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侗寨鼓楼与风雨桥

    “锦鸡翅膀凤凰尾,比不上侗家鼓楼美。”这首侗族民歌为我们描绘出侗家鼓楼的独特风姿。记得第一次看见鼓楼和风雨桥是在深圳的民俗园内,在小雨纷飞的下午,在集中了五十六个民族建筑与民俗文化精华的人造景区内,我被鼓楼和风雨桥的独特风姿所震惊和陶醉,震惊是因为鼓楼的高入云宵、飞檐翘角;陶醉是因为架在绿色江体上秀美而婉约的风雨桥。楼桥相依相伴,相映成辉,构成了最引人入胜的景色。

    鼓楼鼓楼是侗寨的象征,在贵州山区,只要看见了高高的鼓楼,便知道那里一定有侗族居住。鼓楼在侗寨里既是议事的场所,又是文娱的中心。

    侗族鼓楼一般是按宗族为单位,如果一个村寨只有一种姓氏,则只建一座鼓楼,如果一个村寨有多种姓氏,则每一姓氏分别建一个鼓楼。鼓楼是每寨款首(相当于寨主)召集村民处理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有关生产、生活、娱乐、祭祀等重大事务的地方,是侗寨的“政治”中心。

    鼓楼的建筑揉合了汉族的塔与楼阁的建筑方式,可以说与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别具一格。就鼓楼的整个形态来看是塔的形,楼的顶,整个建筑以木为原料,不施一钉一铆,以榫相接,其结构严谨,有巧夺天工之势。

    鼓楼的形态有六角的、八角的、四角的等等,高四层至十几层不等,重檐斗拱层层而上,在每层檐角一般雕以龙凤花鸟图案,高昂上翘,如飞似跃,无限美妙。在楼的顶端一般有一塔尖,雕成葫芦或其它图形,直入云宵。

    如今的鼓楼除了扮演侗寨的政治中心外,同时还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中心,每逢劳动之余或节日时,盛装的侗家男女便在鼓楼前吹芦笙、跳大傩、唱酒歌、演侗戏……,是整个侗寨最欢腾的地方。

    风雨桥风雨桥也称花桥,与鼓楼一样是具有标志性的侗族建筑。因为侗族多沿江居住,因此一般侗寨里都有清清的江水流淌,风雨桥既是侗家人的交通要道,又成为侗寨的一道水上风景。

    侗寨的风雨桥与长廊相似,整个桥身与鼓楼相似,桥顶有屋檐,可挡风避雨。再看其桥内结构亦极精巧,造型相当美观,在桥廊上绘有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奇花异草为题材的五彩绘画,既增加了桥的美感,又增加了桥的艺术价值。风雨桥一般长五、六十米,宽四、五米,桥墩均用青石,而桥面则用杉木铺就,廊内有长凳可供过路人休息,桥的两侧还有栏干,可以倚靠。风雨桥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年年月月为侗家人遮风挡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