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大理

    于希贤大理是滇中高原西部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位于苍翠峻峭的点苍山与碧波清澈的洱海之间。点苍山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地理分界线,绵延四十余公里,有十九峰,最高的马龙峰,海拔四千一百一十二米。苍山下的洱海,形状如耳,长四十余公里,最宽处九公里多,面积二百四十九平方公里,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湖。它的风景秀美壮丽,曾使明代遍游祖国名山胜水的状元杨升庵叹为观止,说这里“山则苍龙迭翠,水则半月拖兰,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向者之未见山水,而见之自今始。”

    十九峰之间,松杉林木挺拔,花卉繁多,尤以山茶、杜鹃、玉兰、蝴蝶戏珍珠等为名贵。十八溪奔流,滋润着这狭长的湖积平原,给这里肥沃的土地带来灌溉之利。加上气候温暖,常年如春;雨量适中,空气湿润,使这里成为滇西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向以产弓鱼、乳扇、雪梨、腊鹅、卷蹄等驰名中外。

    大理约在四千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居民依十八溪建造半穴居的房屋。在今佛顶、马龙、龙泉、白云、鹿鹅山、大墓坪以及金梭岛等二十三处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房屋建筑是以坑为壁,壁上迭石,垒成半圆形,上覆圆锥形草顶。这种冬暖夏凉的住所虽简陋,但易建造,也便于随畜群迁徙。他们的生活以畜牧为主,兼有渔业和种植业,能烧制火候不一、颜色杂驳的夹沙陶,器形有罐、钵、碗、瓶、纺轮、网坠等,也能磨制石质的刀,斧、凿等。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术传入云南。战国时期有大批移民从中原来到这里。此后,这里的人文与自然逐渐以汉字的形式载入史乘。汉初,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当时大理及滇西一带的人们,衣服或服式还没有形成民族或种族的固定特点,同别处的区别在于发型是“编发”。他们以放牧为生,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相互统属的君长。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首次在这里设置益州郡,大理属叶榆县,治所在今大理喜州。东汉时,叶榆县一度归永自郡(治所在今保山北约二十公里)管辖。三国时归蜀汉治理,诸葛亮虽没有到大理,但他在边疆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注意民族团结,使这里的生产和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

    公元五六世纪,滇西及川南一带有百十个部落,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户。部落的首领,大多是内地迁去的汉人。到了公元七世纪时,这众多的部落,在滇西已兼并为六诏。诏是当地民族“王”的意思。在中央的唐王朝的支持下,居住在南面今巍山一带的蒙舍诏强盛起来,逐步兼并了其他五诏。公元737年,南诏又征服了居住在今洱海周围的许多小部落(这些小部落统称“河蛮”)。公元738年,把政治中心从巍山迁到了今大理附近的太和城。这一年,唐玄宗封南诏的皮逻阁为云南王。从此,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

    太和城位于今大理太和村西,遗址尚存。遗址西的佛顶峰上有古金刚城遗址。它是属于太和城的一个小城,始建于公元747年。太和城的始建年代应和金刚城相去不远。今仍残存的城垣,北墙西起佛顶峰,东延伸至洱海滨,长约两公里;南墙西起五指山麓,东至洱海村,长约一点五公里。城内有建于公元766年的“南诏德化碑”至今犹存。当时城市街道,唐人樊绰《蛮书》曾有记载:“太和城……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到了元代还有人见到此城,说它“周回十有余里。”南诏在这里建都一共四十年,后来即迁都到羊苴咩城。

    羊苴咩城在今大理县城附近。它始建于公元764年,后来不断扩建,形成“延袤十五里”的壮丽大城。从公元779年南诏迁都于此,公元902年南诏灭亡,此后又历经郑氏的大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到段氏的大理国于公元1254年灭亡,前后五百多年,大理一直是云南高原的政治中心、羊苴咩为当时的民族语,意为“神京”。它又名紫城,即后来紫禁城的意思。它是以南诏宫室和高级官吏住宅区为中心,经过周密规划和设计而建成的。这在《蛮书》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在平面布局上,把王宫放到了中轴线大道尽头的中心位置;在立体布局上,王宫位于层层进深的高阶之上。城门是第一重门,必须由此“行三百步”,至第二重门。又“行二百步”,至第三重门。每一重门与道路之间,都有居高临下,夹道相对的门楼。它增加了入宫道上的深远,雄伟景象,又可作防御工事。可以想见,人行其间,会增加对王者威严与神秘的感觉。城门与第二重门之间,是一般的商人、贵族居住。第二重门与第三重门之间,是高级官员居住,最后才到达那“阶高丈余”的从政议事大厅。其后的小厅是南诏王与高级行政官员日常处理军政事务和议事的地方。小厅后是南诏王和他的数百“诏佐”(妃嫔)们居住的地方。里面的建筑,外人不得而知,只见“重屋制如蛛网”,建筑风格是“架空无柱”,即无梁的穹窿殿堂。后宫房屋下临清池有内花园。接待使臣的地方,设在门楼外风景秀丽的云池之畔。此湖“周回七里”,其中养着一些奇异的水生动物。

    后来,随着南诏在西南地区政治地位的提高,为了接纳西南各民族的上层与东南亚的来宾,曾建了豪华壮丽、堪称西南第一的五毕楼。又在苍山与洱海地形交接险要处,建起了便于扼守的要塞龙口城和龙尾城。后人又称龙口城为龙首关或上关。土城城墙遗止在今上关附近的山坡上,各边犹残存八百米左右,近似正方形,高出地面约十米。龙尾城的位置,《蛮书》说它“至羊苴咩城五十里”。元代郭松年的《大理行记》说它“西苍山,东属洱水,其高壁危构,岿然犹存。”总之,这两关控扼着进入大理冲积平原的门户,是云南高原上政治中心的外围关城建筑。它的险要和周围的景致,可从明代李元阳《龙尾关楼》诗看出一些:“孤楼独上海门关,靡靡千山复万山。设险自天真奥绝,探幽容我独跻攀。昆弥岛屿苍茫外,鹫岭云霞缥缈间。六诏战争成底亭,持竿人坐钓鱼湾。”

