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邯郸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解放以前,只是一个小县城,不为人们所重视。建国以后,它迅速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但是,邯郸却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名城之一,远在奴隶社会末期,就已崭露头角,进入封建社会后,成为富庶的名都之一。因此它又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

    邯郸西倚太行山,东向大平原。古代,华北平原有不少低湿的水网地区,使南北通行的大道只好缘太行山东麓而行。邯郸西面又近“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是东西往来比较方便的通道。处于这个“丁”字形交通线顶端的邯郸,它的成长与发展,显然与有利的位置有关。而滏阳河的几条小的支流,又在邯郸附近堆积成有利于农林业发展的冲积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邯郸这一居民点,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能够迅速扩展,是可以理解的。

    据说这个居民点原属卫国,后来是晋国赵穿的采邑。采邑是我国奴隶社会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封地。赵穿曾经杀害晋灵公,说明至迟到公元前七世纪时,邯郸已经脱离卫国。史载公元前546年,卫国国君的弟弟专因事逃到晋国,他“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绚是古代人所穿鞋子头上的一种装饰。织绚成为一个专业,说明当时手工业分工已相当细致,这不仅反映经济的发展,也意味着城市的繁荣。

    卫国失去邯郸并不甘心,一度在齐国的协助下,于公元前500年攻到邯郸附近,但遭到晋国的回击,邯郸午(赵午)在赵鞅的协助下,一直攻入卫的西门,迫使卫国贡献五百户,迁往邯郸。后来赵鞅为了争夺这五百家奴隶,又杀了赵午。赵鞅即简子,是晋国的当权派人物之一,他的儿子赵襄子当政时,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奴隶社会逐步为封建社会所代替。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邯郸也日益发展成为赵国的重要城市。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索性将都城迁到邯郸。以后到公元前228年,赵为秦所灭。其间邯郸作为赵都,历时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在敬侯以前,赵曾四次迁都,但四处合计,历时也未超过邯郸,因此一提到赵都,就会使人想到邯郸。

    关于赵都邯郸的具体位置,史书缺乏明确记载,前人一般都说今邯郸市区西南所残存的赵王城,就是战国时的赵都所在。这个残址面积不算小,但分割成西、东、北三个品字形小城。城内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夯土台和夯上基址。找不到街坊市廛的痕迹,也看不出象做过通都大邑的样子。根据解放后的考古发掘,证明赵王城只不过是赵都的宫城,残存的台基都是些宫殿的遗址。至于当时百姓所居住的市区,也大体可以勾画出它的范围。它位于赵王城的东北。现在把它称为大北城。城址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最宽处三千米,南北长约四千八百米。南墙从今庞村向东延伸到贺庄,其西段中部的地面上,尚有几十米残墙,其余均在地下,最深到七米处才见夯土。东墙由今贺庄沿今中华路东侧向北延伸,夯土层都在地下,最深处可达九米,其北段尚待进一步发掘。西墙从令庞村附近向北延伸,到王郎村西北与地面夯土墙址相接。这段墙址叫王郎城,残高为三到十二米,长八百余米,是汉代增筑修建的。再往北的地下墙址,经地面墙址插箭岭、梳妆楼、铸箭炉,到灵山转向东,和东墙相接。这一段北墙的夯土层尚待探索。

    墙址以内,在地表以下五到十米的土层中,分布有许多战国和汉代的遗物,上面汉代文化层较薄,且厚度不一,下面战国文化层却较厚,有的达到两米。把这里定为战国城址,应是无可怀疑的。

    在城内出土的文物中,有大批的陶器、铜器、铁器与石器等。铜镞成捆出现,还有整束的铁梃。陶器上有的还带有“邯亭”、“司口”等戳记。这和传世的带有“甘丹”或“甘单”字样的赵国刀币一样,都显示出古代邯郸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就出土文物的分布而言,大部集中在今烈士陵园一带。古代的沁河,可能是沿今和平路一线,东注滏水。沿河两岸可能是人口密集、商业和手工业兴盛的闹市。因此,赵都古邯郸城,应是大北城,赵王城不过是附近的宫殿区。赵国统治者选择这样一个和市区若即若离的高地,便于保卫自己,也便于监督人民。这样的平面布置,与齐国都城临淄几乎是同出一辙。

    早在战国初期,人们就赞扬“邯郸之仓库实”。赵国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苏秦曾说:“当今之世,山东之建国莫如赵强。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作为这样强1-3炼铁遗址4-7陶窑址8石器作坊9制骨作坊10龙台(11)茶棚(12)龟盖(13)张家冢(14)北将台(15)南将台

