推翻,什么会随之坍塌,什么会屹立不倒?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新理论(推翻光为常量)的冲击力犹如百年前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要估计其实际和长远的影响力是非常困难的。比如传统法则说,不能比光速更快,这其实是相对论的观点之一。目前人们接受的光速为每秒30万公里。也许新观点可以绕过这一局限,这也许会让科幻迷很兴奋,因为即使以光的速度,穿越银河系也需要10万年。如果光速限制取消了,真会造成一些麻烦,不过谁知道呢,赌注下了,结果……”要研讨这个前人已经进行过大量探索的问题,必须要先检视科学界的各种理论,我们才能有所继承的提出新观点。目前关于光的成因,有粒子说和波动说。让物理学家们坐卧不安的是:光,作为一个实体,既是波又是微粒。科学中暗藏着这样一种未澄清的二象性,侵蚀了它的要害部位。为了解释干涉、衍射,光必须是波;而光电效应又使它成为粒子。托马斯-扬、惠更斯和麦克斯韦和坚持波动论。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及一批量子物理学家支持微粒说。两方各自的理论都无懈可击、铁证如山。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使愁眉苦脸的科学家只好各取所需,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一向严谨的科学界,理想和传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光的波动说:光可以象波那样运动,把它的信息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波动说的理论是雄辩的,如光的干涉、衍射,水中光速的测量等。这些实验成为在对微粒说的斗争中波动说武库里的最有力的进攻性武器。但是,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对于一切纯电磁现象因而也对于光来说,应当把能量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函数,但这个理论会导致和实验相矛盾。至少是现在之前的实验是这样。

    光的粒子说:光是由亿万个光子或撐17组成的,光子由发光体向各个方向射出好象一颗不断爆炸的炸弹的碎弹片。爱因斯坦把传统的理性和逻辑框架抛置在一边,如果用光的能量在空间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能量子组成的,似乎更好一些。特别是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以及密立根、康普顿、威尔逊等人的验证,更是新的光的微粒说——光子说的重大胜利。

    在这一矛盾面前,大多数物理学家也仅仅是在爱因斯坦机械的倡仪之下认识的,即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真正的本质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揭示。不过,对于大多数有思辩能力的科学家而言,虽然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本身具有不可调合的矛盾,但他们都相信,对同一种物质现象,本质的说明只可能有一种,波动性和粒子性必然是同一种物质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性质。

    其实完全可以把波动说和微粒说彻底统一起来,前面关于反物质、原子结构和宇宙模型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狭义的光是指可见光,它只是连续频谱的电磁波其中一段。广义的光涵盖了整个已知的电磁波频谱,从无线电的超长波起,跨越红外线、紫外线夹着的可见光段,直到x射线、伽玛射线等射线。那么,电磁波是以波动着的粒子向外传递信息的吗?回答是肯定的,也只有肯定的回答才能统一波粒二象性。

    前一节我们提到“太乙”是由携带平均能量的均势正、负电子组成。均势电子在温度低到某个值时是在类似赤道的轨道上,环绕中子核心稳定的旋转,而且温度越低旋转越慢。由于携带了宇宙总能量的一半,所以“太乙”的温度不会低到绝对零度,现在是负270度,而且还应考虑到我们实际上无法测量到的反物质微波辐射的那部分能量。只有当电子获得额外能量时,角动量加速使轨道出现倾角,电子轨道偏离赤道,象风车一样的翻花旋转。当然、基本占位粒子不可能会失去能量,否则它会反方向翻花改变其原有属性,而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这一点说明:能量、质量其实就是电子携带的角动量信息,旋转的电子中心是一个以中子为核心的核,当电子速度慢时质量趋附于核心,电子速度越快时翻滚旋转的速度也越快,电子极小的尺寸上产生的离心力使核心物质飞向电子,恒量质量减小,能量质量增加,物质只能这样在质和能之间转换。由于“太乙”是连续的、无处不在的,任何有形的物质都会与其接触,物质的能量传递给“太乙”加速它的翻滚时,也就是扰动了“太乙”。

    “太乙”角动量绝对值一致,但他正负方向相反,所以电子电流形成的磁场方向亦相反,表现为一对互相排斥的磁极。玩过磁石的人都知道,当将一串柱状磁石排斥的极相对,放入一个合适的玻璃管时,它们是自动分开的,并且扰动一端会传递到另一端。而且只有当它们以90度角垂直时,相互作用力最小。由于磁场与电场是密不可分的一对,一个方向的磁场斥力与另一反方向的电场斥力,注定了正、反电子必须以90度交错间隔分布才能保持场平衡。“太乙”正是呈这种相互交错90度的角度间隔分布的,这就使我们扰动其中一个时,小尺度空间内的强排斥力会使这个扰动立刻就引发一连串的扰动,将扰动的能量扩散出去。

