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H

    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省会,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和铁路枢纽。位于松嫩平原东南部松花江畔。辖7区和呼兰县。面积6929平方公里,人口402.42万;其中市区面积1637平方公里,人口279.82万。哈尔滨原为荒僻之野。公元1097年前后,女真人建“阿勒锦”村落于此,女真语“阿勒锦”为“荣誉”、“声望”之意,元代渐将“阿勒锦”转音为“哈儿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后称哈尔滨。1903年修建中东铁路和支线,以此为交汇点,哈尔滨才由江畔荒屯发展为东北北部经济中心和国际商埠,成为俄、日掠夺中国资源的重要据点,先后建有15个外国领事馆,有“东方莫斯科”之称。1954年后为黑龙江省省会。

    市境平均海拔142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市内岗洼相间,三级阶地错落分布,沿江低洼漫平,南岗、顾乡、香坊与平房逐渐升高。年均温3.4c,1月均温-20.2c,7月22.4c,年降水量619.1毫米,无霜期142天,冬春冰期较长,为著名“冰城”。

    哈尔滨水陆交通发达,周围地区煤、木材、石油、烟、麻、毛等农、林、矿产丰富,利于工业发展。1946年以前是典型的殖民地城市,工业落后。50年代以来被列为重点发展城市,现已建成以机电工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业贸易,科学文化较发达的城市。1990年工业产值达181.18亿元。机电设备制造、食品、纺织、石油化工是全市工业四大支柱。其他主要工业部门还有冶金、金属制品、电力、建材、皮革、造纸等。多种产品占国内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亦有较高声誉。平房、香坊、三棵树、哈西、顾乡等区片均为重要工业区。轻纺工业发展较快,毛府纺织品、乳制品、药品、电表、电子记分器、电热褥和家具等轻工产品畅销国内外。90年代初以来,哈尔滨已成为对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贸易中心之一。

    哈尔滨市有哈大(连)、拉滨(拉法—哈尔滨)、滨洲、滨绥(芬河)和滨北(安)等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公路有京哈(北京—哈尔滨)、哈绥(芬河)、哈同(江)、哈萝(北)、哈伊(春)、哈黑(河)、哈满(洲里)、哈大(连)等干线和哈大(庆)全封闭式高级公路,是东北地区北部最大汽车客运中心。松花江公路大桥是北通俄罗斯、南联内地的通道。由于松花江航运条件优越,哈尔滨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内河航运中心,建有黑龙江水系最大的客运码头,并已向俄罗斯开放。航空运输便利,哈尔滨机场为全国八大机场之一,有通往广州、上海、北京、沈阳、长春和佳木斯等地的航线。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有工程力学、动力、生物、焊接、化工、农、林、牧等科研机构260所,及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科技、船舶、电工、农、林、医、师等大专院校20余所。还有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学宫、体育馆、滑冰馆和青年宫、少年宫、文化馆和歌舞剧院等。哈尔滨市又为优美秀丽的旅游城市。街道宽阔整洁,建筑多彩,遍布市区有10多座立交桥和横跨松花江的铁路大桥、公路大桥。松花江两岸的长堤、沙滩、高塔、轻舟和太阳岛上的水阁云天、极乐寺的宝塔圣殿、兆麟公园的冰灯和儿童公园的儿童火车等均使人留连忘返。

    (曾庆云)

    哈密市新疆新兴工业城市,哈密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新疆通往中国东部地区的要冲。面积8.5036万平方公里,人口28.43万。据《西域同文志》,“哈密回语哈勒密勒转写,哈勒为盼望之谓,密勒墩台也,地有瞭台(烽火台)故名”。维吾尔语地名库穆尔出自突厥语。明置哈密区,清改直隶厅。1913年改县。1961年设市,次年撤销,1977年恢复。市区旧有3城,回城为老城,是清哈密王驻地,其西南为汉城,东为新城。气候干热,属暖温带,年均温9.9c,10c以上活动积温4073c,平均无霜期224天,年降水量33毫米。哈密附近矿产资源丰富,煤矿储量大,灰分低,为优质炼焦煤,建有现代化洗煤厂,为西北主要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石油储量亦较大。东南部牙曼苏钢铁原料丰富,有铁、钛、钒等;化工原料有天然碱、芒硝及磷;还有砂金、水晶等。市内有钢铁、煤炭、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工业产值约占新疆工业总产值3%。衣产有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作物。特产哈密瓜。兰新铁路通过市区,公路可通乌鲁木齐及其以东主要城市,民航直达乌鲁木齐。

    (杨利普)

    海城市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中部哈大铁路上。面积2734平方公里,人口101.98万。海城之名源于海州,公元928年辽迁渤海南京南海府之民于此,置海州南海军临溟县,金、元改澄州,明改海州卫,清顺治十年(1653)改海城县。1985年改为县级市,属鞍山市管辖,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千山山脉纵伸东南,哈大铁路以东为海拔200米以上丘陵,唐望山高876米。海城河由东向西横穿全市,浑河、太子河蜿蜒西北。哈大铁路以西为海拔50米以下的辽河平原。水资源丰富,多棕壤、草甸土、水稻土等。海城年均温8.4c,1月均温-11.1c,最低-33.7c,7月24.7c,年降水量692毫米,集中夏季,无霜期156天。农作物有高粱、玉米、谷子和水稻。东部丘陵发展森林、柞蚕和果园。工业生产以镁砂、滑石、丝绸、陶器较有名。哈大铁路、黑(河)大(连)公路纵贯市境,沟海铁路通沟帮子。由本市通往岫岩的地方铁路1990年10月通车。城东析木城石棚(姑嫂石)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早期的墓葬建筑,析木城金塔为典型辽塔,均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发生7.3级地震,震中在市区东南41公里的岔沟。

    (熊树梅)

    海淀区北京市著名风景区和文教区。位于市区西北郊,面积426平方公里,人口141.7万。区府驻海淀镇。海淀汉为蓟县、军都县地。隋唐为蓟县、昌平县地。1911年后分属北京郊区和河北省宛平、昌平两县,1954年设海淀区,属北京市。1963年形成今辖区。区内地势西高东低,海拔约50米的平原约占全区面积的3/4,由永定河和温榆河冲积而成。西部为山地丘陵,最高峰海拔1200多米。山涧林木葱茂,山麓多泉水。因区内山形水势得天独厚,极宜辟造寺庙园林。故名园古寺多。如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香山、玉泉山、玉渊潭、钓鱼台、紫竹院及碧云寺、卧佛寺、大钟寺、五塔寺等皆遐迩闻名。此外,鹫峰、樱桃沟等处景色秀美,亦为游览胜地。香山正白旗和温泉白家疃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之地。本区为首都文教区,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外语学院等20多所高校,又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许多科研院所及众多文化艺术团体。新的北京图书馆也建在此。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以高科技产业著称。本区又是首都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玉渊潭、四季青两乡先后建成大型蔬菜温室。所产“北京填鸭”中外驰名。又是著名”京西稻”集中产地。海淀镇因旧有大片浅湖水淀而得名,向为北京西北郊重镇。清河镇工商业发达,工业以清河毛纺厂著名。区境建有北京海事卫星通信地面站。

    (尹钧科)

    海丰县广东省汕尾市辖县,广东鱼、盐产区之一。位于东江与韩江之间,面临红海湾。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62.70万。县府驻海城镇。县名取义于“南海物丰”。秦为龙川县地,东晋置海丰县,后因之。县境背山面海,西北高,东南低。莲花山脉逶迤西北,有数座千米以上高峰,形成本县屏障。境内台地面积广,仅赤岸水河谷和沿海有小块平原。多地形雨和台风雨,为广东暴雨中心之一。因河流短小,往往下游洪涝成灾而台地干旱。开发虽较早,但仍有大片山坡草地可供农牧业开拓。农产有水稻、甘蔗、甘薯、花生等。南部海湾岛屿盛产鱼、盐。汕尾、遮浪、马宫、鲘门等俱为海港或渔港。产盐历史悠久,远销省内外。海丰多矿产,主要有锡、钨、钼、铜、铁、独居石、锰、钛、水晶等,但产量不高,工业有制糖、纺织等。海城镇是工业中心。县南汕尾镇人口较县城为多,以渔民占多数。汕尾港口优良,已建有可停泊3000吨位船舶的码头,为粤东进出口岸之一,有客货轮往来于广州、香港和汕头。港口外为优良渔场,镇上有水产加工和渔船修造厂等。海丰县是农民运动杰出领袖彭湃的故乡。大革命时爆发过著名的海陆丰起义,建立了中国第1个工农民主政权,有赤山约农会旧址、红宫、红场、彭湃故居和得趣书室等革命纪念地。方饭亭为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被俘处。海丰旅居东南亚等地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有20多万人。

    (徐俊鸣司徒尚纪)

    海河中国华北地区大河之一。上游支流众多,汇为5大支流: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即为华北五河。五河分别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始名海河。海河自金钢桥以下干流长73公里,河道狭窄多弯道,有“七十二沽”之说。海河流域位于北纬35°0′~42°42′,东经115°59′~119°36′,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包括京、津两市、冀、晋、鲁、豫、辽、内蒙古等省区大部或部分地区。面积26.4万平方公里。

    海河流域西为太行山脉,北为燕山山脉,东、东南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又名海河平原。南部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北部从西北倾向东南,洼淀、岗垄交错分布,排水不畅,河道亦多为地上河。全流域山区约占54.1%,平原约占45.9%。

    水系概况共分为5支:

    1海河北支为北运河,由蓟运河、潮白河和北运河构成一水系。蓟运河由泃河和州河组成,在九王庄汇合后称蓟运河,至天津北塘入渤海。潮白河源于内蒙古高原和燕山山脉西段,上源一为白河,一为潮河,均流入密云水库(见密云县)。自水库流出后,经人工开凿的潮白新河流经黄庄一带洼淀,至北塘入海,全长458公里。北运河源于北京市昌平县北部山区,上源名温榆河,通县以下始称北运河;其水量分别由青龙湾河、筐儿港减河汇入潮白新河或永定新河,注入渤海全长约180公里。北支流域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

    2海河西北支为永定河,上源一为桑干河,一为洋河,分别源于晋西北和内蒙古高原南缘,二河均流经官厅水库,出水库后始名永定河,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大部分洪水经永定新河由北塘入海。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90%为山区。河流含沙量大,官厅站年均含沙量60.9千克/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6亿吨,有“小黄河”之称。进入平原后,河道平缓,泥沙淤积,河床高于地面,洪水时易溃决,河道迁徒不定,故历史上称无定河;1698年修筑永定河大堤,河床上游固定,改称永定河。

    3海河西支为大清河,是上游五大支流中最短的干流。其上源北支由源于涞源县境的北拒马河(下游称白沟河)和源于白石山的南拒马河组成;南支则有漕河、唐河、大沙河和磁河(后二河汇合后称潴龙河)等十余支流组成,均源于太行山东麓并汇入白洋淀,出淀后始名大清河,至独流镇与子牙河汇合。大清河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公里。

    4海河西南支为子牙河,其上游一为滹沱河,源于五台山北坡的繁峙县内;二为滏阳河,其上游分支很多,均发源于太行山东坡,源短流急,经宁晋泊与滏阳河相会。滹沱河与滏阳河于献县汇合后,始名子牙河。子牙河全长730余公里,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公里。为分泄滏阳河上游洪水,1967~1968年开挖了从艾辛庄至献县的滏阳新河,长134公里,深槽流量250立方米/秒,堤间泄水能力3000立方米/秒。献县以下又开挖了子牙新河,至新旧马棚口入海,长145公里,漫滩行洪6000立方米/秒,解决了子牙河洪水渲泄问题。

    5海河南支为南运河,主要为人工河。其上源为漳河和卫河。漳河上源分为清漳和浊漳,两河均源于太行山南段西侧。卫河源于太行山西侧,流至河南省新乡市纳人民胜利渠水,至徐万仓纳漳河后称卫运河,临清以下即名南运河。至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与子牙河相汇,全长千余公里,流域面积3.07万平方公里。为分泄漳、卫二河洪水,1971~1973年开挖了始于四女寺村长230公里的漳卫新河,于无棣县二道沟附近入海。

    海河水系上游支流繁多分散,下游集中,为典型扇状水系,洪水极易集中;河道容泄能力上大下小,尾闾不畅,如1963年滏阳河洪峰流量达4万多立方米/秒,相当最大安全泄量的200倍,河流进入平原坡度骤减,泥沙淤积,河床垫高,形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人类活动对海河水系变迁影响很大,历代开凿引河,河流改道或分或合的现象比比皆是。

    气候与水文海河流域年均降水量400~650毫米。平原部分大部在600毫米左右,其中子牙河中游处泰山雨影,在500毫米以下。太行山东侧燕山南侧迎风坡,雨量最丰,均在700毫米左右,为海河洪水主要源地之一。燕山北坡和太行山西侧雨量渐减,多在500毫米以下。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约75~80%集中在6~9月,7、8两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多暴雨,一次降雨可占全年总量的2/5以上。年际变化亦大,如北京最大降水量相当于最小降水量的8.3倍。

    海河流域年均径流量211.6亿立方米,地区分布不均,山地年均径流深110毫米,而平原仅57.6毫米。太行山南段淇河、坡底、南滚龙沟,北段安各庄水库、班各庄、八道河等处径流深均在300毫米以上。太行山西侧和燕山北侧径流深大多在100毫米以下,其中永定河流城多在50毫米以下。平原上的径流深则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滹沱河下游、黑龙港地区一带在25毫米以下。

    流域各河径流的变化剧烈。大部分河流有1/2至4/5的年径流集中在6~9月,7、8月形成夏汛,8月月径流量占全年的1/4至2/5。洪水陡涨陡落,遇数水系同时涨水,洪水更集中,峰高量大,难以控制利用,且常形成下游的洪涝灾害。年际间的变化更为悬殊,多水年洪水成灾,少水年几至断流。多水年和少水年的径流可相差5倍。且有连续丰水和连续枯水的变化规律。

    水旱灾害与治理海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据载,1368~1948年的580年间,曾发生旱灾407次,水灾387次。17世纪以来的大洪水即发生19次,20世纪以来也出现了1917、1924、1939、1956、1963年5次特大洪水灾害。被淹县份均达百县以上,淹没耕地133.3~400万公顷不等,近400多年间,北京被淹5次,天津被淹8次,最大淹没深度约3.9米。1939年洪水时,河北省被淹耕地面积达333.3万多公顷,冲断了京汉、津浦铁路,受灾人口800多万,当时天津市80%左右的地面积水1~2米,最深处达2.4米,市内积水行船达2月之久。1963年洪水是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水量比1939年大两倍多,虽淹了400余万公顷耕地,但保证了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河道,兴建水库,增辟灌溉和入海尾闾工程。共兴建大小水库1900多座,总库客265亿立方米,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大型水库有官厅、密云、十三陵(见明十三陵)、岗南(见岗南水利枢纽)、黄壁庄(见黄壁庄水利枢纽)、岳城、王快、西大洋、横山岭等30座,建造堤防长度4300公里,开挖疏浚270条支流河道,50条骨干河道,新辟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8条入海河道,排洪入海能力2.5万立方米/秒,较50年代以前提高8倍,基本改变了海河水系上大下小,洪沥争道,清浊不分,尾闾不畅的状况,提高了防洪标准,治理了80%的平原易涝面积,初步解除了洪沥灾害。至1990年底,共建成大中型灌区160余处,打机井80多万眼,总有效灌溉面积642万公顷,不少县现已成为商品粮棉基地。同时又建成了京密引水渠和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引水工程。

    在兴建水库同时,又兴建了水电站119座,总装机容量66.2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7.9亿千瓦小时,使可发电量水能资源的1/3得到了开发利用。

    经济概况流域内人口约9000万,耕田面积约0.1亿公顷。北京、天津均位于流域内。流域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盛产小麦、棉花和各种干鲜水果,交通方便,多名胜古迹。

    (邓绶林唐学曾)

    海河平原中国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华北地区主要农业区。南界黄河,北至燕山,西邻太行山,东濒渤海,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因海河流经而得名。平原绝大部分在河北省境内,故又称河北平原。耕地约800万公顷,人口7000余万。首都北京及天津、石家庄、邯郸、沧州等大中城市均座落平原上,交通方便,工业发达。盛产粮棉和果品,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

    (邓绶林唐学曾)

    海康县广东省湛江市辖县,中国热带经济作物重要基地,广东商品粮基地县。位于雷州半岛中部。面积3501平方公里,人口112.93万。县府驻雷城镇。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徐闻县于此。隋改为海康县,元为雷州路治,明、清为雷州府。后建置虽有分合,但海康一名沿用至今。县境北低南高,起伏平缓。有大片玄武岩台地、海成阶地和若干突出的火山锥分布。县南最高石卯岭海拔仅259米。东西两面临海,海岸曲折多溺谷。河流短浅,较大者如南渡河、龙门溪,呈放射状分布,小峡谷众多,利于修筑水库和小水电站。地处热带季风区北缘,热量丰富,降水充沛,但分配不匀,地表干旱,夏季多雷暴,为著名雷雨区。常受台风袭击,风沙为害颇重。20世纪50年代后修建青年运河,引鹤地水库灌溉,广泛营造防护林,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粮食作物有稻和甘薯等杂粮。甘蔗为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产区,广泛种植有花生、胡椒、咖啡、橡胶、香茅、可可、菠萝等。土地资源丰富,是广东主要农垦区,又为全国养牛较多县份之一。沿海盛产鱼、盐,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尤以人工养殖珍珠为最。县西面临中国著名的北部湾渔场,有乌石、企水、流沙等渔港。工业主要为制糖、晒盐、橡胶、剑麻及木材加工、制革和手工编席等。雷城镇位于县境中部,为历史古城。分城内和城外两区,前者为政治文化中心,后者为商业中心。镇多文物古迹,有明建苏公亭和华南有数的壮观古塔——三元塔。

    (徐俊鸣司徒尚纪)

    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港口城市。位于海南岛北岸的南渡江口。地当河流入海之口,故名。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35.27万。海口古为琼崖郡玳瑁县地,后为琼州城外港。宋称海口浦,元置潘营。明筑城称海口所。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为商埠。1926年设市。1988年海南省成立时定为省会。

    市境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地面低洼,平均海拔4米左右。南面系丘陵台地,最高点金牛岭仅36米。郊区最高点亦仅69米。地处热带,属海洋性气候,常年无霜,夏长冬短,午热夜凉,春夏多雷雨,夏秋两季常受台风袭击。

    工业以橡胶和食品为主。车胎、胶鞋、雨衣等橡胶工业产品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菠萝罐头和椰子糖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此外,机械、电子、造船、纺织、建材、木材加工等部门也有一定基础。椰雕、贝雕、海石花等美术工艺品风格独特。

    海口市与雷州半岛南端的海安港隔海相对,地当防城、北海、香港、广州间的海运要冲,是海南岛联接大陆的交通枢纽,有海、空运输线与内地沟通,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亦有通航。海口港正在扩建为深水港,货物年吞吐量已超过400万吨。海口新港码头与海安港码头对开小客轮和驳船。海口市有海榆东、西、中3条公路干线通往岛内各地。海口机场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航空港之一。

    海口市街道宽阔平直,两旁栽种红映相思、椰子、棕榈、葵等树木,富有南国情调。市内有海南大学。为建设富有海南特色新城区,已规划新辟5个开发区:1海甸岛开发区,2新埠岛开发区,3滨海大道开发区,4西南郊工业开发区,5秀英湾开发区。在南郊5公里与琼山县交界处有海南第一楼,又名五公祠,是重点保护文物。市郊滨涯村有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之墓。

    (唐永銮梁溥)

    海拉尔河夏雨冬雪兼补的河流。蒙古语意为雪水之河。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全长1430多公里。流域面积5.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积雪厚度可达半米。封冻期约200天。年中洪峰有两次,一是5月融雪期,一是8月夏雨期。牙克石站多年平均流量为60.1立方米/秒,最大可达1000立方米/秒。河谷宽达30~130米,水深1米左右。流速一般为2米/秒,至海拉尔一段河谷更宽达150米。河道曲流发育,流速1米/秒左右,海拉尔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01立方米/秒,最高达1800立方米/秒。主流呈东向西流经牙克石与免渡河汇合,在海拉尔市区又接纳伊敏河,至乌固尔再纳入莫勒格尔河,在高原上流至阿巴盖图附近,主流转向北汇入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两岸森林、草原、煤炭等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具有发展林牧农业及木材、能源工业的巨大潜力。

    (林儒耕)

    海拉尔市内蒙古自治区新兴工业城市,呼伦贝尔盟辖市和行署驻地。滨洲铁路沿线重镇。位于海拉尔河和伊敏河汇合处。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20.94万。有蒙古、汉、回、满等25个民族。伊敏河由南向北穿过市境,于北部汇入海拉尔河,城市即因此得名。市境古来水草丰茂,土地膏腴。清雍正十年(1732)在伊敏河西岸建城设防,所建土城周长2公里,城高丈余,称“呼伦城”,商旅过往,货物交易咸集于此,城市逐渐繁盛。1906年东清(滨洲)铁路修通后,于此建站,改称“哈浪”,市容初具规模,以中、俄商兴建之新街为中心(今中央大街)形成所谓新城。1932年为日寇侵占,一度为伪满洲国的兴安北省省会。1940年设市。50年代以来,工业已建有毛纺、乳品、畜产品加工、煤炭、钢铁、机械、造纸、化工等部门。海拉尔乳品厂出产奶油、奶粉、奶酪,牧业机械厂出产割草机、搂草机等,民族用品厂产品供应全国十余个少数民族地区。市内沿河有5座大桥横跨伊敏河上,登桥眺望,两岸楼顶连云,檐盖色调各异。大型露天煤矿——伊敏河矿区位于市南70公里处。

    (林儒耕)

    海伦市黑龙江省绥化地区辖市,省重要商品粮基地。位于省境中部,松嫩平原东北部,滨北铁路贯穿南北。面积4675平方公里,人口80万。古称苏拉亲嘴子,清初为皇室围场,因县镇附近河中多水獭,满语谓水獭为“开凌”,后渐转音为海伦而得名。市境原为荒原草甸,1895年后移民渐多,1913年置海伦县。1989年改为县级市。市境东北为小兴安岭西麓,多为海拔350~450米的低山丘陵,森林茂密,沟谷宽阔。中部为230~350米的波状起伏高平原,绝大部分为农耕地。西南为低洼平原区,多农田村舍。全市耕地26万多公顷,在全省市县中名列前茅。土地肥沃,多为土层深厚的黑土和黑黄土。年均温1.2c,无霜期120天,10c以上活动积温2450c,年降水量550毫米,适种多种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亚麻、甜菜及向日葵。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和亚麻、甜菜基地,年均上交商品粮15万吨以上。自1978年定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县后,海伦进行了农业资源考察与农业区划工作,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整了农林牧比例,建立起较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

    (曾庆云)

    海南岛中国第2大岛,中国地处热带的一个大岛和最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古称珠崖、琼崖或琼州。位于北纬18°09′~20°11′,东经108°36′~111°04′。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对,西濒北部湾与越南相望,南临辽阔的南海和太平洋。南北长约245公里,东西宽258公里。面积3.22万平方公里。因位于琼州海峡之南,故名海南岛。1987年在批准设立海南省的同时,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地质构造海南岛属华夏台背斜。燕山运动时花岗岩广泛侵入,形成穹窿构造,基本奠定了全岛地貌轮廓。第三纪末因火山活动,北部形成大片玄武岩台地。约在中更新世末,上更新世初,琼州海峡相对下沉,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分离,形成大陆岛。在被侵蚀夷平、无玄武岩覆盖的花岗岩准平原上,第三纪砂岩的平整堆积广布,侵蚀后形成坡陡顶平的丘陵。

    地貌海南岛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和台地为主,从中心向外,山地、丘陵、台地及平原依次环状分布。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全岛面积25%,100~500米丘陵占10%,50~100米的台地占47%,5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11.5%,阶地和砂地共约占5.5%,河流等占1%。岛的北部为台地和平原海拔多在百米以下,略作波状起伏,主要由玄武岩、花岗岩和海滨疏松沉积物等组成。台地上覆有厚层红色风化壳,且多孤立火山锥,如雷虎岭、马鞍山等,共20余座,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多保存完整的火山锥和火山口。南渡河中游及那大和万宁一带,侵蚀剥蚀台地广布,上有花岗岩残山丘分布。沿海为海拔40米以下的海蚀台地。中部偏南地区多山地,三列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平行排列。山地高度多半在500~800米。岛上超过千米山峰81座,6座高出1500米。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第2高峰鹦哥岭海拔1812米。中部山地周围低山地带,错落分布许多小型河谷盆地,如万泉河中游右壁盆地、南渡河上游白沙盆地和昌化江上游通什盆地等。岛的南部沿海多花岗岩低山丘陵,部分伸入海中,成为小岛和半岛。著名的榆林港和三亚港均由半岛环抱而成。

    海南岛岸线曲折,多港湾,岸线长1477公里,北段从白马井到清澜港为海蚀堆积岸;东南段从清澜港到榆林港是小港湾式堆积海岸;西南段,由榆林港到白马井,多为海积阶地海岸。近岸有红树林和珊瑚礁。

    气候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0~58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多在2000小时以上,其中西部沿海最大达2650小时,中部山区较少,约1750小时。年均温22.5~25.4c,年均最低温1~5c以上。1955年1月极端低温,定安-0.3c,儋县0.8c,五指山曾结薄冰。10c以上的活动积温为8200~9200c。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是中国降水较多地区之一。降水地区分布不均,东部2000~2800毫米,西南沿海仅约900毫米。干湿季节明显,11月~翌年4月为旱季,降水仅占年总量10~20%,常造成干旱。常年风大,年均风速约3米/秒。海南岛是多台风地区,素有“台风走廊”之称。年均有4次之多。其中75%在文昌、琼海、万宁一带登陆。

    水文岛上河流从中部山地发源,呈放射状,独流入海。河流多而短小,共154条。较大的有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河流流量变化急剧,常暴涨暴落。汛期径流占全年径流总量80%以上,而枯水期有些河流甚至断流。水力资源较丰富,全岛水力资源蕴藏量99.5万千瓦,其中3大河流占75%。可开发水力为64.75万千瓦。岛的北部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全岛已建有大中小型水库2807座,有效库容42亿立方米,以儋县的松涛水库最大。

    土壤与资源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占面积近半,分布于低丘和台地上。山地土壤,下部为赤红壤,上部为山地黄壤等。岛西部为红褐土。沿海以滨海沙土为主。

    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从沿海至高山,相继分布红树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山地雨林—山地矮林。植物种类成分复杂,层次杂乱,乔木高大,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丰富,植物花期很长。全岛维管束植物4200余种(其中海南特有种约600种),乔木近千种。被列为稀有珍贵材种有花梨(降香黄檀)、坡垒、青梅、子京、母生、艮珠、苦梓、油楠、鸡占、胭脂和荔枝等。药用植物千种以上,如海南粗榧(红壳松)和嘉兰(秋水仙素)、海南轮环藤。纤维植物百余种,各种油料、橡胶、染料植物30多种,糖料和饮料植物10余种,饲料植物200多种,芳香植物70多种。果树资源142种,其中野生76种,栽培66种。此外林中富有天然野生种质资源和种质生态型资源,如野生稻、野生茶等。由于长期砍伐,原始森林已为再生林、人造防护林和热带经济作物所代替。橡胶、椰子、咖啡、油棕、香茅、槟榔等遍布。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占中国橡胶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国的80%。海南岛水果种类繁多,菠萝、芒果、菠萝蜜、荔枝最为著名。

    岛上鸟类有344种,兽类77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37种。主要的动物有鹿、猿、猕猴、麝猫、棕狸、云豹、獴、獾、水獭、野猪、毒蛇、大蟒蛇、山蚂蝗、蝙蝠等。其中稀有的坡鹿、黑冠长臂猿等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在环岛的海域里,鱼、虾、贝藻类多达800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者有40余种。西海岸的白马井、南海岸三亚和东海岸的清澜港是3个重要渔港。浅海滩涂面积约2.53余万公顷,文昌至崖县东南沿岸的浅海养殖业发达。

    矿产有50多种,有开采价值的达35种。主有矿产有铁、水晶石、钛、独居石等。莺歌海盛产海盐,是中国南方最大盐场。海南岛周围海域,特别是莺歌海盆地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

    人文概况海南岛1990年人口655.62万,其中黎、苗、回、瑶、壮等少数民族111.38万,约占总人口17%。少数民族中以黎族最多,达101.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4·05%。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4人。

    海南岛沿海有海口、三亚、八所、洋浦、清澜等港口。岛上风景绮丽,名胜古迹较多。海口市的五公祠、海瑞墓,陵水县的“猕猴天国”南湾半岛,三亚市的鹿回头和“天崖海角”等久已著名。

    (唐永銮梁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黎族人民最早的聚居地。位于海南岛南半部,东南与西沙群岛相望,西靠北部湾,东、北与汉区毗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一半以上。人口203.79万,占海南岛总人口的1/3。州府设在通什市。居民有黎、苗、回、汉等民族。

    州境秦时为象郡,汉为儋耳郡地,隋为临振郡,唐置崖州,历经中国封建各朝。民国废州府,设乐东、保亭、白沙3县。1949年并3县为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辖通什、三亚2市和乐东、保亭、白沙、东方、琼中、陵水、昌江7县。1987年由于设立海南省而撤销自治州。

    自治州境内山丘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有五指山、尖峰岭、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岭等十多座千米以上高山,西南部伸延有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热带气候,终年无霜。年降水量从五指山(2400毫米)向南(1600毫米)、向西(900毫米)递减。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降水集中在8~10月,中间常有台风侵袭。11月~翌年4月雨水少,干旱缺水。

    自治州经济以农业为主。多种水稻、白兰(山稻)和杂粮。热带作物种类繁多,是中国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基地。红椤、绿楠、子京、母生、胭脂等热带珍贵林木较多,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黎母岭均为重要林区。林中有鹿、熊、长臂猿等多种贵重动物和红、白藤等特产。草场广阔,主要分布在西部,发展养牛业条件良好。沿海盛产鱼、盐。莺歌海盐场是华南规模最大的盐场。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铜、金、水晶、磷、褐煤等矿,南部沿海有稀土矿藏。海南石碌铁矿以品位高著称于世,产品大量出口。工业基础薄弱,现已兴建有采矿、电力、化学、机械、森林加工、食品、橡胶等部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主要港口有八所港、榆林港和三亚港。

    州内三亚市的天涯海角、鹿回头、大东海,景色迷人,是良好的避寒旅游胜地。五指山奇峰突起,林木茂密,是度假胜地。

    (魏清泉)

    海南省中国最南省份,简称琼。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等岛屿。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西临北部湾;南达曾母暗沙,与马来西亚为邻;东南濒临太平洋,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相望。辖3市、16县。面积3.4万多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655.74万。省会海口市。

    自然条件

    海南地处热带,临近赤道,海域广阔,岛屿众多,雨量充沛,植物繁茂,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岛自然特征。

    地质与地貌省境由大陆型与海洋型两大类岛屿组成。海南岛为大陆型岛屿,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夏断块区华南断坳中的海南隆起带。在喜马拉雅运动后,分为北部琼雷凹陷和南部隆起两区。早更新世末,雷州地洼中部断陷,形成琼州海峡,使海南岛与大陆分离。晚更新世末,海面下降,海南岛重新与大陆相连。至全新世早期,海面上升,海南岛再次与大陆脱离。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是在巨大的南海海盆上发育起来的珊瑚岛礁。南海海盆是一个断陷盆地。海盆扩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向的隆起高地和深槽相间排列的地形。从海南岛隆起区到菲律宾隆起区之间共有7个带。在东沙、西沙隆起带上形成了东沙、西沙群岛;在中沙隆起带上形成了中沙群岛;在南沙隆起带上形成了南沙群岛。上述群岛之间被海槽或海盆隔开。

    海南岛地形有4个显著特点:1多级层圈地形,由中部穹形山体向外,从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逐级降低,中间高,四周低,呈环状地形结构;2台地广阔,加上阶地,面积占全岛49.5%;3火山地形突出,在玄武岩台地上遍布成群成串火山锥;4沿岸红树林、红色砂堤、海滩岩和珊瑚礁岸都有发育,表现出热带海岸地貌特征。

    海南省地处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地带。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琼北发生过8级大地震,使大片陆地下沉海中,在铺前湾水下现今仍可见到村庄、庐、墓等遗迹。从1356年至1936年的581年中,有历史记载的地震多达122次。

    海南省已发现50多种矿产,其中有开采价值的达30多种,包括铁、钛、钴、锰、铜、石油、天然气、水晶等。开采价值最大的矿产为石碌富铁矿和莺歌海油气田。

    气候具有热带季风和热带海洋性气候的特色:1日照时数多,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2000~275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50~60万焦耳/平方厘米;2全年气温高,积温多。年平均气温22.5~26c,1~2月平均气温16~26c,7~8月平均气温25~29c;3雨量充沛,有干湿季之别。年平均降水量1500~2600毫米,雨量最多的五指山东南坡可达5500毫米以上,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区降雨最多的地方之一。但受季风和台风影响,夏秋多雨,冬春少雨,11月~翌年4月为干季,5~10月为雨季。常有春旱或冬春连旱。4常年风大,台风频繁。除南沙群岛靠近赤道无风带外,其余各地都是大风区。海南岛中部山地山谷风发育,更加强了海陆风。年平均风速中部地区1~2米/秒,西部和西南部达3.8~4.7米/秒。南沙群岛是台风源地之一,台风引起的风浪曾使岛屿面积减少,也曾使某些岛屿面积增加。每年在海南省登陆或影响海南省的台风平均为7.9次。1973年台风最大风速达61.2米/秒,琼海县城曾被冲毁。

    水文河流短小,呈辐射状水系。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38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3大河流,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南渡江长311公里,是省内最长河流,年径流量71万立方米。海南省河流比降大,水力资源丰富。昌化江长230公里,总落差达1270米。全省水力资源蕴藏量99.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64.7万千瓦。因降水变率大,干湿季分明,河水洪枯流量十分悬殊。昌化江宝桥站最大洪水流量为2830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只有3.6立方米/秒。河川多数属暴流性,洪水突发性强,洪峰高,历时短,急涨急落。

    土壤与动植物以砖红壤为主,土壤淋溶快,有机物质易于淋失,氧化物积聚,富铝化作用明显。海拔400~750米之间的低山发育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海拔750~1100米以上的中山,湿度大,发育山地黄壤。逾千米的山脊发育山地草甸土。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县境发育有红褐土(又名燥红土),土质疏松。海岛沿岸沙堤发育,滨海砂土呈环状分布,宽200~400米不等。南海诸岛为白色钙质沙土,上有鸟粪层。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维管束植物有4200余种,其中约600种为海南省所特有。五指山、尖锋岭、坝王岭、七指岭、吊罗山等地植物繁多,林木茂盛,终年翠绿,其中有野生稻、野生茶、野生荔枝、野芭蕉、野苦瓜等丰富的天然种质资源。植被典型类型是由热带常绿树种组成的热带季风雨林。乔木主要树种有青梅、各种桂木、榕、黄桐、见血封喉等。海南岛东北部东寨港、清澜港等地红树林十分繁茂,树高可达8~15米,胸径可达20~40厘米。南海诸岛树木种类较少,高等植物约40种,有麻风树、三亚树、椰树等。沙滩上有海岸桐、羊角树、榄仁树等组成的灌木林。琼海东北部海岸和文昌北部海岸盛产麒麟茶。

    海南省兽类有7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5,鸟类有344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1/4。热带性食虫、食果动物种类最为繁盛。有长臂猿、坡鹿、猕猴、黑熊、云豹等珍贵动物。五指山林中有山蛭,人过即自行跌下,吸吮人血。还有巨蜥和有膜翅的飞蜥。海南多珍禽。鸟类多数羽毛浓艳,彩色缤纷,著名的有孔雀雉、海南鹩哥、朱鹮(又名吉祥鸟)、鹦哥。南海诸岛多鲣鸟、燕鸥。

    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国家和海南省先后建立了3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共达7.4万公顷,占全省面积2.2%。

    自然地理区1海南中部山地区。为穹窿山地,多雨、多雾、湿度大,林木茂密,土壤和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2海南北部台地区。玄武岩台地,火山地貌突出,热带季风雨林,林下发育砖红壤,缺水,风大,沿海港湾多。3海南东部海岸台地平原区。低丘、台地广布,谷地、平原交错,背山面海,热量足,雨水多,受台风影响大。4海南南部台地、平原区。海岸多呈港湾形态,无冬季,少台风,河流少,日照强,干季长,地面缺水,海湾天然景色优美,多自然旅游景点。5海南西部台地平原区。日照长,热量高,风害少,雨水少,蒸发强,易干旱。6南海诸岛区。包括西沙、南沙、中沙群岛,为珊瑚岛礁,岛屿面积小,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最高处才15米,热量高,雨水多,常风大,土层浅,植株矮小,土层有鸟粪。

    发展简史

    西汉元封元年,海南置于汉王朝管辖,置珠崖、儋耳2郡,当时海南正处于原始社会父系公社时期。从西汉至南北朝,由广东、福建等地不断迁入的汉族移民推动了海南东北沿海地区的开发。南朝(420~479)汉人航船已达西沙群岛。由隋至唐,汉人逐渐由北部向南部、西南部外围扩展,环岛开发基本完成。汉族有二熟之稻、八收之蚕的生产水平,但黎族地区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宋、元两代是海南开发的兴盛时期。为避北方战乱,大批汉人入海南,南宋时约10万人,至元朝达17万人之多。宋代海南与广州、泉州、福州船只来往频繁,中国水师曾巡视西沙群岛。元代以军事屯田形式强制移民。从明代起,海南岛由广西划归广东,兴修水利,土地开垦规模扩大。水稻普遍一年二熟。渔盐业、冶炼业、手工业、商贸业等均有发展。清代海南兴起制糖业,锡矿、铜矿亦有开采,商业日趋活跃,与日本、新加坡、暹罗等均有贸易交往。清初海南编有《更路簿》,是渔民到南海诸岛的航海指南。1819年英国占领新加坡后,需要大量劳工,海南去新加坡移民人数较多。光绪二年(1876)海口设置琼洋海关。1891年起香港与海防之间有定期汽轮航行,海口成为停船港口。1902年(一说1906年)海南华侨从南洋引种,在定安种植几千株橡胶,至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30多个小胶园。1939年初日本侵占海南岛,大肆掠夺石碌、田独等铁矿和海南林木资源。1945年日本投降。1950年4月30日海南解放,设立海南行政区公署。1988年8月23日成立海南省。

    人文概况

    海南省素有“天涯海角”之称,历代封建王朝一直作为流放“叛道臣民”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初黎村苗寨仍是“刀耕火种”、“结绳纪事”,经济比较落后。60年代以来热带作物大规模发展。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后,对外实行特殊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人口和民族海南省人口655.7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2人,是中国南方人口较稀的省份。有汉、黎、苗、回、壮等30个民族。黎、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5.9%。黎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及其以南;苗族在明代才移入海南,多居高山大岭中;回族聚居于滨海平原;壮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海南省是中国的主要侨乡之一,琼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200万人,主要侨居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地。文昌、琼海、琼山和万宁是主要侨乡。

