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兰州

    刘满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不仅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而且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兰州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的河谷中。四周群山环抱,黄河流经其中。这里地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外。在兰州以西、以东地区,有的地方岩层坚硬,河水不易下切,形成了一些峡谷,例如著名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桑园峡等。而兰州附近,地层比较松软,河水侧蚀比较容易,河水长年累月地冲刷和泥沙堆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兰州盆地。

    古代兰州盆地的自然条件是十分优越的。据《水经注》记载,金城县城的南山有个梁泉,还有一段关于梁泉形成的传说。据说有个叫梁晖的人,他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后代,因被羌人围困在金城南山,没有水喝,于是将自己手执的榆木鞭竖在地上,宰杀青羊祈祷。结果奇迹发生了,南山顿时“神泉涌出,榆木成林”。后来人们又将这一传说附会在汉代名将霍去病身上,演化为另一传说。传说霍去病讨伐匈奴途经兰州城南的皋兰山,士兵口渴,霍去病以钢鞭击山,皋兰山上出现五个泉眼,这就是今兰州城南的五泉山。这些传说都说明古代兰州城南的山上,树木成林,泉水淙淙。而且今兰州城南的阶地,土质肥沃,宜于耕收。这些阶地南靠树林茂密的皋兰山,北临黄河,无论采集、渔猎、放牧都是十分便利的。另外,兰州盆地的气候也非常宜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里没有酷热的暑天,而且夏季短促;冬季虽然比较长,但因为四面环山,尤其是祁连山东段挡住了北方的寒潮,所以比较温和,加之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多数农作物的生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远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兰州盆地的河谷阶地上已经有了古人类生息。

    兰州自古就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我国西方的羌人驻牧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今兰州黄河南岸修建长城,当时兰州地属陇西郡。汉朝控制河西以后,为了彻底隔断北方匈奴和西方羌人的联系,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取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二县,设置了金城郡,与酒泉、张掖、郭煌、武威合称河西五郡。金城郡共辖十三个县,其中的金城县就设在今兰州城区南。它之所以被命名为金城,正如《水经·河水注》所说,“金者取其坚固也,故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由此可见,最初的金城县完全是一个军事要塞。

    出于巩固边防的需要,秦汉两朝都向金城一带大量移民,同时鼓励军民开荒种田。大批的移民和守边士兵,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也带来了引水修渠和灌溉技术,使原来大片的牧场开垦为农田,大大促进了金城农业生产的发展。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汉宣帝时,金城每斛粮食的价格是八钱。粮价的便宜,说明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朝开通河西走廊以后,兰州就成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和交通枢纽。当时由长安到西域的交通线路有几条,其中一条就是经由兰州的。它从长安出发,溯渭水西行,沿千水西北行,越陇山到今甘肃天水,再沿渭水西行到临洮。由临洮到兰州,从兰州过黄河,西北经河西走廊到新疆。这条路线经过的地方,大多是郡县治所,人口比较稠密,在交通设施、生活和安全方面,均比其他线路要好一些。因此,经由兰州的路线,在汉唐之际,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一条。可以想见,两汉同西域的频繁交往,对金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东汉末年,由于地方官吏豪强对这一带的羌人侵夺奴役,无所不为,激起了羌族人民反抗东汉统治者的斗争。当时连年不断的战争,“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加之“金城、陇西地震,二郡山岸崩,地陷”,“金城河水溢”等自然灾害,使金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西汉时,金城郡所辖的十三县,有三万八千多户,约十五万人,到了东汉顺帝时,金城郡所辖的十县中,仅有民三千八百多户,一万八千多人。前后对比,东汉金城郡的县城减少了三个,而户口、人数只有西汉时的十分之一。

    建安年间,曹操平定了金城一带,并任命苏则担任金城太守。据《三国志·苏则传》记载:苏则到任时,金城全郡“户不满五百”,只有西汉时的百分之一二了。苏则到任以后,号召流民回乡生产。他关心民生疾苦,“亲自教民耕种”,“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苏则还注意安抚当地少数民族,“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发展民族贸易。在他的鼓励下,先后返回金城郡的羌族就有“三千余落”。苏则的这些作法,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也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结果获得了大丰收。苏则还率兵平定了河西地区的叛乱,使一度受阻的“丝绸之路”畅通。总之,苏则是一个在兰州城市发展上有贡献的人物。