    知道了“太乙”的特殊性,谁都可以理解红外及以下低频电磁波辐射原理。物体都是由各种具有与“太乙”相似的电磁结构的原子组成,即使其中有空隙也被无处不在的“太乙”充填。当物体获得额外能量,例如加热时,它外侧轨道的电子就会加速,翻花旋转的电磁场扰动了“太乙”,被扰动的“太乙”将额外的能量扩散出去,以维持“太乙”的平静。因为此时扰动能量比较低,尚不足以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角动量离开,所以能量是以比电子还小的其它“基本粒子”分散的,接收能量的一方其实也就是获得了一些基本粒子。当“太乙”将多余的能量粒子释放出去,角动量信息即恢复原始状态。

    事实上“太乙”中的正反电子相邻得如此紧密,电磁作用力促使其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象互相契合的齿轮一样。如果没有电磁聚能的措施,如抛物面天线或透镜,一个点上的能量是向四周均散的。热辐射能量传递就是这样完成的。正、反物质都以同样的方式传播能量,一种物质发散的能量同时扰动了太乙”中的正反电子,传播出去的扰动能量显然也可以被正、反两种物质同时接受,足见能量,其实也就是质量本身是不分正反的,所谓负质量、负能量的引入只能是徒增困扰。

    当进入到可见光以上频段时,情况要复杂一些,特别是高能量辐射出高能粒子的原因,使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原子结构。上节讨论初始物质形成时,我们例举了反氢和反氢同位素的形成,这只是第一批形成的物质,但它显然已经包含了正反两种电子。象“太乙”一样的道理,眷缩在一个基本占位中的一对正反电子,它们携带的固有磁场必定是成90度角交叉的。作为强势电子的一方轨道在外侧,弱势电子在内侧至少低一个电子大小的轨道上。同一高度的轨道说明正反角动量一致,正反电子相撞后改变方向飞离,失去约束的核子能量释放。这也就是说,只有均势的正、反物质原子在一个基本占位上出现时,它们的电子会相撞,所以会湮灭释能。

    现在可以看清楚了,一个原始正氢可以吸收一个弱势正氢或反氢变成一个氦,也可以分别吸收一对正反电子变成一个氦,氢的同位素也以这种方式形成锂。这其中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所谓“核聚变”,那只是其旁正反氢湮灭引起的误会。更大质量的原子也经由类同模式形成。从氦的多种形成模式可以知道,它们其实是有微小差异的,所以同在元素同期表上相邻的原子,按理说它们之间也应该是过渡衔接的,就象能量物质电磁波频谱是连续的一样,恒量物质也应该是连续的。但为什么光谱线会表现出黑线间隔和细纹理?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亦表现出有规律的间隔呢?这点以后会说到。

    必须特别声明一点!宇宙中充满了“太乙”,所谓的“绝对真空”那是绝对没有的!每当一个原子形成,挤占了“太乙”的基本占位时,它会让开,由于任何原子都具有十字交叉的两条电子轨道,顺“太乙”场方向的占位不会破坏其完整性。但原子一旦湮灭就必须还给一个合适属性的均势电子。总之“太乙”不会让自己出现空缺。

    还要声明另一点:除基本占位电子外,所有原子都是由正负电子组成的,不论这个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排老几。原子形成于粒子强势吞噬,这个过程显然要相互检验、保存信息,而强势粒子的电子有能力保存弱势粒子的所有信息,弱势粒子只能保留原有信息。这是由于强势电子角动量大速度快,抢先复制完信息并占据了外侧轨道,屏蔽了弱势电子信息所致。如果两个粒子相遇时相对速度较快,它们虽然也互相检验融合,但如强势粒子多出的场信息不足以克服弱势粒子的动量,它必须把原来检验时复制的信息拷贝一份,交给这个粒子让它离开。或者我们可以把它想象得更简单也好理解,象一个简单的十字交叉套环玩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可嵌套在一起,这时两条轨道上的信息各自重叠合并成新的信息。

    至少在我们太阳系里负电子是强势电子,所以我们按自己的理解制订了元素周期表。原子内外侧轨道固定以90度直角相交叉。显然,当推动外侧轨道偏转时,内侧轨道与它如此近,自身又如此轻,肯定也被排斥力推动着同步旋转。所以给原子施加能量时,内外侧电子轨道是同步加速的。由于电子轨道直径是固定大小的。当不断输入能量时,电子只能是加速旋转并更快的翻滚,这点和人造卫星加速时轨道会扩张不一样;但角动量的增加使速度达到一定值时,电子也会象人造卫星获得逃逸速度,脱离核子,并携带全部信息,按角动量信息提供的运动方式飞出去。