    经济概况海南省经济目前仍以农业为主,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73%,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工业以矿业和衣产品加工业为主。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农业经营较粗放,工业是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2.4%。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中部山区经济落后。省内有丰富的热量、生物、海盐、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充分,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农业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橡胶、椰子、腰果、胡椒、咖啡等热带作物种植面积42.4万公顷。橡胶种植已有8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年产干胶约16万吨,胶园遍布各县,其中以琼南胶区产量最高,也是今后重点发展区。椰子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年产量7000万个,主要分布于文昌到三亚的琼东沿海,尤以文昌县最多。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但因自然灾害多,水利设施不足,耕作水平低,粮食产量远低于广东和全国的水平,粮食长期不能自给。甘薯是重要的辅助粮食。海南省是中国的糖蔗主要产区之一,但甘蔗生产不稳定,单产很低。热带水果种类繁多,海南有“百果园”之誉。水果种植面积约4万公顷,以菠萝、香蕉、芒果为最主要。

    畜牧业中养牛较有基础。兴隆牛是中国水牛良种之一。东方县建有示范牧场,种植澳大利亚优良牧草1800公顷。文昌猪、临高猪、万宁东山羊、琼山雍羊、文昌鸡、琼海嘉积鸭、定安四季鹅等优良畜禽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海南省是中国两大热带林区之一,1943年有天然林1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9%。由于长期过量砍伐,80年代中期天然林减少2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18.4%。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坝王岭、尖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5大林区。热带珍贵树木200余种。坡垒、花梨、野荔枝、母生、子京为5大特类材树种。

    海南省环岛200米水深的大陆架渔场面积较广,可供养殖的滩涂面积近3万公顷,适宜港养的港湾30多个。鱼虾、贝、参、藻、蟹等渔业资源丰富。北部湾、昌化、清澜为海南3大渔场。水产以海洋捕捞为主。白马井是最大渔港,清澜、三亚、博鳌、港北、新村、新英等也是重要渔港。

    工业海南省原有工业基础相当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较大发展。制糖、罐头食品、铁矿石、木材、原盐、橡胶轮胎等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工矿业主要集中于海口市和昌江县。前者以橡胶、食品和电子工业为主;后者以铁矿采掘为主。

    制糖业是海南省经济的主要支柱,全省有39个糖厂,主要分布于琼北。橡胶制品工业已成为海南品种比较齐全的工业部门,主要集中于海口市,少量分布在农垦系统。海南是亚洲八大铁矿石开采基地之一,石碌铁矿为大型机械化露天矿,年产高品位铁矿石460万吨。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热带海盐生产基地,有大小盐场19个,年产盐25~40万吨。莺歌海为最著名的盐场。纺织工业发展较快。电子工业正在兴起。

    交通运输业对外运输主要依靠海运。已开辟港口20多个。其中海口为全省大门,海口秀英港是人工港口;八所港位于琼西,是石碌铁矿输出专业港,有万吨级泊位;三亚港是琼南要港,有万吨级泊位2个。儋县洋浦港是正在建设中的深水良港。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也有良好港口,为南海渔民活动的中心。省内有海口和三亚机场。海口机场为中型机场,三亚机场目前为小型机场。

    岛内运输以公路为主。从海口至榆林有东、中、西3条干线公路相通,简称“三纵线”。从澄迈经屯昌至黄竹、那大经琼中至万宁、邦溪经通什至陵水、东方经乐东至天涯有东西向公路相连,简称“四横线”。从三亚经八所至石碌有西环铁路联络。

    旅游业海南有美丽的热带风光,广阔的海滨,浓郁的民族村寨风情,奇特的火山、海滩、怪石、温泉和密茂的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是避寒胜地。三亚市牙龙湾是近期重点建设的旅游区。

    (魏清泉)

    海宁市浙江省蚕茧、络麻和油菜籽重点产区之一。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南部,南滨钱塘江。面积684平方公里,人口62.06万。三国吴建海宁县,元为海宁州,明降州为县,清乾隆间仍升为州。1912年复改县。1984年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年撤县设市,属嘉兴市管辖,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东西狭长,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水旱地交错分布,粮、桑、麻、棉、油、猪综合发展。丝绸、皮革工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沪杭铁路线上的硖石和长安镇。硖石灯彩是传统工艺品,早在宋代即负盛名。盐官镇为旧海宁县治,滨临钱塘江,是观钱塘江涌潮胜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为观潮节,观潮人群多达10万余人。钱塘江沿岸海塘雄伟,塘上有明建的占鳌塔。

    (俞康宰)

    海洋山湘江、漓江水系的分水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东北—西南走向。为古生代加里东期形成的花岗岩侵入穹隆背斜构造。岩层以花岗岩组成背斜的核心,两翼为古生代砂页岩及石灰岩。一般海拔千米以上,最高峰宝界岭海拔1936米。山地地形陡峻,山脊线明显,风化物除花岗岩区较厚外,一般都较薄,多基岩裸露地区。林木以松、杉为主,第四纪冰川以后孑遗植物——银杏(白果)为海洋山特有种类,是中国重要的白果产区。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生长良好。发源于海洋山的湘江主源海洋河及支流灌江向北汇入湘江,南部水流直接或注入恭城河后汇入漓江。矿产资源有富铁矿及有色金属。

    (秦权人)

    海原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辖县。位于宁夏西南部。面积6899平方公里,人口28.1万。回族占全县总人口2/3以上。县府驻海城镇。宋为西安州地,元称海喇都城。清初为海城盐茶厅,清末设海城县。1914年改海原县。自古以畜牧业为主。农产有小麦、黍、油料作物等。1920年12月16日发生的8.5级海原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以西,烈度达12度,极震区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县城房屋被荡平,全县共死亡73604人,占总人口的59%。地震区共死亡23万余人,是中国和世界上的特大地震之一。县境古西安州城废墟、干盐池湖面北移等遗迹。今海原城是1923年由原址东迁重建,现为兴旺的山城。

    (汪一鸣蓝慧珠)

    海州湾南黄海最西面的开敞海湾。位于江苏省最北端的黄海之滨,东以岚山头与连云港外的东西连岛的连线为界与黄海相通,面积约820平方公里。在地质构造上,海州湾位于苏鲁隆起与苏北之南黄海拗陷的过渡地带。苏北拗陷覆盖深厚的第四纪沉积物。苏鲁隆起受燕山运动北东和北西两组断裂的影响,分别构成海州湾北部海岸和连云港海峡等南部海岸的轮廓。经过了复杂演变,形成现代海岸的地貌形态。由于供沙条件、水动条件和岸坡形态的不同,海湾地貌特征和冲淤动态也因而各异,从北而南大致可分如下几个岸段:1北段(绣针河口—兴庄河口)为冲刷后退的砂质平原海岸,长约27公里,潮间带滩宽约1公里,海滩物质以小于0.1厘米的石英砂为主。岸线呈南西南走向。2中段(兴庄河口—西墅)为淤积增长的淤泥质平原海岸,长约26公里,潮间带滩宽为3~6公里,组成物质为青灰色粉沙淤泥。3南段(西墅—烧香河北口)为稳定的基岩海岸,长约44公里。岸线曲折,海滩狭窄,主要为中细沙海滩,间或有淤泥质海滩。南端的连云港一带,泥沙回淤量随风而异。

    海州湾具明显季风气候特点,年降水量近1000毫米。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海州湾资源丰富。海州湾渔场是江苏省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鳓鱼、鲅鱼、河豚、鲐鱼、带鱼、对虾等经济鱼虾类,还可养殖海带、紫菜和贝类。矿藏有煤、磷和铁矿。南端的连云港有东西连岛的天然屏障,水域开阔,为连接陇海铁路与海上运输的枢纽,是中国西北、中原地区最短线路的出海港口,为具有发展前景的综合贸易港,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扩建的海洋渔港之一。

    (陈上及)

    邗沟中国古运河。今京杭运河里运河段的前身。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平原西侧。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左传》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史称邗沟,又名邗江、韩江、邗溟沟、中渎水(《水经注》)、渠水(《汉书·地理志》)。历史上邗沟经行路线颇多变动。据《水经·淮水注》记载,其一是“自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是历史上称真州(今仪征县)运河、今称仪扬运河的前身。这里的“永和”一般学者认为是东晋穆帝时的事。其二是东汉建安(196~220)初广陵太守“陈(登)穿沟,更凿马濑(今淮安、宝应两县间的白马湖),百里渡湖”而达于淮,这一路线大体与今里运河线路一致,即自樊良湖直北,穿越白马湖径达末口入淮,不再绕道射阳湖,史称邗沟西道。

    《隋书·文帝纪》:“开皇七年(587)夏四月庚戍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三:隋“仁寿四年(604)开茱萸湾通漕”。山阳渎的经行路线,据《扬州水道纪》,大致是自扬州茱萸湾(今扬州市东郊湾头)东北出,经宜陵、樊汉,北至高邮县三垛桥子口入射阳湖,西北行,过山阳(今淮安县)而达于末口入淮。今江都、高邮两县间犹有山阳河(也作三阳河),南起江都县通扬运河畔的宜陵镇,北止高邮县六安河畔的大葛庄。又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纪》“大业元年(605)发淮南丁夫十余万,开邗沟三百余里,自山阳淮(口),至扬子入江。”关于隋炀帝开邗沟三百余里一事,争论颇多。

    唐、宋以后,“邗沟”一名已少使用,随朝代的更替而名称屡易,有漕河、扬州漕渠(唐);扬州运河、楚州运河(宋、元);淮扬运河、淮南运河(明、清)之称。迨至近代。始改名里运河。里运河得名里河,里河是里下河的俗称,亦称内河。里河或内河是相对于外河而言,外河是串场河的俗称,也称下河。隋炀帝之后的1360余年间,这一运河的南北两端尚多变动。举其大者,南端的变动有二:一在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另一在1958年。《旧唐书·齐澣传》:“开元二十五年,(澣)迁润州刺史,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又立伊娄埭,迄利济焉。”即为今瓜洲运河前身。以瓜洲作为运河引江口,用以取代通过欧阳埭的真州运河,以缩短镇江、扬州间的航道。1958年为了再度缩短镇江、扬州间的航道,又把引江口东移邗江县六圩。北端的变动一在宋太平兴国中(976~984),二在明永乐十三年(1415),三在万历十七年(1589)。《宋史·乔维岳传》:“太平兴国中……开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阴县磨盘口,凡四十里。”《明史·河渠志》:“陈瑄之督运也,凿清江浦,导水由管家湖(在今淮安县西,已淤平)入鸭陈口(不详所在)达淮,永乐十三年五月工成。”上述二运河大体即为今淮安县到淮阴水利枢纽间的里运河前身。

    邗沟流向原由南而北,即从长江流向淮河。唐李翱《南来录》:“自淮阴至邵伯三百有五十里,逆流。自邵伯至江九十里,……,渠有高下,水皆不流。”1128年黄河南侵夺淮后,在黄河泛滥和倒灌下,其北段河床和附近地面日渐淤高。到清代乾嘉年间(1736~1820)流向渐变为自北而南,即从淮河流向长江。《淮系年表》:“乾隆以后,黄河益内灌,于是运河竟为行水之河,愈北愈淤,愈近黄淮河底愈高仰,变北倾为南倾。”

    今里运河上承中运河,北起淮阴水利枢纽的淮阴船闸,南到扬州市邗江县六圩入长江,过江在镇江市谏壁口与江南运河相接,长197公里。为苏北航运干道,亦为江水北调工程中的主要输水线路。

    (单树模)

    邯郸市河北省新兴工业城市,省辖市。中国重要焦煤基地之一,著名历史古城。位于省境南部。辖4区及邯郸县。面积2791平方公里,人口200.99万;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人口108.94万。邯郸早在春秋时已是列国争夺的重要城堡。先属魏,后归晋。自公元前386年为赵国国都达158年之久。秦为邯郸郡治所,至汉末仍为全国五大都城之一,城区面积约13.6平方公里,人口有15万之多;手工业、商业和冶铁铸造发达,有“冶铁都”之称。三国以后渐衰。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沦为建筑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人的商业集镇。1945年设市,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降为镇。1952年复析邯郸县设市,1956年将峰峰市并入。

    市境西倚太行山,东临滏阳河,其支流牤牛河、沁河、渚河、输元河皆流经市区。富煤、铁、石灰石和陶瓷土。东部各县盛产棉花。交通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市区,邯郸—长治铁路西联山西,马头—磁山、褡裢—磁山、邯郸—磁山铁路呈“8”字环行沟通市区,另有窄轨铁路联结附近各县。工业以纺织、电力、煤炭、钢铁、机械、陶瓷为主。纺织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5强,纱布产量仅次于石家庄居全省第2位,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峰峰煤矿是中国十大煤矿之一,拥有20多对大型矿井,是全国优质炼焦煤基地之一。利用当地磁铁矿,又发展了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以石油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和轻工机械为主。电力工业以火力发电为主。邯郸又是全国十大陶瓷产区之一,是古磁州窑的主要产地(见磁县)。市内有华北水电学院等4所高等院校。多名胜古迹,赵王城遗址和南、北响堂山石窟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还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邯郸碑林已于1990年底落成开放。

    (邓绶林唐学曾)

    函谷关历史上豫、陕间著名雄关和军事要地,豫、陕往来必经之路。函谷关本位于河南省灵宝县城东北140公里处的宏农涧河西岸。东起崤山,西至潼津,关城在谷中,山谷深险如函,故名。原为高100米、长25公里的黄土台,北到黄河边,南接海拔2000米以上的小秦岭。战国、秦时于此设关,汉武帝时将关移至新安县东,称函谷新关,原关称函谷故关。由于形势险要,素被称为“一夫当关,万人莫克”之地。现仅存关门。现已查清关城范围、关楼和城墙遗址及古道线路,并发现战国时期的兵器库和流水管道及汉币等大量文物;修复了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等景点,开辟了“函谷关文物陈列室”。

    (李润田)

    韩城市陕西省渭南地区辖市。新兴煤炭电力工业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为邻。面积1621平方公里,人口34.07万。秦汉时设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韩城县。1983年设市。市境东临黄河,黄河大峡谷南段经市区东北,谷口古称龙门,俗称禹门口。最窄的石门河床宽仅60米,峭壁夹河对峙,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禹门口以下,河床开阔,宽达10公里。禹门口新建西(安)侯(山西侯马)铁路和公路大桥,使韩城市与华北、西北的交通联系更为便捷。韩城市矿藏资源丰富,以煤为主,兼有铁、磷、石灰岩等。工业以煤炭为主,还有炼焦、氮肥和水泥等工业。韩城矿务局下属各煤矿四散分布,年产400万吨左右。利用象山煤矿所产原煤兴建的韩城电厂,为陕、甘、青电网的重要电源。城南10公里有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太史公祠,俗称司马庙。

    (李健超)

    韩江广东省第2大河。位于省境东部。唐称恶溪,后纪念韩愈,改称韩江。上源由汀江和梅江组成,两江在三河坝汇合后始称韩江,由此穿山南下在汕头附近注入南海,全长约410公里。汀江源出福建长汀,自北向南流。比降大,流域植被好,故水流含沙量小,水力蕴藏量大。梅江发源于紫金白山崠、循阴那山脉北麓,从西南向东北流,与韩江干流成陡折。梅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多沙而混浊,河床淤高,多洪水。梅江最大支流石窟河,源出赣南。韩江在三河坝以上为上游,下至潮州为中游,潮州以下进入三角洲河网地带为下游。韩江到潮州分为3支,称北、东、西溪,分别入海,以东溪为入海主流水道。韩江三角洲以潮州为顶点,西南边缘在枫江,东南边缘在樟林和盐灶,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是潮汕平原的核心。汀、梅两江为主要集水范围,韩江干流为总排水道。受地质构造控制,左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广东约占70%,福建占30%,包括福建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广东平远、蕉岭、梅州、兴宁、五华、大埔、丰顺、揭阳、揭西、潮州、澄海和汕头等16县市。

    韩江发育在北东—南西走向深断裂基础上,形成格状水系。上游多山地和丘陵谷地,如五华盆地、兴宁盆地、梅县盆地等。群山中多千米高峰,如大悲山、阴那山、八乡山、铜鼓嶂等。其中铜鼓嶂1560米,为流域的最高峰。上游曲折多滩,比降大,不利航行,尤以多险滩的汀江为甚。但蕴藏水力资源巨大。中游水势增大,流量丰富,潮州以下,河谷宽狭不一,比降缓和,分叉如网,堤围水塘比比皆是。三角洲以每年约1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韩江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增加,河床日高。下游常酿成水灾。4~9月为洪水期,10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韩江径流虽丰,但分配不匀,航道不深,妨碍货运。常年可通航20~50吨客货轮。上连松口、兴梅一带,以三河坝为上游水陆交通枢纽。下通汕头、澄海,再经榕江通揭阳、潮阳、揭西等县,以潮州为中转站和集散地,下游水运便利。

    韩江流域基本为人多地少地区,广东境内尤甚。汀江流域森林广布,但轻重工业不发达,梅江流域富产钨、锡、铅锌、煤、铁和水力资源,丘陵谷地利于农业;下游三角洲,人口稠密,劳力充裕,为中国著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区,粤东农业精华所在,入海口一带盛产鱼、盐,工业和手工业也很发达,较大工商业城市有汕头市、潮州市。

    (徐俊鸣司徒尚纪)

    汉沽区天津市辖区,华北制盐及海洋化工业集中地。位于天津东部,渤海之滨。蓟运河由北向南蜿蜒纵贯全区。面积416平方公里,人口16.63万。区府驻寨上镇。汉沽唐以前属雍奴县,唐改称武清县,辽属香河县,金属宝坻县,清属宁河县。1954年设汉沽市,为河北省辖市。1958年划归天津市,1960年划归河北省唐山专署,1962年复归天津市。区境地势低平(海拔3米以下),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干严寒。自然环境为制盐业与海洋化工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工业发达,尤以制盐业和海洋化工业占重要地位。天津化工厂是中国重点化工企业之一。烧碱产量超过10万吨。其他产品有农药、聚氯乙烯等20多种,销售国内外。汉沽盐场所产原盐色白、味醇、颗粒均匀,年产量近百万吨。除产原盐、精制盐,还生产溴素、元明粉等。

    (陈树生苑学政王钟印)

    汉江长江最长支流。又称汉水或襄河。

    流域概况汉江源自陕西省西南部米仓山西麓。干流经陕、鄂两省,于武汉汇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水系呈叶脉状,支流一般较短,个别延伸至川、豫、甘三省部分地区。较大支流有褒河、任河、旬河、夹河(金钱河)、堵河、丹江、南河、唐白河等。流域介于北纬30°08′~34°11′,东经106°12′~114°14′,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流域内山地占55%,平原占24%,丘陵占2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江水由西而东,至襄樊折向东南。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钟祥以下为下游。上游河段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长约925公里,集水面积9.52万平方公里。河谷峡谷、盆地交替出现。盆地段河宽一般200~300米;峡谷段谷深一般约300~400米,河宽仅数十米。自洋县至石泉间峡谷最多,以黄金峡最著。上游著名险滩达百余处。平均比降为0.6‰。中游河段长约270公里,平均比降0.19‰,集水面积4.68万平方公里,流经丘陵及河谷盆地,河床不稳定,冲淤多变,沙滩罗列,枯水期河宽300~400米,洪水期河宽达2~3公里,最宽处达5~6公里,局部河段两岸筑有堤防。下游河段长约382公里,平均比降0.09‰,集水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流经江汉平原,两岸堤防紧束,河道往下游逐渐束窄,至河口附近宽不及200米,宣泄洪水能力有限,汛期上中游来水分别由下游干流及右岸东荆河分流入长江。

    气候与水文汉江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700~1000毫米。汉江水量丰富,钟祥碾盘山站年均径流量539亿立方米。年均流量1710立方米/秒,居长江各大支流第6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91万立方米/秒(1964年10月),调查最大日均洪峰流量达4.5万立方米/秒(1935年7月)。汉江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39~0.54,最大最小年径流量约差6倍,为长江各大支流之冠。

    汉江径流主要来自降雨,一般年份主汛期(7~10月)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11月~翌年6月为枯水期,占年径流量的35%,其中以1、2月最少,不到年径流量的2%。但某些年份5、6月亦能形成年最大洪峰和流量。汉江年内最大与最小月径流量之比,一般达10倍以上,个别大水年可达25倍。

    汉江碾盘山站年均含沙量2.39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1.3亿吨,最大年输沙量2.63亿吨(1964),最小年输沙量0.223亿吨(1966)、侵蚀模数达929吨/平方公里,在长江各大支流中略低于嘉陵江,水土流失较严重。

    经济概况汉江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093万千瓦,960亿度/年。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614万千瓦,年发电量249.6亿度。汉江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346万千瓦,68%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汉中至丹江口河段适宜兴建高水头的水利枢纽。

    汉江是中国中部重要航道。自陕西省洋县至武汉市通航里程1300余公里,其中陕西白河以下经丹江口水利枢纽(设升船机)至襄樊326公里可通航150吨级船舶;襄樊至浰河口130公里通航200吨级船舶;浰河口以下402公里常年通航300吨级船舶,500吨级轮船、驳船可季节通航。

    汉江流域约有人口2750万人,耕地约280万公顷。江汉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为著名农业区。流域内拥有武汉、襄樊、南阳、十堰、汉中、安康等大中城市。

    改造与开发利用1949年前,每逢少雨季节,汉江上中游往往形成大旱,汛期短时间内即产生洪峰甚高的洪水。中游河床淤浅,下游河道狭窄,无法宣泄,加之长江洪水顶托影响,经常溃堤泛滥成灾,达到“三年两溃”的严重程度。1935年7月大水,汉江中下游淹地42.6万公顷,灾民370万人,死亡8万人,钟祥以下一片汪洋。

    1949年后,制定了汉江综合治理规划,全面整修堤防,修建杜家台分洪工程(1956),建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1968年发电),初步解除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严重威胁;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8.3亿度;引汉灌溉鄂西北、豫西南,受益面积已达8.67万公顷;改善了汉江航道700多公里;鱼产量比建坝前显著增加。汉江干流上已建成石泉水电站(1973年发电),80年代初建设安康水电站。支流上建成了堵河黄龙滩(1974年发电)、褒河石门(1975年发电)和白河鸭河口(1966年发电)等水电站,全流域已、正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占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的35.8%。全流域已建成大中型水库150余座及众多小型水库,灌溉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汉江已成为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最高的大支流。

    (石铭鼎)

    汉中盆地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江上游,为陕南“粮仓”。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龙亭铺,长约116公里,南北宽约5~25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为一狭长槽形山间陷落盆地,由汉江冲积而成,上覆第四纪粘土、黄土状砂质粘土及砾石,形成肥沃的原野。盆地有四级阶地:一级阶地高出汉江3~5米,沙细土肥,地下水位高;10~15米是二级阶地,由黄灰色沙及粘土组成,是盆地主体,地面平整,面积广阔,为粮、油主产区;36~50米为三级阶地,地面破碎,多为瘠薄旱地;70~80米为四级阶地,已逐渐变为丘陵地,沟壑发育,土壤更为贫瘠。

    汉中盆地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4~15c,10c以上活动积温4500~4800c,无霜期240~250天,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河水不冻,冬无积雪,霜害少,风力小,有利于水稻、油菜、小麦及亚热带作物柑橘、枇杷、棕榈的生长。耕地集中,灌溉便利,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水稻占陕西省水稻总播种面积的60%,产量则占65%以上。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陕西省的稻、麦两熟地区。城固县的升仙村一带为中国柑橘分布北界。盆地中河流塘库水域广阔,渔业发达,有“鱼米乡”之誉。

    (李健超)

    汉中市陕西省汉中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陕南最大城市和物资集散地。位于省境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44.63万。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郑国(今陕西华县)部分人民南越秦岭来此,故称南郑。东汉时,汉中郡治由西城(今安康城北汉江北岸)迁此。清称汉中府,附郭县称南郑。1913年废府为南郑县。1949年设南郑市,1954年改为汉中市。市境南障巴山,北屏秦岭。地扼川、陕、甘、鄂四省,形势险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原先交通闭塞,主要靠汉江水运和人力。抗日战争期间汉白公路和川陕公路修成后,交通有所改善。1977年穿过市区的阳(平关)安(康)铁路通车,西接宝成铁路,东接襄渝铁路,促进了汉中市的工农业发展,在旧城外形成新工业区,城东部、北部与新建阳安铁路的车站连成一片。全市现有机械、电力、水泥、化工、缫丝等工业。手工业以竹器和棕制品著名,棕箱尤为传统手工艺品。城郊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及亚热带经济林木漆、油桐、柑橘、棕榈、乌桕、枇杷、茶叶、竹等。著名古迹有汉台,相传刘邦所建,今为汉中市博物馆,陈列有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

    (李健超)

    汗腾格里峰天山山脉中科克沙勒岭与哈尔克山的结合部位,是托木尔-汗腾格里山汇地区的高峰之一,海拔6995米。位于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国界线上。东与天山山脉最高峰——托木尔峰(7435.3米)相邻,西邻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塞克湖盆地,北邻伊犁河谷地,南邻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绿州。汗腾格里峰区出露为奥陶纪砂岩、砾岩、大理岩化灰岩及千枚岩化泥岩、炭质页岩等,属加里东褶皱带,在其南北两侧为华力西褶皱带,依次向外为中、新生代褶皱,最后现代山体升起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的喜马拉雅运动之后。汗腾格里峰一带地势高峻,山岭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6000米以上的高峰多达40座,山地大面积突出于雪线上,形成中国境内天山和整个天山山脉的最高部分。山体高大,面迎西风气流,降水较丰富,在海拔3200米处年降水量500毫米,5000米以上地区年降水量达900毫米左右;海拔3200米以上地区年均温为负值,为大规模冰川发育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故在托木尔-汗腾格里山汇地区,形成天山山脉现代冰川作用的最大中心,中国境内天山山脉有现代冰川6896条,总面积为9548平方公里,其中53%集中于此,以山汇为中心呈不对称放射状分布。在托木尔峰与汗腾格里峰之间,发育了最大冰川——南依诺尔切克冰川,长61公里,下游伸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此外还有台兰峰东侧的土盖别里齐冰川,长37.8公里,西琼台兰冰川长25公里(雪线4200~4300米,冰川作用下限3084米)等。这些冰川以长大的树枝状山谷冰川最为发育,拥有多级支流和狭长的冰舌,冰面表碛密布,热喀斯特发育,形态上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有“土耳其斯坦型”冰川之称,中国则称为“托木尔型”冰川。众多冰川和大面积的积雪消融,是其南北坡阿克苏河、木扎尔特河和特克斯河等的主要补给来源,并孕育着南北片片绿洲。

    (袁方策)

    杭嘉湖平原以杭州、嘉兴、湖州为中心的水网平原,属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浙江省商品粮、蚕茧、淡水鱼重要生产基地,位于省境北部,介于杭州湾和太湖之间,平原东西长、南北狭,面积6400多平方公里,由长江、钱塘江泥沙和湖积而成。地势低平,除有零星孤丘点缀外,一般海拔仅3~7米,北部稍低,南部杭州湾沿岸略高。平原湖泊众多,河流纵横,水域面积约占8%。大部分地区的光、热、水资源能满足一年三熟制之需。杭嘉湖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是以水稻、蚕茧生产为主,粮、油、丝、鱼、畜综合发展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1/5以上,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蚕茧产量占全省7/10,主要分布在平原中部湖州、桐乡、海宁、德清、嘉兴、余杭、海盐等县市。丝织业自唐、宋以来即为全国重点产区,尤以织锦工艺驰名中外,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和湖州市,次为嘉兴市、海宁市和桐乡县;淡水鱼产量占全省半数以上。主要分布在西部;湖羊羔皮是中国特产和传统出口物资,以湖州市、嘉兴市、桐乡和余杭县最多。广阔水面还可植菱、种藕、养草等综合利用。此外,杭州湾沿岸棉花种植亦普遍。平原水陆交通发达,铁路以杭州为,沪杭、杭宣线分别贯穿平原东、西部,并与浙赣、皖赣、萧甬线联结;公路环连杭州、嘉兴、湖州3市,并伸展至山区和海边;水运具有重要地位。航程总长3000余公里,沟通平原500余集镇。

    (俞康宰)

    杭甬运河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上的主干航道。又名浙东运河。西起杭州三堡,经钱塘江航程27公里后,又经绍兴、萧山、上虞、余姚、鄞县、宁波至镇海,全长252公里。西段萧绍运河(旧称西兴运河)系古代人工疏浚、开凿而成;东段利用余姚江天然水道,余姚江在余姚县丈亭以下,江宽可达150~250米,水深约4~5米,至宁波市汇入甬江。因运河穿越的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的水位高低不一,历史上只能分段航运。1966年兴建15~30吨级升船机多座,1979年又按40吨级标准浚治航道,1983年全线通航。第二期运河改造工程航道标准提高为100吨级,钱塘江沟通运河工程实施后可直达杭州,与京杭运河联结。

    (臧威霆)

    杭州市浙江省省会。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简称杭。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运河南端。辖5区及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6县。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人口574.73万;其中市区430平方公里,人口133.89万。西湖风景区49平方公里。

    杭州历史悠久,多文化古迹。据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推断,公元前3000年前后已有人定居于今杭州西北郊。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会稽郡钱唐县,这是杭州最早的历史记载。南朝陈置钱唐郡。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置杭州。大业六年(610)通江南运河。唐李泌修建六井,白居易浚湖筑堤,蓄湖水灌溉农田,促进了杭州的发展。五代吴越建都杭州72年(907~978),杭州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发达城市之一。北宋苏轼全面整治西湖和杭州水利,疏古井建新井,改善了杭州城市环境。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决定迁都临安,自绍兴八年(1138)杭州作为南宋首都以来,历时150多年,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第1大城市;纺织、印刷、造纸等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西湖风景区经修葺充实,形成“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布局特色,“西湖十景”广为流传。元改临安府为杭州路,为江浙行省省会。明、清两代杭州府为浙江省省会。明中叶纺织、造船和商业有进一步发展,正德三年(1508)再次开浚西湖,恢复宋时西湖旧观。清前期丝织业又获发展。1895年开杭州为商埠。1927年设市。

    市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市区西部为海拔数十米至300多米的丘陵,东部为6~10米的冲积平原,西湖位于平原与丘陵之间,构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景观特色。

    1949年后,杭州发展迅速。1991年工农业产值514.15亿元,跃居全国大城市第7位。其中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8.2%。传统的丝绸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其他工业有机械、食品、电子、化工、冶金、金属制品、造纸等。建有全国最大麻纺厂和磁带厂。手工艺品有绸伞、剪刀、檀扇等。郊区农副产品丰富,名产有龙井茶叶、西湖藕粉等。城市总体布局已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城区为生活居住区,城西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北为工业区(包括半山重工业机械工业区、拱宸桥纺织工业区、祥符桥小河轻化工业区)。湖滨路—环城西路和延安路之间为市中心,有繁华商业街。1988年开始筹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杭州又是全省文化中心,有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和许多科研机构。元代杭州五座水城门之一、唯一幸存的凤山水城门已于1989年初修复开放。坐落在西子湖畔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已峻工。南宋官窑博物馆也于1991年5月落成。

    杭州交通便利,沪杭、浙赣、萧甬、杭宣等铁路在此交汇,公路、内河交通四通八达。位于京杭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北岸的三堡码头年吞吐量达100万吨。并辟有至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沈阳、西安、武汉、福州、厦门、南京、香港等地的航空线。西湖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发展旅游事业已列为杭州首要任务。市容正在加速改善。

    (周复多)

    杭州湾典型的喇叭形海湾。西起澉浦—西三闸断面,东至扬子角—镇海角连线。湾口宽达100公里,自口外向口内渐狭,到澉浦仅为20公里。湾底形态自湾口至乍浦地势平坦;从乍浦起,以0.1~2‰的坡度向西抬升,在钱塘江河口段形成巨大的沙坎。杭州湾北岸为长江三角洲南缘,沿岸深槽发育;南岸为宁绍平原,沿岸滩地宽广。杭州湾的形成与长江三角洲的伸展和宁绍平原成陆密切相关。泥沙以海域来沙为主,其中长江来沙对杭州湾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物质以颗粒匀细的细粉沙为主,极为松散,抗冲能力小。冰后期海侵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南沙嘴曾伸展到王盘山。公元3~4世纪后,由于长江流域山地大量开发,固体径流增多,使三角洲迅速向东发展,湾口东移。湾口地形改变使外海潮流愈益受到约束,促进潮流强度增加,从而又引起湾内地形的改变。杭州湾中,涨潮主流多经王盘山北,北岸岸线缓慢后退;落潮主流一般经王盘山南,因流速沿程降低,南岸发生淤积。两岸局部皆有海塘围护。湾域潮汐能源甚丰。湾口王盘洋为舟山渔场的一部分,两侧海涂已逐步围垦利用。航运条件较好,沿北岸深槽可通航万吨海轮。孙中山曾拟在此建东方大港。乍浦陈山码头和杭州湾口南岸甬江口镇海港可泊海轮。杭州湾畔海盐县建有中国第1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秦山核电站。

    (侯慧粦)

    合川县四川省重庆市属县,四川人口最多县份。中国大型锶矿所在地。位于重庆市北,当嘉陵江、涪江和渠江3江合流处,故名。面积2356平方公里,人口149.18万。县府驻合阳镇。南北朝西魏时置合州,1913年改为合川。1952年设市,1958年撤销。县境介于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之间,但以方山丘陵地貌为主,占全县面积90%。矿产有锶、煤、铁、硫磺、石膏、天然气。合川水热充足,以产柑橘著名,产量居四川各县第4位。

    合川城东5公里的钓鱼城,建于南宋淳佑年间,城周长20余公里,利用方山砌石而成,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古为军事要地,又有“东方麦加城”之誉。上有钓鱼台、千手观音、睡佛岩、报国寺等古迹,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与重庆市的缙云山及北温泉均为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合川太和镇1957年发现的“马门溪龙”是目前亚洲发现最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

    (郑霖)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国建设中的科教基地。位于省境中部。辖4区及长丰、肥东、肥西3县。面积7266平方公里,人口380.88万;其中市区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100.2万。合肥为历史悠久的名城。秦置合肥县,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于鸡鸣山东麓汇合而得名。隋为庐州治,故又称庐州。历唐、五代、宋、元、明、清,合肥均为庐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为省会。1949年划城郊置市,为皖北行署驻地。1952年改为省会。

    市境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居合肥盆地中部。境内岗丘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南北过渡特点。年均温15.7c,无霜期226天,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水稻、小麦、豆类等生长。市属各县是省内重要稻、麦、棉及花生基地。

    20世纪50年代以前,市内仅有几家手工卷烟、碾米、榨油作坊及1座小发电厂。50年代以来已建立机械、纺织、食品、化工、钢铁、电子、建材、电力等工业部门。现正以发展电子、仪表工业为重点,相应发展轻纺、食品等工业。交通位置重要。自古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有淮南铁路北通蚌埠市和淮南市,分别与津浦、阜淮两铁路相接;南连二坝,渡江达芜湖,与长江航运和宁芜、芜铜、皖赣铁路相通。合(肥)九(江)铁路全长347公里,将于1995年通车。合肥又是省内公路中心,有6条干线通往省内外各地,其中合肥—南京为高等级公路。合肥机场辟有通往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郑州、广州、杭州、温州及省内屯溪、阜阳等地的航空线。合肥是安徽省文化中心和建设中的全国科教基地,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及安徽农学院等高等学校16所,并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通用机械研究所、水泥研究院等国家和省属研究机构77所。城市职能分工已初步形成。市区中部的旧城为行政、商业中心区。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郊区。西郊为科研基地,建于1990年初的科技工业园区面积2.2平方公里;附近的董铺水库不仅改善了市郊的农田灌溉,并与大蜀山邻近,成为合肥新的科学城和新风景区。名胜古迹有逍遥津公园、包公祠、教弩台、明教寺等。市西有三国合肥城遗址,城南巢湖为著名风景区。

    (方觉曙)

    合黎山见走廊北山。

    合浦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辖县。世界著名珍珠南珠产地。位于自治区南部北部湾畔。面积3062.8平方公里,人口103.13万,县府驻廉州镇。合浦县建于2000余年前。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合浦郡,因盛产珍珠,三国时改名为珠官郡,后又恢复为合浦郡。唐贞观年间改称廉州。合浦原属广东省。1952年划归广西,同年将该县北部地区划出建立浦北县,1955年复归广东,1965年又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境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台地和滨海平原,中部为南流江冲积平原。合浦产珍珠已有2000余年历史。从北部湾边的白龙港到西村一带,海滩平坦,湾内浪小,水温高而稳定,底层石砾沙泥多,水质透明度大,潮流畅通,珠贝饵料丰富,最适宜珍珠贝的生长,由于采珠历史悠久。产量大,著名的白龙城墙即由丢弃的蚌壳堆筑而成,至今犹见残迹。沙田乡海域有世界稀有珍贵动物儒艮(海牛),沿海地带盐业资源丰富,以北暮盐场闻名全国。此外,爆竹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产品达百余种,烟花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诸国。

    (陈德高)

    合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煤城市,柳州地区辖市。位于自治区中部红水河下游东岸。面积350平方公里,人口13.79万。1981年建市,以原来宾县北泗乡为建市范围。市境为岗地、丘陵,煤藏丰富。合山煤矿是广西最大煤炭生产基地,有80余年煤炭开采历史。20世纪80年代煤炭年产量约为50年代以前30年总产量的5倍以上。此外还建有广西最大坑口电站。交通方便,来合铁路与湘桂铁路相接,有铁路和公路直通各矿区。

    (陈德高)

    合作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甘南高原牧区畜产集散中心,新兴工业市镇。位于夏河县东部。人口2.7万余,主要为藏、汉、回等民族。合作镇原名黑错,是仅有几户居民的小村。1956年藏族自治州政府由夏河县(藏名拉卜楞)迁此,改名与黑错谐音的合作。1958年撤销夏河县,改为德乌鲁市。州政府驻德乌鲁市。1961年撤销德乌鲁市,恢复夏河县,州政府驻合作镇。合作镇地处大夏河上游支流德乌鲁河盆地西部一支流的西岸,海拔2890~2920米,附近山岭均在3000米以上。气候冷湿,年均温2c,1月均温-10.4c,7月12.6c,10c以上活动积温仅942c,全年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年降水量558毫米,为高寒湿润气候。工业有甘南乳品厂、农牧业机械修配厂及皮革、制药、木材加工等。兰(州)郎(木寺)公路纵贯镇街,岷(县)合(作)公路通往武都地区,已形成以合作为中心的全州公路运输网。合作西北62公里的夏河为著名的拉卜楞寺所在地。

    (冯绳武)

    和田河见塔里木河。

    和田市新疆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和田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培里木盆地西南及昆仑山区。面积189平方公里,人口12.67万。汉时和田附近地区为于阗国,西汉至唐均称于阗;唐为安西都护府下毗沙都督府及于阗镇(军事据点)的治所,《元史》中有兀丹、辖旦、赫探、斡端、忽炭等对音地名。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和阗办事大臣,所辖6城均在今和田地区。光绪八年(1882)改和阗直隶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玉龙喀什河以东析置洛浦县。1913年改直隶州为和阗县,1929年喀拉喀什河以西析置墨玉县。1959年和阗简写为和田。1983年从和田县析出设和田市。市境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昆仑山区,北为山前平原及和田河中游冲积平原,并有流动沙丘。年均温11.5c,10c以上活动积温4300c,平均无霜期226天。年降水量35毫米。主要农业区集中于境内平原地区,有棉花、玉米、蚕桑、葡萄、核桃、瓜类等。主要自然灾害是风沙,每年有沙暴33天。工业有丝绸、地毯、机械、轧花及食品加工等,著名特产有地毯、丝绸和玉石等。市境中部为昆仑山地,南部为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盆地。山区有多种矿产资源,昆仑山北坡有煤和玉石,和田玉古来即为名产。阿克赛钦盆地从康西瓦至大红柳滩是伟晶岩密集区,主要有工业云母,伴生有锂、铍、铌、钽、铷等稀有金属。对外交通有公路可通至乌鲁木齐市、吐鲁番(指铁路站)及南疆主要城市。新疆至西藏阿里地区的公路穿过阿克赛钦盆地;民航班机可达乌鲁木齐市和阿克苏市。