    曹魏和西晋时期,金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东晋十六国时期长时间的大分裂。金城一带作为战场长达一二百年之久。这期间,金城和黄河流域,都是“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馑”,劳动力的损失和生产的破坏,都是十分严重的。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金城一带才比较安定些,到了隋唐时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隋唐两代都把确保“丝绸之路”畅通、密切同西域的关系,作为当时的重要工作之一。兰州不仅是由长安西去河西、西域的重要通道和渡口,也是当时由青海进入西藏、印度的通道,而且是河西诸郡和河湟地区的后方和屏障。因此,兰州在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上的地位就变得很重要了。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正式设立兰州。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又设置兰州总管府,唐代为兰州都督府,治所均在金城县(今兰州城关)。因兰州城南有皋兰山,所以取名兰州。兰州一名起于隋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了。隋炀帝大业初年,改金城县为五泉县,因城南皋兰山麓有泉五眼而得名。当时的五泉县城在今兰州城关稍南,南倚皋兰山,北临黄河,依山傍水,形势十分险要。城北黄河北岸就是金城关(今兰州中山桥西)。金城关是汉代旧关,周武帝时设金城津(渡口),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改为金城关。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在《题金城临河驿楼》一诗中这样描写了金城关:“古戍倚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诗中的古戍即金城古关,因该关南阻大河,北临崇岭,故谓之重险。关城壁立于黄河之滨,控扼山河之间蜿蜒曲折的驿道,沿驿道向西北,就是十六国时争雄角逐于河湟和河西地区的五凉,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兰州古城,金城雄关,一南一北,夹河而立,由此可见当时兰州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兰州是西北边地的军事重镇,政府派兵驻守,广开屯田,以解决边防军的粮秣。同时,兰州一带还是唐朝的监牧地,即官办的养马场。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兰州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据《通鉴》记载,天宝年间,兰州一带“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很频繁的,兰州也就成为中外友好使者的必经之地了。隋大业年间,西域派遣使者到长安朝贡的就有三十余国,这些使者大都是经由兰州到长安的。高昌国王伯雅,金城榆中(今兰州榆中县)人,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亲自朝见隋炀帝,而且娶华容公主为妻。伯雅之子文泰,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并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在兰州修建了宝塔寺,有十三层木塔一座。寺位于今木塔巷,1874年焚毁。唐代“万国来朝”,由“丝绸之路”经兰州到长安的西域各国的使者一定是很多的。当时,我国著名的僧人玄奘、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还有唐朝派往吐蕃的使者刘元鼎等,都是经过兰州西行。高适在《金城北楼》一诗中,用这样几句描写了兰州的风光:“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总之,隋唐时期,兰州已由一个普通的县城,发展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上起着重要作用的都会了。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衰落。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兰州一带落入吐蕃之手。这种局面,经过五代,一直延续到北宋建立。十一世纪六十年代,兰州又为西夏占据,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才被收复。在这长达三百多年的岁月里,兰州人民饱尝了战争的苦难。

    宋朝收复兰州后,在兰州古城设置了兰泉县。当时兰州黄河以北就是西夏的势力范围,因此兰州就成了直接面对西夏人的军事重镇。每到冬季,黄河结冰,西夏人就来进犯。当时的“兰州古城,东西约六百余步,南北约三百余步”。为了抵御西夏的进犯,宋朝在旧城之北的黄河南岸展筑北城。扩建的北城“城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周六里三分,三面土筑,北面砖,下临黄河,建四门,上各建层楼戍铺”。北城建成后,即将南城废弃。同时,招募士兵,大开屯田,而且招抚西蕃族。据史书记载,自修建北城之后,“羌人相继降顺者已数万帐”。另外还扩建了金城关,使之成为“长千步以上”的关城,在金城关与兰州城之间的黄河上架设了浮桥。这是兰州历史上最早的浮桥,它比人们熟知的明代修建的浮桥要早三百年。