    邯郸古代城址与地下遗迹分布示意图

    国都城的邯郸,一定是气象不凡。后来的司马迁说:“然邯郸开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他还叙述赵地生活奢靡,邯郸铁矿丰富。他说:“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司马迁是汉代人,但他所写的情况,很多都是赵时已经形成的。那时甚至邯郸人的走路姿态也成为别处人们学习的榜样。著名的“邯郸学步”故事,虽是一则笑话,但也反映出邯郸这个繁华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歆羡程度。

    赵国末期政治腐败,在秦赵的一次战争中,赵国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长平一役,赵兵被坑杀四十多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不久,秦兵又围攻邯郸,靠了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虽然暂时脱离险境,可是仅隔二十多年,邯郸就被秦兵攻破,赵国灭亡。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原赵都设立了邯郸郡。估计在灭赵过程中,邯郸所受破坏不大。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随着农民起义军的兴起,占据邯郸的武臣自立为赵王,后事败被杀。秦将章邯又重占邯郸,史称“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这才是对邯郸的一次严重破坏。不过事隔不久,随着汉王朝的重新统一,又给了邯郸以新的生机。

    两汉皆实行郡国并行制,除了继承秦的郡县制外,也采用同姓王和异姓王的分封制。刘邦即位不久,即封张耳为赵王,以后又封第四子如意为赵王。在吕后当权时,还封过吕禄为赵王,在两汉时期,除偶有间断外,邯郸一直是赵王的封地。这个赵国(一度为赵郡)辖境不大,仅包括四县或五县,但仍在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与郡县无大差别。当时“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在这样的交通与贸易条件下,非常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繁荣,邯郸的复苏和进一步发展当然也是必然的。

    西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对邯郸都有所论述。宣帝时的桓宽,也曾把邯郸作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一。在王莽实行商业统制政策时,在长安及五都皆设立五均官,掌握物价和税收等工作。所谓五都,就包括北方最大的都会邯郸。显然,这一都会是在赵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赵都墙址内战国的文化层上,发掘出很多汉代遗物,说明汉代邯郸市况与赵都有很多近似之处。

    当然,汉代城址是否和赵时的城址完全一样,一时还难得到肯定的结论。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破坏统一的“七国之乱”,当时邯郸的赵王刘遂也参加了这次叛乱。汉廷为了维护统一与巩固中央集权,派兵讨伐。刘遂据城固守,汉兵引水灌城,才迫使刘遂自杀。这说明汉代邯郸市区仍处于沁、渚等河下游,位置似乎无大变化。这一事例也反映刘遂所据的城并非赵王城。因为赵王城地势较高,虽近渚河却受不到河流威胁。今天流经赵王城的河渠,都是解放以后开凿的,古代还难以举办这样的工程,更谈不上引水冲灌了。刘遂所据守的城,可能是城西北部温明殿一带的城垣。传说温明殿始建于赵王如意时。这一带古迹名胜很多,例如插箭岭是赵灵王的练兵场,铸箭炉是制造武器的地方,梳妆台和照眉池则是宫女们整容和活动的场所。这一带出土的文物,属于汉代的较多,但也夹杂着一些先秦物品。估计这里可能是赵国后期的离宫别馆,到汉代时则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以温明殿为主的宫殿区。史载,东汉的创始人刘秀在击灭冒充皇室后裔的王郎之后,一度住在邯郸宫温明殿,这是东汉立国前的关键一仗,因此后来顾祖禹说刘秀的“光复大业肇于邯郸”。这也显示出当时邯郸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汉书》记载,在公元前187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丛台今已辟为丛台公园,是邯郸著名的胜地,传说是赵武灵王阅兵和观舞的地方。根据这一记载,丛台也属赵王宫。赵王宫即邯郸宫。这说明汉时的宫殿区已由赵王城转移到今大北城北部了。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豪门世族在血腥地镇压了各地农民起义后,彼此又进行厮杀兼并,造成华北各地土地荒芜,人民流亡。在这样干戈扰攘的局面下,邯郸的衰落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邯郸逐渐失去了过去拥有的交通上的优势地位。因为曹操在和袁绍父子进行斗争中,在今海河流域,兴修了好几条通航渠道,其中影响邯郸最大的是白沟运渠工程和利漕渠。曹操不仅从袁绍手中夺得了邺城,并且还把邺城变成漕运线上一大都会。邺城北距邯郸仅数十公里,可是由于运输主要线路的变化,终于取代了邯郸的地位,成为曹操控制北方的最大据点。到他儿子正式建立魏王朝时,虽然已将国都迁往洛阳,但仍然把邺城看成是“王业本基”,被列为政治上的五都之一。相形之下,邯郸却日益萧条下去,变成了广平郡所辖的一个县城。广平郡的郡治曲梁,原是邯郸东北面的一个小县,由于邻近利漕渠的西口,一下子上升到郡的治所。