    (杨利普)

    和县中国“和县猿人”故乡,安徽省巢湖地区辖县,重点粮、棉产区。位于省境东部,长江左岸。面积1412平方公里,人口59.87万。县府驻历阳镇。秦置历阳县,北齐改称和州。1912年称和县。县境地势西北高,多丘陵岗地;东南低,为平原圩区,俗有“三山七圩”之称。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盛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并产鱼类和桔梗、姥半夏、明党、蜈蚣、杜仲等中药材。名胜古迹有乌江霸王庙及项羽衣冠冢、唐刘禹锡陋室、“和县猿人”遗址龙潭洞、北宋玉蝶梅(又称“半枝梅”)、西梁山、香泉、万寿塔、文昌塔、镇淮楼等。龙潭洞位于县北汪家山北坡,1980年发现完整猿人头盖骨1具、牙4颗,定名为“和县猿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梁山位于县南长江岸边,隔江与东梁山对峙如门,合称天门山,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春,此处为渡江战役战场之一。山上有王羲之摩崖石刻等历史古迹。

    (朱孟春)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部,黄河下游以北。简称冀。介于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东临渤海,西接山西省,北连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邻山东、河南两省,中部与北京、天津2市毗连。既是首都与全国各地联系的通道,又是华北、西北各省区通向北方海上门户——天津港的必经之路。此外,全省487公里海岸线,不仅是渔盐业基地,且具海运及国防意义。省境面积18.77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6108.2439万。辖8地区、10地级市、13县级市、120县、6自治县。省会石家庄市。

    自然条件

    地质与地貌省境西北部高原、山地海拔多高于千米,某些山峰在2000米以上;东南部平原海拔大部分不足50米,沿海在5米以下。全省最高点(小五台山)与最低点(渤海边)相差2800多米。大地貌单元分为平原、山地(包括丘陵和山间盆地)和高原3大类,在全省总面积中的比例分别为43.4%,48.1%,8.5%。高原位居省境西北隅,山地与平原呈弧形环绕渤海湾,自海向陆逐级升高。这种地势有利于暖湿气团的深入。平原广袤,适于种植业发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麦棉产地之一。坝上高原和冀北冀西山地宜草宜林,为多种经营提供有利条件。渤海海域又是中国北方海洋渔盐及养殖基地的一部分。在地质构造上,省境全属中国最古老的地台——中朝准地台,其上覆盖深厚的盖层沉积。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准地台发生分异,中东部平原地带自白垩纪断陷发育为陆相沉积盆地,西部受山西高原隆升的影响,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地,北部则形成燕山褶皱带,与内蒙古高原连成一片。震旦纪前后的地壳运动,有铁、锰等矿物聚积。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是重要成煤期,形成了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内陆盆地的煤层。侏罗纪、白垩纪也有煤层形成,但分布零星,煤层厚度亦小。燕山运动伴随岩浆活动,形成燕山—带的铜、铅、锌、钼、金等金属矿。其中黄金资源及生产量已列入中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平原相对下降,山地相对抬升,平原地区沉积了生油地层。坝上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巨厚玄武岩。

    河北省多地震。地震多发生在新生代地壳运动形成的断裂带及其附近。截止1979年历史记载,里氏震级5级以上地震有112次。其中磁县(1830)、宁晋县与隆尧县(1966)、唐山市(1976)的地震都曾造成严重灾害。

    气候河北省属中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晴朗,寒暖适中。年均温大部分地区为0~13c。1月均温-21~-3c,且寒冷季节较长,极端最低温御道口-42.9c,7月均温18~27c,极端最高温保定43.3c。四季长短不均,冬季平原区5个月,山区6个月,坝上7、8个月。夏季大部地区2~3个月,北部山区多为1个月,坝上无夏季。因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无霜期100~200天,10c以上活动积温2000~4400c。年降水量300~800毫米,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是降水较多地区,达700~800毫米。河北平原宁晋、南宫一带与张北高原是少雨区,前者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后者不足400毫米。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占65~75%。春季温度上升快而多风,地面蒸发旺盛,空气及土壤干燥,春旱突出。降水不仅集中,且强度大,日最大降水量在太行山、燕山区,可达300~400毫米。1963年8月4日邢台獐獏24小时最大降水量为865毫米,强度之大,全国罕见。降水变率也大,年变率为25~30%,因之,旱涝灾害极易发生。

    水文河北省河流属内、外流两大区域。坝上闪电河以西属内流区域,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如安固里淖、察汗淖等)。其余广大地区属外流区。主要水系为海河、滦河及冀东沿海小河——石河、汤河、洋河、饮马河、陡河等。此外,还包括辽河水系老哈河的一部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河流具有河床纵比降变化大、径流年内与年际分配不均及含沙量大等特征。全省年均径流总量174.83亿立方米,其中坝上5.07亿立方米,山区132.32亿立方米,平原区37.44亿立方米。

    土壤与植物土壤共有12类,即棕壤、褐土、潮土、沼泽土、盐土、灰色森林土、黑土、栗钙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等。褐土和潮土是主要耕作土壤。前者分布于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山麓冲积扇上部和海滦河冲积平原的岗地上;后者广泛分布于河北平原。棕壤是山地垂直带中的主要土壤类型,以冀东山地分布最广泛。主要用以培育林木,部分种植果树。栗钙土分布于坝上及坝下间山盆地中,坝上用作天然牧场,近年多垦为耕地,坝下主要是耕地。

    天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混生温带针叶林。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山地丘陵几乎全为次生林或次生温带灌草丛,平原则已开垦为农田。坝上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冀北山地200~1000米的地区是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区,以次生落叶栎林为主,代表种属有蒙古栎、辽东栎、柞栎、麻栎、栓皮栎、槲栎等。此外有白桦、山杨、河北杨等。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天然植被砍伐后,被半旱生的灌草丛所代替。植物种属以酸枣、荆条、黄背草、白羊草为主,广大地区已辟为山坡梯国。落叶阔叶林以上为山地针叶林。代表种属有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青杄、白杄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在森林带以上有以禾本科为主的亚高山草甸分布。坝上草原分干草原和草甸草原两种,草本植物生长繁茂,是优良畜牧业基地。

    全省维管束植物共2800多种,分属于156科807属。除粮食、经济作物外,可作为资源者有多种用材树种,如油松、华北落叶松、栎类、白桦、山杨、榆、柳等。此外,有亚热带经济树种漆树、黄连木、泡桐等。果树种类尤多,主要有河北梨、白梨、枣、苹果、葡萄、核桃、板栗、柿、杏、山楂等。药用植物主要为党参、黄芩、远志、柴胡等。坝上草原又是著名“口蘑”产地。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河北省辖区隶属于3个自然地理区。

    内蒙古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省境北部张北、围场一带属此区的阴山山地与丘陵亚区,习称坝上。海拔1400~1600米,地表微波起伏,岗、梁、滩、淖交错分布。为牧业及一年一熟低温作物区

    冀晋山地半旱生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区包括2个亚区:1冀北山地亚区。以山地为主,中多盆地,山岭叠嶂、沟谷纵横。海拔800~1500米。小五台山(东台)2882米,为全省最高峰。本区为暖温带气候。能满足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等中温作物生长需要,喜温的水稻也可生长。2冀西山地亚区。为太行山中南段。太行山受河流切割,多形成峡谷,成为晋冀交通孔道。山区石灰岩分布面积较广,森林破坏较严重。

    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区省境太行山以东平原属此区的海河平原亚区。自山麓向沿海依次为山麓冲积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3部分。山麓冲积洪积平原为河北省农业最发达地区。冲积平原系由古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冲积形成。滨海平原则由入海各河三角洲组成。地势低平,土壤盐渍化严重。光热条件可满足玉米、谷子、高粱及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需要。且适于冬小麦种植。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区,也是省内重要的粮棉产地。

    发展简史

    河北省是中国开拓较早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阳原县虎头梁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太行山东麓和张家口、承德地区又发现许多属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北部山区有夏家店文化遗址广泛分布。3000年前在冀南黄河下游平原、太行山东麓各河冲积扇上已进行农垦。春秋战国时,南部先属晋、卫,后属赵国;北部则为燕国。铁器出现使农垦范围扩大,在省境南部修建著名的引漳灌邺工程——漳水十二渠。南部农业渐盛,人口密集。燕国畜牧业发达,又富渔盐枣栗之利。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冶铁、煮盐、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出现一批重要城邑,如邯郸、顾(今定县)、武阳(燕下都)、涿、蓟(今北京)等,其中邯郸和蓟为当时著名都会。南部以邯郸为中心、北部以蓟为枢纽的交通道路网亦初步形成。

    秦统一后,全国卅六郡中有六郡郡治在今河北地区,即代、上谷、右北平、巨鹿、邯郸、常山等郡。两汉,北部和南部分属幽州、冀州刺史部管辖,此为幽州、冀州作为实际行政区划之始。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口减少,耕地荒废。隋统一全国后,农业生产复兴,曾征调河北诸郡上百万民工修永济渠,即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治蓟)。永济渠的开通,不仅是隋炀帝用兵辽东的需要,对促进河北平原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唐朝,今河北境内主要属河北道,是河北作为正式行政区域之始。这时农业生产进一步恢复,手工业随之兴盛,定州是当时北方丝织品中心,邢台内丘所产白瓷质量甚高。宋、辽南北对峙,以省境中部白沟为界,北宋王朝曾于白沟南设关筑寨,重兵驻防,又兴修水利,开辟稻田,发展生产。当时磁州的冶铁技术水平颇高;定州窑、磁州窑均居宋代八大名窑之列。

    元、明、清三代均建都于北京,河北为京畿重地。元为中书省;明为河北承宣布政使司,后为京师;清为直隶省。1928年始更名河北省。省境古属冀州地,故简称“冀”,别称“燕赵”。元朝为控制全国加强交通建设,全国道路网中有7条干线在今河北境内。又开通了淤塞已久的大运河,便利了与中国南方的联系,河北的航运一时大振。明初从山西、山东向河北大量移民,充实人口,开展屯田;又组织军队在长城南北、渤海沿岸进行军屯。河北平原上村落发展,农业生产趋向精耕细作。棉花种植迅速推广。自明至清,河北渐形成以粮食和棉花为主的农业生产区,当时冀州、深州、定州一带植棉户几占农户的80%以上。手工业和商业日盛。大运河航运不衰。

    1860年天津辟为商埠,河北成为天津港腹地。此后京奉、京汉、正太、津浦、京张等铁路建成,大运河航运废弃。在铁路沿线开办了开滦、井陉等煤矿,为开滦煤外运建秦皇岛港。位于交通要冲的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秦皇岛等城市兴起,成为重要物资集散中心和转运站。1877~1936年,“中外合办”的较大工矿企业有开滦矿务总局、唐山机车厂、山海关桥梁厂、石家庄货车修理厂、石家庄焦厂、井陉煤矿公司、耀华玻璃厂、开滦秦皇岛电厂等。民族资本工业以面粉、纺织、火柴、榨油等轻工业为主。随近代工业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扩大,1936年棉田面积占全国20%以上。日本侵华期间,在河北省扩建了龙烟铁矿,建立唐山、宣化钢铁企业,但民族工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受摧残。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保定市。1952年和1955年,先后将察哈尔省南部和热河省西南部划归河北省。1958年中央直辖市天津划入河北,省会迁驻天津市,1967年复旧制。1968年始定石家庄市为省会。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省境人口6108.2439万,次于川、豫、鲁、苏、粤,居全国第6位。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325人。平原多于山区和高原。平原人口密度由西向东递减;山区和高原地区(除个别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外),则由南向北递减。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及相邻平原地带是河北人口最稠密地区,多在600人以上;中部低平原地区300~400人;东部渤海沿岸地带150~180人。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燕山、太行山区和北部高原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100~200人,张北高原及偏僻山区不足50人。

    河北省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02%,高于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市镇人口占19.08%。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有唐山、石家庄、邯郸、张家口、保定,20~50万人的有秦皇岛、廊坊、邢台、沧州、承德,不足20万人的有任丘、衡水、涿州、定州、泊头、沙河、辛集等。

    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蒙古、壮、朝鲜等41个民族,共24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3%。少数民族分布地区较广。其中以回族较多,集中沧州地区的孟村和廊坊地区的大厂两回族自治县。

    经济概况河北省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省区。工业布局较合理,门类较齐全,多种工业产品居中国前列。亦为重要粮棉和干鲜果品产区之一。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国首都北京联系全国的必经之地。

    农业河北省平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土地垦殖指数高于中国平均水平。1990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357.63亿元,在中国居第9位,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15%。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7%,粮食总产量居中国第9位。粮食生产集中在冀东、冀中、冀南地区。以小麦的种植面积大、产量多,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1/3以上,均居第1位。小麦总产量居中国第4位,为中国小麦重要产区。玉米是主要杂粮,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均居第2位。以冀东、冀中地区种植最多。水稻种植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渤海沿岸灌溉条件较好之地,以唐海、涿州市为集中产区。“涿州稻”可与天津“小站稻”、北京“京西稻”媲美。薯类、豆类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约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7.07%,是中国经济作物较发达地区之一。以棉花、油料为主,棉花播种面积占1/2。植棉历史悠久,棉田集中,是中国棉花重要产区之一,曾被誉为“中国产棉的第一省份”。棉花总产量仅次于山东、河南,居中国第3位。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沿线和石德铁路以南平原地区,是主要产棉区。以石家庄、邢台、邯郸3地区最为集中,素有“冀南棉海”之称。上述产棉区水、土、光、热条件均适宜棉花种植;劳力充裕;棉田管理技术较高;且运输便利,故植棉业发达。油料作物有花生、胡麻、芝麻等,以花生最重要,产量居中国第4位,冀东、冀中南的沙土地带是花生集中产区。滦县生产的“雷庄花生”素以色白、皮薄而著称。

    3畜牧业发展快,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5。全省有天然草场4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和燕山、太行山地。坝上是主要的天然牧场。大牲畜中牛占1/3以上,以冀北山区和坝上地区最多;马占1/6左右,以张家口地区最多,“张北马”驰名全国,供应国内20多省市。驴多饲养于山区和南部平原地区。河北是中国养猪多的省区之一,以平原地区最多。养羊业以承德和张家口地区最多。

    4全省森林覆盖率为15.04%。林地面积不广,主要分布于燕山山区。经济林木种类较多,水果总产量居中国第3位,其中梨产量居中国之首。浅山和丘陵地区历来为中国著名的梨、枣、柿、栗产区。京东板栗、交河鸭梨、深泽蜜桃、宣化牛奶葡萄、卢龙露仁核桃、涉县核桃、赵县雪花梨、沧州金丝小枣、兴隆山楂等均较著名。

    农业区由于各地的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产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大致可分为7个农业区:

    1坝上高原牧农林区。为役畜、肉类、皮毛、禽蛋重要产区。位于省境北部,包括张北、沽源、康保3县和尚义、丰宁、围场3县一部分。高寒,多风沙,但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多而人口少。是农牧过渡地带。

    2山地丘陵林牧农区。干鲜果品产地。位于省境北部和西部,包括张、承、唐、保、石、邢、邯等地区50多县(市)的全部或一部。地形复杂,耕地少而宜林牧地多。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5%。

    3燕山山麓平原农区。粮、油、肉类主产区。包括燕山以南的京山公路两侧,唐、廊二地区十几个县市全部或一部。地面开阔,气候温暖湿润,光照条件好,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土层深厚,耕性良好。人多地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4太行山麓平原农区。粮、棉、油、肉、蛋商品生产区。包括太行山以东的京广铁路两侧,保、石、邢、邯四地区50多县市全部或一部。地势平坦开阔,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下水贮量丰富且水质佳,水热条件较好,作物可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劳力资源充裕,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5低平原农区。是多灾低产地区。包括山麓平原以东,滨海平原以西,衡、沧地区的大部及邯、邢、保、廊等地区的一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盐渍土分布广,地力脊薄。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6滨海平原农牧区。包括渤海沿岸的沧州地区和唐山市数县的全部或一部。地势低,排水不畅。风力较大,光照充足。土壤盐渍化严重,荒地资源较多。以耐涝耐碱作物为主,水源较好的地区以水稻为主,轻盐碱地种有小麦、豆类、棉花等。

    7海洋水产区。包括省境渤海的部分海域和小岛及沿海滩涂,为渔盐产区。

    工业20世纪50年代前工业基础薄弱。现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轻重工业发展较协调。

    1纺织工业是河北第1大工业部门,产值约近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2%,也是中国拥有百万纱锭的7省市之一。1953年开始,先后在石家庄、邯郸等棉产地新建立一批棉纺织企业,成为包括纺、织、印染等部门的棉纺织工业基地,石家庄是中国拥有棉纺锭50万枚以上的4个棉纺中心之一。60年代以来在保定等地建立化纤企业,保定化纤联合厂是中国第1座现代化化纤企业。

    2日用陶瓷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河北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年产量居中国第5位,其中一半供出口。唐山和邯郸为两大日用陶瓷生产中心。并分别为中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唐山陶瓷质地细腻,釉面光亮,装饰美观,骨灰瓷、玉兰瓷、白玉瓷等素负盛名。邯郸陶瓷曾以“磁州窑”著称于世,现除生产传统产品外,还生产象牙瓷、翡翠瓷等高档细瓷。

    3煤炭工业。在国内最早使用机械采煤。现为中国主要产煤省区之一。煤炭蕴藏量丰富,煤种齐全,主产焦煤、气煤、肥煤、瘦煤兼备,分布普遍,以燕山南北和太行山东麓为主要产区。1990年全省原煤产量达6242.97万吨,仅次于山西、河南、黑龙江、四川,居中国第5位。洗精煤产量居中国第1位。所产煤炭除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支援华东、东北等地区,并部分出口。以开滦、峰峰两矿为最大,是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基地。此外,有井陉、邯郸、兴隆、下花园、邢台等煤矿。由于煤矿分布于铁矿及工业中心附近,在煤铁资源基础上,钢铁工业得到发展。除扩建原有唐山、宣化两地钢铁企业外,并在邯郸、邢台、承德、石家庄等地建立了规模不等的钢铁企业,唐山钢铁公司是中国重点钢铁企业,钢产量约占全省1/2。此外,全省利用煤炭发电的年发电量已居中国第4位。

    4石油工业是新兴部门。河北平原蕴藏有石油资源,分布在任丘、霸县、雁翎一带的华北油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勘探建成。1990年全省原油产量约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4.13%,仅次于黑龙江、山东、辽宁、河南、新疆,居中国第6位。通过输油管将原油运至北京、沧州等地,并部分出口。石油加工工业主要分布在沧州、保定、石家庄等地。

    5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提高,有工程和矿山机械、农机、运输机械、通用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部门。运输机械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唐山、石家庄、秦皇岛、保定、邢台;重型机械、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制造集中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唐山、石家庄、邯郸;农机制造主要分布在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等地。

    6化学工业拥有化肥、农药、医药、有机合成、塑料等多种部门,其中抗菌素、合成氨、胶片等产品具有全国意义。石家庄华北制药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药联合企业,生产多种抗菌素,产量居中国第1位。沧州、石家庄、宣化等地建有大中型化肥企业,氮肥产量居中国第3位,以沧州化肥厂规模最大。60万吨建设规模的唐山纯碱厂是目前中国同规模的三大碱厂之一。保定建有中国最大的感光材料企业,生产的黑白、彩色电影胶片的产量占中国的1/2。

    7建材工业具全国意义的产品有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水泥产量居中国第6位,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和邯郸,唐山启新水泥厂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水泥企业,1983年建成的冀东水泥厂为中国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水泥厂。平板玻璃产量居中国首位,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引进了浮法玻璃生产线,是中国采用机械化生产平板玻璃的第1家工厂,亦为目前中国最太平板玻璃企业,出口量大。

    交通运输河北省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早地区之一。已形成以铁路为主,并与公路、水路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

    1铁路是河北交通运输网的主体。中央铁路在河北的营业里程为2967.3公里,居中国第5位,铁路网密度居关内各省(区)之首。有石家庄、山海关等枢纽车站。京广、京沪、京通等铁路纵贯南北,京沈、京包、石德、石太等铁路横贯东西,还有京承、锦承、丰沙、邯长等铁路和干线相接,将全省各地、市紧密联系。至1990年底,全省铁路干线基本实现复线;并新增京秦、大(同)秦两条电气化铁路。河北省是东北地区与关内各地联系的陆路通道,因此中转过境运输所占比重很大。省内还有地方铁路11条,通车里程709公里,居中国第2位。地方铁路与干线相接,伸向山区、工矿区和农村。以运输煤炭、矿石、粮食和沙石料为主,起集散物资作用。

    2公路是河北运输网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公路里程4.36万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通车里程占总里程的50%以上。1990年建成高速公路110公里。公路分布以东南部平原地区较为密集,西部和北部山区密度较小。

    3海上运输发展很快,是河北省对外联系中仅次于铁路的重要运输方式。位于渤海西北岸的秦皇岛港是全国现代化大型海港之一(见秦皇岛市)。1986年黄骅港投入营运。唐山王滩港亦已建成对外开放。

    (张朴民杨积余)河池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自治区北部,龙江上游。面积2340平方公里,人口28.28万;有壮、汉、瑶、毛南、苗等民族。古为桂林郡地。汉属郁林郡,宋初置河池县,明为河池州。1983年设市。市境地处广西丘陵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海拔700~1100米的山地,东部为400~600米喀斯特峰林。矿产有铝土页岩、磷块岩、锰、锑、锡、铅、锌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有电力、化工、机械、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印刷、食品加工、纺织等工业。其中以六甲氮肥厂、水电设备厂、东江棉纺厂较为重要。河池行署驻地金城江镇是河池市及河池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金城江原名桥朴,为一小村。抗战期间因建黔桂铁路经此而兴旺,并成为通向西南地区的物资转运站。50年代以来,黔桂铁路全线修通后,金城江镇仍为达云贵高原前的大铁路站。近年工业发展迅速,并新建了金(金城江)红(红山矿区)矿山铁路。公路可通柳州、南宁、百色、贵阳等地。

    (陈德高)

    河津县山西省运城地区辖县。中国产铝最大基地——山西铝厂所在地。位于省境西南部,汾河下游。面积581平方公里,人口27.2万。县府驻城关镇。战国时为魏国皮氏邑,秦置皮氏县,北魏改为龙门县。宋改河津县,沿称至今。禹门口在河津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中,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龙门。传说龙门为禹所凿,为怀念禹之功德,改龙门为禹门。实为黄河侵蚀所致。河中有石岛横亘,形势险要。1949年以来,建有铁索桥、公路桥和铁路桥。新建的山西铝厂位于禹门乡放马滩,一期氧化铝生产能力20万吨。此外,煤炭、冶铁、水泥、化肥等工业均具一定规模。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果品以柿、苹果较多。位于黄河之滨、吕梁山下的镇风塔始建于盛唐年间,是具有回音效应的奇特建筑。

    (萧树文)

    河口瑶族自治县中国西南地区门户,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云南省瑶族聚居地。位于自治州东南部,隔红河与越南老街相望。面积1320.4平方公里,人口6.8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一半,又以瑶族为多,并有苗、壮、傣族等。县府驻河口镇。元江由县境西北部流入,河谷地势较低。县城附近的元江水面海拔76.4米,为全省最低点。下半年易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有热带雨林及季雨林植被分布。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占有重要地位,并主产香蕉、菠萝。

    (陈永森王霞斐)

    河姆渡文化遗址见余姚市。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黄河中下游。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北接河北、山西,东邻山东、安徽,南连湖北,西界陕西。面积16.7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8550.9535万。辖5地区、12地级市、14县级市、104县。省会郑州市。

    自然条件

    地质与地貌全省大地构造位居中朝准地台南缘、昆仑秦岭地槽东延部分及扬子准地台北缘。省境地质构造复杂,中朝准地台除基底岩层为紧密线型褶皱外,盖层以主要反映出菱形断块或宽展型褶皱构造为其特征;昆仑秦岭地槽则以强烈的线型褶皱及走向断裂构造为其特征。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在晚古生代生成了铝土矿、煤、耐火粘土、黄铁矿;中生代燕山运动生成金、钼、萤石、银、铅、锌、镁等;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天然碱等。已发现的矿种达102种,其中名列全国首位的有天然碱、钼、蓝石棉等;名列全国前10位的有铝、钨、金、锑、煤、石油、珍珠岩、膨润土、硅石等。此外,还有储量丰富的稀有金属等。

    东部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主要由黄、淮、卫三大河流冲积而成,黄河古冲积扇是其核心部分。亦为华北平原最早露出水面的地区,海拔40~100米。黄河冲积扇第三纪以来均处于下降阶段,沉积了厚层冲积物。自上更新世以来,黄河的堆积起了主导作用。由于上更新世以来地壳的三次下降和相对稳定,形成了三期黄河古冲积扇的重叠堆积。三期黄河古冲积扇的发育,一次较一次向前扩展,因而规模一次比一次增大。尤以晚期为甚。在豫东以花园口—东坝头的黄河河段为脊轴形成范围广阔的冲积扇形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为全省主要农业区。但黄河河床每年都有所加高,形成了区内的脊椎,脊椎呈东北向、东南向显著倾斜。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均发生在此,遗留有许多故道残堤、缓岗沙丘与槽状洼地,使局部地区出现了内涝、风沙、盐碱等不利条件,成为平原上农业生产不稳定地区。

    全省地形较为复杂。西北部边境有太行山脉,海拔约1000~2000米。秦岭山脉在省境西部分成4条支脉向东伸延,构成面积广大的豫西山地。北支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延伸,通称邙山;中间两支为熊耳山和外方山,外方山东北端的嵩山耸立于低山丘陵之间,为中国“五岳”之一,号称“中岳”,是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南支伏牛山环绕于南阳盆地的西侧和北缘。各山脉汇集于河南省西部,构成海拔2000米以上的雄伟山岭,最高峰2450米。在南部边境还分布有桐柏山、大别山等。

    南阳盆地(亦称南阳平原)位于豫西山地与豫南山地之间,为省境的伏牛、桐柏和湖北的大洪、武当等山环抱,中部为汉江支流唐河、白河所形成的冲积平原。

    气候河南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较温和。冬夏冷热变化和干湿状况受季风影响,南北地区间的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热量、水分、光照较充足,对全省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局部地区灾害性天气较频繁。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3~15c,10c以上活动积温为4200~4900c,无霜期190~230天。可满足一般作物的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生长发育之需。伏牛山至淮河干流一线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范围,以北属暖温带。西部山区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一般只能二年三熟或一年一熟。春末与晚秋季节大部分地区有霜冻。

    河南省年降水量一般约600~10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4~10月各地降水量均占全年的80~90%。这一时期降水和热量丰沛,利于农业生产。但因河南省降水主要来原于东南季风,省境降水的年变幅和季节变幅大,因此发展灌溉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本条件。河南省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雹、低温、霜冻和干热风等,尤以干旱、雨涝和干热风的危害最大。

    水文全省年均径流总量为361亿立方米,中等旱年约185亿立方米。一般年份,丰水期(6~9月)时大部地区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枯水季节河流水量较小。以地表水水质而言,各流域地表径流的矿化度都较低,一般小于0.3克/升,属钙质重碳酸盐水。

    河南省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初步估计约222亿立方米。其中平原与河谷盆地约占76%;山岗地区约占24%。平原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河、渠侧渗补给,山岗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入渗补给,水位均随季节变化。浅层地下水位的年变幅约2~3米,每当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需大量用水之际,许多地区(如南乐、濮阳、温县等地)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涌水量剧减的情况。

    动植物河南省因南北气候不同,东西地势高差悬殊,因而动植物资源具有种类多、地域差异性较明显的特点。

    全省植物种类约4200种,其中树木约400余种。伏牛山南坡和豫南山地生长有马尾松、杉树、油茶树、桐树、乌桕树、漆树等多种亚热带林木。广大平原区主要有泡桐、毛白杨等优良用材树。低山丘陵与河岸滩地有种类繁多的草木药用植物、纤维植物和油料作物等。山区林中分布有豹、虎、鹿、野猪、羚羊等野生动物。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别隶属于3个自然地理区:

    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区河南省东部平原属此区的黄泛平原亚区和淮北平原亚区。豫东北平原所在的黄泛平原亚区,沙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3淮北平原亚区的豫东南部,20世纪50年代前也是水旱患频繁的区域,50年代后逐步得到改善。

    冀晋山地半旱生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区省境秦岭东段的北坡、崤山、熊耳山、外方山的东部和嵩山(即由黄河南岸至伏牛山)属此区的豫西山地亚区。

    北亚热带秦岭、大巴山混交林区省境西南部和西部属此区的桐柏山-大别山亚区和南襄盆地亚区。前者山丘面积广大,以林为主。只有低丘及谷地辟为农田。但有林面积不大。后者多辟为农田,但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并为冷空气通道,低温影响农业生产。

    发展简史

    河南是中国最早开发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摇篮地之一。据考古发现,境内约在50万年前即有人类活动。安阳县小南海洞穴文化遗址的发现即为有力证明。在5000~6000年前,在新石器时代,河南已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域。这一时期著名文化遗址有渑池县仰韶村文化遗址、新郑县裴李岗、密县娥沟等。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是原始人类从事农、牧、渔业理想场所。河南地处中原,进入阶级社会后,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较大规模战争,大都以此为主要战场。春秋列国的争霸,战国七雄的角逐,魏、晋、南北朝直到近现代的许多战争,河南也多为争夺中心。这对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夏、商、西周时河南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地区。殷商时河南是京畿地方。北部安阳的殷墟是商代晚期从盘庚至纣王历经273年的都城。秦统一中国,在河南置三川(今洛阳)、颍川(今禹州)、南阳(今南阳)诸郡。汉属豫州及司隶。这一时期由于豫北地区的丹西、丹东、广利等渠和洛阳附近阳渠的出现及黄河沿岸、淮河流域等农田水利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三国时期,河南属魏。曹操曾在许昌等地大规模屯田,河南平原地区成为生产基地。从西晋至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入侵中原。晋王朝南迁后,中国经济中心开始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逐步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河南因长期处于战争、分裂割据状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隋代河南大部地区属河南郡,唐时改置河南道。当时洛阳虽为全国政治中心之一,但河南农业生产并未得到完全恢复。北宋定都开封,开封府商业繁荣,人口稠密。金至元初,河南地区战争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元代河南称中书省。明为河南布政使司。清改称河南省。自金代黄河下游改道东南由淮入海后,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间,河南东部平原地区黄河频繁决口,水患不绝,生产衰败,人口流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通过上海、天津、汉口等通商口岸向河南渗透,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20世纪初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相继建成,铁路沿线成为棉花、烤烟等主要产区。由于河南又是当时国内军阀混战的主要战场,使原来仅有的厂矿企业和农业基础再受摧残。20世纪30~40年代经济陷入极度衰落境地。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河南古代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古来即是人口较稠密地区。20世纪50年代初,人口4174万,1990年增为8550.9535万,仅次于四川。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4.48%。全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12人,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大4倍多。因天灾人祸,历史上发生过大批人口迁移,20世纪50年代后为支援边疆建设,曾有计划地从河南农村向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地移民。除汉族外,有回、蒙古、满、朝鲜、壮等4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数不多,但分布较广。如回族分布遍及全省百余县市,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多分布铁路沿线城市。

    经济概况20世纪50年代以前,河南省经济极为落后。经1949年以来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重要农业地区之一,同时亦为全国主要的煤炭、机械制造、石油、纺织等工业基地之一。

    农业是中国小麦、油料、烤烟、棉花等重点产区,亦为林、牧、副、渔业发展潜力极大的省份。全省农业总产值1990年为502亿元,粮、棉、油总产量比1949年分别增长4.6、10.7和6.2倍;小麦、芝麻产量均居中国首位;棉花居中国第2位;粮食总产量居中国第3位。

    1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6.47%,主要集中在京广线以东的平原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豆类及薯类为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85%。小麦种植面积大,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是中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除淮河以南地区小麦较少外,省境其他地区均以小麦占优势。

    2经济作物以棉花、烤烟、油料为重要。河南地处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又较肥沃,宜于植棉,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是中国主要产棉省之一。棉花播种面积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0%左右。棉田分布集中于周口、商丘、开封、南阳、濮阳等地区。全国烤烟主产区,烤烟生产已有400多年历史,集中于襄城、许昌、禹州及其周围的郏县、临颍等地,这一地区无霜期达140天以上,日均温10~28c,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多微酸性沙壤土,适宜烟叶生长。许昌是其集散地,故通称“许昌烟叶”。油料中除芝麻外,又为中国花生主要产区。前者集中于淮北平原和南阳盆地,后者则多分布于豫东和豫北的沙质土区。

    3林业。平原绿化发展较快,15多万公顷沙荒、沙岗和大部分村庄、道路、堤岸已初步绿化。农田林网、农桐间作、农果间作等面积约266.66万公顷。全省94个平原、半平原县中已有83个绿化“达标”,成为中国平原绿化“达标”最多的省份。林业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燃料、饲料、肥料来源,对保持生态平衡也起了作用。生地、牛膝、菊花、山药号称“四大怀药”,主要产地在沁阳、博爱等县。

    4畜牧业1990年全省存栏大牲畜已达1116万头,居全国农区之首;同年出栏生猪1150万头,居全国先进行列。

    农业区全省大致可分为7个农业区:1太行山及山前平原农林区。位于省境西北部。丘陵与山前平原区耕作业较好,丘陵区主要种植谷子、甘薯、杂豆等早秋耐旱作物。平原区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粮棉增长幅度及粮食单产、人产、人均占有量在全省7大农业区中均占首位。2豫东北平原农林间作区。位于黄淮海大平原西部。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有多种农产品在全省占重要地位。花生、棉花种植面积分别约占全省的70%和35%;山羊、绵羊存栏数占全省34%左右,皮毛产量几占全省一半。农林间作(包括农桐、农枣、农条、农桑等)在省内农业生产中独具特色。3淮北、豫中平原农业区。区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小麦、大豆、玉米、甘薯播种面积在全省占重要地位,亦为全省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之一。以许昌为中心的9个烤烟基地县是中国著名烤烟生产基地;芝麻产量接近全省一半,主要分布在颍河以南,汝河以北的砂姜黑土区。4淮南水稻林牧渔区。是全省水稻集中产区,为河南“鱼米之乡”。麻类作物种植面积大,单产和商品率都较高。家畜、家禽饲养业较发达。信阳水牛、淮南猪、固始鸡等为著名地方畜禽良种。5南阳盆地农业区。位于省境西南部,是重要粮、棉、油、烟集中产区和南阳黄牛、泌阳驴的良种繁殖基地。全区经济作物比重大。以棉花、芝麻等最为重要。棉花单产在全省名列前茅,总产占全省1/4;芝麻播种面积占全省1/4;药材种植面积在省内各农业区中居首位。6伏牛山林牧区。位于豫西黄土丘陵区南部和南阳盆地北部,适宜生长的木本植物有700多种,是全省次生林分布最集中地区。宜林地草坡面积较广,发展林、牧业潜力很大。土特产种类多,出产名贵药材达300多种。还有核桃、猕猴桃、杏仁、木耳、猴头、桐油、栓皮等传统特产,产量均居中国之首。卢氏木耳、西峡县猕猴桃产量亦多。7豫西黄土丘陵农林牧区。位于省境西部,是省内农业发达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热量丰富,土壤疏松易耕,出产小麦、棉花、烟草、大枣、柿子等。宜林地和牧坡草场面积广,发展林木业生产潜力大。

    工业河南原是全国工业落后省份,经40多年建设,河南工业已有了相当规模,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工业分布大部分接近能源和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区。199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1036.73亿元,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8%上升到69.76%。机械制造业已跃居各部门之首,为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提供了大量生产设备;电力工业和采煤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化工部门的建立;纺织工业已发展为中国重要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一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轴承、氧化铝和卷烟产量均占中国第1位;煤炭产量占全国第2位;矿山设备和拖拉机产量均占中国第3位;原油产量占中国第4位;纱、布产量占中国第6位;发电力装机容量占中国第8位。工业分布主要集中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安阳、焦作、平顶山7市集中了全省绝大部分的轻重工业。乡镇工业发展迅速,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8.07%。

    1机械制造工业。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5,为河南省第1大工业部门。在洛阳、郑州、开封等市有拖拉机、矿山机械、轴承、纺织机械制造等大型现代化工厂。

    2冶金工业。发展较快。安阳钢铁厂是从采矿到轧钢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舞阳钢铁厂则是以轧制厚板为主的轧钢厂。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快,郑州铝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单晶硅厂等在中国均占重要地位。此外,豫西已成为中国五大黄金资源和生产基地之一。

    3煤炭工业。原煤产量仅次于山西。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沙河以北地区。主要煤矿有平顶山、鹤壁、焦作、密县、义马、宜洛、新峰、观音堂、永城等。平顶山矿务局已发展为年产1500万吨以上的大矿,是中国煤炭基地之一,以大量优质煤供应武钢及南方各省。

    4电力工业。发展迅速,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安阳等地建有大型火电厂、三门峡有较大水力发电站。建有高压电网和湖北相接,构成华中电力网。

    5化学工业。新兴工业部门。有开封化肥厂、开封制药厂、濮阳中原化肥厂、郑州化学制药厂、平顶山化肥厂、安阳化肥厂、宜阳化肥厂、河南化工厂、河南轮胎厂、郑州油漆厂等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有合成氨、化肥、酸、碱、轮胎、农药、化学医药、油漆等。桐柏县境有中国目前最大的天然碱矿——安棚碱矿,年产纯碱1.4万吨。

    6石油工业。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部门。中原油田已成为中国大油田之一。

    7棉纺织工业。5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部门。主要集中在郑州、安阳、新乡、开封、洛阳等地。郑州已成为全省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亦为中国棉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河南工业分布的地区差异较明显。郑州以纺织、机械工业,洛阳以机械、冶金工业,焦作以煤炭、电力、建材工业,开封以化学、机械、食品工业,平顶山以煤炭、电力工业,安阳以钢铁、机械工业,濮阳、南阳以石油工业,新乡以纺织、机械工业等较为发达。信阳、商丘等地工业基础则较薄弱。

    交通运输河南省位居中原,东西南北交通地位十分重要。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在短途运输中占重要地位。内河运输不发达。

    1全省铁路通车里程约3546公里。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纵横贯穿省境,交会于省会郑州,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路网性铁路枢纽。京广铁路南运物资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农副产品为主,大部分为过境物资;北运物资以木材和农副产品为主,其中以运往京津者最多。陇海铁路的运输量仅次于京广铁路。东运物资以煤炭、农副产品为主;西运物资以钢铁、轻工业机械、日用百货等为主。其中以过境物资为多。新建的焦枝铁路通过省境西部,在洛阳和陇海铁路交会。焦枝线不仅对中国南北经济联系、东西物资转运、沿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对开发省境西部山区更具重要意义。上述3条铁路是省内交通运输网的骨干,也是中国铁路网的主干线。此外,还有地方铁路,其长度居中国各省区首位。通往安徽阜阳的漯(河)阜(阳)地方铁路已于1990年通车。

    2公路通车里程4.32万公里,较1949年前增长8倍多,其中黑色路面约占一半,晴雨通车里程约占67.5%。已形成以郑州、洛阳、开封、许昌、南阳、信阳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

    3航空运输由郑州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西安、兰州等20多个城市。郑州至南阳有省内班机通航。

    (李润田)

