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 生命之谜(探索者物语)

特别奥秘探索卷-唐望资料专卷 穿越生命之界(三)无限的意愿

    引发运动的能量有七个部分(状态),

    因此创世的运动也有七个部分,

    具有七个碎沫状态的七个波浪。

    这些分别极其精微,以至不可见,

    因为运动异常迅速。

    微波是运动的回荡,

    运动有七个部分,

    因此微波也有七个部分,

    七个有着碎沫的波浪状态。

    海洋的纯一,作为造物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展现着。

    随着无之海洋的运动,

    波浪升起,激浪破碎,形成泡沫。

    每一个波浪都有无数个水滴,

    每一个水滴都由一个泡沫所环绕。

    这个泡沫属于水滴,仅仅属于水滴;

    由于这个泡沫,

    水滴似乎与海洋分离。

    泡沫有两类:波浪泡沫和水滴泡沫。

    波浪泡沫如诸浊世界,

    水滴泡沫如宇宙中的

    诸浊形体——从石头到人类。

    无穷的波浪在海洋里升起,并有无数的泡沫,

    每一个大波浪泡沫

    都有无数个小波浪泡沫(世界)。

    这意味着随着海洋里起浪,

    无数个浊世界被创造出来。

    在这些无数的行星中,

    有七个行星最接近噢姆点(译者注:参阅《美赫巴巴的哲学》p71……),

    离噢姆点最近的,是我们的地球行星;

    这就是为什么神降临在地球上——

    作为基督,先知,佛陀,弥赛亚或阿瓦塔。

    整个大世界包含了亿万个小世界,

    它不停地变化,并不断地进化,

    因此,在创世点(噢姆点)附近的

    七个行星也在变化与进化。

    最大的发展头脑、心灵和意识的机会

    在离噢姆点最近的那个世界里,

    那里灵性处于顶点(内化)。

    在任何时候,在整个宇宙里,

    内化都仅仅发生的一个行星上,

    那个行星现在是地球。

    每一个水滴灵魂都在这里开始并结束旅行。

    当最接近噢姆点的那个世界冷却下来时(灵性死亡),

    在灵性上位于它之后的那个世界

    将完全取代它。

    由于海洋里的波浪,

    无限的万物从无之海洋中产生,

    但却以有限的形式——难以想象地有限。

    这些万物,吉兀阿特玛,个体水滴灵魂,

    是有(神)的无限影子。

    现在产生的问题是:

    一(有,神)怎能有无限个影子呢?

    说明如下:

    a)无限相对于有限,

    b)光相对于影子,

    c)是相对于不,

    d)一相对于无数。

    如果你减去“一”(d)和“光”(b),

    他们的反面就是无数和影子,

    或者说“一个光”的无数影子。

    假若有什么不是实在,那它必须是实在的反面。

    因此从一个帕若玛特玛中

    产生了其方面——无数个影子,

    这些影子乃是影子的影子。

    来自于神辉(noor)的光(原始火tej)

    是那个光辉的影子,

    该影子的影子是无数个影子。

    无数个的恒星、卫星和星体

    是神光的影子之影子。

    在海洋运动中的上帝状态

    是伊希瓦——创造者、保护者和毁灭者——状态;

    只有在运动中,

    创造、保护和毁灭等行动才能开展。

    因为这个运动,无数的波浪和微波

    出现在无之海洋,

    波浪泡沫(诸宇宙和浊世界)

    和水滴泡沫(从石到人的形体)由此产生。

    由于能量有七个状态,由于能量引起运动,

    所以运动及其微波(运动的反应)

    有七个骚动状态。

    海洋里的六个骚动状态

    在每一个水滴周围制造一个泡沫,

    不过,骚动(运动,旋转)

    和泡沫是如此精微,

    运动是如此异常快速,

    以至于二者都绝对不可见。

    第七个运动状态创造了可见的泡沫。

    (这些泡沫是进化的浊形体。)