    最后再声明一点:基本占位电子是所有原子中的一个特例,它是由角动量等场信息,环绕一个中子核心旋转的,也就是说这个电子约束着一份基本质能,基本质能是没有极性的,全是中子。传统观点认为有质子,其实是不明了原子应由两种电子组成,而将正电子的电荷赋予了中子,造成了误解。

    好了,记住上面三点,现在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可见光以上的射线是怎样传播的。当物体不断升温加热,外侧电子推动着内侧电子一起加速翻滚旋转,注意了:这个电子的波动频率提高了。不同的原子由于核心吸引力大小不同,其逃逸速度当然也不同,旋转频率也就不同。显然,质量越大的原子中电子逃逸的角动量越大、速度越快、频率越高。角动量的增加使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核子的质量基本上都在离心力的作用力下分别转移到两条电子轨道上,转变成与电子一起高速旋转的能量。外侧强势电子在获得足够的逃逸速度时,撇下内侧电子并携带全部信息,按角动量信息提供的运动方式飞出去。显然,这个携带了全部信息的强势电子一有机会就会从“太乙”中俘获足够的物质,重构原先的原子。我们反复强调“太乙”具有几乎无限快速的递补作用,就是为了方便对此类机制的理解。

    当外侧电子飞去后,内侧反极性电子立即暴露了,它原来是与外侧电子同步旋转的,周边物质的排斥使它必须立即仃止,它的减速能量迅速转移给周围的电子加速也飞出去。这种能量传递可以按温度梯度有序进行,即温度低的电子依次向温度高的地方递补失去的电子,温度最低的地方失去的电子则由“太乙”补充进来,由于“太乙”是隔不断的,它一直在旁边获得能量,当反极性电子的制动能量转移时,它立即以强势电子的身份加入,而且需要补充的都是同类电子。“太乙”的瞬时超距特征足以保证这种补充。

    显然当原子得到能量加速以光的粒子形式飞去时,“太乙”的剧烈扰动仍在继续,与发光星体接触的“太乙”早已获得足够的能量大量辐射出去,这种纯电子发出类似白炽灯的白光,一般的发光星体光辐射中也含有它。当温度极高时,这种有有序的递补将被打乱,各种能量信息到处乱窜,进入杂乱无序的状态,这些能量信息被俘获而形成大量的均势粒子,它们湮灭后释放的能量信息更加剧了无序状态,大规模的湮灭反应开始,物质立即释放出几乎所有能量,直到温度降低使之可从恢复到有序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核爆炸。

    那么为什么以不同速度飞去的电子,会以同一样的光速前进呢?明眼人都会看出,这个电子实际上是以螺旋波动的方式前进的,频率越高,螺旋也就越密,速度都消耗在打圈圈上了。还有为什么这个电子会以螺旋的方式前进?而不是携信息沿切线方向直线离去呢?这就是“太乙”的作用了,“太乙”类似由无数交叉90度互相排斥的微小磁极组,快速前进的电子实际上就是电流,磁场总是要抵抗电流的变化,变化越快这种抵抗就越强,这是电磁学的一般原理。所以这个电子会四处碰壁,反弹回来,好在正前方的“太乙”一直与它接触,被它利用来象子弹头一样开路,“太乙”运动速度极快,对这种利用不在乎也就无所谓了,最后这个电子是在一个象微小的隧道管中螺旋向前进的。

    现在我们可以做出结论:氢以上光谱的光实际上就是它所离开的原子的复制品;质量越大的原子质能信息携带电子旋转越快、频率越高、能量越大;这种粒子具有典型的“波粒二象性”;光在受到阻碍时会释放所携带的能量和信息,只是频率越高的光穿透力越大,释放的能量和信息越多。“太乙”的低频扰动和高频抗扰动共同完成了对整个电磁波频谱的能量光速传播。宇宙中大部分活动产生的能量最终都将转化成电磁波由“太乙”传播出去。知道了光的成因,光速就很好理解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这里只例举白炽灯作为一个特例,白炽灯是封闭在有微量惰性气体的真空玻璃管内的螺旋状钨丝。当用一个调压器从低电压开始上调时,在较低电压时它只辐射出热,这属于对“太乙”的低频扰动产生的红外线。当电压调高到微红时有少量电子从与钨丝接触的层面上飞出,更大量的仍是红外线。当调高到发出耀眼白光时,说明大量与钨丝接触的电子获得足够的逃逸能量飞出,钨丝并没有消耗,但光谱线却并不单调,这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