    河套灌区内蒙古自治区粮、油基地。位于自治区西部,北靠阴山,南临黄河,西至乌兰布和沙漠,东至包头。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40~75公里,总面积105.33万余公顷。灌区地形平坦,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007~1050米,坡度0.125~0.2‰。土壤以盐渍化浅色草甸土和盐土为主。灌区热量充足,全年日照3100~3200小时,10c以上活动积温2700~3200c,无霜期120~150天,年可一熟。作物种类很多,有小麦、甜菜、玉米、胡麻、葵花、糜子及瓜果、蔬菜等。但雨量稀少,年降水量仅130~25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000~2400毫米,湿润度0.1~0.2。黄河年均过境水量280亿立方米,水质较好,故这一地区利用黄河灌溉发展农业历史悠久。河套灌区远在秦汉时代即开始挖渠,唐贞观年间,在河套修建了大型渠道,有的渠可灌600公顷以上。清中叶后,开渠种植日盛,清末已建成八大干渠。中华民国时代,将灌区向东延伸至乌拉山前的三湖河地区。由于过去建设缺乏全盘规划,渠系紊乱,旱年水不进渠,汛期泛滥成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修建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健全排灌系统,又修筑了黄河防洪大堤,同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扩大灌溉面积,形成草原化荒漠中的绿洲。

    (孙金铸)

    河套平原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间的断陷冲积湖积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北至阴山南麓,断层崖矗立于平原之北,界线明显;南到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的陡坎,由于库布齐沙漠散布,界线较模糊;西与乌兰布和沙漠相连;东及东南与蛮汗山山前丘陵相接。介于北纬40°10′~41°20′,东经106°25′~112°。东西长约500公里,南北宽20~90公里,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市的大部,巴彦淖尔盟的南部,伊克昭盟的北部和乌兰察布盟的小部分地区。黄河在甘、宁、内蒙古、陕、晋5省区境内形成马蹄形大弯曲,这一大弯曲的北部,亦即白于山(陕北)以北,贺兰山以东,阴山以南,芦芽山(晋西北)以西的地区称为河套。这一地区黄河两岸的平原称为河套平原,西南起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东北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的喇嘛湾,可分为银川(宁夏)平原、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称土默特平原)3部分。一般称河套平原仅包括前套和后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西北部第四纪沉积层厚达千米以上。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余为黄河冲积平原。

    河套平原年日照时数3000~3200小时,西多东少,日照百分率67~73%。年总辐射量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温5.6~7.4c,西高东低,1月均温-14~-11c,7月22~24c,10c以上活动积温3000~3280c,无霜期130~150天,农作物一年一熟,大部地区降水量150~400毫米,东多西少,在时间分配上雨热同季。

    黄河从磴口县的巴彦高勒进入平原,至清水河县的喇嘛湾出境,长550公里,河道逶迤蜿转,河曲发达,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稳,年径流量250~300亿立方米,矿化度0.3~0.6克/升。早在秦汉时代即屯兵移民,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唐曾于后套开挖大型渠道。清中叶以后,灌溉发展较快,先后建成永济渠、长济渠、黄济渠、杨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黄河两岸已有八大干渠,灌溉面积达20万公顷。中华民国时代在后套灌区之东建三湖河灌区,在前套建民生灌区。然未经全面规划,渠系紊乱,无坝自流,旱年水不进渠、汛期泛滥成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套平原灌溉事业发展迅速,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南北两岸修建总干渠500多公里,灌溉面积由50年代以前的16.67万公顷扩大到66.67万公顷。

    灌溉事业长期发展的结果,打破了河套平原荒漠草原与荒漠这一地带性的束缚,呈现阡陌相连,沟渠纵横,绿荫弥望的景色。栗钙土和棕钙土只在局部地区残存,大部地区已为灌淤土代替,但灌溉不合理,盐渍土广泛分布于灌区。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丰,黄河北岸山前埋藏较深,平原较浅,由10~30米减至2~3米;含水层由厚变薄,涌水量由100吨/小时递减为60吨/小时;矿化度渐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黄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约1~3米,涌水量10~40吨/小时,矿化度1~3克/升。

    河套平原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有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壮、藏、苗、维吾尔、锡伯、彝、土家等民族。农业历史悠久,潜力很大。工业有钢铁、电力、机械、电子、化工、建材、毛纺、皮革、化纤、食品、造纸、制药等数十部门,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京包铁路与包兰铁路横贯东西。

    (孙金铸)

    河西走廊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地质地貌与水系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小。

    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1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东部为腾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2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大部分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3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南有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石质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马鬃山。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绿洲外围有面积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

    气候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气。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是侵入本区的夏季风。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如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酒泉以东干燥度为4~8,以西为8~24。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量50~60%,春季15~25%,秋季10~25%,冬季3~16%。云量少,日照时数增加,多数地区为3000小时,西部的敦煌高达3336小时。年均温5.8~9.3c,但绝对最高温可达42.8c,绝对最低温为-29.3c,二者较差超过72.1c。昼夜温差平均15c左右,一天可有四季。民勤年沙暴日50天以上,而安西8级以上大风的风日一年有80天,有“风库”之称。走廊风向多变。武威、民勤一带以西北风为主;嘉峪关以西的玉门、安西、敦煌等地,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

    土壤与植被走廊西部分布棕色荒漠土,中部为灰棕荒漠土,走廊东部则为灰漠土、淡棕钙土和灰钙土,淡棕钙土分布在接近荒漠南缘的草原化荒漠地带;灰钙土分布在祁连山山前黄土丘陵、洪积冲积扇阶地与平原绿洲。灰棕荒漠土带的西端以石膏灰棕荒漠土为主,东端以普通灰棕荒漠土和松沙质原始灰棕荒漠土为主,东北部原始灰棕荒漠土和灰棕荒漠土型松沙土占显著地位。盐渍土类广泛分布于低洼地区,自东向西,面积逐渐扩大。草甸土分布面积则自东向西缩小。

    地带性植被主要由超旱生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超旱生半乔木荒漠组成。东部荒漠植被具有明显的草原化特征,形成较独特的草原化荒漠类型,如珍珠猪毛菜群系、猫头刺群系,除常见的荒漠种红砂、合头草、尖叶盐爪爪等,还伴生有不同程度的草原成分,主要有沙生针茅、短花针茅、戈壁针茅、无芒隐子草、中亚细柄茅、多根葱、蒙古葱等。西部广布砾质戈壁和干燥剥蚀石质残丘,生态环境更加严酷。砾质戈壁分布有典型的荒漠植被,如红砂、膜果麻黄、泡泡刺、木霸王、裸果木等群落类型。流动沙丘常见有沙拐枣、籽蒿、沙米、沙芥等。固定沙丘常见有多枝柽柳、齿叶白刺、白刺等。疏勒河中、下游和北大河中游有少量胡杨和尖果沙枣林。湖盆低地,盐化潜水补给的隐域生境,分布有细叶盐爪爪、有叶盐爪爪、盐角草盐漠。河流冲积平原上分布有芦苇、芨芨草、甘草、骆驼刺、花花柴、苦豆子、马蔺、拂子茅等组成的盐生草甸。

    为防止风沙和干热风侵袭,绿洲地区,采用钻天杨、青杨、新疆杨、沙枣等,营造防风林带,效果显著。

    人文概况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梁、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

    河西走廊的民族有汉、蒙古、藏、裕固、哈萨克、回、满等。以汉族为主,主要在绿洲区从事农业。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则从事牧业。

    河西走廊矿产资源有玉门石油、山丹煤、金昌镍及其他多种金属。

    (卓正大)

    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西南部,邻近河南省。面积1400平方公里,人口110.9万。汉属兖州济阴郡。金置济阴县,为曹州治。明废县并入曹州。清升曹州为府,雍正十三年(1735)设菏泽县为府治。据《曹南文献》记载,今菏泽县东南三十里,古时有菏山,山下有沼泽,故名其泽为菏泽。1958年设菏泽市,1963年撤市复县,1983年复撤县设市。兖(州)菏(泽)铁路与新(乡)菏(泽)铁路接轨于此,经新乡可到焦作与太焦铁路衔接;东连新建的兖石铁路到石臼港,成为山西煤炭和中原油田原油外运必经之地。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机械等。农产以小麦、谷子、高粱、大豆、棉花、红麻为主。特产有牡丹、芍药和“曹州耿饼”。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赵楼最为集中。菏泽牡丹驰名国内外,素有“牡丹之乡”美誉。鲁西南大黄牛在国际市场上亦享盛誉。古迹有城西的冤句故城,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故里。

    (陈龙飞)

    贺兰山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西为阿拉善高原,东为银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山脊是中国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及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又为宁夏引黄灌区的天然屏障,对保护银川平原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

    贺兰山呈北北东走向,延伸200余公里,东西宽约20~60公里,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喜马拉雅运动时继续升高,为土层很薄的石质山地。中段为山脉主体,山势巍峨雄伟,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山脊海拔多在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3556米。据海拔2901米高山气象站资料,年均温-0.9c,比平原低7.7c,年降水量430毫米,比平原多217毫米。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地有林木1.9万公顷,其中乔木林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木材蓄积量143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山脉中段。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其东坡垂直分带为:1海拔约3000米以上阳坡和3100米以上阴坡为高山灌丛草甸,主要树种为高山柳、箭叶锦鸡儿等。22400~3000米阳坡是以山杨、青海云杉等为主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中生灌丛带。32400~3100米阴坡为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最重要的林带。42200~2400米阴坡为油松、云杉混交林带。52000~2200米阴坡为油松林带;以上林带还杂有杜松、白桦等树种。61800~2000米阴坡和2000~2400米阳坡为灰榆疏林带,并有蒙古扁桃等灌木。71500~1800光阴坡和1500~2000米阳坡为山地草原及旱生灌丛带。81500米以下为山麓荒漠草原。主要土壤类型为山地草甸土、山地灰褐土、山地灰钙土等。山中有高等植物665种,野生动物180余种,包括马鹿、獐、盘羊、金钱豹、兔狲、黑鹳、青羊、石貂、蓝马鸡等珍贵动物。贺兰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已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境面积6.1万公顷。贺兰山在中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及侏罗世前期,海陆不断交替,形成大量煤层,有炼焦用煤、优质无烟煤等,已建成石嘴山等10座现代化矿井(见石嘴山市)。此外,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等矿藏。东麓小滚钟口一带所产的粘板岩,质地细密,清雅莹润,用它雕刻的贺兰石砚为宁夏名产。

    (汪一鸣蓝慧珠)

    贺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地区辖县。位于自治区最东端。贺江中游。面积5147.2平方公里,人口77.99万,有壮、瑶、苗、回等少数民族。县府驻八步镇。贺县建于公元前211年。因境内有临水、贺江,名为临贺州。明撤州为具,称贺县。1951年与信都县合并,称贺县。县境北高南低,北部为五岭之一的萌渚岭,南部为丘陵,贺江沿岸为低平的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纵横,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钛铁、锰、钨、钽、铌、锆、独居石、煤、黄金、大理石等,以锡的开采和冶炼规模为最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建有农机修造、氮肥、农药等工厂。农业生产以产粮为主,油粘米、红瓜子、桂岑白毛茶和三黄鸡等久负盛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6%,木材蓄积量约为620万立方米,是广西杉木生产基地之一。名胜古迹有宋建文庙牌坊,县东北有英扬关等。

    (陈德高)

    鹤壁市河南省辖市,煤炭生产地之一,工业城市。位于省境北部、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有汤鹤支线通达。辖3区及浚县、淇县。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21.41万;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人口35.80万。隋唐后为汤西重镇,人口集中,手工业发达,尤以冶铁、采煤、烧瓷等更为著名。民国时期曾开办煤矿10余座。1943年后,鹤壁地区成为著名革命根据地。1954年鹤壁列为重点建设矿区之一。1957年建市。市境地势西高东低,市区以西为低山丘陵,海拔800米以下;以东海拔200~100米。山区蕴藏有煤、硫铁矿、陶土、铝矾土等矿产资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煤炭工业。此外,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等工业亦有较大发展。名胜古迹有古瓷窑遗址、五岩寺东魏石窑等。

    (李润田)

    鹤岗市中国重要煤城,黑龙江省辖市。位于省境东北部小兴安岭东麓,濒临三江平原。辖6区和萝北、绥滨2县。面积1.75万平方公里,人口102.68万;其中市区面积4551平方公里,人口62.37万。原称鹤立岗,满语意为鹿栅。1914年发现煤矿,1917年始行开采,人口渐增,以旧街基为中心的兴山镇逐渐兴起。1945年12月成立鹤岗矿务局,并将镇改为兴山市。1950年改名鹤岗市。市内有煤、铁、泥板岩、石灰石、镁矿、石英砂和森林等资源。从北大岭、乌山到新华的石头河、伏尔基河和鹤立河的沿岸丘陵漫岗地带,中生代侏罗纪煤藏丰富;鹤岗东部的绥滨普阳一带亦发现煤田。煤层中厚,煤质优良,多为气煤、肥煤和焦煤,可作多种用途。1949年前年均产煤不足70万吨。经50年代以来改造扩建,已成为拥有北大岭、兴山、东山、南山、大陆、富力、兴安和峻德等矿的现代化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位于萝北县境的特大型晶质石墨矿、储量居世界之首。此外,还发展了食品、机械、建材、化工、造纸等工业部门。交通线路有佳木斯-鹤岗-鹤北铁路和哈(尔滨)萝(北)公路等。市内公园人工湖和市郊松鹤公园可供游览憩息。东山“万人坑”是日本侵华罪证。

    (曾庆云)

    黑城埋于流沙中的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距额济纳旗府达兰可布东南30公里,距纳林河约10余公里。城池已被流沙吞没。城系党项族所建之西夏国古都,名曰“亦集乃路”,党项语意为“黑水城”。额济纳河古称黑水河,额济纳一名即由亦集乃转译而来。元世祖忽必烈曾设亦集乃路并于此屯田。现今城外仍有大片废弃耕地,其中田埂地垅,干、支渠及分水闸口仍依稀可辨。黑城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两墙中部各开设城门,并加筑瓮城。现今城墙仍高耸地表达10多米。城墙西北角建有覆钵式喇嘛塔。城内原有街道及主要建筑布局尚依稀可辨。木构建筑柱头排列有序,出露于在沙丘之上,城外西南方保存有外形较完整的伊斯兰古教堂。

    (林儒耕)

    黑河甘肃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内流河。古名弱水。上游称甘州河,源出祁连山脉走廊南山与托来山间的分水梁,东南流经纵谷草地,至黄藏寺纳东南来的鄂博河后,转向西北,穿走廊南山80公里横谷,水深流急,至鹰落峡口出山。鹰落峡站平水年年均流量5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5.8亿立方米。鹰落峡以北为中游,入走廊平地于张掖县乌江堡以北,汇山丹河转向西北流,是为黑河。高台正义峡以北为下游,经金塔盆地东端,水量大减,至鼎新后有北大河由西来汇(今已无水),复东北流,进入居延海盆地干三角洲,又名额济纳河(弱水),河道宽浅流缓,过青山头后,分东、西两河。东河(纳林河)流入苏古诺尔,为淡水湖;西河(木林河,常干涸)流入嘎顺诺尔(居延海),为咸水湖。全长810公里。主要支流有大马营河(山丹河上游)、童子坝河、民乐洪水河、梨园河、马营河、丰乐河、酒泉洪水河、托来河(北大河上游)等,均源于祁连山中段,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次之,出山口多年平均流量11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5.6亿立方米。其中,6~9月水量,深山河占70%以下,浅山河占30%以上。上游山区降水丰沛,有冰川420平方公里和片状林木分布,为水源补给地,属良好牧场;中、下游地势低平,张掖、临泽、高台、酒泉和金塔诸绿洲灌溉农业发达。全流域建成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0座,较大的有祁家店、鹦哥嘴、清河湾、鸳鸯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库。

    (杨锡金)

    黑河市中国北方重要边境贸易中心,黑龙江省北部边境口岸城市,黑河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黑龙江中游南岸,与俄罗斯远东重镇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隔江相望,地理位置重要。面积1.44万平方公里,人口15.42万。市境位于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航运中心。土地辽阔肥沃,虽地处高纬,但温暖湿润气流可沿江而上,故夏季高温多雨,无霜期120多天,适种玉米、小麦、大豆和水稻。为中国乃至世界纬度位置最北的水稻产区。有煤、金、森林及野生动植物、食用菌等资源。黑河为黑龙江省黄金重点产区。交通主要依靠水运和公路。北安-黑河铁路已建成通车。90年代初以来,边境贸易发展很快,建有“俄罗斯商品一条街”,为中国对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最大的贸易中心。市境依山傍水,街道整洁,景色秀丽。市辖爱辉镇内有古迹魁星楼,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就签订于此楼附近的黑龙江将军衙门。

    (曾庆云)

    黑龙港河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流经河北平原东部。上源老沙河源于河北省大名县北部,威县常庄以下名清凉江,于三岔河附近纳入江江河,文庙附近汇入老盐河后始称黑龙港河,至天津市静海县入贾口洼,经子牙河入海河。全长约370公里,流域面积约1.7万余平方公里,耕地约133万公顷,人口约700万。黑龙港河位于子牙河、滏阳河、卫运河、南运河之间,流域为封闭洼地。历史上受黄河、漳河泛滥影响,沙垄岗坡起伏,古河道碟形洼地交错分布。气候温和,蒸发强烈。年降水量约500毫米,集中于夏、秋季,春季干燥少雨。原有河道淤积严重,每遇洪水则泛滥,沥水又无出路,常滞蓄贾口洼;潜水位高,土壤碱化较重,曾是河北省旱涝灾害频繁、灾情最重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黑龙港河是平原排水河道,自开挖了子牙新河、北排河、南大排水河后,将该河分成3段,沥水分别由上述3河入海。黑龙港流域自1965年开始治理,疏浚开挖了江江河、清凉江、索芦河、老盐河、南大排水河、滏东排河等9条骨干河道和多条支流河道,总长近千公里,修桥建闸700余座,植树造林发展台条田,引水压碱进行综合治理,自然面貌和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变化。

    (邓绶林唐学曾)

    黑龙江世界大河之一。满语称“萨哈连乌拉”(意即黑水)。流经中国东北北部,约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北源石勒喀河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北两源在中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流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从额尔古纳河上源的海拉尔河开始到黑龙江河口,全长4370公里,居世界第11位。流域面积达184.3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10位,在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占全流域的48%,包括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黑龙江流域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19世纪由于沙皇俄国的侵略,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现今的黑龙江流域地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3国,下游在俄罗斯境内。

    黑龙江的支流共约200余条。其中较大的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结雅河、布列亚河等。松花江为黑龙江最大支流,白天池至松花江河口全长1657公里,流域面积55万余平方公里。另一支流乌苏里江,长905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黑龙江干流自洛古河村至黑河附近的结雅河口为上游,长约900公里;自结雅河口至乌苏里江河口为中游,长约1000公里;自乌苏里江河口以下至入海处为下游,长约950公里。

    1上游河道穿行于山峡中,河谷切割不深。自洛古河村至南岸支流额木尔河河口段,山崖险峻,江面狭窄,水流湍急;自额木尔河河口以下,水流变深,河谷逐渐开阔,并出现小块滩地,有些河段有分叉现象。河宽一般400~1000米,枯水期一般水深1.2米左右,可通行300~10000吨船舶。河床底质多为石质或卵石。河床呈u字型,平均比降0.2‰,上溯至额尔古纳河,全江可通行船只。

    2中游可分为3个不同区段。自结雅河口至嘉荫附近,河道弯曲,多岛屿沙洲,河宽1500米左右。自嘉荫以下,黑龙江进入山地峡谷段,河谷束窄,河宽600~700米左右,流速25米/秒左右,湍流、涡流较多,河床底质多为礁石。出峡谷后,黑龙江干流进入平原地区,河谷伸展,水流平稳,接纳松花江后,河谷宽至10公里以上,江面宽达2000米以上,两岸低平,水流变缓,网状河道现象显著,江中岛屿沙洲、浅滩较多,其中东兴浅滩枯水深一般1.5米,有碍航行,该段距离约1000公里,落差约100米,平均比降0.1‰,可通行1000~3000吨船舶。

    气候与水文黑龙江流域位于寒温带与温带,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黑龙江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积雪融水补给为辅的河流,全部径流中雨水补给约占75~80%,融雪水补给约占15~20%,地下水补给占5~8%。

    黑龙江水系大部分分布于森林区,水土流失较轻,河水含沙量年均为0.1千克/立方米,仅为长江的1/4,黄河的1/300,是中国含沙量甚少河流之一。

    黑龙江较大支流分布均匀,除洪水季节外,水面平静,水位稳定。其南北两源来水约275亿立方米,其中北源占54.2%,南源占45.8%。黑龙江在中游接纳了结雅河约597亿立方米、布列亚河319亿立方米、松花江约798.5亿立方米、乌苏里江630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至此,干流年均径流总量约2720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年均径流总量的78.6%。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0~600毫米,自上游向下游渐增,山地多于平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4~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90~93%,其中6~8月集中了60~70%,且多暴雨。河流春汛流量不太大,但少数年份,最大流量也可超过年均流量的3~5倍,夏汛流量大、洪峰高、历时长,其流量可超过年均流量的5~10倍。受暴雨或长期淫雨影响,8、9月份出现汛期最高洪峰。洪水峰高量大,一次洪水洪峰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比值可达10~20倍,上游尤为突出。洪水历时较长,上游一般10天左右,最长达29天,中游最长可达58天。

    径流多年变化明显。在乌苏里江河口处黑龙江干流,丰水的1897年达到1.24万立方米/秒,少水的1921年为3620立方米/秒。径流量的多年变化还表现为丰水和少水年的交替现象。1898~1927年为少水年,其间黑龙江干流在洛古河村只有7年超过多年平均流量,1927年以后出现丰水年,洛古河村自1928~1956年仅有5年低于多年平均流量。

    黑龙江封冻期近半年。每年10月上旬上游出现初冰,中游10月下旬始见初冰。初冰之后一个月为封冻期,自上游始,漠河附近河段平均于11月上旬封冻。中游为11月中下旬封冻。至翌年4月中下旬先中游后上游解冻。封冻期上游160天以上,中游140~160天。冰层较厚,平均最大冰厚上游1.25~1.50米,中游1.00~1.25米。

    经济概况黑龙江水系径流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农业发达,盛产小麦和大豆。境内山地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黑龙江水能资源较丰,总量约3200万千瓦,并多有经济价值的鱼类。

    黑龙江水系共有港站158个,其中哈尔滨、佳木斯、沙河子为直属大港。主要航线有哈尔滨-富拉尔基、佳木斯-黑河、哈尔滨-沙河子等。随着6个口岸对俄罗斯的开放,1990年货运量约达40万吨。继黑河口岸之后,1990年又批准黑龙江下游的逊克口岸为一类对俄口岸。沿黑龙江干流,小汽船可直抵漠河镇。松花江在哈尔滨以下江段,千吨江轮通行无阻。黑龙江冬季冰层坚厚,可通行汽车和拖拉机等。

    (李为朱颜明)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约45.39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3521.4873万。辖4地区、10地级市、15县级市、53县、1自治县。省会哈尔滨市。

    自然条件

    地质全省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属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以及滨太平洋褶皱区的一部分。具体划分为:上黑龙江冒地槽褶皱带、那丹哈达岭褶皱带位于省境的北、东边缘;西部为大兴安岭褶皱带;东部为吉黑褶皱系,由几个性质不同的3级构造单元组成,包括佳木斯隆起、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带、松辽拗陷。佳木斯以东的同江凹陷一部分覆盖在佳木斯隆起的基底上,另一部分覆盖在那丹啥达岭燕山褶皱带基底上。华力西运动有广泛的花岗岩侵入,生成金、铁、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燕山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运动,同时伴有岩浆活动与褶皱运动。那丹哈达岭地槽褶皱隆起,东部山地与大兴安褶皱带亦有造山作用,并有褶皱与断裂活动,松辽拗陷与同江凹陷强烈下沉,松嫩盆地堆积了巨厚的白垩系含油岩系,构成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东部山地地堑盆地中生成丰富的侏罗纪煤田,如鸡西、鹤岗、穆棱、密山、林口、双鸭山等地。同时沿断裂带有火山岩喷出和花岗岩侵入,形成许多有色金属矿,有金、铜、银、铅、锌等。燕山运动奠定了全省地貌轮廓的构造基础。老第三纪初,进入凌夷堆积时期,山间盆地堆积作用盛行,其中夹有很厚的煤层,如依兰、五常等地。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挠曲与断裂运动,山地挠隆上升,并沿断裂发生火山活动,形成大面积玄武岩台地及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群。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继续下沉,形成河湖相堆积平原。

    地貌全省山地平原交叉分布,地势大体西北高,东南略低,西南、东北低平。

    山地又可分为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部分。

    1东部山地(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等)。属华夏系与新华夏系隆起带。地貌属中山、低山和丘陵。海拔多在800~1000米左右,最高峰为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海拔1690米。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为主体,并有大面积玄武岩分布。山文走向与构造方向一致。地形较破碎,多平行山脉与谷地,著名者为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的牡丹江谷地,老爷岭与太平岭之间的穆棱河谷地。

    2小兴安岭。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比东部山地为低,平均海拔500~1000米,基本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和缓,河谷宽广。地面组成物质除前震旦纪的结晶岩、古生代沉积岩、花岗岩外尚有大片玄武岩分布,构成熔岩台地。

    3大兴安岭。属新华夏系隆起带。大部分海拔千米左右,呼玛县境内的大白山海拔1529米左右,东坡陡西坡缓。地表切割较轻,山势浑圆,保留有古夷平面形成明显的平顶山,并有宽谷。永久冻土分布广泛,并有融冻泥流、冻裂作用等明显的冰缘现象。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石英面岩、安山岩为主。

    平原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见东北平原)两部分。

    1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其中的兴凯湖平原为湖积平原。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仅50~60米。沼泽占全区面积50%。第四纪地层厚达110~200米左右。

    2松嫩平原。物质组成以冲积物为主,其周围为洪积物所组成的台地,中间部分是松花江、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第四纪地层深厚,海拔110~150米,地势平坦。境内西部有沙丘及广布的盐碱泡和沼泽。周围是山前台地,北部为剥蚀堆积台地,呈丘陵状,顶部平坦,海拔180~350米;东南部为冲积洪积台地,呈波状起伏,海拔180~250米。

    气候省境位于中国最北部,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气温最低的省份。冬季漫长、严寒、干燥,1月均温-31~-15c,极端最低温-52.3c(漠河)。夏季温暖、短促、多雨,7月18~23c,极端高温41.6c(泰来)。10c以上活动积温1400~2700c。年降水量400~650毫米,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之需。省内南北温度差异明显,大兴安岭北部属寒温带,冻土深厚,无霜期不足3个月,南部气温较高,无霜期100~140天。东西降水差异也甚明显,东部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向西递减,平原西南部仅400毫米左右。从而影响自然景观纬度地带与经度地带的明显差异。

    水文省内河流密布,水量充足。河流主要属于黑龙江水系。黑龙江南北二源在漠河镇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汇合后,流经省境北部边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境河流,沿途接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后,流入俄罗斯境内。黑龙江干流江宽水深,自漠河镇以下可通轮船,冰期长达6个月。松花江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之最大支流,主要流经省境中部地区,最终于同江县注入黑龙江。河水含沙量小(0.1千克/立方米),矿化度低(小于0.5克/升)。松花江水量丰富,在省境流域面积广阔且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富航行之利,是重要水运航道,主要支流有嫩江、牡丹江、汤旺河等。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流经黑龙江省西部,富航运、灌溉之利,并盛产鱼类;牡丹江流经东南部,水流含沙量小;汤旺河流经东部。乌苏里江的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棱河、挠力河等,从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之点起,到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点止,为中国、俄罗斯界河,江面宽阔,水流缓慢,冰冻期约5个月,水产丰富,可通航。兴凯湖是省内最大湖泊,位于省境东南,中国、俄罗斯两国边境上,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达10米。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堰塞湖,系火山熔岩壅塞牡丹江河床而成,位于宁安县境,面积9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50米,最深达62米。

    土壤省境东部山地的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此外还有白浆土、草甸土及沼泽土;小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大兴安岭地带性土壤为漂灰土,表层腐殖质多呈泥炭状。此外有暗棕色森林土、沼泽土等。三江平原土壤肥沃,类型多样。在低平地区分布有白浆土、草甸土;低洼地区有沼泽土;岗地上为黑土和草甸黑土;局部的低山丘陵为暗棕色森林土。松嫩平原主要土壤为黑土及黑钙土,其他土类有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盐土、碱土等。黑土肥力高,黑土分布地带是本省粮食生产基地。

    动植物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树种较多。主要针叶树有红松、鱼鳞松、沙松、红皮臭,并有第三纪的活化石紫杉;阔叶树有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等,林中还有藤本植物。动物种类较多,珍贵动物有东北虎、紫貂、马鹿等。小兴安岭较东部山地冷湿,地带性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其树种组成与东部山地相似,但树种较少,缺少沙松及某些阔叶树。西北部混有东部山地缺少的兴安落叶松。阔叶树有青楷槭、紫椴等。在东南部常形成红松纯林,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小兴安岭是中国开发较早林区,因森林采伐,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五营建有红松林保护区(见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带性植被为兴安落叶松林。植物种类比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少,兴安落叶松林从海拔1000~1400米都有分布。分布最广的是落叶松-杜鹃林。1100米以上的石质山地出现落叶林-偃松林,山地下部较缓和的坡地为落叶松-草类林。河谷溪旁有成带状的溪旁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也是大兴安岭主要林型之一,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山脊和南坡,多呈小块纯林或与兴安落叶松混交。此外,在河谷中还有分布不广的红皮云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有驼鹿、榛鸡等。

    三江平原植物种类丰富,初步估计超过千种。其原始地带性植被是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针阔混交林,现多为次生阔叶林。三江平原多为低平原,多漫滩、湖泊、沼泽,排水不良,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植被,此外,还有草甸及水生植被等。松嫩平原主要植被类型是羊草草甸草原,局部地区还有榆树疏林地、荒山、荒地;盐碱土分布区为盐生草甸草原。主要植物种有羊草。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乌裕尔河下游的扎龙地区有中外驰名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见齐齐哈尔市)。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黑龙江省隶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的大兴安岭针叶林区、东北东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区和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

    针阔叶混交林区包括小兴安岭亚区和三江平原亚区。1小兴安岭亚区。以海拔600~1000米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中、低山丘陵景观类型为主。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2三江平原亚区。地势最低,湿地广布。以草甸沼泽低地景观类型为主。是中国垦荒重点区,重要商品粮基地。

    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包括山前台地和松嫩平原两个亚区。1山前平原亚区。以温带森林草原黑土台地平原景观类型为主。地势波状起伏,土壤肥沃,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2松嫩平原亚区。以温带草甸草原平原景观类型为主,草场广阔,农牧业发达。地下石油、天然气蕴藏极富。

    大兴安岭针叶林区黑龙江省东北部属本区北部亚区。以海拔1000~1200米的山地为主,分布大面积落叶松,为中国多年冻土分布区。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简史

    黑龙江省开发较晚,但东北地区各族先民很早就在此劳动生息。近年“哈尔滨人”的发现,证实2.2万年前后黑龙江地区已有了原始先民的活动。商、周以后这里的肃慎人即与中原王朝建立了隶属关系。东胡人曾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其后,夫余奴隶制政权臣属于两汉王朝。北朝时黑龙江各族加强了同中原的联系。唐时在今省境设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居住于松花江一带的靺鞨人在牡丹江中游东京城附近建立了强大的渤海国,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辽时在黑龙江地区建置了五国部节度使、生女真节度使、泰州等管辖各族。12世纪初,女真人兴起,灭辽国建立较强大的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东阿城附近),于省境设置上京路,下辖蒲与路、胡里改路、会宁府、肇州等行政区,开辟了松花江与阿什河的水上运输,在阿什河口附近建立了阿勒锦村落,成为今哈尔滨市历史的起源。沿江依兰、汤原、抚远等地均建有城堡。元代属辽阳行省,分设开原路、水达达路等行政区,开辟了通往黑龙江下游和呼伦贝尔一带的驿道。明时属辽东指挥使司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因长期战乱及民族迁徙,几经兴衰,经济发展缓慢。16世纪末~17世纪初努尔哈赤及皇太极以征剿和招抚的手段逐渐统一黑龙江地区女真族各部。清政权建立后,先属宁古塔将军(1757年后改称吉林将军)管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抗击不断南侵的沙俄扩张势力,清廷于(黑龙江北)瑷珲设黑龙江将军,后将军衙门逐渐南迁至新瑷珲城(今瑷辉镇)、墨尔本(今嫩江镇)、齐齐哈尔。黑龙江、吉林两将军辖区以松花江、混同江(松花江、黑龙江汇合后至海一段)为界。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疆界,北到外兴安岭,东至大海,包括库页岛。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沙俄强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强行侵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

    为充实边疆,抵御沙俄继续南侵,并为缓和华北地区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清政府于咸丰末年被迫放弃封禁政策,逐渐放荒,从此山东、河北各地农民大举移入,1903年中东铁路及其他铁路修建后,移民益增。铁路沿线的土地、森林和矿山陆续开发,工商业城镇不断出现与发展,各地区间联系日益加强,逐渐形成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佳木斯等经济中心,在俄、日势力影响下,殖民地半殖民经济日趋突出。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废东北三省将军,改设行省,各省置巡抚。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北属黑龙江省管辖,松花江以南属吉林省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黑龙江先后设都督府、行政公署、巡按使公署、省长公署及省府。1932年日本侵占黑龙江后,划该地区为七省,发展殖民性的采矿业、伐木业、加工业和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境内设立黑龙江省、松江省、合江省、绥宁省、嫩江省、黑嫩省、牡丹江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已合并为黑龙江、松江两省。1954年松江省撤销,并入黑龙江省,省会驻哈尔滨。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黑龙江省在百年前人烟稀少。清咸丰末年逐渐弛禁后人口大增,至1945年已达800万。50年代后人口增长更为迅速,1982年达3266.5万,为1949年的3倍多,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省。1990年又增至3521.4873万人。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均甚迅速。50年代后增长的2000多万人口,一半是从外省移入的。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2.28‰。

    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一般是南部多于北部,如哈尔滨及其周围各县,每平方公里平均500多人,而伊春市仅33人,黑河地区22人,大兴安岭地区不足6人。

    1949年全省城镇人口占24.2%,现上升到47.17%,是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省份。

    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5%,少数民族占5%。共有35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族等。满族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牡丹江流域的宁安、五常、双城、阿城、呼兰、依兰、绥化、望奎、啥尔滨和黑河等地,主要从事农业;朝鲜族主要分布在牡丹江流域、穆棱河流域和松花江中游各县,多从事水田生产;回族多分布于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多从事工商业和服务行业;蒙古族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各县,以从事牧业或半农半牧业为主;达斡尔族分布嫩江流域各县市,以农牧渔业为主;锡伯族分布在双城、五常、呼兰、嫩江等地,以农业生产为主;鄂伦春族分布在塔河、呼玛、黑河、逊克和嘉荫等地,以从事狩猎业和农副业为主;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同江和饶河两县,以从事渔猎业为主,兼营农、副业;鄂温克族聚居在讷河县团结乡,从事农、牧、渔业;柯尔克孜族聚居在富裕县的友谊乡,以从事农牧业为主。

    经济概况黑龙江省土地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石油、煤炭、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建成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林牧业基地,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俄罗斯毗邻城镇近百个,除已开放的绥芬河、黑河、逊克口岸外,1989年哈尔滨、佳木斯、富锦亦已开放。

    农业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辽阔,耕地占全省土地的19.6%,林地面积达48.85%。还有大面积草原草坡和水面。

    黑龙江省现有耕地中半数为50年代以来所开垦。已建有百余大型农牧场,国营农场耕地面积占中国农场系统的1/2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2/3,为中国平均数的一倍。荒凉的“北大荒”已建成中国的“北大仓”。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林、牧、副、渔各业也同步增长,农林牧趋向协调发展。

    此外,全省尚有待垦土地400万公顷。

    1中国重要的大豆、粮食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谷子、高粱和马铃薯,玉米、谷子和高粱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南部,小麦、大豆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及黑河地区。大豆产量约占全国1/3,居首位。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或灌溉条件较好的沿江河地带,较集中于牡丹江、穆棱河和松花江流域各支流,黑龙江及其各支流沿岸也有零星分布,是世界水稻分布最高纬度地区。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

    2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占次要地位,但发展迅速。主要有甜菜、亚麻、向日葵和烟草等,是中国最大的甜菜、亚麻和葵花籽产区。

    3林业生产地位重要。森林面积占全国13.3%,木材蓄积量占全国17%,森林覆盖率达35.7%,三者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是中国最大的林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松嫩平原西部有著名的东北西部防护林,为中国“三北”防护林的组成部分。广大山区和草原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食用菌资源。全省芦苇面积26万多公顷,已开辟芦苇生产基地。省境又为世界著名的黑加仑产区,1990年产黑加仑5200吨。位于“北大荒”的世界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1990年总产达1200吨。

    4畜牧业占一定地位,西部有辽阔的优质草原,北部和东部山区有面积较大的荒坡草甸,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以饲养牛、马为主。其中奶牛饲养量和产奶量均居中国第1位。养羊200多万只,多为优良的东北细毛、半细毛羊。奶山羊发展很快,成为中国重要基地之一。生猪和家禽饲养量较多。在滨洲铁路沿线的松嫩草原区已建立奶牛生产基地,在中西部草原区建立牛、羊基地,在东部山区建立半细毛羊基地,在中部粮食生产区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在滨北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区建立奶山羊基地,在各大中城市郊区建立家禽生产基地。

    5全省江河沼泽湖泊水面大,部分可利用养鱼。松花江的鳌花、哲罗、鳊花,镜泊湖的鲤、鲫,兴凯湖的大白鱼,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鳇鱼、大马哈鱼等都是著名珍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了人工养殖。

    农业区因气候、地形等的地域差异,形成6个农业生产类型区:

    1松嫩平原地区。包括绥化、松花江2地区及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庆3市。是黑龙江省光、热资源较丰富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垦殖率高。为黑龙江省粮食、大豆、甜菜、亚麻、油料和畜牧、水产基地。农田防护林具一定规模。

    2三江平原地区。包括佳木斯和鹤岗、双鸭山3市。除西北和西南为山地外,均为低洼平坦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较好,但热量条件较差。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建立40多个大型谷物农场,是中国最大的垦区。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潜力都很大,又是中国大马哈鱼和鳇鱼的唯一产区。

    3东部山区。包括松嫩平原以东,三江平原以南的牡丹江市、鸡西市和佳木斯布,松花江地区部分山区县。是重要的林业基地,农牧业发展条件亦较好。东部密山—虎林一带是重要垦区。镜泊湖与兴凯湖的水产业亦占一定地位。

    4小兴安岭地区。包括伊春市及其所辖各县。除河谷盆地外,多为山地。降水较多而积温较少。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林业基地。林副业和农业亦相应发展。

    5黑河地区。包括黑河地区各市县。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积温较少,无霜期较短,是以小麦、大豆和马铃薯为主的农业区。

    6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大部分处于寒温带,气温低,积温少,农业种植业受到一定限制,但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农业人口比重最小,林业比重最大地区。

    工业黑龙江省资源丰富,但原有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煤炭、机械、森林工业、化工和轻纺、食品工业均有较大发展。重工业产值已居中国第6位,成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原油、木材、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亚麻布、乳制品等产量均居中国第1位。天然气、黄金、汽油、柴油、轴承、联合收割机、食糖、煤炭、轮胎和化纤等产量在中国亦占重要地位。黑龙江省轻纺工业虽有所发展,但仍较薄弱。轻工业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1/3。

