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昭姬

第三十三章 暗箭(下)

    第三十三章暗箭(下)

    楚朝,京都。

    刘昊点燃了来自溢州的信件,他知道自己所谋划的成功了。他赌赢了,父亲对他的心思。对于此时起伏的心绪,刘昊在书桌前,自己亲自动手磨好了墨,打开了宣纸。然后,大大的写了一个“静”。

    窗外,秋,早已经开始凉了……

    楚朝,北方千里之外。作为新一任的突厥王,吐谷浑大汗骑在马上,看着楚朝的边关重镇。他的目光,却越过了这座城,看着远处,属于楚朝的天空。就在此时,无数的塞外蛮族,在突厥人的率领下,充当着大军的炮灰,前仆后继的进行着攻城略地。

    城楼上,守城的边军看着正在用云梯攀的蛮兵,倾倒着无数的滚木,热油与烫水。这一刻的天地间,只有着人类为了各自上位者的利益,而拼命的撕杀着。

    那高空的飞箭,那染了无数鲜血的城墙与大地,满地的断肢,满地的哀号,却挡不住早已经杀红了眼的兵丁们。楚朝的守军,此时已经是无退路了。蛮兵叩关,多年来都是血洗城池,他们是路可退。只是,匹夫的勇气,却在无数杀之不尽的蛮兵攻城战里,快要消耗的差不多了。

    边疆那宽旷而高远的天空下,见证着,战争的罪恶。只是,因为上位者们的野心。

    也许,皇长子扶苏率着北上的援军,增援边关。早在出京都前,他与宣和有着无数的谋划。却在这片当初,被他牺牲了的土地上,感想万千。

    就在皇长子扶苏殿下增援军兵驰边关时,刚攻下了边关重镇的突厥大军正在享受着,战胜者的红利。这座边关重镇,从它被攻下时,就已经毁了。斑斑泪史,无数难以言诉的罪恶,因为战争,在这座异族攻下的城市里上演着。那滚滚烟尘,在青天碧日下,将这座曾经的重镇,扫入了历史的灰迹。

    “大汗,楚人的援军已经快要至边关了。”一个突厥的蛮兵将探子回报在大帐里回禀着。

    吐谷浑大汗听了后,问道:“可探明人数?离我军距离?”

    一听这话,回禀的蛮兵忙将从海东青身上解下的信条,递了上去。吐谷浑大汗接了过去,看了后,方才回道:“本汗已知,让人再探。”

    “是,大汗。”蛮兵回后,出了大帐……

    初冬,是美丽的。其实,活着也是很多平凡的老百姓心中,小小的奢望。至少,对年年征战不停的边关来说,要么杀人,要么被杀。那数千里的边关上,总是在诗人的笔下,着墨万千。却很少有上位者,真正的将那些如蝼蚁般的平民们放在心上。

    贵族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俯视着。他们有万千的理由,将别人的牺牲粉上华丽的外衣。只是,在荒野,在跞土下,有着数之不尽的冤魂,累累的白骨。

    对于楚人的yin谋,吐谷浑是轻视的。在实力为尊的大草原上,永远是强者为王。他不屑于,那些他认为低俗的手段。自从一统东西草原,他就明白,这一战他要堂堂正正的在儿郎们的进攻下,赢了楚人。为他的霸位,坐稳了根基。

    当然,借着楚人的手,将其它的草原民族的血放干,也是他的目的。必竟,突厥的统治根基,是不能让其它外族动摇的。

    就在突厥大汗吐谷浑一箭双雕计划里。皇长子扶苏的大军却遇到麻烦了。是的,蛮兵此次叩边,却是一路的如蝗虫般扑过,原本的城镇只剩荒无,楚人几代的耕耘,化为了焦土。是的,在突厥这种毫无理性进攻下,大军已经别无选择,只能迎头而上。

    “一力降十会,蛮人这次看来是要逼我军迎战了。”扶苏在大帐内,看着桌上的地图,说道。

    听了扶苏的话,一旁的陈宣和回道:“殿下所言即是。这次蛮兵不同以往,想那刚一统草原的蛮王,是要用我朝立威。只是,殿下,属下以为:怎么战?在何地开战?我军还是有机会的。蛮兵游牧出身,自然是善于骑射,特别是蛮人的回息箭。

    不过,此次出征大军军备粮草充足,不防在内长城一带,依我军的军备优势,结合边军多年的牧边经验,将蛮兵一路放血,然后,我军主力再全力一击,克其功于一役。殿下,以为如何?”

    “善。”扶苏笑着回道。

    主帅有意,楚军北征主力与边军两相结合,这一战,开启了。

    “大汗,我军儿郎损失不少,现已经过个肥年了。是不是……”在突厥的大帐里,一位突厥的部落首领说道。只是,话未说完,见帐里气氛一凝,忙住了嘴。

    吐谷浑看了帐内的众人一眼,他心里自然知道,很多的突厥儿郎觉得差不多了。这次入关的收获,让他们的眼睛已经花了,想要回到草原分脏了。他是大汗,轧晕山在世俗的天选之人。所以,他告诉自己,无需为帐内众人的短视而动怒。只是,怒其不争啊。

    “是啊,我军收获蛮大。”吐谷浑的声音在帐内响起,听到大汗这么一说,原本就有退意的众人,脸色不禁一喜。“只是,轧晕山在上,你的子民却只是如此短视,为人间的利益,而忘了他的天上的旨意。”

    一听这话,刚才还是满面喜色的众人,忙跪了下来,齐道:“轧晕山在上。”声音在帐里此起彼伏。好一下,方才安静后,吐谷浑方道:“去年,我突厥的儿郎倒在楚人的诡计之下,血债血偿,轧晕山的威名,自要儿郎们远播四方。”……

    楚朝,汉国公府。

    昭姬将原本的陪嫁丫鬟,夏奴还了籍,冬奴赐了婚,当然,少不了陪上了一份不小的嫁妆。只剩下小春与秋奴留在了身边。

    冬天的溢州,冷了啊。昭姬忍不住叹道。只是,在逗弄着暖娘时,笑意上了唇间。看着大红袄中的暖娘,昭姬想到,给暖娘置下些私房的嫁妆吧。也许,冬奴的夫家,是个可以扶上一把的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