    自南宋以后,兰州又成宋、金争战的地方,直到元朝建立。宋、金、元时期,兰州都是一州的首府。明朝时,兰州城也是兰州的首府,而且是兰州卫的驻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牛元璋的十四子、肃王朱移驻兰州。从此,兰州在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上的地位又重要起来。

    朱的职责是主持“甘州五卫军务”和“督军屯粮”,而且还设苑马寺于陕西、甘肃,这就促进了兰州一带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兰州自古少雨,明时开凿渠道,引兰州城郊的阿干水灌溉土地。兰州人段续引进了水车,“倒挽河水,以灌田亩”。在难以引水灌溉的地方,铺压“沙田”,即在土地上铺几寸厚的沙子和砾石,防止水分蒸发。这些水利设施和耕作技术,使农田的产量大大提高了。

    明朝初年,在兰州城西又造浮桥。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金城关下正式修建了镇远桥。这座桥是用铁索联接二十四艘大船而成的浮桥,两岸各用两根铁柱固定。每根铁柱“长一丈八尺,径一尺五寸”。这座浮桥历时长达五百多年,直到清宣统元年(1909年)兰州铁桥建成才被拆除。这座浮桥的建成,使兰州成为联接中原和青海、新疆和西藏的交通枢纽,有力地促进了中原与西北各地的贸易。

    因为兰州在西北的地位日渐重要,所以兰州城垣的扩建也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兰州旧城“周六里多”,明朝宣德年间,自城西北至东北增筑外郭,“凡十四里多”。正统十二年(1447年)又自城东至北增筑郭城“七百九十七丈有奇”,而且修建郭门九座。经过这两次修建,兰州城垣就定形了。

    兰州在明代时属陕西省临洮府。康熙七年(1668年)分设甘肃省,治所在兰州。乾隆三年(1738年)废临洮府,设兰州府,并在兰州城关设皋兰县为府治。这样,兰州不仅成为领属二州、一厅、四县的兰州府的首府,而且成为甘肃省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因“西陲用兵”,陕甘总督也移驻兰州。当时甘肃“兵额独多于他省”。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今城西南华林山筑华林山城,作为军营,并在城南龙尾山建四座墩堡,以加强兰州城防。总之,清代兰州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空前重要起来了。

    清代,兰州的工农业、商业、交通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继明代之后,清朝政府继续开发水利,广兴屯垦,而且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茶马交易。同治十年(1871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兰州设制造局,“雇广东工匠用泰西机器制造洋枪洋炮”。光绪五年(1879年),左宗棠利用西北盛产羊毛的条件,又于兰州设“甘肃织呢总局”,购买德国机器,雇佣德国技师生产毛呢。这是我国第一个机器毛纺织工厂。宣统元年,又在兰州城北建成铁桥,即现在的中山桥,这是我国黄河上较早的铁桥之一。另外,还设有贡院、书院、电报局等。

    早在清初,甘肃就发生过回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同治年间,又一次爆发了回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当时,“陕、甘频年兵燹,孑遗仅存,往往数十百里人烟断绝”。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兰州人民饱尝了贪官污吏的剥削和压迫之苦,经历了军阀混战的漫长岁月,兰州城也变得破败不堪了。

    旧兰州是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地下管道,没有柏油马路,更没有铁路的“四无”城市。当时的工业就是濒临倒闭的织呢厂和机械厂,还有几家制肥皂、皮革的小作坊。现在,兰州建城区已由建国初的十六平方公里,发展到一百四十六平方里,人口也由十七万人发展到百万人以上。工业建设突飞猛进,已初步建成我国西北的工业基地,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毛纺、机械制造、中成药等工业而闻名全国。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兰州的交通运输事业也迅速发展,今日的兰州,铁路、公路纵横交惜,在黄河上修建了许多座大桥,已成为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兰州市政建设也突飞猛进,现在己是一座高楼林立,道路通畅,生活方便的现代化城市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