    在前六个运动状态

    (在两个心层面和四个精层面),

    个体水滴灵魂有一层覆盖物——

    心和能量之覆盖物(围绕着它的泡沫)。

    然而在第七个运动状态,

    水滴的覆盖物发生变化,它成为泡沫——

    心、能量和浊形体之泡沫;这是jeev。

    每一个水滴都是海洋本身,但由于泡沫,

    它却认为自己仅仅是个极小的泡沫。

    诸浊泡沫的创造

    是能量和空间之间的原始摩擦

    以浊形式的继续和加剧,

    因为现在空间具有浊形式,

    能量表现为形体。

    因此,能量与空间的冲突

    在浊界达到高峰。

    (可以从新星的不断爆炸,

    从行星的不断进化中看到这一点。)

    在海洋骚动的六个状态,有些水滴灵魂是潜在的;

    他们停止于心层面或者精层面,

    仅仅具有心泡沫,或能量泡沫。

    只有心泡沫的水滴灵魂

    叫做“大天使”,他们存在于心界。

    只有能量泡沫的水滴灵魂

    叫做“天使”,他们存在于第三个精层面。

    大天使有心体,但没有浊形体;

    他们有心意识,没有业相。

    天使有精体,但没有浊形体;

    他们有精意识,没有业相。

    所有其他的产生于无的水滴灵魂

    进入第七个运动状态——浊界,

    历经内化、生死轮回和内化。

    这个旅行有一个目的,并结束于一个答案。

    这个目的是获得一切,

    这个答案是“我是神”——

    对有的问题“我是谁?”的答案。

    海洋里的运动产生了

    无数个宇宙和众生,

    它在心界显现为种子形式(纯心)、

    在精界显现为精气形式(纯能量)、

    在浊界显现为浊形式(纯物质)。

    但是,产生于运动(原始骚动)的

    一切万物和众生

    因所有的七个进化阶段而创造自身,

    用亿万年的时间来获得浊形体。

    石头,金属,植物,虫,两栖动物,鱼,鸟,兽

    和人类并不是一下子就把自己创造出来的。

    创世的目的是:发展意识。

    幻相(摩耶)的存在

    就是为了发展更高的意识(智能)。

    摩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媒介。

    所有的七个进化和内化阶段,

    就是为了这个纯无限智能(无限思想)。

    一旦获得这个智能,

    便知道整个造物界都是幻相——无。

    宇宙的开始与意识的发展

    因为无之海洋里的运动(骚动),

    创始从噢姆点开始,

    无数的水滴流了出来——成为无。

    这一切都发生在超越超越海洋,

    那里包含了有之海洋和无之海洋。

    超越超越海洋是无限而浑一的,

    没有一物超出它或在它之外。

    但是有与无之间的划分(虽然是虚幻的)

    对理解“本初”却非常必要。

    神是浑一、无限和无界的。

    在它之外,什么都不存在。

    神是永恒和不变的,

    因此什么都不会发生。

    一切的旅行,一切的历险,一起的事件皆是梦,

    因为什么都不曾发生——

    什么都不在发生,什么都不将发生。

    唯有神是。

    这个“神是”状态是他的恒常状态。

    但是,这同一个神,为了从其超越超越中的

    无意识状态里获得意识,

    则必须经历进化和内化旅行,

    并体验不同的意识状态。

    要理解这些不同意识状态的意义,

    划分是必要的,但这些划分属于幻相领域。

    第一个灵魂的旅行

    包括了十四次历险,历险要经过幻相——

    无限意识和无限无意识之间的过渡期。

    十四个进化和内化状态中的每一个

    都代表着意识的发展,发展在幻相中——

    神的无意识和有意识状态之间的过渡期。

    本初,灵魂既没有浊形体,

    没有精形体,也没有心形体,

    因为只有浊、精和心业相

    才能产生浊、精和心形体;

