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资料存放处

古迹景观 西宁

    刘满赵西宁是青海省会,为全省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西宁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而且是黄河上游地区最大的城市。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湟水谷地中。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的包呼图山,与流经青海东部的黄河隔拉脊山平行东流。湟水流域属于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地带,海拔在两千米以上。这一带黄土层深厚,由于惶水长年的侵蚀,在湟水河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峡谷和山间盆地。西宁城所在的西宁盆地就是其中之一。西宁城正当湟水和它的支流北川河和南川河的汇流处。这里是湟水河谷两岸的低阶地,即一、二、三级阶地,是一个宽约三四公里的冲积平原。它的北部有祁连山脉作屏障,减弱了冬季寒潮的侵袭,因而气候比较温和,生长期较长,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西宁所在的湟水流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带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了生活在我国中原地区、同属于这一文化系统的先民,其活动范围的最西端曾达到这里。早在商、周时期,今青海一带就是羌人聚居的地方。当时这里“地少五谷”,因此生活在这里的羌人过着“所居无常,依随水草”的游牧生活。战国初年,羌人中出了一个领袖,名叫爱剑,从此羌人就兴盛起来了。

    爱剑是秦厉公时被秦国俘获的羌人,在秦国做了多年的奴隶,后来他逃到河湟地区,即湟水河谷及其以南的黄河两岸一带。爱剑带来了秦国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他教羌人种田畜牧,改变了羌人过去以畜牧、射猎为主的生活。羌人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发了河湟地区,为后来西宁城的兴建奠定了基础。

    秦仅之际,河湟地区的羌人日渐强大。他们与北方的匈奴联合起来,分别从西方和北方进犯汉朝沿边的郡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两次进军甘肃河西地区,赶走那里的匈奴人。汉朝先后在河西地区设立了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等四个郡。这四个郡的设立,不仅隔断了匈奴和羌人之间的联系,而且打通了汉朝和西域各国友好往来的通道,即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派李息率军十万进入河湟地区,驱逐了当地反汉的羌人,在那里设置了管理羌族事务的护羌校对。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朝设立金城郡,郡治允吾就在今青海民和县的下川口。汉朝政府还在湟水上游的河谷中设立了临羌县(今湟源县镇海堡),在临羌县境设立了西平亭。据《水经注》记载,当时的西平亭建有城垣,位于牛心川(今南川河)东,湟水上南,正当这两条水交汇的地方。与西平亭隔湟水相望,就是《水经注》所记的“土楼神祠”所在的上楼山。《水经注》记叙土楼山说:“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土楼山就是今西宁北山寺所在的北山,西平亭就是后来的西宁城。从西汉的西平亭始建至今,西宁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自汉朝进军河湟地区以后,羌人的主力就退居到今青海湖一带。这里“土地肥美”,“又有西海(今青海湖)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畜”。因此,羌人的势力依然很大。当时的临羌县和西平亭都是汉朝防御羌人的军事要塞。为了巩固边防,汉朝政府就向河湟地区移民,而旦兴修水利,“广设屯田”,“殖谷富边,省输转之役。”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羌人起兵反汉。为了制服羌人,赵充国写了有名的《屯田奏》,向朝廷建议在河湟地区屯田。赵充国计划留军士万人,每人开荒种田二十亩,屯垦的面积达到“两千顷以上”,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另外,赵充国还在今西宁一带修建邮亭、道路和桥梁,以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两汉时期对今西宁地区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这里的农业生产,加强了它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为后来西宁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东汉建安年间,在金城郡的西部分设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作为郡治。这时西平亭就由一县之亭,一跃而成为一郡的首府。由于原来的西平亭城垣较小,于是就在西平亭的南面、西面和北面增筑三座城。城垣的扩建,说明了西都县地位的重要。自此以后,三国、西晋时期,西都县一直是西平郡的首府。十六国时的南凉政权正一度以西都为都城。今西宁城西郊杨家寨附近的“虎台”,相传就是南凉修建的。《宁海纪行》记载说,该台“约高十丈,趾方各三十丈,顶圆径八丈许。”虎台东有高土墩四个,“四隅角立,相距一百二十丈,高各七八丈”。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建筑。

