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重庆

    王明业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历史古城。

    四川盆地在地貌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区:西部为成都平原;中部为红土丘陵;东部为平行岭谷。所谓平行岭谷,指的是一带山地一带丘陵地相间排列的地貌类型。重庆城市座落在平行岭谷的南部,嘉陵江流入长江的汇合处。市郊的山地有缙云山、中梁山、铜罗山、明月山、黄草山等,呈南北走向,一般海拔高度为五百到九百米。山地均为褶皱而成,属于华蓥山脉的分支。华蓥山脉主峰海拔一千五百八十米,是四川盆地内的最高峰,位于邻水县境内。重庆市中区的最高点海拔二百八十米,朝天门码头最低点一百六十米,市内相对高差达一百二十米。房屋建筑依山傍水,层层迭送,具有立体感,这在我国城市中是别有特色的,有“山城”之美称。

    重庆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类型,四季分明,春夏长,秋冬短。夏季炎热,常出现连晴高温天气,是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历史记载19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四十四摄氏度。重庆降水较多,而且是我国的多雾城市。每年秋冬两季,尤其是12月至1月,有时大雾终日不散,能见度差,以致船只停航,市内公共交通中断,飞机场关闭。故又有“雾重庆”之称。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农副产品及土特产都十分丰富。重庆附近地下矿产资源,有煤、铁、天然气、有色金属和各种非金属矿二十余种,蕴藏量大,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和动力。这是重庆工业发展较早的重要原因,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古代的重庆,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长江和嘉陵江的水道,在两江汇口处就自然成为江河运输的枢纽和中继站,重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就充分显示出来了。四川盆地内有许多中小城市,譬如岷江与大渡河汇口处的乐山、岷江与长江汇口处的宜宾、沱江注入长江处的泸州、涪江与嘉陵江、渠江交汇处的合川、乌江注入长江处的涪陵等等,也都是因此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重庆古称江州。它的北、东、南三面环水,好象江水中的陆地,古代“洲”与“洲”通用,故名江州。《水经·江水注》说:“江州县,古巴子之都也。”古代巴国的领土范围很大,《华阳国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鱼复今奉节县,道今宜宾市。国土占据了四川省的大半、陕西省南部和贵州省的北部。

    对巴子的来源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说是原住在川北巴中的流黄辛氏部落,因为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有功,被封为子国(姬姓),由巴中迁到江州建都。另一说巴族原居在湖北荆州云梦泽地区,以捕鱼狩猎为业。当时川东是古巫国地界,有盐泉产盐,渔猎民族需要食盐的数量大,故巴族与巫族历来就有商务来往。巴族建国于“巴丘”(今岳阳县至城陵矶一带山岗),后为羿所、其中有一支逃奔至巫国来,在鱼复以西建立国邑,并由此发表起来。古代长江三峡两岸山崩频繁,江中滩多水急不能通行。巴族入川的路线,一般认为是从湖北西南的清江翻越分水岭,沿大溪进入长江,再沿江而上。曾先后在平都(今丰都县)、枳(今涪陵)、江州(今重庆)建立国都。从历史地理的观点来看,后一种说法比交合理。沿大溪、清江而东下云梦泽,历来是川鄂之间来往的重要路线,明清以后由于长江三峡通航才渐被废置。

    巴国定都江州的时间很久。这时,他们已从渔猎逐渐转移到农耕上去,国力强盛。江州附近的耕地和水利条件都不如嘉陵江中游一带好,于是巴国国都由江州迁徙到垫江(今合川),又由垫江迁徙到阆中。到阆中后,历经若干世而为秦所灭。秦统一全国后置巴郡,仍以江州为州治所在地。

    重庆除了江州这个名称外,还有“巴州”、“楚州”、渝州”、“恭州”等名称,是历代川东地区的政治中心。

    汉时巴郡属益州。刘备灭刘璋后,在江州置都督府。其后征吴败还,以李严为大都护屯江州。当时,李严就建议分益州为五都,别立巴州。最后刘谯纵据蜀时,才正式建立巴州。这是“巴州”一名的由来。