    也正是因为这三个体,

    浊、精和心宇宙才得以存在。

    第一个思想“我是谁?”创造出第一个业相,

    为了找到对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水滴灵魂积累了无数个业相。

    业相的性质决定了思想和欲望的产生,

    思想和欲望造成了运动(行动),

    运动带来了其它印象。

    由于这个相互依赖的作用与反作用,

    造物界的一切万物展开并内收。

    就这样,在本初,第一个灵魂

    没有对浊、精和心形体的意识,

    甚至没有对自身的意识。

    心血来潮(小鸡的好奇)之力量

    在海洋里引起轻轻骚动,

    第一个灵魂因而获得了无数的有限业相。

    结果是,因为这些业相,

    灵魂认为自己有别于自己(神)。

    这个分离仅仅乃是假想的分离。

    水滴与海洋从不分离,

    这个分离本身则是想象。

    想象创造业相——

    引起划分的分离性印象;

    印象创造运动,

    运动创造心、精和浊形体。

    这些心、精和浊形体又反过来维持想象;

    因此,想象之轮不断地转动,

    促成了意识进化和内化的

    完全彻底发展——

    从原子到石头,到人,成为能量,然后成为心。

    气体状态

    第一个吉兀阿特玛

    必须首先经过

    由火与气构成的心和精状态等六个主要阶段

    (一如小鸡必须冒险出走六次)

    才能获得浊形体。

    无形体的个体灵魂在幻相中

    从来不曾经历什么;

    它是吉兀阿特玛,形体里的意识。

    吉兀阿特玛是有泡沫的个体水滴,

    它有着心、精和浊体,

    体验幻相的是它,而不是灵魂。

    由于(浊、精和心)业相,

    个体灵魂才把幻相体验作真实的。

    每一个吉兀阿特玛都必须无意识地

    经过心界的火与光两个层面(brahmaloke和shivaloke),

    经历精界(suryaloke)的

    四个层面——它们由276种气体构成。

    这276种精气(subtlegas)极其缓慢地转化成浊气体。

    这276种精气没有重量,且不可测量。

    该精气是普拉(pran),

    它经过276个精气形式的进化之后

    才转化成浊气体。

    在这276个气体状态里,包含了

    精能量(pran)和无限空间(akash);

    精意识是276个不同的气体状态。

    精能量通过无限空间

    而在精界充分显现(激活),

    在精界四个层面的

    总共276个气体状态里都含有普拉。

    在普拉的所有276个状态中,

    吉兀阿特玛仅仅把自己当作某种气体。

    这276种气体乃是精气,它们构成无限的空间

    并且充满精界。

    在这276种气体中,有几种是半精气的,

    它们在连接着浊界和精界的

    半精层面或魂魄层面。

    精界是由普拉构成的,

    也只有在精体中才能被体验——

    精体有着气体性质,而非肉体状态。

    这276种气体分为七大精气,

    它们有七种颜色,但这些颜色纯粹是精气颜色:

    精气蓝,精气紫,

    精气青,气绿,气橙,

    气黄,气红。

    浊物质的七种颜色乃是

    精气颜色的影子。

    第一次历险

    在精界,能量激活精形式(akash,无限空间)的物质,

    物质被迫完全地显现。

    此行动创造浊界,此领域

    乃是由精界的能量(pran)所激活的

    物质的充分显现。

    物质首先显现为浊气形式,

    精气的第277个状态即浊气氢。

    在氢之后进化有其它的浊气,

    它们由浊分子和原子所构成。

    首先进化的是质子,然后是电子;

    随着电子的进化,原子得以形成。

    很多原子合并之后(浊界的尘埃),

    产生了岩石状态。

    大约需要一千万个业相

    才能形成一个原子

    大约一千万个原子

    才能形成尘埃——一个石粒。

    吉兀阿特玛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大约1,400,000年)

    才能完成进入浊界的旅行,

    它首先无意识地经过火和气体的

    心状态和精状态(在每一个世界700,000年),

    然后采用石形体。

    随着岩石的出现,意识开始在浊界进化,

    吉兀阿特玛的第一次历险开始。

    这时,水滴泡沫

    在意识上与石形体为一体,

    从而认为自己是石头。

    水滴(灵魂)没有形体;

    只有包裹着它的泡沫具有形体。

    超灵的原始心血来潮

    制造了原始问题,“我是谁?”