    1能源工业。比较发达。原油年产量占中国的近40%,石油工业产值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大庆原油除供应全国外,并有出口。在大庆、哈尔滨和牡丹江等市建有规模较大的炼油和石油化工企业。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原煤产量仅次于山西、河南两省,居中国第3位。有鸡西、鹤岗等大型煤矿。现正大力开发双鸭山附近的东荣煤田。黑龙江省已成为东北地区煤炭工业重点建设地区。电力工业发展很快,先后兴建了哈尔滨、富拉尔基、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大庆、北安和亮子河等大中型火力发电站和镜泊湖水电站。全省发电量居中国第10位。

    2机械工业。省内主要工业部门,产值汉次于石油工业。目前拥有动力设备、机床及锻压设备、轴承、工具设备、化工设备、矿冶设备、轻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仪器仪表及国防设备等部门。其中重型机床、动力、军工、飞机、轴承、电表、电影机械等厂均为中国骨干企业。

    3木材采运及加工业。20世纪50年代其产值占各部门之首,现居第4位。原木与木材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伊春、大兴安岭、牡丹江和合江等林区为主要采伐基地。木材加工和林化工业亦较发达,有规模较大的制材、胶合板、铇花板、纤维板、木材防腐、木材水解和木材干镏等企业。

    4化学工业。原料丰富,但基础薄弱,经多年发展,化学工业已初具规模。拥有基本化工、化肥、基本有机化工、橡胶、塑料和制药等部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大庆30万吨乙烯厂、哈尔滨化工总厂、阿城黑龙江涤纶厂、牡丹江桦林橡胶厂等均为国内重要化工企业。

    5冶金工业。具有相当基础。齐齐哈尔建有大型特殊钢厂,伊春西林等建有小型钢铁厂,哈尔滨的轧钢工业已有一定规模。黑龙江省有色金属丰富,黄金开采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玛、黑河、嘉荫、桦南和穆棱等地,是中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中国以砂金为主的黄金生产基地。哈尔滨建有中国最大的镁铝加工厂,镁铝合金产量占中国的一半以上。

    6纺织工业。省内盛产石油、木材、亚麻和羊毛,具有发展纺织工业的三大资源优势。已建成拥有毛纺、麻纺、棉纺、化纤纺和印染相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哈尔滨和兰西亚麻纺织厂是全国最大的亚麻纺织企业。哈尔滨、肇东、安达的毛纺企业规模较大,大庆、哈尔滨等地的化纤纺织工业日益壮大。

    7食品工业。基础较好,产值长期占工业中的第3位。拥有发展乳制品、制糖、粮油加工和酿酒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资源优势。全省拥有60多家乳制品企业,产量占全国1/4以上,其中以安达乳制品厂规模最大。全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产糖省。哈尔滨、齐齐哈尔、拉哈、阿城和佳木斯为主要制糖中心。

    8造纸工业。黑龙江省为中国造纸工业重点发展地区,佳木斯造纸厂是全国最大的造纸厂之一。

    交通运输省境地处中国东北边陲,国内与国际的运输地位重要。已初步形成以铁路为骨干、联系公路、内河、航空和管道运输的交通运输网。

    1铁路是省内运输网的骨干。从1903年中东铁路(干线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支线哈尔滨—旅顺)全线竣工正式营业后,又先后修建了穆棱(下城子—梨河镇)、鹤岗(莲江口—鹤岗)、洮昂(洮南—三间房)、呼海(松浦—海伦)、齐克(三间房—克山)、海(伦)克(山)、拉滨(拉法—三棵树)、宁神(富裕—神屯)、北(安)黑(河)、绥(化)佳(木斯)、图(们)佳(木斯)、林(口)密(山)、密(山)虎(林)、佳富(佳木斯—双鸭山)、汤林(南岔—伊春)等铁路,逐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铁路网。20世纪50年代以来除对原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外,又先后修建了密(山)东(方红)、伊(春)乌(伊岭)、通(辽)让(湖路)、嫩林(嫩江—古源)、林(海)碧(水)、福(利屯)前(进镇)等铁路。黑龙江省铁路营业里程5064公里,居全国第2位。哈大铁路是东北“t”型铁路网的主轴,20世纪50年代已改造成自动闭塞装置的复线铁路,通过能力较大,石油、木材、煤炭、机械、粮食和土特产品等多由此线外运,运入物资主要为钢材、轻工产品和食品等。滨洲、滨绥线,西端出满洲里可达莫斯科,东端出绥芬河可达海参崴,是横贯东西的重要干线,也是国际运输线。滨北(安)、齐北线与滨洲线构成环绕松嫩平原环状铁路,是商品粮重要运输线,也可通往黑河地区和五大连池旅游区。绥佳铁路是哈尔滨通往小兴安岭林区和三江平原粮食基地的重要复线铁路,汤林线自绥佳线上的南岔北上,纵贯林区,大量木材由此外运。富嫩、嫩林线从齐北线的富裕站起经嫩江、加格达奇抵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图佳线是纵贯省境东部的干线,并与滨绥、林密和勃(利)七(台河)、佳富线联接,是东部货物外运干线,也是出口朝鲜、日本物资的捷径。平齐线是省境西部和内蒙古呼盟通往东北南部和关内的近捷线路,通让线则是大庆油田与北京联系的最近线路。此外,全省有森林铁路6000多公里,对林区开发与建设有重大作用。

    2公路里程4.7万公里,居全国第6位,其中高级和次高级路面约占1/8。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辐射全省,公路有京哈(北京—哈尔滨)、哈绥(芬河)、哈同(江)、哈萝(北)、哈伊(春)、哈黑(河)、哈满(洲里)、哈大(连)等干线。

    3内河航运条件较优越,通航里程达4776公里,居中国北方各省区之首。黑龙江有1890多公里航道,可通航大型江轮,漠河、呼玛、黑河、逊克、嘉荫、肇兴和抚远为沿江重要港站。松花江干流928公里,全线可通航大型江轮,肇源、哈尔滨、通河、沙河、依兰、佳木斯、富锦和同江等为沿江重要港站。其支流嫩江自齐齐哈尔以下396公里可通航大型江轮;呼兰河自兰西以下,牡丹江自长江屯以下可通小汽船。乌苏里江自松阿察河口至与黑龙江汇合处全长495公里,其中虎头以下400公里可通航大型江轮。此外镜泊湖、兴凯湖亦有航运之便,但因冬季封冻时间长,通航期只有六七个月,故水运作用受到限制。

    4管道运输随大庆油田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省境内有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共长约300公里。原油管道直通大连、秦皇岛和北京,承担原油外运的主要任务。货运量占全省货运总量1/4以上,仅次于铁路,成为省内运输系统的主力。

    5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哈尔滨机场为全国八大机场之一。先后开辟了许多中、近程和远程航线。以哈尔滨为中心,有通往长春、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大连、西安、佳木斯、牡丹江和黑河等省内外航线。

    (田永圻曾庆云)

    恒春镇台湾省本岛最南部城镇。因气候暖热取名。旧为高山族瑯社地。台湾建置之初。属凤山县。光绪年间建省时曾设恒春县。日本占据时期改厅。光复后划归屏东县。人口3.6万。恒春镇地当北纬22°北缘,恒春半岛西南,西去海约5公里,有海拔200米以下的海岸台地分隔;镇东老佛山一带丘陵,地势较高,亦不逾六七百米。东西丘陵台地间为一西北走向、长约15公里的纵谷平原,镇中心在其东侧,南至南湾,北出车城及海口港,皆在10公里范围内。年均温24.6c,最低月气温超过20c,最高月近28c。年降水量2211.7毫米,以夏秋间台风季节最多,6~9月超过70%。

    恒春为屏东市南下的省第1号公路接第24号沿海干线所经之地;自北邻的车城有公路沿四重溪河谷通温泉和牡丹乡。后者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村高山族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石门战场所在。恒春一带至今经济虽较落后,却是台湾人民抗御外侮重要纪念地;并因拥有著名温泉、海湾、岩岸、热带园林(垦丁公园)以及位于巴士海峡国际航道上著名的鹅銮鼻灯塔等游览区,旅游业日见发展。

    (吴壮达)

    恒山中国五岳中的北岳。山西省境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位于省境东北部。东北—西南走向,西接管涔山,东至省界,绵延约200公里。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位于浑源县东南,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林中有楼台殿宇,古有十八胜景,以悬空寺为最著。寺始建于北魏后期,于峭壁腰间悬桥做屋,层楼叠阁,雄伟壮观,现存为明清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腰有辽金时代寺庙建筑群,部分已毁坏。汤头温泉水温60c,能治疗多种疾病,设有疗养所。此外,有舍身崖、白云洞、紫芝峪等胜景。恒山及以南为暖温带,作物二年三熟,种植冬小麦;恒山以北是温带,作物一年一熟,冬小麦不易越冬。恒山现有森林仅分布于龙山梁一带。野生植物160种,以黄芪为著。经济动物有石貂、金钱豹等。恒山的建材资源丰富,浑源和灵丘的花岗岩、珍珠岩,浑源和广灵的大理石、石灰岩等质量均佳。东南大梁山的膨润土是新化工原料。此外,铁、金、铝土、铜、磷等矿也很重要。东段南麓义兴寨的金矿是中-大型综合岩金矿床。

    (萧树文)

    横断山脉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川、滇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其范围界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按“广义”说,介于北纬22°~32°05′,东经97°~103°,即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位于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界抵达中缅边境的山区,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川南北纵贯,东西骈列,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宁静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贡山等。

    地质与地貌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部地槽区与介于上述地槽区和中国东部地台区之间的康滇地轴。印支运动使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中堆积有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燕山运动又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画可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邛崃山岭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东南坡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其东坡从大渡河谷底到山顶水平距离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竟达6400米之巨。沙鲁里山海拔一般在55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雀儿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即所谓三江),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30′附近,直线距离仅76公里。三江江面狭窄,两岸陡峻,属典型的“v”字型深切峡谷,尤以金沙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峡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著名的鲜水河、安宁河和小江等地震带都分布于本区。

    气候土壤与垂直带谱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面年均温14~16c,最冷月6~9c,谷地年均温可达20c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分别为2595毫米和83%。

    植被和土壤依气候、地势而变,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1边缘热带季风雨林-红壤带。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3暖温带、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棕壤带。4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其中第2带带谱结构最完整,具有从亚热带到永久冰雪带的所有分带。如贡嘎山东坡:1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红壤、黄棕壤带(海拔1000~2400米)2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棕壤带(2400~2800)。3山地温带、寒温带暗针叶林-暗棕壤、漂灰土带(2800~3500)。4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带(3500~4400)。5高山寒带流石滩植被-寒漠土带(4400~4900)。6极高山永久冰雪带(4900米以上)。

    资源和人文概况横断山脉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其中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成矿带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各种矿藏多达百种以上;在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处一带的成矿带富含钒钛磁铁矿,如攀枝花地区(见攀西地区)是中国铁矿储量很大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中国生产钒钛金属和其他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的重要基地。横断山脉是中国主要水能资源分布区。如金沙江以枯水位计算,干流落差达3000余米,包括支流在内,水能蕴藏量近1亿千瓦。

    区内条件对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极为有利。植被具有古北植物区系、中亚区系、喜马拉雅区系和印度马来亚区系多种成份。多古植物的孑遗种属,如乔杉、铁杉、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特别是第三纪的古老植物种类如云杉属和冷杉属种类占全国一半以上。森林资源富饶而广布,是中国第2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森林种类极为复杂。经济林木和果木丰富。盛产贝母、冬虫夏草、天麻、大黄、三七、麻黄等各种中药材。花卉种类更为繁多,尤以多种杜鹃花、报春花和山茶花为著。动物兼具东洋界西南区、古北界青藏高原区和北方华北区等多种成分,兽类、鸟类和鱼类约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珍贵稀有动物属国家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金丝猴、白唇鹿、牛羚、野牛、野象、长臂猿、小熊猫、班羚、林麝、豹、云豹、马麝、水鹿、藏雪鸡、绿尾红雉、血雉等。

    横断山脉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除汉族外,有藏、彝、纳西、怒、傈僳、独龙、普米、白、布依等20多个民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低,目前区内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横断山脉是中国目前发现古猿化石地区之一,禄丰古猿化石(见禄丰县)和元谋猿人化石(见元谋县)的发现,证明横断山脉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钟祥浩)

    横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辖县。全国第1个低水头电站所在地。位于自治区南部,郁江上游。湘桂铁路经过县境西北。1912年始置横县。1952年永淳县并入。面积3464平方公里,人口97.07万。县府驻横州镇。县境内有横州盆地。盆地中部及郁江沿岸地势低平,海拔在百米以下;北部为广西弧形山脉的顶部镇龙山,海拔千米以上;南部为丘陵,海拔约200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是南宁地区重要粮食产地。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甘蔗、烟叶、麻等,又是自治区重要产糖区之一。经济林木有八角、桂皮、油桐、油茶、茶等,以南种白毛茶和横州细茶享有盛名。县境西津水电站为广西大型低水头水电工程之一,装机容量23.44万千瓦。县境有食草类恐龙化石。

    (陈德高)

    衡山中国五岳中的南岳。位于湘中衡阳盆地北缘,湘江西侧。燕山期花岗岩体呈岩基状侵入元古界板溪群,局部切穿泥盆系与石炭系地层,属穹隆构造。经断层活动,一侧仰起,盖层剥落,岩体受侵蚀切割成陡崖山丛地貌。山体呈北东30°走向,长约32公里,宽17公里,面积472平方公里。山峦突兀峥嵘,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紫盖、天柱、石廪、芙蓉、华盖、白石、岣嵝等峰,逶迤参差,一般高约千米。山间有白龙潭、华严湖、半山亭、磨镜台、南天门、高台寺和望日台等胜迹。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素称南岳“四绝”。又因云雾幻变,故祝融峰有“云起峰流”的壮观。南岳历史悠久,多文学遗产,一度曾为理学渊薮与宗教福地。现存南岳大庙、磨镜台、福严寺、南台寺、藏经殿、方广寺、望日台等古典建筑及有关文物。衡山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天然生长的树种约有85科,600余种。福严寺右的银杏、藏经殿前的青钱柳,广济寺侧的绒毛皂荚,及山间的香果树、银鹊树、柯楠树、湖南白檀、天目紫茎、短柄青冈、天目槭、日光槭、毛枳椇、金钱松、大果瘿椒、钟萼木、红豆杉、伯乐树、衡山青冈、楠木、稠木等均为稀有珍贵树种。已建立南岳树木园,为搜集、展览、引种、改造利用森林资源的露天实验场。

    (邓美成)

    衡水市河北省新兴城市,衡水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交通中心。位于省境中南部石德铁路上。面积598平方公里,人口32.28万;其中城区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10.3万。衡水西汉为桃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置衡水县,治所在今旧城村。明永乐十三年(1415)因旧城被淹,迁至今市区老城区。1947年建市,1949年撤销,1964年改为镇,1982年改为市,1983年衡水县并入。市境位于平原,滏阳河流经市区。50年代前为商业集镇,除十几家酒坊外,毛笔生产历史悠久,有“毛笔圣地”之称。50年代以来发展了化工、食品、机械、纺织、造纸、印刷和工艺美术等部门。鼻烟壶、地毯、牙玉雕刻、毛笔、皮件等远销国外。衡水历为河北省中南部的交通要道,公路四通八达。有石德铁路东连津浦,西接京广。京九铁路也经过衡水。工业集中在铁路以北;铁路以南滏阳河以东是商业繁盛的老城区;河西是行政文化区,也是街道宽阔的新市区。古迹有唐孔颖达墓、清平南王尚可喜墓及清重修的七孔老石桥和建于宋初的宝云塔。

    (邓绶林唐学曾)

    衡阳盆地中国江南地区具有地域特点的红层盆地。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南岳衡山之南。大致处于北纬26°20′~27°15′,东经112°05′~112°58′;属湘江中下游转折地带。盆地自西南至东北长约108.5公里,西北至东南约77公里。面积5200多平方公里,南抵阳明山及大义山北侧,北迄衡山南麓,东西界于荆紫山与大云山地之间,地势周高中低,并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因中部条状山丘呈断续纵向楔入,盆地平面形似彩蝶。盆地处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南段,略呈北北东向展布,为中生代末期形成的内陆断拗湖盆,堆积一套白垩系—早第三系由碎屑岩、泥岩、化学岩所组成的红色岩层,以固结度差、混积性强、厚度变化大为特点。自边缘向内并从南往北物质粒度变细,盆地中部石牛峰呈南北向条形孤岛状突起,将盆地分隔成东、西两部,使之各有一沉降中心。盆地从晚三叠世到早第三纪末期,经历约2亿年发展史,后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而和缓抬升,经长期风化与流水侵蚀,多形成海拔150~200米,比高60~100米的波状丘陵地貌,周围为海拔300~400米,以至500~1000米以上由各类古老岩层及花岗岩体组成的断续岭脊所环绕。湘江蜿蜒斜贯全境,先后接纳宜水、舂陵水、耒水、洣水、归阳河、蒸水等,构成不对称的辐聚式羽状水系,年均汇入径流总量447.75亿立方米。

    盆地位于湖南省境凹形朝北倾斜开口的轴带囊状部分,具有中亚热带季风区冬冷夏热、干湿交替的气候特色。年均温17.5~18.1c,1月均温5.2~6.1c,7月29.4~30c,极端最低温-10.3c,极端最高温40.8c。年内日均温15c活动积温4800~5000c,持续期192~199天。年均降水量1200~1400毫米,春夏季占全年的70%左右。区内广泛发育红壤,非地带性的紫色土12万多公顷,其中石灰性紫色土占72%;沿河洲滩及冲谷地带多分布冲积土和水稻土。由于红层岩性软弱,久经风化,又因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物资源有岩盐、硬石膏、钙芒硝、铜矿、硼、煤、锰、重晶石、瓷泥、铅、锌等。农产以稻米为大宗,兼有豆类、麦类和油菜等作物;养殖业和园艺业较发达,产猪、鱼、柑橘、甜橙、光皮枣、珍珠枣、莲、藕等。油茶面积分布较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0人,土地垦殖率约22%。盆地内水陆交通发达,有湘江、京广和湘桂铁路及多条公路通过。在行政区划上,盆地以衡阳市为中心,包括衡山、衡东、衡阳、衡南、祁东、常宁6县及耒阳市全部或大部。衡阳盆地为湘江流域工农业较发达,物资流通方便的重要经济区。

    (邓美成)

    衡阳市湖南省第2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湘江中游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辖5区及衡阳、衡南、衡山、衡东、常宁、祁东6县。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651.17万;其中市区面积559平方公里,人口66.55万。衡阳已有2100年历史。春秋战国时属楚,三国时吴置衡阳郡,隋以后为衡州州、路、府治。1939年设市,后并县,1943年由衡阳县析置。1950年为省辖市,1952年改地辖市,1980年复为省辖市。地当湖南连通粤、桂要冲,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故名衡阳。市境位于衡阳红层盆地中部的残丘和阶地上。海拔约60米。湘江纵贯市区,城区分布于湘江东西两岸;京广与湘桂铁路呈丁字形由湘江大桥(1957年建成)跨河相接;公路呈辐射状与四邻相通。连接湘江两岸的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衡阳港货物年吞吐量近百万吨。矿藏丰富(见衡阳盆地)。工业以矿山机械制造业为著,此外有冶金、化工、食品、建材等,矿山设备和原煤产量在湖南8省辖市中名列前茅。出口产品有皮革、服装、精陶等数十种。郊区农业以产水稻、蔬菜、鲜鱼、水果等为主。市内有衡阳医学院、衡阳师专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多所。东郊有酃湖之胜,西郊石鼓书院为清初王船山讲学处。江东岸有湘南学联旧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属衡东县境有特大天然溶洞,其中大洞72个,小洞1470多个。

    (邓美成)

    红安县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县,中国重要萤石矿所在地,湖北花生主产地。原名黄安县,位于省境东北部,大别山脉南麓。面积1796平方公里,人口59.66万,县府驻城关镇。大别山脉绵亘于北部边界,并在境内分出2支脉,自北向南伸延于县境东、西两侧,成为举、倒、滠3水的分水岭,构成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倒水流贯全境,两岸有河谷平原分布。低山区富林特产,“天台云雾茶”为湖北省名茶之一;丘陵区为全省花生集中产区之一;平原区主产稻、麦。县境西北有全国重要萤石矿产地。红安、七里坪2镇为县境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公路通武汉及邻近鄂、豫各县。红安县是全国著名的老苏区县之一,1927年“黄麻起义”发生于此,此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境内革命纪念地遗址近百处,红安镇建有黄麻起义烈士陵园,七里坪镇建有红四方面军创建纪念碑。

    (刘盛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国西南地区边境州。位于云南省境南部,以绵长的国境线与越南为邻。面积约3.29万平方公里。辖个旧、开远2市,红河(1985年将红河县部分地区划归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管辖)、元阳、建水、蒙自、石屏、弥勒、泸西、绿春8县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屏边苗族、河口瑶族3自治县。人口352.1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有哈尼、彝、苗、瑶、傣、壮、回等民族,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16%,主要分布在红河、元阳、金平、绿春等县山区;彝族占总人口的22%,广布于各县,多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

    州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元江为界,东北部基本属滇东高原,高原面上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哀牢山。大部分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著,生物资源较丰富。自治州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昆明市和曲靖地区,居全省各地、州、市的第3位。轻重工业各占一半,重工业以锡、铜、铅、钨、锰等有色金属及铁的采炼和采煤、化工为主;轻工业以食品为重要。糖产量9.28万吨,居各地州市第3位。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花生和甘蔗等,产量分别居各地州市的第2位和第3位。蒙自为重要的蚕桑基地。部分低热河谷与山丘有橡胶、紫胶种植。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基本形成以开运、个旧为中心的公路网;铁路有昆河线、草坝—雨过铺、蒙自—宝秀、鸡街—个旧等支线,均为窄轨铁路。

    (陈永森王霞斐)

    红旗渠漳河流域重要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北部林县境内。1960年始建,1969年建成。工程从山西省平顺县候壁断下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凿通180个隧洞,架起150座渡槽,建成总长近2000公里渠道。主要工程包括漳河引水枢纽(拦河坝、进水闸)及总干渠1条,干渠3条和众多支斗渠、中、小水库与水电站。使林县初步形成了“能灌、能排、能蓄”的水利网,灌溉土地并解决人畜吃水困难,提供工业用电。

    (李润田)

    红水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上游称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因流经红色岩系地区,河水呈红褐色,故名。流经云贵高原的红水河呈东北—西南向,至广西天峨县西北部折向东南,经南丹、东兰、巴马、都安、马山、忻城、合山、来宾至象州县西南石龙镇三江口,与北来的柳江汇合后称黔江。黔江流至桂平县汇郁江后始称浔江。红水河全长659公里,较大支流有蒙江、曹渡河、布柳河、灵岐河、刁江、清水河等。流域面积3.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河流流经高原、低山和丘陵,其上游为三叠纪的砂页岩,中下游为石炭纪、二叠纪的石灰岩。沿途群峰夹谷,河床深邃,主要险滩有50余处。从隆林县的天生桥至黔江大藤峡,长930多公里,水位落差达750米,蕴藏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000余万千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力蕴藏量的60%以上;居珠江水系之首,为全国第6位。计划将红水河分: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恶滩、桥巩及大藤峡等7个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054万千瓦。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已建成大化、恶滩电站。岩滩电站正在施工中。

    红水河流域是壮族及瑶族聚居地区。农业生产因喀斯特分布广,地表缺水干旱,多以玉米等旱作为主,其面积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交通以公路为主。红水河终年可通航木船,忻城红渡以下可通航小轮船,直达来宾、柳州和桂平等地。流域内矿产蕴藏丰富,以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为主,有金、银、铜、铁、锡、铅、锌、钨、铬、钼、钛、铀、汞、石棉、萤石、锰、煤等。南丹大厂的锡矿和来宾凤凰的锰矿闻名全国,合山煤矿是广西最大的煤矿。上游高山区多产木材。

    (陈德高)

    洪河准河上游北岸较大支流,又名洪汝河。上游小洪河,源出河南省方城县东伏牛山脉祖师庙南麓,东南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至新蔡县班台与右岸支流汝河相会,下流至淮滨县麻里店附近入淮。班台以下称洪河或大洪河,其左岸有洪河分洪道,流经安徽省阜南县,于王家坝以下入濛河分洪道。洪河全长312公里,流域面积1.238万平方公里;其中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山区、丘陵区约各占20%,以东的平原区约占60%。上游地区为淮河流域的暴雨中心之一,板桥水库附近的林庄雨量站1975年8月实测3天(5~7日)总雨量为1605.3毫米;最大6小时、24小时雨量各为830.1与1060.3毫米,其中最大6小时雨量创世界大陆暴雨纪录。过去因山丘区洪水无控制工程,中下游河道狭小弯曲(素有“九里十八湾”之称),堤防残缺,洪涝灾害严重。1949年后在上中游建石漫滩、板桥、薄山、宿鸭湖等大中小型水库143座,老王坡、蛟停湖2个洼地滞洪区,减轻洪水威胁。小洪河西平往下至黄泥桥段建有渠化通航水利枢纽。该段及洪河新蔡以下可常年通航,其余河段及汝河汝南以下可季节通航。

    (高不危)

    洪湖湖北省最大湖泊,洼地湖。位于省境南部,东与长江仅以宽4~8公里的自然堤相隔,内荆河—内河在北面成弧状绕流。湖底平均海拔22.5米,与湖周围地面相差仅1~2.5米。流域面积5981平方公里。湖面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413平方公里,容积7.5亿立方米。历史上由内荆河与长江、东荆河间湖群相连,并与长江相通,水位随雨季和江汛涨消。现由人工节制,常年水位25米。最冷月湖水均温4c,最热月均温28c。湖水透明度1.8米。属重碳酸盐软水,硬度3~4度。有机质丰富,湖内鱼类30余种,以鲭、鲢、鲤、鳙、鲩、鲫、鲇、鳝、鳢、鳊、鳜等较常见。水生生物蕃衍,包括挺水、浮叶、漂浮、沉水4类植物,其中洪湖白莲为著名特产。洪湖为候鸟冬栖地,常见者有青头鸭、黄鸭、中鸭、八鸭等18种;蒲鸭、黑鸭已定栖于此,为湖北省羽绒的天然产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为革命根据地。

    (刘盛佳)

    洪江市湖南省怀化地区辖市,湘西南木材、桐油等物资集散地和重要贸易中心。位于省境雪峰山主脉西麓,沅江及其支流巫水汇流处。面积216平方公里,人口8.48万。洪江市古名雄溪或熊溪,因清水江、郎江、芷水、若水、沅江在此汇合,气势磅礴,得名洪江。1950年由会同县析置市,1963年撤销,并入黔阳县。1979年复置市。市境海拔160~636米,背山濒河,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17c左右,年降水量1485.5毫米,山地林木葱郁。沅江可常年通航,公路南北贯通,具有民族特色的青石洪江大拱桥的建成,将巫水两岸城区连成一片。工业以轻工为主,拥有纺织、建材、化工、造纸、食品等部门,其中化工、机械、纺织、缝纫、造纸工业产值居湘西各市县的首位或前列。著名产品有洪油、香柚、特级松香、瓷器及火柴等。主要名胜古迹有高山、天柱峰及象鼻岩溶洞等。

    (邓美成)

    洪洞县山西省临汾地区辖县。位于省境南部偏北,临汾盆地北部,同蒲铁路线上。面积1563平方公里,人口56.5万。县府驻城关镇。汉置杨县。隋改洪洞县,因县治邻洪崖、古洞而得名。隋时又在洪洞县北置赵城县,宋并入洪洞,后又分出。1954年赵城与洪洞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仍名洪洞县。县北大槐树是明洪武、永乐年间移民冀、鲁、豫等地的聚集处,今建有古槐公园。霍山南麓的广胜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上寺与下寺。上寺有琉璃飞虹塔,铜刹上刻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地震损害金顶的记载,是研究地震的珍贵资料;弥勒殿曾保存金版藏经,现移存北京图书馆。下寺龙王庙的元代壁画,完成于杂剧发展盛期,是研究古代戏剧和音乐的重要资料。霍泉在广胜寺旁,泉水清澈,唐以来即用于灌溉,50年代以来,修成七一、跃进、五一等干渠。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境内有焦化厂、维尼纶厂,并有农机、采煤等工业。

    (萧树文)

    洪泽湖中国著名淡水湖之一,为淮河中游末端最大拦洪蓄水综合利用的平原湖泊型水库。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库容130亿立方米。位于江苏省西部,介于北纬33°06′~33°40′,东经118°10′~118°52′,环湖为洪泽、淮阴、泗阳、泗洪和盱眙5县。湖面主要属洪泽县。

    秦汉以前,原为淮河干流流经,右岸多小型湖泊。汉代诸湖连并,湖面扩大。隋炀帝于大业十二年(616)乘舟南下江都游幸,时值干旱,经破釜塘时适逢大雨,乃改名洪泽浦,洪泽一名始于此时。唐代称洪泽湖。12世纪黄河南侵夺淮入海,黄淮会合处清口严重淤塞,使黄河干支流来水蓄积其中,形成大湖。明、清二代一则防止湖水东溢,一则实行“蓄清刷黄”和“蓄水济漕”措施,屡次加筑大堤,以提高洪泽湖水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对洪泽湖大堤全面改建加固,堤顶高程已达19米,大堤设计防洪水位现为16米,校核防洪水位为17米。目前堤内湖底高程一般10~11米,高于湖东地面4~8米,成为“悬湖”。

    洪泽湖南北最大长度60公里,东西最大宽度58公里,高程15.5米时,面积3180平方公里。50年代以来,因垦殖,湖面逐渐缩小。上游来水以淮河干流为主,历年入湖水量平均占入湖总水量的65.5%;漴潼河次之,占7.7%;其他支流合占18.5%;另湖面承水为22.2亿立方米,占5.4%,蓄水变量为11.5亿立方米,占2.9%。下游出湖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河三大排水河道,以出三河闸经入江水道为主。

    洪泽湖水位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汛期6~9月水位较高。1931年8月蒋坝最高水位曾达16.25米;冬春季水位较低,1951年2月蒋坝站最低水位为8.87米。汛前5~6月水位一般降至11米以下。

    洪泽湖年均温约14.5c,7月均温27.5~28c,1月-0.5~0c,年降水量950~1000毫米。冬季遇强冷空气南下时湖面冰封,但最长不超过30天。沿岸冰厚可达25厘米。

    20世纪50年代治淮以来,相继建成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苏北灌溉总渠、二河闸、淮沭河及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防加固工程,保证了湖东广大低平原的防洪安全。

    洪泽湖鱼类共有16科84种,主要经济鱼类有20余种,虾、蟹亦为重要水产品。1989年水产捕捞量突破5万吨。由于人工放养蟹苗成功,70年代以来,螃蟹捕捞量增加到总捕捞量的1/5,成为江苏省的螃蟹新兴产地。湖区有野鸭、獐鸡等野禽,尚有在此越冬的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湖西侧浅水湖滩有水生植物30多种,盛产芦苇、茭草、芡实、莲藕、菱角等,其中芦苇分布面积约40平方公里,最高年产芦苇5~8万吨。沿湖渔港有高良涧、三河闸、老子山、临淮头、尚咀头和高渡嘴等。湖畔的洪泽盐矿已正式开采。

    洪泽湖是淮河航线与京杭运河航线衔接的纽带,穿湖段正在建设1000吨级航道。洪泽湖大堤也是宁淮公路所必经。为确保洪泽湖大堤的安全,将于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从二河开始,新辟入海水道,分泄淮河洪水,作为洪泽湖的“太平门”。

    (单树模)

    鸿沟见京杭运河、汴水。

    侯马市山西省临汾地区辖市,晋西南交通枢纽,新兴工业城市。位于同蒲铁路上,往东有铁路支线通往翼城,往西有侯(马)西(安)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贯通省境南北的大同—运城公路和横穿省境东西、连接秦晋的晋城—韩城公路在市境汇合。面积274平方公里,人口17.90万。春秋时为晋国都城,称新田,故址在今侯马市西。北魏置曲沃县后,历代相沿不改。以其为通衢要冲,1958年设侯马市,1963年曾撤销,1971年恢复。工业有机械、电力、纺织、汽车修配、建材、烤烟、面粉、榨油等部门。全境几乎全为平原,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为主。侯马晋都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铸铜作坊遗址保存大量陶范、铜锭、铸铜生产工具等,是研究中国青铜器铸造工艺和科学技术的珍贵资料。此外,在侯马东出土的东周盟誓遗址和盟书,乔村附近战国中晚期的奴隶殉葬墓等均为重要史料。

    (萧树文)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重要毛纺工业基地之一。位于土默特平原的东北部,大青山南麓、大黑河畔。辖4区及1旗1县,面积6079平方公里,人口136.13余万;其中市区面积2054平方公里,人口88.60万,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壮、藏等少数民族约9万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这一地区土地丰腴肥美,古有“云中”、“敕勒川”、“白道川”、“哈罗川”、“丰州”诸称。呼市建城已400余年。16世纪初,蒙古族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率部驻牧大黑河平原,并积极发展蒙古、汉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大黑河平原称土默特川亦始于此。明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修建弘慈寺(大召),次年建呼和浩特城(当时音名库库和屯),次年呈明朝赐名为“归化”,即城市汉名之由来。清雍正十三年(1735),于归化城东北另筑“新城”,亦称“绥远城”。1913年两城合并为归绥县,1928年设归绥市,为绥远省省会。1952年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驻地,1954年改今名。

    市境坐落在大黑河的二级阶地及山麓洪积扇的复合带。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尤以毛纺工业为重要,有毛纺厂4座,呢绒、毛毯、毛线等产品畅销国内外。次为乳制品和制糖工业。此外,新发展的电子工业生产先进的电子通讯、广播、电视、测示等设备,已应用于中国第1颗氢弹试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及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等试验中。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除改建和扩建原新旧城外,又建成了博物馆、人委大厦、科学技术大楼、电视大楼等高大雄伟建筑。全市划分为4区:新城区主要是行政、科教、轻工业区:玉泉区为商业、食品工业及手工业区;回民区为机械、电力、重工业区;农牧业及新发展的工业分布在郊区。城区北部已营造起宽220米、长8公里的油松防风林带,市内绿化良好,成为名符其实的青城。主要名胜和游览地有旧城的“小召”喇嘛庙、五塔寺,南郊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以及北郊乌苏图召和大青山自然公园,每年盛夏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科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有内蒙古大学、师范大学、农牧学院、工业学院、医学院、林学院、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及民办丰州联合大学、青山大学,并有林科院、农科院、牧科院、草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林儒耕)

    呼兰河松花江支流,黑龙江省重要河流。源于省境铁力市东北部小兴安岭,自东向西流经铁力、庆安、绥化、望奎、兰西,在呼兰县城东南汇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支流有小呼兰河、依吉密河、安邦河、欧根河、努敏河、通肯河、泥河等。干流在桃山以上属山溪性河流。自桃山至欧根河上口进入松嫩平原边缘,河谷宽阔,河床比降小。欧根河口以下,河床弯曲迂回,多牛轭湖和沼泽。年均流量为134立方米/秒,年均径流总量24.2亿立方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较长,积温较高,土层深厚,黑土广泛分布,是省内开发较早、最富饶的农业地带。是省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50年代以来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后,已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和亚麻、甜菜生产基地。上游山区是重要林区。

    (曾庆云)

    呼兰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县,省粮食、甜菜和亚麻生产基地。位于省境中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南邻哈尔滨市。面积2612平方公里,人口61.7万。县府驻呼兰镇。“呼兰”满语“烟囱”之意。清初于河旁设防屯兵,砌有炊事取暖用烟囱,因而称为呼兰,县及河均因此而得名。开发较早,1862年设呼兰厅,1879年设呼兰副都统,管辖松花江中下游北岸广大地区,1905年设呼兰府,1913年改为呼兰县。县境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15万多公顷耕地适种玉米、高粱、小麦、大豆、亚麻和甜菜等多种农作物。尤其是修建泥河水利工程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白奎、莲花、石人、康金井等地是粮食高产区,南部与西南部商品农业较发达。县境邻近省会,有公路相通。工业较发达,主要有机械、轻工、电子、水泥、火柴、亚麻纺织、医药和食品等。城东建有全省最大的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呼兰镇距哈尔滨仅24公里,交通方便,人口8万余。全县工业大多集中于此。镇内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呼兰师专、省结核病防治院和文化名人萧红旧居。

    (曾庆云)

    呼伦贝尔草原中国温带天然优良草场。因其境有呼伦、贝尔二湖(池),故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北邻俄罗斯,西和南与蒙古接壤,东连大兴安岭。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总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草原的主体属内蒙古高原的东北缘。火成岩分布面积较大,尤以花岗岩分布广泛。大约在第三纪初期已呈起伏不大的均夷面形态。喜马拉雅运动发生断层与挠曲,东部和西部隆起为丘陵与低山,中央陷落成谷地。有玄武岩流溢出,构成玄武岩丘陵与台地。

    呼伦贝尔高平原海拔多在650~700米,大部为第四纪风成沙及砾石层掩盖,海拉尔河南岸,阿木古郎至沙布哈特,及草原之东南部尚有大面积沙丘群。东、北及西部的低山丘陵,山体浑圆,坡度和缓。克鲁伦河以南,以圣山为主干,海拔约900米。圣山以西的平台状丘陵,岩屑广布,部分为风成沙掩覆。

    气候与水文草原夏季温和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年均温约0~3c,10c以上活动积温1700~2300c,无霜期85~155天,温度条件西南优于东北;年日照2650~3000小时。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自东北向西南递减。降水最多年约为最少年的4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约80%集中于6~9月。冬季年均最大积雪深约14厘米。愈往西南则愈干燥;风大而频,春风尤甚,8级以上的大风年均30天以上。

    区内水系属黑龙江水系之上游,主要由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水系及呼伦湖水系组成。东部低山丘陵河网较发育,有海拉尔河及伊敏河、特尼河等主要支流,高平原及西部低山丘陵河网不发达。

    湖泊主要分布在河流沿线。计有中、小湖泊450余个,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57个。长期可利用的有174个,季节性可利用的214个。尤以呼伦湖最为著名,面积2315平方公里,容积约132亿立方米。高平原内部星散分布一些湖泊,多属碱湖。草原腹地维纳矿泉水已在开发。

    除伊敏河以东、呼伦湖以西的低山丘陵及巴彦山和莫达莫吉东北的高平原外,一般不乏地下水,尤其是河、湖沿岸,地下水埋深一般都在5~10米。

    土壤与动植物自东而西发育森林草原、干草原和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地带性值被和土壤,还有草甸、沼泽、沙生、盐生植被及与之相应的草甸土、沼泽土、沙土、盐土与碱土。

    干草原与草甸草原的代表性群落主要有羊草、丛生小禾草草原,丛生禾草、小半灌木草原及羊草、贝加尔针茅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草场以干草原为主体,包括林缘草甸、草甸草原、河滩与盐化草甸及沙地草场等多种类型。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03种,其中饲用价值高、蓄积比重大者约120种。占优势的牧草种类主要有羊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溚草、充氏针茅、冰草、细叶早熟禾、糙隐子草,还有地榆、裂叶蒿、野豌豆、野火球、冷蒿、线叶菊等杂类草。优质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大于60%的优质草场约占草场总面积的46%,且毒草种类少,一般草场中不常见;常年鲜草总贮量约2130万吨,其中可食草约1845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鲜草约6吨。草质草量地区分布不匀。草量的年际与季节变化大,西部过牧和连年打草,大面积草场退化,退化草场面积约占草场总面积的12%;东部有大面积草场未利用,约占草场总面积的11%,地形和缓,水源较丰,改良利用条件好。

    人文概况呼伦贝尔草原是传统牧区。居住有蒙古、汉、达斡尔、回、满、朝鲜、鄂伦春等15个民族。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是著名的三河牛、马和锡尼河牛、马产地;林业有一定基础,东南部的沙地樟子松林很有发展前途。大规模种植业始于1958年,已建成一些规模较大的国营农牧场。