    梁太清四年(公元550年)改巴州为楚州。这是因为宋、齐、梁时,郡县改名多迁就侨民。巴州多楚籍居民,因而改称楚州。《华日国志》载:“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这就是说,沿江一带有一半是楚籍人。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由楚州改称渝州。这是因为嘉陵江古称渝水而得名。这个名称,历唐、五代、北宋,约有五百余年之久。至今仍把“渝”作为重庆的简称。宋朝初年改渝州为南平郡,崇宁元年(1102年)改称恭州。

    南宋时,宋孝宗之子赵初在恭州为恭王,后来承帝位即宋光宗。为此,恭州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改为重庆府,取喜庆双重之意。也有人解释说光宗皇帝即位时,太上皇和太上皇太后俱在,临视床典,故称重庆。这个名称历经元、明、清,沿用至今。

    重庆最早的城垣重于“巴”,因无史料可考,历经沧桑,确切的城址难以推断。秦惠文王时,公元前316年,张仪率众筑江州城。城不大,约包括现在的大梁子、小梁子、小什字一带,就是嘉陵江与长江汇口的山嘴部分。西汉时,长江水运已较前有了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人口增加,城区扩大。南城扩至南纪门、解放路一带。蜀汉时期,重庆守将李严修建江州城,嫌张仪旧城狭小,“更作大城,周围十六里。”其城址已经扩展到今天的通远门,打枪坝了。据《水经注》记载:重庆“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又不相容,结航水居者五百余家。承二江之会,夏水增盛,坏散颠没,死亡无数。”可见当时重庆人口已相当密集,并遭受洪水灾害。李严曾试图“穿城后山(指鹅项岭)自汶江(指长江)通水入巴江(嘉陵江)使城为州。”因工程浩大,诸葛亮没有批准他。传说在鹅项岭西麓还有李严凿山的痕迹可寻。

    唐宋以后,长江水运交通日益发达,重庆已是长江上游和嘉陵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与长江中下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商务之盛已不是四川其他城市所能比。宋末重庆知府彭大雅曾大兴筑城,立四大石于四门之上,书曰:“某年某月彭大雅筑此,为西蜀根本。”《通鉴》胡三省注:“我朝自绍定失蜀,彭大雅遂城渝为制府,支持西蜀且四十年。”彭大雅是在蒙古人进攻重庆,战局危急的情况下筑城的,在原有基础上仓卒而成,城垣的规模不可能扩大。元代末年明玉珍攻占重庆,号称大夏国,凡十四年(1357-1371年),对城市规模或有所扩大,但未见到有关记载。

    明清两代,四川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明洪武初戴鼎将重庆城墙改砌为石城,“高十丈,周长十八里”。开十七门,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东水、太平、储奇、金紫、南纪、通远、临江、千厮九门开。其中八门均发展成商业码头。翠微、金汤、人和、凤凰、太安、定远、洪崖、西水八门闭。现在我们见到的城门遗迹就是明代所修。

    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和英帝国主义订立“中英芝罘条约”(烟台条约),准许英国派员在重庆筹划通商事宜。光绪十六年(1890年)签订“中英北京追加条约”,将重庆开辟为商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又同意日本在重庆开商埠,以南岸王家沱为日本租界。从此,帝国主义势力侵入重庆,各种洋行买办商业相继出现,打破了重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879年宜昌到重庆间的轮船通航成功,从此进一步打开长江三峡的大门,结束了川江只通木船的历史,大大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最早出现的工业,有火柴、纺织、缫丝、玻璃等轻工业。这时重庆市中区已比较拥挤,因而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长江南岸和嘉陵江北岸,形成鼎足之势。

    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后来定为陪都。早在抗日战争前,国民党政府就已着手准备,1929年在重庆设市。新市区是比拟上海、天津等特别市的规格开辟的,拆除城垣,修建马路,把市区范围扩大。长江北岸扩大到黄沙溪、鹤皋岩一带,嘉陵江南岸扩大到李子坝、化龙桥一带,又两路口扩大到佛图关,比旧城区增加一倍。只是当时的人口不过二十三万人,不称特别市而已。1933年又一次扩大市区范围,将巴县市郊、南岸弹子石、龙门浩、海棠溪等渡口,以及江北城、溉澜溪、刘家台、香国寺等地统统划归重庆市管辖,市区面积达到九十三平方公里。1937年,人口达到四十七万人。