    以便认识自己(灵魂认识自己即神)。

    但由于无,

    无限的灵魂却认为自己是它所不是的。

    石头有灵魂(有),因为

    超灵无所不在,无限浑一,

    但灵魂却由无之泡沫所包围——

    由心、能量和浊界物质所构成的石头。

    水滴灵魂叫做吉兀阿特玛。

    (吉兀阿特玛一词也叫做“精神”,

    人的生命原理,

    这个精神产生于无。)

    就这样,在进化期间,

    有(水滴)和无(泡沫)同时存在于

    意识的扩展中。

    虽然这个扩展混乱状态属于想象,

    但它是发展整全意识的媒介,

    只有在整全意识中,灵魂才能觉知到自己无所不知。

    石形体的吉兀阿特玛有浊、精和心体,

    但精和心体尚未发展;

    石头乃是不发达的形体,

    所以它是无生命的,且没有个体意识。

    石形体有着极其有限的浊业相,

    在体验完一个类型的石头之后,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

    立刻与它脱离联系。

    之后,脱离石体的吉兀阿特玛

    有一段时间无形体

    这是因为分离所引起的震惊。

    然后,吉兀阿特玛的意识集中于

    (那些使它与前石体认同的)

    非常有限的业相上。

    为了耗竭这些业相,吉兀阿特玛

    现在必须体验相反类型的业相。

    耗竭业相意味着制造相反类型的业相,

    但这样做,却会制造(巩固)新的业相;

    为了耗竭这些新业相,

    个体意识必须采用另一个形体。

    新的形体或新的物种

    就是以这种转生的方式,通过对立的体验,

    从旧形体所积累的业相中产生,

    造物界的多元性展现出来。

    新业相因对一个石体的体验而被创造出来,

    并且必须被对另一个石体的体验所抵消

    (这又反过来创造新业相),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随之逐步发展。

    这种抵消即转生进化的意义;

    在转生中,吉兀阿特玛的意识

    从不两次采用同一个物种,仅只一次。

    经过很多周期之后,根据绝对相反类型的业相

    而体验完各种各样的形体之后,

    个体意识脱离与石形体的联系,

    由于脱离形体所带来的震惊,

    个体意识有一段时间无形体。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现在集中于

    最后一个石形体所积累的业相上,

    为了耗竭这些被积累的业相,

    吉兀阿特玛与第一个金属形体成为一体。

    采用第一个金属形体,是根据

    最后一个石形体所创造(塑造)的业相。

    石头怎样,金属也怎样;

    吉兀阿特玛用很长很长时间

    来体验各种各样的金属形体。

    作为石头和金属,吉兀阿特玛的精体和心体

    是未发展的,

    能量和心潜在于这些形体中。

    因此,石头和金属没有肢臂,

    且不能运动(除了通过磁力)。

    运动必须被理解为个体和自动的。

    石头和金属无自动力,

    仅仅拥有极其初级的浊意识。

    第二次历险

    体验完最后一个金属形体之后,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便集中于

    最后一个金属形体所积累的业相上。

    为了耗竭这些最后积累的业相,

    吉兀阿特玛与第一个植物形体成为一体

    并认同于植物。

    有不同物种和品种的植物形体

    (包括植物的科),因为意识贮存了

    它所体验的每一个植物形体的业相,

    并创造一个有相反类型业相的形体

    来耗竭它们。

    灵魂的浊意识就是以这种方式,

    通过积极的逆转,

    来继续发展的。

    但与之同时,它还承载着前面形体的

    极其有限的业相的负担。

    在植物形体中,精体开始发展,

    这使植物形体里的意识能够利用能量。

    因此,植物形体是半无生命,半有知觉。

    (这种对能量的利用叫做chaitanya.)