    现在来看看超光速。电子的逃逸脱离也可以认为是为了逃避能量继续对它加速,所以我们想要从内部增加能量使角动量再增加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光和热事实上也追不上它了。光的向前方前进的速度实际上是不易增加的。但是,电磁引力场的速度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从外部对光进行加速,因为是从外部施加的力,所以它并没有改变光的频率等特征,只是使它的角动量又获得了一个侧移量。光开始侧移,加上原有的自身速度,光这时就进入了超光速。进入超光速的电子突破了“太乙”的抵抗壁垒,以它获得的新能量匀加速侧向前进,最终应该能近似达到电磁引力场的传播速度。

    上述表明:人类是不太可能以人为控制飞行器做超光速旅行的,因为在超光速下实体物质不复存在,全部变为能量粒子,物质和生命中粒子失去原有的联系,物质的仪器不再起作用,生命也被迫停止,思维和时间也就停止了。最致命的一点是,人造飞行器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不象时光隧道由单一能级的能量粒子组成,所以飞行器在超越超光速临界点时,各种元素会获得不同的加速,以不同速度的粒子飞散出去。假定技术发达到可以借助时光隧道,它的去向却也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所以,人为的超光速旅行恐怕只能停留在科幻作品中了。

    这里回过头来解释一下光谱纹理的黑线与元素表间隔是什么。我们解释光的时候说过:光实际上就是高速运动的原子,因为逃逸出去的电子携带了它所离开的原子的全部信息,这个电子在被阻挡时会释放这些信息。而原子在吞噬壮大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复制了许多信息,全部保存在强势电子中,所以当这个电子释放出全部信息时,理所当然的包括了大量的反物质信息,光谱上的黑线其实就是反物质的信息,只是由物质组成的仪器和器官排斥它不能感受而已。反物质的这一特点科学界早有预料。

    光谱中黑线较细,那是由于连续的光谱中有大量的重叠,也就是说在反物质世界观测到的光谱中,我们的物质反而成了细黑线。如果可能,当我们把正反物质的两种光谱重合在一起,应该会是一段亮度均匀的有极细密纹理的光带。光谱线中有极密的细微纹理,它是反映能量差异的分隔,也是原子质量的连续过渡中微小的差异。元素表间隔道理类同。

    最后再说说那让人犯疑的摵煲茢。红移的客观存在一直是宇宙膨胀论的依据。其实一个能量粒子在“太乙”中穿行,总会碰撞一些残留漫游其间的气体原子,那就会消耗能量,而构成光的粒子能量和频率是有固定的关系的,频率当然也就下降,频率下降当然就是红移,有红移当然就有多普勒效应解释,宇宙扩张就是由误会而来的解释。虽然高低频螺旋的总长度是不同的,但碰撞的概率却相同,表现出总体频率红移。另外、直线传播的光线在并非总是同方向的“太乙”隧道中行进时,免不了要经常穿越隧道壁垒消耗能量。还有令人诧异的巨大红移,如果一颗恒星质量足够大,引力使光速都不能逃逸的话,将光减速到原来的10%又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引力的作用是瞬时超距、并能对光加减速的。

    原有的大爆炸理论中有一种论点,认为宇宙膨胀到某种程度后,所有原有的物质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原路重返,并最终在奇点上坍缩聚拢。不知人们想过没有,被巨大能量加速到光速的物质总计起来带走了多么巨大的能量(质量),说明它同时也带走了大量因恒星质量生成的引力来源,所有恒星的总引力越变越小。如果宇宙是如所说的方式膨胀,相互间的引力肯更越来越小,并且光的逃逸速度远大于宇宙膨胀速度。光在3度k的环境里游走了150亿年都没有多少减速(而且这种减速被解释为红移,传统观点认为红移由加速膨胀分离的星球间距引起,跟温度一点关糸也没有,也就是说红移不会是由温引起),我们真的指望它会在0度k时会静止下来,然后向不知多少亿亿光年以外的极度蓬松的那团朦胧引力聚拢,作这种想象无疑需要勇气。试想一下,光在巨大能量加速下离去,如果不需要巨大的反向加速它就会自动往回走,回到一个比当初它离开时引力小极多的地方去,那它当初又怎么能够离去呢?如果那么多光物质都回不去,宇宙凭什么获得足够的引力去坍缩呢?

    关于光,就说这么多吧!这就是光、光速、超光速的成因。这就是波粒二象性和红移的由来。它简单、对称,也统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