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兵器武林 武术源流

    武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运动,它是一种可以独练,可以比赛,又可以表演的运动项目。它既具有击技的实用价值,又能起到全面增强体质的健身作用,并在造型和套路中又具有表演的艺术美。

    中国武术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击技、舞蹈和技巧。击技是主体。舞蹈和技巧揉合在击技之中,一招一式,既具有身体灵活的技巧,又具有艺术的美,这种美的运动和运动的美,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许多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有石斧、石刀和石矛头等兵器。有了兵器,就有使用兵器的方法,这就是击技的起源,掌握击技的本领在古代叫做武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君都大力提倡武艺。据《荀子》说,“齐人隆技击”。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曾下过命令叫各乡把“有拳勇股肱之力者”,推荐给政府任用。《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了,栖于会稽,练兵复仇,遣使聘请越女,“问以剑戟之道”。《庄子·说剑篇》上还记录了当时剑法的要领:“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失之以至”,成为后代剑法的基本要诀。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叙述其先业时说,“司马氏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图穷匕首见这一典故是很有名的,它说的是战国末年卫国人荆轲游说燕国,燕太子丹尊他为上卿,派他去刺秦王政(即秦始皇)。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他带着秦逃亡将军樊于期的头和夹着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在河南南阳唐河发现的一块汉画像石,内容似为荆轲刺秦王图。画中三人,自右至左为荆轲、秦王、秦舞阳。荆轲左手握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刺之。秦王抽身站起,横剑欲还击(图八)。这些史料都说明,击技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军事家不仅认识了练习击技可以直接提高作战能力,而且“可以强士体”,提高军队成员的作战素质。这就为击技的广泛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击技中的攻防技术是一对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每出现新的进攻技术,就会有新的防守动作,每出现新的防守动作,就会有更新的进攻技术。我国古代的攻防练习最早就是采用对练形式,这就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传说在夏代禹王时就有了“干戚舞”。干就是盾牌,戚就是斧头。一个是进攻的利刃,一个是防守的坚器。一手执干、一手执戚而舞,象征着攻防技术的同等重要。周武王伐商胜利之后,创作手执兵器,“列成战阵,以象击刺”的大武舞。这是由攻防练习演变成的大型舞蹈。在汉画像石的图象中,有许多兵器对练图,有长兵器的对练,有短兵器的对练,也有短兵对长兵的对练。兵器对练是一种很有趣的练习,双方真真假假,不让对方探知虚实,于是就变化出许多新的动作。徐州博物馆藏有一块汉画像石,是四幅连环画式。其中一幅是两人各执长兵器对练,其它三幅各有四人,象是去看比试,又象是看了后边议边走。这一图象(图九)反映了汉代的兵器对练已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又如在山东微山县发现汉代格斗画像石,图中两人,左边一人执刀、盾,右边一人执刀和勾镶,两人对打(图一○)。在南阳唐河县发现的汉代搏击画像石,图中两人,左边一人头戴冠,着长衣,双手执钺,钺折人仰,欲倾于地,右边一人冠抛于空中,瞪目张口,手执长剑作搏击状。画像十分形象生动(图一一)。另外,在江苏徐州和河南京阳还发现了长兵器对短兵器和徒手对长兵器对打的汉画像石(图版19.20)。

    汉代的角觝戏是饶有兴趣的。汉武帝元封三年举行了一次大会演、长安城附近三百里的人都赶来观看。角觝戏是一种配上音乐的化妆武打戏。但其基本形式却是“两两相当”的对练。《西京杂记》说:“三辅人俗用以持刀为戏,汉朝亦取为角觝之戏焉。”汉代的兵器对练也成为武打的内容。角觝戏的流发展,成为武打戏,但其对练形式却是后来武术的发展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击技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源头,但不是唯一的源头。世界上各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创造了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都有击技,但都没有发展成为中国武术这种具有艺术色彩的隆身运动。西欧古代的剑术演变而为击剑运动。击剑有重剑、轻剑、佩剑、花式剑等,其基本动作都是击刺。它和中国剑术的艺术色彩相去甚远。中国武术除去击技之外,还吸收了武舞和技巧,才成为具有美的运动。所以舞蹈和技巧也是中国武术之源。

    于戚舞、大武舞,都是古代集体的武舞。另外还有单人的武舞,如大象、大夏。据《礼记·内则》上规定,奴隶主子弟年满十五岁就要开始学武舞。奴隶社会是十分重视舞蹈的,在各种祭祀和宴礼中都要跳舞。如祭山川时跳兵舞,祭社稷时跳帗舞,祭四方时跳羽舞,祭旱神时跳皇舞,朝廷礼会时举行“公庭万舞”,宾朋宴会时举行“蹲蹲舞我”、“屡舞僛僛”,甚至在射箭完毕时要随着音乐节拍“兴舞”,在奴隶社会,这种广泛开展舞蹈活动,使舞蹈在社会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并推动了舞蹈向各方面发展。到了战国未年,剑术和舞蹈结合,就创造出了剑舞。《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会,范增要杀死刘邦,唆使项庄离座舞剑。“庄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伯为了要救刘邦,“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翼沛公”。这表明,这种剑舞既能作单人舞,亦能作双人舞,进退击刺必有一定之规,才能互相配合协调,达到赏心娱目的目的。

    唐代的舞蹈吸收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的健舞,使舞姿更为丰富多彩。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写舞剑器的情景是,“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电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雄壮的舞蹈给观众的感受是“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唐太宗统一天下后创作“七德舞”(又名秦王破阵乐),“教乐工百二十八人,披银甲执戟而舞。舞初成,观者皆扼腕踊跃”。舞蹈艺术不仅能给人极深的感染力,还能给人以美的启示。如《明皇杂录》上说:”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历代名画记》上说:“斐旻善舞剑,道玄(吴道子)观旻舞剑毕,挥毫益进。”由此可见,唐代的舞蹈在社会上已有极大的影响。

    斐旻是唐代有名的剑舞家。他的剑舞与张旭的草书、吴道子的绘画,被时人称之为”开元三绝。《独异志》记载,斐旻的剑舞,已不仅仅是配合音乐节拍的击刺进退,而是揉合了杂技的技巧表演,“旻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下。观者数于人,无不悚惧。”斐旻剑舞使观众悚惧的,是高数十丈的剑投空而下。这种掷接兵器的技巧,在南北朝时属于杂技表演。《洛阳伽蓝记》记载:“有羽林马僧相善角觝戏,掷戟与百尺树齐。虎责张车渠掷刀出楼一丈。”斐旻把这种杂技技巧揉合于剑舞之中,遂使剑舞更为生色。

    宋以后的武术套路,不仅有掷接兵器的技巧,还有翻筋斗、打旋子、劈叉、软翻等技巧动作,更使得表演惊险神奇,热烈感人。

    斐旻的剑舞已具有武术的特点,它既有左旋右抽的击技,又有舞蹈动作,还有掷接兵器的技巧,为以后的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剑舞的发展演变过程来说,舞蹈和技巧都是最初的源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