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肉文辣文 > 西窗烛话

六六大顺 35.从猛洞河到王村

    鄂西的全称是鄂西土家族自治州,湘西的全称则是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人家还多一个苗族,可见人家的少数民族还多些。

    这个地方对我而言是一片神秘的地方,一代大师沈从文的《边城》就是写的凤凰,而凤凰就是他的故乡。想想电视上看见的那些载歌载舞的男女青年,想想那些白晃晃的银质饰品以及宽大复杂的衣裙就叫人向往。我曾经特意从慈利县火车站乘上一班慢车去怀化,就是想近距离的观察湘西的苗家人。火车走的是焦柳线,虽然沿途上上下下的乘客很多,却没有碰到一个穿苗族服装的,

    我有些失望,正和同行人咕噜这件事,对面座位上的妇女就笑了起来,咧开大嘴,主动承认她就是苗族。不记得她是从哪里上车的,就坐在我们对面,搂着一个总想跑开的孩子,眼角已有了浅浅的皱纹,肤色黝黑。我叫住了在车厢走道里叫卖的乘务员,给她买了一小袋瓜子,那妇女警惕的望了我一眼,见我没有非分之想,就笑着接受了,先还有些故作姿态的文雅,后来就和那个不安分的孩子一起抢着瓜子。我问她为什么不穿她们苗族的服装,她用塞满瓜仁的嘴回答:“除了开大会和有大事,平时谁也不穿,穿着麻烦。”她开始大声斥责她的孩子,因为那个瘦弱的男孩把瓜子壳连同唾沫全都吐到她的衣服上了,她一下子变得很凶,脸色更黑了,不知她说的是不是苗语。

    焦柳线大多处都是单线,列车经常钻进长长的隧道里,声音被压缩的放大了若干倍,车轮声大得惊人,车厢里的灯一直亮着,就是钻出了隧道也依然亮着灯,因为不远处又会有另一个更大的隧道在等着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列车曾经在一个隧道里停过车,那是一个巨大的隧洞,又高又大又长,有月台,有信号灯,有三股道岔,伸出头向车尾望去,后面几节车厢居然就停在一座铁路桥上。

    沿途高山耸立,铁道就只有打洞穿过,紧接着又是悬崖峭壁,铁道也只有架设大桥了,这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最好的注解。湘西是很贫困的,除了有山清水秀的风景,就只有食不饱腹的山民了,看不到大片的田地,也看不到像样的建筑,连人也不大见到。吉首到了,那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房屋的汇总,有些窄小的街道,我没有下车,只是隔着车窗望了一眼这座湘西的首府。若干年后,在查阅资料时,无意之中居然发现这里就是古代流放的首选,它叫夜郎。

    有年春天,我和司机林儿,公司经营办的建年一起从宜昌经来凤进入湘西。我们开的一辆东风140货车,从团结桥进入湖南省,这边的路面是铺了柏油的,与来凤的石渣路相比,自然平稳多了,很快就是龙山县城的民安镇,作为湖北佬不得不嫉妒的发现这个县城比来凤强多了,道路干净,房屋整洁,虽然很简陋,却也繁华多了,两个省在边城的较量为什么总是外省高人一头,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民安镇上吃过饭,继续赶路,车过永龙桥,就进入了永顺。这里的山势似乎是逐步在降低,虽说有上坡,也只是短短的一截路,汽车也只是催催油就过去了,大部分时间就是在下坡,我们已经加过几次刹车水了,轮毂一直在冒着水蒸汽,路面也一路点点滴滴的水印,慢慢的,我发现我们的车开始沿着山脚行驶,路边也有条不宽的水流在伴随着我们,我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丘陵地带。

    永顺县城的灵溪镇的那一片黑压压的瓦房顶向我们移了过来,时间还早,又决定在这里过夜,就驾着车在县城里兜风。县城比龙山大多了,但感觉仍是破破烂烂的,电线密如蛛网,小店前的遮阳篷大得连车都快开不过去了,有些修车铺就在门前修车,大卸八块,满地都是汽车零配件,油污染黑了道边的地面。川湘公路由此经过,街上人来人往,女孩子多,年轻人多,路旁的一家烟摊老板证实了我们的揣测,这里有州民族师范学校,还有州纺织厂和灯泡厂。

