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崆峒文化的历史考察

    李春茂

    以崆峒山为载体和背景的崆峒文化是一个庞杂、内容丰富、具有明显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如何认识崆峒文化的内涵和范围界定,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崆峒文化是与崆峒山有关的宗教、建筑、艺术、民俗、文学、医药、武术等内容的综合反映;也有人认为崆峒山是"天下道教第一山"所以崆峒文化即是道教文化。这些观点有失于片面和狭隘,我们应当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去认识和了解,下面从历史的角度对崆峒文化作一番考察。

    1、从古老文化的起源上考察。

    众所周知,泾河和渭河流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两条古老河流在史书中早有记载,如《尚书·禹贡》说:"泾属渭汭。"春秋战国时期,泾河是一条很有名气的河流,它与汉水、黄河、长江并称为四大河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有着神秘而崇高的位置。两条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易于灌溉,交通方便,孕育产生了早期农业文明。崆峒文化除了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从考古文化上看,崆峒文化正好处在西部文化(有人称为羌人文化)的中心地带,如马莲河流域的庆阳、镇原一带是甘肃最早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地方;葫芦河中游的秦安县五营乡有举世闻名的前仰韶文化地湾遗址,渭河源头的临洮一带有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遗址,而泾河上游,崆峒山之下有著名的父系氏族文化安国文化遗址。这一系列事实说明,崆峒文化作为平凉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陇东、陇西文化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再从中国古老神话传说中看,以崆峒山为中心的平凉地区流传的黄帝和广成子的神话传说与周边毗邻地区的神话传说也有一定的联系。东面陕西黄陵和甘肃正宁子午岭有黄帝的陵寝和祠庙,泾川县回中山是传说中西王母的故地,南面宝鸡金台观相传是炎帝故乡;西面静宁、秦安的葫芦河中游是传说中的"羲皇故里。"显然,我们考察崆峒文化,绝不能离开西部农业文明和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否则,研究崆峒文化就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认识崆峒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它的活水源头。

    2、从丝绸之路的角度考察。

    我们要把崆峒文化看作一个开放、不断发展的文化体系,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位于丝绸之路文化带上,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西传,都对崆峒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崆峒文化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崆峒山的位置是很特殊的,它位于丝绸之路东段要地,是古都长安西来第一站。就陇山局部地区而言,这里有密如蛛网的古代道路,构成了丝路东段的重要通道,其中鸡头道就是因为鸡头山(今崆峒山)而得名的。鸡头道东接回中道,西连陇关道,从古城平凉出发,过泾阳县(今平凉市安国镇油坊庄)越崆峒山,过安化县制胜关(今泾源县),可南下水洛、秦州。崆峒山周围的古道还有回中道、六盘道、木峡道、番须道、陇关道等。

    那么,丝绸之路对崆峒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自从汉代使者张骞凿通丝绸之路以后,西方的文化艺术向东传来,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崆峒文化也不例外.崆峒山凌空宝塔、平凉城宝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平凉的象征,其实,佛塔在古印度叫做"窣堵坡,"原指埋葬尸体和身骨的坟冢,后来专指埋葬佛骨的地方,有人称它为舍利塔.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佛塔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相结合,才出现了我们常见的民族化的楼阁式多级砖塔。"飞天"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佛教艺术形象,平凉的南石窟寺、石拱寺石窟中也有这种形象,"飞天"原是古印度的歌神(乾闼婆)乐神(紧那罗),他们的职能是侍奉佛陀和天帝释,能歌善舞,周身散发着香气,所以又叫香音神,随着佛教的东传,它和中国的绘画艺术和审美观念相结合,产生了那纤手细腰、体态轻盈、裙带飘飞、自由遨翔的飞天形象。实际上,丝路文化对崆峒文化的影响除了建筑、绘画,还包括文学、语言、宗教、民俗乃至经济生活等。

    3、从拱卫帝京和边关战场的角度考察。

    从地理位置上看,南北走向的陇山(今六盘山脉)是古都长安和关中大地的西大门和屏障,平凉城和崆峒山自然也具有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作用。古代史书说:"秦陇之地,以山立郭,平凉山川,最为秀拔,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左控五原,右带兰会。"这段话是针对平凉政府讲的,对崆峒山来说也是适用的,更何况崆峒山上在汉唐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关隘——鸡头关,它的西面有制胜关、六盘关,北面有萧关、木峡关,南面有陇关、大震关,东面有通梢关、驿马关,这些关口在历史上曾经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场。