    滨洲铁路横贯呼伦贝尔草原,重要城镇有海拉尔市、满洲里市。

    (戴旭)

    呼伦湖构造遗迹湖。呼伦贝尔盟重要渔业基地。又称扎赉诺尔。形似斜向东北的长方形。长约80公里,宽30~40公里,面积2315平方公里。容积约132亿立方米。湖水最大深度7~8米,浅处不过3米,平均深度5.7米。湖北岸有木得那雅河与额尔古纳河相通,西南有克鲁伦河注入,为吞吐型湖泊。水质优良,矿化度小于1克/升。湖中盛产鲤、鲫、白、鲶等鱼类。

    (林儒耕)

    滹沱河海河西南支子牙河的支流,古称虖池河。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铺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滏阳河相会。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200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利枢纽、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革命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邓绶林唐学曾)

    壶口瀑布黄河唯一的大瀑布。黄河晋陕峡谷中段的胜景,山西省一大名胜。位于山西省吉县县城西南49公里,与陕西省宜川县相邻。黄河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三叠纪砂岩所束缚,上宽下窄,状如壶口,故名。由于河底岩石被冲刷,形成宽30米,深50米的石谭,河水由断层石崖上陡然跌落,倾泻而下,汇集一处,形成落差30余米的瀑布。

    (萧树文)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简称鄂。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四川省,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介于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东西长约750公里,南北宽约490公里,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5396.9210万。辖6地区、1自治州、8地级市、22县级市、46县、2自治县和1省辖林区。省会武汉市。

    自然条件

    地质与地貌在地质构造上,湖北省位于秦岭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接触带上。荆山、大洪山以北主要属秦岭褶皱系的武当—淮阳隆起带,是省境北部武当山、桐柏山、大洪山和大别山形成的地质基础;其西北部与川陕二省交界处主要属大巴山褶皱带,构成了鄂西北的大巴山和荆山,这两个构造单元都属于古生代构造带。荆山、大洪山以南,自西而东分属于上扬子台褶带和下扬子台褶带,都是燕山运动形成的地台盖层褶皱带。前者是鄂西的武陵山、巫山形成的地质基础,其地质发育与贵州高原大体一致;后者是鄂东南幕阜山形成的基础,与赣北、皖南山地连成一体,连绵横亘于长江南岸。江汉断拗镶嵌于上、下扬子二台地褶带之间,是白垩纪以来的陆相断陷盆地,后经长江、汉水合力冲积成为江汉平原。在地貌上,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省境沉积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09种,其中磷、金红石、硅灰石、石榴子石、泥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铁、铜、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等储量亦富。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除铁矿外,还伴生有铜、钴、金、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江汉平原一带已发现储油构造数十个。

    气侯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全省年均温15~17c,鄂东沿江和三峡河谷在17c左右,鄂北低于16c,山区则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7月均温为27~29c,江汉平原最高温在40c以上,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1月3~4c,三峡河谷高于5c,北部和山区2c左右,江汉平原因地处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最低温-17~-15c。无霜期大体是南部长于北部,平原河谷盆地长于山区。鄂北和鄂西北为230~240天,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为250~270天,鄂西南河谷盆地最长,在280天以上,山区较短,不足210天。但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全省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和竹溪县光顶山东部年降水量达1400~1600毫米,为全省多雨中心。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江汉平原最多雨年为最少雨年的1.8~2.2倍;降水以夏季最多,占年降水量40%左右,冬季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变率也较大,某些年份梅雨期长,常发生洪涝,以江汉平原危害尤甚;某些年份梅雨期短,乃至“空梅”,造成旱灾。

    水文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在川、鄂边境切过巫山,形成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过宜昌后,穿行于江汉平原,过小池口流入江西、安徽2省。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公里。长江干流偏于省境南部,主要支流多集中在北岸,水系发育呈不对称性。除长江与汉江外,河流年均径流量为946.1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黄河径流量的两倍。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可装机2500万千瓦)。省境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省”之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公里以上。20世纪50年代,六七公顷以上的湖泊有1066个,水面积8300平方公里,由于自然淤积和人工围垦,湖泊数和水面积急剧减缩,70年代已减少到326个,水面积减少3/4。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估计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约每年为355.7亿立方米,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6%。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除供生活和工业用水外,农业上也将逐步开发利用。

    土壤与动植物全省土壤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鄂西北、鄂中、鄂北岗地及鄂东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域多为黄棕壤、黄褐土,鄂东南多为红壤,鄂西南多为黄壤,江汉平原则发育有潮土、水稻土等隐域性土壤。植被也具南北过渡特征,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便于邻近地区的植物成分侵入,是中国生物资源较丰富省份之一。全省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主要有马尾松、栎类、杉木、桦、楠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在鄂西山地局部地区还保存有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珙桐、银杏等。水杉以利川县小河、水杉坝(海拔1050米)分布最集中,为全国乃至世界繁殖水杉林的种源基地。省内植物资源以鄂西山地神农架林区最富,森林覆被率达70%左右,现有森林总蓄积量1575万立方米,约占全省的1/3,其中成熟林蓄积量占83%,是中国重要的原始林区之一,有“绿色宝库”之称。植被结构也具有明显垂直分布特征。据调查,山区植物种类有2000余种,占全省植物种类的2/3,世界稀有或中国特有植物有30多种,主要有珙桐、香果树、领春木、水青树、银杏、铁坚杉、马溜光、野生蜡梅等。此外有野生动物570余种,其中20多种列为国家保护对象,主要为金丝猴、闽中羊、苏门羚、金钱豹、毛冠鹿等;还有白化型的神农白熊、白麝、白鹿、白蛇等。药用植物1300多种,以党参、黄连、天麻、贝母等产量最大,并产名贵药材,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动植物园。1978年辟大小神农架主峰周围和老君山一带为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保护珍贵的金丝猴、闽中羊、珙桐、领春木等珍稀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此外,在鄂西南星斗山和鄂东南九宫山老崖尖等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鸟类种类多达350种,以与南方共同的鸟类居多,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等30种左右。鸟类中以候鸟最多。

    此外,在鄂西山地的山溪涧还盛产大鲵(娃娃鱼)。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属于4个自然地理区。

    北亚热带秦岭、大巴山混交林区省境分属3个亚区:1大巴山、米仓山亚区。包括鄂西北山地,属秦岭山脉大巴山东段,为武当山、荆山、大神农架诸山所踞;在地貌上以中山为主,海拔多在1000~1500米。山地内有断裂河谷及陷落盆地,较大者有长江三峡谷地、汉江上游谷地等。鄂西山地是省内林牧业基地,以神农架林区著名。2南襄盆地亚区。襄阳、枣阳和老河口3县市北部属之,有岗、垅间列,岗顶较宽广平坦,土层较深厚,相对高差10~20米,坡度3~5度,宜于机械耕作,农业生产潜力较大。3桐柏山-大别山亚区。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一部分,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区内低山、丘陵广布,由断裂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山间红岩盆地,当地称“坪”或“畈”,土壤深厚肥沃、人口集中,为粮、棉产地。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省境中南部江汉平原属此区的两湖平原亚区。主要由长江、汉江及其大小支流和湖泊的近代沉积物构成,中心部分厚达200米以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平原河网交织,湖泊众多,堤垸纵横,是全省最重要的粮、棉、油及水产基地,也是中国商品粮棉基地之一。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鄂东南丘陵属此区的湘中南丘陵亚区,是幕阜山脉的一部分,地势南高北低,岭谷相间。幕阜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喀斯特地貌发育。山丘适宜发展松、杉、竹、茶等;河谷和山间盆地土层较厚,灌溉条件良好,宜于种植稻、麦、豆、薯类和玉米等。

    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鄂西南山原,包括巫山和武陵山,属此区的东部山地丘陵亚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为喀斯特高原和中山。盆地光温资源充足,为发展水稻和亚热带水果(如柑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野生动植物及矿产资源亦丰。

    发展简史

    湖北春秋战国时属楚,汉置江夏、南郡二郡,三国分属魏吴,晋置荆州,唐分属淮南、山南二道,宋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及京西路,湖北之名始此。元大部属湖广行中书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析置湖北省,沿用至今。

    湖北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省份之一。京山县屈家岭文化遗址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已有陶器制作和水稻种植;在黄陂县还发现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战国时,今江陵县纪南城为楚郢都遗址,亦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同黄河流域中原文化有密切联系,同为中国文化发祥地,楚国曾建都于此达411年。春秋战国时大冶已有采铜冶炼。秦汉时,由于湖北接近黄河中下游地区,凭借南阳—襄阳驿道,联系密切,江陵和襄阳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重镇。南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加速两湖地区的开发。唐代湖北地区稻、麦、麻、茶和蚕丝等农作物有较大发展。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宋代江汉平原广泛挽堤围垸,出现垸田这一特殊的土地利用形式,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有余粮输出,故元明时流行“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唐宋时,武汉即以商业著称,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三大都会。明中后期,汉江下游和举水、倒水下游地区引种棉花,至清中期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经济作物首位,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并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汉口、宜昌、沙市辟为商埠,开办工厂,在汉口等地建立制茶、烟草等加工工业。1904年京汉铁路和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通车后,武汉成为华中最大水陆交通枢纽,内地最大港口。同时建立近代工业,有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武昌纺、织、丝、麻四局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的省区,全省人口5396.921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0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分布不均,若以丹江口—南漳—枝城连线为界,西部土地面积占全省42%,而人口仅占全省19%;东部土地面积占全省58%,而人口则占81%。孝感和荆州两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08人和340人。全省市镇人口占全省人口28.91%,略高于全国(26.23%)水平。

    湖北为多民族省区之一,有汉、土家、苗、回、侗、满、壮、蒙古等43个民族。汉族占全省总人口96.28%,各少数民族占3.72%。其中以土家族最多,占全省总人口3.11%;苗族次之,占全省总人口0.37%;集中分布在鄂西南地区。

    经济概况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全省农轻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约略相等,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农业农业以耕作业为主,粮食生产居首要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粮食商品率高。

    1耕作业以水稻、小麦为主,又以水稻所占比重大。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近1/2,产量占2/3,以江汉平原、鄂中丘陵为最主要产区,江汉平原为重点商品粮基地。全省旱地冬种小麦普遍,水田冬种小麦比率也较高;前者盛行于鄂北岗地,后者盛行于鄂东一带。杂粮主要产于鄂西山区。

    2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次为麻类、烟草、药材等。湖北向来是中国重点产棉省之一,棉田面积约占中国10%,产量占全国11~15%,其总产与单产均居中国前列。棉田85%以上集中于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3棉区,以江汉棉区最重要,产量最多,商品率最高。天门、仙桃2市棉田面积最大,天门市是中国第1个棉花总产量超过百万担的县市。油料作物有芝麻、油菜、花生,以芝麻最重要,产量居中国第2位。主要分布在鄂北岗地和江汉平原地区。襄阳县是中国芝麻种植面积最大县之一。油菜多分布在鄂东丘陵和江汉平原,20世纪70年代后,已成为全省分布面积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菜产地,产量约占油料作物总产量一半。花生以鄂东丘陵地区为主,种植面积较为稳定。茶叶种植面积较广,产量居中国第7位,蒲圻市为中国重点产茶县市之一。

    3林业过去覆盖率低。1949年后,陆续兴建一批国营林场,营造了大面积的用材林和经济林,并引种了优良速生树种。60年代又从国外引进油橄榄、火炬松。现有森林面积比1949年增加一倍。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初期的13%上升到23.5%,居中国第9位;森林蓄积量达9500万立方米。主要集中在神农架、清江、沮漳河、幕阜山、大别山、大洪山等6林区。以神农架林区最大。

    4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最大。牛以耕牛为主,黄牛和水牛各半,黄牛以鄂北和鄂东北地区为多,水牛以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地区为多。80年代开始牛、羊生产都有发展,鄂北已建立一批菜牛生产基地县市,鄂西山区已建立一批山羊生产基地县市。全省盛产禽蛋,每年收购鲜蛋约0.5亿千克以上,居中国前茅,主要来源于仙桃、监利、荆门、沙市等16县市。

    5渔业以湖泊、水库养殖为主。为国内著名淡水渔业基地之一。全省可供养殖利用的水域面积占中国的1/10,仅次于安徽省,居第2位。境内长江水系有经济鱼类50余种,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鲤、鲫、鳊鱼为多,著名的武昌鱼(团头鲂)即产于樊口附近梁子湖一带,白暨豚、中华鲟鱼、大鲵为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动物。鳜鱼、银鱼也很著名。沙市以下沿长江一带盛产鱼苗,供应全国。此外,还生产贝类、大闸蟹、珍珠、白莲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

    农业区由于省内自然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大农业区:1鄂西山区。以产玉米、薯类等杂粮为主,农业生产水平低,粮食产量仅占全省12%,但木材、桐油、生漆、木耳、药材及柑橘等产品居全省首位,是主要林特产区。2鄂中地区。区内多为水网平原、丘陵岗地,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56%,土地、热量条件配合较好,水分虽有丰有缺,但水利建设成绩大,旱涝保收程度日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高,粮食、棉花分别占全省粮、棉总产量的59%和71%,猪、禽、蛋的产量也居全省首位,是省内水、旱农业并举,饲养畜牧业最发达地区。3鄂东低山丘陵平原湖区。耕地面积占全省22.5%,水田比重大。水、土、热条件配合较好,劳力充足,精耕细作程度高,粮食、棉花分别占全省粮、棉总产量的29%和21%。茶叶、桑蚕茧、苎麻、楠竹占重要地位,是省内主要的水田农业和丝茶麻竹产区。

    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湖北为中国工业重点建设地区,利用省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了大冶铁矿、荆襄磷矿、应城石膏矿等大型矿山基地。80年代初,基本建成以钢铁、机械、电力、纺织、食品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生产体系,是全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1钢铁工业。武汉为中国钢铁基地之一。武汉钢铁公司设计能力为年产600万吨,拥有1.7米平板轧机,每年可轧制薄钢板300万吨。大冶钢厂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钢厂。此外,鄂州市钢铁厂为省内重要钢铁基地。

    2机械工业。运输机械制造占有突出地位。武昌车辆厂、江岸车辆厂经改建已能制造敞车、篷车和冷藏车等;汽车制造业为新兴工业部门,以十堰、武汉为中心,十堰市是70年代初兴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有“汽车城”之称。动力机械以制造矿山所需破碎设备与选矿设备为主,主要分布在武汉。武汉又是机床生产中心。农业机械制造在省内广布,多集中于武汉、黄石、襄樊等地。

    3电力工业。全省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发展迅速,新建有汉江、丹江口(见丹江口水利枢纽)、堵河、黄龙滩及白莲河、陆水、富水等大中型水电站。小型水电站遍布全省。同时,在武汉、荆门、黄石等地新建了火电站。80年代初兴建了中国目前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见葛洲坝水利枢纽)。全省水力发电约占发电总量的2/3,达241.88亿度,占中国的19.08%,居第1位。目前建有从河南省平顶山到武汉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已初步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电网。汉川电厂首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已于1990年初并网发电。

    4纺织工业。包括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以棉纺织工业为主,是省内轻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主要分布于武汉、黄石、襄樊、宜昌、沙市等地,其中武汉是省内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纺织工业产值约占全省的一半,也是中国著名的棉纺织中心之一,纺织品畅销国内外。

    交通运输湖北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运输枢纽。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相交于武汉市,使武汉市成为名符其实的“九省通衢”。

    1内河运输在省内居重要地位,以长江与汉江为两大水运干线,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处于航运线上。1990年通航里程8952公里,长江为最重要的内河航道,终年畅通无阻。武汉港已建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内河港口之一,1980年列为对外开放的八个河港之一,并于1981年开辟了武汉至香港、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的江海货运航线。此外有黄石、宜昌、沙市、枝城、巴东等重要河港。汉江是沟通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重要航道,襄樊和老河口为汉江重要河港。

    2京广线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运输线之一,纵贯省境东部,过境物资运输量远大于省内物资装卸量。货流以煤炭、钢铁及其制品、木材、粮食、矿石、建材等为主。20世纪70年代新建的南北向铁路干线——焦枝线和枝柳线经省境西部,汉丹和襄渝线横贯全省中部和西北部,在武汉、襄樊分别与上述两条南北向铁路干线相交,共同构成省内外陆路交通运输的主干线。199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1673公里,其中复线占1/4以上。横穿鄂西北山区的襄渝线中的襄樊—达县段是中国第3条电气化铁路。全长129公里、沟通中南与华东的大沙铁路(大冶—沙河街)已建成。省境第1条地方铁路——荆门至沙市铁路全长81公里。

    3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990年已达4.75万公里,约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5%。主要公路干线有汉孟线(汉口—孟楼)、汉沙线(汉口—沙市)、汉宜线(汉口—宜昌);与邻省相通的公路干线有鄂赣线(武汉—南昌)、鄂皖线(汉口—界子墩)以及老(河口)白(河)线。新建公路线大部分由铁路和航道上的重要城镇向交通较困难的鄂西山区伸展,使公路分布不平衡状况有了改变。横穿省境东部的全封闭式高速公路武(汉)—黄(石)公路长70公里。

    4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有航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省内有航线通往沙市、宜昌和恩施。

    (叶学齐唐文雅)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简称湘。介于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北邻湖北,东毗江西,南连广东、广西,西接贵州、四川。东西宽约660多公里,南北长770多公里。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6065.9754万。辖5地区、1自治州、8地级市、18县级市、71县、7自治县。省会长沙市。

    自然条件

    地质与地貌省境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南部则属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志留纪末的晚加里东运动使之转化为地台,并与扬子准地台合并,然后沉积了与扬子准地台大致类似的泥盆系到中三叠统地台盖层。在强烈的中生代燕山运动影响下,北部的江汉断拗形成,从白垩纪开始发育为陆相断陷盆地;南部的赣湘桂粤褶皱带使泥盆系至中三叠统沉积盖层全面褶皱,并伴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浆侵入,奠定全省现代地貌的轮廓基础。在湘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并伴有纵向断层,造成褶皱带和介于其间的山间洼地,在地貌上成为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背斜山地和向斜谷地;湘西、湘西南则构成弧形构造山地及小块山间盆地;在东部地区中北部表现为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褶皱山、断块山和山间盆地;东部湘赣边境山地的崛起构成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岭谷平行地貌雏形;北部断陷成洞庭湖盆地;中部拗陷成众多红层盆地。湘南地区主要为断裂运动,构成南岭主体。第三纪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省境边缘山地仍缓慢上升,北部洞庭湖区继续下陷,进一步显示出全省现代地貌轮廓的特色。

    湖南素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有色金属品种多,储量大,锑储量居世界第一;钨、铋储量均居中国第1位;铅储量居中国第3位;锌、汞储量均居第5位。全省地貌类型多样,山地约占总面积的51.2%,丘陵占15.4%,岗地占13.9%,平原占13.1%,河湖水面占6.4%。省境西南东三面为山地环绕,北部地势低平,中部为丘陵盆地;地势向北倾斜而又西高于东。西部主要为武陵和雪峰两大山地。武陵山海拔多在500~1200米,主峰壶瓶山2099米,为全省最高峰;雪峰山主脉南起城步、北至益阳附近,渐没入洞庭湖平原,海拔500~1500米。湘西山地自然环境与东部地区差异明显,且有碍东西向交通发展。湘南以山地为主,间有部分丘陵、岗地。山地主要有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等五岭的大部或部分及阳明山、塔山等,山峰多在千米以上,八面山高2042米。湘南山地既为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也为中国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区,其低谷垭口间为南北交通要道。湘东山地有幕阜、连云、大围、罗霄等山,海拔多过千米,是湘赣两水系分水岭,其隘道为湘赣通道。湘北有中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洞庭湖平原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水面广阔,土壤肥沃,是全省重要的农业区。湘中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盆地,海拔200~500米,以广谷残丘为主,盆地众多,并为河谷所沟通,主要有衡阳、株洲、湘潭等盆地。突兀于中南部的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山势雄伟、风景优美,号称“南岳”,是幽雅的避暑胜地。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但湿热分配不均。全省均温为16~18c,东南高于西北,东高于西,1月均温4~6c,最低温各地皆低于-6c,临湘出现过-18.1c(1969年1月31日)的低温。7月多在27~30c,最高温大部分地区超过39c,长沙、益阳、零陵曾出现43c以上高温。无霜期自北而南为270~300天。大部地区能满足喜温作物、特别是双季稻对热量的要求。省境地势三面环山,向北有开口,春季多寒潮侵袭;秋分前后出现低温阴雨的寒露风,对作物生长不利。全省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是中国雨水较多地区之一。雨、热大致同季,利于主要农作物生长。近1/2降雨集中于春末夏初,滨湖与湘、资、沅、澧下游常有洪水;夏秋则多干旱,尤湘中丘陵为重。

    水文全省河流较稠密,水系完整,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除湘南、湘东极少数小河分属于珠江和赣江水系外,均属长江流域。以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为主干,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00多条,自西、南、东3面汇入洞庭湖,形成扇形水系。长江也有部分水量分泄入湖,会同“四水”经城陵矶出洞庭湖又入长江。境内河流总长9.93万多公里,流域面积近21万余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623亿立方米。湘江占总径流量41%,沅江占24.2%,资水占13.4%,澧水占8.3%,其他江湖水系占13.1%。全省水能蕴藏量达1532万千瓦,多集中于各河上中游。河流最高水位及流量最大时期常出现在4~6月,正值梅雨来临,水势暴涨、洪峰迭起,“四水”沿岸易酿成灾害;夏末秋初,长江洪峰顶托,湖区也易出现外洪内渍。各河最低水位出现于11月~翌年2月。

    土壤与动植物红壤和黄壤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壤。红壤主要分布于雪峰山以东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黄壤多集中于湘西。此外,在山区形成以红、黄壤为基带的垂直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又名潮沙泥)和水稻土等。石灰土多分布于湘西、湘南的喀斯特地区;紫色土主要集中在衡阳盆地和麻阳—沅陵谷地一带;在滨湖平原及“四水”沿岸的冲积物上,潮土和水稻土分布甚广,土质肥沃、耕性良好,是全省最佳的农耕土壤。全省土壤一般肥力较高,宜于农林业发展。但也有部分丘陵地区的红壤,侵蚀较严重,有机质含量低;水稻土中的冷侵田、死黄泥田等对作物生长也不利。全省森林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常见用材树种有杉、松、楠、柏、樟、檫、竹等,多分布于西、南、东部山区,其中杉树较著名,沅江和湘江支流上游各地分布普遍。经济树种有湘西的油桐、漆树、白蜡树、柑橘,湘南和湘东的油茶,湘中的茶树和柑橘等。此外,在湘西、湘南山区多珍贵树种。动物资源中,除家禽、家畜外,尚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黑鹿、华南虎、金钱豹、水獭、香獐、大鲵、穿山甲等。鸟类有300多种,水生动植物有百余种。继20世纪50年代建立湘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之后,80年代又在湘西、湘中建立了张家界、南岳等自然保护区(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属4个自然地理区。

    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省境雪峰山以西为该区的武陵、雪峰山地丘陵亚区。北部武陵山多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丰富;中南部为板页岩、花岗岩构成的雪峰山。山高谷深,丘陵、盆地小而分散,并为沅江、澧水所连串。由于山地广,对气流有屏障作用,冬温较高、夏温较低,云雾多、湿度大,适宜柑橘和木本油料等经济林木的生长和越冬。随地势升高,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也较明显。区内林木和水能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约占全省62%,以油桐、生漆、柑橘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占全省42%;水能蕴藏量占全省60%。经济发展潜力大。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洞庭湖平原是该区所属两湖平原亚区的一部分。以洞庭湖为主体,有湘、资、沅、澧四水汇注,并为长江洪水分流通道,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以湖积冲积土为主的平原地貌。地势低平,土壤深厚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洞庭湖盛产鲤、草、鲢等经济鱼类及芦苇等。近代,洞庭湖湖泊淤积,湖面缩小,常泛滥成灾,历史上的全国第1大湖已不复见。1949年以后,经初步整治,洪涝危害有所控制,已成为稻、棉、麻和水产基地。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全省主体属此区,包括3亚区:1湘中南丘陵盆地亚区。位于省境中部。各丘陵盆地海拔多在300米以下,大部分已辟为旱地和水田。大部分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严重,1949年以来,进行以水利灌溉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抵御干旱的能力有所增强。2南岭山地亚区。位于省境南部,山地约占2/3,岭间多红层丘陵岗地。具过渡性热带区系成分的植被增加。3湘赣低山丘陵亚区。位于省境东部边缘,范围较小,山地中谷地宽阔而平缓,土壤、植被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区内各地比湘中同纬度地区温暖湿润,利于作物和果树越冬,但春夏时节多暴雨,易酿成山洪暴发,危害农业生产。

    发展简史

    湖南古时属荆州南部地域,战国时为楚国所辖,唐属江南道,宋为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元、明属湖广行中书省的一部分,清将行中书省分开,始置湖南省,并沿用至今。

    春秋战国时代,湖南为楚国辖地。由于楚国的开拓,湖北一带水稻种植扩大,家庭手工业和商业渐兴,长沙已是重要城邑。秦入百粤,开凿灵渠(现兴安运河,见兴安县),沟通湘漓二江,湘江谷地成为南北交通要道,汉初长沙成为江南商业名城。汉末,北方居民南迁,加速滨湖和湘、沅江流域开发。隋、唐以后,境内农田水利获一定发展。开始形成以稻、茶为主的重要产区。五代起,经宋、元、明、清各代,产稻谷的洞庭湖和湘江流域成为漕粮供应地之一,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茶叶种植扩大,湘中和湘东北产茶多。桂阳、常宁的铜、铅、锌已开采;浏阳夏布和鞭炮、长沙湘绣、益阳篾席、醴陵陶瓷、邵阳竹器等均为著名手工艺品。

    1840年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南,岳阳、长沙、湘潭、常德等地被辟为商埠,农业生产以出口量大的茶叶和桐油发展最为突出。全省常年产茶百万担以上,输出量约占2/5,并形成以安化为中心的湘中产茶区和以临湘为主的湘东北产茶区。湘西为油桐集中产区,桐油年产数十万担,输出占一半。在工矿业方面,锑、铅、锌、钨、锰等矿产品产量迅增,1917年锑产量达2.4万吨,铅、锌增至3.5万吨,是中国有色金属矿产量最多省份。锡矿山为世界最大锑矿产地,常宁水口山的铅、锌,汝城、资兴的钨,湘潭的锰等开采量亦大,所产矿石全被运往国外。省内加工工业落后,除有较多小辗米厂外,稍具规模工厂寥寥无几,且多集中于长、潭、岳、常等市,工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1949年前,湖南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处于衰落境地。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省份。全省人口6065.9754万。1949年后,人口一度增长很快,80年代以来明显下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6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倍多。市镇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8.23%。湘中丘陵和北部滨湖各县开发早,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人口密集,如邵东县每平方公里573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省境西、南、东部人口较稀。全省市镇人口多集中分布于湘江、资水、沅江沿岸及铁路沿线城市。10万人口以上城市12座,其中长沙市人口130万。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40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维吾尔、壮、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6%,大多聚居湘西和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全省各地。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经济概况1949年以来,湖南省已逐渐改变过去落后的经济面貌。工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有色金属为中心的工业已初具规模。农业中的粮食和多种经营发展较迅速,在中国占一定地位。

    农业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作物在耕作业中居主导地位,产量大,用地多,分布广,商品率高。全省耕地约330万公顷,其中约有4/5为粮食生产用地。主要种植水稻,其中双季稻面积占水田总面积3/4左右。

    1稻谷产量一般占粮食总产93%,占中国稻谷总产的13.1%,居中国首位。水稻分布遍及各县,双季稻多分布于滨湖和湘中丘陵盆地,其中滨湖区为中国著名产区。80年代以来,部分地区推广杂交水稻获得成功。

    2经济作物以油菜、棉、麻、茶为主,油菜发展快,是中国油菜籽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湘中和滨湖地区,多与稻、薯、棉等作物连(间)作套种。棉田主要分布在滨湖各县,以华容、澧县和安乡等县较集中,麻类以苎麻为主,次为黄红麻。苎麻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居中国首位,滨湖沅江市年产苎麻产量常占全省1/3。黄红麻以南县、华容和汉寿3县产量较多。烤烟是新发展的经济作物,多种植于湘南桂阳、宁远、新田等县。湘莲多产于湘潭县和滨湖一带。省内历来有种茶习惯,后因茶园遭受严重破坏,1949年产茶不足万吨。经恢复和扩大茶园面积,1990年产茶7.39万吨,在中国仅次于浙江,居第2位。茶园主要集中在三大区:以安化、桃江为主的资水中下游地区;以临湘、平江为主的湘东北区;以涟源、宁乡为主的湘中区。茶叶生产种类多样,过去多产绿茶和黑茶等,现转为以产红茶为主,同时兼作绿茶、黑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为名茶。果树种类多,以柑橘发展快,产量居中国第3位。柑橘园多分布于雪峰山两侧的河谷盆地及湘江、沅江下游地区。此外,省境共有16个县和农场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

    3森林资源较丰富,森林覆盖率36.6%左右,木材蓄积量1.94亿立方米,以杉、松、楠竹为主。1949年以来,年均提供约200万立方米商品木材和1000万根楠竹,是江南重要木材产区。用材林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山区,以湘西南沅江上、中游一带最为集中,是著名的杉木产区。楠竹分布较普遍,以资水流域低山丘陵区最多,桃江、益阳等县蓄积量都在3000万根以上。经济林以油茶、油桐和果树为主,也是中国主产区之一。70年代以来,全省茶油年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列中国首位;油茶林主要分布在湘江、沅江流域的红壤丘陵区。油桐林多集中在武陵山区,产量未达历史最高水平。

    4畜牧业以养猪为主,次为耕牛。全省每年有数百万头肉猪销售国内外,是中国重要的商品肉猪基地之一。以湘中、湘东一带饲养最多,其中长沙、宁乡、湘潭、湘乡等县每年出栏肉猪50万头以上。长沙“大围子猪”、宁乡“流沙河猪”和湘潭“沙子岭猪”具有耐粗食、早熟易长、繁殖力强、肉鲜美等特点,是省内三大优良猪种。耕牛中的黄牛多分布在丘陵山区,水牛多集中于滨湖。

    5湖南是中国淡水渔区之一,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青、草、鲢、鳙、鲫等40余种。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天然捕捞为主,以后逐步转入人工养殖,产量有所增加。塘库养殖多分布于湘中、湘东地区,洞庭湖区则为捕捞与养殖相结合。全省可供养殖水面尚有部分未及利用,发展渔业潜力大。

    农业区全省可分为4个农业区:1湘北滨湖稻、棉、麻、水产区。为省内最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著名商品粮基地之一。生产条件较好,农业开发历史早,专业化生产较集中,粮食和棉、麻生产分别占全省30%和80%以上,鱼产量占全省30%。2湘中湘东粮食和多种经营区。为全省农业较发达区。人口稠密,工矿城市多,土地垦殖指数高,精耕细作,粮食单产居全省首位,油菜、茶叶、柑橘、肉猪等产量高于其他农业区。3湘南经济作物与林产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小。为全省花生、烤烟、蔗糖产区。森林面积较大,木材产量较多,茶油产量居全省首位。发展经济作物潜力大。4湘西用材林和油桐产区。为全省木材、桐油主产区。山地广,开发晚,人口密度小,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工业湖南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具有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1949年以来工业发展迅速,许多部门从无到有。轻、重工业趋向密切配合,布局逐步向南部和西部扩展。

    1湖南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重要基地之一。锑、铅、锌和钨的产量最多,已跃居中国前列,其次为锡、汞、金等。锑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冷水江市锡矿山,为中国最大锑产地,常供应世界用锑的70%左右,有“锑都”之称。湖南为中国最大铅、锌生产基地。钨矿开采多分布在资兴与宜章交界的瑶岗仙等地。锡矿以临武、汞矿以新晃、金矿以湘西的产量较多。同时,在电力充裕、技术力量和交通条件较好的长沙、株洲、衡阳等市扩建和新建多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中株洲市已成为中国最大铅、锌冶炼基地之一。

    2机械制造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9%上升到90年代初期的27%左右。以矿山冶金机械、机车车辆修造和电机制造为主,衡阳市已成为中国南方矿山冶金机械制造的重要基地。株洲为中国南方最大机车车辆制造中心。湘潭市为中国电机制造中心之一。农机、机床、轻纺、食品等机械制造也有一定规模。

    3化学工业为发展较快部门,年产化肥百余万吨,岳阳、株洲、冷水江为全省三大氮肥生产中心。浏阳、石门是磷肥产地。此外,临湘的石油加工、湘乡的建材工业等已具规模。

    4电力工业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小型火电站,50年代后在冷水江、湘潭等地建设火电站,并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兴建柘溪、凤滩、双牌、东江等水电站。全省水电的比重已超过总发电量的50%。省内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5轻工业中的纺织、造纸和陶瓷发达。80年代末,全省棉纱和棉布的年产量比1952年分别增长8倍多和4倍多;同时,麻纺、化纤也有发展。湘潭已成为江南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岳阳、益阳集中了中国1/2以上的苎麻纺锭和织机;长沙和岳阳的棉毛化纤纺织亦较发达。湘西凤凰已建立民族工艺纺织工业。岳阳、邵阳为全省两大造纸工业中心。醴陵陶瓷驰名中外,为全省最大陶瓷工业中心。

    6食品工业以碾米工业最重要,次为制茶、肉类加工,一般规模小,分布广。大碾米厂多分布在长沙、常德、岳阳等地。茶叶加工则集中在安化、新化、临湘一带。肉类加工以长沙、衡阳、常德等地规模较大。

    7在传统工艺品生产方面,以长沙湘绣、浏阳鞭炮和夏布、益阳凉席和竹器、邵阳竹雕等著名。

    交通运输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建京广铁路复线同时,新建了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的湘西段。全省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1.38公里铁路,是江南铁路密度较大省份;1990年营运里程达2631公里。内河通航河流达110多条,约1万公里,经过整修疏通河道,水深在1米以上有2580公里。公路遍及全省,通车里程达5.72万公里。

    全省交通纵横交错,南北向的京广铁路与东西向的浙赣、湘黔、湘桂等铁路在株洲、衡阳相交,构成东部与省外往来的陆路主干。湘西的南北向的枝柳铁路与东西向的湘黔铁路交汇于怀化,成为西部陆路交通的“十”字形骨干。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是联结长江和省内的重要航道,加上公路,形成水陆交通网,担负过境与省内运输。80年代以来,全省客货运量增长快,其中长途运输以铁路较快,次为水运。公路主要以短途客货运输增长显著。交通运输枢纽有长沙、株洲、衡阳、湘潭、怀化、邵阳、常德、岳阳等。长沙已成为江南航空运输来往的必经之地,有定期班机与北京及全国各地联系。省内长沙与常德间有不定期航班。

    (罗仁)

    湖州市浙江省辖市,杭嘉湖平原西部经济重镇,以丝绸工业著称的水乡城市。位于省境北部,太湖南岸,东、西苕溪汇合于此。辖长兴、德清、安吉3县。面积5737平方公里,人口245.28万;其中市区面积1521平方公里,人口102.28万。秦置乌程县。隋置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得名。1912年合乌程、归安两县为吴兴县。1949年析城区置湖州市,1962年撤销,1979年复置,1981年吴兴县并入。1983年改为省辖市。1984年起,市区及德清、长兴2县相继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工业以丝绸为主,素称“丝绸之府”,生丝与绸缎产量仅次于杭州,居全省第2位。湖州丝织品以生丝提花织物为其特色,产品畅销国内外;食品工业以茶食著名;皮革业所产小湖羊皮有“中国软宝石”之称;湖笔和羽毛扇为传统工艺品,湖笔在晋代已闻名,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新兴工业有机械、化工、建材、电子等。内河航运发达,横贯全市的东塘河与京杭运河连接,可通杭嘉湖平原各地及上海、苏南一带。宣杭铁路在城西通过。主要名胜古迹有嘉业堂藏、黄龙山东南麓石灰岩溶洞黄龙宫、北宋铁佛寺、南宋飞英塔及毗山、邱城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下菰城的战国时期文化遗址。市属德清县有国内目前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

    (俞康宰)

    虎门珠江要塞,入海口之一,广州海上咽喉。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侧,伶仃洋北部,为东江及北江沙湾等水道出口。河道水深,潮差达2米,潮流较强,巨轮可进出。两岸山丘夹峙,江心大虎、小虎等石岛错落,故名虎门。东侧有沙角山,西侧大角山。沙角山以南海面称穿鼻洋。虎门出海口东侧的虎门要塞,在历史上彪炳史册。明崇祯八年(1635),英军舰曾首次炮击虎门,揭开了帝国主义者入侵广东罪恶史。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炮台于此。1840年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关天培等在虎门一带布防架炮,痛击英国侵略军,于虎门销毁英美鸦片200余万箱,震撼中外。其时有炮台11座,今仅余沙角、威远两炮台。虎门镇上有抗英纪念碑馆,节兵义坟和销烟池等纪念文物。1984年起,已于沙角兴建规模较大的火电站,并有年吞吐量100万余吨的开放港口和3000吨级的集装箱码头。虎门轮渡码头已于1991年5月竣工。

    (徐俊鸣司徒尚纪)

    虎跳峡世界深窄峡谷之一。位于滇西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与中甸县之间的金沙江河段上。金沙江流至石鼓附近突作大拐弯,流向由南北转为东偏北,为著名的长江第1湾,河谷逐渐收窄,形成峡谷。峡谷两岸雪山对峙,左岸为哈巴雪山,右岸为玉龙雪山,峭壁千仞,自谷底到山顶高差达3000多米,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1500多米。虎跳峡全长约16公里,始于金沙江及其支流硕多岗河汇合处下方长胜村附近,止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具村大坝子一带。两侧岩石为片岩和大理岩组成,山坡崩塌,形成江内多处险滩。枯水时,江中巨砾裸露,以猛虎可一跃而过得名。在虎跳峡全长16公里的河段上,其宽度仅60~80米,天然落差达200余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蕴藏极丰。

    (陈永森王霞斐)

    花莲港台湾先期建成的人工港。位于台湾本岛花莲市东北部。港区东向太平洋,西接东台纵谷北口平原,其间仅有海拔108米的美仑高地,美仑溪绕行高地西南入海。自溪口向东北沿海岸约1500米处有花莲港西防波堤东伸,与以东的东防波堤南端相对,构成人工港湾,自北至西南伸延,水域纵深约1.5公里,以东防波堤与太平洋分隔为内、外港。台湾光复后,虽经维修,已不堪发展需要。1959年实行扩建计划,主要工程有:扩建水域面积9.6万平方米(原内港面积为17万平方米),建造深水码头320米,浅水码头200米等。1978年起进行中的第四期工程计划新建东西防波堤及码头等。港口主要作业区皆在港湾西岸。1990年装货量309万吨、卸货量209万吨,共518万吨,次于后起的台中港。因受东台纵谷西坡中央山脉限制,主要腹地范围仅及苏澳以南花莲、台东两县界内,纵谷地带经济尚无较大发展。花莲港与花莲市美仑区东西相连,铁路沿港口东岸分向南北穿绕市区,与北回铁路南下干线相接,至花莲站4公里。自花莲港北至苏澳港海程50海里,基隆港110海里,南至台东港80海里。花莲港虽是东台湾第一要港,但在省内外航运活动上远不如北部的基隆、南部的高雄、西部的台中3港。

    (吴壮达)

