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特别心灵小说:《我能承受吗?》 4.4 钱不能代替命运

    意识的转变

    人的意识是通过什么而产生的呢?是通过破坏和割裂。比如,环保意识正是通过对环境的破坏而得到发挥的。我的壮族学生所在的社会还没有发挥意识,因为他们的社会和环境还很完美(原始)。壮族人还是完全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传统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个人意识的产生。

    9岁之前小孩的状态跟这里壮族是一样的:由于他们的情感还属于环境(与环境融为一体),他们与环境是一体的。也可以说,这些小孩的精神和自我意识还“沉睡”在环境中。对他们来说,所有事情和自己都是统一的,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好”和“坏”,也没有“我”和“你”的区别。

    这个时期的小孩主要以情感去知觉,他们比如能感觉到大人在心里发挥的情感。如果大人心里的情感和他们说的话有矛盾,9岁之前的小孩就会变得不自信。如果不能以情感接受课堂,他们就会怕。小孩如果要去观察,他们需要能分清楚“我”和“你”。不过,这种才能是9岁起才产生的。如果要和9岁之前的小孩做活动,我就不能让他们去观察,而要让他们以同感(情感)来接受。也可以说,这是因为小孩自我的意识还在环境中,它还没有进入个人的范围,所以就起不了作用。

    到9岁时,小孩的精神和自我意识会离开环境并进入自己的身体,所以9岁的小孩都会发生一些意识上的变化。表面上能看出来的,是女生开始发育得比男生快。在内心,小孩与环境自然的直接联系会发生断裂,使他们发现了环境中不理想和不美好的方面。通过所发生的断裂,学生才会营造出个人独立的内心世界,把环境共同的自我意识转到个人内心中去。不过,这个内心世界在青春期之后才能完全出现。9岁时首先发生的是,他们与环境之间的自然联系被破坏(断开)了。

    9岁之前的小孩不怕在全班面前做表演,可到了9岁,他们突然再也不敢,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学生的意识从环境的断开也会影响他们的模仿能力,因为他们再也不会这么直接地(不经过思考)接受。同时,还会出现一种说话的障碍。他们再也不那么随便地敢跟老师谈话。由于这些原因,教育外语口语(发音和口语)的部分必须在9岁之前完成。他们开始用反感带来的反射(反映)才能去观察老师,所以老师从这时开始再也不是他们自然信服的权威。

    到了9岁的小孩希望通过老师的生活方式感觉到老师作为权威的原因。所以,他会观察老师在生活中站得稳不稳、老师知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等等。在这个时候,所有跟自己不一样的特点开始起作用。起作用的主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所以,老师也不能隐藏自己的一些事情。对小孩来说,这时发挥的、具有反感的观察才能和意识的出现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像喝醉后再清醒一样。

    为了帮他们度过这种痛苦,我想给他们带来公平、有特点的做法和幽默。我想,如果我在他们的这个年龄不承认每个人不同的特点,他们发现自己的特点后,就会自己不承认自己,从而消灭自己的灵心。

    如果我不理会学生心里的意识转变、只根据每一年都不变的方式继续上课,小孩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的灵心就会消失。如果不是灵心消失,就是把灵心排除,不让小孩灵心的意识参与课堂,使学生变得很不愿意合作、没有依靠又很被动的样子。只有让上课方式适应小孩的心理转变,所发生的断裂才不会让灵心消失。如果我们的课堂跟着转变,所发生的断裂就不会发展成学生和(再也不属于小孩的)课堂之间的断开,反过来,因为一定的距离会引起意识,所以这种断裂还会引起对一切事物的认识。

    为了引导小孩的意识转变,我要帮助他们。这不是说要帮他们破坏本来对环境自然的信任,而是帮助他们在失去和环境统一状态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环境的“对话关系”,从而使他们在发现环境的需要时对它有一种答案,就是自己做法上的答案(对自己做法的改变)。只有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我们才能有个人独立又自由的观察意识。而帮我们独立的,正是观察和做技术发明的那种过程。反过来,我们也靠着发明出来的技术去脱离对环境的依赖。

    在青春期(14岁)时,小孩才完全得到自己内心独立的想象世界,而且,这种内心独立的想象工作能完成一些通过观察还无法完成的理解。在9岁时得到的,是一种真正的观察和做研究的能力,使得他们从客观的观察来理解世界。可是假设的做法还不合适,他们的观察还需要本质和敬仰。

    下面,我继续总结和翻译鲁道夫史代纳《menschenerkenntnisundunterrichtsgestaltung》演讲的部分内容:

    9岁之前的小孩,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不会有特殊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和环境中的事物没什么区别。看到过自己也不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变化。9岁起的小孩就不一样。如果他看到自己,他就会产生虚荣和长期的心理变化。

    在这时,小孩对所有看到的东西都会产生惊讶(惊奇)的感觉,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样子。9岁的小孩开始在植物和动物环境中去观察和感受,并感觉到自己在环境中的角色。不过,如果不让小孩在环境中做到根据这种感受有道理的动作,这种意识也很难产生。根据标准、而不根据感受的动作不会启发这样的意识。这个年龄的小孩很想惊奇(惊讶)、很想感受美,可是根据标准的做法只会使这种力量和愿望萎缩。

    3岁的小孩突然会说“我”,可是这种能说“我”还是做梦状态的。在他上学的时候(7岁起),我们需要给他另一个方向,让他以艺术的手段去学习,使他在9岁时又会遇到3岁时已经碰到过的认识自己的经历。再继续时,他还会再次碰到这个经历,就是在性成熟的时候(青春期)。如果在9岁碰到时让他惊奇和崇拜世界一切的事物、如果发挥他有意识的美感,他在性成熟又碰到时就会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去爱,并发挥一种不只在性方面的爱。

    如果我们以直观的教育方式让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自己来判断事情的好坏,他们的心以后就无法继续发展,而是永远只根据当时接受的模式去判断。如果在青春期之前让他们遵守权威,到了青春期之后,他们就会转变和脱离过去、脱离权威的判断,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判断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的意识

    城市人利用现代技术和电子媒体取消了很多真实的印象。同时,由于电子媒体等假造出来的印象又让我们生活在幻想中,并给我们的感觉带来一种被动状态。比如广告中能观察到的逻辑关系就完全不是真实的,它没有那种我们在大自然中能观察到的真理。小孩真正能去感觉的机会也没有了。

    农村小孩的情况就不一样。他们能去感觉的机会很多,问题只是,他们的感觉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们也就无法认识到环境的需要。农村小孩需要的是在感觉中发挥意识,而能让意识进入感觉的手段,是减少感觉器官的数量。如果减少一个感觉器官,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更注意到其他器官的感觉。

    所以,在活动发挥感觉的部分中,我不想让学生利用他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他器官能工作得更有意识。如果只让学生利用他们少数的感觉器官,这就会提高他们感觉中的意识和注意力,自然也引起了更好的记忆力。

    为了让学生获得认识,我想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内让不同的学生只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观察同样一个东西,尽可能避免用其他方面的感觉器官。利用的比如只是耳朵或者触觉感。不同学生用的感觉器官不一样,可是去感觉和观察的东西都是同样的。去感觉之后,学生在小组内来说出他们从不同方面得到的感觉,使不同学生单一的印象又成为全面的,就像一个利用所有感觉器官的人得到的印象一样。

    如果我们这样做,平常自然自动(无意识的)发生的、把不同感觉器官联系起来的过程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因为不是一个人的头脑中发生的,而是几个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才发生的。就是说,平常自动发生的感觉器官的联系工作就变成了是人有意识地做出的。

    其实,亚洲学生不一定需要研究性(观察中)的学习,因为他们具有一种无意识地去背课文的才能。这样,无意识的记忆力就代替了研究的需要。作为西方人,在要背某些内容或逻辑关系时,我必须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去背、必须有意识地去思考和理解这些要背的内容,否则我就背不了。记起来时,我也无法直接想得到事情的定义,而是首先要重复地研究事情所内涵的或者在背的时候被我加到里面去的逻辑(或情感)关系。这样做之后,我才能想得到事情的定义。背单词也是这样的。

    我觉得,有时重新发明或者发现一种道理比直接把它记起来还要容易。所以,最适合西方人的学习就是研究性学习。不过亚洲人不一样。亚洲人在背诵的工作上不需要意识。他们能一边背诵定义,一边思考其他事情。所以他们可以不用研究性的学习。只有他们希望像西方人一样去思考、只有他们想弄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他们才需要研究性学习。只有他们想让说的话和做的事统一起来,他们才需要学习中的意识。

    创造的基础条件

    如果一个物理老师好像自己都已经知道了结果或学生要找到的知识,那就没有了能观察的必要,也没有了研究精神。老师像小孩一样需要对现象感到意外和惊讶,比如说:“世界上几万部手机同时通过同一个空气转播的话,怎么不会混在一起呢?”14岁以下的小孩需要这种具有惊讶的研究精神,需要观察和比较现象。14岁以上的才需要物理规律的说明。太早的说明和概念只会让研究精神萎缩。比如“相对论”不是观察,只是说明游戏。