    十六国时期,西都县不仅是河湟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而且它在中西交通上的地位也空前的重要起来。当时,今甘肃河西地区群雄割据,丝绸之路因之阻塞,所以一些僧侣、商人就另外寻求通往西域的交通线路,早在汉宣帝时,赵充国就提出要修建湟峡(今西宁城东的小峡)到鲜水(今甘肃黑河)地区的道路,作为通在西域的另一条线路,这条道路就是以今西宁城为,沿北川河西北行,经由大坂山和祁连山的扁都口以及甘肃河西到今新疆的通道。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我国著名僧人法显,正是由这条道路到西域的。法显到过的檀国就是南凉的都城西都县,即今西宁城。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西行求经的昙无竭(法勇),也是由西宁前往西域的。

    北魏统一北方,改西平郡为鄯善镇,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又改为鄯州。当时中原多事,加之驻牧在今青海西部的吐谷浑日渐强大,经常率兵东犯,所以鄯州的治所就东移到今青海的乐都。但是西宁城仍然是中西交通的要冲。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我国另一个著名的僧人宋云,由洛阳出发,经过西宁和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境内。另外,1956年在西宁城隍庙筒街土了一批波斯萨珊朝卑路斯(公元457-483年)的银币。这些历史记载和实物都说明,西宁城从四世纪末到六世纪初,在当时中西交通线路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隋唐两朝对于河湟地区是十分重视的。当时的鄯州(西平郡)的治所仍在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在今西宁城设立了鄯城县。这时,西宁已由一州的首府降为鄯州的属县,但它在军事上和交通上的重要性是有增无减。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为了进攻今青海一带的吐谷浑,隋炀帝亲率大军,“西巡河右”,来到了湟水河谷地区。他由今西宁城北进入“长宁川”(今北川河),“度星岭”(今大坡山),“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到了张掖。在那里,接受了西域各国君长、使者的朝拜。隋朝在青海西部的吐谷浑旧地设立郡县,移民实边,“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当时的青海湖“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传说这一带的牧民在冬天将母马放到湖中的山上,就可以生下“龙种”马。据说吐谷浑将波斯(今伊朗)种的母马放到那里,就得到了“能日行千里”的良种马驹。这引起了隋炀帝极大的兴趣,于是下令在青海湖周围设立牧场,将两千匹母马放在湖滨一带的山谷中,以期得到这种马。总之,隋朝时由西宁经柴达木盆地到西域的交通线路,仍然是中西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西宁一带的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唐朝初年,新开辟了一条唐朝与吐蕃间的通道。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这条道路就是以鄯城县为,通往西藏、印度等地,文成公主、刘元鼎就是从这条道路进入西藏的。文成公主进藏以后,唐与吐蕃关系亲密,唐蕃古道上友好使者往来不断。中原地区的蚕种及造酒、碾、纸、墨等制作技术,也就传到了吐蕃。吐蕃还聘请汉族文人主管他们的文书工作,并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汉族文化。有的吐蕃学者甚至还在长安作了官。此外,唐与吐蕃间也开始了贸易往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茶叶已输入吐蕃。因此,当时的鄯城县是唐与吐蕃间友好往来的要冲,对于加强汉藏两族人民的兄弟关系,增进两族人民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西宁一带,自西汉以来就是我国西北有名的农牧区,盛产良马,又有相当发达的农业。由于唐代前期的开发,这里“民物富庶,与中州不殊”,无论农业、牧业和商业,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由于唐与吐蕃关系恶化,鄯城在军事上的地位就变得重要了。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陇右节度使,驻防鄯州。陇右节度使是唐代所有节度使中统兵马最多的,管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零六百匹。因鄯城县是鄯州最西的属县,是直接面对吐蕃的前沿阵地,所以唐朝在鄯城县城设立了河源军,管兵一万四千人,马六百五十匹;还在鄯城县西境和北境设立了安人军、振威军、威戎军等。在陇右节度使的防区内,驻防鄯城县的河源军,在军队的数量上仅次于驻防鄯州城的临洮军,而且鄯城县境是当时驻军最多的地方。由此可见鄯城县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公元八世纪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政府调动西北沿边郡县的驻军人卫京师,吐蕃乘机夺取了河西和陇右数十州及鄯城。吐蕃改鄯城为青唐城,作为政治中心。直到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洮西安抚使王赡才收复了河湟地区,北宋仍在青唐城设湟水县,作为鄯州的治所。这样,鄯州的治所由今乐都再一次迁到了西宁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西宁一名始见于史册。到了南宋时,西宁一带又成为金和西夏争斗的战场,一直到元朝统一时。