    烟摊的老板向我们推荐猛洞河风景区,一则不远,二则无事,我们就开着车去了。猛洞河是条小河,两岸的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山谷里的河水平静如同华丽的绸缎,越往里走越显宁静,山上绿意葱郁,藤蔓摇晃,赢得峡谷里的一弯河水也变得翠绿色了。我们发现一处温泉,两位同伴欢呼雀跃,扒去衣服就跳进水里,直呼舒服,惬意得很。我就沿着河边继续向前走去,“不二门”明显是佛教用语,用在景点的名称上倒也蛮贴切,蛮别致的。介绍中称:“两岸绝壁,古木参天,河中鸳鸯戏水,岸壁群猴追逐。”景致是有些幽静,只是不知鸳鸯和群猴何在。

    第二天继续赶路,一路平安无事,只是在车驶过杨堤时,眼前掠过一幅“欢迎参观游览”的广告牌,忙叫林儿停车,下车一问,旅游点叫王村,完全没有听说过,就有些兴趣索然了。走进路旁的小吃店,一人要一碗湖南米粉,高个子老板在问我们:“是去王村吗?”我有些不解的反问:“王村有什么好看的?”老板像看见外星人似的看着我:“王村就是芙蓉镇。”见我们依然不解,便又提醒了一句:“刘晓庆拍的电影《芙蓉镇》就是王村。”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可是重大发现,我们谢过老板的指点,匆匆爬上车,林儿发动了车,转动着方向盘,汽车就在川湘公路上转向,将车头对准了到王村去的小道上。

    从杨堤到王村是四十六公里,路面很窄,偶尔对面有车驶来,我们就得紧张的将车停在路边,谦逊的让其他的车先行,这里不是山区,还有个上下坡之分,这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罢了。刚下过雨,坑洼的路上有不少小水坑,司机先还小心谨慎的努力避开,或者踩着刹车慢慢趟过,后来见一切平安,就胆大起来,加大油门直接冲过水坑,水坑溅起一片水花,还有泥土。突然我的身体莫名其妙的向下一沉,又猛地被抛向天空,再重重地被砸了下来,我们碰到一个又大又深的水坑了。

    王村是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庄,以前只是一条只能跑拖拉机的土路,这条路的扩建还得感谢著名导演谢晋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芙蓉镇》以后引起的巨大轰动,而以前的交通我想主要还是靠村边的那条小河。所以王村是封闭的;同样,王村由于偏僻,也由于封闭才幸运得躲过了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四旧”的破坏,也就躲过了近年来越刮越凶的大兴土木的拆除,也就基本上原汁原味的保留了湘西浓郁的地方特色。

    我们在用电影《芙蓉镇》寻找王村的建筑,戏台还在,长方形的土台,四根木柱,顶着一片稀稀落落的瓦片,周围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草;祠堂的白粉壁上的标语早就不见了,只是那两边高高的防火墙依然耸立;最引人关注的自然是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那条石板路,,游人如织,我们站在一家织土布的纺机旁观摩了好久,那可是原始社会的遗物,就跑到一家茶坊喝茶。主人将我们领到吊脚楼一张靠江边的桌前,自豪的声称他的店是王村最好的茶坊,这张桌子是王村最好的观景点。

    于是我们就探头出去望,从竹制的挡雨板下往外望,河水的确很美,弯弯曲曲而来,潇潇洒洒而去,水流轻柔,河水的颜色有些深,看来河水也有些深,只是有些渔船在深水中撒网,一会儿工夫,再拉起来时,网里就有些鱼儿的银色肚皮在跳动,岸畔全是吊脚楼,新旧大小不同,连绵一大片,两岸都有渡轮来往穿梭,船上站满了人;不知为什么,和尚似乎漂浮着一层若隐若现的水汽,太阳出来了,更显得朦朦胧胧,石板路旁,码头的石阶上,到处坐满了写生的学生,画夹,纸,笔,还有油彩。

    王村到处都是卖米豆腐的,但只有一家是最正宗,那无疑就是当年刘晓庆在电影里经营过的那家店了。无论什么时候去,总是人满为患。一间不大的店面,门口一半是铺面,一半垒着炉灶,店里放着几张木桌,墙上挂着刘晓庆的一些电影《芙蓉镇》的剧照,还有老板娘与刘晓庆的合影,可以看见姜文也在某张照片里憨厚的笑着,谁会想到这个烈性的汉子就由此走上了通向影帝的金光大道,在中国的影视圈里,他如今的名气非刘晓庆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当然吃到了那家的米豆腐,又找到码头边的一家餐馆切了些卤菜,喝了些米酒,因为还得继续赶路,不敢喝酒。

    我们去过很久,王村才成为各旅行社推荐的旅游景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