    在大多数植物形体中,没有自动力

    (随意运动),植物依赖于

    水,空气和土壤来站立——

    这种直立是椎骨的初级发展。

    在外形上最先类似于大脑的

    是果、花、果仁等。

    树形体相应于人的形体,

    但它却是倒置在土里的。

    树的头(大脑)埋在地下,

    根须是头发,

    身体(躯干)是树干,

    四肢(腿和臂)是树枝。

    (海枣树属于例外;

    它的头高出地面。)

    精体的发展始于植物形体;

    在这个形体中,吉兀阿特玛

    通过呼吸,饮水,以及从土壤中摄取食物

    来利用能量。

    这种对能量的利用也表现为

    无身体结合的性交——这叫做purva-sang。

    不过,在任何植物形体中

    都没有心体的发展;因此植物不能思想。

    意识需要很多时间周期

    才能经过各种各样的植物形体,直到有朝一日,

    意识割断与植物界的联系(经过8,400,000个植物形体之后),

    吉兀阿特玛有一段时间没有形体。

    第三次历险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固定于

    最后一个植物形体所积累的业相上。

    为了消灭这些业相,吉兀阿特玛的意识

    与第一个虫形体成为一体。

    随着虫四处爬行去寻觅食物,

    有形体灵魂的心体的发展

    也在虫形体中开始。

    蠕虫,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代表了心体发展的最初级状态。

    有自动力的生命随着虫的爬行而开始,

    吉兀阿特玛以最初级的方式来利用心——

    猎取和寻觅食物,

    保护自己(自我保护的本能开始),

    繁殖(身体性交开始),

    并且体验程度有限的苦乐。

    有无数个种类的蠕虫、昆虫和爬行动物;

    灵魂需要用很多时代

    不断积累与消耗业相

    来体验所有必要的8,400,000个形体。

    最后,吉兀阿特玛脱离最后一个虫形体——蛇,

    并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形体。

    无论采用什么形体,

    吉兀阿特玛总是认同于那个具体的形体。

    与那个生物体脱离联系之后,

    吉兀阿特玛总是体验到它不是那个形体,

    该体验使它停止与那个形体联系。

    就这样,虚幻意识经过了在浊宇宙中的整个进化,

    浊宇宙由亿万个行星组成

    这些行星上居住着不同的进化形体。

    个体灵魂的意识无意识地经过心界的火与光

    以及精界的276个气体状态之后,

    便通过石头和金属形体

    通过半无生命和半有觉知的植物形体

    而发展到虫的初级意识。

    意识逐步认识到它不是火,

    不是气体,不是石头、金属或植物,

    它也逐步认识到它不是虫!

    那么它是什么呢?

    为了认识这一点,它继续历险。

    第四次历险

    当吉兀阿特玛与最后一个虫形体

    分离与脱离之后,灵魂的意识

    集中于那个形体所累积的业相上;

    为了消耗它们,它采用第一个鱼形体。

    现在,吉兀阿特玛认同于鱼,

    它离开地面,在水中生活。

    经历了不同种类的无数形体,

    8,400,000个类型的鱼之后,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

    与最后一个鱼形体脱离联系。

    它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个形体

    所累积的业相上,认识到它并不是

    自己所经历的任何形体的鱼。

    那么它是什么呢?

