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榆林窟

    从莫高窟驱车朝东南方向行驶,沿途的边墙塞障、大漠孤烟,使人感受到千年的原始和苍凉。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今甘肃省安西县南75公里处的踏实乡境内,莫高窟东南180公里的祁连山谷中。谷中小河清澈婉蜒,因河岸两旁生长着郁郁葱葱的大片榆树,故将河称榆林河,窟为榆林窟。

    石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断崖上。建窟年代不详,据洞窟形制分析,最早可能开凿于北魏,略晚于敦煌莫高窟。在现存42个洞窟中,保存有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时期的壁画约5000平方米,彩塑200多身。

    榆林窟艺术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与莫高窟一致,甚至一些壁画的作者也相同。曹氏画院的画工、画师,不只在沙州莫高窟,也受命到瓜州榆林窟作画。但是,榆林窟艺术并非莫高窟艺术的翻版,而具有许多自己的特色。如在洞窟形制上,有完整的前室和长甬道,主室壁上画出十二根排柱支撑窟顶宝帐的窟室样式,这是莫高窟所没有的。榆林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窟内出现了不少画工题名,这在莫高窟是罕见的,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石窟艺术绘画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另外,”水月观音”、”唐僧取经”等丰富的壁画内容,补充了莫高窟壁画内容的不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榆林窟的壁画成就高于彩塑。历代壁画各具特色,唐代吐蕃时期25窟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弥勒经变”,人物造型简练,用线纯熟、有力,色彩明丽而不浮华,体现了盛唐艺术丰腴健康、绚烂富丽的时代特征。整个窟壁画中,典型的唐人风格和笔法,使观者无不沉浸在浓郁炽热的开元、天宝时代气氛中,在人物造型上贯穿着唐人以肥为美的艺术风格。在线条上作者大胆地把兰叶描的笔法运用到了最大胆,最泼辣的地步。榆林窟25窟的唐画人物,恐怕是国内所有壁画、历代绢本中最精彩、最卓绝的传世之宝了。其保存完好程度超过莫高窟同时期壁画,是唐代壁画和敦煌壁画的代表作,榆林窟艺术精华所在。在五代、宋初、西夏和元代各个时期的各种经变画中,穿插着耕获、冶铁、嫁娶、音乐、舞蹈等画面,生动反映了各个朝代当时的生活场景。五代、宋时期的大量供养人画像及其题名官衔,是研究瓜州、沙州曹氏统治河西历史的可贵资料。西夏和元代时期的密教曼荼罗和水月观音图,显密结合加以汉密、藏密结合的画法,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回鹘人、西夏人和蒙古人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莫高窟之不足。在西夏第6窟,存有目前所见最早的”唐僧取经图”;第2窟的藻井团龙,在内容和技法上则明显融汇了来自中原的影响。清代时期的艺术水平虽然相对较差,但其中的八仙传奇和庄周戏妻、郭巨埋儿、同床异梦等道教画或民俗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亦为草高窟所没有。

    榆林窟在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上,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与莫高窟有密切联系,是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