    这样做很难,因为有的人比如在画画时都想判断和知道画的意思。不过“已经知道结果”的话,创造形成的过程或者感受还有什么产生机会呢?为了能感受和创造,就是需要不知道它的意思,也需要不知道(不能保证)它的结果。为了培养这种创造的感受,学生需要专门练习创造和感受一些只有形态或颜色,但没有具体目的的艺术品,并不能判断。

    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培养真正的、包括各种各样情感灵心的感觉(知觉),而且,因为包括了灵心有心理过程的反应,得到的知识就变成了学生自己(心里)的东西。很多课文为了直观就利用大量的形容词给学生一种感受和印象。其实,这些往往不是真正观察得到的,而是根据想象找到的形容词。课文上写的,也只能排斥学生自己的感受。真正的观察还不包括形容词的判断性。

    学生需要自己去观察、感觉和感受,而不需要课文的判断。被动(被老师动)的学生,如果碰到两种思想或答案时,很容易使他们的思考陷入迷惘和困惑。一个被动的人可能受不了两种思想同时的存在,他不能宽容第二个。可是,一个练习过自己去感觉的人不会受到思考模式的影响。在要坚持两种思想的时候,他会感到丰富。观察中的矛盾不会真正有害于学生,情感中的矛盾还会是一种丰富,但逻辑说明中的矛盾有害。

    这也不是说,他们不需要正确的答案。在7到13岁的年龄,小孩还需要又喜欢依靠一个权威来告诉他们事情是怎样的,否则,他们对于惊奇、崇拜和真理的追求就得不到满足。他们的成长靠权威,如果找不到,他们在这个年龄要形成的、以后才要发挥的判断的基础就不稳定。所以,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让老师满意,哪些让他不满意。青春期之后,需要权威的年龄就过去了。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自己选择的榜样,就是朋友(老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

    不过,利用智力或书本上得到的知识去发明也不适合小孩。他们最需要的是自己去观察,观察整个的、包括各种各样变化的过程,然后把观察到的情况提高到抽象状态,再去比较和发现几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道理)。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心里起到的作用不同于从课本上知道的。

    其实,真正的创造工作很少存在。一般来说,所谓的头里做出的创造只是已经存在的几种事物的新的联合方式。如果要真正创造,我们首先要失去已经具有的对于结果的想象,造船一个没有任何目的的空间。一个耳朵听满歌的人无法创造出真正新的音乐。反而内心中音乐的“饿”会在内心中引起新的音乐(创造)。然后要进行又乱、又随便、又无故意、又无目的的做法和行动,使宇宙各种各样特点的力量会进入它,再后才用自我意识去观察和整理自己的做法。真正的创造不是在思考,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生的。规律只能通过无意识的感觉加入到创造中。创造工作只能通过无意识的感觉接受环境的事实。创造需要一种空间、乱和自由。如果一个创造者不能脱离思考,他也无法创造出与已经存在的概念不同的东西,而只能达到或者达不到已经定下的标准。如何实现的问题是创造后才需要考虑的。

    我想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前边观察而了解到的需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尽可能舒适,把环境变成自己的家。这种安排包括一些能让生活变得舒服和方便的发明。学生要做一些很复杂又费时间的发明,以便让生活变得简单、容易,就像城里人一样。

    让学生决定我们要实现的项目之前,他们要在小组内画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把每天的结果向全班介绍。所有小组答辩了方案之后,大家为了作出决定而需要的基础才够丰富。为了不要把可发现的才能压抑下去,我在答辩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能针对结果,而应该针对态度,以避免形成不同学生不同才能之间的、不公平的“淘汰赛”。为了让学生互相承认每个人不同的才能,我们也不要做评价。为了避免消费的思想、为了避免排斥和互相瞧不起的现象,作为老师,我需要特别爱护学生做出的东西,特别是那种最破烂的、残缺的。

    学生个人的思想需要自由而丰富,可是管理大家合作方式的规定则需要像合同一样定下来。学生在班里活动过程中发挥的做法,以后也能成为改造外界社会的萌芽。

    节奏是孩子的活力

    7到13岁的小孩无意识地存在着一种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节奏的愿望。这是因为,7岁之前通过头部塑造器官的力量已经转入到了胸腔的节奏系统(呼吸和血流动)中去了。在鲁道夫史代纳写的一本书《diegeistigseelischengrundkraeftedererziehungskunst》上,我还看到了节奏与人体发育的关系:

    从7岁开始,在整个身体里发挥并影响到所有其他过程的是节奏系统。给换牙后至性成熟前(7至13岁)小孩上的课,主要应该是引导(或者影响)节奏系统的。所有不能培养和引导节奏系统的手段在这个年龄都是错误的。那么,什么能引导节奏系统呢?那就是艺术的活动。

    比如说,音乐离不开节奏。音乐就是节奏,所以音乐在人体的节奏系统中继续起作用。整个人的内部自己会变成乐器,就是说,整个节奏系统都会发挥不同种乐器的特点。此外,不仅音乐有这样的作用,雕塑和绘画也有。美术的颜色和不同颜色的和谐融会,也能在身体的节奏系统中造成或者引起根据颜色和谐的节奏过程。如果要成为这个年龄段的老师,我们就需要以艺术的手段介绍所有的课程内容(不仅是艺术课的内容)。所有课程(包括所有门课),都要让小孩自由地与和谐地发挥他的节奏系统。

    如果7至13岁的小孩在课堂上累了,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对节奏系统,而是对另一系统起了作用。节奏系统不会让我们累,我们的心脏跳动一辈子都不累。让我们累的,是思考、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和动作。

    另外,我继续总结和翻译鲁道夫史代纳《menschenerkenntnisundunterrichtsgestaltung》演讲的部分内容:

    可以说,所有课程都能分成两种,而这两种特点完全相反的课程能互相帮助。如果只给学生上发挥想象和反思特点的课,因为他们觉得接受过的认识已经太多了,他们就会变得很表面化。只发挥意识的课培养出来的人不愿意真正地去意识到外界中的一些关系。可是,如果在上这种课之前用过身体来培养才能,学生才会有足够的去认识的愿望。反之,在发挥意识的第二种课之后,学生也更有手工、音乐、体育等课程需要的愿望。

    在需要反思的课堂上,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意识联系到老师接受的一些事情,可能也要作出判断。也许,老师很重视让学生自己动脑,可是这种不包括身体活动的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睡觉”状态,因为学生的精神(有意识的思考)和灵心(情感)部分离开了身体。就是说,学生的精神灵心在老师介绍的事情中,而不在自己的身体内,就像睡眠状态一样(在做梦的状态中)。在这种课堂上和在睡觉时,都是人体把营养从下面排到头脑里去的一种过程。

    在我们不睡觉的时候,人体中的病被有意识的高级器官限制和压下去了。在睡觉时,人体中的病才能真正去发挥它的作用。在让学生只动头脑的课堂上,他们人体中的病也一样发挥作用。在让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去学习时,比如弹奏乐器、体育、手工、写字等,学生的身体就完全醒了过来。结果,这些课程能够限制人体中的病,也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心理和身体健康。

    有的人过分地强调抽象精神(智力)的学习,有的则过分地强调物质身体的学习。其实,只有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并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小孩。如果我们了解“悲伤”能阻碍肠子的工作,“笑”能发挥肠子的工作,我们在物质的研究中就能发现精神的作用。了解的话,我们也能让学生去思考他们的身体根据所包含的道理“想”思考的东西,使学生能获得健康。

    如果我们用整节课的时间不断给学生讲知识,而不发挥他们的创象(创造想象)力,学生在胃酸里就会过多地产生的一种物质(pepsin)。如果后边接着上音乐课,这种物质就会得到它的用途,就是造出唱歌时需要的一种刺痒。可是,如果在造成这种因素时没有发挥学生创象力的话,这种物质就卡住在胃的褶痕之间,使它无法转流、无法造成刺痒。而没有了这种刺痒,学生就会懒得唱歌,什么都做不出来。

    如果像一种方法或者模式一样接受这些,我们不可能达到任何效果,可如果每个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不同门课之间的关系,使同班不同门课的老师互相帮助,效果就会出现。……

    最能形成带来活力节奏的一种变换,是教室里的反思并认识已经定型的东西(想象)和在外面和环境融为一体并改造它的感受(意志)之间的变换。在教室里,灵心跟我们要认识的对象应该是分开的(反感),而外面灵心和我们要观察感受的对象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同感)。教室里让神经感官系统工作的思考是呼吸的一种“吸”,而在外面让四肢新陈代谢工作的行动是呼吸的一种“呼”。两种工作之间的变换才是“呼吸”,而这种有节奏的变换才能给小孩带来活力。