    历史上,平凉和崆峒山是边疆要地,是各种军事力量争夺的焦点。西周时期,周人和戎族在太原、泾阳(今平凉、固原)发生了长时期的争夺战,周穆王率领大军西征,"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遂迁戎于太原"。西汉前期,北地、安定二郡是汉匈边界之地,汉文帝十六年(前166年),匈奴十四万大军南下萧关、朝那,攻略安定、雍(今凤翔),焚烧回中宫,威胁关中。东汉初年,成纪人隗嚣割据陇右,在陇山和崆峒山一线与汉军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拉锯战,他派部将王孟守鸡头关,控扼鸡头道.唐朝中叶,吐番兵东进,泾川、原州(今固原)、渭州(今平凉)、仪州(今华亭)成为唐蕃交战之地。北宋时期,这里又是宋夏边界之地,《太平寰宇记》记载:仪?quot;西至马峡镇陇山蕃界三十里。"渭州"西至安国镇接连番界三十里"。这就是例证。这种拱卫帝京和边关战场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养成了平凉人民崇尚勇武、英勇善战的传统习惯,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

    显然,我们研究崆峒文化,绝不能忽视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和崇尚勇武的民族传统的影响。

    4.从多民族聚居地的角度考察。

    崆峒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它是生活在陇山地区、泾河上游的众多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这里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群落,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迁往他乡,有的与汉族人民融合在一起,不管哪种情况,他们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深深地影响着汉族文化,也是崆峒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崆峒山和陇山地区历史上生活过的民族主要有,先秦时期的戎族,如乌氏戎、卢人、犬戎、义渠戎、混夷等;汉魏时期的羌族、氐族;唐宋时期的吐蕃、党项;元明清以来的回族等。除回族外,其他民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要从事畜牧业,或者农牧业并举;二是大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现在,平凉方言和地名中尚保留着这种民族语言的子遗,如"朝那"、"乌氏"、"庄浪"等;三是这些民族大多崇尚勇武,骁勇善战;四是有着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如服饰、建筑、婚丧、工艺品等。

    由此看来,研究崆峒文化如不重视历史上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影响,那么所谓崆峒文化也就显得乏味单调、苍白无力。

    5、从宗教发展史的角度考察。

    宗教的起源是很早的,原始社会后期已有了原始宗教——多神教,崆峒山和泾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产生地区之一,自然也是原始宗教产生的地区之一。从目前掌握的考古材料看,崆峒山有三处齐家文化遗址,证明在三、四千年以前这里有了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而传说中的黄帝登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崆峒山的名字古已有之,大约在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黄帝登崆峒山问道的传说,这在《庄子·在宥篇》中有明确记载。实际上,崆峒山和道教发生关系是很晚的事情了,这里我们要把道家(一种哲学流派)和道教(一种宗教)区分开来。我认为,把崆峒山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应当在三国以后,只是由于道教崇尚"无为",道人行迹隐秘,世人难以确知他们的情况,所以史书中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为我们研究崆峒山道教发展史造成了很大困难。张春溪《崆峒山志》介绍了包括黄帝、广成子、赤松子、玉子等传说中的仙人,也记录了宋元以来有名的道人如黄居士、张三丰等。崆峒山皇城一带保留下来的一些道教建筑说明唐宋时期,崆峒山道教有较大的发展,而明朝平凉韩王崇信道教,捐资修建宫观,使崆峒山道教发展进入了最盛时期。

    与道教相比,崆峒山佛教发展史的脉络是清楚的。佛教是东汉时传入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大盛,隋末唐初,仁智法师在崆峒山中台之阳创建明慧禅院,修建了上天梯的石级和铁链,这是崆峒山佛教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后来,唐太宗给明慧禅院御赐田宅,宋哲宗褒奖山寺抗夏众僧,元朝安西王修建宝庆寺设蕃僧国师驻地,明朝平凉韩王大建寺庙等等。

    因此,道教和佛教在崆峒山的发展史也是崆峒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否则"天下道教第一山"也就无从谈起。

    宋朝学者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研究和宣传崆峒文化,目光不能停留在崆峒山现存事物的表象上,而应当追根溯源,研究崆峒文化的历史根源和演化发展,从而对它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把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