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再证红楼

第二十一章

    !!!!黛玉原只是想要休息,自觉狼狈,也不想让人看到她说她多事,便躲到了山石之后,哪里能想到,居然能听见这样的一番言论?

    待得两个丫环走了,她尚且没想着离开,只是想——也不知以前的那个黛玉,是不是也时常听着这样的言论的?

    大家的奴仆丫环本是如此,他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暗地里说些主子的八卦了。这是禁不绝的。只是那个活跃的丫环太过无顾忌罢了。不过,她的话,却也代表了府内大多丫环仆妇的看法吧?

    黛玉素来不会主动讨好谁,对因为贾母而来讨好自己寻求门路的人更是不喜。拿她和宝钗比一下,自然是不如的。

    但想起宝钗,她又叹一声——随分从时能随分从时到明扬贾府乃至于京城的地步,这本就是一件奇怪之事,只是这些丫环却是看不见的。真要说随分从时,迎春的丫环倒看得清楚——府内的小姐里面,哪个能在这方面比得过迎春?只是这个真正随分从时的人,换来的却只是一个“二木头”的评价罢了。

    她又想起那个丫环对自己的评价——“又没人,又没钱”。

    这可真是够“贴切”的评价!

    贾府至少吞了她一百万两银子,但是,她自己从不宣扬自己有钱,贾府那里,又怎么可能把这种机密、盘剥孤女的丑闻泄露一丝半毫?便是最疼她的贾母,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此,在这些无知的丫环仆妇眼里,父亲在时,每年至少一万银子的“生活费”、带来的两百万两银子竟全部打了水漂了。她竟是成了一个“没钱”之人。

    便是有了风清的灵魂,黛玉也不由得听得一阵气堵不快,便不要说,原本那个争强好胜,对宝玉又有一片痴心的黛玉了!

    现在,黛玉虽然没有淌眼泪,却也还是不免深深叹息了一回,这才返回了潇湘馆去。才回到潇湘馆,又说是贾母传唤,便压制自己的心绪,连忙换了衣服过去了。

    却见宝玉也在那里,之前的失魂落魄已经消失不见,又恢复了那种“且乐一天是一天”的模样,知道他尚没有觉悟。

    这一日别无他话。

    自那一日过后,敏感的黛玉便发现,府内的感觉渐渐的变了。倒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她是贾母最宠的外孙女,从王夫人王熙凤起,谁也不会在表面上怠慢了她。谁不知道,除了姑娘的二两例银,她是吃的药从官中帐上出,花的钱,多半还来自于贾母的体己,但凡胭脂水粉这类的东西,要么是宝玉自己做了送的,要么就是贾母让拿钱买的。便是贾政,在各个小辈中,看来最看重的,竟也是这个外甥女。

    但是,依然是渐渐的变了。

    原本那些百折不挠,会来讨她好以为晋身之路的丫环仆妇,渐渐的少了;她走在园内,那些丫环仆妇看她的眼神,逐渐不同了;紫鹃对她说的府内的闲言碎语,也逐渐的少了;她偶尔一次自己出行,因为听力极好,从偶尔听见的那些片言碎语中也知道,风向变了……原本和宝钗相比,下人们便是“多谓不及”,现在,给人的感觉更是明显了。

    而对王夫人来说,她原本在表面上无可挑剔的关爱,也渐渐变了,下人们逐渐能够分出,王夫人心里的分量变化。

    就是黛玉因为隔得最近,会去走走的怡红院,袭人这些丫环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唯独两个不曾变的,就只有晴雯麝月了。

    这一天,黛玉看了一回书,又绣了一会花,便无聊出了门。想想看,还是走到了怡红院来,打算拉了宝玉去看李纨三春——最近唯一可喜的变化,大约便是跟进来的李纨逐渐恢复了活力,言笑逐渐多了起来的这一点吧。虽然说是进园来管束她们这些姐妹的,如今却常与她们一起玩闹了。

    刚走上那山石边的游廊,她便听见,宝玉房内的秋纹碧痕正你一言我一语的挤兑另一个丫头呢,似乎是叫做小红的,明显的争风吃醋,而缘由……不过是因为这个叫小红的丫环,在里面服侍了宝玉一杯茶罢了。

    也就是宝玉纵容这些丫环才闹成了这个样子。都名目张胆的争宠了。顺路走到宝玉房中,果见空无一人,只宝玉一人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看书。黛玉唤他一声,把他唬了一跳,连忙把书藏了起来。

    黛玉知道,那多半就是现在的“禁书”了,当下也不理会,只是站在门口问,“你的丫头们呢?”