    唐宋五百多年间,是大理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至今江保存有当年的一些文物古迹,主要有弘圣寺塔、崇圣寺三塔和“南诏德化碑”等。

    弘圣寺塔,位于大理县城西南五百米,保存完好。塔高四十米,十六级密檐式空心砖塔,四方形。相传建造于唐代初年。上覆八角形铜伞,顶有铜钵及铜葫芦塔刹。

    崇圣寺三塔,鼎立于大理县城西北,大塔居中,又名千寻塔。形制类似西安的小雁塔,建造年代稍晚于小雁塔,为公元八至九世纪间,塔高约七十米,十六层密檐式建筑。每层有小龛,各有一白色大理石佛像置于中央。塔中空,曾经可以登览。大塔南北鼎立着两座白色实心稍小的塔,平面呈八角形,十层。各层都有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饰物。高四十二米许。此二塔约建于公元十世纪,形制与始建于公元959年的苏州云岩寺塔相似。三塔挺立于苍山、洱海间,雄伟壮观,成为大理古代文明与悠久历史的见证。

    “南诏德化碑”,于清代乾隆年间从大理太和村地下出土。碑高三米,宽约二米三,厚约六十厘米,碑阳正文三千八百余字,碑阴官职姓名约一千二百余字,共五千余字。碑文叙事止于公元765年。碑建于公元766年,为南诏清平官郑回(一说为清平官王蛮利)撰文,由唐代流寓御史杜光庭书丹。行文生动流利,书法遒劲秀拔,有李邕笔意。碑文叙述了南诏与唐王朝的关系,着重陈叙南诏与唐天宝战争的起因是唐南疆大吏蒙蔽朝廷,压迫、欺凌南沼,使之无可奈何,“不得已而叛”的苦衷。并表明南诏一旦有可能,就重新归顺于唐的决心。此碑是记录南诏历史,社会制度,官职,外交,与吐蕃、东南亚及唐的交通等的重要史料。此外,碑文还记录了南诏开凿梯田、兴修水利、开采金银矿产、培植良马、兴盛丝织业、修筑城池、利用地热等生产建设状况。总之,此碑是南诏文化与文物的宝贵珍品。它提供了南诏历史的珍贵资料。

    公元1257年,元世祖忽必烈攻破大理城,第二年大理国灭亡,从此结束了云南臣属于中央的地方割据状态。大理也结束了五百多年的地方割据政权首都的地位,云南的政治中心东移到昆明去了。元代设立大理路军民总管府,治所在大理城。由于它控制着滇西北丽江、中甸、邓川、洱源和滇西南腾冲、保山以至于缅甸通往滇中、滇东、四川及到中原去的道路,所以事实上它是滇西的交通中心,也是滇西的商业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丽江、鹤庆的寒带高山药材,中甸、维西、西藏的牲畜、皮革,腾冲、保山的热带物产、宝石、玉器,滇中的粮食、手工业品,都要集中到大理来交换。这种经济中心的职能,远在唐代就萌发了。著名的大理“三月街”约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元、明、清三朝的繁盛年代,参加者除本省各族人民外,还有来自内地十多省的大批商人。东南亚等地的商人,当时也曾来此交易。以农历三月十五这一天最热闹。这一物资交流盛会,一直流传至今。

    公元1382年,明军攻占了大理,并改大理路为大理府,修筑了大理府砖城。城“方围十二里,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四面各一城门,每一城门上有一城楼。东名通海楼;西名苍山楼;南名承恩楼;北名安远楼。城垣四角,各立角楼一座。此砖城的修筑,更加固定了城址,使城内的经济文化发展有了可靠的安全保证。

    明代的大理城,是许多名流学者汇集的地方。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音韵学家杨慎,多次到过大理。他曾写下大量的诗文、游记,赞美这里的风光。明代著名学者李元阳,酷爱苍洱风光,世居于苍山中峰之下,因号中溪。著名学者杨黼、杨士云,地理学家徐弘祖,旅行家何镗、周复俊,谢东山,学者钱邦芑(大错和尚),都曾把他们的热情和才华倾注于苍洱的山水间,写过游记或诗文。特别是画家、诗人唐泰(担当和尚),仰慕杨慎的为人,曾住在杨慎住过的写韵楼。因此感通寺曾有对联赞记:“奇花龙女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

    清代的大理城,相沿明代而发展,到了晚清时、大理城的工商业一度很繁荣。城内同行业的作坊与店铺,都集聚于一条街巷内,生产和流通统一,资金与手工技术力量集中,有利于发展远销商品。手工行业有金属制品加工,例如铁制品、铜制品、金银制品,玉器琢制、大理石加工、竹木器加工等。另外还有纺织、缝纫、制鞋帽、制皮革等行业。大理手工业品行销滇西各县,以及川南、西藏等地。

    1956年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达到近三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七十一万多,有白、彝、纳西、傈僳、汉等多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三分之一左右。下关是自治州的驻地,也是昆(明)畹(町)、滇藏公路的文汇处。大理和下关新建的工业,有机械、电力、化学、造纸、印刷、制茶、纺织、制药、粮油加工等工业。随着祖国四化建设的发展,大理将以更加美丽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