    花莲县台湾省高山族聚集人数最多县份。位于台湾本岛东部,北界宜兰,南接台东,西沿中央山脉脊线与台中、南投、高雄3县为邻,东向太平洋。面积4628.57平方公里,人口35万。县府驻花莲市,在县东北花莲平原东侧海滨区。县境多山,除东台纵谷及其迤北一部分沿海低地外,山地约占全县面积87%。气候因山脉走向、纵谷地形、黑潮暖流等影响,雨量较多,气温较高。平地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左右,北部山地可逾3000毫米。年均温平地在22c以上,山地在20c以下。花莲溪和秀姑峦溪为较大河流。农业仅集中于纵谷地带,尤以纵谷北口附近的平原条件较优,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甘蔗等为主。花莲、台东间原有狭轨铁路,并为环岛公路所经,沿线有凤林、瑞穗、玉里等镇,但县境尚未形成重要工业区。各河水力利用仅木瓜溪较发达,有铜门、龙涧等中型水电站。花莲县是高山族集中地,有秀林、卓溪、万荣3山地乡。平地以阿美族为主,多分布于纵谷地带。北部山地(如立雾溪流域)则以泰雅族为主;其中的太鲁阁峡地带以自然景色壮丽著称。台湾中部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立雾溪河谷至花莲市,县境沿线已成为游览胜地。在立雾溪口以北的清水断崖临太平洋岸,峭壁高达千米,崖下怒涛汹涌,为举世壮观。此外,南部瑞穗乡舞鹤村的“扫叭石柱”和花莲市附近吉安乡阿美文化村的里漏独木舟,都是阿美族先人珍贵遗物。花莲港在县治东北部,为一依靠人工海堤筑成的海港,因腹地限制,发展远逊于高雄、基隆两港。

    (吴壮达)

    花坪自然保护区南岭山脉的绿色宝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与临桂县交界处,距桂林市约60公里。面积139平方公里。1954年始设花坪林场,1978年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区内山势磅礴,峰峦连绵,海拔1200~1600米,最高峰蔚青岭1778米,为越城岭之余脉。河流奔腾,飞瀑、湍流神奇壮观。瀑布主要有小滩瀑布、平水江瀑布及红滩瀑布等。河流有小江口河、粗江河及平野河等。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型,冬冷夏凉,多雨多雾。土壤植被均具垂直分布特点。1300米以下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300~1600米是山地黄棕壤和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1600米以上为亚热带山地草甸和山顶矮林带,在自然现象上构成富于原始性的生物地理群落单位。区内植物种类多达1114种,并成片保存有世界早已绝迹的“活化石”银杉,以及广东五针松、福建柏、红豆杉、鹅掌楸、樟木等名贵树种和稀有的紫竹、黑竹、四方竹等。名贵的杜鹃达16种之多。还有马尾千金草、鸡爪莲、独角莲、灵香草等名贵药材。动物资源多达500余种,有黑熊、青猴、野猪、角麂、獐、梅花鹿、野兔、角雉、白鹇、四川太阳鸟、钩嘴眉等珍禽异兽。溪流中有奇特的大鲵(即娃娃鱼)和半鳞鱼,是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保护区仍保持有真正的自然风貌,空气清新,风景迷人,是旅游胜地。

    (陈德高)

    花园口河南省境内原黄河渡口。位于郑州市北18公里处的黄河南岸。宋为建闸治水,曾营居造屋于此,后渐形成村落,名“桂花庄”。明吏部尚书许某曾于此修建花园,方圆达36公顷。后河道南移,村落与花园均为河水吞没,成为黄河渡口,名“花园口”。1938年6月,日军侵入河南东部,国民党为掩护溃退,于此炸毁黄河大堤,使河水泛滥于豫东、皖北、苏北3省14县市,受淹面积5.4万平方公里(称“黄泛区”),造成1250万人流离失所和89万人死亡的空前浩劫。经50年代治理,花园口乡修建了4座引黄闸和堤灌工程,种植水稻。在大堤上营造了防护林带。利用水源养鱼、养鸭、种植水生作物,著名的北京鸭已在此落户。

    (李润田)

    华北平原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今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

    地质与地貌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平原的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和元古代,盖层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影响。中生代时期华北平原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断块作用活跃,早第三纪时期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堆积范围逐步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1黄河冲积扇平原,2淮河中下游平原,3海河中下游平原,4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历史时期黄河频繁迁徙,北至天津、南及苏北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至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在黄河冲积扇前缘与鲁西南山地之间,分布有东平湖、蜀山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连串湖泊,古代著名的巨野泽、菏泽、孟诸泽亦均处于扇缘地带,但因黄河泥沙淤积,古湖沼多已消失。黄河冲积扇以南,大别山以北,地势相对低洼,淮河自西而东流经其间。淮河平原河、湖较密,公元12~19世纪黄河夺淮期间,曾为黄河泛道;南岸支流史灌河、淠河、池河等大多平行流向东北。大别山北麓岗谷湖洼交错分布,发育了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纵长形湖泊。此外,在淮河下游还分布有洪泽湖、射阳湖、高宝湖等。黄河冲积扇以北的海河平原,地貌分异较明显,近太行山、燕山山前为海河各支流及滦河堆积的冲积扇平原,除近山麓地带的地面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切割以外,扇面上堆叠有不同时期的河流沉积物;冲积扇平原的下方则为由海河流域南北两系河流所堆积的广阔冲积平原,北系河流多由西北流向东南,南系河流多由西南流向东北,两组水系在白洋淀—文安洼相汇,最后通过海河注入渤海。海河南系的冲积平原亦为黄河夺淮前北流时期的主要泛流区。渤海湾沿岸低平的海积—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米以下,平原上洼地、潟湖众多。黄河三角洲和滦河三角洲是这一平原上最大的两个三角洲。以贝壳堤及其他海相沉积物为标志的古海岸线遗迹,表明这一低平原数千年前曾为海水所浸。

    气候华北平原大体在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北则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春季旱情较重,夏季常有洪涝。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而递减。黄淮地区年均温14~15c,京、津一带降至11~12c,南北相差3~4c。7月均温大部分地区26~28c;1月均温黄、淮地区为0c左右,京、津一带则为-5~-4c。全区0c以上积温为4500~5500c,10c以上活动积温为3800~4900c,无霜期200~220天。平原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南部淮河流域800~1000毫米,黄河下游平原600~700毫米,京、津一带500~600毫米。平原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可达700~800毫米,冀中的束鹿、南宫、献县一带仅400~500毫米。各地夏季降水可占全年50~75%,且多暴雨,尤其在迎受夏季风的山麓地带,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降水年际变化甚大,年相对变率达20~30%,京、津等地甚至在30%以上。

    河流与水文平原河流众多,黄河、淮河、海河为平原最主要河流。

    1黄河为平原最大河流,进入平原,河道宽坦,淤积严重。花园口以下的黄河有“地上河”之称。黄河虽为中国第2大河,但水量仅及长江的1/20,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均甚大。

    2淮河中、下游处于华北平原南部,由洪河口至洪泽湖,两侧水系不对称。北侧支流较长而密集,河道宽阔,水流缓慢;南侧支流河流短小,水势湍急。洪泽湖以下,大部分水流转经高邮湖而泄入长江,另部分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淮河干流的夏季水量占全年50%以上,7、8月份常出现暴雨,淮河中游常于此时期出现洪峰,持续时间长,洪量大,历史上经常发生灾害。

    3海河是华北平原北部最大河流,主要支流有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水系,于天津附近汇聚入渤海。海河干道泄洪能力差,极易酿成洪涝灾害。海河水系许多河流的上游大多发源于山西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在平原上,以往河道一再淤决迁徙,永定河就有“小黄河”之称。海河流域各河7~9月的水量占全年50~70%,尤以8月水量最大,占全年25~40%;冬、春为枯水期,特别在春季,某些河段于个别月份甚至断流,夏、秋之交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的暴雨常成灾害。

    4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元代全线通航,经明、清两代不断治理改造,终于成为当时的重要交通线。京杭运河在华北平原上的一些河段虽然受到种种因素限制,不能持续发挥航运效益,但毕竟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至今对于远距离跨流域引水及河道整治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土壤与植被华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历史悠久,各类自然土壤已熟化为农业土壤。从山麓至滨海,土壤有明显变化。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及山东山地边缘的山前洪积—冲积扇或山前倾斜平原,发育有黄土(褐土)或潮黄垆土(草甸褐土),平原中部为黄潮土(浅色草甸土),冲积平原上尚分布有其他土壤,如沿黄河、漳河、滹沦河、永定河等大河的泛道有风沙土;河间洼地、扇前洼地及湖淀周围有盐碱土或沼泽土;黄河冲积扇以南的淮北平原来受黄泛沉积物覆盖的地面,大面积出现黄泛前的古老旱作土壤——沙姜黑土(青黑土);淮河以南、苏北、山东南四湖及海河下游一带尚有水稻土。黄潮土为华北平原最主要耕作土壤,耕性良好,矿物养分丰富,在利用、改造上潜力很大。平原东部沿海一带为滨海盐土分布区,经开垦排盐,形成盐潮土。

    华北平原大部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生植被早被农作物所取代,仅在太行山、燕山山麓边缘生长旱生、半旱生灌丛或灌草丛,局部沟谷或山麓丘陵阴坡出现小片落叶阔叶林;南部接近亚热带,散生马尾松、朴、柘、化香树等乔木。广大平原的田间路旁,以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等组成的草甸植被为主。未开垦的黄河及海河一些支流泛滥淤积的沙地、沙丘上,生长有沙蓬、虫实、蒺藜等沙生植物。平原上的湖淀洼地,不少低湿沼泽生长芦苇,局部水域生长荆三棱、湖瓜草、莲、芡实、菱等水生植物。在内陆盐碱地和滨海盐碱地上生长各种耐盐碱植物,如蒲草、珊瑚菜、盐蓬、碱蓬、莳罗蒿、剪刀股等。

    经济发展华北平原是中国开发较早、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地区。亦为现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平原及其邻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藏,煤炭、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纺织、食品等工业在中国占重要地位。有开滦、峰峰、徐州、淮南、淮北等大煤矿。山东的胜利油田年产原油仅次于大庆油田。华北平原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与中国各地沟通。平原城镇密布,除京、津两市外,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有20多座。

    华北平原粮食、棉花的产量已分别占中国总产量的18.4%和40%,油料作物在中国也占很大比重。华北平原是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黄河以北以二年三熟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和花生。随灌溉事业发展,一年两熟制面积不断扩大。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可一年两熟,目前以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为主,复种指数居华北地区首位。粮食作物也以小麦、玉米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淮及湖洼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芝麻、棉花、大豆等。华北平原还盛产苹果、梨、柿、枣等。

    河流改造的成就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受到干旱、洪水、沥涝、盐碱、风沙、蝗灾的危害,特别是黄河的南北改道和洪水泛滥,为害极大,影响甚广。1949年以来,对华北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先后在淮河流域与海河流域有计划地进行水利建设,使华北平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增强。黄河大堤经加高培厚,保证了汛期洪水安全下泄,改变了黄河过去“三年两决口”的状况;黄河下游两岸修建的引水工程,可灌溉农田66.67万公顷。淮河、海河和滦河上游山区已修建百余座大、中型水库和千余座小型水库,有效地拦蓄了洪水,并为工、农业用水提供了水源保证,特别是跨流域的引滦入津工程,缓和了天津市用水紧张的状况;中、下游平原区开挖、疏浚了数千条大、小河道,使666.67万公顷低洼易涝耕地基本解除洪、涝威胁,盐碱化的土地也显著减少。漳卫新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的治理或开挖,使海河五大水系分流入海的泄洪能力由4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47万立方米/秒。苏北灌溉总渠、新沂河、新沭河及淮河入江水道的开通,使水系纷乱的淮河下游平原具有较畅通的排水出路。为综合治理旱涝碱,黄淮海平原上已有各种实验点40余处,并且取得一定成绩。山东禹城实验区经多年的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粮食单产从1966年的每公顷1.35吨,提高到1990年的4.5吨以上。华北平原经40多年的治理改造,虽已取得明显效益,但黄河的根治、水资源短缺及低产农田的改造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参见彩图插页第23、24页)

    (邢嘉明)

    华蓥山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天然界山。又称西山。是四川省东部平行岭谷主体山脉。地质构造为褶皱背斜山地。山脉作北东向展布,长约300余公里,有九峰山、缙云山和中梁山3支脉。山势东缓西陡,海拔700~1000米,主峰高登山1704米,为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山体顶部为可溶性石灰岩,经雨水溶蚀后多成狭长形槽谷,最长达70公里,上有峰丛、溶洞、暗河分布。两侧为硬砂岩,形成陡峻的单面山。在山顶脊部有燧石灰岩出露之地,则形成“一山三岭二槽”的地貌形态。华蓥山是四川主要产煤区之一,已建有华蓥山煤矿、天府煤矿、中梁山煤矿。华蓥山西南余脉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境内,为四川名山和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古称巴山。全山有九峰并峙,气势雄伟,有“小峨眉”之称。共有植物1700多种,其中有北碚猴欢喜、缙云槭、香果树、红豆杉等珍稀植物,1979年建立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郑霖)

    华蓥市四川省南充地区辖市,以煤炭、建材为主的新兴重工业城市。面积430平方公里,人口33.73万。1964年始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地区,先后建立了光学机械、能源和建材工业。1978年11月成立华蓥工农示范区,由原广安县的永兴、代市、桂兴和岳池县的华蓥、中和五区部分土地合并而成。1979年10月改称为华蓥工农区,为县级行政机构。1985年改为华蓥市。市境位于四川盆地区的华蓥山西侧,东靠郐水,南连合川、江北,西依岳池,北接广安,距重庆市中心不到100公里,地理和交通条件优越。襄渝铁路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渠江从西北边境蜿蜒而过,上通广安、渠县,下达合川、重庆。市境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以山地为主,占46.3%。次为丘陵,间有少量宽谷平坝。华蓥山为全市主要地貌骨架,从东北—西南向绵亘市区,最高处海拔1580米。华蓥山是四川重要的产煤区,仅华蓥市煤炭储量就达5亿多吨。煤种多样,现建有绿水洞、高二矿、李子垭等主要煤矿。华蓥山石灰岩分布广,品位高达80%左右,有利于发展水泥、石灰工业。此外,有丰富的硫铁矿、石膏、滑石、方解石、铝矾土及优质矿泉水。全市有工矿企业120多个,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体,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光学机械、煤炭、水泥、石灰为全市工业四大支柱,是四川煤炭和建材工业基地之一。光学工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照相机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名胜古迹有佛教圣地宝鼎、风景秀丽的天池湖、褒先寺、晶然山等。

    (郑霖)

    华山中国名山,“五岳”中的西岳,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属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因其西约20公里另有少华山,故也称太华山。

    华山是秦岭支脉分水脊北侧的花岗岩石山,东、南、西三峰突起,壁立千仞,北峰和中峰虽略低,仍甚峻峭。五峰如莲花五瓣,古“花”“华”通用,故名华山。第三纪初,秦岭北麓断层下降,形成渭河构造盆地,秦岭上升形成山地,华山是白垩纪时花岗岩侵入形成“岩柱”,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由于花岗岩性和纵横节理发育,易风化侵蚀,加上南北两大断层错动和东西两侧流水下切,造成华山四面如削、断崖千尺、陡峭险峻的山势。

    华山北峰又名云台峰,海拔1614.7米,三面皆绝壁,登山所必经。中途千尺、百尺峡尤为险狭,山顶旁仅有苍龙岭一道南通华山主峰。苍龙岭受两侧的断层影响,顶部最窄处仅1米,坡度超过54°。中峰又名玉女峰,位于东、南、西3峰之间,实与东峰相联,不及北峰高峻。东峰又名朝阳峰,清晨可观日出,东北望黄河如带;峰下有一岩壁,形如手掌,称“华岳仙掌”。南峰是华山主峰,海拔1997米,一峰双顶,东曰松桧,西曰落雁,峰上苍松翠柏,峰南绝壁陡峭。西峰又名莲花峰,西侧断崖绝壁。五峰庙宇,今仅存西峰古刹。1949年后,在西峰建立了高山气象站。

    秦、汉帝王举行“封禅”,曾于华山下建“华岳庙”。山上庙宇多为明、清时所建,是道教胜地。

    (李健超)

    怀化市湖南省怀化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湖南重要铁路运输中转站,湘西物资集散地。位于省境西部、沅江支流水河畔。面积2187平方公里,人口48.48万。三国时怀化为阳县地。唐改阳州为鹤州。宋设怀化铺,并置递运所。清改设巡司,兼管驿务。1942年秋将原芷江、黔阳、辰溪、麻阳4县边陲之地划为怀化县,县治设泸阳。1949年冬移县治于榆树湾。1975年在县治设立怀化镇。1979年4月由怀化县析置怀化市。市境群山环抱,多石灰岩奇峰异洞。市区新建有湖天、井溪两座城市桥梁和主干道路工程。随湘黔、枝柳两铁路通车,怀化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并为两铁路干线上最大的综合性站场。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以加工工业、小型工业、集体企业为特点,拥有电子、食品、纺织、化工、建材等部门。市内有怀化师专等文教卫生单位多所,并有黄岩山自然风景名胜。

    (邓美成)

    怀玉山信江与乐安江分水岭,中国著名铜矿基地。位于江西省东北,自浙江边境向西南蜿蜒玉山、上饶、德兴、弋阳、万年、贵溪和余江等县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百余公里。主峰玉京峰位于玉山北境,海拔1817米。怀玉山经地质年代中的大规模断裂、褶皱、岩浆等活动及长期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奇峰竞秀的山势,且多沉积岩和岩浆岩,富有铜、铅、锌、金、银、铀等矿产,尤以山地南北山麓地带著名的铅山和德兴铜矿为丰富。非金属矿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石棉、蛇纹石、硫等。

    怀玉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森林广布,天然林以东北部保存较好,多珍稀树种,福建柏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均居江西首位,华东黄杉林面积达66.7公顷以上。在以黄杉为优势树种的特有混交林中,还有黄山松、南方铁杉、白豆杉、红豆杉、红楠、香果树、猕猴桃、大瓣红花茶花等。人工林以杉、马尾松为优势树种,油茶林分布亦广。野生动物有虎、豹、猴、梅花鹿、獐、画眉、锦鸡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怀玉山为方志敏、邵式平等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横峰葛源曾为中共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驻地。弋阳县漆工镇是方志敏故乡和“漆工镇暴动”发生地。

    德兴与玉山交界处的三清山风景区,面积53平方公里,风景点有280处之多,具有黄山之秀、泰山之雄和华山之险等特征。以石峰、古松、彩色瀑布、响云、神光等奇特风景及大面积的溶洞群著名。古迹有三清山古建筑艺术、石雕、石刻、怀玉山和端明等书院旧址。

    (范祖仁)怀远县安徽省蚌埠市辖县,重点产粮县之一,有“淮北江南”之誉。位于省境中北部、淮河北岸、皖北平原南缘。面积2357平方公里,人口111.08万。县府驻城关镇。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元改怀远县。县境东南和西南有小片残丘,余大部为平原;地势向东南微倾,北淝河、涡河、芡河等均顺地势流注淮河。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机拥有量占全省1/10,为全国农业机械化先进县之一。水利条件较好,有效灌溉面积居淮北各县之首。农作一年两熟,盛产小麦、水稻、甘薯和大豆,粮食总产和商品粮均居全省各县前列。怀远县又为全省红麻、烤烟、芦苇、鱼苗和山羊板皮重要产区。土特产以怀远石榴、乳泉特曲和圣泉啤酒著名。石榴主产于荆山和涂山山麓,以“红玛瑙”、“玉石籽”为佳,籽粒大、浆液多、味香甜。城郊名胜古迹有望淮楼、白乳泉、卞和洞、禹王宫和禹会村等。

    (朱孟春)

    淮安市江苏省直辖行政单位,苏北重要水利枢纽所在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偏北。苏北灌溉总渠和里运河交汇境内。面积1560平方公里,人口114.13万。古为淮阴县地,汉置射阳县,东晋改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复称山阳县,1914年又改淮安县,县治淮城镇。1987年设县级市。市境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属徐淮平原南缘,地面高程5~8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农业以旱作二年三熟制为主,小麦、玉米、棉花为大宗产品;渠南属里下河低平原,地面高程多在3米左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网稠密,盛行稻麦(或油菜)一年二熟制。结合治淮,1951~1952年开辟苏北灌溉总渠,继而整治里运河(见京杭运河),修建淮安船闸和其他涵闸工程;1975~1978年兴建淮安抽水站,为江水北调的配套工程;1985年又增建淮安第2线船闸,使淮安成为苏北重要水利枢纽所在地之一。淮城镇居民8.34万。有无线电元件、针织、棉纺、服装等工业;工艺品以花边、地毯著名。镇中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唐文通塔、宋镇淮楼、明射阳簃、清关天培祠等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市境北部宋集附近有青莲岗古文化遗址。市境下关盐矿纯盐储量近5亿吨。

    (单树模)

    淮北市安徽省辖市,中国重要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位于省境北部。辖3区及濉溪县。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161.4万;其中市区294平方公里,人口56.6万。市府驻相城。据《水经·濉水注》记载,相城春秋时即为宋都,秦设相县,今淮北市即以古相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1958年设立矿务局,1960年析萧县、濉溪县部分地区设濉溪市,1971年改名淮北市。市境位于皖北平原,除北部有两列海拔200米左右的小山峦外,余皆为平原,海拔约20~30米,起伏和缓。交通便利,濉(溪)阜(阳)铁路和津浦铁路符(离集)夹(河寨)支线通此,北连陇海铁路,南接京沪铁路。市境煤炭资源丰富,并有铁、铜、银、耐火粘土、白云石和石灰石等。煤矿主要散布在北起萧县,南到濉溪、宿县的广大地区,探明储量达80多亿吨。煤层较厚,煤种较全,已建成杨庄、芦岭、朱仙庄等大中型现代化矿井17对,1990年共产原煤1853.9万吨。位于濉溪县境的童亭煤矿1989年底已投产。原煤除供本省外,还运往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江西。电力工业以淮北第一发电厂规模最大,装机容量75万千瓦,年发电量40余亿度,居全省第1位。此外有纺织、建材、机械等工业。特产以濉溪“口子酒”最著。相山位于市区,风景优美,为游览佳地。名胜古迹有相山公园、共姬墓、相山庙(一名显通寺)、东汉哲学家桓谭藏书处石碑等。

    (朱孟春)

    淮河中国东部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水系组成。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介于北纬31°~36°,东经112°~121°。流域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19万平方公里,泗、沂、沭河水系8万平方公里。全流域除西、南和东北部为山地丘陵区,面积约占1/3外,其余为广阔平原。

    水系概况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泗、沂、沭河两大水系。

    1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平均比降0.2‰。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比降0.5‰;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处的三河闸为中游,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比降0.03‰;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面积3万平方公里,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比降0.04‰。

    淮河中游正阳关是上中游山区洪水汇集处,古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称。正阳关以上至洪河口之间,两岸为高岗,中间为一连串的湖泊洼地,较大的有蒙洼、城西湖、城东湖等;正阳关以下至洪泽湖之间,亦有一系列湖泊洼地,南侧有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等,北侧有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历史上均为洪水滞蓄地。淮河下游洪泽湖出路除入江水道外,还有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河。苏北灌溉总渠直接入海,淮沭河分流入新沂河及废黄河。淮河中上游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21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16条。北岸支流源远流长,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漴潼河等;其中以沙颍河为最大,流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长619公里。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山区或丘陵区,源短流急,较大的有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流域面积都在5000~6000平方公里。下游里运河(见京杭运河)以西各支流均入入江水道(见淮河入江水道);以东为里下河和滨海区,各支流直接入海。

    2泗、沂、沭河水系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泗河源于新泰市南部太平顶西麓,流经南四湖,汇湖东西诸水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又汇邳苍地区来水,经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南四湖、骆马湖流域面积分别为3.17和5.1万平方公里。沂河源于沂源县鲁山南麓,南流经临沂至江苏境内入骆马湖,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沭河源于沂山南麓,南流至临沭县大官庄分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经江苏新沂县入新沂河,新沭河东流穿马陵山经江苏石梁河水库和沙河故道,至临洪口入海,流域面积5700平方公里。临沂以南,在彭道口闸至大官庄之间开有分沂入沭河道,分泄沂河洪水入沭河;在江风口开有邳苍分洪道,分沂河洪水入中运河。

    淮河流域较大湖泊有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高邮湖等,其中洪泽湖最大库容130亿立方米,为淮河流域最大淡水湖,中国第5大淡水湖。

    气候与水文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南部大别山区最大达1300~1400毫米,北部黄河沿岸最小仅600~700毫米。每年6~9月份为雨季,亦称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量的60~70%。冬季降水仅占8%。多雨年的降水量可达少雨年的3~5倍,并经常出现连旱和连涝年。淮河流域汛期多暴雨,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水。

    淮河流域年均地表径流深为240毫米,年地表径流量为622亿立方米,属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流域内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较丰,一般在地面以下60米内均有较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来源由降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224亿立方米。两者合计为846亿立方米。

    经济概况淮河流域地处中原,跨豫、皖、苏、鲁4省,另有湖北省零星土地。重要城市有郑州、开封、平顶山、许昌、漯河、信阳、淮南、淮北、蚌埠、徐州、淮阴、扬州、连云港、兖州、济宁和枣庄等市、县。流域有耕地约0.133亿公顷,人口约1.3亿。农作物淮北以旱粮为主,淮南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油菜、烟叶等为大宗。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全流域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518亿吨。河南的平顶山,安徽的淮南、淮北,山东的兖州、枣庄,江苏的徐州都是全国重点产煤地区。有津浦、京广、陇海、淮南、阜淮、濉阜、符夹等铁路交织其间;公路网遍及全流域;内河航道以京杭运河和淮河干流为骨干,较大支流和下游水网地区都能通航。淮河流域自古是中国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又为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灾害与变迁公元12世纪前,淮河独流入海,尾闾通畅。宋代时海潮可上溯至江苏省的盱眙县城。泗、沂、沭河均为淮河下游支流。1194年黄河在河南省原阳县境(另一说是1128年在李固渡附近)向南决口,在徐州以下夺泗河,在淮阴以下夺淮河,并泛及河南省的沙颍河、涡河和山东省的泗河流域;直到1855年,黄河才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北决改走现道。在黄河侵泗夺淮期间,淮河入海故道淤成今废黄河,河床高出地面数米,淮河入海口形成新三角洲,海岸线向东推进60公里,成为现今之海岸线。

    黄河夺淮600余年,由于黄河泥沙淤积,黄河故道成为淮河与泗、沂、沭河的分水脊,淮河入海尾闾全部淤废,加上明清两代采取蓄清刷黄,引淮济运的治水策略,不断加高加长原来防御淮河洪水的高家堰,形成现今高大的洪泽湖大堤,洪泽湖不断扩大。1851年淮河被迫从洪泽湖东南角冲决三河改道入长江。泗、沂、沭河也由于黄河夺泗夺淮,失去入淮的流路,渐潴水成现今之南四湖和骆马湖。

    1938年国民党政府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造成黄河又一次严重侵淮,到1947年方才堵复。黄河洪水泛滥面积达5万余平方公里,在颍、涡河之间,豫皖两省有2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遭泥沙淤积,成为荒无人烟的黄泛区。淮河流域的洪、涝、旱灾频繁。从公元1400~1900年,共发生较大水灾350次,较大旱灾280次,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困境。

    治淮成就20世纪30年代初,导淮委员会、江苏省先后整治了张福河与淮阴以下的废黄河,开挖了七套到套子口间的中山河,整修了淮河干流中游及苏北京杭运河堤防,疏浚了运河浅滩,修建了刘老涧及淮阴100吨级船闸等工程。1949年以来,首先进行了沂、沭河的治理工程,开挖了新沭河和新沂河,使泗、沂、沭河洪水有了出路。1950年起开始全面治淮,根据中央关于“根治淮河”的决定,明确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成立了治淮委员会。1951、1956、1971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治淮规划。规划内容以防洪、除涝、灌溉为主,并包括水土保持、水力发电、航运等方面。50年代以来,在山地丘陵区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53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35座,中型水库150座,总库容250亿立方米。较大的大型水库有安徽的响洪甸、梅山、佛子岭(见佛子岭水库),河南的南湾、鲇鱼山、薄山、宿鸭湖、昭平台、白龟山,山东的岸堤、跋山,江苏的石梁河等。在平原地区利用湖泊、洼地修建蓄洪滞洪区十余处,总库容280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洼蓄洪区有安徽的濛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江苏的洪泽湖、骆马湖,山东的南四湖等。扩大下游地区入江入海出路,淮、泗、沂、沭下游的泄洪能力从原来的0.9万立方米/秒,增加到2.7万立方米/秒。其中主要的有新沭河、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江水道。加高加固干支流堤防1.5万公里;新挖骨干河道十余条,其中较大的有漴潼河、堤上的三河口,直泻白马、宝应、高邮、邵伯诸湖,经江都县六闸穿里运河,过归江坝,出运盐、金湾、太平、凤凰、新河、壁虎等6条河,穿古运盐河归并为廖家沟和芒稻河入沙头河(即小夹江),于三江营入长江,正式形成了入江水道,排泄淮河全部洪水。1949年前入江水道残破,汛期常溃决淹没里下河低平原。1953年建成了控制入江水道进口的三河闸。以后又配合江都水利枢纽的建设,陆续全面整治入江水道,使入江水道的排洪流量由原来的8000立方米/秒提高到1.2万立方米/秒,但在特大洪水到来时仍难以安全泄洪。

    (单树模)

    淮河入江水道淮河下游主要排洪河道,长150公里。位于江苏省洪泽湖下游。明万历年间,淮河洪水多次淹泗州城及明祖陵,洪泽湖大堤被冲决。翌年,大举分黄导淮,在洪泽湖大堤上建武家墩、高良涧及周家桥3座泄洪闸,分泄部分洪水经运河东里下河低平原入海;后又疏浚了沟通高邮与邵伯两湖间的茆塘港(即今毛塘港),开金湾河经芒稻河泄洪入长江。这是正式开辟水道,使部分淮水入江的开端。明末清初,将淮河洪水改为入江为主,先后增辟归江河道。始建的金湾、芒稻等5座闸坝被冲毁后,逐步改建为临时性柴土坝归江坝10道,汛后堵,汛前拆,直至20世纪50年代。清咸丰元年(1851),黄河、淮河同发大水,因淮河会黄入海口门被淤塞,洪水遂冲破洪泽湖大工业城市。位于省境中部偏北,废黄河南岸,京杭运河里运河段流贯市区。辖2区及淮阴、金湖、盱眙、洪泽、泗洪、泗阳、沭阳、灌南、涟水9县。面积1.9548万平方公里,人口988.56万;其中市区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口43.37万。淮阴市古称清江浦,兴起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清江浦渠开凿之后;万历十七年(1589)黄河徙草湾新河后,清江浦逐步取代淮安县新城(古称末口),成为里运河漕船盘坝入黄北运和淮盐向南转运的口岸。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又迁清河县治于此。迨海运兴起,运河淤塞,漕运废除;津浦、陇海二铁路相继建成通车,盐运亦趋衰落。1912年改清河县为淮阴县;清江浦亦相应改称淮阴。1951年划城区和近郊建清江市。此后,市、县分合多次,清江市、淮阴市名称屡易。1983年改清江市为淮阴市。原系商业城市,仅有少数工厂和手工业作坊。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了食品、纺织、化工、机械、电力等工业部门。同时,还结合治淮,大规模整修里运河(见京杭运河),开挖新航道,兴建淮阴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公路网,使淮阴市成为两淮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水陆交通要冲。市境有中国最大内陆地下岩盐矿。泗洪县有彭雪枫烈士纪念馆,县境洪泽湖畔已建鸟类保护区。

    (单树模)

    淮南市安徽省辖市,中国大型煤炭、电力工业基地之一。有“百里煤城”和“能源城”之称。位于省境中北部。辖5区及凤台县。面积2121平方公里,人口179.32万;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20.07万。1951年设市,市府驻洞山。市境地势南高北低,南为舜耕山,西为八公山,北为淮河平原。矿藏以煤炭为主,并有陶土、石灰石和粘土矿等。煤田分布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储量140余亿吨。1949年后陆续建立谢一、谢二、谢三、李一、李二、新庄孜等矿井,70年代中期兴建年产煤300~400万吨特大型矿井数座,所产煤炭主要供给华东地区。1990年煤产量已突破1000万吨。淮南为华东和全国大型火力发电基地之一,有大型火电站数座,包括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洛河电厂。此外,化工、机械、纺织、造纸等工业亦较发达。水陆交通方便。市内有公路干线12条。淮申水运线经淮河、洪泽湖、京杭运河和长江可达上海。铁路有水(家湖)张(楼)线和阜(阳)淮线通过。淮南淮河大桥为新建的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铁路桥长3428米,公路桥长3196米,为淮河第一大桥。市内名胜古迹有六朝至隋唐时期的古寿州窑遗址11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西有八公山,以“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而闻名。1990年底市属凤台县又发现煤炭储量达26亿吨的新集矿区。

    (朱孟春)

    淮沭河江苏省北部分淮入沂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又名淮沭新河。位于淮阴市境内。1958~1960年开辟。西南从洪泽湖大堤二河闸引水,东北行经淮阴水利枢纽,到沭阳县过新沂河后,北上连云港市,经临洪口注入海州湾。长196公里。沿线兴建各种控制、配套工程。汛期可分泄淮河洪水入新沂河入海,最大泄洪量为3000立方米/秒。旱季则引洪泽湖水或调引由江都水利枢纽和淮安抽水站抽引的江水北上,补给沂沭河下游平原灌溉用水,并保证淮沭河航运和连云港布用水。

    (单树模)

    淮阴市江苏省辖市,苏北新兴新汴河、茨淮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河、红卫河、洙赵新河、邳苍分洪道等;修建了大量的泄洪、节制、挡潮闸,使淮河中下游达到40~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沿海地区海潮不再入侵。平原区约660万公顷易涝耕地,已有一半以上达到三年一遇以上的除涝标准。在灌溉方面,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和井灌区,全流域灌溉面积从50年代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现在的733.3万多公顷。其中大型水库灌区有淠史杭灌区,是现今全国丘陵区的最大灌区。河湖灌区中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灌区,加上江苏省江都大型抽水站江水北调工程(见江都水利枢纽),可灌溉平原区耕地133.3万余公顷。4省平原区打机电井75万眼,可利用地下水灌溉约233.3万余公顷。水力发电已装机28万千瓦。航运事业有一定发展,已初步形成流域性水运网。治淮近40多年来,在防洪方面,仅淮河干流和沂、沭、泗水系累计减免的洪灾耕地面积就有533.3和620万公顷;灌溉、除涝、航运、水力发电等方面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粮食、棉花、油料等产量大幅度增长。苏北地区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水旱碱灾严重的豫东、皖北、鲁西南地区也发生很大变化。

    (王祖烈)

    淮阴水利枢纽淮河下游具有综合效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又名杨庄水利枢纽。位于江苏省淮阴市西杨庄,地当中运河和里运河衔接处,废黄河、盐河和淮沭河亦交汇于此,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和沟通京杭运河与淮北诸河航运的关键工程。1128年(见中国历史地理)后,黄河、淮河、运河即交汇于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治淮,以杨庄为中心,先后兴建杨庄闸、涟水闸、二河闸、淮沭闸、淮阴老船闸、淮阴船闸、盐河船闸和淮沭船闸。此外,还建有张福河船闸,在盐河引水处建有小型水电站。每年汛期,通过二河闸引水到淮阴水利枢纽,设计可调洪水3000立方米/秒,经由淮沭河北上入新沂河;可调洪水300立方米/秒,经杨庄闸入废黄河东流入海。灌溉季节,通过二河闸和里运河引水到淮阴水利枢纽,设计可调水750立方米/秒,供下游各市、县灌溉之用。

    (单树模)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辖县,自治区菜牛基地县。位于自治区北部,与贵州省毗邻。面积4553平方公里。人口32.71万。县府驻思恩镇。环江县于1951年由宜北、思恩两县合并而成,以县驻地有河环如带的环江而得名。多民族聚居县,有壮、毛南、汉、苗、瑶、布依、侗等12民族。其中县西部上南乡和下南乡一带为毛南族聚居上地,约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90%。1986年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境地处云贵高原山麓,九万大山横亘县东北。地势北高南低,低山丘陵广布。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由于气候温和,水草丰盛,适宜发展养牛,成为全国商品牛——菜牛基地之一。毛南族聚居的山乡下南和水源一带,以肥嫩、肉鲜多汁、营养丰富的“环江菜牛”而闻名国内外。环江凉席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矿产资源有煤、铁、铅、锌、铜、石棉、滑石及硫等。为开发红山、茂兰煤田,成立了红茂矿务局,并修建了金城江至红山、普洛至贵州茂兰更班的矿区铁路,全长123公里。环江还建有化肥厂、雅脉钢铁厂和河池钢厂等。下南乡有记载毛南族情况的“谭氏世谱”石碑。

    (陈德高)

    黄壁庄水利枢纽滹沱河中下游水利工程之一,因大坝位于河北省平山县黄壁庄村而得名。主要控制岗黄之间干流和支流冶河洪水,同时发展灌溉、发电,解决城市用水。始建于1958年,1965年续建。黄壁庄水库地处太行山东翼,平山、灵寿、获鹿县境内,水库建在滹沱河出山口处,控制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5%。与上游岗南水库(见岗南水利枢纽)均为年调节水库。工程主坝高32.5米,长1840余米,顶宽7.5米,副坝长6900米,最大坝高19.2米。总库容12亿立方米。与岗南水库联合运用,可将上游千年一遇洪峰流量由2.74万立方米/秒削减为1.92万立方米/秒,水库下游有石津、灵正等灌渠,可灌农田近20万公顷。电站装机容量1.6万千瓦,年发电量4200余万度。

    (邓绶林唐学曾)

    黄帝陵又称黄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二里桥山。相传约5000年前,黄帝为黄河流域最早的杰出部落首领,姓公孙,名轩辕,以土德称王,土是黄色,故称黄帝。在当时频繁的部落战争中,他杀死南方部落首领蚩尤,击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并与之合并,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成分。传说的许多发明,也被认为起源于这一时代,因此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载黄帝葬桥山,桥山在陕北子长县北。今黄帝陵为汉以后所建,原在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972)移建今址。陵园内有陵墓、轩辕庙。庙内陈列黄帝画像和有关黄帝的文物,柏树成荫,古柏成为黄土高原残存森林的珍品,最大者高19.3米,下围10.3米。碑亭中林立中国历代各族的石刻祭文和重修黄帝庙的记载数十块。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原陕甘宁边区政府曾派人前来祭扫黄帝陵。1949年后,每年清明节都举行祭扫黄陵的仪式。

    (李健超)

    黄岗山见福建省、武夷山脉。

    黄果树瀑布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贵州省西南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东北距贵阳市150公里,滇黔公路从旁通过。早在1638年,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即来此考察,因而传名久远。黄果树瀑布为上起白水河,下至螺丝滩瀑布群中最高的一级巨大跌水,高达66米,宽80米,年均流量16立方米/秒,洪峰时流量达2000多立方米/秒,极为壮观。瀑布以上为宽谷,以下为马蹄形峡谷。瀑布壁面陡直,瀑水飞流直下,在瀑布壁面上除有厚达8米的流水钙华外,在钙华与壁面间形成长42米的“水帘洞”。瀑下又有多处冲蚀坑——“犀牛潭”、“马蹄滩”等。右侧则有暗河,往下游还有从河床涌出的冒水塘,构成了黄果树瀑布的独特景观。黄果树瀑布是在三叠系白云质灰岩和断层夹持这一地质基础上,由于地面抬升,河流溯源侵蚀而形成裂点,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喀斯特发育,下游暗河塌顶,瀑布自身又侵蚀后退而成,目前贴附于瀑面上的钙华沉积尚处于略向前增长的过程中。黄果树瀑布以其巨大的规模,壮观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成因,早已闻名中外。又因该区喀斯特发育,奇峰异洞,怪石丽水与飞水惊涛,激雾凝虹浑为一体,互相映辉,故成为贵州省最瑰丽的游览胜境。由贵阳至风景区的高等级公路,长137公里,已于1991年5月通车。