    宝玉见她不问,倒是松了一口气,旋即笑道,“要么有事,要么便去玩了。”

    黛玉摇头,“你也不拘着些,竟连个当班的都没有了。”

    “何必拘着!他们愿意玩便玩去,我也不是没手没脚的。”一边说,宝玉一边让着黛玉坐下,又一边要自己给她倒茶。黛玉看他忙得不堪,偏又不长于做这些事,便说不喝不坐,叫了他往稻香村去了。

    到了稻香村,却见凤姐也在那里,原来过两日便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辰,要摆寿酒的。说是要贾家几个姐妹也去,宝玉宝钗也要去,而凤姐薛姨妈王夫人便是不去,也要各自备上礼物的。现在,凤姐便来通知了一声,随即便在李纨那里坐了。

    难得可以出门一次,几个姐妹自然都颇为高兴,虽然也就是见女眷,但能见见其他人也是好的。

    宝玉先前还担心黛玉一人被拉下会不高兴,但看她并没有自伤的神情,便也放开了。黛玉其实心里依然是感慨的,感慨有亲人亲戚的好处,不过,也确实是不会太过伤怀了,于是这样在心底的感慨,便被宝玉忽略了过去。

    还是李纨见她众姐妹说话,便坐到了她身边来,拉拉她的手说道,“这两日若是无事,尽管到我这里来坐坐。”

    黛玉稍稍愣了一下,随即应了。

    那边凤姐又说起,明日里后廊上的芸哥儿要带人到园中来补充花草树木,叫众姑娘们只别乱跑,也别让丫环把衣服裙子乱晒,大家也都应了。

    这一天,贾母身体不快,没有去王子腾夫人的生日宴,王夫人也没去。黛玉问了贾母的身体,知道要静养,便回了园子里面来。

    因为远处山坡上山坡上高处都是拦着帏幙,知道有工匠在里面种树的缘故,黛玉便绕了远路到稻香村来。

    远远的,便见到李纨正倚在那儿,看丫环们给圈内的鸭鹅喂食吃,面色柔和,竟全不复往常那死板无生机的样子了。

    黛玉虽然觉得这稻香村学那田野风光全不自然,但见到李纨的表情,却还是觉得心中一暖,走了过去,唤了一声大嫂子。

    李纨知道她见了自己刚才那模样,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笑道,“也曾在书上看了些田园风光,男耕女织,却也简单有趣。”

    黛玉只是摇头,“哪有那样简单的?我听说去年便有一个乡下的穷亲戚来投靠不是?乡下生活简单,可也穷苦得紧,税收苛吏便不谈,只是遇了饥荒,便多半温饱不得。也有自己的苦处的。”

    李纨奇道,“你如何知道这些?”

    黛玉沉默了一下,方说道,“爹爹自小把我当男儿教养。他虽不管扬州的政事,有时也会和我说些这样的事。小时候,我就记得闹了一场大饥荒的,饿死了许多人呢。”

    李纨自小生长于官宦之家,哪里知道“饿死”这样的字,当下就瞪大了眼。

    “不过,”黛玉倚着茅屋眺望,“大嫂子这里都是些鸡鸭鹅,看它们摇摇摆摆的走路倒也有趣,不像我那儿只有些鹦鹉鸟雀,大家那里都有,虽名贵些,在这园子里,却是随处可见的。”

    李纨并未听出其中淡淡的讥讽之意,只是笑着把她引到了屋中坐下,和她闲谈些诗词的事。黛玉不知道她何时开始竟也喜欢品诗论词了,不过感觉倒也不坏,便和她谈论。

    不一时,贾兰下学回来,便到李纨面前请安,李纨一把搂过了他,不停的摩挲,问他看了何书,可有认真听讲,贾兰一一应了,李纨便又让给他准备些吃食,随即就让他去好好念书了。

    贾兰在这方面也和宝玉完全不同,乖乖的应了一声,又问过黛玉好,便去念书。

    这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样,看得不管是哪个记忆都失去了父母的黛玉一阵心酸。但是李纨却也有自己的酸苦,见黛玉这个模样,便叹道,“你珠大哥去世后,便只能指着兰儿能成才了。幸好兰儿听话,在学上也不闹事,在家里也能好好看书。

    也确实是这样没错,黛玉对此是没话好说的。

    于是两人便又谈起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不多时,贾兰在学业上有了几个问题,磨磨蹭蹭的走了过来。

    宝钗为人宽厚,在李纨这里的时候,时常会为这个小家伙解决一些学业上的问题,只是黛玉一向看来清高不好接近,贾兰从来没试过找她问问题,只是,母亲又不懂,黛玉又恰好在,想着母亲对对他的期待,也就只好试试了。

    黛玉倒也没有不近人情到这种地步,今天在园内姐妹当中,几乎只有她一人,本来就不免感觉有些寂寞,见到贾兰来问,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排斥的意思。

    何况,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贾府又不打算把他们培养成多么强大的读书人,因此学业并不算难,黛玉便和他解开了那几个问题。

    等到贾兰满意的离开了,天色也开始晚了,黛玉正要离开,便有一个丫环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慌慌张张的对李纨报告,“不好了,宝二爷被灯油烫伤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