    西晋以后,北方成了内迁各族首脑们的混战场所,迫使大量人口渡江南迁,邯郸更加萧条。到东魏时期,它连县级地位都未保住,而沦落为一个普通小镇。直到隋时才算恢复建置,但县治及名称还经过几次变化。史书上记载过,在东魏与隋之间,北齐后主高纬一度起宫于邯郸,据说是“穷奢极丽”、“宝衣玉食”,但不知是否利用汉宫旧址。这位“无愁天子”不久即落得个国亡身败的下场。

    隋唐时期,邯郸或属州(武安郡,即广平郡,治所在今永年旧城),或属磁州(今磁县);宋、金时皆属磁州;元代属广平路;明清属广平府(治所仍在永年故治)。它始终是个小县,一直没有什么起色。隋代兴修了永济渠,进一步发展北方水运,并且南接通济渠、沟和江南运河,成为贯通南北的水运干线。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太行山东麓大道的交通地位。邯郸长期默默无闻,与交通地应的变化不无关系。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邯郸的城市规模也相应不断缩小。曹魏时张晏在解释邯郸地名的由来时说:邯山在邯郸的东城下。但邯山在今土山街,虽然按赵都城址而言,它偏于城内东部,距东墙还有颇大的距离。说它在东城下,意味着距城很近,可见曹魏时,邯郸城的东墙已经内缩。《元和郡县图志》说丛台在城内东北角,又说邯山在县东南五里。唐城的南墙已大幅度北移,连东墙、北墙也内缩很多。到宋代,根据《北辕录》所记,丛台在邯郸城北,而宋城北墙又较唐城偏南,这些片言只语,表明坑垣不断缩小。到了明代,志书记载城垣已很明确,明初时“南不过斜街口,北不过观音阁,远不及二里,东西仅半里许。”难怪修志的人慨叹“何其隘也!”到了明成化年间,“始于城南北各拓半里许,并在开拓处设东西四门。”到嘉靖十年(1531年)又堵塞东西四门,而在适中之处,另开东西二门。当时为了加强防卫,还筑甬道和丛台相连,将丛台也纳入城防体系。以后直到清代,还经过多次修缮。这个小小的砖城,就是历史名都在长期演变后所留下的凋残片影。封建社会后期的许多名流学者,曾到邯郸访古凭吊,他们留下许多感慨动人的文章和诗篇。唐人所写的《枕中记》,叙述了“一枕黄粱”的故事,其背景选在邯郸,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时代,邯郸的情况,更是每况愈下。京汉铁路的修筑,更有利于外资掠夺,也促进邯郸表面上的某些繁荣,但人民的灾难却仍在日益加深。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掠夺,反动派的劫掠屠戮,都为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邯郸人民通过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解放。

    邯郸在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政治中心,是边区政府和中央局的驻地,以后改镇为布,建国后一度升为省辖市。1956年与峰峰市合并,仍称邯郸市。1965年又调整了政区范围。1983年,邯郸市升为地级市,将邯郸地区的邯郸县划归邯郸市管辖。

    现在邯郸城区比建国初期扩大了几十倍。市内复兴区工业比较集中;邯郸区商业最为兴盛;丛台区为新发展的轻纺工业基地;较远的峰峰矿区,是北方煤炭基地之一;南面的马头有燃料冶金等工业,除大干线京广铁路外,随着西到长治和东到济南铁路的通车,将提高邯郸的交通地位,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建国以前,邯郸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建国后,利用本地丰富的煤、铁、棉花等资源,促进轻重工业迅速发展。1977年工业总产值为1949年的一百零七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还将加速邯邢(台)基地的建设。今后,邯郸一定能够在祖国的四化建设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邯郸这个具有辉煌历史的古城,到解放前终于走完了一波三折的下坡路。建国后,古城不仅获得新生,并且在繁荣昌盛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它的变化是空前的,它的美好前景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想象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