    为了认识这一点,吉兀阿特玛的体验必须增加,

    所以它继续冒险,一个大飞跃进入空中。

    第五次历险

    吉兀阿特玛的意识体验到自己

    是第一个鸟形体

    以便耗竭在最后一个鱼形体中

    所积累的业相。

    (这可说明为什么第一个鸟形体是水鸟。)

    鸟界光彩夺目,种类繁多,

    包括了无数的种类,

    在地上和水中生活的,在天空飞行的。

    个体意识必须经过8,400,000个鸟形体,

    经过无可计量的时间。

    最后,吉兀阿特玛达到最后一个鸟形体——

    公鸡,并且与之脱离联系,

    认识到它不是鸟。

    但由于意识集中于

    最后一个鸟形体所积累的业相上,

    个体的意识仍然是对幻相的意识,

    因而它必须进一步扩展。

    形体的进化意味着意识向外扩展,

    因此,为了扩展其意识,灵魂创造出宇宙。

    第六次历险

    吉兀阿特玛体验第一个兽形体

    (通常是袋鼠),以便消耗

    在最后一个鸟形体期间所积累的业相。

    个体必须经过不同种类的兽形体

    因为每一个形体都耗竭旧业相

    并积累新的兽印象。

    有时,吉兀阿特玛认同于猫,咪喵抓挠;

    有时,它认为自己是狗,狂吠撕咬;

    它作为牛而哞叫;它作为狮而猛吼。

    因此,有形体的灵魂的意识体验

    8,400,000个种类的兽形体,

    并根据每个形体的具体业相,

    相应地采用这些兽形体。

    由于这个虚幻意识的业相,

    吉兀阿特玛与每一个形体认同——

    从石到兽;它创造了宇宙

    来扩展个体意识。

    到这一点(兽)为止的一切进化

    都是个体浊意识的发展。

    当然,浊体一直在进化,连同浊意识;

    但在进化中得到发展的是三体,而非一个。

    精体(pran)的发展,通过对能量的利用,

    从植物界开始;

    心体(心,mana)的发展,通过对本能的利用,

    从虫形体开始;

    这是在进化个体的浊意识。

    精体和心体通过进化而同时发展

    以便最终在人体中,

    个体将有意识地充分体验精层面和心层面,

    正如正常人体验世界一样。

    由于在动物形体中

    精体和心体仅仅得到部分发展,

    因此作为动物,它不能充分利用能量和心。

    动物没有思维能力

    (尽管自然本能在每个兽类里都完全觉醒),

    动物似乎具有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它们实际上却没有。

    可怜的吉兀阿特玛,其意识

    需要亿万年的时间来经历并获得

    动物界的所有物种的体验,

    直到最后,它达到猿(猴)阶段。

    猿猴与动物世界脱离联系。

    尽管如此,灵魂的注意力仍然集中于

    最后一个兽形体所累积的业相上,

    并受这些业相所控制,

    虽然它暂时没有了形体。

    结果是吉兀阿特玛仍然陷入局限中。

    第七次历险

    现在,吉兀阿特玛的意识进入

    第一个人类形体(雌雄间体状态的人)——即

    最后一个兽形体(通常是猿)所积累的业相的结果。

    只有在人体中,精体和心体才达到完全发展。

    然而,由于个体意识所体验的浊的兽业相,

    人体吉兀阿特玛仅仅意识到浊界。

    吉兀阿特玛虽然对精界和心界毫无觉知,

    但它却通过浊媒介

    来利用这两个更高世界的不同方面,

    但这种利用是间接的。

    能量是精界的一个方面;

    在浊界,原子被用作核能,

    太阳光被用作太阳能,

    都是间接的利用,

    因为人不可能像在精层面的人那样,

    完全地利用(控制)那个能量,

    也不能体现之。

    思想、感情、渴望、觉受和欲望

    都是心界的方面,但一个有浊意识人

    却间接地(在行动中)利用思想、感情和欲望;

    而一个有心意识的人则能够体验

    思想的种子,那是直接利用。

    心体的发展最明显地体现为

    浊意识人的智力或理性,

    在宇宙中,有18,000行星上

    居住着人,他们具有很高的智力

    却有着很少的心灵(爱)。

    只有在地球上,

    人类才能达到心与脑、爱与知、

    感情与理智、灵性与科学的平衡。(见译者注)

    为了达到进化的顶点——人体,

    吉兀阿特玛不得不经历很多

    进化中的形体和物种,大约50,400,000个,

    以便充分发展精体和心体,

    那要经过亿万个时间周期(yuga)。

    尽管如此,整个现象世界仍然是一个梦。

    因为灵魂——独一海洋——是永存的,

    永在,不变,不来,不去,

    永远为一,永无作为!