    人就需要这两种特点。一是有意识的思考状态。这个状态需要我们安静、各自封闭的、对外有反感地去反思的才能。最合适的地方是人造的环境,因为人造的、死的建筑材料没有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力量,使它不会影响思考。死的物质环境和死的神经物质中都是能发生反射(反思)的地方。

    另一个要发挥的特点,是让我们行动创造的意志力。它需要我们以睡眠和同感的特点融入到环境或者要做的事情中。这种创造力需要自由,需要一种乱和集体的行动。最适合的地方是在外面。实现自己创造的东西又是一个想象力能适应和接受事实的机会。这两种特点是呈对比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发挥。如果老师了解这两种状态,就可以利用它们来帮助学生进入适合活动的不同状态。

    进入情感的感觉只能在小组内发挥,因为情感是个人最内心的东西。为了安排小组的记录工作,我想改动学生的桌子,把他们分为6个小组,答辩时才让大家围成一个圆形。有共同规律的意识则不一样。需要发挥意识的工作肯定只能让大家在封闭的教室里开展,因为意识在自然环境中是发挥不了的。这很难在小组内做到。

    思考和意志之间是有变换节奏的情感范围。因为9岁小孩的情感还依靠榜样,所以他们需要有机会利用班里的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情感。情感、气氛等灵心的感受都通过时间和时间的变化得到发挥。物质上的东西和物质世界中发挥的意志,我们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和空间来感受,可是智慧、情感气氛等的灵心感受,则是我们通过形成和萎缩等时间变化才能得到的。为了培养情感,学生需要时间中的变化。

    9岁的小孩特别需要一种全体集体强烈的节奏感受和经历,也需要体验各种各样的气氛变化。人体最有变换节奏的范围,比如呼吸、心跳等节奏,也就是发挥情感的范围。不仅情感能影响到节奏(比如在害怕时加快),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呼吸的节奏去调整学生的情感。人的灵心需要这种独立意识和灵心、情感群体之间的变换,才能存活以及使心理健康发挥。这种变换也就像一个人需要呼吸——需要呼和吸两方面一样。学生需要全体来营造悲伤、快乐、失望、成功、安静和活跃兴奋、快和慢等气氛,使他们的灵心和情感萌生起来。如果学生能这样感受到不同特点的变换,他们就不容易感到累。最让他们感到累的,是总是只去增加知识。

    比如在让学生观察植物、动物、历史发展或者某种文化时,如果让他们通过理解和知识来接受,他们得到的就不多。反之,如果让他们通过各自特殊的气氛感受不同的历史阶段,能接受的就很多。对小孩来说,情感能给他们带来的比知识要多得多。我能不能给他们带来有规律的变化呢?在这方面,我还需要学习很多。

    能帮助调整心理的,是音乐能营造的气氛,因为音乐的特点,就是让大家融合起来、成为一个灵心和情感方面的群体。在大家想合作或集体行动时,音乐也会帮助把全班的力量团结起来。让学生营造并感受气氛的最佳时间,可能是在认识之后和实现之前,因为实现需要大家团结的力量。

    壮族山歌只包括五种声音。这种属于古代的五声音乐不包括快乐、悲伤等不同气氛的可能,而且壮族学生往往也唱不出超过五声、超过没有气氛变化的歌曲。不过我认为,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扩大意识,也应该在灵心情感方面扩大它的感受范围,所以我想把学生的音乐感扩大到12种声音。我想,最适合的手段是有大调和小调气氛的三声合唱,让学生自己用风琴来尝试、营造和感受美的音乐气氛和节奏。另外,还可以做一些有音乐节奏的、让学生感受集体感的练习。

    过程安排:

    1. 午休结束在教室里分配任务后,小组到外面去感觉和观察环境(第一个星期比较多)。

    2. 小组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录和画出来,成为一份资料(在外面或在教室里做都可以)。

    3. 小组在教室里向全班同学答辩他们记录的东西。

    4. 大家在教室里把不同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一些道理并决定自己的做法或下面的项目。

    5. 感受各种各样的气氛(音乐)。

    6. 去外面实现自己决定的事情或项目(第二个星期比较多)。

    7. 在第二个星期再答辩自己项目的实现过程或成果。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以下想法:进入和接受环境的本质;从环境中分离,意识到它的需要并作出决定;让自己的决定充满活力,主动改造环境。我在这里写的背景想法当然不要告诉小孩。如果不想让小孩的灵心(思考、情感和意志)萎缩,我们就不要让小孩理解我们心里的理论,而要让他们去感受。我就这样用了8个月的时间备好了活动,就是进入适合小孩天性的心情状态。具体的内容,我并不需要定下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