    元代初年,西宁为章吉驸马分地。后设西宁州,属甘肃行省。随着元朝军队进入西宁一带,一些中亚和西域的人也迁入这里,后来就定居于此。从此,西宁一带就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了。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属陕西行都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又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属甘肃省。明清两代,西宁都是西北边防重镇。洪武十九年(1386年),长兴侯耿炳文奉命改建西宁城,割宋元旧城之半,傍湟水另建新城。新城“周长九里多,高、厚均为五丈”。自此以后,曾多次修补,但西宁城的规模基本上定型了。

    为了解决边地驻军的粮饷问题,明朝政府采取“寓兵于农”的政策,命令驻军在防区屯田。而且还移民实边,由政府“给耕牛、农具,教树植,复祖赋”,鼓励人们开荒种田。这一时期,西宁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另外,明清两代在西宁城修孔庙,设立“卫学”、“府学”和“湟中书院”等,比较注意发展文化教育。

    自唐代以来,因为受汉族的影响,茶叶已成为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生活的必需品。西北高寒地区的牧民,以食肉饮乳为生,饮茶利于消化,有益于健康。因此,茶叶就成为输入西北牧区的新商品。唐宋时期,已开始用茶叶换取西北邻族的牲畜。到了明清,这种以茶换马的贸易进一步扩大,洪武三十年(1397年),在西宁设立茶马司。明清两代,这种茶马交易都由官府垄断,贸易额相当可观。后来茶马司撤销,民间贸易增多,主要以内地的茶、布匹,交换牧区的羊毛、牲畜、药材。当时西宁是青海地区货物的主要集散地。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曾给一些喇嘛教上层人物加上“大国师”、“国师”、“西天佛子”等封号,而且“给以印诰,许之世袭”,鼓励他们修建寺院,招收僧徒。因此,喇嘛教在西宁一带迅速传播,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黄教)成为最有影响的教派,为西藏、甘肃、蒙古等地的人民所信奉。另外,伊斯兰教在西宁也有很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西宁成了马麟、马麒、马步芳等军阀统治的中心,历时近四十年。1928年,以西宁等七县设青海省,定西宁为省会。旧中国时的西宁完全是一幅闭塞、荒凉、破败的景象。1935年,范长江在他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对西宁作了这样的描述:西宁“还是民族压迫统治的战场”,“商业日渐萧条”,“民生日困,社会日艰”。马步芳虽然也建了商店、图书馆和饭店,俱这不过是“装饰门面之工具”。因为西宁城外“汉人小孩有裤者少,若干少妇亦仅有破单裤,上仅破棉衣蔽身”,“成群的藏民及蒙古人,沿途乞食,状至穷苦”。这就是旧社会西宁情况的缩影。

    建国后,结束了各民族间长期分裂的状态,建立了各族人民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的新关系,古老的西宁城也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各项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宁城的面积原来只有两三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七万,现在市区面积已扩大到四十六平方公里,人口有五十四万。昔日破烂不堪的旧城区,如今街道纵横,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稀比。在湟水两岸的市区,已兴建了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皮革、医药等四百多个工矿企业。

    过去这里没有铁路,公路交通也很落后。现在西宁是青海公路网的中心,青藏公路的。1959年,兰青铁路全线通车。现在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已经建成,为下期入藏工程打下了基础。以西宁为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对于加强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对于开发青藏地区和巩固国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海的湖光山色是非常美丽的。每到气候宜人的夏季,成千上万的中外旅客来到西宁,或者去湟中塔尔寺旅游、朝圣,或者去青海湖观光鸟岛,或者去白雪皑皑的阿尼玛卿山攀登。

    青海有丰富的宝藏,有尚待开发的大片处女地。在开发青海的过程中,西宁将发挥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日的西宁是美丽的,明天的西宁将会变得更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