    在整个造物界,灵魂之海洋始终是——

    永恒,浑一,无形,无限。

    只有一个海洋,但在那个海洋里

    还有它的影子。

    真理之海洋即有之海洋,

    其影子即无之海洋。

    当心血来潮“我是谁?”涌现时,

    有之海洋产生了思想,

    这个思想形成泡沫。

    因为这个思想泡沫,

    海洋认为它成了一滴水(吉兀阿特玛)。

    每一个有形体的灵魂都包含了

    一滴有和一滴无;

    因此,有之海洋成为一滴有,

    无之海洋成为一滴无。

    有形体的灵魂,吉兀阿特玛,开始了旅行,

    经历进化过程中七个“无成为有”的阶段,

    以便体验有之海洋。

    在进化中,从植物形体开始,

    有与无这两个水滴便相互吸引,

    反面相吸,

    这个吸引推动着进化。

    在人类形体里,心体和能量体

    都得到充分发展,意识达到完全。

    因此,有和无这两个水滴

    理应在第一个人体中获得结合,

    有形体的灵魂理应体验

    有之海洋。

    但这却没有发生,尽管

    有与无合一的能力存在于人体中。

    为了让这两滴水结合,

    吉兀阿特玛从前面那些动物形体里

    继承下来的业相必须被耗竭。

    因此人类意识仍然为

    动物的业相所牵累,

    由于意识的进一步进化已没有必要,

    所以转世便开始了。

    假若不是被动物业相所牵累的话,

    吉兀阿特玛一获得人体,

    就会自然地进入第一个精层面。

    但在整个转世过程中,

    这两个水滴始终是分开的,

    直到人类意识进入第一个精层面,

    两个水滴的结合过程开始。

    有与无两个水滴

    通过能量界和心界的结合即内化,

    它最终使吉兀阿特玛体验到影子是影子,

    证悟到实质是实质。

    一旦体验到无限的影子,

    无限的实质就会产生,成为有之海洋;

    那时,无确实是乌有,

    有确实是全有。

    意识的七次历险,个体的和集体的,

    从石到人,都是外在的历险(外展),

    是为了发展浊意识。

    在人体中的第七次历险是转世,

    它结束于浊意识的业相从心中彻底消灭时。

    这种消灭需要时间,因为吉兀阿特玛陷于

    很多很多时代的转世周期,

    不可避免地体验8,400,000次人生。

    在这数百万次的生死中,

    人被无之梦所控制——

    陷于淫欲的魔掌、贪婪的统摄、

    自私的我执、嗔怒的战争、仇恨的残酷、

    傲慢的虚荣和妒嫉的毒汁里。

    在世俗男女的世界里,充满这些欲望,

    他们的浊意识充塞着

    权力、浪漫、征服、杀害、光荣和伟大之梦。

    人们何时才能从所有这些梦中觉醒呢?

    (译者注:这似乎与巴巴在其它地方的解释不完全一致。《神曰》里的解释是:“在浊界里,有人类居住的世界有三个。其中,我们的世界(地球)里的人在灵性上最高。他解释说,这个地球上的人在性情中拥有同等程度的头脑与心灵(50%头脑和50%心灵),而其它两个世界里的人分别拥有100%头脑,75%头脑和25%心灵。人在转世过程中,会在这三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世界里出生,但他最后必须在这个地球上出生,才能完成其神圣使命——成道。在浊界,地球是走上道路的最后且最近的一个台阶。另外两个世界在居住模式上最接近地球。虽然有18,000个世界里存在着生命,但在人类生活模式上,这两个世界和地球是近似的。”)
Back to Top