    (杨明德)

    黄海见中国的近海。

    黄河中国第2大河,因河水黄浊而得名。古代称为“河”,汉书中始称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7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

    流域概况黄河流域位于北纬32°~42°,东经96°~119°,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界阴山,南至秦岭。西高东低,西部青海高原海拔3000~4000米,位于西南部的阿尼玛卿山(积石山)主峰阿尼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黄河流域的最高点。中部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和崤山、熊耳山、中条山、太行山脉等山地,海拔1000~2000米。东部为华北平原和鲁中丘陵,华北平原海拔大部在百米以下,鲁中丘陵海拔400~1000米。

    干流概况1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以上是黄河的上游,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河段长3472公里,从约古宗列盆地下口计算,落差3464米,有白河、黑河、大夏河、洮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等重要支流汇入。

    黄河最初的源流称玛曲。河出约古宗列盆地,向东穿过茫尕峡谷,进入有许多“海子”的沮濡滩地,名“星宿海”。在星宿海东部,玛曲分别从左、右岸接纳扎曲和卡日曲。扎曲较短,水量小,干旱年份河道干涸。卡日曲较长,两河交汇处以上,卡日曲长20多公里,当前亦有人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黄河出星宿海后穿过扎陵湖和鄂陵湖。扎陵湖面积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9米;鄂陵湖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是中国两大高原淡水湖。过两湖至玛多县城附近的黄河沿,源地至此流程270公里,年水量增加到5亿立方米以上。

    黄河嗣后穿行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间的古湖盆和丘陵宽谷,至川、青交界的松潘草地,东受岷山所阻,绕阿尼玛卿山作180度的大弯,折向西北,重新进入崇山峻岭之中,在青海东部穿过拉加峡、野狐峡、拉干峡等一系列峡谷,又作180度大弯,向东流入龙羊峡。

    从龙羊峡到青铜峡,黄河穿行在群山中,河道一束一放,峡谷与川地相间。此段河道长910多公里,落差1320米,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占黄河干流的43%,有著名的刘家峡(见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见青铜峡水利枢纽)和龙羊峡(见龙羊峡水电站)。峡谷间为川地,著名的有贵德盆地、兰州盆地、靖远盆地等。河出青铜峡,流经宁夏平原,流入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

    黄河上游段水多沙少,为黄河主要清水来源区。兰州以上流域面积仅占花园口站集水面积的30%。但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却占花园口站的57%。黄河在兰州以上大部流经高原,河水含沙量小,兰州站多年平均含沙量3.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08亿吨;河口镇站分别为5.7千克/立方米,1.42亿吨。

    2黄河中游从河口镇到河南省郑州附近的桃花峪,流程1200多公里,落差880多米,流域面积34.38万平方公里。河流穿行于峡谷中,成为陕、晋两省的天然分界线。除河曲、保德等河谷较开阔外,绝大部分河谷两岸崖壁陡立,高出水面数十米至百余米,河道一般宽200~400米,多急流险滩,有著名的壶口瀑布。壶口以下65公里为禹门口(又称龙门),龙门山和梁山左右环抱,形势惊险。出禹门口,河面开阔到3~15公里,有汾河、渭河、泾河、北洛河等支流汇入。黄河在甘、宁、内蒙古、陕、晋等省区形成马蹄形大弯,到潼关受秦岭阻挡,折向东流,进入豫西峡谷。过三门峡,河心有两座石岛,把河道隔成“人门”、“鬼门”、“神门”,古称“三门天险”,三门之下有一小岛,挺立河中,即为著名的“中流砥柱”。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即兴建于此。自孟津县小浪底以下进入低山丘陵区,河道逐渐放宽至1~3公里,是由山地进入平原的过渡性河段。

    黄河中游流经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输沙模数大于5000吨/平方公里的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是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含沙量大的支流,如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三川河、延水、汾河、北洛河、泾河、渭河等均发源于此。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以及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干支流,为黄河下游洪水的三大来源区,其中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有伊洛河和沁河等重要支流汇入,这里暴雨强度大,集流快,洪峰预见期短,对下游防洪威胁很大。但为黄河两大“清水”来源区之一。

    3桃花峪以下是黄河的下游,长780多公里,落差95米,流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河道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黄河带到下游的泥沙平均约有3/4被送到入海口,约1/4淤积在河道内,使河床逐年抬高,成为世界著名的“悬河”。目前黄河河床一般高出大堤外地面3~5米,甚至有高出10米者。黄河下游汇入的主要支流仅有大汶河等。除山东的平阴、长清一带有山地屏障外,两岸全靠大堤约束。黄河大堤北岸起自河南省孟县中曹坡,南岸起自郑州邙山脚下,两岸全长1300多公里。河道上宽下窄,河南段两岸大堤的距离一般约为10公里,最宽达20公里,沙洲罗列,多串沟歧流,河势摆动频繁。山东陶城阜以下河道逐渐缩窄,两岸大堤间的距离一般为0.5~2.0公里,山东省东阿县最窄处河面宽仅300多米。

    黄河下游现存的唯一湖泊是位于山东省梁山、东平两县的东平湖。据《水经注》载,黄河下游约有130多个湖泊陂塘,因黄河决溢改道都淤成平陆。

    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属弱潮、多沙、摆动频繁的陆相河口。黄河三角洲发育很快。近代三角洲以利津宁海为顶点,大体包括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面积5400多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角洲顶点从宁海下移到渔洼附近,小三角洲面积约2200多平方公里,1954~1982年平均每年造陆38平方公里,海岸线年均向海推进近0.47公里。1855年黄河改走现行河道以来,发生在三角洲顶点附近的河口改道共10次,其中1949年以前7次,1949年后3次。

    气候与水文黄河流域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78毫米,北部雨量较少,年均最少仅约150毫米;南部雨量较多,年均最多800多毫米。6~10月降雨占全年的65~80%,且多暴雨。暴雨强度大,一次降雨甚至可达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

    黄河郑州附近花园口站年均径流量470亿立方米,计入工农业耗水量,年均天然径流量达560亿立方米,包括花园口以下天然来水量,黄河天然径流量合计为570多亿立方米。按1956~1979年24年水文资料,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28亿立方米。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兰州以上地区、龙门至潼关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集水面积仅为全河的60%,而天然径流量却占全河的87%。径流量年内分配,7~10月占60%左右。年际变化最大最小年径流量比值,兰州站为3.17,河口镇站为3.44,中游有些支流的比值高达5~12。

    黄河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居世界各大江河首位,年均输沙量16亿吨,年均含沙量37.7千克/立方米(以陕县站为代表),90%的泥沙来自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其中80%集中产生于输沙模数大于6000吨/平方公里的11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年内、年际变化不均匀,85%左右的泥沙来自汛期几场暴雨,中游有些支流一次洪水的输沙量即可达全年的1/3或更多,形成浓度很大的高含沙水流。黄甫川、无定河、窟野河等多沙支流更有含沙量1000~1500千克/立方米的极值。据陕县站实测,黄河1933年输沙量最多,达43.9亿吨;1928年最少,为4.88亿吨(表1)。

    黄河水力资源居全国第2位。干支流水力发电理论蕴藏量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500多亿度,其中干流可开发水电资源2500万干瓦。

    黄河支流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6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10条。重要支流有15条。

    人文概况黄河流域共有耕地0.18亿公顷,人口1.3亿。上游草原辽阔,是中国羊毛、皮革和其他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中、下游有广大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是中国农业发源地之一。陕、豫、鲁等省的小麦、棉花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黄河鲤鱼闻名。河口滨海浅海区出产毛虾、对虾等20多种水产品。

    黄河流域蕴藏有煤、石油和铁、铜、铝、铅、金、银、钨、铬、镁等矿藏,目前已逐渐形成上游水电基地、中游煤炭基地、下游石油基地的能源工业的布局。是中国举足轻重的三大常规能源基地。流域亦为中国重要工业区,重要城市有西宁、兰州、银川、包头、西安、太原、洛阳、郑州、济南等。有京广、京沪、陇海、兰新、京包、包兰、兰青、青藏、太焦、焦枝、新焦、新济、济石、同蒲、石太、宝成等铁路干线和支线。1949年前黄河上仅有兰州、郑州、济南3座大桥,至1990年底已建成桥梁75座,沟通了两岸交通。黄河干流仅部分河段通行木船和小型驳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远在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有定居农业。距今约3500年前,位于黄河流域的商王朝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之一。由夏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历史灾害黄河的洪水灾害闻名于世。危害最烈的是在下游。黄河一年中有4个汛期,夏季的称为“伏汛”,1933年河南陕县水文站洪峰流量2.2万立方米/秒。1958年河南花园口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达到2.23万立方米/秒。据历史洪水调查推算,1761年和1843年,花园口和陕县站出现过3.2万和3.6万立方米/秒的洪峰;此外,还有9~10月的“秋汛”,3~4月的“桃汛”和春初的“凌汛”。伏汛和秋汛通常合称为“伏秋大汛”。

    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决口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有历史记载的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26次。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故道”,大体经河北,由今滏阳河道、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从公元前602年黄河第1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以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河入海。灾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长江下游约2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1933年下游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360多万人。1938年国民党政府扒开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淹死89万人,造成著名的黄泛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道密度2~7公里/平方公里,沟壑面积占土地面积的30~50%,有的达60%以上。但黄河的冲刷和淤积却是华北平原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河流域旱灾严重。公元前1766~公元1944年,有记载的旱灾即达1070多次。公元1877~1879年鲁、豫、冀、晋4省连续3年大旱,饿死1300多万人。1929年黄河流域普遍大旱,灾民达3400万人,1942~1943年,豫、冀、皖等省大旱,仅河南省就饿死数百万人。

    治理成就远在春秋战国时代黄河两岸已修筑了堤防。两汉时代,抢险、堵口和保护堤岸的“工程”已经出现。宋代已有简单的报汛方法和防汛制度。公元1世纪后半期(东汉永平)的王景,16世纪后半期(明嘉靖到万历)的潘季驯,17世纪后半期(清康熙)的靳辅,陈璜等,对于黄河下游的修堤防汛工作,都有重大贡献。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展开了大规模综合治理黄河的工作。

    下游修防,加高加厚大堤,堤身高普遍达9~10米,顶宽7~11米,发现和填实堤身内部的洞穴、裂缝等各种隐患33万多处。引黄河水淤平潭坑、洼地,淤高背河地面,增强大堤抗洪能力。大堤上的险工坝岸全部改建为石坝。大堤植树种草,实现了绿化,防止风波和雨水对堤身的冲刷。下游河道也进行了整治,修筑了170多处护滩控导工程,同130多处险工、5000多道坝岸相配合,使山东省东明县高村以下400多公里的河道得到控制,高村以上也缩小了主溜游荡范围。还修建了三门峡、陆浑等防洪水库,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初步组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改变了单纯依靠堤防守堤防险的局面,并组织了强大的群众防汛队伍,战胜了历年的洪水,特别是战胜了1958年花园口站2.23万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改变了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

    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广泛开展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取得了减沙增产效果。上中游地区建成660多万公顷防护林。

    远在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修建了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在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汉武帝时在关中修建了白渠、灵轵渠、成国渠、渠、龙首渠等。在干流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支流湟水、汾河、沁河下游也很早都有相当规模的灌溉工程。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夕,黄河流域全部灌溉面积仅约为80万公顷,水电事业几乎空白。至80年代末黄河干流上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三门峡等8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支流上建起大中型水库167座,干支流水电站总装机350万干瓦,1990年发电量逾180亿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多。目前在黄河上游又在兴建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的李家峡水电站。全河灌溉面积466万余公顷,约为1949年的6倍。过去没有引黄灌溉工程的黄河下游,现已建成引黄涵闸76座和55座虹吸、68座扬水站工程。引黄灌溉和补源面积达200万公顷,成为中国最大的自流灌区。在黄河流域还广泛开展了水沙的综合利用,下游已累计放淤改造沙荒盐碱地20多万公顷,并为黄河流域的城市人民生活和位于下游两岸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重点工程的工业用水提供了水源。

    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不但解决了青岛市居民的生活用水,而且使沿途高氟区71万人民结束了喝咸水的历史。

    (王长路童琳琅)

    黄河三角洲黄河口在历次淤积延伸—摆动—改道过程中形成的扇形地带。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向河口地区输送约12亿吨泥沙,大部分淤淀在三角洲上。泥沙使河口不断向海延伸、河床逐渐抬高,淤积到河道不适应泄洪要求时,河水便冲破河堤寻新径入海。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摆动于海河与淮河之间,每次改道都在新河口处淤淀出三角洲。广义的黄河三角洲指河南省巩县以东、北至天津、南到废黄河口的广大黄河冲积平原;狭义的即近代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于山东利津入渤海后形成的扇形地带,以利津以下的宁海为顶点,东南至小清河河口,西北到徒骇河(套尔河)入海处,前缘突出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包括东营市的垦利县、河口区和东营区,及沾化、利津、广饶和牛庄等区县部分地区,面积1.16万余平方公里。目前黄河口继续向外延伸,三角洲面积以年均150米的速度向渤海扩展,年造陆面积达23平方公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也是若干新老套叠河道发育的过程。黄河自改道以来的百余年中,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决口、分汊、改道频繁(大改道已达12次)。每次改道、摆动,都在三角洲上留下废弃河道。三角洲地势低平,地面高程2~10米,中间高、两侧低,西南高、东北低,坡降0.1~0.06‰。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辽阔,土层深厚,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大豆、水稻;20多万公顷草原生长多种牧草,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天然牧场;浅海区海底平坦,黄河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盐,饵料丰富,宜于鱼、虾、蟹、蛤等生长繁殖,优质鱼有鲚、鲈、梭、黄姑等20余种,素称“百鱼之乡”。三角洲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中国第2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区。中国第2个石油城——东营市已于1983年在黄河三角洲上建立。养殖、晒盐、种粮棉、畜牛羊全面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工作已经开始。

    (李树德)

    黄浦江上海市境主要河流。古名东江。上源为拦路港,主源来自淀山湖,过松江后始称黄浦江。公元3世纪以前,黄浦江江流很短,向南于杭州湾入海。后几经改道,流向折向东北,流程随之延长,至公元15世纪前后渐趋稳定,方形成现今黄浦江。全长114公里,流经青浦、松江、奉贤、上海、川沙5县及宝山区和上海市区,在市区汇合苏州河,至吴淞口入长江。因有长江和淀山湖及稠密河网调节,故水源足而水量丰,全年水位变化较小,具航运、灌溉之利。江宽约400米,闵行处宽约320米,至吴淞口增至800米。由于潮汐影响,河口段受含沙量较大的长江潮水倒灌的影响,易于淤积,致使下游近河口段稳定性较差。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多次凹岸及航道疏浚,河道渐趋稳定。同时,因潮汐浥注,拓宽加深了黄浦江河槽,形成优良的通海内河。涨潮时河深达9米多,落潮时约6米,1~2万吨级轮船可直达上海港内各深水泊位,使上海港成为中国优良港口之一。

    (陆心贤)

    黄桥镇江苏省泰兴县属镇。1940年著名黄桥战役纪念地。位于县境东部。人口2.62万。地处泰兴、如皋、泰县、靖江4县之交,自古为4县农副产品交换中心,有“泰兴一县,抵不上黄桥一镇”之说。昔镇中多桥、多庙,有“三步一桥、五步一庙”之说。1946年一度设黄桥市,1949年复称黄桥镇。东进路和十桥街交叉于镇中心,商业繁华。所产黄桥烧饼著名。1940年新四军渡江挺进苏北,在此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当年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丁家花园已改建为黄桥战役历史陈列馆。建有“苏中第一塔”之称的新四军烈士纪念塔。

    (单树模)

    黄山中国名山,著名风景旅游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90年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秦称黟山,唐天宝六年(747)改名黄山,别称“黄岳”。自然风景优美,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赞。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山脉中段,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有154平方公里划为风景区。黄山系江南丘陵的组成部分,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多悬崖峭壁和深谷,形成石柱、石笋等独特的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区内有已命名山峰72座,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为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安徽省最高点。黄山自然风景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并以山石、青松、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此外有2湖、16泉、24溪及岩、洞、潭、峰等胜景。全山计有风景点400多处,现已开放140余处。山上盛夏均温仅18c左右,山下温泉水温42c左右,宜避暑、疗养。

    黄山植物覆盖率达56%,种类多达1452种,是华东植物荟萃之地,尤以产黄山松和名茶“黄山毛峰”、名药“灵芝草”驰名中外。植物垂直分布明显,大致海拔11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100~16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1600米以上为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带。鸟类有170种,兽类48种,主要珍禽异兽有白颈长尾雉(山鸡)、猕猴(黄猴)、短尾猴(青猴)、梅花鹿、野山羊、四不象、豹、八音鸟、白鹇鸟、相思鸟等。黄山的旅游事业有很大发展。1979年以来,每年登山游客都在40万人次以上,最高年份达百余万。

    (朱孟春)

    黄山市安徽省新兴旅游城市,省辖市。位于省境南部、青弋江上游。辖3区及歙县、休宁、黟县、祁门4县。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41.42万;其中市区面积2342平方公里,人口37.55万。1983年以原太平县全部、歙县黄山乡、石台县广阳乡及黄山管理局所辖范围设市。1987年改为地级市。市境地处皖南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南部黄山山势挺拔雄伟,景色秀丽,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北部太平湖为群山所绕,正在辟为旅游区。太平湖原名陈村水库,因水库淹没区主要在原太平县境内,故改今名。湖泊面积约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0米,蓄水量达28亿多立方米,是安徽省最大人工湖。此外有肖黄山、六角楼(文昌阁)、文峰塔、樵山神仙洞等名胜古迹。工业有机械制造、轻纺、食品、采矿、木材加工、竹编等部门。其中竹编制品工艺精美,造型新颖,远销国内外。农业以林茶为主,尤以产“屯溪绿茶”、“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等茶闻名中外。黄山屯溪机场经改造扩建后已达国际二级标准,成为华东繁华空港之一。

    (朱孟春)

    黄石市中国著名矿冶城市,湖北省第2大城市,省辖市,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位于省境东部长江南岸。辖4区及大冶县。面积1850平方公里,人口130.61万;其中市区面积179平方公里,人口51.39万。黄石原为大冶县临江两小镇。1890年大冶铁矿开采后,发展为铁矿石转运港口,后又相继建成华新水泥厂,富源、富华煤矿和鄂南电厂。1948年始设黄石镇,人口仅3.8万。1950年置省辖黄石市,1959年大冶县划入。

    市境处在鄂东南丘陵北缘。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一般300米以上,其中太婆尖840米,为全市最高峰;中部为一陷落带,海拔一般100米以下,分布有三山湖、保安湖、大冶湖等;北部为岗丘,其中散布有300米以上的山峰。长江绕流于北部边境。境内黑色、有色、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丰富,其中铁山铁矿和铜录山铜矿露天开采,是全国富铁、富铜矿的重要采掘基地。春秋时即已采铜冶炼。

    1949年后已建为以冶金工业为主的矿冶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纺织、机械、建材和电力。大冶铁矿为全国大矿,开发较早;大冶钢厂是全国著名的特种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采、选、炼联合企业,粗铜产量居全国前列;华新水泥厂是全国著名大厂。黄石港是长江航线重要港口。武大铁路以此为终点,大沙线以此为(至向九线上的沙河街)。有多条公路与周围市县相通,并有全封闭高速公路通向武汉,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市内黄石港区为商业、建材工业与交通中心,石灰窑区为钢铁工业区,下陆区为有色金属工业区,铁山区为采矿中心。市辖大冶县采矿工业发达,是武汉、黄石主要矿石原料产地,以铁矿、铜矿、煤矿为主。农业主产稻、麦、玉米和苎麻,亦富水产。县府驻大冶镇人口2.9万,有多种工业,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大治兵暴”发生地。金牛、保安是著名古镇和战略要地。龙角山、金山店、灵乡和铜山口4镇皆为大型采矿地。

    (刘盛佳)

    黄土高原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亦为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位于北纬34°~40°,东经102°~114°,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所罕见。

    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地台的西部和祁连山地槽的东部。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高原上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隔成3部分:1山西高原。吕粱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山岭多呈北北东走向,主峰海拔均超过2000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主要的河谷盆地有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忻县盆地、运城盆地、榆社盆地、寿阳盆地等。2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六盘山(陇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区。3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000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

    高原沟间地和沟谷地貌迥然有别。沟间地地貌主要类型是塬、梁、峁,沟谷除河流的干支河谷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1沟间地地貌。塬是黄土堆积受流水侵蚀残留的高原面,地表平坦,坡度1~3度,如泾河上游的董志塬、洛河的洛川塬等。塬面被沟谷强烈侵蚀后称为破碎塬。在大的地堑断陷谷地里,断裂往往呈复式阶梯状。覆盖其上的黄土塬称为黄土台塬。黄土台塬通常保存较完整,如汾渭断陷谷地里的黄土台塬。梁在平面上呈长条形,顶部宽度不大,多数仅长几十米到数百米至数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梁的横剖面略呈穹状,坡度多在1~5度,梁顶以下有明显的坡折。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上呈椭圆或圆形,峁坡多成凸形坡,坡度可达20°左右,面积约0.25平方公里。黄土梁峁区亦称黄土丘陵沟壑区。

    塬、梁、峁的形成常受黄土堆积前基岩古地形控制。塬的基底多在开阔盆地中,地势较平坦,各时代的黄土呈连续堆积,黄土厚度较大,古土壤层较平坦,因而塬面甚为平缓、梁峁地貌多分布于古盆地的边缘或隆起的高地,受流水切割,地形起伏较大,后期覆盖黄土遭侵蚀成为丘陵地貌。

    梁峁在同一地区内往往交替出现,或以梁为主,或以峁为主。两峁之间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为墕。若两沟头相向溯源侵蚀成长脊状,称为崾崄,崾崄也常出现于塬和梁间。

    此外,尚有黄土墹。主要分布在陕北白于山和甘肃省东部的河源地区。马兰黄土充填了古河沟长条凹地,尚未被现代沟谷切开,宽几百米至数公里,长达几公里至数十公里,成树枝状格局组合。黄土墹受现代流水侵蚀沟的破坏,谷坡两侧仍保存着局部平坦地形,则称黄土坪。

    2沟谷地貌。黄土高原沟谷发育,沟道密度达2.35~10.9公里/平方公里,一般塬面及四周切割密度小于3公里/平方公里,广大丘陵沟壑区切割密度达4~8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最严重的黄河峡谷的河曲黄道沟一带达10.9公里/平方公里。黄土高原主干沟谷切割深度一般都在200~300米。黄土覆盖的流域面积和沟谷面积之比均已超过25%,最严重者可达56.7%,即被沟谷蚕蚀的面积已达黄土覆盖面积的1/2。

    沟谷地貌按其大小、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等。细沟是坡面水流在片状侵蚀的基础上最先出现的一种沟形,横断面宽约10~15厘米,深仅几厘米,沟形能被普通耕犁所消除。浅沟多出现在坡长较大的坡地上,随径流汇集成较大的股流,因冲刷能力增大而产生,横断面似宽三角形,深约0.5~1米。坡面水流进一步汇集,流水侵蚀增大,当沟身切入黄土达1~2米以上,开始形成明显沟头时,称为切沟。它具有明显的沟缘线,沟深可达10米以上,长达几十米。故细沟、浅沟和切沟均是发育在坡面上的侵蚀沟。冲沟多由坡面侵蚀沟发展而成。按其发展阶段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河沟是大型的侵蚀沟,河床大多切穿黄土层发育在基岩上,横断面呈梯形,底宽数十米以上。沟床平缓曲折,有常流水,并发育曲流阶地。

    沟谷的发育是流水下切、溯源侵蚀和谷坡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切加深沟谷,溯源侵蚀延伸沟长,块体运动展宽了沟谷。每当暴雨,溯源侵蚀速度加快,沟坡块体运动活跃,其主要方式有泻溜、崩塌和滑坡等。泻溜多发生在35°~40°的坡面上,土层因受干湿、寒冷和冻融交替而松动,受重力影响顺坡下溜。崩塌是谷缘陡崖因雨水和径流沿垂直节理下渗,通过潜蚀作用,使土体失去稳定而致。滑坡是谷坡上大量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滑下的现象,谷坡上造成圆弧形的陡崖和坡脚庞大杂乱的滑坡体。滑坡体积达数百万乃至成千万立方米,有时堵塞沟谷,截断水流,形成天然湖,称为“聚湫”。黄土高原沟谷重力侵蚀占一定比例,大量物质补给流水,黄土泥流非常活跃。

    3黄土微地貌。黄土微地貌是地表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下渗,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的结果,破坏了黄土结构,形成洞穴,并引起地面沉陷,造成黄土特有的潜蚀地貌。常见者有黄土碟、陷穴、黄土桥和黄土柱等。黄土碟分布在平缓地面,形似碟状凹地,一般深2~3米,直径10~20米,深与直径之比约1∶10。由于地表水下渗,溶解了黄土中可溶矿物,并把粘土微粒带到土层下部,破坏了土层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土层围绕中心缓慢下沉压实。陷穴是一种较深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当地表水汇集到节理裂隙中,由潜蚀作用形成洞穴,称陷穴,按其形态可分为竖井状、漏斗状和串珠状。黄土桥是溶蚀和侵蚀形成的地下洞穴受重力作用发生崩塌,残留的洞顶形如拱桥,故称之。黄土柱是地表水沿着黄土垂直节理溶蚀和侵蚀,残留柱状或塔状的黄土土体,一般高数米或十余米。

    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高原从西北向东南,年均温变化在8~14c,全区日均温10c以上活动积温为2000~3000c,无霜期120~200天。气温日较差平均在10~16c。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东南多于西北。年降水量200~700毫米,其中65%以上集中于7、8、9三月。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和冰雹,往往一次暴雨即占全年降水量的30%甚至更多,最大降雨强度每分钟可达2.4毫米,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区域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200条,较大的有洮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不包括黄河干流,年径流总量185亿立方米。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以上。含沙量很高,往往一次洪水含沙量占全年70~80%以上。高原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贫乏,埋藏很深,多在50~60米以下,有的达100~200米。

    土壤与植被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锰等元素,土壤反应多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主要土类有褐色土、灰褐土、栗钙土、灰钙土和漠钙土。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土壤不断流失,生土裸露,肥力瘠薄。

    黄土高原因长期滥垦滥伐,土地利用不合理,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分布零散。目前森林覆盖率仅5%。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森林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子午岭、黄龙山、六盘山等地,为落叶阔叶林及少量针阔混交林。沟谷和荒坡上,草本植物多旱生种类,如白草、委陵菜、狼尾草、碱草、甘草、酸枣、荆条、沙柳、柠条、沙草、沙蒿、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高原农业垦殖条件最好的地区,如关中盆地、晋中、晋南盆地等,是中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产地。陕北、甘肃和晋西北条件差,一般仅能种植耐干寒的莜麦、荞麦、糜子、胡麻、薯类等。

    水土流失及其改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最严重流失面积有11万平方公里。高原大部分侵蚀模数在4000吨/平方公里,窟野河神木至温家川区间达3.57万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冲走耕地的熟化土层,降低蓄水保墒能力,作物生长不良,产量低而不稳。大量泥沙下泄,造成渠道、水库淤积和河流淤塞,增大了流域开发治理的困难。陕县三门峡站每年下泄泥沙约16亿吨,年最大输沙量39.1亿吨(1933),90%来自黄土高原。水流平均含沙量37.6千克/立方米,最大达666千克/立方米(1971年7月27日),黄甫川曾出现过1570千克/立方米的高含沙水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开展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工作,设立了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总结历代劳动人民水土保持的经验,根据土壤侵蚀特点和沟道的输沙特性,创造出许多有效的办法。水土保持的方针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具体措施有:1植树造林和种草。在牧荒地、陡坡和退耕的农耕地以及部分支沟里,种植洋槐、柠条等乔灌木,苜蓿和草木樨为主的草类,增加植被,固结土壤,减弱暴雨冲刷,并能提供饲料、燃料和绿肥。2水平梯田。将部分小于25度斜坡的沟间地和沟谷的坡地修成水平的台阶式田块,以便保水、保土和保肥。如韭园沟1964年7月5日一次降雨129.1毫米,水平梯田的冲刷量较邻近坡地减少98%。3淤地坝。在干沟和支沟修筑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土坝,形成坝系,拦蓄径流和泥沙,使荒沟变良田。因沟道的侵蚀基面抬高,从而减少和制止沟谷两侧陡坡悬崖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据韭园沟18年的观测,沟道出口的年输沙量比治理前平均减少55%,其中坡面治理减少9%,317座淤地坝减少46%。4引洪淤灌。利用小流量高含沙的特性,修建引洪渠道,将坡面和沟道的洪水和泥沙输送到地形平坦的河滩地和阶地上淤积,既减少输入河流的沙量,又可利用泥沙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

    到1990年底,黄土高原上已建立起8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总面积占高原耕种面积的1/4,但粮食产量却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60%。

    (李昭淑)

    黄岩市浙江省台州地区辖市。黄岩蜜橘产地,有“橘乡”之称。位于省境东南沿海,椒江支流永宁江流贯。面积1262平方公里,人口92.36万。唐置永宁县,后改名黄岩县。1988年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1989年撤县设市。市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括苍山系,中、东部系温(岭)黄(岩)平原的组成部分,具水乡特色,是水稻和柑橘的主产区。永宁江上游建有大型长潭水库,灌溉黄岩、温岭、临海3县市农田。黄岩蜜橘以皮薄核小、色浓味甜而驰名中外,产量为全省之冠,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黄岩种橘历史悠久,原集中在永宁江(又名澄江)两岸,1955年起,开始向山坡和海涂发展。枇杷种植面积多达2000公顷。工业以罐头和冷冻食品较发达,近年来精细化工发展很快。传统手工艺品有翻簧、竹雕、麻帽、绣衣等。沿海有渔业。市内有浙江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古迹有灵石寺塔、沙埠青瓷窑址等。1990年10月已开通至广州的民航线。路桥镇在市境东南17公里,是全市最大轻工和手工业集镇,亦为商业和交通中心。

    (俞康宰)

    湟水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大通—达坂山与拉脊山之间的纵谷,为羽状水系。至湟源县纳发源于日月山之药水河;至湟中县又纳水峡河;至西宁市,南川河与北川河、沙塘川(沙棠川)分别自南北流入;此下经平安、互助、乐都、民和,汇入的众水更多,以在享堂流入之大通河为最大。至甘肃省兰州市与永靖县间流入黄河八盘峡水库。湟水全长373.9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6.5亿立方米。富水力资源和灌溉之利。沿河为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

    (魏晋贤)

    湟中县青海省海东地区辖县,湟水流域粮、油主产区和主要农业县之一。位于湟水中游。县府驻鲁沙尔镇,建有著名的塔尔寺,以藏传佛教圣地著称。县境南倚拉脊山,北为湟水干流所经之黄土区。面积2250平方公里,人口40.47万,以汉族居多,回、藏族次之。湟中古为羌人游牧之地,汉武帝时设临羌县,宋设倚郭县伏羌堡。1944年始由西宁县析置。县境由河谷盆地、丘陵、中山和高山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年均温2.8c,年降水量528毫米,为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较丰、受干旱威胁较轻的县。唯水土流失约占总面积的69%,是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属全国128个水土保持重点县之一。耕地面积达6.6万公顷,垦殖指数约为29.3%,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盛产春小麦、青稞、豆类、油菜籽和蔬菜等;有林地3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1.3%。草山7.8万公顷,畜牧业以绵、山羊和黄牛、马、驴等为主。工业有制革、农机制造和修理,五金制品、水泥及水泥制品、粮食加工、食品、地毯和民用电器等。青藏铁路穿过县境,所有乡、镇和95%的村通了汽车,交通便利。

    (魏晋贤马鸿良)

    会同县湖南省怀化地区辖县。中国南方著名“杉都”。位于省境沅江中上游山区。面积2280平方公里,人口32.36万。县府驻林城镇。汉为镡城县地,唐为朗溪县,宋置三江县,后改名会同,以沅、渠、巫、若4水过境相会而得名。县境山岭起伏,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全县林业用地约占总面积的68.4%,林木蓄积量6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居全省前列。人工杉木林则以广坪为中心,所产杉木高大、挺直、少节,质优而高产,享有“西湖木”和“广木之乡”之誉,是中国七大杉木中心产区的种源区之一。松木、楠竹、油桐、油茶生产较多。商品材占湘西怀化地区首位。会同金矿的开采始于明洪武年间。此外蕴藏有煤。枝柳铁路过境45公里,辅以公路运输。渠水、巫水过境长度分别为91和83公里,水运方便。

    (邓美成)

    惠安县福建省泉州市辖县,福建海盐主要产地和“石雕之乡”。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介于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面积928平方公里,人口114.51万;其中回、畲、蒙古族约万亲人,归侨和侨眷2万余人。县府驻螺城镇。惠安别称螺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由晋江划东乡十六里,设置惠安县。县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丘陵和台地为主。长乐—南澳断裂带斜贯中部,将地形分为两部:西北部以花岗岩丘陵为主,间有少数孤立的火山岩低山,最高峰大雾山,海拔798米;东南部以侵蚀台地为主,其上分布有花岗岩残丘。丘陵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蛋地形,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近年经治理后,面貌改变很大。气候属南亚热带,暖热湿润。风力大,年大风日数可达110天。由于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加以土壤保水能力差,旱情较严重,粮食作物以甘薯为主,素有“甘薯县”之称。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渔业较发达,盛产带鱼、鳀、鳁、乌贼、鱿鱼、鳗鱼等,以养殖江瑶贝和海带著名。主要渔港崇武是全省重要渔业基地。工业各部门中,以食品工业产值最大,有制盐、榨油等。山腰盐场是全省主要盐场之一。花岗岩、辉绿岩石雕蜚声国内外。国内重要、宏伟的建筑物都有惠安石匠的精湛工艺品。惠安濒临湄州湾,东北端的肖厝港港阔水深,系一天然良港。古迹有洛阳桥和崇武城。前者为宋蔡襄所筹建,系中国著名石桥之一;后者由花岗岩砌成,系明代抗倭所建。科山风景区为著名游览胜地。

    (赵昭昞)

    惠阳县广东省惠州市辖县,广东商品粮基地县,生猪及牛重要产区。位于省境南部沿海,濒临大亚湾,东江下游南岸。面积2178平方公里,人口48.27万。县府驻淡水镇。东晋太和元年(366),于县南部置欣乐县。陈废欣乐。刘宋时在县东南另置安怀县,隋改称归善县,为循州治。唐改称惠州,宋因之,元为惠州路治。明清时为惠州府治。1912年改称惠阳县,1958年析置惠州市和惠东县。县境中部为惠州盆地所据,系东江冲积平原一部分。河道纵横,地面破碎,每每积水成湖,多涝灾。西、北部多平原,南部丘陵广布,地势较高。县东南大亚湾,海岸曲折绵长,形势险要,为军事要塞。海湾内大小岛屿罗列,有“百岛”之称。农业盛产稻、蔗、黄麻、黄豆、花生等,多生猪和牛,东江沿岸和潼湖之滨养禽业兴旺,沿海盛产鱼盐。惠阳荔枝、香蕉、沙梨等久负盛名,特产有梅菜、绿茶、盐焗鸡等。惠阳锰矿为广东较大矿藏,工业主要有制糖、陶瓷、造纸等。90年代初以来工业发展较快,土地成片开发,城镇建设规模较大。淡水镇为惠阳县第一大镇。商业发达,尤以竹制品精巧著称,产品销至国内外。惠阳旅居国外和港澳者人数颇多,为广东侨乡。有廖仲凯、叶挺故居、陈列室和纪念碑等。

    (徐俊鸣司徒尚纪)

    惠州市广东省辖市,东江流域工业和物资集散中心。辖1区及惠东、惠阳、博罗、龙门4县。面积1.1158万平方公里,人口221.48万;其中市区面积419平方公里,人口22万。唐为循州,宋初始称惠州,明清时为惠州府治,并以西枝江为界,分府城和县城(旧归善县治)两大部分,1912年改称惠阳县。因附近有飞鹅岭,故别称鹅城。1958年设市。翌年撤销,1964年复设。1988年升地级市。市境位于东江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历史上水患严重。50年代初修筑了防洪堤。西枝江将市区分成桥东桥西两部分。前者为工业中心,后者为商业、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内有制糖、机械、纺织、电子等工业,多种产品销往省内外。惠州扼水陆交通要冲。惠州大桥南接惠(州)深(圳)公路,北连广(州)汕(头)和广(州)梅(州)公路。广梅汕铁路的常平—惠州段已建成。惠州因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为古今军事重镇。辛亥革命时曾发生惠州起义,大革命东征时进行了惠州之役。惠州又是旅游胜地,城西有著名的西湖,古建筑颇多,还有飞鹅岭等风景点。

    (徐俊鸣司徒尚纪)

    浑河辽宁省东部河流。源于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等市县,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纳太子河,向南流至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全长415公里,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0.52亿立方米。浑河为不对称水系,东侧支流密集,坡陡谷深,水量丰富;西侧支流很少,水量不大。

    浑江市吉林省新兴工矿城市,省辖市,中国人参重点产区与最大的人参出口基地。位于省境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浑江上游。辖3区及靖宇、抚松2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面积1.784万平方公里,人口120.95万;其中市区面积5730平方公里,人口70.48万。浑江市原为临江县,始设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县治临江镇。1960年改名浑江市,1985年改为地级市。市境内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分岭东、岭西两部。岭西多陡崖峭壁,岭东坡度渐缓。多千米以上高峰。森林面积达21万公顷,覆盖率83.2%,居全省第1位。盛产松、楸、椴、杨、桦,临江、三岔子和湾沟为采伐中心,是吉林省重要木材工业基地之一。矿藏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磷、金等。1949年以来工矿业发展迅速。松树、湾沟、石人和砟子为重要煤产地,大栗子产铁。此外还有木材采运加工、电力、纺织、造纸等工业。浑江电厂是吉林省大型火电厂之一;临江刨花板厂为国家重点森工项目。交通有鸭大、长林2铁路线连结各矿镇,并通往长白山内地。公路亦发达,可通通化、长白和抚松等市县。市境有亚洲最大的人参种植园。

    (王兆明)

    珲春市吉林省东部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市。位于图们江左岸。面积5290平方公里,人口17.75万。珲春满语为“边地”之意。清初属禁山围场。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珲春协领,光绪七年(1881)升珲春副都统。1913年改县。1988年改为县级市。市境为半山区,北和西南多山;北部磨盘山和西南部南岗山形成天然屏障。老爷岭主峰海拔1477米,为全市最高山。东南临近图们江口的防川,海拔仅5米,是吉林省最低处,建有航运码头和边境瞭望塔。珲春东邻俄罗斯,南接朝鲜,市境与俄罗斯边界长232公里,已开放长岭子口岸;与朝鲜边界长13.95公里,已开放沙砣子口岸。市境临近日本海,气候受海洋影响较深,夏季多东南风。森林面积33万公顷。木材蓄积量3600万立方米,为吉林省重要木材产区之一。矿产以煤、金为丰富,有著名的珲春煤矿和砂金矿。土特产有人参、鹿茸、虎骨及蕨菜、薇菜等。黑木耳产量居全省前列,也是延边黄牛主要产地。公路交通发达,已建成18条公路运输线。古迹有八连城古城,是唐代渤海东京龙原府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兆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