    抗日战争开始后,南京失守,国民党政府临时把首都迁到重庆。抗战胜利后迁还南京。虽然前后只有八年时间,但对重庆城市发展的影响极大。当时由于长江被封锁,交通运输发生了极大变化,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依靠公路和航空(这期间修通了成渝、汉渝、川黔、川湘等公路线,并先后在珊瑚坝、九龙坡、白市驿修建飞机场。大批抗战物资和对外贸易都通过仰光、海防、广州、香港等地转口。

    这一时期,重庆的工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转变成为重工业为主,发展了兵工、机械、采矿、冶金等工业门类。抗战期间,大批工厂纷纷内迁重庆。由于战时的需要,工厂越办越多,产品行销西南、西北各省市,各地的工业也依靠重庆协作配套。商业繁荣,使重庆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最大的工业基地和商业贸易中心。到1945年,各类工厂数达到一千七百余家,比战前增加三点三倍。市区范围再次扩大到远郊区的北碚、青木关一带。1945年全市人口达到一百二十四万。抗战胜利后,一部分内迁工厂东返,重庆经济一度衰落。到建国前夕,人口下降到八十万人。

    重庆是1949年11月30日解放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主要的工业有机械、冶金、化工、轻纺、食品、建材、电子、仪表等。

    重庆城市按功能分为十一区。市中心是政治、商业、金融中心,也是水陆客运交通枢纽。长江南岸的南坪为贸易中心,有各种展销、贸易机构和商业服务设施。铜元局以机械工业为主,石桥铺为科技文化中心。江北嘴和弹子石以轻纺工业为主。观音桥为市中区的迁建地。沙坪坝为主要文化区。杨家坪、大坪、新桥以机械工业为主。九龙坡为电力工业区。中梁山为煤炭工业区。双碑、大渡口以冶金工业为主。李家沱为机械、轻纺工业区。

    市内交通建设也有很大发展。除公共汽车、电车外,尚有适合山城特点的缆车,载人架空索道等。过去街道弯曲、狭窄、坡度大,人车拥挤,经常阻塞交通。五十年代以来,架设嘉陵江公路大桥和长江公路大桥,凿通菜园坝至牛角沱的公路隧道,建成菜园坝火车站和沙坪坝火车站等项措施,使市区交通大为改善。

    为了控制市区人口和保护环境,新建的大中型工厂都分散在郊外的四个卫星城、八个小城镇和二十多个工业点上,形成“星座式”的城市布局。四个卫星城是:长寿,位于重庆以东,公路距离一百公里,水路七十七公里,是轻化工业为主的卫星城。北碚,位于重庆以北四十五公里处,有襄渝铁路经过。附近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等风景名胜,为旅游卫星城。西彭,仁于重庆以西五十五公里处,靠近长江和成渝铁路线上,是以铝材加工为主的工业卫星城。綦江,位于重庆以南九十公里处,是煤铁采掘工业和兵器工业的卫星城。

    建国后,重庆的交通面貌也焕然一新。首先是结束了长期没有铁路的历史。1952年修通成渝铁路,1965年修通川黔铁路,1972年修通襄(樊)渝铁路。这些铁路大大改变了重庆以及四川的交通状况,使重庆与各地区的联系更为方便。其次是长江航道经过整治,提高了运输能力,并可夜航,使水运事业有很大发展。洪水期,三千吨级的轮船可由上海直抵重庆。自重庆上水,一千吨级轮船航行川江至泸州、宜宾等中小城市,沿嘉陵江可以到达合川。重庆是水陆联运的枢纽。公路运输有六条对外干道,连接省内外的主要城市。航空运输,目前白市驿机场有十二条航线通往全国各地。由于水陆空交通方便,重庆历来是我国西南地区物资的集散地。目前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1980年在重庆设立海关,定为对外开放的港口。

    重庆,这个祖国西南的最大城市;正在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地加速前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